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滑梯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滑滑梯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滑滑梯教案

滑滑梯教案范文1

有关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平均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也就是说每天都有一个教学班的孩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为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降低少年儿童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三月最后一个周的星期一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同学们,我们在校园学习生活也要注意一些不安全隐患

一是危险建筑物。如前学期我们学校的围墙意外倾斜倒塌可能引起的伤害;

二是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校门等处发生的拥堵挤压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

三是人生侵害,如暴力伤害、持刀行凶等刑事案件;

四是在文体活动中的意外伤害;如体育课和运动会等活动;

五是交通事故等等。

滑滑梯教案范文2

1.首先请两个同学上讲台上来,配合老师共同做个游戏.一位男同学,一个位同学.来,大胆展示一下自己,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人一只气球.女同学直接吹气球,男同学则吹一只套在瓶口上的气球,看谁能把气球吹的更大一些,吹的最大的同学获胜,好现在开始.坐着的同学为他们加油.(男同学故作费劲状,稍停)好,现在出结果了吧,谁获胜了,(女同学),现在请男同学谈一下你的感受!(不公平,这样很费力,怎么也吹不大)什么原因呢?(封在瓶中的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无法吹大气球).

2.同学们再来看一个现象:这是吊水瓶,大家都有缘结识过是吧?这里只有两根细管,上边是进气口,下边是输液管,插在瓶口的橡皮塞内,瓶里边装了一部分红色水,现在把瓶子倒过来,大家仔细观察一小会,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啦?(水流的越来越慢,最后不再流出)什么原因呢?谁来解释一下?好,这位同学很勇敢!说吧(瓶中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强使水不再流出)回答的很好!请坐!

3.生活当中,我们还见过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打足气的自行车,若是在烈日下曝晒,车胎会怎么样?(爆炸)原因呢?(车胎内的气体因温度升高而压强增大、体积膨胀造成的)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说明:气体的压强P、体积V、温度T是相互联系的。这三个状态参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果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一定时,我们就说气体处于这种确定的状态.若有一个参量改变引起其它参量的改变,我们就说气体的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可怎么去研究气体三个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好呢?(控制变量法)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一种特殊情况: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与体积的变化关系。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等温变化!

(二)、教学设计

1.直觉猜想

根据刚的两个小实验,我们知道,封在瓶中气体的质量是一定的,温度与室温相同保持不变,经历的就是一个等温变化.则气体压强P和体积V有什么定性关系呢?(压强增大,体积减小;压压强减小,体积增大),物理学并不满足于对P、V的定性分析,那同学们接着猜想压强和体积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各小组讨论一下。好,哪位同学来说一下?(P∝1/V),你是根据什么这样猜想的呢?(根据前面的实验:瓶中封闭的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压强增大;瓶中封闭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那也不一定是反比例关系,同学们还能想像出什么形式来?有没有与体积的其他形式成反比呢?(有可能压强与体积的平方成反比)。回答很好,请坐下。同学们还有没有别的情况呢?(P∝1/V3),同学们的猜想都很好,颇有物理学大师的风范。可是同学们的猜想假设能否成立呢?我们又该怎么办呢?(通过实验来检验猜想假设),很好!一堂课无法检验所成的猜想,今天我们就检验最简单的形式好吧?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课下检验其他的猜想。

2.实验方案的设计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讲义第1页,上面有一个探究指南卡,探究指南卡中有几个问题,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讲义第4页的阅读材料,看完材料后,同学们可以试用一下桌上的仪器,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表格。组内同学交流后,形成实验方案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在开始!(2-3分钟)同学们完成的怎么样啦?现在请几个小组来介绍一下,第一小组先来吧!可以结合指南卡的的问题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案(针管中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不用手去摸管壁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另外缓慢压缩气体,把仪器固定好后先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压缩或增大体积,从表头上读出对应的压强值,测出多组P、V值,看PV值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则说明P、V成反比。)不错,描述的挺详细的,请坐下,第二小组,你们与第一小组方案一样吗?若不一样,请说明一下(老师,我们的方案与刚才那个小组一样,只是处理数据时,我们作P-V图象,)作P-V图象,你们想着能得到什么的图线?(双曲线一支),若画出一支弯曲的线,你们一定能判出P与V成反比例关系吗?哪个小组能再来补充一下吗?(老师,我们作P-1/V图象,若是P∝1/V,则证明P与V成反比)。这个小组同学真棒!运用了转化的方法.总结一下,同学们实验方案中提到的注意事项及数据处理方法:(1)不用手摸管壁,(2)缓慢改变气体的体积

(3)PV乘积是否为定值,(4)作P-1/V图象看是否为过原点的直线。

同学们的方案太好了,可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现在我宣布,各小组同学根据各自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表格,大胆检验你们的猜想去吧?老师建议大家彼此借鉴其它小组方案中的优点。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规范!现在家开始实验!

3.自主实验

(5分钟左右)(学生做实验期间,耐心纠正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提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这样放置,仪器安全吗?这样读数费劲吗?能不能把刻度固定下来再读数?你们组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吗?怎样去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

有几个小组已经测完数据,正在处理分析数据,其它小组加油啊?第一小组最先测出数据,请这一小组同学,在电脑前输入数据,用P-1/V坐标系作图。同学们都已完成了实验,请几个小组来展示你们的数据,说出你们的结论。(实验投影仪展示几个小组的数据和图)

(1)第一小组。我们的数据分析支持我们的猜想,PV值在误差范围内近似相等,说明P-V成反比;

(2)第二小组,我们的数据也支持我们的猜想,P-1/V图为一条直线,但稍偏离坐标原点,并不严格成反比例,但在误差范围内认为P∝1/V,P、V成反比。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误差呢?(针管中封闭的气体,体积测量有误差,因为有一部分处在与表头相连的小细管中)

(3)我们再来看一下电脑上的数据点,第一组同学输入数据后,由excel表格功能自动绘出散点图,现在我们用一条直线来拟合这些点,因为猜想是P∝1/V,可选线性趋势线,并勾选“显示公式”选项,大家看公式是y=kx+b,这说明了这些点大致在一条直线上,但不严格过原点,有一点误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P∝1/V,间间接说明P、V成反比。

4.实验结论(让学生总结一下)

根据同学们的数据及分析,我们得到实验结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体积V成反比。实验中所用仪器封闭的是空气.如果是换成其它的气体,我们同样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5.玻意耳定律

同学们真是太伟大了!因为早在4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玻意耳和法国科学家马略特也各自通过实验发现了这个规律。后来人把这个规律称作玻意耳定律,这就是玻意耳定律的内容。这是玻意耳年轻时的照片,很酷吧!玻意耳定律的公式怎么写呢?(PV=常量)故内容也可以表述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为常量。公式可以写成P1V1=P2V2的形式,这个公式中的P1、V1;P2、V2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气体在两个不同状态下的压强和体积)我们可以称为初状态和末状态。气体从初状态经历一等温变化过程到达末状态。当然公式也可以写成比例式的形式:P1/P2=V2/V1。这就是玻意耳定定律的内容及公式表达。

6.我们在探究一定质量气体压强跟体积关系的实验中,为了用线性关系来探索这两个物理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P-1/V坐标系。然而为了直观地描述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通常还是用P-V坐标系。一定质量的气体等温变化的P-V图象是这样的,形状为双曲线的一支。由于它描述的是温度不变的P-V关系,因此我们称它为等温线。现在同学们结合讲义上的几个自主探究问题去研究一下等温线的物理意义。然后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看法。现在开始。(停2分钟)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好这位同学,真的非常勇敢。(A、B两点代表气体的两个状态,A-B代表气体经历一个等温变化过程,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适用于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各种气体.PV=恒量;不同的等温线也必需是同一个一定质量的气体,说明温度高低不同,PV值不一样).你能判出温度的高低吗?(t3>t2>t1)你是根据什么判定的?(作出辅助线比如:同体积情况下,温度越高,压强越大)。说的非常棒!同学们表现的太棒了,课堂因你们而精彩,为自己精彩的表现来一次激烈的掌声吧!

(三)探究历程

回想本堂课我们的探究历程。

首先是情景再现的几个小实验、然后是猜想假设PV的关系、接着进行探究实验方案、同学位自主进行实验、通过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我们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P与V的关系及P-V图象的意义。让大家体会了物理学研究工作是以怎样的形式和方法来进行的,望大家从以下两方面有所体会:第一,物理学研究并不神秘,每个同学都可以开展物理学研究。第二,今天我们的工作是粗糙的,真正的物理学研究更精确、更完善,但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一样的,让我们都拥有这样一种方法,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吧!

(四)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1.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讲义上的达标练习,通过这个例题,望同学们能总结一下应用玻意耳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谁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很好,我给同学们展示一下解题过程。谁能说一下应用玻意耳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展示基本思路:

(1).明确哪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

(2).明确气体的初、末状态参量P1、V1;P2、V2

(3).依据玻意耳定律建立列方程

(4).求解结果

2.为达到快速应用知识的目的.这里老师送大家几道竞赛题,最先站起来回答的同学为获胜者,这位同学所在的小组为优胜小组.各小组作好准备!

赛题1:

赛题2:

赛题3:看似变质量问题,其实可以设想一个大容器,装下这200L的气体,转化为一个定质量问题。

(五)课后探究题

最后是老师送大家的两个课后探究问题,

滑滑梯教案范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总结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反的特点,联系具体的化学变化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进行整体的认识,包括贯穿化学学习始终的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归纳四大反应类型,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总结,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建立整体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

教学难点: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应用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

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近一年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谁来说说有哪些反应?

师:在这些反应类型中,那些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

学生回忆以前所学内容,积极发言

作答

知识

梳理

【提出任务】请大家从概念、表达式、特征、反应条件等方面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教师巡视,给与指导。

1、教师点拨并板书、ppt展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归纳

(1)化合反应:

A、单质

+

单质

化合物

例如:

B、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例如

C、化合物

+

化合物

化合物

例如:

D、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例如:NH3

+

CO2

+

H2O

NH4HCO3

(2)分解反应:

A、氧化物的分解

例如:

B、酸的分解(含氧酸)

例如

C、不溶性碱的分解

例如:

D、某些盐的分解

例如:

讨论:如果从生成物的角度如何认识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A、非金属

+

金属氧化物

金属

+

金属氧化物

例如:

B、金属(H前面)+

酸(稀盐酸、稀硫酸)

+

氢气

例如:

C、金属(一般不选K、Na、Ca)+

盐溶液

另一金属

+

另一种盐

例如:

(4)复分解反应

A、碱性氧化物

+

酸反应

+

例如:

B、碱

+

+

例如:

C、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例如:

D、盐

+

两种新盐

例如:

E、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例如:

以上尽量多举出实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小组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加深记忆。

例题

解析

教师出示例1(PPT展示)

例1.下列关于基本反应类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是单质

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都是化合物

C.

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反应,并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教师指名回答,讲评。

教师出示例2(PPT展示)

例2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aCl

KNO3

B、

CuSO4

NaOH

C、

AgNO3

HCl

D、

NaOH

H2SO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教师出示例3(PPT展示)

例3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反应是

反应和

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

(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合理即可)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与必要的指导。

学生作答,教师点评后,学生独立完成下面练习

[举一反三]: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得到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学生练习,教师讲评。

[举一反三]2、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铁和硫酸铜溶液

B、

铜和硫酸锌溶液

C、

稀盐酸和纯碱

D、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此题学生先讨论后汇报

[举一反三]3、选用盐酸、氧气、氯酸钾、碳酸钙、镁条等5种物质中的一种或若干种。按下述反应类型写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⑷复分解反应:

课堂

练习

(PPT展示)

以水为生成物之一,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5).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

(6).不属于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教师指名回答,纠正错误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纠正错误

课堂

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课后

作业

归纳所学过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完成“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练习题”

【板书设计】

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

A

+

B

AB

特征:

多变一

分解反应:AB

A

+

B

特征:

一变多

置换反应:

A

+

BC

B

+

AC

特征:一换一

复分解反应:AB

+

CD

AD

+

CB

特征:二换二(双交换,价不变)

化学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练习

一、巩固知识

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各写出四个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复分解反应

④置换反应

(2)写出4个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

(3)写出有氢气参加(或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4)

以水为生成物之一,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

.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5).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

(6).不属于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x.y.m

n.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其中发生的反应类型(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10

20

23

待测

A

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3.

如何用水、碳酸钠、碳酸钙通过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中,前者不能用化合反应制得,后者可用复分解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

A、

HCl、H2

B、

MgO、CO2

滑滑梯教案范文4

一、工作形式

(一)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政府十件实事,下同)

市直文昌中学、中学、实验小学、小学分别与“三区”闵集中学、龙店中学、诸赵学校、闵集中心小学结对建立“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实现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

(二)帮教帮学校际联盟

市直楚环中学、体育路学校、航天中学(小学部)与“三区”双峰中学、双峰山洪益小学、临空区上新小学结对建立“帮教帮学校际联盟”。

二、工作目标

通过市直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引领示范,进一步拓宽“三区”学校学习、培训、提高的空间和渠道,使“三区”学校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课程开发、教科研水平等方面有显著提高,从而逐步达到市直学校和“三区”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

实现教育教学五个一体化,即:办学思路一体化:联盟学校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教风学风等方面统一理清办学思路,提升办学理念,明晰办学目标,形成有特色的一体化办学模式。课程实施一体化:在联盟学校内统一课程标准、学计划、学安排、学进度,强化课程计划落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组织实施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联盟学校统一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统一组织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落实中小学校长、教师专业标准,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学研究一体化:联盟学校统一开展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德育教育、空中课堂等活动,统一组织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质量分析,积极探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定期组织教育教学经验交流,逐步加强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学质量评价一体化:在教学思想、教学管理、常规教学、教学研究、学生综合发展水平等方面,统一评价体系,统一进行考核。

(二)帮教帮学校际联盟

利用市直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组建帮扶支教和顶岗学习工作团队,开展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帮助“三区”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教师培养,优化队伍结构;加强教学研究和校级、班级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升办学水平。

四、工作措施

(一)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

1.成立学校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委员会(简称联盟委,下同)。在联盟学校内,成立由市直学校校长为主任,“三区”学校校长为副主任,两校分管教学工作的校级领导、相关中层干部共同组成的联盟委。联盟委负责研究制订《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一体化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落实教育教学的计划和进度,组织教育教学的考核和评价,并负责做好两校教师工作,促进紧密融合。

2.实施教师轮岗交流。联盟委根据两校教学实际、教学进度、学科教师配备情况、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工作情况等因素,在两校间实施教师轮岗交流,统筹安排教学任务,使用中不受行政管辖权的制约。2015年上半年,各联盟学校每校交流轮岗3人,双向共交流6人。2015年下半年以后,各联盟学校具体交流人数由各联盟委根据教学需要确定,但双向交流人数最低不得少于6人,每次交流时间最少不得低于1年。

3.制定联盟学校长期规划。各联盟委按照“磨合整合融通”的规律,拟定教育教学一体化的长期规划,并分段组织实施。

(二)帮教帮学校际联盟

1.市直学校到“三区”学校支教帮扶团队由3-5个学科中的优秀教师代表组成,其中一人挂职担任“三区”学校副校长;“三区”学校在接受帮扶团队支教的同时,原则上按照相同的学科和人数,派出本校教师(含副校长)到市直学校顶岗学习。

2.“帮教帮学校际联盟”一定6年,6年后可建立新的“帮教帮学校际联盟”。帮扶和顶岗学习工作团队一定2年,2年一轮换,由“帮教帮学校际联盟”学校相互派出。(首期团队自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7月30日止,共双向交流教师18人。)

3.帮扶团队教师应身心健康,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师德师风好,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高,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到“三区”学校担任副校长的人员,须在本校担任中层以上职务,并具有两年以上任职经历。顶岗学习教师应身心健康,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龄1年以上;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科专业知识,热爱教育事业。

上述两种联盟,都应建立基于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名师1+x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硬件建设由市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城乡共享。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市直学校与“三区”学校城乡校际联盟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市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党群科、基教科、规财科、“三区”办、教科院、装备站及“三区”教育办、学区负责人和相关学校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三区”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一领导市直学校与“三区”学校实施城乡校际联盟行动计划(包括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和帮教帮学校际联盟)的相关工作。

(二)政策保障

1.教育教学一体化联盟学校现有人事、财务管理独立。在一体化联盟学校内统一调配使用的教师,其在原单位的人事、财务、工资(津补贴)关系和身份不变,仍按原标准享受原有的工资福利待遇,并按有关规定晋级调档;工龄、教龄及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

2.市直学校到“三区”学校支教的副校长、教师在参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和享受政府津贴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市直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审时,将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

(三)激励措施

滑滑梯教案范文5

关键词: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问题

20多年来,我国的交通事业呈现出了日新月异的好局面,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安全问题日益极化。无牌车、假牌车、克隆车的出现,给交通行业的管理及交通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危机,不法分子绞尽脑汁,纷纷使出各种办法、利用各种渠道,他们置国家法律而不顾,为了自己的私有利益唯利是图。使得一部分原本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营运户和车主不得不效仿那些违法分子,造成了道路交通运输业市场的混乱局面,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偏远山区和边缘县区,已经成了违法车辆和淘汰、克隆车辆的集散地,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重大威胁。去年,全国就有1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经济损失达19亿元,这中间有相当一部分损失是由上述因素造成的,我们不得不加以思考,必须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无论在其他国家,还是在中国,车辆数量年年增长,随之交通事故数量急剧上升,交通安全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活、生产的正常运行。“据公安部门统计,我国交通死伤人数持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可见,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交通安全宣传中存在的几种问题

(一)单一部门管理的不足和问题突出。在人、车、路三要素中,人是能动主体,是车和道路的组织和建设者。交通事故引发于人,违章行路、违法行车、交通事故的出现,与人密切关联。作为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交通安全宣传可言为重中之重。如今,在交通管理的整个运行范围内,交通管理部门是唯一的管理者和宣传者。每年国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交通管理部门开展交通安全监督、宣传和事故处理等许多工作,努力保持交通安全,将交通事故数量降到最低水平。但是国家投入的人力、财力毕竟有很大局限,面对复杂多变、数量众多的交通事故和案件,无法充分发挥和有效进行相关管理工作,工作中漏洞百出,得不到政府和民众的好评。如此交通管理和安全宣传基本上还是交管部门孤军作战的单一部门管理模式和由于这一模式所导致的负面效应,使得交通管理工作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形成齐抓共管、全社会参与的管理宣传氛围,社会效应大大下降。

(二)交通安全宣传的形式、内容和深度上存在问题。交通宣传工作,由于人力、财力,尤其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和不足,出现交通安全宣传的针对性不强,空洞、抽象和宏观性宣传较多现象;宣传的覆盖面还不够广,主要集中在城镇和特定群体;安全宣传的手段和渠道单一,设备老化,技术跟不上;由于安全宣传的暂时性特点,宣传深度不够,宣传的内容和理念没有渗透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头脑中。应将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作为长期的社会教育,在不同人群和不同时间中,长期抓下去。

(三)交通管理和宣传教育质量上需要提升。当前,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考核指标是“出动了多少人次警力、多少辆次警车,散发了多少宣传资料,上了多少堂安全课”1 等,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实际社会效益被忽略,无法体会通过宣传,民众学到了多少交通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是否得到了加强?等问题。因此,交通管理中的这种考核指标需要改动和修订,应以更合理、科学、有效的指标来衡量交通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成绩。这不仅涉及到交通管理与安全教育效益问题,也涉及到如何提高交通管理部门人员积极性的问题。

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化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大事,也是促进交通参与者内因改变,培养交通文明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大事。国家与政府的政策是社会制度和规则社会化的合法性背景和权力基础。笔者下面从全民教育、形式、内容的创新和民众评价等角度分析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化问题。

(一)安全宣传的全民教育

如上所述,交通管理和安全宣传是涉及到每一个市民,每一个公民和社会整体的一项重大社会工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应该是在整个社会中展开的全民教育。交通及其安全运行不仅关系到参与交通的当事人,还关系到参与人的家庭、亲属、工作单位以及围绕参与人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所有人,这就是交通安全教育社会化的依据和意义。

(二)安全宣传形式、内容的创新

众所周知,形式、内容是事务和事件的外延、内在成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关系到宣传工作的有效性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交通安全宣传效果的高低与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增强程度成正比,也是维护人民合法利用路权,满足人们对交通权益需求的大事”。首先,安全宣传人员在工作执行过程中,采取温和、礼貌的工作态度,以“人性化”的沟通为主要手段。其次,要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进一步创新,设计出一套灵活多样、具有强烈视觉、听觉效果的宣传形式,通过媒体,长期地、耐心地向大众传达交通管理制度、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改变过去多年来基本上囿于宣传车街头巡逻、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传统形式,借助现代最先进的媒体方式,有效利用社会大众最常用的传送信息渠道,如手机短信、网络,以及全方位、多层次建立宣传网络,要制作图文并茂的交通安全宣传牌等,努力达到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率,建设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的目标。再次,以学校、家庭等社会“场域”作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有利场所,这样,宣传效果很可能大大提高,安全宣传得到进一步的社会化。

(三)安全宣传的民众评价

将交通管理和安全宣传教育主体、形式和内容不断社会化的同时,也将交通管理和安全宣传监督、评价体系置于社会,使其社会化。就如上面所阐述的那样,目前交通管理的安全教育监督体系、标准和考核指标十分空洞、模糊,尚未形成具体、清晰而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笔者认为,应将社会、广大民众成为交通管理和安全教育的质量监督和把关者,让民众和社会各界填写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使民众的安全感指数、满意度作为交通管理和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评分标准。

滑滑梯教案范文6

安徽省自推行了全日制普通高中的新教程后,于2009年进行了第一次高考。从试题的设计中,可以看出本次试题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次高考。学生需要通过灵活的运用教材中的化学知识及方法,才可以获得解决试题的方案。另一方面,试题的实际应用性显著增强,与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这次考题为今后的高中化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结构

试题共涉及五个模块的化学知识,分别为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选修3、选修4、选修5)。其中涉及化学1的分值所占比例为24.75%,涉及化学2的分值所占比例为19.25%,涉及选修模块的分值比例为56%。具体数据见下表:

本文由收集整理

(二)试题特点

本次试题中设置了选考模块,并于同年三月份进行了公示,以此来支持新课程中的选择性要求。试题对于选修模块知识的考核比重较高。分值高的题目基本上都是综合性试题,以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突出对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在第7题、8题、12题及26题中,试题的设计结合了许多社会生活因素,使得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的关联性更加突出。

其中第25题应用的知识涉及化学1、化学2、选修3和选修4这四个模块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的基本素质提出了考核要求。

第26、27及28题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实验水平、读图解析能力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整合式的综合测试,仅这三题就占到全部试题分值的41%。

二、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自推行新的高中化学教程以来,许多试验地区都在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以快速适应新课程对教师及学生提出的新要求,然而欲速则不达。在实际教学当中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学重点不清

新的教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因此在选修模块中,增加了许多实施性内容。对于这一点,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课时紧张的情况。于是教师只得加快教学进度,压缩必修基础课时,反而使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出现了薄弱环节,并由此更加难以理解消化选修模块的知识内容。

(二)学生基础能力不均衡

选修模块中突出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性。然而当前某些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生活常识较少,因此对于这部分化学课程的理解具有一定难度。许多教师认为高中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忽略了某些学生在常识方面认识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对于学生个性差异认识不足

新的高中化学教程当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及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而高中的学生已经具有固有的思维分析模式,所以在分析、思考、获取信息方面的个性化较强。刚刚接触新教程的教师对于这一点的认识普遍不足,从而忽略了学生在理解方面的个性化差异。

三、解析试题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感想

09年试题以考核学生的基础素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变通

的能力为手段,通过对这些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核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基于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和09年高考试题带来的启迪,笔者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找准教学的侧重点

新的高中化学教程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必修模块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化学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而选修模块是以必修模块的知识为基础,进行化学具体实施方面的深入延展性教育。因此教学中必须以基础知识的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对于实施模块中的难点,应进行指导性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举一反三地理解必修模块内容。

(二)以生活情景引导教学

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社会生活关联性的概念。将生活经验寓于日常化学课堂当中,在每一堂化学基础知识课堂中都进行一点生活常识的讲解。例如,以风油精清洁不干胶这一生活窍门来引入化学反应实验的相关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及对化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上一篇小红帽教案

下一篇普通话教案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