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节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节教案范文1
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拍。能随乐曲节奏表现蝴蝶飞舞的优美动作。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师教案借鉴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中班音乐教师教案借鉴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的节拍。
2、能随乐曲节奏表现蝴蝶飞舞的优美动作。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难点:
初步感知三拍子节奏,能在乐曲伴奏下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蝴蝶、花的胸饰。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带领幼儿在《春天》的乐曲伴奏下律动入场。
师:美丽的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好吗?
二、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性质和节拍:
1、播放乐曲请幼儿欣赏。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乐曲吧。
2、提问:这首乐曲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3、小结:小朋友都觉得这首乐曲听上去很优美,那么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呢?再次欣赏乐曲。个别幼儿讲述自己所听出来的拍子。
4、尝试用2、3拍子为乐曲打拍子。
师:有的小朋友说是2拍子的,有的小朋友说是三拍子的,那二拍子怎么打?三拍子怎么打?我们听着乐曲来打打,看看哪个更合适?
5、小结:大部分小朋友都听出来是三拍子的,那我们一起来为乐曲打拍子吧。师带领幼儿为乐曲打拍子。
6、师:除了拍腿还可以拍哪里?师带领幼儿用另一种方法为乐曲打拍子。
三、跟随乐曲节奏学蝴蝶飞舞
1、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飞舞。
师:这首乐曲真优美,把小蝴蝶都引来了,我们一起学学小蝴蝶飞。
2、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师:刚才老师看见某某小朋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飞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师带领幼儿跟着节奏飞舞。音乐结束前教师引导幼儿停下摆一个姿势。
师:你会跟着节奏飞吗?
师:飞累了,停一停。老师来拍照了啊,哪只蝴蝶停得最漂亮?
4、幼儿再次听乐曲飞舞,音乐结束时摆一个造型。
师:我们再去找一朵美丽的花,这次看看谁停得最漂亮。
中班音乐教师教案借鉴二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眼睛的构造和卫生方面的知识,防止眼疾。
2、懂得爱护自己眼睛的重要性。
3、萌发从小珍爱生命的意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眼睛方面的资料。
2、对班级幼儿视力进行事先了解。
3、在一副幼儿太阳镜上涂上油脂,使眼睛看东西模糊。
4、挂图《眼睛生病了》。
活动过程:
1、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眼睛的资料。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会生什么病呢?(近视眼、红眼病、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
3、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如:脏手帕擦眼睛、脏手揉眼睛、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太疲劳、坐姿不端正等。)
4、请幼儿带上涂有油脂的太阳镜,体验视力不好的痛苦。
5、讨论:怎样保护视力?
(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一拳、一池、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对保护视力有很大好处;平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或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
2、进一步开展有关眼睛的讨论。
中班音乐教师教案借鉴三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灵活地撕开并钻出报纸,做小鸡出壳的动作,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2、体验在集体讨论中互相学习、创作、创编的快乐。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让幼儿了解小鸡出壳的过程。
2、物质准备:音乐《小蛋壳》,播放器,大张废旧报纸若干(每张报纸中心画一个大鸡蛋,分散放在地上)。
活动过程:
1、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小鸡出壳的过程。
2、创设小鸡出壳的情境,引导幼儿探索三人一组钻出报纸的方法。
引导语:地上有许多"鸡蛋","小鸡"就要从"鸡蛋"里钻出来了。
与幼儿共同讨论"小鸡"钻出报纸的方法。教师与两名幼儿示范"小鸡出壳"。
示范:两名幼儿拿报纸,教师小心地从"蛋"中撕开一个洞,然后将头、手、躯干和脚从报纸中钻过,最后跨出报纸。注意保持报纸的完整性,报纸不能破成两半。
组织幼儿三人一组,练习报纸的方法。
3、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创编与乐曲内容的相关动作。
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小鸡出壳以及出壳后快乐地唱歌?
4、与幼儿讨论游戏规则。
①明确角色分配:三人一组,两个人拿报纸,一个人当小鸡。
②小鸡"出壳"的时候要和同伴一起合作,要耐心、细心,尽量保持报纸的完整性。
③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现小鸡出壳。
④在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做动作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本次的活动能随音乐灵活地撕开并钻出报纸,做小鸡出壳的动作,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师节教案范文2
截止2015年10月31日,XX县五年刑满和三年解矫人员共达408人。2015年1-10月,刑释解矫人员共有123名,其中刑满释放54人,假释1人,解除社区矫正68人,省外释放人员9人,省内释43人。刑释解矫人员帮教率达到100%,就业安置率达到9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以下。现将我县今年安置帮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安置帮教工作衔接机制稳健运行
1、信息网络畅通。在刑释解矫人员基本信息的沟通上,突出抓住迅捷、真实和畅通三个基本要素。11个乡镇全部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接待站,90个村(居)委会也全部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小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了刑释解矫人员基本信息互通有无。通过这套网络,XX县认真开展了服刑在教人员信息核查工作,对今年监狱、劳教所、看守所上传的新入监所人员信息核查率达到100%。对监所上传的服刑在教人员存量信息,按计划开展核查确保了服刑在教人员的信息核查及时、真实、准确。
2、无缝对接100%完成。XX县细化无缝对接工作的工作制度,完善了一套“放回有人接,接回有人管,无业有人帮,创业有人扶”无缝对接协作机制。并在完善刑释解矫人员的接送举措上,以司法所为基本框架,局机关兜底为补充的接送兜底包干机制,专门成立了“县无缝对接应急小组”,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建立了工作流程,做到了环环相扣,确保完成“必接必送”的工作任务。今年省内释放人员43名全部接送到位,按照上级关于对省内监狱释放的刑释人员必接必送的要求,达到100%的接送率。
二、全面落实了刑释解矫人员帮教措施
1、广排查,细帮教。今年,先后在国庆中秋节和十八次五中全会召开之前对五年来的刑释人员和三年来的解矫人员进行了集中排查,全面摸清了刑释解矫人员底数,准确掌握了他们的现状。对有重新犯罪苗头人员的帮教工作突出“早”,做到了早介早控,及时提醒教育并落实帮教监督措施,使之始终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使之与违法分子断网断线,及时教育转化工作,确保不出问题。
2、成功安置一名患严重精神病的刑释人员。我2015年5月4日,省女子监狱一名服刑近20年,患严重精神疾病的女性罪犯刑满释放。接到释放通知后,XX县司法局积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一方面由县司法局局长即刻向县分管领导请示报告,由县领导紧急调度水边镇政府、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卫生局等各部门力量,共同商议解决其户口、低保、救济、医疗、医保等生产生活问题,并积极与市精神病医院取得联系,商议医疗收治办理事宜;另一方面由县司法局和水边镇政府组织专职队伍亲赴监狱办理无缝对接,积极做好思想安抚工作,并将其直接送往市精神病医院办理收治手续。
目前,该名刑释人员已安心入院进行系统治疗,县公安部门为其办理了户口落户,县民政部门为其落实了医保之外的其他医疗费用,县司法局也将长期为其提供生活补助费,其他新农合医保和低保等相关事项也已办妥。
三、继续严格规范刑释解矫人员台账和专项经费管理
1、为有效规范刑释解矫人员的“两费”发放流程,确保专款专用,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统一制作了一份《刑释解矫人员档案》,包括:基本情况登记表、责任人名单、释放通知书、安置帮教协议书、安置帮教情况登记表、回访记录表、交接单、接送经费申请单、生活补助发放(回执)、生活补助发放表等多项内容,“两费”发放必须依据原件材料逐级申报,缺一不可。
2、严格管理经费,一卡通发放两项补助。XX县每年都要开展至少两次以上安置帮教经费专项自查和检查,严格审查各司法所在接送经费和生活补助经费发放中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等违规行为。今年我县在“两费”发放程序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在简化村(居)委会一级发放程序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一套符合我县实情的“一卡通”发放流程,补助款直接打入接送人员和刑释人员的个人帐户,既规范了经费使用又兼顾了效率,能够确保做到专款专用。
2015年1-10月,XX县“两费”发放共计71100元,其中接送经费发放19700元,生活补助费发放51400元。生活补助费按照上级发放标准和要求做到了应援尽援,补助到位。
四、存在不足
一是安置帮教工作经费缺口仍很大,影响整体工作深入开展。二是部分刑释解矫人员安置力度不够,社会对他们还存在偏见。三是安置帮教就业基地建设难以满足需求。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保证信息衔接和无缝对接的100%完成。
教师节教案范文3
一、表彰对象
表彰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90名(名额分配参照各校教师数,本着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的原则)。
二、评选条件
1、热爱国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模范履行职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在教学一线工作,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教学理念先进,在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走在前列。在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成绩突出。
3、近年来,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在班级管理中取得显著成绩,没有出现过学生安全事故,班集体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班风正、学风浓。
三、表彰办法
县教育局印发表彰决定并颁发荣誉证书。
四、评选要求
1、为加强对评选表彰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教育局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县教育局其他班子成员担任,成员由县教育局股室负责人组成。
2、坚持实事求是、好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评审,认真把关。在评选推荐人选时,严格按照评选条件和有关规定,规范程序,充分依靠广大教职工,民主推荐,公正评选,真正把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评选出来。
3、推荐和评选要注重向教学一线的教师倾斜,注重推荐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注重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
4、不服从组织安排,不守纪律,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者,不予评选。
5、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从事有偿家教教师均不能参评。
6、各学校推荐“优秀教师”对象须填写《推荐评审表》并予以公示。
五、申报材料
教师节教案范文4
今年我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的悉心指导下,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为动力,积极推进“帮教科学化、安置多元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维护我县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回顾一年来所做的工作
2016年上半年,我县共接收刑满释放人员118人,帮教118人,帮教率达100%,安置117人,安置率达到99%,当年重新犯罪率为零。
一是紧抓基础建设不放松,形成科学、有效的安置帮教工作运转机制。利用全县对社区矫正台账资料大检查的时机,抽调人员赴各镇查看安置帮教工作台账资料,重点查看安置帮教通知单是否粘贴、帮教小组是否成立、帮教活动是否规范开展、帮教对象现状是否正常等,建立安置帮教专兼职人员考核制度,做到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衔接管理,提高安置帮教工作成效。全县安置帮教机构加强信息管理,防止脱管漏管。在接到监狱、劳教所的释放、解教通知书后,都及时登记造册,为帮教对象逐一建立了一人一卡的人员档案,对帮教对象实行台账式管理。在衔接时,对刑释解教人员在监所的表现情况和家庭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以后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是整合资源,拓宽安置渠道。我县立足实际,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依托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建立了过渡性安置基地,重点解决“三无”人员安置问题。县安帮办与团县委、县妇联、县教育局等部门联合组建讲师团,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女性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同时,积极引导刑释解教人员走市场化就业之路,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临时性就业等灵活的就业方式。
二、取得的成绩及工作亮点
一是延伸帮教机制,开展“春风行动”帮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由于父爱或母爱的缺失、家庭破碎,以及遭受社会的歧视而容易沾染不良习惯,成为犯罪高发人群。丰县司法局高度重视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工作,3月份部署全县司法所开展了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排查帮扶工作,通过集中帮扶活动落实“法润凤城春风行动”,共排查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156人,其中帮扶156人,帮扶率为100%,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是开展“监狱与地方共建”专项行动,服务社会和谐稳定。
自5月份起,开展狱地共建活动,监狱把急需帮扶的在押犯人未成年子女名单提供给我们,通过走访确认是特困家庭,利用省厅专项资金在六一儿童节之前,对1名儿童给予了500元的救助,7月份与徐州监狱挂职民警联系到监狱对丰县籍服刑人员进行了家乡变化教育让他们安心服刑,早日出狱与家人团聚,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强化信息衔接管理,做到无缝对接。进一步强化刑释解教人员信息核实工作,努力使司法所对释放解教信息网上查看率、核实率、回执发送率达到100%。通过网上信息衔接机制,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有效衔接,确保重点对象不脱、漏管。对内网的使用操作按照上级布置分步骤实施培训并按要求落实操作。
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
我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成员单位工作不够积极,对安置帮教工作不够重视,工作被动应付,仅凭司法行政一家单打独斗。
第二,刑释解教人员流动性不断加大,人户分离现象越来越多,造成脱离监管视线,使安置帮教工作无法及时跟上。
第三,个别监所在开展入监(所)、出监(所)教育中不切实际的夸大地方政府的救助政策,造成个别刑释解教人员对现行帮扶政策不满意、不理解,形成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第四,入监延伸帮教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帮扶工作有待加强。
第五‘内网录入操作缓慢,跟不上上级时间要求,急需加强。
四、下一步计划
(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新局面。协调财政部门将安置帮教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以保障安置帮教工作正常运转。协调民政部门对符合农村特困户救助条件的人员,应及时给予救助并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协调工商、税务管理部门对个体经商符合条件减免有关费用的,要酌情给予减免。协调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结合青少年、妇女的特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
(二)加强安置帮教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效、务实、专业、稳定的队伍。一要加强司法所建设,由专人专管安置帮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二要建立安置帮教志愿者队伍,注意吸收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警官、老法官、老检察官和老司法行政工作者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发挥社区资源优势;三要加强司法所、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继续深入开展刑释解教人员摸底排查活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重点排查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对其进行重点管控和动态管理,实行专人负责,杜绝发生脱管失控事件。
教师节教案范文5
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关键,它应符合可接受性、障碍性、探索性的原则。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应从观念和方法的高度启发学生的思路,并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指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把问题化小,做好铺垫。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在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培养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解决问题”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落实解答过程,把能力培养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结合起来。在“理性归纳”阶段,教师要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学法指导,并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进行检验、评价、反馈、论证、推广,进而上升为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掌握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他们的创造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例如引入负数概念的教学。由于学生在接受正数时是通过具体事物的量的规定来加以把握的,因此,学生往往也希望通过具体可见的事物的量来认识负数。但这个要求却很难办到。这时,创设问题情景,通过问题解决来认识和接受新概念就是一个好的办法。
我们曾经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黑板上挂上一架温度计模型,中间槽上用可以拉动的红色纸条表示水银柱。教学时,教师移动水银柱,分别指出0 0C,零上11.30C.和零下3.4 0C。接着,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某年二月分,广州的平均气温为零上11.3 0C,北京的平均气温为零下3.40C,问这个月中广州的平均气温比北京的平均气温高多少:”对这个问题,学生知道应该通过减法来求出结果,但是,该列出怎样的算式呢?是“11.33.4”吗?不对。是“零上11.3零下3.4”吗?似乎对,但又无法运算。于是,一个关于负数及其表示的思考,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而展开了。虽然问题十分简单,但是它具有:(1)刺激学生主体学习的必要因素和形式;(2)诱发数学思维和创造意识的必要因素和形式;(3)能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4)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比教师一味苦燥地规定负数的概念所收到的效果好得多。
事实上,无论是概念教学、定理教学、还是习题教学,都可以按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来组织。
问题Ⅰ在证明不等式时,教材上有这样一道题目:
已知:a 、b 、m ∈ R+且a b,求证:
不少教师都是开门
见由地讲解,平铺直叙,就题论题,依照教材,用分析法证完便一了了之。孰不知,若按照下面的方式来处理,则收效更佳。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一杯糖水若再加一些糖,则糖水变甜了。请根据浓度的定义,从这个生活体验中提炼出一个不等式。(学生兴趣盎然,接受问题挑战)
第二、启发探求思路
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你能分别采用这些方法证明这个不等式吗?
能否看成某个函数当自变量分别取某两个值时所对应的函数值吗?你能根据该函数的单调性证明这个不等式吗?
能否分别看成过某两点的直线的斜率?结合图形,你能看出这两条直线的斜率的大小关系吗?……(学生跃跃欲试,立即动手动脑,探究讨论)
第三、 指导具体解答
教师巡回视察,根据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分层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解答过程。
第四、 概括、归纳、引伸
教师节教案范文6
关键词:安置帮教;刑释解教人员;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052-03
监禁与劳教具有对罪犯教育改造的功能,但同时会增加其回归社会后再社会化的障碍。监狱或劳教所处于与社会隔离的状态,有严格的纪律和规范的约束,身处其中的犯罪人员的进取心和主动性受到了抑制,盲从性增加,与现代社会的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谋生技能等各方面的距离越来越大。而在监狱服刑的烙印和污名所造成的自卑心理、社会偏见和歧视以及在服刑中造成的心理受压抑的负面影响也会使他们难以融入主流社会。“将一个人数年之久关押在高度警戒的监狱里。告诉他何时就寝何时起床,每日每分钟应做的事,然后再将其抛到街头并指望他成为模范公民,这显然是无稽之谈!”在对于刑释解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帮教工作中认识到这一点无疑非常重要。
安置帮教工作首要的一点是要解决帮教对象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解决其生存安置问题,安置是帮教的前提,没有基本的生存条件,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谈得上思想、道德和行为的帮教。而在实践工作中,安置本身就包含着帮教的因素,是帮教的一种形式。“好的安置是为了更好的帮教”。
在落实好安置后,安置帮教工作还要具有以下两大目标,一是使帮教对象放下心理负担,鼓励其建立对以后生活的信心,为发挥个人能动性创造条件,从而使其断裂的社会化重新进入正轨;二是对于改造不彻底的帮教对象要防止其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扼制重新犯罪的发生。有些帮教对象本身的罪行比较轻,不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本人认罪态度与改造的效果都较好,而另一些帮教对象则因为自身和环境的一些因素导致其已经扭曲的价值观念无法恢复,从而再犯罪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于不同情况的帮教对象,安置帮教工作要有不同的针对性和侧重点。
帮教对象在回归社会后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社会舆论的指责;第二,部分社会机遇的丧失;第三,初级群体功能的缺失。一方面,牢狱经历给刑释解教人员带来的无形的社会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其对以后生活的信心,使其对于生活的积极能动性得不到正常发挥;另一方面,高墙内的生活使得其正常的社会化过程遭遇断裂。再社会化的进程困难重重。这样看来,安置帮教工作的重点就应放在如何帮助帮教对象改变自身既存社会境遇,重塑自信,充满信心的开创新生活上面。
第一,社会舆论的指责。刑释解教人员在犯罪前长期生活于某一社区中,社区文化总是有形无形的为社区居民提供行为归属感与安全感,对社区居民承担着社会化的功能及为其生存提供心理支持。而社区公众对违法犯罪人员总有一种道德上的否定性评价,因为触犯法律也即违背社会主导价值观与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刑释解教人员会感受到周围人的排斥与反感,他的社会评价与公共形象飞转直下,失去在该社区生活的归属感与安全感,最终导致其丧失做为人的尊严与健全的人格。在这一方面,L县帮教对象的负责人先有策略地去了解该对象所处的社区的居民对他的态度与看法,因人而异的制订帮教措施,组织帮教对象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如帮助孤寡老人种田,参加村里修路的义务劳动等,不仅有利于帮教对象更好的改造,让社区居民看到其改造的良好效果,且让对象本人有了“被他人需要”的感觉,有助于其情感构造趋于正常,相信自己还是一个有用之人,进而生发凭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利用各种社区集体活动增加帮教对象与社区居民接触的时间与空间,有助于增加彼此间的相互认同与理解,消除彼此的不信任与误解,这就为刑释解教人员创造了有利于其再社会化的社区氛围。
第二,部分社会机遇的丧失。在一个人一生的社会经历中,会有许多次社会机遇,它们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有可能提升他的社会地位,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状况。可对于有过犯罪记录的人来说,在以后的生活中获得这些机遇的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对于心理脆弱或性格要强的人,这方面的压力会大大打击其重新建立新生活的信心,特别是入狱前生活、工作待遇不错的刑释解教人员在重新回归社会后会有较大的心理落差,认为自己以后什么机会都争取不到,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这就不利于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对生活的积极能动性的发挥,不仅达不到改造的效果,对往后的生活连展望都没有就更谈不上生活满意了。安置帮教工作应注意在帮教的过程中尽量激发帮教对象自身的才能和创造性,鼓励帮教对象自己去争取机会。积极为其创造合适的机遇。
第三,初级群体功能的缺失。德国犯罪学者施耐德这样论述道:“只有极少数人还愿意同一名以前相识的,但是因为犯罪而坐过牢的熟人有所往来,哪怕其罪行只是轻微的罪行”。刑释解教人员回到居住地后,以前的朋友圈或已消失,或已改变,这更深化了他的自我否定性评价,加重了其自卑心理和孤独感,若这时他的家庭再不是完整和睦的或者其近亲属对其没有给予起码的信任与感情支持,会让人在脆弱时期的情感需要无法得到满足,他会感到被整个社会遗弃,导致自暴自弃,失去积极生活下去的动力。在农村,因为思想认识相对保守,这样的问题会更突出。对于有这样困难的帮教对象,为其营造一个平和温暖的氛围对帮教效果无疑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帮教负责人应去深入了解帮教对象的家庭境况和亲密朋友圈,担当起沟通桥粱的角色,做好其朋友或家人的工作。让他们了解该对象正处于特殊的脆弱时期,情感支持的存在与否不仅关系着其能否重新振作起来,重新做人,同时对其弃恶扬善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尽力缩短初级群体对该刑释解教人员的适应与接纳期。
人在适应社会过程中的能动性表现为个体的选择性。即个体选择不同的社会化方式和内容,而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则表现为个体的能动性,这更加强调主体的积极性。因此,充分整合和利用社区各种资源和活动,体察帮教对象的情感缺失所在,帮助其满足必要的情感要求,给予其信心和精神支柱,助其打破既存社会境遇,重塑自尊心与积极的个人价值体系,有利于再社会化达到最佳效果,就不至于导致刑释解教人员在回归社会后个人能动性在社会认同的领域的充分发挥受到主观或客观的抑制,不得已只能选择违背普遍社会价值的社会化方式。在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过程中,不仅应注意帮助其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
且还应注意增强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选择和辨别能力。L县安置帮教工作最有实践价值的就在于激发他们对于生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回报社会,将内化的社会主流文化价值通过自己的行为和生存途径表现出来,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对于犯罪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大,改造不彻底,因各种原因具有再犯罪可能性的刑释解教人员来说。他们在具有普通刑释解教人员的共同社会境遇之外,还有一些自身特点,对于他们的安帮工作不仅要做到以上的几方面,更需强化他们对社会普遍价值规范的认同和遵守,重点防止其因各种自身和环境的因素走上再犯罪的道路。刑释解教人员之所以有再犯罪的可能性,除了有之前提出过的几点社会压力的因素之外,还普遍有以下两点突出的原因:第一,监控环节的弱化;第二,犯罪亚文化的影响。L县安置帮教工作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人手,找到有针对性的实施途径,从而有效扼制重新犯罪。
第一,监控环节的弱化。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无论他们是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大多数人因种种原因都要出外打工,好多人根本没有按照规定到当地派出所报到,规定他们外出和归家时都要汇报,但实施上也是难以实现。这就使得这些人一出监狱就处于失控的状态,帮教工作对这些人员难以进行,再加上身在陌生环境使他们处于隐蔽的“无名”状态下,家乡的社区文化对行为方式和实践的约束所形成的道德压力失去了发挥其规范功能的特定情境。传统伦理道德对其行为的制约力减弱,再犯罪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就为重新犯罪预留了一块很大的空间。人员流动性大带来的管理难度大,是安帮工作的一大难点。L县安置帮教工作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采取发函形式与所在地公安、综治部门联系,将其纳入当地管理范畴,定期接受当地有关部门的法制教育和帮教工作;另一方面采取由其帮教负责人在节假日该人员返乡期间走访谈话。及时了解其各方面情况,同时将这部分人员全部纳入公安机关的重点人口管理,把好了衔接管控关,减少了脱管、漏管现象,这就降低了这部分人员再犯罪的可能性。
第二,犯罪亚文化的影响。有些改造不彻底,心理扭曲未复原的刑释解教人员受到与社会普遍价值规范和行为倾向相抵触、相背离的犯罪亚文化的影响深重,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和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反省,在回归社会后并不打算与过去一刀两断,积极着手开始新生活,而是天天和一些不良朋友纠缠不清,他们有的本来就是犯罪同伙,有的是在服刑时认识的狱友,这些人在他们失去社会支持心理脆弱之时就会趁虚而入,介绍他们从事一些灰色行业的工作,而这些行业本身就包含着极高的重新犯罪的可能性,这就极有可能把他们引上再犯罪的道路。帮教工作只有真正打开帮教对象的心结,才能使他们的偏轨思想得到矫治,从而引导他们认同并遵循社会普遍价值规范,恢复正常心态,复归正常生活。人之所以能遵循既定行为准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作为社会人的尊严感和责任感使之自我约束,若丧失了这种尊严感,就会脱离社会链条,无所顾忌、为所欲为,最终引发犯罪。在心理层面,L县安置帮教工作从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实施帮教,即要使帮教对象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认知和了解,从而引发罪责感,激发和培养起他的个人尊严感。使其主动承担罪责,从内心摒弃犯罪亚文化的价值观念,认同社会普遍价值规范。例如,有一名刑释解教人员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据访谈,该人在服刑时就不服管教,出狱后更是天天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厮混,扬言要报复社会,毫无改过向善之心,在其所在村更是人见人怕,横行乡里。帮教小组工作人员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认为对其进行帮教最首要的就在于让其正确认识自己的犯罪行为以及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他的几名帮教负责人对他进行了法制教育,与其一起探究当初犯罪的动机,让他了解自己的行为带来了怎样的社会影响,共同探讨如何避免此类犯罪行为的发生。经访谈得知,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帮教,该帮教对象通过认识反省自己的犯罪行为给他人和社会造成的损害,产生了罪责感,生发了弥补罪过的意识。帮教工作的成效由心理层面体现到了行为层面,就给逐渐培养起帮教对象遵纪守法的行为模式创造了条件,消除了其破坏规范秩序的欲求,使其安心履行一个社会人的基本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