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感恩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感恩故事范文1
要成才,先成人。小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一直是小学生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而感恩教育作为小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与。一个孩子从降生到长大成人,无时无刻不接受着来自家庭、社会、自然的关怀,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会感恩。
一、 感恩教育的内涵
要了解感恩教育,首先要明白何谓感恩,所谓感恩,就是指人队自然、社会以及他人向自己提供恩惠的由衷认可,甚至以真诚之心去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的一种认识。
而感恩教育,则是指教育者遵循教育和道德规律,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让受教育形成感恩意识,对恩惠施与者识恩、报恩甚至图报的一种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小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
(一)不良社会风气导致道德缺失
虽然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过上了优渥的生活,但是这也导致人的精神倾向物质化。许多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对现实的充分认识,对父母的辛劳熟视无睹,转而攀比奢华的生活,在吃穿用度上一味跟风效仿,追慕虚荣,对父母缺乏体贴,以个人为中心,没有奉献精神。网络文化泛滥,幼小的心灵被各种不良思想充斥,网络为新一代灌输的知识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都很容易造成小学生的道德缺失。
(二)父母在教育中缺席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道德培养尤其是感恩教育,最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家庭的熏陶。然而,很多家长却恰恰忘记了这一点,很多家长缺乏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有的意识和责任心,有些家长顽固的奉行“唯成绩论”,只要孩子成绩好,品德好坏都不那么在乎了,无休止的娇惯孩子,久而久之导致孩子缺乏道德教育这一重要一环,过度的溺爱渐渐养成孩子偏激的性格,做任何事都是“任我行”,不会体谅父母、感恩父母,要知道,父母可是孩子最该感恩的人,如果连父母都无法感恩,那么对社会、对自然的感恩精神便无从谈起。
(三)学校教育缺乏引导力
当心的学校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教育与学生的道德教育相比,更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学生能否获得一个较好的成绩,成为衡量“好学生,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这种应试教育思想,直接给学生产生了误导,很多学生只知道一味的学习,一旦获得了好的成绩,也没有感恩意识,一味夸大自己的功劳,不会存有对父母、市长的一丝感激之情。学校应该反思这种教育方式,知识和品德孰轻孰重,不能存在偏颇,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恩。
三、如何开展小学生的感恩教育
(一)用案例启迪学生的感恩意识
这里的案例可以是短小精悍而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要表现出感恩的哲理,让学生们意识到感恩的意义,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如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狼等故事。之所以选择讲案例讲故事的方式去教育学生,主要是因为故事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通过听故事可以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打破对学习的排斥,获得对感恩的共鸣。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启迪学生多思考,发表感悟。用情境熏陶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形成感恩精神。
(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感恩意识
通过一些围绕感恩主题设计的情境,要求学生在情境中自由表现自我。这种情境要接近日常生活,结合生活中的要素,要有较强的人际互动性,让学生在情境演练中表现出自己的感恩情怀。
注意,为了提高情境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该依据感恩精神包含的要素,适当分类,比如说感恩包含体谅、感谢、报恩等几个方面,那就应该分成三种情境分别作重点训练。
(三)实践锻炼强化感恩行为
感恩教育必须付诸实践,哪怕从一些小事做起,也应该如此。比如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虽然事情也许微不足道,但却是不计回报的感恩行为。感恩教育的实践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针对特定的对象进行特定的感恩活动,比如母亲节送花;也可以是学习一首感恩歌曲,制造一张简单的感恩图片,强化自己的感恩意识。
(四)家长要发挥好作用
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好学校的活动。感恩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感恩行为不仅应只在学校里,还应该在家庭里。教师的言传身教固然能对学生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家长的一言一行亦是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因素。
(五) 营造感恩氛围
一种文化或者精神气质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氛围,良好的氛围可以让人更好的获得其中的知识,感恩教育同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社会环境,这些环境必须要为感恩教育营造出一片天地,供受教育者去感悟、学习。
(六)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
感恩教育也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味的灌输感恩思想,教师应该去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想法,根据其性格、对感恩的认识,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感恩教育。教师也要主要导学生的年龄、身心状况,不能一味强求学生。在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学生明白感恩教育的意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切实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性。
参考文献:
[1]薄伟英 点燃感恩的火焰——新时期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科研论坛2010(12)
[2]张爱国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新课程(教研版)2010(12)
[3]爱丽 手[J]-少年文艺(阅读前线)2011(1)
[4]课题组 "地震遗产挖掘、赈灾经验总结"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对灾区学校感恩教育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0(2)
小学生感恩故事范文2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因此我们要利用《品德与生活》这一资源不失时机地进行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为人师表,利用榜样的示范性力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作为教者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待人处事的方式,以此来反复警示自己的学生,让他们能正确地明辨是非,理性地看待生活的得与失,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对与错。从而感染身边的学生,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滋生感恩素养,自然而然地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教师高尚的品格是无形而强大的教育力量。品格是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用人格的魅力影响学生。在感恩教育中,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并且做好。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堂上尽量用行动在学生面前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使学生耳濡目染。例如,当老师上课时向学生借用字典查字时,我们要当面表示感谢,不妨让周围甚至全班的学生听到或看到老师的做法。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做好感恩的榜样,才能使学生易于效仿,知道他们在得到别人帮助时该怎么说和怎么做。
二、处理教材,用活教材
小学生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新课标提倡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手中的课本,既善于利用课本,又要跳出课本。课堂既应包括课本内容,又应充满现实生活中的感恩内容,这样才会给学生亲近的感觉,才能将感恩教育根植于学生心中。不同地区的学生对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体会是不一样的,对农村小学生而言,难度过大,蕴含的思想内涵较深的、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适当删减,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内容可适当增加;对城市小学生来说,展现独生子女自私、狭隘、孤僻、脆弱等性格弱点以及纠正方法的教学内容可适当增加等等。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三种方法进行感恩教育。一种是讲故事法。我遇到的学生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讲故事时,学生屏息静听,鸦雀无声。教师要想让故事产生良好效果,先要精心选择好故事,包括带有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和伟人故事。教师还要把故事情节趣味化,曲折化,并把其中积极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需求,然后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描绘,增强学生对感恩的感性认识。教师讲完故事还要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思索把学生对感恩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这才是讲故事的最佳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题时,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增加一道渗透感恩思想的作业题。比如,当母亲节来临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道感恩作业题:请你回家替母亲梳一次头洗一次脚或者给母亲写一封包含祝福语的短信。教师以作业为载体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亲子氛围,在学生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适当运用多媒体现代设备进行感恩教育。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耳目一新的感觉,直观生动的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学生乐于观看。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可以播放一些感恩歌曲或视频,容易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染力。
四、开展课外活动,夯实感恩教育
小学生感恩故事范文3
关键词:小学;感恩教育;价值分析
G621
引言
我们所说的感恩,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个人的处事方式。感恩作为我国一项优良传统,首先是和其个人道德素质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恩和回报,是会被人们在道德上所谴责的,也遭到人们的排斥。所以,如果社会上缺乏了感恩之心,这个社会也会变得冷漠,变得没有温暖。所谓的感恩教育,就是能够通过一些理性的教育和感性的教化,将关爱之情和对感恩的认同感传递出去,在个人的人格上,以及其价值观上能够得到升华。
现阶段,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难免会出现溺爱、放纵的教育模式。导致现在的孩子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过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在关爱上、回报等意识上严重缺乏,这是和道德教育脱不了关系的。而在学校中,对学生在思想意识引导上和教育培养上都是具有一定责任的。因此,在小学中实行感恩教育,去引导小学生健全人格以及良好美德的形成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基础地位与重要价值
(一)感恩教育与责任感培养
只有具备感恩之心,才能更好的回报社会、帮助他人。所以,感恩是一种奉献精神,也是一种责任。在小学中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培养,可以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到家长的和教师的辛苦,能够让学生清晰的了解到其所收获的关爱和期望,能够增加其个人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责任。而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也是美德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和美德教育具有重要关系。
(二)感恩教育与人格塑造
首先,懂得感恩的人必然是具有健全人格的。而很多家长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都存在过于溺爱的情况,至少很多学生在生活上都未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也缺乏自强自立的空间。这样对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的人际交往都会产生严重影响。而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就是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去了解父母的艰辛,明白父母的不易。也能够对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负面事件有正确的心态去处理,为学生以后在社会中的人际处理和社会交往奠定基础。也能够在感恩教育中,为小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
(三)感恩教育与生命教育
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是分不开的。只有对学生在教育中能够正确的善待生命,在心态上、人生价值观上能够积极向上,才可以更好的开展感恩教育。首先,在生命教育上要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的重要性,只有学生有这方面的意识,才会懂得父母给予生命的不易,社会保护生命之情,才会懂得感恩;其次,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对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互亲互爱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只有两者教育相互结合,才能将生命教育更好的深化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中去。
二、在小学德育中实现感恩教育的途径分析
(一)感恩氛围的营造:识恩
在社会中还是非常缺乏感恩意识的,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所涉及的因素也是繁多的。就国内的学生来说,和其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在感恩教育上缺失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学校中,往往较为注意学生基础课程教育以及在教学上的评估等,而在对学生美德教育上则比较忽视,只是在形式主义上过多倾向。虽然新课改的实施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得到较大改善,但是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和教学手段上还是延用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思想上也并未得到改变。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对感恩教育也产生较大影响。在学校中,如果想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利用各种机会去实施感恩教育。比如,学校可以将一些感恩教育的真实故事和一些著名感恩的典故编写成课外读物,或者定期在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演讲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能够为深入的开展感恩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感恩层次的深入:感恩
在学校中所创造了感恩理论基础之后,就可以在学校中全面的推广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比如,在班级中,可以进行小组的划分,在小组的交流和沟通下,去进行感恩活动的演讲。或者是由教师主持,去开展班会等方式;也可以在学校开展课外的感恩活动,将学生所知道的一些感恩事迹进行整理和总结,在全校感恩主题活动中可以将故事讲述出来。或者是在学校中组织感恩作文写作竞赛等等,都可以增加学生对感恩的意识。但是在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中,教师不可以对学生过于强制性实施感恩教育,避免学生反感情绪的出现。
(三)感恩价值的升华:施恩
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将感恩行动付诸实际。所以,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感恩意识之后,在其思想意识上也会具有一定的情感意识。可以通过一些感恩活动的开展,来将学生的感恩意识付诸于实际行动。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向贫困地区的学生捐赠、去孤儿院、养老院进行服务等等;其次,也可以鼓励学生向自己的父母、教师、朋友等去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通过这种方式去将学生的感恩行动变成其习惯,以此促进学生德育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段亚梅.感恩教育之体会[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52-56.
小学生感恩故事范文4
小学生《暖春》观后感范文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全班同学看了一场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暖春》。电影讲述的故事很感人,影片中小花的不幸命运让我流下了同情的泪水。看了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讲述了一个从小失去双亲的小女孩小花,很可怜。一位好心的爷爷收养了她,把她带回自己的家。小花特别懂事贴心,好东西舍不得吃留给爷爷吃。每天小花都和爷爷一起干活。即使她这样懂事,老人的儿媳还是把小花当成“眼中钉”,这让小花伤心不已。让我欣慰的是,最后她的婶娘终于觉出了小花的好,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从此,全家人其乐融融……
相比小花,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但我们却没有做到像小花那样懂事贴心,那样懂得感恩。小花对她的不幸命运从不抱怨,积极面对生活,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好、尊敬长辈、努力学习。而我们,有健全的双亲,却不懂得感恩,觉得父母对我们的好和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是理所当然的。有时候,还因为父母不能满足我们的无理要求,又哭又闹,有时还跟父母说气话,不理家长。现在想一想,这都是不对的。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我以后该怎么做。
小学生《暖春》观后感范文
大地春回之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暖春》彻底冲垮了我精心构筑多时的情感围墙。我心潮澎湃,泪眼婆娑,不得不一次次仰起头,但泪水怎么也挡不住……
《暖春》的故事很简单,情节也不曲折。那么为何这部“貌不惊人”的影片却成为重量级的?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有二:真实和扬善。
影片讲述了一位贫穷且没文化的善良老人收养孤儿的故事。故事情节十分真实,影片表现手法也十分真实,没有一丁点造作之感。故事让我想起我的童年,以及那生我养我、仍然贫困的小山村。于是,影片让我产生的共鸣更为强烈,让我流下的泪水也更多。这与时下风行的以作秀哗众取宠的做法大相径庭,但却收到了不少大片难以达到的良好效果。
影片没有离奇的故事和曲折的情节,但有根主线始终在揪着观众的心——人间大爱。这种爱已超越父爱、母爱和亲情,是一种人类最博大、最深广的关爱。少就更事、寓于爱心却无家可归的小花,让人同情,更令人反思。在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当下,一些人在为如何引导消费潮流而绞尽脑汁时,又有多少人在贫困的旋涡中不可自拔!当小花第一次穿上别人送的花衣裳高兴万分时,我哭了;当小花的手被扎破血迹斑斑时,我的心比针扎还疼;当小花撕心裂肺地哀求“我会做饭,会洗衣服,求您不要把我送走,我每天只吃一顿饭就行”时,我感情的闸门彻底被打开了。为收养孤儿终身未娶的宝柱爹忍气吞吐声地“实实在在做了一回人”,让人崇敬。难道我们有理由以自己未达小康而丧失同情心,对弱势群体不闻不问吗?“我虽不识字,可是我懂得个理儿,人,不能见不救啊!”宝忠爹说这句朴实的话时,虽然不是声严色厉,但却发自肺腑,直刺人灵魂深处。见死不救不已丧失人的起码良知了吗?在社会真情淡化的今天,不正需要最原始、最朴素的真情回归吗?
应当说,《暖春》是近年来少见的弘扬真善美主旋律的好作品,是富于爱心、充满真情地呼唤人们干涸心灵的“及时雨”。《暖春》就像山岭上一朵素洁淡雅、沁人心脾的小花。
当然,影片衔接和收尾略显不自然和仓促。但瑕不掩玉。《暖春》很值得未看的观众去看一次,好好体味一番。
小学生《暖春》观后感范文
看完<暖春>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悄悄地流了下来,这部电影使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震撼!
<暖春>中主人公小花的命运十分悲惨,4岁时她被亲人抛弃在村口,后来一个爷爷把她带到了这个家。这个爷爷非常疼爱小花,但这个家庭的其他人都嫌弃小花,两次要把小花送人,但由于老爷爷的反对都没有送成。慢慢的小花长大了,她以纯洁善良的心感动了家人,家人也回心转意开始善待小花。小花勤奋好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全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小学生感恩故事范文5
一、现在有的学生缺乏感恩思想,变得冷漠与自私
我们最近对我校和附近的几个学校的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最后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道德意识中的感恩意识十分淡薄,对家庭、对社会、对朋友的责任感极其弱化。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而他们为父母做点小事就想索取报酬;对学校中的老师心怀不满,经常挑剔,根本谈不上尊重;在与同学相处的交往过程中往往以我为中心,斤斤计较等。这些不良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现象反映出了我们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弊病。
(1)家长溺爱严重。如今的少年儿童,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每个家庭的掌上明珠,在众多长辈的呵护下,有的已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是“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学业要求期望甚高。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孩子的人格发展不平衡。有的孩子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现冷漠;孝敬之情在心目中淡化,只知受宠,不知感恩。
(2)社会影响深远。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一些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道德观发生了扭曲,他们自私、骄横、冷漠、不善于合作。这样,就使得未成年人也受到了他们的负面影响,缺乏“感恩”的意识。
(3)学校教育缺乏。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学校教育始终未能摆脱考试的圈子,一些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感恩的教育。
二、构建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首先要理解我们的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基础,对感恩教育的心理期望值。为了使感恩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实施感恩教育前要认真分析教育对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及他们的接受能力。根据以上深刻的分析,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我们要选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2)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促进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感恩教育不应只局限于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应注意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同时,感恩教育不是孤立的,必须与文明礼仪教育、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结合起来。
(3)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和稳固,以及感恩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件长期的教育工程,我们不可能一朝一夕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把感恩教育活动融入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贯穿到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4)感恩教育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创设情境,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要在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诱发学生的理性思考,避免空洞、枯燥、无情的说教。
(5)开展感恩教育的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通过开展系列感恩活动,了解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以增加对祖国的认识。还可以开展“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为主题的一封家书活动,开展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开展“为父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的活动,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感恩美好生活”的讲故事比赛等……
小学生感恩故事范文6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价值观;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35-01
近几年来,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尤其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人才的科学价值观体系的完善,已经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现在的小学生一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或独生女,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的,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养尊处优的状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引导学生不仅要在科学文化水平上有所长进,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远大的理想,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师教学中要严格要求自身的言行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尤其是语言的应用上,一方面要精准优美,另一方面要有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语言表达的形式上更加科学严谨,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严谨科学的习惯;另外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情感投入要真切,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探母》这篇课文时,首先应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会让学生说一说平时生活里母亲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谈谈感受,结合本文所触及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意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爆发,我将会举出我自身的感受,表达我对自己母亲的感恩之情,本文所触及的是对母亲的孝顺之情,让人感人至深,引导学生要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感恩父母,孝顺父母,学生在我的情感引导下,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课文情感之中。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教师是与学生共同被课文中“探母”的言行所感动的,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我们要学会感恩。在教师的引导下,我们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扩展到社会中去,即要求自己要充满爱心,学会感恩。
二、利用典型课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
小学语文这一门学科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让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要点,另一方面利用语文教材的优势,即语言文字中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学生要胸怀大志,强化学生科学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并体会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看到各行各业为国家和社会以及人们默默地无私奉献着,这些人使我们的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茂盛和葱绿。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学生懂得了要做一片美的叶子给社会和人们带来帮助,长大后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升华教材内容,坚定学生信念
学生学好语文不在于认识几个字和几个词,而是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并且通过学习语文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走出生活中的一些误区。而教材上涉及到的典型高尚的人物也可以作为学生的榜样,在学习了他们的事迹之后,能够使学生更加坚定信心,走出挫折和生活中的阴影。而这些需要深究的内容亟待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剖析,让学生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内涵,领会其中的道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或失去信心――小学生的心灵比较脆弱,尤其是在考试中失利时,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就会产生质疑,教师也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及时的用语言引导,运用课文的内涵冲击学生不完善的思想,树立信心,坚定科学信念。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时,这篇语文课文的特点是逆境中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并走向成功,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要带着激情去讲述,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激情,“卧薪尝胆”的过程中冲破重重险阻最后取得胜利,其中蕴含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的基础之上,加之教师的深入分析,理解其中的可歌可泣的精神和信念。
那么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应产生一定的内心震撼――结合生活实际,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坚定信念,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最终使自己走出困境。
另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模式不仅局限在教和学上,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安排运用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课堂,丰富教学手段,例如,我们可以选择《雷锋的故事》、《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这些故事用动画视频的形式要比教师讲述的效果好很多。多媒体播放是集声、象、图、文为一体的,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冲击之后,再通过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故事,进一步让学生的内心深处受到冲击和净化。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主要是根据小学生的生长阶段的身心特点,小学生对动画视频比较感兴趣,所以播放视频进行教育和净化心灵容易被学生接收。
参考文献:
[1] 马洪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