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化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范文1

 

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成为了共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当然,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仅仅是教育的技术手段和装备的现代化,它实际上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

 

针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刘延东副总理在2015年11月的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就是提升教育素质,推进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就必须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的作用,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的引擎,全面带动教育现代化。”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内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必将加大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教师信息化培养,必将从以硬件建设为核心转变为以发展应用为核心;必将从注重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注重信息化设施应用的效能;必将从注重信息技术的表面应用转变为注重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必将从注重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变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规模应用,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革命性”的目的。

 

但是,从目前区域地区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受基础研究、人才编制、师资培训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制约。企业来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标准导致了信息系统之间不能兼容以及大量的同质化重复建设情况,在很多方面难以达成共识。为此,“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这家由国内教育信息化产业内具有一定代表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产学研单位组成的,具有国内社会团体法人资质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创新合作组织”和“教育信息化服务机构”的正式成立就成为了一种选择和必然。

 

据了解,该联盟本着“服务教育信息化、服务教育信息化产业”的核心理念,坚持“融合、应用、创新”的方针,依据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组织会员单位共同编制了“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实施服务,为区域中小学用户提供更加数字化、系统化、智慧化的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和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联盟成立后的主要工作

 

1.标准研发

 

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核心是在教学,教学的核心在于资源支撑。鉴于目前各区域使用教材的版本不同,造成了整体上的资源研究不够深入、资源体系性不强。另外资源的颗粒度及标引体系也需要标准,为未来的基于知识服务的知识体系建设及互相连接做积累。为此,联盟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是:以编制“团体标准”方式,组织研究和制定学校的资源应用参考标准和各企业资源提供的参考标准,通过构建基础资源平台和资源架构,实现初步的资源可管理和资源可交换分享并能做到初步的资源深度应用。

 

2.标准化用户体系平台研究

 

目前由于教育信息化属于战线比较长的产业,不可能由一家企业来完成所有信息化的建设,所以各区域和学校需要多家企业的系统配合来完成教育信息系统的构建。为此,联盟将组织研发统一标准用户接口体系,争取第一步做到联盟内的企业产品之间能统一用户接口,从而为用户无障碍使用各家产品提供服务。

 

3.资源和课程体系研发

 

依据国家三级课程体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联盟将组织业内的产学研机构,根据用户的课程开设需求,研发素质提升类课程,通过为用户提供标准课程,降低课程开设对于教师的依赖,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联盟对区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服务

 

1.提供教育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

 

针对各区域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少从架构和应用层面进行开放性设计,导致了在区域范围内大而全,反而造成相对封闭的局面,联盟组织业内专家学者和产学研机构,提供开放性平台设计以及相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咨询服务,为后续的建设扫清障碍。

 

2.教师、教育管理者信息素养提升培训

 

联盟与区域教育研究部门合作,组织全国一线知名的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专家的专题讲座,为区域教育管理者和中小学教师提供从理论到观摩到实践的培训,帮助形成教育信息化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途径,使之乐于、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和管理等。

 

3.地方课程体系研发

 

联盟联合相关研究机构,为区域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提供咨询服务和开发服务。力争让每个地方课程能覆盖到每所学校,让每个学校任何教师都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整授课,降低课程对于教师的依赖。

 

4.推动“区域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

 

“名师工作室建设”是区域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借助联盟学术委员会的力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服务区域开发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名师工作室”,开展课程研讨,课程听评课及备课服务,建设符合区域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优质数字资源,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针对各学科做针对性的专家咨询服务。

 

5.“区域中小学智慧校园学校”课题服务

 

联盟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相关课题研究,给予学校专家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学校建设数字校园数据中心,实现从环境(包括实验室、教室等)、资源(如公文、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智能化数据采集与统一管理。

 

6.基于出版资源的数字内容整合服务

 

依托国家的出版科研机构,联盟组织集合本联盟的出版企业会员,通过数字资源开发和标准统一,为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里面注入专业的出版资源,建设K12数字资源管理应用平台,包含“图书资源展示平台、学生个性化数字书房、学校数字图书馆以及教师书店”等四部分,以达到中小学用户学会通过各种客户端等方式,判别、获取、评价和选择所需求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效果,实现资源精品化,并打通资源和应用之间的鸿沟,为老师快捷应用资源扫清障碍。

 

三、联盟服务单个中小学校用户

 

1.网校通项目

 

可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海量内容资源下载,解决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投入巨大、服务器维护不便、教学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目前拥有数百万套教育教学资源,每日可更新资料近数千套,可以帮助学校快速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力。

 

2. e卷通项目

 

可为教师打造的智能在线组卷产品,智能组卷系统与数百万道题库资源的巧妙融合,帮助教师随时随地在线搜题、组卷、出卷,减轻日常教学负担,提升教学效率。

 

3.云服务项目

 

可为教育行业主管部门打造的一套云服务平台,这是一套完整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和管理应用的服务体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平台级服务。

 

4.精品课项目

 

可为教师、学校提供精品视频课程的服务平台,由中高考研究专家团队参与制作,集合国内百强重点学校一线优秀教师,重磅推出的“微而高效”的精品课程,以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高授课技巧,让普通中学共享名校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5.酷口语项目

 

可为中小学生提供的移动端口语同步练习及语音评测APP,内置多版本中小学生英语教材内容及丰富的课外拓展内容,通过人机交互式跟读练习,进行发音准确度智能评分,成为中小学生贴身又贴心的口语私人教练。

 

6.直播课项目

 

可为教师提供在线的直播交流分享平台,并结合阶段教育热点,推出了高考改革名家讲坛,共同探讨高考改革方案、学校改革措施和预测高考命题方向。

 

7.智能硬件项目

 

可为学生定制开发的智能手表、手环,可以随时知道学生的具置、健康情况和学习情况等,佩戴时尚、传递关爱,学校省心,家长放心。

 

8.咨询服务项目

 

联盟随时接受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咨询,提供“一对一”式的定制服务。

 

面对“十三五”,面对“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秉承开放的姿态,通过“社会组织”的服务模式,整合专家研究,企业开发,资源服务的资源,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运用、完善机制”建设目标做出贡献。

信息化教育范文2

[关键词] 信息化 美术教育 整合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通过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强大动力,它对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现代化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1世纪,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已被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子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正在冲击着传统艺术的载体,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育承担着培养“技能性、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人才的责任,因此,在美术教育的教育观念、办学方向、培养目标等问题上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使学生接受美育信息化教育是当前美育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具体表现为:

一是信息化手段作为学习工具,能提供丰富的美术教育学习资源。传统的美术教学,教师作为知识的垄断者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对美的各种传播。然而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检索服务功能,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交流,短时间内改变了一无所知的状况,掌握了一定量的相关知识,具备了在教师的教学中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理解、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这种转变要求教师必须把教学的重点由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引导学生学习和培养提高能力、觉悟上。可见,美术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突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相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要求教师进一步借用信息化手段丰富自身知识,完善知识结构,随时掌握新资料,吸取新知识,利用新材料,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67所高等院校积极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开展美术教育活动。

二是信息化手段丰富美术教育形式,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效果。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掌握大量引人入胜的教学资料。利用网络可以查找大量的教辅资料,通过各种软件配上音乐,解说词和文字提示,存放到小小的U盘中,随用随取,既节约资源、方便快捷,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信息化手段的直观性在教学中能容易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就能发挥信息化手段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直观形象中,在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激发求知欲,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而便可引导学生进行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

三是信息化手段具有交互性特点,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有效的双向交流。教师可用“电子讲座”的形式把教学内容与要求传递给学生,再通过智能化的评估系统迅速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及实施办法;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从中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并通过“电子举手”的方式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感受及时反馈给教师。学生之间还可通过“电子论坛”的形式展开讨论。“教”与“学”在这种网络联系和双向沟通的互动中得以不断调整和发展。

当然,美术信息化教育必须遵循教学的一般原则,不能脱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而单独起作用,也不可能解决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其一,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信息化的美术教学需要他们都必须熟练掌握信息化手段,如有效掌握使用软件,网络搜索,电子通讯、字处理、图像编辑、表格处理等基本技能,可以说,他们的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决定了信息化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而这些要求的普及对于年纪较大的教师或农村学生来讲有很大的困难。其二,美术教育信息化赋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这种教学手段是建立在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兴趣的前提基础之上的,否则就会出现学生懒于进行网络预习或进行网络作弊情况的发生,届时美术信息化教育一样也无法发挥它独特的优势教育功能。其三,对于美术教育来讲,除了教会学生美的欣赏能力,普及基本绘画技巧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动手进行线条、结构、色彩等绘画技能的训练是美术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虽然目前出现了不少绘图软件,可使用它们的前提则必须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并且由于这些绘图软件提供了现成的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绘画元素,因此信息化绘画更多培养的是学生的绘画思维而不是绘画实际动手能力。可见信息化技术在学生动手绘画技能的培养上有一定的缺陷。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式下美术教学的必然。信息化手段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比较理想的美术教育环境,同时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能达到更新教学观念,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尊重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室等辅助美术教学,促进开放型、探索型美术教学课堂模式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周小山.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信息化教育范文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在“十二五”期间的工作主体思路是怎样的?

答:河北省在2011年3月出台了《河北省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提出了“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要求,主张“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们提出了“以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推动信息化,进而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思路。

我们工作思路的核心重点在于―积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在教育装备配置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于课堂教学为核心,契合课堂教学需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创新”能力的目的。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在搞好全省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强化管理和使用,使教育装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效用。让学生借助各类先进、适用的教育装备,掌握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具备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其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拥有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素养。

今后,还要继续围绕这一规划,对我们后续的教育装备工作进行细化、深化和完善,全力把新课改的精神落到实处,全力发挥教育装备对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为我们“十二五”的工作打开一个良好的局面。

:据了解,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在政府采购、装备管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促进实验教学等方面,始终做得有声有色,成绩有目共睹。请您谈谈相关的经验。

答:要是评价我们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成绩有目共睹”,有些褒奖了,不过,我们一直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

这几年来,我们在政府采购、装备管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和促进实验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与省厅上级部门领导的支持和指导离不开的。

近两年,我们在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循环图书采购中,实洋采购了2个多亿,码洋4个多亿,装备了1万多所农村中小学,有力地改善了中小学藏书少、可读性差、内容老旧的状况。同时实施了电子图书配备工程,投入800万元,为147个县(市、区)采购了电子图书,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手段。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图书的装备条件,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我们进行装备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用有限的专项资金实现高性价比的装备采购。在发展方向上,我们更多的是身体力行,以此对各地市教育装备站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引导示范作用。

谈到实验教学,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把它作为装备工作的一面旗帜来对待。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工作的成效,我们分别在强化实验教学评价机制、组织学生实践活动、开展实验教学相关的教育科研、实验教学工作专项督导4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围绕它进行的工作,具体可用以下几个字来概括:建、配、管、用和培、制、研、考,“建”是指实验室建设;“配”是教学仪器配备;“管”和“用”:科学高效地管理和使用,提高教学仪器的使用效益;“培”就是指培训,要想使教学仪器设备产生价值,需要对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制”:自制教具,在教学中摸索创新,开发适合课堂教学的教具;“研”就是实验教学研究,探索发展新项目;“考”:开展实验操作考核,以考促用。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标志之一,我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一直重点关注,并大力推进。

:据悉,在全国自制教具大赛中,河北省屡次获得佳绩,可以看出河北省教育系统在教师自制教具方面的水平都很高,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这项工作呢?

答:对于自制教具这项工作,河北省教育厅一直作为重点来抓,如果说自制教具一开始是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那么时至今日,我们逐渐认识到要把自制教具纳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时,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共同动手做一些东西,让师生互动起来,这样赋予了“自制教具”一个更新的内容,在意义上与以往有了根本的改变。

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研制一些填补教学用品领域空白的教具,是自制教具制作的一个基础层面。从更广义的层面上来讲,自制教具工作应该是一个师生教学互动的载体,既增进师生交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舞台。这样一来,使自制教具工作有了更广阔的拓展空间。

当前,自制教具的形式已经逐步由验证性转向探究性,也由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由传统制作模式转向创新制作模式。

为了促进自制教具工作的开展,我们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调动广大教师做好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动手制作。站在研发的角度,我们还召集一些自制教具的教师能手,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有价值的空白点去立项,主动转化为教学资源。如每年设立的“河北省自制教具制作与应用课题研究项目”,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研究。

另一方面,在每届自制教具优秀评比活动中,增加了自制教具能手的评比,进而培养了一批工作骨干,他们在自制教具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推进这项工作深入基层。基于以上工作的努力,我省在全国自制教具大赛中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绩。

我们认为,只要有教育教学存在,自制教具就是一个持续永恒的主题,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今年河北省成功举办了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会,请您谈谈地方展会与全国展会在展示内容、参观群体、功能定位、服务效果上有怎样不同?

答:2011年3月,我省举办的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河北省的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会是一个地区性教育装备展示会,展示规模在扩大,展品的规格在提高。在展示内容、参观群体、功能定位上,跟全国展会基本上是一致的,当然在某些细节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全国展会上的新闻会、新产品推介会更多一些,各类设备产品种类更丰富一些。地方展会的规模相对于全国的规模是要小一些,但从服务效果上来讲,展示最先进的教育装备成果,让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一线的广大教师了解新产品、新技术,共享教育科技发展的成果,借此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们举办展会所追求的功能定位。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随着教育装备采购的规范化,展会现场成交现象不多了,在展会上厂商多是以展示为主,成交为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和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一直努力构建教育装备工作的服务平台,尝试扩大教育装备工作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想听听您在这方面对我们有哪些宝贵意见和建议?

答:我了解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和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已经构建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杂志和网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第一从政策层面上,多把最前沿的信息,包括把教育部领导、基础教育司、各省教育厅领导的会议讲话、文件进行快速的传达,让大家及时地了解高端的政策动向和举措,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二从技术的角度,希望你们及时把最新的、最好的装备的产品信息,进行最广泛的传播,传达到广大学校的教师、教研员以及教育装备部门、教育网络与信息工作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杂志社和网站这个平台,就起到了一个长期、持续的展示会的作用。

信息化教育范文4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冰岛;概览

一、国家统计数据一览

二、教育体系的结构与性质

(一)职能部门的主要责任

教育、科学与文化部是国家层次的教育管理部门。其职责是制定国家标准课程,并通过地方政府为学校提供支持。该部门曾有关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政策,并为教师和学校提供个人实施资金。该部门的ICT政策与国家ICT策略(由总理办公室制定)相协调。总理办公室也为一些特殊项目提供补充资金(Macdonald 2008; Gundmundsson 2010b)。

20世纪90年代中期,冰岛的教育系统经历了一系列重要变革,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由国家政府至地方政府的权力转移。此举使得地方政府对提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学校拥有了更多的控制和管理权——负责学校间的协调、支付员工薪水,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Gudmundsson 2010a)。

冰岛的学校系统服务于约170所义务教育学校的4.5万名学生(16岁以下)以及高中学校的2.5万名学生。学校层面对教学工作进行集中掌控。每所学校都会出版一本学校工作指南(包括一个学校管理计划),教师在必要情况下可以构建他们自己的评价体系。在高中阶段(16~18岁),很多学生可以进入单元学分制学校(Unit—credit Schools),该类型的学校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选择感兴趣的领域。国家标准课程声明:“应努力让所有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项目,让他们在该项目中能够尽量控制自己的进度”(Ministry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Culture 2004)。

(二)政治与经济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冰岛人对教育信息化一直保持有十足的热情。然而,当ICT计划产生了复杂结果,并最终导致成本超过预期后,人们的热情开始减退(Gudmundsson 2010a)。而且,受到2008年经济萧条的影响,冰岛受困于严重的债务危机,致使国家经济衰退,对教育信息化的大多数投资也都明显放缓了脚步。

三、教育信息化

(一)国家教育信息规划

目前尚未出台新的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以取代教育部的“风险与责任”计划(2005~2008年)。该计划概述了教育信息化的途径、基础设施、内容、创新实践、职业道德与安全等目标(Ministry of Education,Science and Culture, 2005)。然而,总理办公室于2008年了关于信息社会的政府整体政策,题为“冰岛,数字化国家”的计划概述了“成为电子服务及信息技术使用的领先国家”的战略。其中一部分是针对教育领域的,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誗教室中的ICT应用;

?誗实施个性化的在线考试;

?誗开发数字学习资源;

?誗围绕既定主题(如水土保护)使用交互性材料;

?誗在狩猎和武器考试中使用远程教育。

(Prime Minister’s Office 2008)

(二)国家规划的具体内容

标题:冰岛,数字化国家

出版年份:2008年

网址:http://eng.forsaetisraduneyti.is/information—society/English/nr/2974

(三)私立机构的参与

由于几乎没有公司愿意加入冰岛的教育系统,因此狭小的市场限制了该国私营伙伴关系的形成(Gudmundsson 2010a)。冰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成功案例是“学校网站”,这是一个商业化的、基于订阅的在线教育网络门户,有98%的学校都购买了此产品(Macdonald 2008)。此外,私营机构也通过国家教育资源中心参与了交互式学习资源的生产。一项独立的宽带计划也需要与私营企业联系,为农村地区提供网络服务(Gudmundsson 2010b)。

四、ICT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支持

冰岛积极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农村地区也包括在内。也就是说,通信部支持在缺乏商业可行性的地区建立持续的通讯服务(Gudmundsson 2010a)。

五、在教学中强化技术应用、改进学生学习

(一)学生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包括ICT学习成果(如计算机技能)基本指导以及教学建议(Gudmundsson 2010b)。另外,基本课程指导规定“重点应放在使信息技术成为所有学校科目的自然辅助。此领域的巨大进步改变了工作及社会的很多方面。每一门学科都应抓住这个机会,因为信息技术为达到目标提供了可能性”(Ministry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Culture 2004)。

(二)该领域的工作重点及优先发展项目

信息化教育范文5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国外 发展 对策

一、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信息化教育的情况

1.美国的信息化教育美国是信息化教育发展得较好的国家之一,美国总统布什对信息化教育十分关注,他在2001年1月所作的题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报告中指出,政府应始终坚信信息技术将成为学校努力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一种有力工具,并呼吁社区、企业、政府官员和个人一起行动起来,为实现21世纪美国信息技术的普及而努力奋斗。该报告明确提出了美国信息化教育的4大目标:一是美国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将接受必要的培训,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和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二是要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室里都可以直接使用现代多媒体电脑;三是要让每一间教室都连上信息高速公路;四是要大力开发有效的软件和在线学习资源,使其成为各个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事实上,美国教育部早在1997年就已制定了《1998-2002年教育发展战略规划》,该规划提出的美国信息化教育的具体指标包括:到2001年每5个学生拥有1台电脑;至少50%的教师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课程统一起来;至少25%的教室连上信息高速公路,以后比例逐年增高;至少60%的教师及与教学相关的人员接受电脑及网上操作培训;低收入家庭学生和残疾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可以享受到信息化教育。

2.英国的信息化教育英国在1988年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信息教育是全国统一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1998年英国政府提出宣言:“政府应改革教育,在教育中应用技术,使人们能够获得信息时代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以扩大信息受益面,确保信息时代在有利于所有公民方面起主要作用。”英国政府对于整个基础信息教育化的发展是逐年增加投资。根据英国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对小学投入,政府1998年投资是6800万英镑,1999年是1.25亿英镑,2000年是1.5亿英镑;对于中学投入,1998年英国政府投入1.43亿英镑,1999年是1.61亿英镑,而2000年则是1.67亿英镑。英国在信息化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根据2000年8月统计显示:英国67.1%的小学教师和65.3%中学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自如地使用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英国政府并没有满足现状,英国首相布莱尔宣布在2001年—2004年之间,投资10亿英镑用于支持学校中的信息化建设,由此可见,英国发展信息化教育的决心和力度。

3.信息化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我国信息化教育建设逐步走向普及是从90年代开始的。为培养未来适应时代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已提出了“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号召。根据教育部的规划,2005年前,在9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实施“校校通”工程,工程分3个阶段在全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前,使90%以上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以培养学生素质。据2004年第四季度统计,全国有12000多所普通高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普通高中的92%,约有1400多万普通高中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有12000多所大中城市的初中开设了信息教育课,占这类地区初中学校总数的70%;全国有44000所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占小学的10%左右。当前蓬勃开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引起了基础教育在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

二、我国信息化教育与国外信息外教育的比较

21世纪信息化教育在理念上将贯彻以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为宗旨的社会化和终身化教育思想,力求让教育的主客体在教育实践的始终做到交互、共享、协同和创新建构。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信息化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说来,信息化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率和利用率不高;地区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信息化程度不一;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向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及家庭广泛渗透;政府特别是部分地区政府对信息化教育重视不够等。此外在我国关于信息化教育的多数研究中,往往将焦点集中在信息化对学校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上。这是信息化教育的一个方面,但并不是信息化教育的全部内核。从前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是以全体国民作为信息化教育对象的,韩国更是开展了“主妇电脑教室”活动。学校信息化教育固然重要,社区和社会的信息化教育同样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边远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而言,信息化教育将提供给他们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习成为每个人的终身需要,而信息化教育无疑为社会和个人的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月华.教育信息技术中外比较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陈大柔,谢艳.信息化教育: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

[3]边新志.浅谈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

[4]全淑兰.信息化时代教育的特点及对策简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5]臧佩红.一些国家的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战略.中国教育报

[6]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局地.中国电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范文6

2008年,西山区以租赁方式汇聚教育信息化建设合力,借助西山电信公司的技术、设备和网络优势,投入资金1 600万元,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初步建成了西山区“校校通”教育信息城域网,为区内所有学校搭建了2M的教育城域专网,形成“校校通”格局,实现了全区校内、校际教育资源的共享。今年,西山区又在云南省率先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全面建设“班班通”教育信息化工程,一次性配置中小学各种实验室设备设施28间,中、小学远程视频交流专用多媒体教室76间,多媒体教室694间,目前,“班班通”工程已基本完成并投入运用,深受广大师生好评。现在,西山区又在“校校通”和“班班通”的基础上借势发展,通过教育系统手持门户网站,构建“人人通”自主学习教育网络,促成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向家庭、向社会延伸。目前,第一期开发的西山教育“掌上通”平台已建有7个模块,正在区内两所学校尝试运行。

2008年以来,西山区先后引进中教育星资源库、中央电教馆卫星资源库、教育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库,建成了西山教育博客、网络在线备课系统、毕博在线教学平台等本土资源库。其中,西山教育博客已成为影响力较大的实名制教育博客。西山区还采用“双向交互教学”和“网络直播教学”两种方式,积极开展城乡异地视频教研、同步课堂探索,解决农村、山区学校优秀教师匮乏的问题,城乡异地远程同上一节课、同课异构、一人双班教学等教学形式已成为西山区远程课堂的特色。

以租赁的方式建设教育网络,让西山教育信息化得以轻装前进,打造以教育科研信息培训中心为核心的教育业务管理中心,构建起对外、对内网络交流体系,是西山区在实现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最具现实意义的探索。

云南今年已有6万余名高校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

本刊讯 日前从云南省教育厅传来消息,截至9月1日,在全省已就业的119 250名高校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近6.6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55.3%。

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有21 107名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和国家事业单位就业,3 287名毕业生通过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就业,1 349名毕业生入伍参军。共有24 684名毕业生到省外就业,其中云南籍毕业生10 132名。1 021名毕业生通过专家指导和政策扶持成功实现创业就业,全省585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全部完成签约。

今年云南省共有高校毕业生137 753人,比去年增加1万多人。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各高校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高度,提高指导服务水平。省教育厅和各高校举办各类专场和校园招聘会3 500多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超过22万条,推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北京:奥赛省级一等奖 高考不再加分

《新京报》消息 来自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消息,从11月9日开始的2014年高考报名工作中,市级以上科技发明创造奖获得者及市级以上单科竞赛优胜者,不再享受高考照顾政策。省级奥赛一等奖获得者高考也不再加分。

上一篇空气净化

下一篇最后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