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同步课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同步课堂范文1
备课是同步课堂的准备阶段,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步课堂所面对的是差异比较大的不同学生群体,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这是我们课前备课的一个难点。
主教与助教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对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教学情况,兼顾二者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如教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体积》一课,在引导学生证明长方体的体积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对城市里的学生,我们可以利用白板引导学生运用克隆、拖拽功能改变“长、宽、高”其中一个因素,引起体积的变化,从而使学生直观清晰地认识到,长方体体积的大小与“长、宽、高”有关。对于农村的学生,他们不具有白板,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实物观察,使学生也认识到这一点。作为主教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证明自己的猜想,从而满足不同区域学生的需要。
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备课的一个重点,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同步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如语文的作文评改课、数学的实践操作、英语的口语训练等等,这些教学内容的课堂设计很大成分依据学生现场生成的资源临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学生而异、因班级而异,所以不太适合教师统一进行调控。对于“新知识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同步课堂。
同步课堂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更多、更复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为高效的课堂提供保障。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就要求课前我们的主教和助教通过网络加强研讨,可以借助QQ聊天室、视频会议系统、网络研修平台等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合双方的教学方法。其实这个研讨的过程,是一个相互提高的过程,尤其对于助教来说,不但要了解具体的设计意图 ,有的放矢地协助主教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主要的是汲取了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从而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完善。
“备学生,备内容,备教法”是同步课堂备课的重点, 因为身居异地,所以网络平台成为备课的主要依托,借助网络解决空间的问题,实现主教和助教共同备课,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二、同上课――同步课堂具体实施的关键所在
上课是同步课堂的实施阶段。它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运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将主课堂的教学活动及课件的音视频信号传送到从课堂,又将从课堂的信息反馈到主课堂,从而使主课堂和从课堂的学生同步听课。扩大了听课学生的数量,克服了空间的障碍。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同步课堂的教师由主教和助教组成,他们资历不同,任务不同,职责不同。主教应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丰厚的教学经验。因为他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班级的学生,而是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班级,他需要有极强的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他不但要关注主课堂学生的情况,更要关注从课堂学生的情况,使双方学生能够很好地互动,更好地融入这个大课堂。主教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上课的速度、教学策略,从而使主从课堂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助教协助主教组织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反馈给予评价。助教要对每一个问题的设置、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准确地给予学生正确地评价。助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可过多, 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助教还应该始终以一种学习的态度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实践中,关注主教如何巧妙地将每一个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当中;关注主教如何不失时机地引导、点拨学生;关注主教如何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课堂教学是主教和助教协调统一、互相配合的过程,是主教和助教集体智慧的体现。
三、齐反思――同步课堂再次提高的必要过程
反思是同步课堂的后续。反思是理解与实践的对话,是再次提高的重要过程。课堂教学是由主课堂和从课堂两部分组成的,所以反思也需要主教和助教共同参与。反思是为了发扬优点,发现缺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思,如教学设计的过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主教和助教以及学生的表现情况等。尤其是主教需要通过反思交流全面了解每一个从课堂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助教则通过反思更深入地了解主教的设计意图及上课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反思是教研团队智慧的交流。通过主教和助教密切的配合和课堂实践,使双方能够目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现象,有了亲身经历,感受会更加深刻。通过反思,借助网络优势互相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大家直言不讳,各抒己见,许多问题一针见血,迎刃而解。
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经过不懈努力,同步课堂的效率会逐渐完善提高。
四、共发展――同步课堂推广普及的最高宗旨
同步课堂范文2
一、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由于数学教材基本上是数学思维结果的系统表述,采取的方法是通过演绎将知识展开,为了使教材的叙述精练、简结,数学命题在教材中是以定论的形成出现的,而隐去了如何获得结论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将作为思维结果的教材内容看作思维过程的材料,有利于学生对命题的理解、领会、记忆,有利于学生的整个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例如在证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先让学生探究求2+2+22+…+263的和,学生发现2+2+22…+263=23+23+…+263=264,得1+2+22+…+263=264-1,但是这个解法对于1+3+32+…+363就不适用,此时教师指出直接求解是算术方法,我们能不能用方程来解决它呢?学生经过提示后大多能设
1+2+22+…+263=X
两边乘以2,得2+22+…+263+264=2X,
X-1+264=2X, X=264-1
在推导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后,学生还提供了以下两种方法
a2 a3 an a2+a3+…+an sn-a1
方法一: q=——=——=…=——=——————=———
a1 a2 an-1 a1+a2+…+an-1 sn-an
sn-a1 sn-a1
即q =———=—————
sn-an sn-a1qn-1
整理得(1-q)Sn=a1(1-qn)
a1(1-qn)
当q=1时,Sn=na1;当q≠1 时 ,Sn=————
1-q
方法二:Sn=a1+a2+…an=a1+a1q+…+a1qn-1
qSn=a1q+a1q2+…a1qn-1+a1qn
qSn=Sn-a1+a1qn
(1-q)Sn=a1(1-qn)
a1(1-qn)
当q=1时,Sn=na1;当q≠1时,Sn=————
1-q
在这个定理的推导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探究、发现和优化推导方法,并通过亲身体会方程思想。教材中的推导方法当然是这一内容的典型题,但教师如果向学生直截了当、平铺直叙地作一简单介绍,没有使学生吃透例题的实质,不清楚此题所隐藏的数学思想,而马上让学生模仿此题去做大量的练习,就达到教材例题所起的效果。只有把教材所隐藏的数学思想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掌握例题的解法,才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二、 数形结合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以学科知识作为载体,在学生获得课本知识的同时,亲自体验知识发生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例如,在讲解第一册(上)P76 例1时,涉及到方程0.8X=0.5的解的问题,书上介绍了数形结合法,讲完这个题后,笔者就势提出了判断方程2X+X-3=0的解的个数,学生依样画萌芦地利用数形结合找到了答案。等到讲完对数后,笔者又提出了:“判断方程log2x+x-3=0的解的个数,学生也能找到答案,同时利用数形结合,然后笔者又乘势提出:“如方程2X+X-3=0的根为α,方程log2x+x-3=0的根为β,求α+β。学生思考后给出的解法令笔者鼓舞:①观察法:α=1,β=2;②单调性:把2X+X-3=0改为log22X+2X-3=0,再与log2x+x-3=0作比较,构造函数f(x)= log2x+x-3,则有f(2α)=f(β),结合f(x)的单调性得到2α= β,从而计算得到结果。③反函数性质的应用:注意到y=2X与y=log2X互为反函数,利用数形结合易得结论。
由此可见,一种数学思想只要根植于学生心中,无疑会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探究数学本质的欲望和动机,进而促进知识的升华,引发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 归纳思想
研究一般问题时,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情况,从中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称为归纳思想。如果说演绎解决问题,那么归纳就是发现问题。在复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时,我们讲到了P121上的例4,对于这个例题,笔者采用的教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课堂上同学们表现了高亢的探索情绪,效果很好。其操作过程如下:
①通过同学板演解出a1,d,写出通项an;②提问:此数列前30项的和;③观察S10,S20-S10,S30-S20,可以得到什么结论?④为了便于观察,笔者又要求学生计算:S6,S12-S6,S18-S12,⑤从前面两个结论看,是否有一般性的结论?⑥要求同学总结,同学马上得到P123习题3.3第10题的结论及证明;⑦拓广:设{an} 等差数列,Sn 是其前n项的和,试求出Sm,Sn,Sm+n的关系(m≠n)⑧巩固练习
在课堂中采取灵活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强化学生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的目标意识、问题意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意识、结果分析的意识。把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放在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的首位,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 分类讨论思想
数学教学内容始终反映着两条线,即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材的每一章节乃至每一道题,都体现着这两条线的有机结合,这是因为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在每个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同化过程中,具有许多的数学思想、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概念的引入、理解、深化和应用各个阶段,适时适度地进行渗透。
在讲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等比数列的求和时,已初步涉及了分类讨论,并讨论了为什么要分类?对分类讨论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讲解课本例题:己知直线l与X轴的交点
为(a,0),与y轴的交点为(o,b),其中a≠0,b≠0,求直线l的方程时,生能由两点式得
x y
—+ —=1然后指明这是直线的截距式方程,是由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不为0时所确定
a b
的。讲后一生问:若截距为0时,如何求方程。另一生马上应答:若截距为0时,直线即过点(0,0),直线方程可改为y=kx。这样对于己知截距的关系,求方程时,学生不至于遗忘截距为0时的情形而自觉地进行分类。
同步课堂范文3
【关键词】 高二语文 同步课堂 教学模式 资源共享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198-01
1 同步课堂教学模式
同步课堂是一种网络平台,由四大功能板块构成的,即同步学习、同步检测、学习园地、空间。它以远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将互联网教学、手机信息服务等相结合,整合教学资源,最终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过程中所有人的共享。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则是这种通过理论指导、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的一种范式。在课后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状况,通过同步课堂有区别推送辅导材料及习题、向家长发送短信和平台信息等,实现课后个性化教学和辅导;学生依据教师发送的具有针对性的辅导材料及与教学同步的习题,有效的弥补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之处,提高学习成绩;家长根据教师发送的短信或短信通知,结合教师推送的辅导资料,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而进行学生学习的监督工作。
2 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同步课堂教师组成
高二语文同步课堂模式中,教师构成包括四方面(1)主讲教师。主讲教师皆是出自于语文教学科班,其专业性必须达到基本要求。主讲教师在教学中有两项任务,第一项任务,即是运用各种有效地教学方法和说课方式对学生进行实时性的授课,并指导学生学习新的科学知识、进行习题练习等工作;第二项任务,即是与助课辅导教师交流,根据助教辅导教师的反馈意见,不断地改进教学。(2)助课辅导教师。其工作主要是监督和组织学生学习科学课程,对整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有效管理。(3)课程负责教师。主要是监督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反馈主讲教师的教学成果,并且定期的进一步指导和深化学生的科学知识。(4)技术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整个教学模式的顺利运行。
2.2 同步课堂硬件设施组成
同步课堂硬件设施主要是建立由中心传输手段与通信手段相结合的远程同步教育平台。这个平台主要包括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干线光纤网、区域宽带网、有线电视网等。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同步课堂教学遍及到学校内的所有教室、办公室等区位点;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手机客户端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使家长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使学生的生活融入到科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3 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运行
在同步课堂教学模式中,主讲教师、课程负责教师及技术教师共同完成高二语文的教学备课、上课等环节,助课辅导教师负责监督学生学习和监督管理学生等辅工作。教师们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分工协作,保证了教学活动顺利的贯彻落实。在同步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二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资源是必备的条件,为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公共服务体系是基础要素,并构成了学习的环境,是整个系统有序进行的保障;主讲教师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引导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关键。
3 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二语文教学的意义
3.1 高二语文课程教辅队伍完善
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二语文教学,无形的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教与学的过程融入了社会、教师、学生、家长等对方了力量。首先,教师的队伍扩展。它不再是传统的单单的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是多个教师合作性的对全体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更加及时、到位。例如,整个教学队伍中除了主讲教师之外,还加入了助课辅导教师、课程负责教师等,这种将管理与授课分开的教师体系、学习与生活分开的教师体系推动了教与学活动的有效化。其次,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监督更加有效。
3.2 高二语文资源共享机制完善
高二语文课程尽管比较贴近生活,比较开展容易学习,但知识面比较广,学好语文比较困难。同步课堂的教学模式正是和好的迎合了教学资源纷繁复杂的问题。通过同步课堂的教学模式,来自多个执行体系的教师集中精力,相互合作性的备课、讲解、管理等,将知识点及讲课的维度提升到最优化,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化的知识资源。例如,将高二语文课程基础知识建立“字词――诗词――阅读――作文”四大板块的体系,教师分组开展备课,建立比较完善的学习体系(或复习体系),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体系(或复习体系)学习。基于同步课堂模式,通过网络端与手机客户端的连接,将学校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与学校、家长、学生联系起来,学生在及时的得到教学辅导及教学监督的同时,得到最及时的、最全面的教学资源与习题资源。
3.3 高二语文教与学一体化
同步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长辅导更加个性化、一体化,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氛围都能达到最高点。通过同步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融为一体,学生、教师、家长在整个教学过程里融为一体。教学过程里各方面的力量相互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完全参与性提升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因为新的方法和模式的引入激发了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例如,推行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后,学生会改变原来上网玩游戏的习惯,更多的利用网络工具与其他同学讨论课上的学习材料,碰撞出新的火花,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成端,顾玉林.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同步课堂范文4
京剧的确实好,它行当全面,气势恢弦、宏美,是中国戏曲的代表,更被称为“国粹”。
正因如此,有人就认为,应该让中国少年学京剧。
但我认为,京剧进课堂,这是行不通的!京剧作为传统文化,可以让中国少年们了解、认识和欣赏,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学。京剧是一种高深的艺术,需要很深厚的底蕴,十分扎实的基本功,非常高的天赋。而这一切条件,并不是人人生来就具备的,有些人或许生来就没有音乐、艺术天赋,唱普通歌都五音不全,更何况是京剧;有的人生性懒惰,不愿学,也不愿练。所以我说,近京剧并不是人人能学的。
再说,每一位儿童有自己的选择权利,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该学什么,不学什么,有权利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被人逼迫着血学习自己不愿意学习的东西,不是被人像木偶一样操控着。这也许就耽误了他们的前途,也许就会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的伤害。
同步课堂范文5
1、课堂上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
要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课堂上得不同的发展,首先要为这种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而它又是建立在人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应该处理好教学中数学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倡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对话”式教育,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创造更为民主的课堂环境。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层次性,由浅入深、分层渐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起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措施。在课堂教学中,要完全根据学生实际、将教学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由浅入深,分层递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猜想、凝练规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我先让同学们观察情境图,然后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从这幅主题图上你能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无论是哪类学生都能回答,只是获取信息的数量及提出问题的独创性方面有些差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这样给每类学生都有一个弹性去完成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加了优生,特别是“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课堂上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
数学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的活生生的生命,它必然要面对个性与差异。所以,教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有教无类,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就是教师切实关怀尊重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得到新的提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去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我认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我认为教师这样去设计教学,能够使每类学生都有一个弹性去完成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加了优生,特别是“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开发他们的潜能,放手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期待。只有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向全体的要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任何一种相同的教育方法只能让某一小部分学生受益,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存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就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会教育内容的机会。这样,不同的学生就可以得到同样好的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3、课堂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自主发展极为重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要经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的过程,这需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从呵护、引领到放手、开放,使学生逐步“学会”到自己“会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设计有针对性的适合课堂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的练习,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层次,在设计练习上也应该是多层次的,这是课堂教学分层的延续,也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分层练习中,在每个学生保证一定题量的基础上,让他们自由选择,同时鼓励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以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例如《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根据我的课前调查,有30%的学生已会认整时。因此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就考虑每一类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了一系列闯关的题目,鼓励每一个学生向更高的层次攀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知道,学生作业分为课内、课外两类。课外作业我也根据不同的学生分层设计。一是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内容;三是基础训练题,即是根据后进生的学习水平,将某些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目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缓和了后进生学数学难的状况,又减轻了后进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从而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分层评价
在课堂教学时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答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在评价时,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使其树立信心。这样做不但可以帮
同步课堂范文6
“We usc bnnguage ev-eryday:read newspapers,listen toradio programmes,watch TVshows,talk over the phone,goaaip with neishbours,writelet-ters or send e-mails tofriends…”由此可见英语交际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不同级别,如今我们正在构建中小学有效课堂,我现在谈谈,怎样用不同级别的交际法构建中小学英语有效课堂。
根据构建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把交际法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分为三个级别:初级、中级和高级。小学阶段,主要用初级交际法;初中阶段,主要用中级交际法;高中阶段,主要用高级交际法。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多样性,交际法多种多样:用英语点名、谈兄弟姐妹、讲故事等;情境性,课堂上要为学生有效地创设英语交际的情境,当然创设再好的课堂情境,也可能与生活实际有差距,但我们不必担心效果,因为在这些情境中交际多了,学生在实际中自然就能灵活运用;时效性,要切合课堂当时实际,难易适度,有很高的效率;趣味性,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纪律性,要严格按照各交际的规则去做。这三大交际法在形式上区别不大,主要区别在内容的难易和要求的高低上。下面就分别谈构建中小学英语有效课堂中的这三大交际法:
一、初级交际法。其特点具有:模仿性、重复性,有必要的模仿和重复训练。内容和要求是:能运用基本的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英语日常用语,了解简单的英语习惯用法,初步知道一些英国人士日常生活方式,具有基本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浅层文化交际能力。下面举小学构建英语有效课堂中几个交际法的例子:如用英语“点名”、“谈论兄弟姐妹”、“看图说话”等。初级交际法虽然简单,主要用于构建小学有效课堂,却是很必要的,是中级交际法的基础。
二、中级交际法。其特点具有:一般性,太易太难都不会有效,难度适中。内容和要求是:能运用一般的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学生学习和掌握一般英语日常用语和英语习惯用法,熟悉一些英美人士日常生活方式,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深层文化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要连贯,能进行简单的英语演讲。下面举初中构建英语有效课堂中几个中级交际法的例子:如:用英语讲“讲较长的故事”、“看图说话”、“较复杂的情境对话”等。中级交际法虽然一般化,却是很必要的,是高级交际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