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接受美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接受美学范文1
基于这一现实状况,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重新审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状况和任务主体出发进行讨,以期能够更好地处理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关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双向交流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积极的再创造者。
一、对接受美学理论的理解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个美学派别,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家当首推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Iser)。接受美学打破了传统的把文本当作作者化身、以作者为中心的理论范式,提出了“期待视野”的观点。所谓“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在其大脑中早就存在着某种前理解和前知识结构,它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同时也包括人们的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等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语文教材中的艺术形象进行挖掘、补充,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不能言,深化原来并不很深刻的东西,促进作品的意义生成,从而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运用接受美学理念
1.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语文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情感交流课,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令人愉快和谐的情境更便于情感的表达与交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之美,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感交流的情境。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经典电影、风靡一时的电视剧等来寓教于乐,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便引导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在文学的天空中去翱翔,从而达到一种真正的审美愉悦。
2.放飞想象的翅膀,领略课文的内涵
就接受美学来看,每一个表现的客体都包含着无数的未定之处,即空白点。而留有空白点的文学作品就会给人们留下丰富的联想空间,而这些空间的未确定性有丰富信息,促使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对文学作品的探究,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去探究那些文学作品中某些看不到的、听不到的东西,通过这种再创造,从而真正感受语文之美。如归有光在其作品《项脊轩志》一文中以其简洁、如诉家常的笔触为我们回忆了他与其妻一段温馨、浪漫的生活往事,读来令人为之动容,尤其最后“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教到此处,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品味作者那对亡妻浓浓的思念以及物是人非的感伤。
3.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确定作品的真正意义
接受美学范文2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与国外的交流日趋紧密,旅游行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与广度都不断加强。旅游翻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对外交流及人文环境建设的水平。随着宣传意识的增强,旅游翻译的质量已大为提高,但现实中国外民众对我们旅游翻译的认可度、接受度仍然不高。鉴于此,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如何提高旅游翻译质量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德国的一种文学批评范式,它源于现象学、阐释学、俄国形式主义等文学理论,是以读者的接受实践为研究主体的一种理论体系。在传统文学理论的视角下,作品的意义是绝对的,否认社会存在对作品的制约作用,读者只能被动地对其单向静观,这割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否定了读者的能动参与作用,将文学活动中作者、作品、读者这一动态过程切割为封闭的、互不相连的片断。作品作为审美客体只具备潜在的审美价值,是一种“可能的存在”,读者的阅读活动是将其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实现审美价值的唯一途径。[1]23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参与,认为其对作品意义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作品的历史本质不仅仅是作家对作品的创造,更是读者对作品的接受。[1]52作品并不是向每一位读者都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更像是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作品意义的实现是作品本身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一个运动过程,它是一种动态产物,不是绝对静止和绝对客观的东西。[2]608-609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作品的接受和判断都必须以下列因素为基础:对文学规范的预先认识,对已经熟悉的作品的形式技巧和艺术风格的了解,以及过去积累的审美经验。[1]80这些认识和经验先于读者对该作品的主观理解和心理反应。一部作品会通过公开或隐蔽的信号、人们所熟悉的特点或含蓄本文由收集整理的暗示,把它的读者引向一种特定的接受方式,它一定唤醒读者对过去作品的记忆,引起一定的审美期待。[2]606读者不是被动地做出反应,而是积极地参与,作品通过读者的这种参与,才进入一种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中。
三、接受美学对旅游翻译的启示
接受美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并对当代翻译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3]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中心论,其对翻译研究的重要启示就是要转换视角,把研究重点转向目的语读者。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的成败取决于译文能否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其直接关系到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的实现。[4]目的语读者积极地介入到原文、译者、译文三方所形成的对话关系,这有着两层含义:一是目的语读者能动地接受和吸收原语文化;二是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发生着变化,其期待视野在译文的传递过程中逐渐扩大,期待视野的扩大反过来又影响其对译文的接受,两者相辅相成。[5]旅游翻译以外国人为对象,以推介旅游为目的,其翻译效果取决于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情况,这与接受美学的立论精神是一致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接受美学对旅游翻译的启示。
(一)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翻译过程中发生至少两次视野融合:第一次是译者的视野与原作视野的融合,第二次是第一次融合后形成的新视野与目的语读者视野的融合,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的是两次视野融合后形成的产物。译者在视野融合中不是“隐身”的,而是积极参与的,任何译者都是从自己的期待视野出发,译者既是理解者又是解释者,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译者可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承认译者的主体性,并不是说译者可以脱离原作恣意妄为,而是指译者在以原作为依归的前提下,允许出现“创造性的叛逆”。[6]
作品作用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所引起的“审美距离”的大小决定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作品视野如果大大超出了一般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其虽然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不被人或只为少数人所理解,只有当接受者普遍的期待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到某种高度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为广大接受者所认识和理解。旅游宣传材料包含了许多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国人来讲属于大众化的通俗读物,但对于国外民众来讲,其所带来的审美距离较大,非一般读者可以理解。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点,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考虑到他们的审美要求和接受水平,灵活地使用变通手段调动其审美参与,使译文让国外民众看得懂并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传递信息并激发旅游欲望的目的。
(二)在文化层面上关照目的语读者
翻译是两种不同文化间传递信息的活动。对于旅游宣传材料中的文化差异,译者在翻译时,要在文化层面上关照目的语读者,关照其文化思维,好的译文不仅仅是被理解,更应是被接受。例如某些旅游材料是反映中国特色文化的,包含着深刻的涵义,对于这类材料的翻译,译者不能局限于中国文化,更应该考虑到目的语文化,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因此,译者应立足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上,关注其作用和地位,在选取翻译策略时,应从文化层面关照目的语读者,充分调动其审美体验。例如某旅游网站对秦始皇的介绍:
原文: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秦氏,名政,因生于赵都邯郸,故又称赵政,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前246年至前221年为秦王,前221年统一中国,成为秦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
皇帝。
译文:qin shi huang (259 bc-210 bc), alexander the great of china, personal name ying zheng, outstanding statesman, military commander, king of the chinese state of qin from 246 bc to 221 bc, unified china and became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 as well as china in 221 bc.
在汉代以前,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派生出来的,当时的古人又有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的习惯,所以才有上面的“嬴姓秦氏”、“故又称赵政”等措辞,如果译文照搬原文、亦步亦趋,纠结于这些文化信息,只会使目的语读者一头雾水。译者巧妙地在文化层面对目的语读者进行了关照,直接将秦始皇的名字译为“personal name ying zheng”,并在译文中增添了alexander the great of china,将秦始皇比拟为中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充分考虑了英语读者的文化思维,该译文符合其期待视野,又略高于其期待视野,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参与,达到了旅游信息传递的目的。
(三)在审美经验上关照目的语读者
一个民族的社会历程及文化传统常体现在其美学思想上,这是该民族独特历史及文化在民族心理上的积淀,反映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人文思想。在旅游材料翻译中,原文的审美水准常远超出一般目的语读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期待,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应在审美经验上关照目的语读者,使译文符合其欣赏水平、审美观、阅读习惯,以引起目的语读者的共鸣,实现视野的二次融合。例如:
原文:“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唱晚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人依栏杆水拍堤。”这是古人赞美青岛海滨的诗句。青岛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夏无酷夏,冬无严寒。
译文:qingdao, whose beauty often appears in poetry,is a charming coastal city. it is neither hot in summer nor cold in winter.
上面的旅游宣传材料中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来强调青岛深具文化底蕴,这符合中国人审美心理与接受习惯。但如果将原诗翻译出来,将显得用词过于雕饰,冗长拖沓、华而不实,不符合目的语文化的审美心理。译者巧妙地将其译为“whose beauty often appears in poetry”,关照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译文简洁朴实,又能唤起读者的兴趣,符合其文化心理和审美方式。
接受美学范文3
然而,接受美学却是在反纯本文主义和纯结构语言运动的精神指导下形成的。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为了让语言学家去解析才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必然诉诸于历史的理解。把符号系统封闭起来,进而把本文结构绝对化,必然会把人的历史经验排斥在外。这一指责显然是针对巴黎结构主义和太凯尔小组的。接受美学根据一种新的历史主义的要求,站出来与唯本文主义争辩。
这一要求是由联邦德国的文学史教授、文艺学专家赫伯特·耀斯于六十年代后期到孔斯坦泽大学任教授职时明确提出的。当时,他就语言学领域出现的危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随后,他的《提出挑战的文学史》(一九六七)和他的同事沃尔夫冈·伊泽尔的《本文的召唤结构》(一九七0)出版,这被看作是接受美学进入角逐舞台的标志。
耀斯邀集了一批从事文学的语言学研究的专家到孔斯坦泽大学,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通过这个小组的研究和出版物,他们完成了从文艺语言学向接受美学和效果美学的转向。从此,接受美学走出了孔斯坦泽的学园,走出了联邦德国,成为欧美文学研究和美学界的一个新的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
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就是从纯语言学的视野转向了历史的视野。但是,它并没有抛弃语言学的优良传统,相反,它倒是始终坚持本文结构的原则。接受美学所要引进的是历史的理解这一重要范式,并作为自己的研究基础。这场向接受美学的转向很类似于二十年代海德格尔在现象学中发起的转向,即不再把先验意识而是把历史的解释作为自己的新的基础,但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方法海德格尔却并没有抛弃。看来,自从德国在十九世纪出现了一系列极为重视历史的大哲学家(黑格尔)、大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思)、大文化史家(布克哈特)和大历史学家(兰克)之后,历史意识已成为日尔曼学者的一个传统,他们再也不愿放弃历史的理解这一范式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毕竟是可以通过改塑来形成的,并非只是接受既成的模式,或只是修修补补。
接受美学转向历史的理解固然有社会思潮的原因,这就是六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改革(大学机构的民主化、科学理论界的修正)浪潮,大学生对资产阶级的科学观念的反抗运动,和对语言学教育的因袭教规的普遍反感。但是,更主要的动力则是来自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首的德国哲学解释学的历史理解概念。耀斯明确承认,加达默尔的解释学经验的理论,以及从效果史中去认识所有历史的理解这一原则,是他的方法上的前提。接受美学是在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所以,不少学者把接受美学作为哲学解释学的一个支派来看待,耀斯也经常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文学解释学。
接受美学关注的不是文学本文的结构,而是对文学本文的理解的历史性。在耀斯看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文的效果和意义,取决于作品在当前历史中的读者的阅读经验中具体化的实际过程;再就是各个时代的读者接受和解释一部作品本文的历史过程。在这里,尽管始终不离开作品的语言意义场,重心却是在力图把握艺术理解的历史经验。
这里有一个相当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接受美学继承并推广了胡塞尔现象学后期和整个哲学解释学所倡导的反主体主义的思想传统。人并不是世界的唯一主体,人的构成本文,也就是人的语言在历史中所形成的种种文化,也是主体。两者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关系。它们相互解释,相互说明。正如狄尔泰所说,人是什么,只有人的历史才能回答。反之,历史是什么,也只有人才能回答。要研究作为主体的人,仅仅分析人的心理结构是不行的,必须从人的语言举及语言的诸构成物入手。离开了语言及其构成物,人什么也不是,主体主义的困境在于,只抓住主体的人一方,只注意主体的结构,则什么也看不见。人只有在镜子中才看得清自己,这个镜子就是人的语言及其构成活动。
反之亦然,只关注语言的本文结构,其意义仍然得不到明确说明。本文的意义只存在于解释它的人的理解意识之中,没有读者的艺术经验和理解意识,本文的意义结构始终是封闭的。作品的意义只存在于欣赏的理解和理解的欣赏之中。读者经验与本文结构互为主体,相互解释,它们依据的就是解释学的问与答的逻辑。接受美学的研究就是在这种问与答的逻辑中展开的。
正因为如此,接受美学针对巴黎符号学派把本文结构绝对化的做法,才把读者摆到了与之相对立的主体地位。
但是,重视读者在揭示作品的意义上的重大作用,又不是接受美学的全部意图甚至主要意图所在。要是接受美学的主要意图只是在于恢复读者的地位,那么,它就只是在复述前人而已。早在三、四十年代,布拉格语言学派的首领穆卡洛夫斯基和现象学美学的宗师茵加尔敦就分别提出了“空白”说和“不定点”说。认为作品中充满了空白和不确定性,需要读者去填充和确定,作品的意义才最终完成。事实上,早在五十年代,欧美的一些极为普通的文艺研究学者也懂得从作者、作品、读者的三位一体结构中去考察文艺作品。接受美学并非不知道穆卡洛夫斯基和茵加尔顿的研究成果,相反,它公开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研究的前提。望文生义地以为接受美学就只是重视读者,是一个严重的误解。
接受美学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呢?接受美学所要突出的乃是以艺术经验为主的历史的审美经验,它是在读者的接受和解释活动中表达出来的。
哲学解释学不就是注重艺术经验吗?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和他的《短论文集》第二卷中,一再把艺术经验提到中心位置,作为解释学经验的典范。耀斯等把艺术经验提到核心位置又有什么新意呢?
原来,接受美学重视艺术经验的出发点与哲学解释学是不同的。它的出发点是马克思的交换理论和新哲学家哈贝马斯的文往理论。耀斯强调,如果不把艺术经验的交往因素考虑在内,对艺术经验的考察就是不完整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分配与交换的循环模式对耀斯启发很大。哈贝马斯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提出交往理论,以语言的交互作用的关系概念来更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上的生产关系概念,意在于以历史意识的交往关系来说明人的经验。这就是他的历史的批判解释学。耀斯正是以此为根据,力图在一个文学的交往系统的环境中,去把握历史上的某种生活世界中的艺术经验。这是一种作者、作品、读者的动态过程的历史学,所谓效果史和接受史都具有社会历史意义上的规定性。文学的交往活动成为艺术作品的意义理解的前提条件。
接下来的问题是,接受美学从社会历史的交往活动关系中来突出艺术经验,其意义又何在呢?这恐怕是理解接受美学的最终理论意图的关键。
在接受美学看来,艺术经验使人摆脱了具有控制关系的历史,使人的行为具有价值的独立自主性。在每一时代,都有一些社会意识形态在压制人只的艺术经验,使艺术沦为统治者的奴役形式。古代的某些艺术禁令,现当代的各种宣传媒介,都在损害人的价值活动。但艺术经验总是一再反抗禁令,拒不解释教规,或者以发展种种新的艺术技巧和形式来否定意识形态的控制。艺术经验具有难以驯服、难以驾驭的性格。正是借助于艺术经验,人才得以拒绝意识形态对世界的解释,而坚持自己的解释。
同时,艺术经验也是人自身获得社会解放的条件。艺术的接受不是一种被动的消费,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赞同或拒绝的审美活动。所以,伊泽尔指出,阅读就意味着准备怀疑我们自己的信念,并允许它们受到批判。艺术经验不仅解放人的生活经验,使其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而且解放人的内在经验和对世界的信念。
因此,耀斯把诗称为创造的活动,把审美称为接受的活动,把净化称为交往的活动,而净化的活动才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艺术经验使人的日常经验发生质的变化,就是净化。耀斯十分注重分析艺术经验与生活世界中的其它感性经验以及宗教经验的区别,其意义也在于此。艺术经验是人的解放的车轮,在耀斯看来,它可以同哲学思辨竟争。
但是,又不能忘记,对交往关系中的艺术经验的分析始终没有离开语言场。任何经验离开了语言,都无从谈起。所有经验都是由语言形成和表达的,而语言恰恰是社会的交往关系的原始结构。对艺术经验的分析必然以艺术的语言为依据,这就又回到了艺术作品的本文及其接受理解上来了。
接受美学范文4
一、翻译任务描述
《荆棘鸟》的作者考琳?麦卡洛,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在1977年,《荆棘鸟》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国际畅销小说”。《荆棘鸟》是一本家世小说,以牧场主的女儿梅吉与罗马大主教拉尔夫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目前,关于《荆棘鸟》的研究大多属于文学性质的,很少有学者涉及它的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研究。虽然《荆棘鸟》已被翻译成数个译本,最为大家认可的要数1990年曾胡的译本了,但是20多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的阅读心理也发生了变化。曾胡的译本与现时代的语言习惯产生了差异,译本也有些落后。本人意图以与其他译本不同的视角来重视原著,在接受美学理论下对原著进行重新翻译。因此,本译作对文学创作和理解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时代意义。
二、理论框架
接受美学,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是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2O世纪6O年代.以姚斯和伊瑟尔为杰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在现象学和哲学阐释学的基础上创立了接受美学。
1.期待视野
翻译是“一个用一种语言的口语或书面语形式替代另一种语言的口语或书面语形式的实践过程” [1]。从上面对翻译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为了客观地再现原文的形式与内容,译者必须认真仔细地“吃透”原文。要想忠实地再现原文的风貌,译者必须首先充当一名忠实的读者。然而,由于读者在阅读之前或阅读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不同的译者会创作出形式和内容上有明显差异的译文。接受理论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具体的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备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先在知识框架的状态,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
2.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
根据接受美学和翻译学的观点,文本应定义为未被读者解读前的文学作品。源语文本具有双重属性:决定性和开放性。决定性属性指的是文本的既定意义。源语文本的词语、句子,以及搭配表达了作者的意向,对译者起到限制作用。文本是决定翻译的基本因素。文学作品实际表达的意义可能与作者真正的目的并不相同。而且,鉴于语言的抽象性特征,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文本。伊塞尔宣称:“文学作品就有两个极点,我们称之为艺术极点和美学极点。所谓艺术极点是指作家创作的作品;所谓美学极点就是由读者完成的实现过程。” [2]文本的所有意义应该存在于读者的实际阅读活动中。根据伊瑟尔的观点,意义并非包含于文本自身,而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
三、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翻译案例分析
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对比英汉语言的差异,运用了一系列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下面笔者举了几个具体的例子。
1.词的翻译
(1)隐含意明了化
①Solid Victorian furniture filled the rooms to overflowing,smothered in fine red dust.译文:满屋子结实的维多利亚家具多的用不了,上面布满了红色的灰尘。
在用词方面,汉语更倾向于具体化,而且习惯用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在例①中,“overflowing”在字典中意为“过剩的、溢出的”,但笔者在这里翻译成“多的用不了”。“smothered”意为“窒息、闷死”,笔者翻译成 “布满”。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得知“多的用不了”和“布满”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而且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原意。
(2)词性转化
②But,as the women found to their disgust,the lavatory was nothing more than a hole in the ground some two hundred yards away from the house,and it stank.译文:但是,令女人极度厌恶的是厕所,在距离房屋大概200码的地方,只是在地面上地面上挖了个洞,而且还臭气熏天。
在第二个例子中,“stank”是一个动词,它意为“发出恶臭”,但是这里笔者将动词转化成形容词,把“stank”译为“臭气熏天”。
2.句子的翻译
(1)句子的引申
③One superlative song,existence the price.But the whole world stills to listen and God in His heaven smiles.译文:荆棘鸟血流尽了,它超脱了痛苦,一曲最美妙的歌声也戛然而止。然而,整个世界仍在静静的聆听着,上帝也在天堂微笑着。
例子中的“One superlative song,existence the price.”这一句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翻译过来就是“一首最动听的歌曲,存在价值”,显而易见,这样翻译并不符合原文的感情基调。目前,关于题记的翻译版本有很多,接受美学中的文本不确定意义则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情感,所以不同的译本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题记中讲述了一个有关于荆棘鸟的悲怆凄凉的传说。为了迎合原作者的思想感情,笔者此处将译文改为“荆棘鸟血流尽了,它超脱了痛苦,一曲最美妙的歌声也戛然而止。”
(2)主动被动转化法
“英语和汉语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在英语中,凡是不必、不愿或无从说出施事者时,句子多用被动语态表达;有时为了强调被动动作,为了使行为方便、叙述客观、措辞得当、语气委婉等,往往也用被动语态。所以,被动语态在英语中极其常见。相比之下,汉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狭窄得多。因此,英译汉时,原文中不少被动语态的句子需要做出转换处理。” [3]
④ From some of these the sheep and cattle had to be protected,especially when they dropped their young.译文:羊群和牛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被这些凶猛动物袭击,尤其是当它们丢失幼崽的时候。
第四个例句中,原文“the sheep and cattle had to be protected”使用的是被动语态,当保留被动语态形式直接翻译成中文则是“羊群和牛群必须受到保护”。毫无疑问,译文忽略了汉语规律,未免显得生硬艰涩,目标读者不会欣然接受此种译文。原文例句的后半句的主语“they”指的就是“羊群和牛群”,这里使用主动语态更能够突显语言的生动性。所以,笔者这里把被动语态转化成主动语态,译为“羊群和牛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被这些凶猛动物袭击”。
(3)运用四字格
⑤ “I’m not used to being on friendly terms with a priest.In New Zealand they kept themselves very much to themselves.” 译文:“我还不习惯如何跟一个神父友好相处呢。在新西兰,他们总是独来独往。”
例⑤中的短语“they kept themselves very much to themselves”,笔者翻译为“独来独往”。
⑥ Sometimes they spent days on end in the saddle,miles away from the homestead,camping at night under a sky so vast and filled with stars it seemed they were a part of God.译文:有时候,他们在离家宅数英里的地方消磨数日,晚上露宿在星斗灿烂的无垠苍穹下,他们仿佛成了天上的神仙。
例⑥中,笔者把“under a sky so vast”和“filled with stars”翻译成“星斗灿烂”和“无垠苍穹”。
四字格是汉语书面表达语中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被人们广泛使用,几乎成为了汉语文章的一大特色。正因为四字格有着它鲜明的特点,“从内容上讲,它言简意赅;从形式上讲,它整齐匀称;从语音上讲,它顺口悦耳。”[4]从以上几个例句可以看出,笔者大量使用四字格,发挥了译入语的优势,增强了译文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接受美学范文5
关键词:接受美学 儿童文学 特性 原则 方法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关注也日渐增多。尽管如此,但是相对于其他文学翻译而言,儿童文学翻译依然没有获得学术界足够的关注及认可,所以有待翻译学者们探究的角度依然特别多。接受美学为学者探究儿童文学翻译供给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其导入为儿童文学的翻译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与指导意义。
一、儿童文学概要与其特性
就中国而言,“儿童文学”一词源自时期。儿童文学即与儿童年龄特性相符,适合儿童阅读,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帮助的各式文学作品。
至于儿童文学的特性,则往往包括如下几部分:第一,儿童性。儿童文学的作者为成人,读者为儿童。优秀的儿童读物必须以儿童为核心,与儿童心理特征相符,其创作目的理应为助推儿童的健康成长;第二,教育性。儿童文学必须理应囊括兼具广义及无形特性的教育。比如说语言教育,价值观教育与集体思想教育等;第三,文学性。既然其名为儿童文学,那么文学性肯定是其必须具备的一个特性;第四,结构简单。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所见的世面是特别窄小的,所以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描绘的画面、意境,我们在进行儿童文学翻译时理应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认知去观看全文,以童心去阅读,以童趣去领悟原文,最后以简单的儿童语言展开翻译,以确保原文的风格与童趣。
二、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又名接受理念,抑或接受研究,系20世纪60年代后期涌现的一大文艺美学思潮,亦属于文学研究领域里兴起的新式方法论之一。德国的姚斯与伊瑟尔是接受美学极具典型性的代表人物。此理论最大的突破便是明确了读者的中心地位,帮助西方文论完成了自“以作者与作品为中心”至“以读者为中心”的巨大转变。
接受美学注重读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重视读者的需求与审美理念对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调节机制。该理论指出:就由作者、作品与读者共同组成的总体关系而言,读者并非可有可无的因素。反之,就根本意义而言,文学作品天生就是为读者而生的,读者属于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姚斯表示:接受美学层面的读者方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此类读者真真实实地参加了作品的存在,且决定着作品的存在。一部作品是否能够拥有长久的艺术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亦是由读者对它的接受程度决定的。作品只有在得到读者阅读后,其价值才能得以展现。
接受美学拓宽了文学探究的空间,亦为文学翻译探究带来了一场巨大的思想革命,它跳出了传统翻译理念的束缚,给翻译探究供给了崭新的理论视角及探究方法。从儿童文学翻译层面来看,接受美学的出现对于其理论与实践发展均具有特别大的指导意义。
三、接受美学环境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分析
(一)接受美学环境下儿童文学翻译需遵循的原则
1.将儿童读者视为翻译的中心
与以前的“作者中心论”及“作品中心论”不一样,当代西方文论注重“以读者为中心”。在阅读时,读者并非被动地做出反应。恰恰相反,读者自身便是历史的能动构成部分之一。若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不曾有读者的积极参与,那么这部作品也必然无法成为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由于唯有借助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方能进入一种持续变化的经验视野里。在接受理论环境下,读者的阅读反应与创造性理论属于文学意义及文学内涵形成的基石。文学的目的即让读者接受,若读者不存在,那文学作品便无从谈起。读者并非被动地接受思想,而是积极地创造加工。此理论不仅较好地拓宽了文学作品的探究空间,并且也给文学作品翻译探究指明了l展方向。鉴于儿童文学作品的受众是儿童,所以儿童文学翻译必须将儿童读者视为核心,译者在实施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时,理应全面了解儿童独有的特性,对其期待、视野展开分析及预测,探究他们和成人接受能力的区别,选用灵活的翻译方法,确保译作可以让儿童读者理解、接受。
2.迎合儿童的视野期待
期待视野即文学接受活动里读者已有的各类经验、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等共同构成的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期待。不管是哪位读者,不管他们欣赏的是哪部文学作品,他们在进行作品欣赏前便早已处于某种先在理解,抑或先在知识的状态了。若缺少此种先在理解和先在接受,无论是哪一类新事物均无法被读者的经验所接受。此种先在理解便属于文学的期待视野。在接受美学环境下,惟有儿童的阅读方可让儿童文学的意义具象化。
3.给予原作充分的尊重
就接受美学而言,原文作品不仅具有相应的开放性,亦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原文开放,抑或封闭程度受作品图式化构造的影响。所以,面对各式各样的翻译文本,除了站在历史环境、译者人文修养等角度展开恰当的解释外,我们还需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标准对其展开研究、对比与判断,总结出每个译本的优势与不足。原作属于翻译活动得以展开的必要前提,亦属于对译本展开评价的基准。因为历史、环境和个体的差异,译本的接受和理解度或许会和原文存在差异,不过翻译活动理当将原文视为基础,我们也应给予原作充分的尊重。
(二)接受美学环境下的儿童文学翻译方法
1.词汇
鉴于儿童词汇量特别少,生活经验不足,所以我们在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理应以儿童的理解、接受能力为依据挑选词汇,尽可能地做到语言简洁易懂。比方说在《Wind the Willows》里有“toad”一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未把这一词汇翻译成“蟾蜍”,而把它译成了小孩子熟悉的“癞蛤蟆”,如此译文便极具生活趣味,同时小朋友也很容易理解。又如在《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里有Jack-o-Lantern一词,该词的意思为“南瓜灯笼”。就西方儿童而言,他们对南瓜灯笼是特别熟悉的。然而中国儿童却显少见过此物,因此若在翻译这个词时,译者可以以中国儿童的心理特性、接受能力为依据,把它翻译为“鬼火”,如此不但可以较好地展现原著的意思,并且还有助于中国儿童的接受与理解。
2.句式
与中国文学崇尚短句不同,西方文学作品倾向于使用长句与复合句,然而此种句式对中国儿童而言不但晦涩难懂,并且十分拗口。所以我们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过程中理应以儿童接受能力为基础,把长句与复合句转变成简单、易懂的短句。如此不但能够为孩子们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同是也可以有效的促进其阅读兴趣的提升。
3.修辞
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儿童语言理应极具生动性与趣味性。因此儿童文学作品时常选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以提高文本的趣味性,进而吸引更多的读者。例如在《The Lambkin and the Little Fish》的译文中,押尾韵的运用让文本极具节奏感,此种朗朗上口的文章自然可以获得小读者们的青睐。又比方说在《The Secret Garden》的译文中,译者将简短的分句、诸多修辞手法运用到了翻译里,彰显了原著的童趣。
4.归化与异化相融合
语言属于文化的载体,鉴于文化背景不一样,所以译者在实施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理应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考虑文化间的异同。异化与归化系译者进行文学翻译时经常用到的两种翻译方法。归化倡导翻译将目的语视为核心,把异域文化转变为目的语文化,此种翻译方法就目的语读者而言通俗易懂,不过却没办法使读者感悟异域风情。异化倡导将原语文化视为核心,觉得翻译理当尽量保留原语文化特性,尽管此种翻译方法能够让读者对异国风情有所了解,不过其译文理解难度却特别大。就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而言,我们理应从儿童的立场出发,选用以归化为重心,异化为辅助的翻译方法。比如在翻译《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时,译者可以选择将“vinegar”译成“酸梅汤”,“sugar”译成“大麦糖”,以有效地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及色彩性,促进孩子们阅读兴趣的提升。
四、结语
儿童文学翻译看上去特别简单,实际上却非常难。鉴于接受美学这一理论的出现拓了儿童文学翻译者的视野,对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时理应站在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儿童文学作品展开本位翻译,同时还应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受众为儿童,应以儿童的独有特性为着眼点,给予儿童接受能力应有的关注,尽可能地翻译出适合孩子们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创作出深受孩子们青睐的译作,儿童文学翻译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羽.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J].小作家选刊,2016(7).
[2] 王博辉.接受美学理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J].商业文化月刊,2016(9).
[3] 高日华,王新.接受美学视阈下文学翻译文本的意义生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9).
[4] 蒋慧萍.论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
接受美学范文6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期待视域 审美距离
一、接受美学及其主要观点
接受美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子联邦德国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
以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塞尔(Wolfganglser)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迅速崛起,对作品内部研究的沸沸扬扬的美学思潮提出挑战,同英美新批评、巴黎结构主义的文本中心论相对,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美学理论,实现了文学研究方向的根本变化(张首映1999:290)。
在接受美学中,“期待视域”是核心概念,它指的是阅读之前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读者往往以它为“参照系”理解和评价作品。期待视域有两种形态:其一是在过去的审美经验(对文学的类型、形式、主题、风格和语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隘的文学期待视域:其二是在过去生活经验(对社会历史人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域。
姚斯还提出了“审美距离”的概念。所谓“审美距离”就是读者的“期待视域”和实际的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一部作品如果和读者的“期待视域”之间不存在距离,即完全符合读者的“期待视域”。那么这部作品往往会平庸而缺乏新意。
二、从“期待视域”简评1940、1980版
1940年初次被拍成电影,由劳伦斯奥立佛及葛丽亚嘉逊领衔主演。
由于这时是二战时期,人们都期望实现和平。消除矛盾。“公共期待视域”体现为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域,因此,电影注重其喜剧效果,淡化冲突,突出和平趋势。演员达西奥利夫是演莎翁话剧出身,话剧演员更具舞台效果,比普通电影演员要演得夸张:卡苔琳夫人成为了正面角色,在男女双方之间扮演了红娘的角色:男女主角之间有刺探、不满、争论,但是好像是建立在早就相互衷情的基础上的,似乎在玩一场双方都知道答案的优雅游戏。电影总体而言不太符合原著精神,但这种改编展示了文学爱情之美和生活和平幸福,可以说较好地迎合了当时的公共期待视域,所以当时该片拍摄后影响较大。
1980版感觉是所有版本中较符合原著本质情趣的。从接受美学观分析,其原因是这次更注重文学本身的审美,较多地考虑了公众的狭隘的文学期待视域。譬如,该版的演员与《傲慢与偏见》最初版本书中的插图画非常接近,几乎是完全按照插画进行挑选的。尤其是达西、柯林斯、班内特太太、卡苔琳夫人、德包儿小姐(美丽、文雅但病态)的形象:班家姐妹也不错,夏绿蒂温柔理性,达到几乎说得上美丽的地步。还有内心独白很多,有些对白甚至是照读原著人物心理活动。以致现在有人认为这是此剧最大缺陷。但观众也因此更加容易理解影片制作努力方向的不同了。
三、2005版中的“审美距离”
较之以上两个版本,有观众认为这个版本比较“特别,因为有些改版似乎融入了很多导演、制片、编剧的个人感觉,表现得有些“另类”,诠释得有些“古怪”,不能为部分观众接受。
这种印象性的评价也不无道理。这可以从接受美学的审美距离角度来分析。由于40、8版本珠玉在前,读者的“期待视域”已然形成,读者更加期望异质成分。渴求审美距离,消除审美疲劳,文艺作品的“陌生化”处理成为重要手段。正如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中需要要大量运用“陌生化”技巧一样,文学名著改编电影时也考虑使用这一技巧改变观众的审美距离。(肖曼琼,2008)
在主题挖掘方面,在分析原著时,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在奥斯丁作品中,《傲慢与偏见》无疑是最有代表性以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时至今日仍被评论者与读者不断提起与研读,甚至多次被搬上电影荧屏。奥斯丁的女性作家身份在十九世纪初,其作品中流露出的女权思想萌芽更为女权主义评论者所重视,《傲慢与偏见》中平民姑娘伊丽莎白与贵族青年迭西的幸福结合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被视为女性解放的早春讯号。(燕奉青,2008)所以改版的导演和编剧都认为女主角伊丽莎白应该成为电影的重心。女主角Keria是几个版本中最美的一位,活泼调皮个性表露无疑,将奥斯丁笔下那种不会装腔作势,说话词锋犀利,坦率直接的女性个性发挥到了极致。而男主角matthew扮演的达西先生戏份就相对较少了。
还有具体拍摄中,其服装、道具、人物外貌的粗陋感觉是特意造成的,戏的取景导演谓煞费苦心,大概也是导演了解到现代都市生活已经让我们对灰蒙蒙的摩天高楼,黑压压的人潮攒动失去了兴趣,影片在英国郊外取景,山色青翠,风光旖旎,配合浪漫的爱情故事,和优雅的古典衣裙,那真是唯美浪漫的极致。还有音乐部分相当精彩,尤其是达西和伊丽莎白独舞的那一段音乐,实在是非常特别。这些使得该版在影片的画质和主题展示方面给观众一个全新的感觉。与前面几版的距离之美悄然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