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捉蚊趣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捉蚊趣事范文1
情况在变化。
北京市大部分小学取消同桌,实行单人单桌,虽然有学校实行“拼桌教学”“小组合作”等,但学生们都反映没有“同桌的你”。浙江一些高中取消班级,试点走班教学制,学生高中时代将再无“同桌的你”。
对于取消同桌的利弊,网上讨论激烈,大家褒贬不一。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博客中感叹同桌文化的消逝:“同桌本是人生的第一次实际的人际关系训练,可惜无意中被灭杀了。”同桌是一种校园文化,所以才有了校园流行歌曲《同桌的你》。同桌是学校给予学生珍贵的财富,是学生交往中最重要的伙伴。取消同桌,对学生来说是人生中的一大缺憾。
首先,取消同桌,得到了“免打扰”,但孩子失去了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体验。
人际交往能力对个人成长非常重要,甚至影响人生的前途和成就。取消同桌虽然可以避免课上同学之间相互打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同桌的影响,专心学习,但从学生成长长远来看,避免被打扰与获取人际关系体验孰轻孰重?今天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缺乏同龄伙伴,孤孤单单一个人,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擅长与人相处。上学后,有个同桌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同桌坐在一起会有些磕磕碰碰,如在桌上画条“三八线”,吵架,怄气,不过这些摩擦再正常不过。孩子们就是在同桌交往中开始学会与人交往的。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同桌在相互磨合中,学会了包容和理解,学会了站在对方角度上想问题,学会了相互帮助。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受阻,而电脑、手机的发明普及进一步减少了孩子的生活交往,人际交往暗藏危机。现在学校又取消同桌,这就更加减少了同学间交往的机会,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堪忧。取消同桌,学生避免了被打扰,但失去了与同桌交流相处的体验,实际上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实在不可取。
其次,取消同桌,教师管理轻松了,但学生失去了成长中最重要的伙伴。
取消同桌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教师既不用为排座位煞费苦心,也少了处理同桌矛盾的麻烦。这是在班级管理上给教师减了负担。结果呢,学生单人单桌,孩子失去了一个亲密接触的伙伴。我从小学、中学一直到中师毕业,一共有8个同桌。同其他同学相比,同桌往往交往更亲密、情谊更深厚。同桌之间朝夕相处,喜怒哀乐趣事连连。有了同桌,上课可以讨论问题,下课可以放松聊天,放学后可以一起游戏;有了同桌,可以分享快乐、倾诉烦恼。学生时代,同桌是伴随我成长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站在教师角度来讲,我更愿意帮每个学生安排合适的同桌,最大限度地发挥同桌的作用。我任班主任时排座位,不仅考虑学生的身高、性别,还会考虑学生的学习、性格、品德等多重因素。好同桌可以互相鼓励、共同学习,有一个好同桌会让学生受益无穷。我曾经将优等生和后进生调为同桌,开展培优补差活动,收到了很好成效。在五年级时,我发现班里男生与女生不说话,极少交流,于是我将男生和女生调成同桌。异性同桌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学会与异往。教育最重要的是疏导而不是堵截。尽管同桌之间的矛盾有时候会让教师焦头烂额,但是只要教师讲究教育艺术,积极疏导,充分发挥同伴关系的积极效应,同桌不仅会成为孩子的最亲密、最重要的伙伴,还会成为教师管理班里的好帮手。
最后,取消同桌,取消班级,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选择权,但失去了集体归属感,导致集体荣誉感、集体生活能力下降。
北京市推广小班制教学,实行单人单桌;浙江省高中推行无班级管理,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按不同科目到不同教室上课……这些都是教育教学的创新。这些创新在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负面作用。有报道指出,浙江省必修课走班,固定教室没有了,班级卫生评比、班集体、同桌等自然也随之消失。试点一段时间后,学校教师发现,教室里原先每个座位堆成小山一样的课本、练习册和课外书没了,教室看上去整洁了许多。但翻开每张课桌的抽屉,废纸、废笔等遗留也多了。抽屉里的垃圾比扔在地上的垃圾还不好清理。后来学校把高一的课桌都换成没有抽屉的了。走班教学一个不利方面突出表现在:学生对班级、对教室的归属感消失了,学生集体荣誉感淡化了。
捉蚊趣事范文2
那是我6岁时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独自一人提着水桶去捉鱼。来到河边,我拉起袖子,又拉起裤子,走进小河里,冰冷的河水在我的腿上逗留,使我等说不出话来,不过没关系,等一下我就能得到“战利品”了!
哟!一只小鱼游了过来,我连忙用手去抓,可是,小鱼的反应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快,眨眼间便消失在的波纹之中,我想放弃了,可我又想:“捉鱼嘛!一定要小心!还要有耐心!
嘿!有一条鱼游了过来,我腿脚微微弯曲,两只手高高举起,屏住呼吸,定眼一看,我跳跃起来,往鱼扑去,不料,腿脚一滑,一头载进水里,鱼没爪着,倒把自己喝进了一口水,还变成了落汤鸡!我气得火冒三丈,举起拳头往水里打。
功夫不负有行人,经过我三番四次的努力,终于抓到的第一条鱼,紧接着,第二条、第三条……水桶渐渐满了起来……
捉蚊趣事范文3
今天下午放假,吃中午饭时,我像一支炮弹,飞也似地冲进了2楼的餐厅,直奔我们那个组的餐桌。
气喘吁吁地坐下来,四周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我,啊?怎么——今天大家都跑得比兔子还快啊?经过的同学冷不防的给了我一个白眼:“我们是兔子,那你是什么?”呸呸呸,真扫兴,不管你们咯,先填饱肚子再说,我蹦蹦跳跳地端了一碗饭。饿死了!一眼就看见碗里装着的回锅肉,把头埋进饭碗里就没有抬起来,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认为我是独一无二的“馋鬼”哦!
“喂喂!”大家不知道在干什么。把头抬起来一看,怎么五双筷子都伸向李美玲的饭碗啊!呵呵,原来是在抢食“瘦肉”啊!“你也不来点?”有人夹走了一个大瘦肉说。“不和你们一般见识,呆会人家来了,看你们怎么说。”不吭声了。过了好久李美玲才来,大家把她的“瘦肉”抢得一干二净,居然还没有过足瘾。现在我知道了真正的“馋鬼”是哪位人士了。“还没有吃够怎么不去舀啊。”“弄光了!”呵呵,没有想到回锅肉这么受大家的欢迎。“去食堂啊!”“谁敢去?”反正我不去,我也不想吃。
李美玲来了。刚想埋下头吃饭,又愣住了。她用勺子拨了拨菜,“啊,怎么我的饭碗里连一点肉腥都没有。”“恩啊,我想去洗个手。”“我的数学作业还做完,先闪人了。”我和其他四位同学留了下来。“怎么回事啊!”还是我的心软“她们给你夹了。”“还来,还来!”李美玲夸张的大吼着,大家都只好归还。“李姐,我吃光了,没有办法,只好 …… ”“毛俊苏,你总没有吃完吗?怎么办?”毛俊苏也不甘示弱“我只吃你一点,又不怎么样。”“可是她只有那一点。”我笑得天翻地覆,手里的水果也吃不下去了,随声附和道,顺便悄悄地溜走了。
午餐,这个看似平常的小事,却给我带来了莫大的乐趣,使我的童年生活丰富多采,快乐无边。
捉蚊趣事范文4
暑假,哥哥带我去捉泥鳅。一路上,花儿向我点头,鸟儿在前面为我引路。我也哼着悠扬的小曲,手里甩着小桶。不知不觉的已经走到了岸边。不管三七二十一,“扑通”一声我就跳进水里,溅起一圈圈水花。哥哥在旁边说:“你小心一点,这水池别人好象还要用。哦”
我气势勃勃地说:“抓鱼行动开始。”哥哥补充说:“笨蛋,是捉泥鳅行动开始。”我嘟着小嘴拉长了声音:“哦……”然后小声嘀咕说:“有什么大不了,不就错了三个字吗?”哥哥假咳嗽两声。还瞪了我一眼,我朝他翻了一个白眼。可等了半天。连泥鳅的影子都没看见。我问:“哥,泥鳅怎么没有呢?”哥说:“哥也纳闷呀,前几天明明看见这有的嘛?”“夷?那有蝌蚪。我去捉”我还朝我哥摆了一副得意样。我把脚抬得老高,然后轻轻放下去,走到蝌蚪旁边。瞧,蝌蚪还没发现危险靠近,我不由得阴笑一下,有立即回到紧张情绪。我站着不好捉,边轻轻蹲下。结果屁股一凉,坐到水了。裤子全湿了,我站起来屁股上还淌着水嘞。哥哥见了在后边幸灾乐祸。我瞪了哥一眼“审问”道:“你怎么不来捉?”哥哥还在笑,笑够了说:“你说你来捉嘛!”我无奈地撇了一下嘴角。突然脚下溜过一条滑滑的东西。“蛇!啊!”我大叫起来,连蹦带跳地杀上岸。
哥哥捧腹大笑,指着我的一串脚印说:“泥鳅都给你吓成这样。”身后突然传来喊声。我还没反应过来,拖着半截鞋就被哥哥拉着跑了,可怜的桶也被扔那了。回家看见镜子里狼狈的自己忍不住笑出声来。
捉蚊趣事范文5
魏巍先生《我的老师》中,在“愠怒”这个片段里,作者是这样写的: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首先肯定老师一贯的行为,从人品上给定位)。仅仅有一次(前后矛盾,这是“调皮”的一种表现。量词前再用副词限制,说明有例外),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好像要落”应该是“没有落”),我用石板一迎(老师的“好像要落”使我误以为老师要“打”我了,才用盾牌“石板”去“迎”,“迎”字说明我为主动。倘用“挡”,说明老师在动真格,真的要“打我”了),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老师用力的程度是“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行为的“调皮”,引出喜人的结果),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师生不约而同地笑,在“调皮”中得以解决,真的好和谐,你说与“打”扯得上边吗),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我”的调皮,使老师“发怒”,“我”的“迎”战,却使老师也“笑了”。真是够“调皮”的学生、够“调皮”的事儿、够“调皮”的语言。“狡猾”这个词似贬实褒,有自我嘲解之意),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误以为“打”,其实老师没有真打的意思,这好像是演戏。从这一出戏中,我们觉得蔡老师是多么的慈爱可亲啊)。
会“调皮”的文章才能显出真性情、真趣味,才能吸引读者。沈复的《幼时记趣》,充满了童心童趣。在“玩蚊子”这则材料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群鹤舞空”和“白鹤青云”这两幅图:
夏蚊成雷(用语夸张),私拟作群鹤舞空(用儿童特有的智慧去想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夸张和丰富的想象,令人拍手称奇)。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玩得好投入)。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玩起了蚊子,实则是在作细致观察,是前一画面的深入),使其冲烟飞鸣(玩得好得法),作青云白鹤观(调皮的孩子都是聪明的。他们会“玩”,在这样的玩中,找到了乐趣,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果如鹤唳云端(想象群蚊腾云驾雾,高亢鸣叫),怡然称快(真的好开心,真的非常有趣。“调皮”的行为,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从以上两段文字的点评中,我觉得“会调皮”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同样写《我的老师》,一些学生却写得稚拙浅薄、雷同重复,甚至虚假空洞。而一些大家则另辟蹊径,自成风景。贾平凹写的老师是一个小孩孙涵泊,在他身上具备着大人所缺乏的良善、坦诚、率真、英勇,读了让人忍俊不禁又给人深思教益。林清玄写的两个高中老师,最慈悲的王雨苍老师和最严厉的“死人面”郑人贵老师,“一个是无限地慈悲,把人从深谷里拉拔起来;一个是极端地严厉,把人逼到死地激起前冲的力量”。读来妙趣横生又心生敬仰感怀,历久不忘。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我们学生不肯调皮,不敢调皮,不会调皮,文章从头到尾都是现实生活的录像,或是虚假的胡拼乱凑,或是摆着脸孔,端着架子,拿着腔调,煞有介事,那样的文章怎会出彩呢?
那写文章怎样“调皮”得起来呢?
要有丰富的阅历。生活是我们进行写作的源泉。莫言曾说:“语感就是灵感,语感从阅读中来,也从生活中来。”如果沈从文先生当年不生活在湘西,没有亲身见过、听过或参与过端午日的活动,他是无法活灵活现写出那两件事的。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要求和指导学生广泛地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如学雷锋、做家务、访谈、辩论、排演、课前演讲、各类比赛、办报、庆贺、祭扫等,有条件的可利用假期外出旅游,通过这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由写作,学会具体、生动、形象地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有个考生写《我们一起走过》,抓住大年三十夜向爷爷学学问这个中心,围绕三个标题“柴火半堆保平安”,“灶膛半满火苗旺”“酒喝半杯身体好”写了三件趣事,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文章以“知”立意,特别是爷爷说的话“穷灶口,富水缸,柴火半堆保平安”“人实心,火空心,灶膛半满火苗旺”,亮人眼眸,富有意蕴。小作者留心生活,勤于积累生活体验,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也获得广泛好评。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要注重积累。语文教材里充满着语文知识,教师除了认真讲授好范文,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启发和训练。还应指导和要求学生对未讲解的课文进行梳理、归纳,从写作视角、题材、结构、语言等方面来要求学生累积知识。语文教材中蕴藏着许多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要精心设计相应的练笔,通过补白、仿写、续写、改写、扩写、读后感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读写迁移,拓宽写作路径,挖掘和提升文化内涵。要鼓励学生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开阔视野,积累生活的间接经验,丰富表象储存。教育学生学会观察,时时、处处做有心人,留心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方式采集大量鲜活的素材,丰富储存库。
学会联想和想象也特别重要,要使文章能“调皮”起来,要学会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得力于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应鼓励学生读点科幻作品,学点画画,学点乐器等一些基本知识,不断提高文化艺术素质。要有创新意识,善于开发运用好储存库里的表象,力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断调动起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功能。要学会设身处地地“感悟”,感知并体悟人的好坏善恶及客观事物的色彩、声响、气味、美丑,让写作素材被心灵所同化,使之情景交融、情智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