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兰亭集序原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兰亭集序原文范文1
原文有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历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对“修禊”或“禊事”都解释为:古代的一种风俗,是古代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既是在兰亭修禊,则兰亭当必在水边无疑,并且这水也必定是属天地神灵的自然之流,而不可能是人工凿源引来之水。在兰亭水边祈福,名士们在此行“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的高雅嬉游之举,则嬉游之所,即用来“流觞”的“曲水”,自然也就是临之祈福的同一水流,而绝不存在凿渠引水来作“曲水”的可能。所以从古代“修禊事”的风俗来看,把“引以为流觞曲水”句中的“引”字解释为“引来”之意,显然与当时的民俗相悖。
文中描写兰亭周边的风景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水流如带于亭之左右,写出水流左右夹亭而过,倒映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仅凭这一节写景已可看出,兰亭乃两面临水而建。这一描写也正与兰亭的建造地点相吻合。兰亭建在兰渚,渚者,水中小块陆地也,则兰亭当然是两边临水,故曰“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正因为兰亭如此临水,水中又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绝美倒映风光,山、水、树、竹、亭,上下天光风景,自成一派人间绝景,理所当然也就既成了一个修禊事的好所在,成为名士们聚会嬉游的绝佳处;而用这如带而过、现成的清流激湍作流觞的曲水,临水赋诗,便成为聚会于兰亭的名士们的雅行。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在自然的怀抱中,列坐在顺势自然流淌的水流旁,行流觞赋诗的雅兴,尽享名士聚会的雅趣和愉悦,这才正合“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本真情怀。如果为了流觞的需要而兴师动众,专门开凿一条人工的渠道,将“清流激湍”引入兰亭,或引入兰亭之畔,那么,人工刻意而为渠,又还有什么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纯乎天然、一派本真的意趣可言呢?名士们怡情自然山水的情怀,又还何所寄托呢?自然天真的意趣也就大减甚或尽失,那么,一觞一咏又怎么能够“亦足以畅叙幽情”呢?所以,从名士情致上说,人工凿渠引流无疑是一桩大煞风景之举而断不可为的;所谓“引来水流而作流觞的曲水”的解释,无论与事理或与名士情怀,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再从文脉上看。“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意谓此地不只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还有映带于兰亭之左右的清流激湍,这清流曲水正好用来流觞,于是名士们在水边列坐。这段行文亦正如兰溪之水,一路顺势而行,文意流利畅达且又晓白,文理逻辑自然严谨。如若将“引”字解释为“引来”,则“引以为流觞曲水”的句意成了“引来清流激湍作为流觞的曲水”,便与前句“又有清流曲水,映带左右”中断了连贯,成为整个复句中的一个旁逸的枝节而脱离了句子的整体句意,因而显然是一个误解。
即或从句法上说,将“引”字解释为“引来”也殊为不妥。“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由两个分句连贯一气的承接复句,前后两个分句为连动承接关系。前句说,这湍急的清流曲水正好用来流觞;后句则紧接着说,作出此一抉择后,名士们于是便在曲水边依次列坐。两个分句所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一气,两个承接动作句在时间上紧紧相连,不存在时间间隔;因而“引以为流觞曲水”是来到“清流激湍”之地后的即地、即时、即兴之举。所以即使从句法上说,这两个句子所表达的动作,也具有明确的及时相关、连贯性;足可见,绝不可能是先完成凿渠的工程后再在渠边列坐。
甚至还可以从最简单的事理上来佐证。兰亭既是建于兰渚之上,两边临水,而人们却不在天然自在的水流旁流觞,却偏要去人工凿渠引水而流觞,这又合乎最起码的事理逻辑么?
兰亭集序原文范文2
考生阅读抒情类文言文,要树立整体阅读的意识。即便一个选段,出题者都是从原文相对独立的部分节选出来的。一些考生为了“省事”,只阅读题目对应的内容,结果抓不住全文的主旨,导致理解出现偏差。所以,考生阅读选文时应该“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理解抒情类文言文的主旨,主要在于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抒情类文言文一般篇幅短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烈的情感。这类文章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甚至有的人物也是虚化的,表达方式也比较复杂,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寓情于景、物、事等,有时思维的跳跃性比较大,情感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就显得至关重要。
1.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情感
作者的情感是丰富的、复杂的,但都是有缘由的、有基础的,这和时代背景,作者的经历、思想、性格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考生在阅读抒情类文言文时,要关注标题以及文中出现的时间、地名、人名、注释等重要信息,联系作者的处境、经历、思想,做到知人论世,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作者的情感。
2.从关键语句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
文中的情感有的是作者直接抒发出来的,有的是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的,有的是藏匿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之中的,但无论哪种情感,都有与之对应的直接或间接的关键语句。所以,把握作者的情感就是要把握这些关键语句。
如《项脊轩志》的情感主要由生活细节来传达,但归有光在文中依然有直接的流露:“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所以,在把握作者的情感时,考生既要把握在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中传达出的情感,又要把握作者直接流露出的情感。
3.从文章结构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把握文章的结构是快速、准确阅读文本的捷径。考生阅读抒情类文言文,要注意抓住感情线索。
如《兰亭集序》第一自然段写了美景、美事,溢于言表的是心中的快乐。第二自然段由“乐”而生“痛”,因为人总是被“欣于所遇”的乐和“情随事迁”的忧所左右。第三自然段由“痛”而生“悲”,在“悲”中,作者并没有消沉,而是由此生出对生死的感念,既而表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热爱与执著。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但读者只要理清线索“乐―痛―悲”,就能很好地体会文意了。
4.从抒情方式入手,把握作者的情感
抒情类文言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通篇直抒胸臆的较少,作者往往借助具体的景、物、事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物、事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或描摹细节、以小见大,以达到抒情的目的。间接抒情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借景抒情、因物寄情和以事传情三类。
借景抒情,指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如《兰亭集序》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一句,作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因物寄情,指借助对物的描摹,用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或志向。如《项脊轩志》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句,作者通过枇杷树传达出对亡妻的思念与哀悼之情。
以事传情,指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件或情景的细致描绘来抒发感情。如《项脊轩志》中“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一句,从具体的生活细节中传达出母亲的殷殷关切之情,也传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总之,抒情类文言文非常集中地凸显了古人的行为方式,展示了他们丰富的生活情趣和理想。
考生解答抒情类文言文的试题时,应该强化五种策略。
1.梳理结构,全面把握
考生只有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梳理结构,准确筛选信息要点,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与主旨。梳理结构时,应该重点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
2.锁定区域,准确筛选
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选项在选文里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应该将选项与选文要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选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全部翻译过来,此时需要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进行准确翻译。
5.综合分析,理清因果
对文意的推理需要综合全文进行分析,要结合主旨看是否混淆概念,尤其注意是否倒置了因果关系,或故意混淆了因果关系。
抒情类文言文阅读题的陷阱多出现在信息筛选题中,如2012年高考上海卷第25题。
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
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
C.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
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怀。
许多考生在回答这道题时,在A项和B项之间摇摆。对照选文中的“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考生要明确两个问题:“宾客之选”要如何翻译?戴氏堂究竟是谁建的?
A项将“宾客之选”译作“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能够解释得通。B项说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属于对选文“为堂而居之”的曲解。选文中,弘农公“为池”后把池塘送给戴简,而后才“为堂”,所以建造戴氏堂的应该是戴简。这里隐含着省略主语的现象。
兰亭集序原文范文3
一、课内文言文实词与高考实词题的迁移
笔者以2008年至2014年的江苏卷实词题为研究对象,发现大多数考题虽源自课外而答案却是课内的迁移。
2008年《吴汉传》第一题,不正确的一项:
D.或多惶恐,失其常度中的“度”正是来自《史记·刺客列传》“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中的“度”,再联系《吴汉传》上下文应解释为“常态”而非“考虑”。
同样,2009年《书沈通明事》第一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率倜傥非常之人中的“率”字出自《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中的“率”,解释为“都”而非“率领”,而该句中的“倜傥”、“非常”二词又能从《报任安书》中找到出处,理解起来自然不费吹灰之力。
再看2011年《陈公弼传》江苏高考文言文第一题,不正确的一项是:
B.以公少年易之中的“易”,正源于《史记·高祖本纪》中“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中的“易”字,解释为“轻视,看不起”,代入B选项正符合原句意思,而非“更换”义。
2012年《伯父墓表》第一题,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中的“益”来自《刺客列传》15小节第一行,“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中的“益”,解释为“增加”,此处引申为“增强,扩充”,很快排除“有利”的解释义。
即便像少数年份如2013、2014年江苏高考《李丰传》、《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中第一题,对下列实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虽不能直接由课内文言文迁移,但其它三项均来自课内迁移,利用排除法加上对不正确项的理解也能很快确定答案。
下面以2013年江苏高考文言文《李丰传》作具体说明。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父不愿其然?摇?摇?摇?摇?摇?摇然:这样
B.及即尊位及: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制: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诫:警告
其中,A项的“然”来自《六国论》“理固宜然”中的“然”,解释为“这样”,B项中的“及”在《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与《高祖本纪》“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等多处课内文段中可见出处,“及”译为“等到”。D项中的“诫”“警告”为其原义,《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中的“诫”译为“吩咐”与《刺客列传》“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中的“诫”译为“嘱咐”,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它们又都是“警告”的引申义。而《淮阴侯列传》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则直接有“告诫、警告”的含义。进而判断C项,结合文言语境,能够推断出“制”译为“制度”,两者综合判断很快选出“C”项。
熟稔课内文言文实词,对高考实词题的理解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内文言文实词与高考翻译题的迁移
我们以2009年江苏高考翻译原题《书沈通明事》为例: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其中(1)中的“购”、“妻子”出自《指南录后序》“追购又急”与《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头千金”中的“购”,《报任安书》“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中的“妻子”,“踪迹”虽然在《指南录后序》“跪踪迹”中翻译为名词“行踪”,但由此迁移,这里活用为动词,“寻踪觅迹”。(2)中的“异”出自《始得西山宴游记》“始指异之”中的“异”,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惊异或感到惊奇。(3)句中的“卒(最终)”、“何(为什么)”“与(表疑问语气“呢”)”在课内文言文中也都能一一找到出处,这里不再赘言。
三、课内文言文实词与高考文言语段阅读的迁移
学生普遍怕文言文这是不争的事实,以2008年高考文言文《吴汉传》、2011年高考文言文《陈公弼传》、2013年高考文言文《李丰传》为例,再由《史记》中的人物传记进行迁移,高考前的紧张焦虑感也就减少了一大半。
以《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为例,“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
2008年江苏高考《吴汉传》,“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2011年江苏高考《陈公弼传》,“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
2013年江苏高考《李丰传》,“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不禁发现文言人物传记有许多相同之处,如果把《史记》中的重要人物传记全部研究下来,再来做课外文言文将得心应手。等量齐观,研究了课内32篇文言文,做其它类型的高考文言文也将左右逢源。例如年号、地点、国名、官名、人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一些实词可直译。
四、结语
兰亭集序原文范文4
一、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是我们教师普遍感到头疼的
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大运用文言文,学生们对此并不熟悉,因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针对以上情况灵活应用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现实,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1.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找出有故事情节的文章,组织班内有表演才能的学生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把当时的古人古事再现出来。例如,我在教《邹议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就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首先指导学生在吃透教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中
心,然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根据所编课本剧的需要,对一些故事情节适当删减,这样人物的形象会更加丰满。在编演过程
中,引导学生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东西,使学生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使一些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变得生动有趣,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文言文都具有较为丰富的历史背景,学习的这部分的文言材料是丰富背景中的一个小片段。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讲解一些小故事,使文章更加丰富生动。例如我在教《荆轲刺秦王》一课时,就给同学们讲了秦始皇的故事;在教《赤壁赋》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等等,这些背景故事使学生正确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使原本枯燥的课文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在讲背景故事的过程中,也可以故意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就会更有学习的兴趣了。
3.通过朗诵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学段的文言文内容较深刻,但是不少句子句式较整齐、音韵也很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气势,可以说是朗诵的好材料,如《过秦论》《归去来兮辞》《兰亭集序》等。这些文章不应只是让学生背诵,而应让他们享受文章的节奏感、音乐美。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比赛,使文章变得更有吸引力,朗诵的形式可以不限,老师范读、学生范读,也可以是单个学生朗诵或多个学生朗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的创作年代离我们较远,有很多知识性的东西需要我们翻译出来才能理解作者的意思,学好文言文,能够正确地翻译原文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
的能力。在教学中我经常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否弄懂了。如果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我就指导他们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然后逐字逐句地解释,如果遇到句式不了解,我就一一给他们讲解文言中的常用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文言文学习中常遇到的问题就解决了,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在教学中有时学生们可能已经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但是不能用现代汉语流畅地表达出来,这是因为他们对原文的内容还没有准确的把握,对现代汉语的语汇掌握得不够丰富、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还不够高。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文言文的翻译来提高学生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在指导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规范、标准,这样学生才能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鉴赏文言文作品的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我特别注
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鉴赏活动中,要对文言文作品做整体的把握。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感知作品,调动各种感官和自己的心理活动,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开展丰富的想象,再创造出新的形象。有时可以指导学生穿越时空,突破现实生活中的界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去,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的神韵。例如,我在教《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时,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郭橐驼种树的情景,继而理解种树和育人的道理。
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进一步落实文言文的学习,使学生既要理解具体的字词、句式的含义,又要领悟文章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进一步地向更广阔的、健康的道路上发展。高中学段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历几百年流传下来的,都蕴涵着大量的人文性,极富美感,是进行德育的典型材料,也是极好的教书育人经典作品。因此,作为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基本的文言文常识,更应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以及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同时还要借助于这些作品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健康的审美情操,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更要捕捉并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使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得到统一,并对古人的优点加以吸收,对他们思想的局限性则加以批判。因此,我在教学中,努力改进文言文的教学方式,使古代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其更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对着课文翻译意思,这既阻碍了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也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就像喝白开水一样,一点味道也没有。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必须彻底转变旧的教学方式,教师只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才能更快、更好、更灵活地掌握知识,才能较快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教师更应该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兰亭集序原文范文5
文言文作为我国早期语言交流和文字传承的工具,它是古人们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是我国五千多年文化的写照。然而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由于课程知识量大、课程进度紧张,致使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对重点知识进行全面把握,加上缺少高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抵触、厌恶的情绪。本文就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一、增加教学方式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文言文学习感兴趣了才能消除畏惧心理,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到文言文的学习中。老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合适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兰亭集序》时,可以向同学们展示部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让他们亲眼感受一下“天下第一行书”的魅力,从而对课文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如学习《鸿门宴》时,可以播放电影“鸿门宴”的相关片段,让同学们在电影中感受当时剑拔弩张、暗流涌动的紧张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针对不同的课文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培养同学们对文言文的兴趣,能够大大提高上课的效率与效果。
二、联系相关历史背景,增加学生见闻
人教版高中教材中选择的文言文大多都和史实或当时的政治相关,要么就关乎作者个人的人生境遇、情感波动,因此,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对课文进行讲解而忽视其历史背景就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文章的背景、逻辑、情感,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先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历史背景,讲述一下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的原因(晋国一方面是晋文公逃亡时在郑国没有得到礼遇以及公元前632年晋、楚交战之时郑国出兵帮助楚国,另一方面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当时也急于扩张的秦国联盟对郑国发动战争)。同学们了解了城濮之战和秦晋攻郑的历史背景后,对当时复杂的国家关系就能够心中有数,更容易理顺文中的逻辑关系,对文章能够有一个更深刻地理解。同样,《鸿门宴》、《荆轲刺秦王》、《过秦论》等文章均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相联系,构成重要的因果关系,不联系相关历史背景进行教学,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三、加强字、词、句式的教学,强化学生基础知识
字、词、句式是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对文言文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和重要考点一遍又一遍地讲解、重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次多义”、“词类活用”等概念。教法很死,学生学习也枯燥,但是这些基础知识又是文言文学习的根本,不得不重视,那么老师实际的教学中就要做到“死中有活”。例如,通假字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用字现象,它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另一个字,如《鸿门宴》中“令将军与臣有?S”,“?S”通“隙”是隔阂、嫌怨的意思。通假字的掌握是解读文言文必备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生理解、掌握。对于一词多义的现象,我们不仅要了解词的本义,还要了解其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如“畔”本义是“田边”的意思,引申为“旁边”,如桥畔;又因为其与“叛”同音,假借为“背叛”的意识,即其假借义,如“亲戚畔之”。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梳理能力都比较弱,老师对于这一类的基础知识要不断强调,及时总结、归类,对于“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固定句式”等常见的文言文句式要让学生做到了解他们的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新大纲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好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基础知识教育,同时也要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在教法上灵活生动,强化课堂效果。
四、强化技巧教学,培养学生预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