缄口结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缄口结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缄口结舌范文1

1.1站前及站后专业和接口的概念

站前专业包含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站场等专业。站后专业包括电力牵引供电、电力、通信、信号、信息、防灾安全监控、给水排水、房屋建筑、综合接地、车辆等专业。接口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设施、功能、专业、工序或计划安排相交,并且可能发生冲突或需要协调的部位。一个接口至少与两方(两个单位、两个项目经理部、两个作业队或两个工班)相关。

1.2站后和站前专业的接口特点不同

站前各专业界限相对清晰,路基、桥涵、隧道、站场等区段完成后,可交接给下一道工序,进行轨道工程施工,接口问题体现在各专业工序之间的衔接、承接关系。而站后各专业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例如通信设备需要电,没电就不能运行通信设备的试验,不能给电力设备提供通信通道,没有通信支持又无法进行电力远动设备的调试,不能运行电力远动调试对供电又有一定影响,这还只是两个专业之间的接口关系就像麻花一样缠绕。又例如信号专业不但与通信、电力专业有接口关系,还与站前轨道专业有接口关系。

2现场存在的问题

2.1设计方面

设计单位在设计大型铁路基建项目时,涉及站后专业很多,站后专业接口复杂交错,往往在设计文件中不能很好体现接口特点,在施工图设计中不能全面反映出相关专业的接口需求。特别是一些专业施工图,图纸通常对接口专业用几句简短的文字描述,例如“参照某某图册”,“相关问题见某某专业规范”等。缺少对相关专业特殊接口需求的直观反映,对后期现场施工影响很大。如通信专业是一个贯穿整个站后各专业的服务性专业,在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专业的设备都向着计算机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对通信专业设计文件的深度有很高的要求,特别在通信资源的分配设计、时隙的合理利用、配线架的合理布置施工的设计,对于实际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2施工方面

因为在设计文件中没有反映各专业接口的时间承接关系,在站后实际施工中,不能照顾到接口专业急切工期需求。如房建专业是一个主体专业,站后的其他专业都是在房建专业施工完成的基础上安装设备的。但房建工程往往进度不能满足接口专业的进度要求,导致其他专业设备安装受影响,而另一个方面许多专业有特殊需求,对房建施工有一点影响。例如信号、通信、信息专业需要在本专业机房内设置电磁屏蔽网,电磁屏蔽网需要在房屋主体完成后,由专业的电磁屏蔽网施工人员在房间内部施工,安装天网、地网、边墙屏蔽网后,房屋内部才能进行后序装修施工。这样相互交叉的接口需求在现场如不能尽快协调,就会导致各专业的相互掣肘,延误工期。

3解决方案

3.1明确建设及有关单位的接口管理职责

建设单位的负责人为接口管理工作的总体责任人,并成立相应的接口管理机构。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均应由其单位的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接口管理工作,并应成立或指定相应的接口管理机构。

3.1.1建设单位职责

1)负责督促、协调相关设计、监理、站后集成等单位接口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2)负责各专业之间接口问题的协调和落实;3)负责接口实施的安全和质量监督、检测和控制;4)负责接口涉及的各个专业概预算的协调和落实;5)负责接口涉及的各个专业物资、设备采购等协调和落实;6)监控并跟踪接口状态,督促接口相关单位落实接口管理工作计划,对延误计划进度的接口工作提出补救方案和处理意见;7)协调和落实接口管理工作中人事和培训工作;8)统计、汇总本项目接口问题处理情况,定期向局接口管理工作办公室报接口管理工作报告,遇重大问题随时报局接口管理办公室。

3.1.2设计单位职责

1)制订本单位的接口管理原则、程序和流程等细则并报建设单位批准;2)各设计单位必须服从总体设计单位的统一接口要求和技术原则,不得影响铁路工程项目的整体性,人为形成新的接口;3)设计单位必须承担相应接口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对站前、站后各专业间互提的设计资料、设计接口及设计配合、确认等工作应纳入施工图总体设计范畴,并在施工图阶段技术作业表中明确;4)原则上各专业的施工图及相关接口施工图必须同时同批提供。如无法同时同批提供,必须在先期提供的图纸中明确说明并指向相关的施工图,同时给建设单位正式报告;5)设计单位必须提供独立、系统、完整的接口综合图。

3.1.3监理单位职责

1)制订本单位的接口管理原则、程序和流程等细则并报建设单位批准;2)配备接口部分的监理人员,制订相应的制度,落实检查手段、方法和程序等,并配置相应检测仪器。全面负责现场各接口工程的检查、监控、协调和落实,接口的监控必须有监理检查记录;3)统计、汇总现场形成的接口问题处理情况,按月度、季度、年度分别向建设单位报接口管理报告。

3.1.4施工单位职责

1)制订本单位的接口管理原则、程序和流程等细则并报建设单位批准;2)严格按照有关接口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等进行施工,不得无视或忽略接口擅自施工,损害项目工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接口的施工过程必须有明确的施工记录;3)统计、汇总现场形成的接口问题处理情况,定期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重大问题随时报请建设单位协调解决。

3.2提高接口设计深度

设计文件对于各专业的接口要特殊注明,不能含糊。涉及接口的相关专业在本专业图纸中都要明确体现接口内容,设计界面清晰。各专业接口资料要文字存根,具备可追溯性。因设计接口资料失误而产生工程废弃或接口不匹配时,对相关设计进行追责。原则上各专业的施工图及相关接口施工图必须同时同批提供。如无法同时同批提供,必须在先期提供的图纸中明确说明并指向相关的施工图,同时给建设单位正式报告。

3.3建立站后专业接口管理主体

在大型铁路基建工程中,建立以某个贯穿性专业为主线,穿起相关专业进行站后专业接口管理体系。不建议以某个专业投资大小作为站后专业接口管理主体的评定标准,建议以通信、电力或房建专业作为站后接口管理主体专业。例如以通信专业为站后接口管理主体专业,因通信专业基本与站后所有专业有接口,现场施工中甚至为某些专业做通道、网络规划;以通信专业为主体还可综合考虑通信本专业的通道资源的利用,规划铁路系统通信组网和网络构建,有利于铁路系统的通信和网络安全。

3.4建立接口管理的工作原则

1)接口管理工作须有规可循。由站后接口管理主体专业牵头,定期组织相关专业进行接口协调。2)接口管理工作不得以惯例、内部的特殊性或其它理由拒绝接口事项的落实。实行对接口问题处理成功率进行考核。3)接口管理工作须形成一个信息的闭环,过程和结果必须以正式的接接单作为书面形式进行记录并签认。

3.5建立站后集成商接口管理工作流程

接口管理相关专业应主动关心工程施工事项是否涉及接口。若事项与其他专业相关,发现存在接口问题时,应由本专业工程师提出接口要求及完成时间的申请,相关的接口专业工程师在接受到接口申请时,通知与该接口有关系的专业施工队伍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相关接口问题。无论接口申请接受与否,均必须给出书面回复,由站后集成商主管接口部门汇总报建指、监理备案。接口管理相关专业在接口问题处理过程中,前一工序必须为后一工序负责,不得无视或拒绝后一工序施工队伍的接口要求,从而影响系统的完整性。在接口管理过程中应建立接口状态汇总,确保接口状态可控和可追溯性。接口问题交接进度汇总表应报建指、监理归档。在相关专业对接口问题有分歧造成工期不能兑现时,给予集成商考核扣分。对重大接口问题的处理,建设、监理单位可组织相关专业专题分析接口问题,提出整改方案,明确接口问题完成时间,形成接接整改表备案。如提出的整改方案涉及施工图变更或技术标准改变,可形成专题文件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专题讨论。

4结束语

缄口结舌范文2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安全

在目前的城市化建设和发展中,平面交叉路口是整个道路网络中通行能力最差的部分,因此研究和改善城市交叉路口设计对于环节城市交通堵塞和现有的交通问题至关重要。在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和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做好合理的交叉口设计对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交通资源和提高交通系统整体服务能力有着关键作用。城市道路交叉口相对于其他的工程设计而言,有着整体性能好、综合系数和投资效益快的优势,因此在改善目前现有的城市交通设计工作中有着极为关键和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道路交叉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表现出明显的几何构造。历史上,由于我国对于道路规划不够重视,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中,道路交叉口存在诸如多岔路交叉口、大量存在不规则交叉口等很多问题。在建设新道路时,建设者不能准确充分地预测建成后城市的交通量,在设计过程中,对交叉口的几何设计不合理,如出口车道设计不合理、交叉口面积过大、驾驶视距不足等,从而导致通行能力大为降低,造成拥堵。

1.2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不足。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控制与交叉口本身同样重要,主要在三个方面对交叉口进行交通控制:信号控制、停让控制、在交叉口配备一定数量的警力控制交叉口。通过有关调查发现,在交通控制方面,我国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存在许多不足,主要包括:交通信号灯可见性不强,信号配时对交通的需要不能满足等。

1.3交通环境的影响问题。在实际中,不能忽视环境对交叉口安全的影响。例如:在交叉口处的四周,存在密集的建筑、林立的商店、凌乱的摊点,以及各种霓虹灯、广告牌,各种使人心烦意乱的音乐声、叫卖声,往往造成频发的交通事故。

1.4行人流线分离的问题。作为一种安全措施,行人流线分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大量的交叉口没有进行导流化;或者在设计道路时配备了导流标志,但标线破损却没有修复;或交通标志不统一。导流方案不适应车流方向和交通量,扰通秩序,导致通行能力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几率。

二、城市道路叉口空间的优化设计

2.1优化设计交叉口的思路

目前,交叉口空间设计的主流思想认为,交叉口范围越小越好。这样不仅可以使城市交通冲突区范围得到压缩,同时还能使相位之间的损失时间得以减少。常见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沿着路缘石划一条直线,将其作为人行过街横道的内侧边线,以此为基准,再向外侧偏移一个人行道宽度作为外侧边线,这就构成了行人过街横道,再加上进行功能划分的车道,交叉口的设计就完成了。

2.2交叉口空间设计的方向

2.2.1对城市道路交通网加以充分利用与直线路段相比,车流通过交叉口的时间相当于前者的一倍左右,这使得城市交通网中交叉口成为一个“瓶颈”。在交叉口,为提高车流的通行能力,在设计城市道路时期,要对交叉口的通行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对车流、人流、非机动车的交通运行轨迹进行明确,从而在交叉口使机动车、自行车、行人,无论是左转、右转,还是直行,都能各行其道,再配合良好的交通信号引导交通流,就可以确保顺畅运行。此外,在设计自行车、人行道时,要做无障碍处理。如果道路标志设计合理、附属设施设计完善、就可以促使自行车、人流的通过速度加快,从而使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得到有效减轻。

2.2.2高交通的安全系数

交叉口是交通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地段。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其转弯的半径和视距范围需要得到有效保证。在混合交通流中,作为弱势群体的自行车和行人,保证其安全非常重要。设计安全的道路交叉口,主要是结合交通流的渠化与交通信号控制,在时间上将空间上存在冲突的各股交通流分离开来。

2.2.3注重交通环境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交叉口中,作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设计交通的景观是城市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体现环境与交通的协调。通过合理设计交叉口的交通环境,使交通流的连续性得以增强,在交叉口机动车的延误时间得以减少,进而减少噪声、废气、震动等的污染。

三、城市道路交叉口空间的具体设计

3.1通行能力匹配设计

按照进口道通行能力与路段相匹配的原则,应在进口道增加车道数,以对通行时间的损失进行弥补。确定具体增加的车道数,要依据各进口道流入交通的实际需求情况。同时,出口车道数应与每个进口道的该流向车道数相匹配。

3.2具体设计要保证交通流空间运行秩序

3.2.1机动车通行空间设计通过在地面进行划线或以交通岛的形式,确定每一股车流的流线,从而使车流能够各行其道。渠化路线应该明确简单,设计时应遵循各流向车流的安全行驶轨迹。导向交通岛间应保持适当宽度的导流车道,从而避免由于过宽的导流车道致使车辆并行、抢道。

3.2.2自行车与行人通行空间设计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大多是三块板构造,在交叉口,对混合交通流进行合理的渠化方法是,并行设置自行车与行人过街通行区域,与机动车相分离,在交叉口左转自行车可以避免随机动车直接斜穿,通过二次过街实现左转。对于断面较窄、等级较低的一块板道路,自行车和机动车流相互交织,严重的互相干扰。对此,可采用自行车提前待行的方法,设计双停车线,使自行车与机动车前后分开,避免两者交织与、冲突,从而对交通流混杂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

3.2.3通行效率设计右转车储车空间的设计。人行道的位置与交叉口的中心靠近,在相交道路的人行横道前,当右转机动车受阻时,车辆就停在本向的人行横道上,如此行人过街的通行空间不仅被占用了,而且直右混行车道中的直行车也受到了阻挡,还会给本向的非机动车通行造成困难。鉴于此,可适当后移人行横道,在两条相交的人行横道之间留出一个可以停驻小汽车的间距,这样可以使右转机动车对行人和直行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的干扰大大降低。

3.2.4有效处理自行车的膨胀流在交叉口,当自行车排队时,呈现紧密间距很小的状态,而当自行车驶出停车线时,由于安全行驶的需要,均需加大其前后左右的间距,形成膨胀流。所以,在处理交叉口空间上,应对自行车通过交叉口时的膨胀宽度予以考虑。也就是说,在直行机动车与自行车通行区域之间留出一定的安全空间,从而消除他们互相之间的影响。

3.2.5交通安全的设计当存在较多的机动车道,致使人行过街横道过长时,行人在绿灯末期无法安全通过,为此,在道路中央进出口道之间,应开辟出一定宽度的区域(其宽度应不不小于2米,最小不得小于1.5米),作为安全待行区,以保证过街行人的安全,否则无法起安全待行的作用。具体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道路上有中央分隔带的,将分隔带辟为安全待行区,并在端部保留1米-2米的分隔带,以保护驻足的行人;道路无中央分隔带的,应对进出口车道宽进行压缩,设置成安全待行区;设计无障碍的自行车与人行道,以及布设各种管线的位置,不应使交通流运行通道上产生物理障碍;注意营造动静协调统一的交通环境。

四、结语

总之,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对改善交叉口的通行条件,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交叉口的合理几何设计是保证各进口车道正常发挥作用,避免各道相互干扰不可或缺的因素。设计中应将各几何关系予以统筹考虑和计算,才能取得上佳设计。

参考文献:

缄口结舌范文3

关键词:住宅厨房;补风方式;排油烟系统;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厨房作为室内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发散源,严重影响着室内空气品质。有害成分有促癌作用,并能够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4]。

补风系统的设计

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笔者采用普通家用排油烟机型号,排风量为12 m3/min。根据通风系统风量平衡(即房间排风量等于进风量)原理,综合考虑厨房的实际操作与美观和当风速过大时会对厨房烹调造成很大影响,对人体产生吹风感等影响因素,笔者选取五种不同补风口面积s的模拟模型,进行模拟研究。

设置管道初步设想新风管道可从室外直接引入,直通灶台下方。在压差作用下对厨房进行补风,得到较合理的气流组织,提高厨房空气品质和居室环境的舒适性。

模拟假设

厨房内气流基本为低速流动,可视其为不可压缩流体。气体温度、密度均变化不大,所以可认为符合Boussinesq假设。气体流动视为稳态湍流流动。且忽略能量方程中由于黏性作用而引起的能量耗散。

数值模拟

采用有限元法的数值模拟,利用SIMPLE运算法则对方程进行离散求解。运用3D模型来解该物理问题的控制方程。选用紊流标准k―ε湍流模型,通过Fluent 6.2模拟软件对此厨房进行气流组织模拟。运用T-Grid四面体非结构化网格,在排风罩周围进行局部加密。

边界条件处理:选择补风口为入口边界,为压力入口边界条件。以排油烟机处为出口,选择排气扇出口,定义为速度出口边界条件。厨房壁面按绝热、无渗透、无滑移边界处理,故采用无滑移壁面函数。定义湍流参数时选择湍流强度和水力直径。

模拟数据结果与分析

当厨房门窗关闭,在有、无补风和设置不同大小的补风口情况下,对厨房的气流组织形式进行模拟。补风口面积s分别为0.06 m2、0.10 m2、0.14 m2。

(1)当没有补风即s=0m2时,厨房内气流平均。设置补风口面积为0.06 m2 时由图2,明显看出,开启排油烟机后,在压差作用下形成了向上的气流,但气流部分被排油烟机吸走,严重影响烹调,且对厨房操作人员产生强烈的吹风感。

设置补风口面积为0.10 m2时,由图3可以看出,这时形成了大约成60°斜向上的气流,补风气流几乎全部被排油烟机很好地排出。设置补风口面积为0.14m2时,比较图3和图4可以看出,抽油烟机吸气气流明显减弱,不能有效地阻止污染油烟等污染空气扩散,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气流较弱,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污染油烟等空气外溢现象。

结论

有无补风对厨房的气流组织影响很大,增设补风口后,厨房静压力值增大,但仍能呈负压状态,能够避免厨房气味和油烟等污染物的外溢,能够对锅口烹调时产生的污染物及时发挥阻挡作用,但不会影响人员操作,而且增设补风,提高了厨房室内空气品质。

补风口的大小为0.06~0.10m2时,补风量为0.162~0.184 kg/s,这种补风口大小产生的补风速度适宜,不会对人产生强烈的吹风感,还能及时有效地避免锅口产生的油烟等污染物向外扩散。此时补风量占排风量的67.5%~76.6%,满足《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中所述厨房的补风量为排风量的70% 左右的规定。

增设补风,有助于煤气的燃烧,降低排油烟系统运行能耗,减小噪音,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 艾效逸,付忠诚,潘树源,等.厨房空气污染的调查研究[J].煤气与热力, 1997,3(17):30-38.

[2] 李梅芳,彭小勇,姚林.排油烟机不同工作模式对厨房环境特性的影响[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10,31(1):0055-0059.

缄口结舌范文4

前言

随着通信、信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应用步伐不断加快。在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中,目前最为成熟的三个标准是:Bluetooth,802.11(Wi_Fi)和IrDA。RFID和U WB凭借其独有的特点成为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后起之秀。

RS-232接口标准是一种广泛的普及标准,但此标准推出较早,在现代金融、保险、电信和电子化网络中已暴露出明显的问题:信号线易受外界干扰;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其共同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约为15m。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RS-232串口数据线对电压浪涌特别敏感。目前,非交流电源线路的浪涌所引起的损害占据全部浪涌损害的一大部分。其后果是:硬件损坏、数据丢失、通信中断以及由此引起停机。

为了改进RS-232通信距离短、易受外界干扰的缺点和满足PC系统需要增加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的需要,设计了基于RF芯片nRF240l的兼容RS232的无线数传模块。

系统设计

nRF2401采用5mm×5mm的24引脚QFN封装,具有突发传递和直接传递两种工作模式。突发传递模式以低速率向nRF2401写入待发数据,以高速率无线传输,尽量降低功耗。直接传递模式与传统RF器件工作模式一致。

nRF2401的主要特点:

全球开放的2.4GHz频段,125个频道,满足多频及跳频需要。

高速率(1Mb/s),优于蓝牙技术。

元件极少,电压范围为1.9~3.6V,电流消耗很小,功耗很低。

发射功率和工作频率等所有工作参数可全部通过软件设置。

芯片内部设有专门的稳压电路,且无须外部SAW滤波器。

独特设计:采用DuoCeiver技术可同时接收两个nRF2401的数据。

可通过软件设置最多40位地址,且只有收到本机地址时才会输出数据。

内置CRC校验硬件电路和协议,有数据时隙和数据时钟恢复功能。

1.nRF2401的高频头设计

nRF2401芯片以及其元件电路组成了发送接收模块。考虑到电磁兼容性,nRF2401的应用电路单独做成一块PCB。高频模块使用双层PCB,PCB设计中大量使用过孔,使顶层和底层的地充分接触,PCB的空余部分大面积连续接地。

2.接口电路设计

RS232信号在正负电平之间摆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驱动器输出正电平在+5~+15V,负电平在-5~-15V。从开始传送数据到结束,线上电平从TTL电平到RS-232电平再返回TTL电平。接收器典型的工作电平在+3~+12V与-3~-12V。选用MAX3232芯片作TTL/RS232的逻辑电平转换。图1为TTL/RS232逻辑电平转换的原理图电路。其中C16、C20使用luF独石电容,C17、C19使用0.1μF独石电容。

MCU与nRF2401的连接采用I/O口直接连接方式。原理图如图2所示。连接电路中采用电阻分压网络来实现AT89S52与nRF2401的数据交互。

3.软件设计

nRF240 1的ShockBurstTM RX/TX模式采用片上FIFO来进行低数据率的时钟同步和高数据率的传输,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功耗。ShockBurstTM发射主要通过MCU接口引脚CE、CLK1和DATA来完成。当MCU请求发送数据时,置CE为高电平,此时的接收机地址和有效载荷数据作为nRF2401的内部时钟,可用请求协议或MCU将速率调至1Mb/s;置CE为低电平可激活ShockBurstTM发射。nRF2401在突发模式下的帧格式如表1所示。

nRF2401具有144位状态字。控制器将nRF2401设置为配置方式,然后由通道1向nRF2401写入状态字的配置值,写时高位在前。配置方式下控制器写状态字的过程与激活方式下向nRF2401写入数据的过程完全相同,都经由CLK、DR和DATA组成的三线接口完成。

在配置模式下,将nRF2401配置为ShockBurstTM收发模式,该模式下使nRF2401能够处理射频协议,在配置完成后,在nRF2401工作过程中,只需改变其最低一字节中的内容,以实现接收模式和发送模式的转换。ShockBurstTM的配置字由数据宽度、地址宽度、地址和CRC四部分组成。

程序中对状态字后的120位进行配置,其值为0x20 4000 DDDDDD DD00CC CCCC CC83 6E05。配置后nRF2401的通道1数据段长度为8字节,地址段长度为32位,通道1硬件地址为0x CCCCCCCC,使能16位CRC校验,单通道接收,工作于突发传递模式下,通信速率为1Mb/s,晶振频率为16MHz,输出功率-5dBm,工作频段为2402MHz。

①发送、接收数据的程序设计

void ShockBurstTrans( ){unsigned charByteNum;MODE_RT;Delay202( );for(ByteNum=0;ByteNum

数据接收设置为中断服务程序方式。中断服务程序如下:

VOid ReceiveShock( )interrupt O using 3{unsigned charByteNum;DATA=1;for(ByteNum=0;ByteNum

②串行口程序设计

采用中断方式进行串口管理。串行通信中对数据流的处理采用突发处理方式。针对RAM空间有限的情况,利用软件模拟FIFO寄存器结构。

串口的接收和发送工作是相对独立的,构建两个环形缓冲区来实现具有FIFO功能的缓冲区队列。每一个环形缓冲区都对应有写入(Ptr_Wr)和读出(Ptr_Rd)两个指针,从写指针到读指针之间的相对区域存储的是待发送或已接收的数据,两个指针的前后次序通过标志位(bFlag_Order)判别,当它们的位置重合时则表示没有有效数据。读写指针相对位置与存储的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阴影部分表示有效数据。

结论

缄口结舌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接口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13

在最近的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与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无论是哪一种领域,都对计算机技术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大量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但是由于适用于计算机的不同的软件是经由不同的开发商设计生产出来的,因此这些软件的数据结构也是不尽相同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做好对软件的分析和研究工作之外,还应该完成对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应用与推广工作。实际上,计算机软件的数据接口是软件开发商面向用户开发出来标准规范,其目的在于能够完成特定数据的交流与共享,让用户在应用软件时能够更加有效。可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用户工作信息化的进程向整体性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扩张了计算机的功能,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为此发挥了重要的重要,它使得相对独立的计算机软件最终发挥了更为强大的功效。基于此,文章首先对计算机接口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讨论了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设计原则,最后,探讨了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应用问题。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为时下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1 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现状分析

目前,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方式会给用户造成一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应用程序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如果通过前台应用程序对数据库对象进行直接的调用,就有可能为系统恶意攻击者提供可乘之机,此时,攻击者很容易就能够对应用程序所引用的对象完成分析,就这样一来,后台数据库的基本逻辑结构就暴露无遗;(2)在通过分布式远程数据库进行接口访问时,程序的开发人员还要对应用数据库对象的详细信息进行系统的描述,比如远程主机名、数据库名以及用户对象等,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些许的差错,就极有可能造成数据库目标的丢失,查找起来十分困难;(3)一些用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对数据库的掌握与理解不断深入。其中,有一部分用户已经掌握了SQL语句的使用方法,他们能够直接绕开应用程序,对SQL进行交互式使用,科室,在通过这方式访问数据库对象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产生相关的安全问题,比如数据的不一致等。

2 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设计原则

2.1 软件数据接口的兼容性和高健壮性。对计算机软件来说,其数据接口的兼容性或者高纠错行能够使不同的软件之间进行良好的耦合。而软件接口之间的健壮性是指软件在处理输入规范要求之外的一种能力,也被称为鲁棒性。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软件系统而言,其健壮性越高,那么它能够做出和该输入和规范要求并不相符的判断。可见,对于计算机软件接口而言,不同软件接口之间的纠错行和高健壮性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要求,它能够为计算机软件系统提供更为理想的错误处理能力。

2.2 软件数据接口的高扩展性。因为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基础便是软件自身。但是,用户会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对软件的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一来,要么需要提供新的性能更高的软件,要么要对软件自身进行不断的升级。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软件数据接口也要与之进行同步的升级。而实际上,软件数据接口的升级过程一定会对第三方软件开发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设计软件数据接口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扩展性考虑其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因用户需求而对软件开发商产生的影响,同时维护用户和开发商的利益。

2.3 面向对象的原则。对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者来说,其接口越复杂和详细,所取得的效果就会越好,在降低不同程序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方面就会表现的越出色,当然也可以降低程序开发的难度和开发的成本。因此,在设计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时,应该体现面向对象的原则,也即要提高软件数据接口设计的合理性,并通过科学性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提高软件程序的使用效果和效率。此外,在设计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时,还应该尽量将其能够提供的功能最大限度的进行描述。

3 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在目前情况下,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设计和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中间数据库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软件开发商在开发计算机软件时,需要重新建立起一个公用的数据库,在这一数据库中,用户和第三方开发商首先需要得到相关的授权,然后,要经过软件开发商指定的数据库格式与规则实现对它的访问,以此实现数据的交互;(2)文件交换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和软件开发商以及第三方软件开发商要经由某种特殊的数据模式,完成文件之间的数据交互。在这一过程中,软件开发商要完成对软件的开发,设计完成相应的数据结构,而用户与第三方开发商也要按照该数据结构建立文件;(3)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软件开发商在进行软件开发时,需要充分的考虑数据之间的安全性,同时,要将访问数据的函数提前编制完成,当用户或者第三方软件开发商要访问相关的数据时,只要调用已经定义好的函数进行操作即可。

4 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应用分析

4.1 中间数据库模式应用分析。在这一模式下,用户的行为得到了限制,它们一般只被允许访问软件开发商事先指定的数据库格式。而对于第三方开发商来讲,该模式的开发过程更为容易,操作过程更为简单,当然要用到其他的数据库作为支撑。

4.2 文件交换模式的应用分析。在文件交换模式下,用户、软件开发商和第三方要完成彼此之间的互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经过以下文件类型完成:(1)ini文件。众所周知,ini文件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但是与此同时,微软的windows系统也同时提供了操作ini文件所需的API函数,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计算机软件都可以直接通过ini文件记录相关的配置信息;(2)txt文件。这一文件类型与ini文件十分相似,两者均为windows系统的自带文件类型,程序员在开发计算机软件时一般也会通过txt文件记录一些特殊的格式。因为,在程序员的眼中,文件交换模式的灵活性较强,能够较好的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

4.3 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模式的应用分析。在这一模式下,软件开发商要提前依照特定的规则首先定义好系列函数,最大限度的完成用户与第三方开发商所要介入的数据操作。当然,这一过程是相当保密的,用户和第三方开发商无法知晓其中的操作规程。用户与第三方开发商在依据软件开发商制定的规则进行数据操作的过程中,只要把软件开发商先前定义好的函数调用出来就能实现彼此之间的互交。

5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用户对计算机应用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不断的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关注。而所谓的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指的是一种由第三方开发商和使用者共同提供的标准和规范,其目的在于能够实现特定数据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彼此交流,以此来保证计算机软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时效性。本文以此为视角,对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设计与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了一些结论,希望这些结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现实的实践。但是本文的研究还是初步的,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提高和修正。

参考文献:

[1]张宁.浅谈计算机软件中数据接口的应用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设计与应用,2009,30:90-91.

[2]刘兵.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应用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2-73.

缄口结舌范文6

县**局:

**村是县重点帮扶的贫困村之一,2015年贵局驻村工作队入队时,全村只有一条1公里长、3.5米宽的主村道。几年来,在县**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驻村工作队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对扶贫工作成效十分认可。

由于我村是贫困村,近几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扶持下,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逐步凸显出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经村支两委及村民代表多次研究决定,我村为了进一步做好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丰富群众办事及文娱活动等需求,对全村基础服务设施进行了再提质改造,努力打造美丽乡村。为此特请求贵局解决我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缺口资金**万元。

妥否,请批示!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