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1
在写作时,我们经常会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的志向,总是敬佩各种动物和植物,因为它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托物言志作文7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一托物言志作文700字1远处,一座座山峰相连,绿树覆盖像翻着巨浪的大海。
有一棵高大的树,孤零零的像一个被遗忘的哨兵,挺立着枯干龟裂的身躯,没有悲欢的姿势,非常沉默,但很骄傲,眺望着远方。
冬天,叶随了风,树站在那里一语不说,树枝依旧伸向天空。
春天,树展开了一片新绿。风使枝条轻轻摇晃,有两片叶子微微飘下来,落土中安详。
夏天,树的叶子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的缝隙,留下点点痕迹。大雨将至,给路人、给小鸟,一个栖息的驿站。
秋天,云淡风轻,树不再像从前那样绿那样密,但也富有生机,树努力往下扎根,努力向上生长,只为抵御将要到来的朔风凛冽。
路边的花儿争奇斗艳,迷住了蜜蜂,吸引了蝴蝶,引得路人驻足停留,大树自然被遗忘,可大树怎么会在意这些?他也许是不懂,也许是不想,他一如既往的为往来的人们撑开巨伞,给疲倦归来的飞禽一个家。
眺望远方,我曾经在那个角落里栽过一棵小树苗。此时此刻,他有没有长得伟岸、茂密?他有没有向风雨低过头?此时此刻,他是否把树枝向着天空,向着阳光,骄傲地挺立着,微微舞动枝干,表达对我的祝福与问候?
今日路过,我看了看这棵树,抚摸了一下那树干被岁月的苍穹刻出的一道道刀疤,沧桑的树枝见证了一路风雨,他撑开了绿色的巨伞,洒落着阴凉。
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三毛
梦里,我做了一棵树,树枝依旧伸向天空,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骄傲,从不寻找。
高一托物言志作文700字2抬头往窗外望去,那棵玉兰树仍矗立在百草中。
高大的树干,枝叶纵横交错,斑驳的阳光打在细长而洁白的玉兰花瓣上,显得那么亭亭玉立,俏皮可爱。翠滴的绿叶,给人以心旷神怡。一绿一白的搭配,让人“一见钟情”。
夏日里难得一丝凉风,轻轻的拍打着玉兰树。玉兰花瓣纷纷扬扬的落下,在空中打两个转儿,像下了一场“花瓣雨”,有如偶像剧中的情景,情趣盎然。走入其中,充满了浪漫气氛,叫人看一眼就深深爱上此番美景。落花演奏着一支支小曲,沙沙的琴声此起彼伏,你应我和,颇像大自然中的小精灵。
时间接近正午,阳光越来越猛烈。可玉兰树毫不畏惧,伸了个懒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小作休息。显得慵懒儒雅,静静挺立。
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去年那场大暴雨。
九、十月又是阴晴不定,风雨大作的季节。那天早上,才九点半多一点,天空已阴沉的像晚上九点。乌云密布,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异常闷热,吱吱作响的电风扇完全不起任何作用。
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天空的一角明亮了不少。顿了两三秒,骇人的雷声“姗姗来迟”,让不少女生不自觉的害怕起来,缩在一边。
紧接着,雨来了,快的让人措不及防。比黄豆粒还大的雨点打在走廊的不锈钢护栏上。狂风推搡着门窗,发出令人讨厌的声音。
而窗外,玉兰树摇摇晃晃,庞大的树冠被吹的歪倒在一边。它试图站起来,但并不成功。柔软的枝条完全压倒了,还折断了几根树枝。而树叶经不起狂风暴雨的摧残,霎时间落了一地。
摇摇欲坠的玉兰树让我担心起来——万一它被风吹倒了怎么办?它给我们带来了阴凉,替我们遮风挡雨,可是校园里最高大,最可爱的树啊!
但它并没有因对手的强大而放弃,仍紧紧地抓住泥土,一刻也不放松。它坚持尝试站起来,不畏狂风的阻拦。粗壮的枝干支持着整棵玉兰树,丝毫不敢松懈。
雨终于停了,玉兰树稳稳当当的挺立着,散发着骄傲的神气。
我不禁为此动容,为这棵坚忍不拔的玉兰树,更为这种大自然的神力。既然树都能坚持到底,那我为什么不行呢?
高一托物言志作文700字3竹,有梅花一样的气节,有杨柳一般的品质,有一样的忠贞。竹孕育着梦想,寄托着希望,陪伴着人生。
窗外细雨纷飞,没有一丝一毫的阳光透过云层来到大地,仿佛一切都是那么黑暗那么冰冷!
我蜷缩在被窝里硬是不肯出来,母亲连忙斥责,可是我丝毫听不进去。母亲无奈之下,竟将我的被子掀开。可我仍旧纹丝不动地坐立在床上。
真是可恶,母亲居然将窗户打开。一阵凉风向我袭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我如闪电般将衣服穿好,并且与母亲发生了争执。
我洗漱完毕以后,心里越想越不是个滋味,心中如有一颗定时炸弹,不知啥时爆炸。我不断地进行深呼吸,想安抚我那颗受伤的心。
窗外的雨越来越大,雷声和闪电使我的心怦怦乱跳。打开后门,竟然不觉得外面很冷,竹子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几乎没有一丝缝隙可言。
它们没有摇动,与恶劣的环境斗争得越来越激烈,它们在坚持,团结一致的恒心仿佛连自然也惧怕它们。
它们是高贵的,是纯洁的。坐立了很久的我似乎沉醉在这优美的梦境下难以自拔,寂寞难奈,找不到一个倾诉苦衷的人,即使是竹,也不能进行言语沟通。
我的心慢慢地平静了下来。我与竹似乎能够取得心灵上的沟通。交流使我逐步的陷入悲伤,我感伤为什么没有竹一样的气节。我不断地懊恼,不断自责,诘问自己,我为什么不向竹学习呢?
呼吸着纯洁的空气,没有一丝杂质。此时空气犹如花香一样沁人心脾。竹忍受着孤独,只是因为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能在阳光下享受大自然带给它的温暖。
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太清楚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站了起来,我的心似乎就要爆发了,不是愤怒而是喜悦。
雨似乎快要停了,我深切感受到,不是生活忽略了我,而是我在逃避。阳光只能给我一时的温暖,而竹却能够给予我一把温暖的永恒的钥匙,这钥匙将打开我尘封的勇气,解开我心中的枷锁。
高一托物言志作文700字4古代的文人墨客描写的花不计其数,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日红”……而我却偏爱那萧萧落叶。
人们总是赞美花,草,树,却很少有人赞落叶,总有人厌恶它不解风情,渲染的气氛十分的凄凉,有人总说叶子纷纷扬扬的飘落代表生命的凋零,而我却不这么觉得,我觉得它是为下一场生命到来的前奏曲。落叶有暗黄色的,有火红色的,也有少许绿色,我觉得暗红与浅绿组合在一起一点都不违和,就像伟大的艺术家创作的画卷一样,十分的自然。落叶也有暗黄枯败的,有干扁瘦弱的,但是我却觉得它们的姿态十分的美丽,它们随着凉爽的秋风来回地飘,仿若在跳优雅的芭蕾舞,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柔和。
落叶本不是无情之物,在树枝上,它从来都没有花朵一样娇小可人,十分的不起眼。你们可曾想过,落叶生前是绿叶,如果没有它,怎么能显示出花朵的妖娆,落叶后来为了不成为大树的累赘,便呼唤微风,让风把它带走,最后为了报答大树,融入了泥土,用自己仅存的身躯来滋养大树,把自己的养料散发到每一叉枝芽,虽然他的生命凋零了,但是他的心却不死,正映衬了落叶归根,这便是落叶对大树的情意。这便如同龚自珍的“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落叶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人们为凋零的花朵而惋惜;人们为倾倒的大树而伤感,可谁曾为凋零的落叶而伤感与惋惜。
我们要赞颂像落叶一样的人,我们要对这次疫情而牺牲的医护人员所致敬,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这一切,甚至可以为我们牺牲一切的具有落叶精神的人。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成为一个可以为祖国贡献一份力的人。
高一托物言志作文700字5在碧蓝的天空中,一道道黑影飞速划过,自由飞翔,穿过峡谷,掠过小溪,发出一声嘶嚎叫什么,但是他那健壮的肌肉,华美的身姿,享受各种生物突然羡慕的眼光。那便是鹰。
你们在大多数人眼中,无疑是速度、自由与力量的象征。但是人们所不知道的是作为天空霸主的鹰也有面对生存与死亡的一天。
在鹰得七十年的寿命中,总共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四十年的风雨,一个是重生之后的荣耀。而这两个阶段过渡中是充满艰辛的。
在四十年的这个时候,鹰金光闪闪的喙无法十分稳稳地叼住猎物,鹰也无法很好地进食。爪子也变得十分的钝,无法很好的、快速的抓住猎物,并将猎物带离。翅膀上的羽毛越来越多,变得十分厚重,无法自由飞翔。
他在这个时候必须作出选择,要么重生,要么等待死亡。
鹰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重生,他拖着厚厚的翅膀,飞上一个悬崖的山涧上,到了山洞里,应该要重生了。
他走到一块岩石前面,然后用嘴上的喙不断的去击打岩石,这种剧痛传遍全身,但是那剧痛也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喙开始一点点开裂,破碎,最后就只会掉到地上。怀着对未来的憧憬,鹰应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一天,一个硬邦邦的东西长出了嘴外。是新喙,鹰立刻开始争分夺秒,开始拔自己的指甲。鹰每啄一下身体就颤抖一下。伴随着指甲的脱落,朵朵梅花在空中绽放,鲜血渗进了岩石,染红了土地。
指甲拔光了,鹰开始拔自己的羽毛。抱着坚定的决心,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鹰拔下了自己的羽毛,一根,两根……哪一根都伴随着身体剧烈的颤抖。
之后鹰厚重的大衣被了。躯体不断传来钻心的疼痛。鹰疼得身体缩成了一团。但是鹰对此毫不后悔,它只有喜悦。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2
■写作材料的高密度积累
通过几年的阅读,学生在阅读量上收获颇丰,但要真正用好这些材料,让这些材料“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还需要初三阶段的高密度积累、归纳整理和强化巩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梳理归纳、活学活用课内材料;②拓展延伸,继续加大课外阅读量;③放飞思维,进行课外名言警句、诗词的分类整理;④陶冶情操,进行美文的初步赏析和积累;⑤升华认识,培养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和对问题的深刻判断力;⑥习惯积累,重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书写习惯、写作习惯等。
■写作方法的迁移运用
“文无定法”,但非无章可循。作文总复习的第二阶段,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归纳各种各样的写作手法并运用之。如通过读《爱莲说》、《陋室铭》就要明确如何托物言志;读过《海燕》、《白杨礼赞》,就要归纳出象征手法的特点……
在阅读中,精心探析各种写作手法的特点,细心揣摩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种种写作手法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3
许多文章也始于一场遇见。遇见一树繁盛的紫藤萝,宗璞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写出《紫藤萝瀑布》;遇见一枚小小的贝壳,席慕蓉捡起把玩,于是有了《贝壳》这篇精美短文;在单调的黄土高原上,茅盾遇见一排挺拔的白杨,于是有了《白杨礼赞》;张抗抗前去洛阳拜访牡丹,却遇到一次拒绝――“朱唇紧闭,皓齿轻咬”的牡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于是她的笔独辟蹊径,写下《牡丹的拒绝》。天地间一花一草、一石一沙,都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我们遇见生命的奇迹,遇见世界的大美,遇见人生的哲理。
所以,托物言志类散文常常从一场遇见开始写起。如《紫藤萝瀑布》的开头: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每天和我们擦肩而过的人和物不计其数,传奇的故事却屈指可数,那是因为我们的脚步太匆匆,来不及多看一眼,就此错过。假如不是这样,一段传奇就会正式上演:“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从此没能忘记你容颜。”因为多看了一眼,才心有所动,才印象深刻,才引发联想与想象,才心生感慨或感悟,才有了写作的灵感和冲动。
所以,写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第二步就是多看一眼:细细地观察,细细地描绘让你心动的那个物。如《紫藤萝瀑布》: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这一段里,宗璞不惜笔墨描绘那一树牵住她的目光、绊住了她脚步的紫藤萝,从花瀑写到花穗,再写到花朵,浓墨重彩,把紫藤萝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态和蓬勃的无限生机描绘得淋漓尽致,真是好不活泼热闹。其他的文章也是如此,《贝壳》描绘了小小贝壳的精美。《白杨礼赞》这样描绘白杨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再看《牡丹的拒绝》: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暗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一个人能吸引我们的眼球,让人多看一眼,多数时候不一定是因为他美,更多是因为他与众不同。我们在描绘这个吸引了我们的事物时,也要注意观察它的特质,如果你看到了它的与众不同,你的“志”才有可以寄托之处。所以我们看到《白杨礼赞》中的白杨,“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茅盾是被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所吸引,所以极力描绘它枝干的笔直向上,称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牡丹的美是世人共知的,它吸引作家张抗抗,却不凭它的雍容华贵绚丽娇艳,而是凭它含苞不放的“冷”。
这些事物的特质或者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相关,或者是与我们的思想境界相契,或者是与我们的追求志趣相通,才引得我们浮想联翩,托物言志。第三步由此展开――联想。
宗璞由眼前的紫藤萝想到十多年前的紫藤萝,由花的不幸想到现实生活中一代知识分子的遭遇,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席慕蓉的《贝壳》也是如此,由手中的贝壳联想到生活在其中的小小生命,想到如此脆弱卑微的生命也为这个世界留下如此精美的艺术品,联想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于是感叹说: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吧。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4
一、模仿训练定义
模仿,即不自觉或者自觉地模仿他人行为与言行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模仿不只是人类天性与心理需求,更是学习语言的途径。特别是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儿童,暗示性极强,他们喜爱并且善于模仿。古人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进行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将思想感情与生活结合起来,然后再将内心想法通过文字进行表述,为了实现该目标,语文老师必须充分利用前人经验,并且鼓励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所以,模仿训练与作文教学有着紧密的关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必须科学应用学生的模仿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当然,在模仿时,必须注意:模仿不是抄袭,它是有意识的创新,学生在模仿时需要积极应用创新思维。通过从生活中获取素材,在模仿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
二、怎样做好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模仿训练
(一)提高学生语言的精致性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好的作文在语言上往往是生动、新颖、独到,并且富有特征与个性的。为了提高作文语言质量,必须做好日常积累与应用,在仿写句子的同时,帮助学生快速克服语言呆板、缺乏生动等问题。语言匮乏的作文往往表现句子的方式单一,缺乏变通,所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范文,让学生模仿,让学生学会应用感叹、否定、假设与祈使句,同时老师也必须具备良好的敏感性,指导哪些文章、哪些句子具备模仿型,有模仿价值。
(二)通过片段模仿,提高写作功底
片段练习作为写作练习的重要方式,为了提高片段练习的时效性,最好与教材整合,让学生将教材内容转化成自身的东西,也就是学以致用。因此,在当下的初中作文教学中,应结合课文部署进行有效的模仿训练,尤其是对环境、人物的描写是最高效的模仿。如人生在世,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珍视,如具体包含朋友、父母、爱人等。对于这种题材,老师可以让学生模拟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或者以“在乎”为题目,让学生模拟名家,结合他人的写作思路写出对自己影响较深的人物或者事情。
(三)做好全篇模仿,落实写作
通过长时间的片段、句式等重点领域的模仿,学生已经对模仿有了一定的积淀与认识,所以此时进行综合模仿训练,相对容易。全篇模仿就是以课文为重心,充分利用已有的顺序与结构,通过先抑后扬、拟人、托物言志等方法进行写作。
在实践中,模仿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老师对于这方面很敏感,只要引导学生反复训练,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最后写出较好的文章。当然,在这期间,必须注意:模仿不是完全抄袭,它是在借鉴别人写作方式的同时,写出能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它需要消化范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范文中的东西进行再创造。
(四)做好结构与手法模仿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条件,较好的题目会收到眼前一亮的效果,同时也会为文章润色很多,所以在现代初中作文教学中,必须结合名言警句、古诗词进行资源储备,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吸人眼球、更具备新意的文章。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5
2.阅读训练(二)蔡运强,张坤
3.阅读训练(三)张传权
4.阅读训练(四)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马莉
5.阅读训练(五)马宽明
6.高考作文训练与指导(一)唐惠忠
7.高考作文训练与指导(二)王学华
8.高考作文训练与指导(三)华德阳,苟大权
9.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时鹏寿
10.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三)钱德宝
11.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四)姜有荣
12.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五)桑进林
1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六)鲁厚之,韩香玲
14.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七)薛吉辰
15.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八)王勇善,徐长玉
16.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九)王辉
17.高考语支模拟试题(十)李广予
1.分段实现大目标刘燕敏
2.浅析"王将军之武库"赵庸谦
3.精心布局巧成篇——《闺塾》三叠技法探幽王学华
4.反向扩张与相向吸引——简析《鸿门宴》中项羽与亚父、刘邦与张良的关系赵学勉
5.《窦娥冤》中三重天姚志忠
6.层层铺垫卒章显志——简析《秋韵》的构思技巧杨能荣
7.平平淡淡才是真——读颜纯钩《爸爸的吩咐》何绍袖
8.妙思巧构想象奇特——《登峨眉寻李白不遇》赏读何传跃
9.红尘祸福挥手去山间风月入怀来——元好问小令《人月圆》赏读杨廷平
10."八小"锁定高考一类作文姜有荣
11.作文的模仿与创新杨丽萍
12.生命·自然·美傅军
13.飘浮的云吴舒
14.秋来书更疏,冬至否?徐菲
15.200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综述蒋平
16.标点符号复习指要卢增虎
17.文言文翻译的七大"硬伤"薛秋影
18.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谈列锦手法张寿哲
19.古诗词典型意象扫描(二)陆精康
20."北海"在哪里?李东方
21.古汉语词类活用辨析李林
22."和"字语病例析曹洪新
23.如今学生名难读语文教师尴尬事——学生生僻名字的读音说略李弗不
24.虚词语病面面观刘素玉
25.《中学语文园地》用稿内容与要求
1.谢天陈之藩
2.『对与我国的语文教学蒋平
3.灵与肉:脱壳奔逃还是共历苦难——关于《促织》《变形记》的一些思考姚志忠
4.《归去来兮辞》情感内核新探成龙
5."长"字音义注商王怀宇
6.《阿房宫赋》的思想艺术浅析马建民
7.通假字的注释应先述本字再释义王静旭
8.匠心设计伏笔误会筑就美丽——《出租车司机》赏析丁勤中
9.『三美并存感人心魄——《多言无力》赏析傅其标,马兆霞
10.文约意丰发人警醒——品读《卒》姚绍清
11.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徐志摩《偶然》解读常文艳
12.高度的艺术概括鲜明的艺术形象——王昌龄两首边塞诗赏析王月馥
13.分析语段巧作议论——高考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的探索与思考葛惠霞
14.条分缕析明立意精雕细刻巧表达——二元关系类话题作文写作指要时鹏寿
15.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释义谋篇唐金龙
16.等待之香张冰菡
17.老街顾蔚
18.成长痛吴炜瑛
19.咫尺·天涯郭一
20.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何正确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李培臣,刘智玉
21.怎样踩准文言文翻译题的得分点李雪松
22.古诗阅读训练胡俊华
23.古代诗歌常用艺术手法举隅陆精康
24.隐士、居士、名士和处士席红
25.古代座次尊卑摭谈柳天慧
26.古今异义文言词语例说马祥
27.古汉语联合式双音词集释路荣
28.古代表官职变动的词语集解钱德宝
1.书院清池李元洛hHTTp://
2.《柳毅传》《促织》与志怪小说黄克龙
3.《归去来兮辞》注释商补崔皓
4.李密与《陈情表》陈春华
5.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天地苍茫一根骨》赏析程鸣
6.清芬浮动,韵致淡雅--《独坐夕阳里》赏析王晓维
7.悄悄地,让你的心宁静--散文《柔软》赏析曾庆培
8.婉转曲折,纯情秀雅--《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赏析戴继华
9.关于话题作文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丁勤中
10.审题是话题作文成功的关键暴瑞
11.高中语文第二册期末检测题韩香玲,鲁厚之
12.高中语文第四册期末检测题张素秋,孟健
13.高中语文第六册期末检测题蒋平
14.高考现代文阅读"好处、作用"题解答策略刘相春,夏国荣
15.文言修辞句的翻译李明隆
16.春风放胆来梳柳--文言文阅读题解题指导时鹏寿
17."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王兆银
18.古代官职变动系列词举隅刘永继
19.古诗鉴赏中常见的四组概念宋峥
20.几组"一字之差"的近义成语辨析刘素玉
21.文坛掌故花絮胡俊华
22.朱元璋出联索对趣闻王国生
1.读书——美容术张秀亚
2.征稿启事
3."七"之趣崔乐义
4.趣话词语别称周晓玲,徐继锋
5.亲情与挚爱的表达——浅析《项脊轩志》的内容与思想李福香
6.结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谈孔子的教育思想李晓燕
7.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散文单元鉴赏曹洪新
8.因文而异巧设计寻求最佳切入口许和众
9.逆向审题法示例张风辉
1.玫瑰树根伽·米斯特拉尔
2.妙语连珠
3.用飞翔唱响的一曲生命悲歌——《鹰的飞翔》赏析余天泽
4.忧伤天鹅——海子《天鹅》赏析张中
5.少一些欲望,少一些烦恼——《魔术师的房子》赏析桑进林
6.真实的高贵海明威
7.淡泊中见真淳——王安石《菩萨蛮》赏析赵义明
8.《庄子》简介张梅华
9.点石成金话修改——作文修改六法李向阳
10.高考作文须慎:文体文墨文脉文面韩旭
11."丹青难写是精神"——写"古人情怀"作家文与考场文"骈谈"朱庆和
托物言志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作文 仿写 有新意
有些小学生练习作文,往往咬笔杆,不懂得怎样下笔。这是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指导时,低年级学生对于作文的认知模糊,存在的普遍现象。初入作文之门,模仿作文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为了防止学生变“模仿”为“抄写”,所以要注意指导学生在模仿过程中仿出新意、和学生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指导学生作文,教师应很好地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的结合起来,适当地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仿”,既让学生依据范文的某种写法进行摹仿。仿作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范文进行字、词、句、篇的训练,较快地提高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基本能力。
“借物喻物”的作文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难掌握但又比较重要的新课题,这类文章,往往看起来是在赞美某种事物,实际上是说明了某个道理,而这个道理就是作者写作的目的,也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使学生理解和学习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我便采取了“以读促写,恰当仿作,仿出新意”的指导方法。
比如,我在教《落花生》这篇“借物喻物”的课文时,我在指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的基础上,适当讲了本课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落花生》通篇看起来实在赞美花生,实则是要借花生的生长特点来比方说明做人的道理,即“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进而又引导学生从《落花生》一文归纳出“借物喻物”的作文基本写法。
1、首先要确定“借”什么物“喻”什么理。事物的特点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描写事物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重点则是与所要说明的道理密切相关的事物某方面的特点。
3、在描写事物的过程中,要把“写物”与“喻理”自然地结合起来,即是在恰当的地方抒发作者的看法与感想,而这些看法和感想则直接点明了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