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的花衣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瓢虫的花衣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瓢虫的花衣裳范文1

所谓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以生活中的人、景、物勾勒出学生常见的情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效果,降低他们对美术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刺激他们的想象力。这是教师在经过很多次的摸索实验发明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对小学美术的授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师来说,在面对一群年龄较小、几乎没有社会经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时,情景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对抽象的小学美术知识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师在对这些枯燥知识的授课难度,使教学的程序得到很大的简化,使教师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美术课堂质量,完成甚至超额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达到新课改下的教学标准。对于学生来说,情景教学法通过引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人、物、景构建一个熟悉易懂轻松愉快的美术课堂。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有深刻的体验过程,也可以对教师在授课内容中找来的图片、动画等积极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极大地发散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认识到美术课堂并不是枯燥乏味、冰冷的,而是给他们一种积极的、轻松的感觉,从而让他们从心底里爱上美术课,自主学习小学美术,而不是继续做美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他们能够在美术方面有更优秀的成绩与造诣。

二、情景教学法的技巧

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结合了“教”与“学”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美术教学、学生的美术学习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它仍处于摸索探究中,很多方面还不太成熟,很多教师在小学美术的授课过程中都不能很好地驾驭这种教学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情景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中的使用技巧。

1.视觉技巧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可以得到这样的经验: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的展现可以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可以刺激大脑,从而增强对该事物的记忆力。同样的经验可以适用于小学美术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在授课的时候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网络资源与多媒体资源,将教学内容通过精美的PPT展现出来,比如色彩丰富的图片、鲜明活泼的动画等,还可以定期组织班里的学生去博物馆、展览会,并让其发表自己的欣赏想法等,这些都可以对学生有一个直接的视觉冲击,使其感受到美术的美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听觉技巧

美术课堂的开展就应该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并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还有听觉上的欣赏。教师可以在授课的时候将音乐融入课堂中去,比如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或优美舒缓、或活泼愉悦的音乐,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并加上图片、动画、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美术课堂的感染力,以促使他们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顺利、深入地进行交流沟通。

3.语言技巧

这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语言,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需要被教师肯定的心态,因此教师对于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美术作业的评定都可以选择“你很棒”“下次努力会做得更好”等具有鼓励性质的话语,以提高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信心。

4.合作、互动等技巧

教师可以将三到五个学生划分为一个美术小组,并在课堂上给他们分配任务,比如捏橡皮泥比赛,通过挑选出优秀的小组作品,对他们奖励;对进步大的小组进行精神上的鼓励,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彼此之间的友情。当然,教师还可以经常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通过模仿作品比赛、进行身份交换等形式,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使教师对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程度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能使学生体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不易。以上技巧都可以运用到情景教学法中去。

三、情景教学法导入美术课堂示例

笔者以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材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为例,来示范怎样将情景教学法科学合理恰当地导入到美术课堂中。

1.前期准备工作

确定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明确《瓢虫的花衣裳》的教学要求:用多种教学材料,比如橡皮泥、水彩笔等制作一只瓢虫,这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瓢虫生活习性与特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培养其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品质。

2.具体示范

首先,教师以“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瓢虫吧,那么你们真正了解它吗?我们下面来看一组图片”作为话题导入,然后使用多媒体播放制作好的PPT,这些PPT中插入了七星瓢虫、二十一星瓢虫、二星瓢虫等图片,可以是漫画版的,也可以是真实版的,放映完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观摩感想以及对瓢虫知识的讲解,随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言语上的鼓励,接着就正式进入瓢虫的制作阶段,教师先熟练地制作一只瓢虫,然后划分学生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瓢虫的制作。在此期间,可以播放关于瓢虫的儿歌,教师也可以讲述一些瓢虫帮助农民伯伯保护庄稼的小故事,通过在教室的走动,充分指导每一个小组在橡皮泥的颜色选择及头、触角等的制作手法等,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最后让每一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选出优秀瓢虫代表,让其他小组共同欣赏,对表现好的小组发放奖品以示鼓励。整个美术课堂的进行都十分有趣愉快,学生也可以对瓢虫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瓢虫的花衣裳范文2

关键词:导学模式;驱动导学;自主学习

一、灵活选用导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设境导情,以情促趣,以趣导学

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包括外在的教室布局、声像环境等,又包括师生关系和谐,给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的内在环境。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爱护学生,严于律己。还要针对学习内容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从而激发兴趣,提高认识倾向,推动学生去认识事物,尝试探索,并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如《太空里的植物》是激发想象的课程,教师运用声像创造太空环境,再用语言引导,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颗种子,发芽长大变异后成为太空里植物的样子,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完成想象任涨动导学。

2.利用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蜻蜓飞呀飞》《瓢虫的花衣裳》《美丽孔雀》等课文中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事物,教师采用视频或图片直观欣赏、布置观察任务进行问题驱动导学;《做一手道菜》《对印的花纹》这些都是体验类的课程,教师可以安排竞赛驱动,学生在捏一捏、印一印的游戏中学习,根据课程内容灵活运用导学模式驱动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3.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学模式分类:问题驱动导学、任务驱动导学、竞赛导学、情感激趣导学。根据内容的不同,可设计成辩论形式的导学、探究形式的导学、实践形式的导学等。就教学手段来讲,多媒体、观摩、户外写生、游戏体验等,灵活地选择。选择最好的手段可以快速有效地驱动学生理解知识,这样的教学不再程式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及时有效的评价能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学模式课堂教学中,评价点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评价点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方向。学生课上回答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教师的评价就要将其导引到目标点上。比如,真棒,你看到了作品色彩对比的方法;真棒,在制作方法上你有创新;你的剪纸作品继承了传统的精妙技法,不愧是民间美术的传承人,我为你自豪……学生及时得到肯定,高兴之余还明白了知识点,学生学会了不同角度的评价方法自然就提高了欣赏水平。

二、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认同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过去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来确定目标,学生是不能参与目标制定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些目标。针对一节课中要学什么学生一头雾水,等待老师教,教什么学什么,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从而增强目标意识呢?

(1)帮助学生认识所定总教学目标的意义和价值,达成共识后学生才能选择方式方法自主学习。

(2)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需求爱好等都不一样,他们对知识的领悟也不同,在确立了全班的学目标之后,教师把确定个人学习目标的权力交给了学生,学到什么程度由学生自己确定,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激发了求知欲。

2.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略显死板,课堂教学有些机械、程式化。出现“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的定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新课程改革下的导学模式教学设计,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学生自主学习,都能根据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大胆制作出许多富于创新而又有个性的作品。

3.学习结果自我反馈提高自主反思能力

传统教学中的总结,都由教师来完成,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如果把这一环节交给学生来做,就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机会。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学生对学习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主动反思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学生就会推陈出新,不断向研究型学习迈进,正适合锐意发展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4.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自控能力

自主学习强调以学生为本,没有整齐划一的框框规定,比如,同样完成美丽孔雀的制作,学生有的选择独立完成,有的选择小组合作。又如,课堂管理,完全可以交由学生组织管理。分组学习中小组长就是课堂上的管理者;有些内容的学习,也可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提出要求进行学习,如,限定时间、限定行为等,以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总之,在导学模式下,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美术课堂教学已经呈现出民主和谐氛围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面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气氛。学生兴趣浓厚,个性张扬,作品形式多样,富于创新,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瓢虫的花衣裳范文3

但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如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你的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多点整合,多层推进,能有效加强情感教育,长足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

一、心灵沟通交流情感

小学生的基础文化科学习是非常紧张的,部分学生已经形成较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既然艺术课不是考核项目,学生对艺术课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决定于教师。“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作为教师,上课先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接受你、才能接受你的课。情感,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所以,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积极创设生动真切的情境,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

1、角色互换,拉近距离

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如:一身厨师打扮的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今日的菜谱”(人教版小学美术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人教版二上),面对色彩缤纷、形状奇特、构思巧妙的各种菜肴、点心和水果拼盘,学生仿佛一下子走进了神奇美妙的菜谱世界,目不暇接,赞不绝口……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畅谈菜谱之美,交流欣赏感受,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各式菜谱的浓厚兴趣,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作了成功启动和必要铺垫。

2、合理评价,获得信赖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针对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在赏析美术作品(包括大师作品、老师作品和学生作品等)过程中,或针对自己与他人的创作情况、参与美术活动的态度、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社会上出现的某种美术文化现象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互动交流,鼓励学生讲出并不断更正自己的感受,加深学生对美术活动过程、结果的反思和内心体验,及时梳理自己的情感,建构起新的开放性的健康情感体系,时时增强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并长久促进学生的健康情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比如在手工制作课中,大部分学生刚开始作出来的作品看起来实在不怎样,但我首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加鼓励,然后对不同的作品分别给予分析与有选择性的建议,而避免具体教他们怎么做,因为艺术是无规则的,教师用意见或建议的方式更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力,这样使学生总能保持着自信的学习态度。

3、倾听心声,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畅所欲言。学生可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打算做些什么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二、巧用资源积蓄情感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这给师生的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也要求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好原有的课程资源,还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加以有效整合、灵活运用。

如,笔者在《纸风铃》(人教版一上)和《会摇的玩具》(人教版一下)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如何将线穿过纸杯底、不让杯子上下移动”和“怎样让纸圈摇起来”的问题时,请那些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学生做“小老师”,让他们拿着自己的“杰作”上台,为大家示范、讲解。由于教师巧妙利用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成资源,在使学生体验到了大胆探索、相互学习而取得成功的快乐和自豪的同时,难题也迎刃而解。

如,课前教师发动学生收集有关中国古代青铜器(江苏版第11册)考古发现、介绍欣赏方法的短文等,在指导学生欣赏青铜的过程中,巧妙引用,帮助学生由表及里地体悟、理解作品的思想,引导学生真切体验从青铜器作品中表露出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和拼搏抗争等积极情感,使之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

如,在教学《淅沥的小雨》(人教版一上)时,恰巧外面下起了小雨。教师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到教室外面去看雨、玩雨。由于教师能根据活动目标和学生需求,采取了灵活务实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了天气资源。在真实鲜活的活动情景中,学生与雨点们零距离亲密接触、真诚“对话”,所获得的情感体验真实、丰富、细腻。这是任何人为的高超手段创设的情境所不能替代的。

另外,我们还要正确对待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不经意犯下的一些错误。只要我们多动脑子,这些“美丽”的错误就会变成更具影响力、更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的生动鲜活的可贵资源。这里面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三、精心创作表达情感

创作出一件美术作品并不是美术创作活动、也不是情感教育的终极目标,而美术创作活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个人独立创作、小组合作或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材质带来的新奇与乐趣,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在师生合作“大闸蟹”(《今天的菜谱》人教版二上)的过程中,师生分工明确,愉快合作。教师以饱含积极求美情感的言行作纽带,随时保持与其他学生的“热线联系”,多方引导学生大胆思辨,精心创作,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样,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得到了大力培养,艺术情感之花也得到了茁壮成长。

如,在指导学生以《鲜花送老师》(人教版一上)、《妈妈的生日》(人教版一下)等命题画创作活动过程中,教师采取以情育情、以情促情的策略,先自己讲述亲身经历和感受,再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思考、小组讨论感受老师和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然后通过夸一夸、画一画的形式来歌颂崇高纯洁的师爱和母爱,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老师和妈妈的尊敬与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