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普基地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科普基地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科普基地工作计划

教育科普基地工作计划范文1

本学期的科研工作,将以教育行政工作会议和进修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有关精神为指针,坚持科研先导工程,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全面落实新课改为中心工作,以校本培训为特色,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强科研研究和管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严格教育科研工作细则。继续完善、健全教育科研工作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教育科研课题的各项管理工作。

2、定期召开科研例会,及时总结经验部署下步工作。

3、确定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研究专题。

4、及时收集、整理、传递科研科普信息,积累好所有的科研材料和档案。

5、召开课题研讨交流会。

6、继续加强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

7、开展科研专题培训和讲座。

8、积极开展科研成果评定与推广工作,制定科研奖励制度。

三、主要工作:

(一)科研制度建设

1、按照以月为主的方式开展科研工作的考核,每月严格制定上交时间,并以课题组为单位上交每月的课题研究案例和反思。

2、组织人员课题培训,月上交随笔和教学叙事,组织课题课的听课评课、反思和研讨。

3、科研材料分类装订,集中管理,重在体现科研的研究进程。

4、对上年度在教育科研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学习团队建设

1、加强学习团队建设,继续以学习小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围绕有效教学的开展进行理论与业务的专题学习,并以学习团队为单位定期组织交流活动。

2、以校本培训为特色,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本学期针对课题研究组织2——3次培训工作,特别是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认识和能力的培训以及有关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和有效教学知识的学习。

3、发挥科研骨干教师的优势,做好课题研究的引领工作,并带动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共同研讨,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师科研开展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及时总结反馈信息,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4、进行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有效性的探索,每次备课前组内有一人事前准备好与全组教师进行经验、成果或信息的交流。学校本学期组织一次专题研讨,初步形成基本备课模式。

5、为教师推荐理论学习的材料。购买、下发与课改有关的书籍。开展有效的校本培训。积极创造机会为广大教师的外出学习创造条件,给予支持。

6、支持和鼓励教师将科研研究的经验总结到科研成果中来,并向全校教师推广。鼓励教师积极撰写省、市、区的论文和案例。

(三)教研实践

1、建立学校课题研究课制度,注重发挥团队优势,组织跨学年的研讨活动,提高研究课的质量。做到以问题为牵动,注重课后的评析与反思。

2、把校际联动引向深入,本学期继续邀请名师和专家到校授课和讲座,并充分利用校内名师资源,提高广大教师的参与度,把学习与自身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并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走出去,加强双向交流活动。

3、组织校级科研竞赛课活动,使其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对参加上级各类竞赛活动形成良好的竞争选拔机制。

4、认真完成好做为整改委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创造条件参加基地的各项活动。

三月份:

1、制订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组织各子课题组成员的组内科研学习。

3、归纳整理科研信息。

4、学校领导小组研究科研计划。

5、开展“绿洲杯”课程标准再学习测试活动。

四月份:

1、组织理论学习和讲座培训。

2、开展科研课题专题课活动。

3、课题小组开展有效阅读的学习研讨活动。

4、上交科研论文和科研成果。

五月份:

1、科研自学笔记。

2、科研反思纪实。

3、以课题小组为单位的有效教学研讨课系列活动。

4、“绿洲杯”教师基本功风采大赛。

六月份:

1、“绿洲杯”教学设计大赛

2、科研优质课汇报

3、科研工作总结。

4、科研课题总结。

教育科普基地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雷久相(1963-),男,湖南东安人,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株洲市园区与县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职教育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研究”(编号:DJA100318),主持人:雷久相;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升湖南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研究”(编号:11YBB142),主持人:李超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6-0008-03

当今世界,开放和竞争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社会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市场的加大开放、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和高职办学模式的趋同性,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在核心竞争力理论视野之下,高职学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而强大的社会服务能力正是形成和维系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和外显影响力。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

一、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

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高职院校作为实施高职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以强化办学特色为重点,提高高职教育经济贡献率,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一)开展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

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最紧密的教育,其宗旨和生命力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以及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服务;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师资,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1]。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言:职业学校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职业性和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2]。

(二)开展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种特殊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广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作为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不断地释放出不同的问题,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服务最贴近、贡献最直接的高职院校也有责任利用其人力、智力、科技优势去解决这些问题,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主动而有效的社会服务才能实现其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目标,这既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也是高职院校存在的真正价值。

(三)开展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内在需求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在政策、经费、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支持,这是其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为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才能实现以贡献谋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承担起社会服务功能,就失去了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同时,高职院校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有利于解决学校脱离社会、理论脱离实际、科技脱离生产的弊端,有利于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引入学校,有利于促进教育结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的调整,激发高职院校改革的动力,使学校不断增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活力[3]。因此,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既是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也是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二、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它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在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4]。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5]。本文所谈及的社会服务属狭义范围。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人才服务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就是为社会提供成千上万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区域性的高校,在为社会进行人才培养服务上,主要体现在根据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创办特色和优势专业,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学历教育,为地方培养和输送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培养的人才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基础。

(二)技术服务

为地方、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高职院校要善于发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专业优势和科研优势,利用“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强及应用性科研优势,要以面向地方开展应用研究为导向,以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目标,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性技术服务。通过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联手,加强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展应用性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横向课题研究,开展技术传播、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在服务与贡献中获得自身更大的发展。

(三)培训服务

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培训服务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优势项目。高职院校要着力构建与政府、企业、社区、乡村等受众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培训体系,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建立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网络,开展社会服务。一是开展行业培训服务,为行业和企业开展各类相关项目培训,如高新技术人才培训、企业转岗人员培训等。二是开展社区培训服务,为周边社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各类培训服务,如城市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和社会待业青年培训。三是开展“三农”培训服务,为传统农民向技能型劳动者的转变提供各类培训服务,如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技术培训与推广等。四是参加或承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为行业和企业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搭建平台。

(四)文化服务

高职院校是所在区域的文化中心和文化高地,处于社会先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高职院校在吸收先进的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地方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要努力提升文化渗透力和辐射力,以主动地与企业、社区联合组织文化活动为重点,以组织师生开展送文化进企业、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为抓手,以将学校的图书资料、体育设施、文艺设施、医疗设施等资源共享和开放服务为基础,促进和推动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互动融合。此外,高职院校可以而且必须在地方文化资源发掘、整理与研究,地方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与开发等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6]。

(五)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被认为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最简单、最原始、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相对于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大多历史较短、学科单一、科研力量较弱,但仍然是所在地方智力密集、思想活跃的地方,是重要的智密区和信息源,加之大多高职院校拥有较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良好的区域、行业背景特点和地缘、人缘关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设立社区服务站,组织“假期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地方政府、企业、社区等提供决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从高校使命和地方需求的层面而言,高职院校应该要有勇气、有能力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三、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

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服务,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当前高职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的特点,其基本策略包括强化服务意识、夯实服务基础、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一)强化服务意识

社会服务的先进理念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首要前提。高职院校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应该树立和增强服务意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要体现主动性和多样性, 突出应用性和引领性。一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起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努力克服自命清高不愿为社会服务,缺乏自信不敢为社会服务以及为社会服务思想消极、行动疲软等问题。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引领下,更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增强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在服务理念上,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逐步实现从被动适应性合作向适应性合作与导向性合作并重转变。

(二)夯实服务基础

高职院校要突出质量和特色兴校,加强“双师”队伍和基础平台建设,夯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一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在学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二要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建设,使教师不仅能够胜任教学、科研,还要有意识、有精力、有能力为社会服务,为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人才保障。三要结合自身办学特征及优势,着力构建校地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硬件基础建设,优化教学设施设备,为开展社会服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创新服务模式

由于地域、经济、环境、专业设置等的差别,不同的高职院校有着各自的社会服务模式。目前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模式主要有职教集团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岗位技能再培训的社会服务模式、高校对口支援模式和“三下乡”服务模式等。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要以面向区域经济为立足点,以构筑平台、培养团队为切入点,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着力点,坚持“三个并重”, 即教师个体或小团队的自发合作与学校有组织的合作并重、项目合作与长期战略合作并重、适应性合作与导向性合作并重。通过开展“政府引导型”、“行业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市场需求型”、“资源共享型”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7],建立面向区域的开放式社会服务模式,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四)构建服务机制

社会服务机制的构建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要真正地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机制。一是将社会服务工作列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成立社会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社会服务工作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二是将社会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职员工的职责要求,作为其评优、评先、晋职的重要评价指标,制订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和工作激励机制, 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三是设立社会服务工作专项经费,将社会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为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专项经费支持。四是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方面的沟通与联系,建立有效的合作与对接机制,保障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渠道畅通和工作常态化。

(五)健全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扩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外延和内涵。一是拓展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服务,面向新农村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服务,面向社会积极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面向社会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文化体育设施,为当地居民提供科普、文化等方面的专业服务”[8],构建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二是完善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校与政府合作平台、高校与行业协会合作平台、高校与企业合作平台等多种服务平台,构建开放式的社会服务体系[9]。三是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开展应用性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横向课题研究等形式,组建以专业团队为核心的高水平合作团队,联合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以技术传播、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2006)14号.

[2]王晓华.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3):16.

[3]杨洪胜.对高校社会服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1):86.

[4]廖惠卿,杨燕,伍文彬,等.社会服务在地方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及其提升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0(04中):173.

[5]霍丽娟.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探析[N].光明日报,2008-07-24.

[6]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 2007(08):17.

[7]刘明星.高职院校服务“四化两型”建设路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