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心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心情

音乐心情范文1

【关键词】声乐表演;心理问题;情感维度

中图分类号:J6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82-02

创造主体的心理特性是音乐表演的核心,创作主体对心理起到支配作用,音乐表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由多重要素构成的,比如说情感、想象、记忆等,再创造也是音乐表演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音乐表演和其他音乐心理的不同之处。

一、音乐表演心理的关键要素

(一)意境和心境

音乐表演的意境是指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境界,它以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为内核。意境的产生,不单单是创作者的情感与外界因素的有机结合,更是表演者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情感与外界因素更深层次的融合。艺术的创作离不开对创作对象的直觉感受,但同样需要对创作要素的深层记忆,通俗地说就是将对创作对象的感觉和知觉完美地表现出来。因此,也可以说艺术的创造的本质是对事物的另一种形式的认知,如果想要在音乐表演中将“意”与“境”深层次地融合,就要重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知觉培养。

音乐表演的心境是指表演者的一种情感状态,是一种心理情绪。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情绪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对于艺术的创造需要一种独特的情绪,并不是任何情绪都适用于艺术创作,所以说,音乐表演的心境指的是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最出色的一种情绪表现,这种情绪状态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创作激情,而是与之并列的一种情绪状态。情绪主要分为三个类型:激情、热情和心境。激情是情感表现最激烈的一种状态,而心境是相对稳定和平静的心理状态,热情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因此心境是最适合艺术创作的一种情绪。

(二)情感

心理学家将人类的情感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自我情感,是在生活经历中对事物的感知而产生的情感;另一种则是情感体验,这类情感是在艺术创作中产生的情感,它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两种情感类型虽然来源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都是人类主观认知和客观刺激而产生的情绪变化。

在对艺术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上述两个情感以外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独特之处在于:自我情感可以通过形象表达出来,情感体验则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但第三种情感却是源于人类的知觉,仅通过语言和形象是不能够对其进行表达的。一个优秀的艺术创造者,往往能够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在艺术中感受到这种情感。不论是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还是艺术领域,都对人类的情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情感是一个人生存和生活的基础,同样也是艺术创作的核心。

(三)理解

音乐表演是一项将情感与技巧相融合的行为表现,同时也是对音乐作品创作的过程。再次创作的局限性在于,表演者只能在原有艺术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因此,对于原作品的理解就成为了表演者音乐表演效果的关键。只有充分理解原作者在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才能将艺术作品的精髓展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音乐表演的质量。

在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之前,表演者必须对作品的内容、情感进行充分理解和消化。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音乐感。只有充分理解艺术作品的情感和思想,才能具备这种音乐感,也才能够同艺术作品产生共鸣,提高艺术作品二次创作的质量。如果表演者能够对作品进行深刻的认知,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思想形成共鸣,那么在正式的音乐表演过程中就能够将作品蕴含的情感完美地表现出来。所以,想要提升音乐表演的水准,不但要熟练掌握表演的技巧,还要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感知作品中的艺术情感,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思想。

二、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有效提升途径

(一)增艺术修养,提升情感感知

音乐表演是一项复杂的行为活动,它包含多种要素,表演者不但要掌握高超的表演技巧,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指的是道德、文化、艺术等素养的一种综合表现,这也是成为一个优秀艺术家的必备表现。艺术修养和音乐表演的心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表演者能将艺术作品的深层内涵挖掘出来,并通过情感表现展现出来。一部艺术作品所蕴含的要素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但包括创作的背景、作者的经历、创作的动机等,还包括创作者的情感表现,和作品的深层内涵。所以说,如果表演者仅具备熟练的表演技巧进行音乐表演,只能是炫技,并不能将音乐的魅力表现出来,不能打动观众。只有将技巧和素养相结合,才是正确的音乐表演方式。

(二)提升学习能力

想要保障音乐表演的出色效果,表演者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心境,不能轻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明白音乐表演的几个主要心理要素。只有具备保持和谐心境的能力才能够实现出色的音乐表演效果。音乐表演者虽然不是对音乐作品进行直接创作,但也是一种艺术二次创作的形式,对表演者同样具有较高要求。所以,音乐表演者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表演技巧。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提升音乐表演的综合素养。

(三)加强表演实践

表演技巧的掌握和专业素养的提升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是音乐表演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经验。如果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在正式的音乐表演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发挥失常的现象。

1.树立强大的自信,在表演和实践过程中,要学会鼓励自己、暗示自己,让自己保持一个积极心态。

2.在音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经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紧张情绪的原因有多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己某方面技能掌握得不够熟练。因此,表演者要针对自身的不足,加强训练。另外,还要掌握一些消除紧张情绪的方法。

3.通过实践积累经验。表演者本身的能力和素质固然是实现出色表演效果的必备因素,但也不能忽视经验积累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中,表演者要多争取表演的机会,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表现出来,不断积累表演经验。

三、音乐表演中的情感维度

(一)情感的传达

音乐表演的本质是将音乐的魅力和音乐作品的思想传达给观众。要通过表演者的表演,将作品中的情感表现出来,而不是表现表演者本身。在音乐演唱过程中,不是单纯对音乐的表达,同时也是对文学的表达,是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结合体。优秀的音乐表演能够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文学中蕴含的思想和文化。

(二)情感表现的几个境界

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人类的情绪会受到声音的影响,不同类型的音乐会对人们的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音乐作为一门生活的艺术,它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对情感进行表达,这是这门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对音乐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包含了多重情感的交汇,创作者的情感、演唱者的情感、听众的情感,因此在音乐表演过程中就有着不同的情感表现境界,分别是虚实合一、形神合一,以及表演的最高境界。

1.形神合一:这里的“形”是指音乐表演的节奏和曲调等因素,这些因素是包含作者情感的一种标志。但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将这些要素表现出来是远远不够的,表演者还要根据不同音乐作品的形,也就是音乐要素,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在表演中将这些情感和思想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实现形神合一。

2.虚实结合:虚实结合的关键在于能够将虚转化为实,也就是说,将音乐符号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表现出来。因此,表演者在进行音乐表演之前,一定要认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作品的音符和曲调,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并在表演过程中将其表现出来,传递给观众。不仅如此,一个优秀的音乐表演者还应做到化虚为实,在对音乐作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对生活的情感和作品的理解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也就是说将情感和思想这些抽象的东西通过表演技巧表现出来。

3.音乐的最高境界: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蕴含着对生活的丰富情感和创作者的思想,但这些情感和思想并不是抽象存在的,它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而以客观的状态来展现。可以说,音乐是抽象和具象的结合体。它在具体的表现中,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蕴含之中,所以说,音乐中的意境是创作者和表演者的心境表现,是一个抽象的事物。音乐表演者要通过客观的表演技艺将音乐的情感和思想这种抽象的存在表现出来,这是音乐表演的最高境界。

四、总结

总而言之,心理因素是音乐表演的核心部分,音乐表演是音乐艺术的具象表达,包含着丰富的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出色的音乐表演要求表演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这也是在表演中散发音乐魅力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音乐表演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音乐素养,不断积累经验,用心去感受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思想,通^音乐表演将这些抽象的艺术通过具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音乐心情范文2

当我知道,她是前一天专程坐飞机从青岛赶来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我为眼前这个女孩的执着所感染,她那大大的眼睛,执著的眼神告诉我们她对音乐的追求。从小就喜欢音乐的她,参加过校园的许多演出,她和所有的歌手一样从小怀着音乐的梦想,喜欢蔡琴、孙楠,喜欢twins的经典老歌,也喜欢网络上的流行歌曲,犹如她自己带来的翻唱歌曲“挥着翅膀的女孩”。她那漂染黄色的头发、长长的耳坠、彩色的指甲告诉我们时尚和青春。她说,青春是跳动的旋律,青春是飘扬的音符,青春是生命中的火把,点燃你我沸腾的热情,燃烧你我飞翔的梦想,这就是她青春心情的音乐诠释。在采访的过程中,我发现音乐成为了她的全部。活跃的思维犹如跳动的音符,她告诉我们她一直非常关注第三届中国网络音乐节,每天登录省略成为了一种习惯,现在她的表哥、嫂子及家人都在期待她在本届音乐节的表现,她说她以前没有经过特别的专业音乐训练,所以她会在近期安排一段时间进行专业的音乐培训,创作出新的作品展现给大家。

她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们,现在她已邀请很多的朋友和同事支持她,也非常感谢第三届中国网络音乐节给她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祝第三届中国网络音乐节越办越好。

个人小档案:

姓名:许晴

性别:女

身高:163cm

年龄:22

血型:A型

星座:双子座

喜欢的食物:冰激凌(巧克力)

喜欢的运动:羽毛球

喜欢的颜色:白、红(大红)

喜欢的宠物:狗(金毛犬)

喜欢的明星:古天乐

音乐心情范文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20-01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音乐教师能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实践中,于是-些课堂设计得五花八门,做到了充分满足学生的意愿,欢声笑语、无所顾忌;一节课涉及了天文地理、政治文学;做到了知识的广、博、深;有声有色的多媒体代替了教师的劳动……从这些现象不难看出,部分教师曲解了新课程的本意,关注音乐活动的现象而忽略其本质,使得一些教学环节成为一种形式,具体表现为:

一、环节设计复杂化

很多教师认为新课程的“新”体现在复杂多变的环节上。于是,费尽心机把一些教学环节设计得很复杂。如:在一节小学歌曲《洗手绢》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引出课题,问学生怎样做才是一个好孩子?学生争先恐后回答:上课认真听讲、不打仗、不骂人、尊敬老师……等等,因这些都不是教师要引入《洗手绢》的正确答案,由此又继续引导学生说,直至说出“帮妈妈干活”这句话,教师才满意地给予总结。可见教师为了揭示课的主题绕了好大一个圈子。而此时教师又拿出一个小木琴,让学生分别上前随意敲击旋律,以此感受当小作曲家的心情……一节课已进行20多分钟,还没进入新的歌曲教学。可见,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导入环节。

二、乐理知识有意淡化

过去的音乐教学曾过于重视音乐技能的传授,使中小学音乐课堂失去了音乐课的本来面目,失去音乐的本体,令学生生厌。而新课标明确指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很多教师把它理解成了不谈技巧了,认为课改不应讲乐理知识和技能,忽略了知识和技能在音乐中的工具性。由此在一些欣赏课中出现“欣赏、学生谈、再欣赏、学生再谈、又欣赏……”认为这就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可一遍遍没有任何要求的重复欣赏对学生理解、掌握新作品能有什么作用呢?

其实,在欣赏作品时,可先让学生听,让他们自主地体验音乐,然后让他们讲一讲音乐分为几个部分,有什么情绪及情绪有什么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让学生发现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用何种手法来实现的?哪些音乐要素体现了情绪的变化?这样,音乐的旋律、力度、速度和简单的和声乐器音乐特点等音乐知识都能让学生有所认识和了解,是让学生在领会乐曲情感的过程中来实现的,紧密相联的音乐形式和内容让学生既学到了音乐基本知识,又得到了音乐的熏陶,做到了“听懂”了音乐。

三、各学科盲目综合

所谓音乐课的学科综合并不是形式上的机械拼合,应是以审美为核心,突出音乐特点、以音乐为主体的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 “综合”能丰富音乐学科的人文蕴涵,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体验。因此,音乐课的综合以音乐为主线,不能离开音乐而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取代音乐在音乐课中的地位。

如在一节小学一年《时间像小马车》的歌曲教学中,学生用了三十多分钟的时间学会了歌曲,并能按自己的感受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此前这些环节设计得都比较合理。而此时教师为了体现学科综合,引导学生用古诗创编歌曲(用熟悉的旋律),最后又每人发一盒彩笔,要求学生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表。这种综合占据了一定的时间,与本节教学也没太大联系,似乎是画蛇添足。

四、课堂环节流于形式居多

游戏和打击乐伴奏是音乐课上经常出现的环节,往往一些教师把它们当成了音乐课堂上必有的过程。其实这些活动设计,要结合本节教学内容来确定的、是对本节内容的再认识、再拓展和再创造,无论设计的出发点是哪种,它必须紧紧围绕音乐来进行,它的目的是以游戏的方法挖掘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相应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精神享受,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他们喜欢的活动中,从而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

曾观摩一节初一《哦!十分钟》这节歌曲教学活动,为了突出主题,课的开始教师把学生课间活动玩的羽毛球、投布袋、踢键子、拍球等游戏搬到课堂上进行十多分钟,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堂上进行这些游戏导入对学生学习新歌曲没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因此就显得有些多余,是流于形式的盲目效仿。再如很多教师在歌曲教学之后,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有用瓷盘或玻璃杯代替的),教师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学生也没什么顾虑,用尽力气,很多学生竟然把“乐器”都敲碎了,大声的喊唱伴着震耳欲聋的敲击声,使课堂完全失去了艺术审美性,打击乐器没有发挥作用,完全是形式的存在。要知道,在打击乐伴奏之前,教师应提出相应的要求、或进行分工,让学生必须用心、用脑去思考、用耳朵去听,在这样有思维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方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五、多媒体应用缺乏理性认识

一些教师认为,没有多媒体这种直观、生动的辅助手段就不能上好课,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了黑板、录音机、录象机、影碟机、琴等传统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并不是简单的媒体相加,要根据音乐教育目标与过程设计来选择运用。因为音乐教育有着自身的教学规律,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唤起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现,忽略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要理性地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总之,音乐是孩子们的灵魂,身为音乐天使,我们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各方面入手,不断反思、重认自己的课堂教学,尽快成为“新课标”的有效实践者和积极探索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够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肩负起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作者简介:

冷平,41岁,林口县教师进修学校音乐教研员、艺体教研部主任。党员。音乐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键盘学会会员。

音乐心情范文4

一、培养信心,激发兴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对自已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表现出的信心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行的一面。

二、爱心鼓励,展示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在音乐教学中要尽量设置情境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现在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很多孩子用MP5、手机,或坐父母的汽车时也能听到很多流行音乐,这对他们是很好的锻炼。

三、用心启迪,寓教于乐

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其间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真正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能使音乐教育以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习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发展身心潜能;还能通过爱国主义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加速德育内化过程。运用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引导学生始终在形象的感染中进行抽象的思考。

四、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倾注倾注人文关怀

小学音乐新大纲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为人格的完美发展提供了物质和环境基础,作为独立个性的人只有具有了独立的创造性、完美的人格,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关爱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1、在教学内容中倾注人文关怀。

音乐是人文性的学科,它用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爱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应做到:进行思想的熏陶,道德情操的培养。小学音乐教材里的每首歌、乐曲都经过了编者精心的挑选和设计,充溢着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美:有的刻画了美的人物形象;有的描绘了美的自然景色;有的表达了美的心愿。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美与丑,分辨善与恶,是与非,形成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

2、在教学方法上倾注人文关怀。

现在的孩子家庭条件好的,周末或暑假在少年宫或社会上的培训学校学习各种技能,吹、拉、弹、唱…还有各种表演形式,教师要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设置问题,把他们平时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学生在音乐中各方面能力发展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吹奏能力较强,有的歌唱能力不错。将学生按各种特长分成若干小组,共同思考和学习新知,合作中既促进了学生情感交流,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协调性,团结友爱精神。

3、在教学过程中倾注人文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在圣诞、元旦、司庆等重大节日时常搞庆祝娱乐活动越来越多,很多家长也带孩子参与其中,这不仅扩大了孩子的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音乐天地,有的单位还给机会让孩子上台表演,这更上难得的锻炼机会,这是他们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回归到课堂,教师要善于挖掘潜力,让学生尽量自学自悟,掌握学习方法。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学习者成为获得知识的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让学生多听,多唱,多表演,利用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类音乐实践活动。

由于学校里每个学生因智力、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的不同,存在一定差异性,教师公正、无私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只有胸襟广博、关注社会、心中有爱的师者,才能打开学生精神领域的大门,教会学生自尊、自爱、自强不息,为学生展现一个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

音乐心情范文5

关键词: 高中学校;音乐课程;情感教育;思路及方法

一、音乐课程情感教育的实质

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他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理论。重视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地产生新质,走向新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心理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以及其他心理机制一道协同发挥作用。作为一种艺术情感教育的音乐教学,本质上,也是一种运用音乐来学习自身情感流露的情感教学。对此,音乐教学过程离不开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身情感的表达,运用巧妙的音乐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激发自身情感表达的积极性,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争取达成情感共鸣。

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情感表达的欠缺现象,甚至个别高中音乐教学模式趋于形式化,无任何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情感教育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对此,音乐教师需端正自身教学态度,转变教学方式,合理融入情感教育的音乐内容,运用各种辅条件,努力营造浓厚的音乐情感教育氛围。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具有情感教育的音乐教学,教师需充分发挥自身的情感,富有热情的投入音乐情感教学,真正融入到音乐教学课堂中,产生情感效应,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除此之外,音乐教师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及心理素质,有着专业的艺术作品审美力,认知自我的同时,深入认知作品。

音乐教学之前,需做好预先准备性工作,透彻了解教学内容,深知音乐教学背景,尤其是全面了解创作时,作品家的情感流露以及暗含的寓意,真正落实预先准备教学内容的目的,更好的培养学生音乐情感表达。身为欣赏音乐作品的音乐教师,传授着艺术情感及艺术审美力,在透彻了解艺术作品时,基于自身对艺术情感的领悟基础上,传授学生创作家情感及艺术,提高学生情感领悟力。对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合理表述时,还需恰当的引导情感的培养,并巧妙运用特色的艺术形象及艺术感染力进行情感熏陶,使音乐情感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

三、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是音乐课程情感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要体现出对学生尊重和教学主客体在人格方面的平等。以课堂上的教师语言为例,教师应当以朋友的姿态让学生感觉到亲切,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一般而言,成绩好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尊重,但是那些反应慢一点,学习习惯差一点的学生,受到尊重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的音乐课堂,对所有同学都给予应有的尊重。比如提问,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回答较难,较灵活的问题。而程度差点的学生可以提问较简单的,短期记忆性的知识。再比如记忆歌词,记忆音符,背诵节拍的时候,有些学生是不可能全部记住的,但是思维最不敏捷的学生也能记住一部分。笔者认为,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给予所有学生符合自身水平的鼓励性评价,而不是盲目地批评和职责。看似平淡和无意的一句话,对于学生而言则是无尚的尊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我意识被逐渐激活,尊重和被尊重的习惯也将渐渐养成。

四、多元化营造情感教育的氛围

1.创设热闹的课堂气氛

音乐课堂气氛浓厚,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同时,教师需转变传统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富有生动感染力及艺术生动形象力的教学辅助工具,传递音乐艺术情感,进而营造浓厚的音乐欣赏及学习的气氛。

2.引导学生培养艺术灵感

作为一门“聆听”艺术的音乐教学,直接关系到内在艺术情感的培养教育。对此,音乐教师需适当的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不同音乐旋律的独特之美,了解创作者的艺术创作情感。通过此有效的教学引导途径,可有力的推动学生更好的领会音乐艺术情感,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力。

通过静心领会音乐艺术,学生可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进一步深入的感受完整艺术作品所暗藏的丰富情感及意境。同时,通过生动化、形象化及感染力的启发手段,教师可更好的丰富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等情境,增强师生间的艺术审美力及鉴赏力。

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过程,教师可综合运用相关辅教学工具,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适时播放音频、在线网络倾听音乐或图像文字等,真正落实学生对作品全方位领会的目的。

3.合理安排课程练习形式

每个音乐艺术作品,均需要认真的结合聆听、练习、演唱以及朗读等多种形式为一体,进行音乐情感教育,也是音乐情感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用心聆听,反复练习,情感演唱,激情朗读,是每个音乐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赋予优美诗情般的歌词,激情朗读可有效的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印象深刻。练习演唱,可在实际唱的过程中,更为充分的领会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生动形象的思维能力,活化艺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艺术情操陶冶目的真正落实到位。

4.组织学生参与课余校内外活动

音乐心情范文6

王冠文老师出生于台北,儿时便受过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从台北艺术学院毕业后赴美进修,就读于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出众的音乐天赋,加之日复一日的刻苦学习,王冠文顺利获得了钢琴演奏硕士学位。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和氛围成就了她与音乐的不解之缘,也无意间使她成为了音乐传播和文化交流的使者。

海峡两岸的异国情缘

在曼哈顿音乐学院,王冠文师从霍夫曼浪漫学派大师――康斯坦丁・金教授。在教授举办的一次家庭音乐会上,她结识了同门师兄――来自上海的小伙子钟听。王冠文对钟听的才华和热情一见倾心,约会一个星期之后就答应了钟听的求婚。1996年春天他们在台北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结成两岸之缘。婚后,夫妇两人继续修读各自的学业并在美国工作了六年。这个时期,王冠文任教于新泽西市立大学并担任朱丽亚音乐学院专任钢琴伴奏,丈夫钟听的钢琴演奏水平也突飞猛进,迅速提高,先后获得了全美钢琴教师协会全国钢琴大赛首奖和苏格兰国家钢琴大赛奖。

然而,2000年的一次上海之行彻底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生活。虽然是第一次来到大陆,但是上海的一切对王冠文来说,都是那么亲切。错落有致的路边小店,琳琅满目的小吃美食勾起了她对童年回忆的无限怀念,一种久违的“家”的感觉充溢在她的心间。同时,鳞次栉比的高架桥和不断崛起的高楼大厦也让她看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蕴含的青春活力,可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凸显出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很多优秀的钢琴“苗子”因为缺乏专业、正确的引导而过早地结束了艺术生涯。这一状况触动着王冠文作为一名钢琴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丈夫的赞许和支持下,2001年夫妇二人正式定居上海,并就职于钟听的母校――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开始了他们的钢琴教育事业。

“快乐钢琴”的教学理念

王冠文至今依旧珍藏着第一次在校园内为自己学生的交流演出时所贴的演出海报,依旧清晰地记得交流演出在校园内引起的巨大轰动的每一幕场景。刚开始的教学实践正是以交流和切磋为重心:一方面是西方自由奔放的艺术理念,一方面是东方凝重含蓄的心理特质,王冠文特别注重在教学中揉合两者的精华,她相信只要做到这一点,即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同一首曲目进行交流,也同样能够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六年来,每天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是王冠文工作中的必修课,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个小时。从2004年开始给陈涵授课至今,即使这位让人非常“省心”的学生,王冠文依然每天与陈涵的妈妈进行联络。在她看来,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才的比不可少的条件,家长只有依据老师的教育方法循序渐进,监督、帮助孩子正确地练琴,遇到或发现问题时及时与老师沟通,一起分析原因、共同解决问题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

“拿奖不是目的,只是辛勤耕耘的偶然收获,音乐可以让人找到平和的心态,在困境中树立信心,不断超越自己。”在实践中,王冠文正是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在不定期举办的家庭音乐会上,王冠文夫妇总是习惯于微笑着评点每位学生的表现。在并不宽敞的客厅里,由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的音乐会已经不知道举办了多少次,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夫妇俩总是要求学生将其当成是真正的舞台演奏,不论是演奏时的礼仪还是演奏中的情绪表达都力求尽善尽美。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舞台,相继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生,陈涵就是众多佼佼者中的典型代表。在第十四届香港(亚洲)钢琴公开赛深圳预选赛中,他囊括了四个组别赛的一等奖,之后在中国少年莫扎特协奏曲作品比赛中获少年组金奖,深得奥地利著名指挥家米赛戈的称赞,并与国家交响乐团一起登台演出。

音乐“直航”的文化使者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来沪投资的台商越来越多,师从王冠文学琴的台商子女也日益增多。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王冠文敏锐地感觉到,大陆学生勤奋刻苦、注重实效,台湾的学生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功底,擅长学习,如果两者能够相互借鉴,相互结合,一定能够共同提高学习的效率。经过多方努力,2005年初,王冠文和丈夫共同策划的首届上海音乐学院“山德杯”海峡两岸钢琴邀请赛如期举行,近千名两岸钢琴演奏的明日之星参与了这次角逐。这场缘于一对跨海之恋的钢琴比赛让两岸的小琴童首度携手,以琴会友,王冠文对此更是激动不已:“很多台湾学生今后会选择来大陆进修,大陆的学生也可以去台湾学习,更重要的是各地的教学理念在比赛中得到碰撞,擦出了很多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