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苏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康震苏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康震苏轼范文1

什么是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气体射流的原理,通过一定的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为微小的雾滴或颗粒悬浮在气体中,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及肺部,达到药物治疗的效果。这和口服药物、肌肉注射给药、静脉输液给药一样,就是一种给药方式。但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雾化吸入治疗具有用药剂量小,药物起效快,全身副作用小及使用方便的特点。雾化吸入疗法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婴幼儿喘息、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很多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雾化治疗不是滥用抗生素

雾化的常用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而不是抗生素。目前还没有雾化应用的抗生素,所以雾化与抗生素没有关系。

很多家长都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其实相对于全身糖皮质激素的用量而言,雾化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比较小,并且也比较安全。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骨骼代谢无显著的影响,全身不良反应的风险也没有升高。个别患儿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口腔真菌感染,但通过吸药后漱口或暂时停药,及局部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就可以缓解。

就支气管扩张剂而言,β2受体激动剂是选择性的激动剂,副作用很少。但有时药物过量或应用不当会导致骨骼肌震颤、头疼及心跳加速等反应。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疼、恶心、呕吐、心跳过速等。所以,常用的雾化药物副作用是比较小的,只要按剂量常规使用也比较安全。

雾化治疗的疗效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控制哮喘的症状,改善肺功能,改善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哮喘的病死率,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雾化治疗还是在医院做的,也建议患儿在刚开始生病需要雾化治疗时选择在医院做雾化治疗。当然,如果后面家长对雾化的过程已经比较熟悉,医生也认为患儿可以在家雾化治疗时,那就可以在医院开药,家长学会如何配药和操作雾化器,然后开始在家做雾化治疗。但在此之前,一定要向医生问清楚雾化需要做几天、1天需要做几次、什么情况需要带孩子来复诊等问题。

康震苏轼范文2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急诊护理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急诊护理工作以急、忙、多学科、易感染性、涉法及暴力事件多为特点。由于急诊科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急诊科护士有着高压力,身心健康状况差的情况,而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与护理服务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关注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及有效的缓解其压力源是目前急不可待的问题。

1 影响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

1.1 工作环境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和沟通障碍的场所,护士要面临许多临床上两难的境地,急症抢救、生离死别、技术革新以及各种疾病的威胁。有毒的致病因子、拥挤的工作环境以及令人不愉快的气味,都是护士不得不面对的。在急诊尤其更多和常见。

1.2 危重病人多,抢救多,工作压力大急诊科是医院内急危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抢救任务最繁重的科室。面对急危重症病人,能否及时无误地做出诊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以后的康复。由于急诊科护士长期处在这样一种高度的紧张状态中,自身工作危险性大,工作量大,环境复杂,情况多变等诸多因素,造成护士心理压力过大。

1.3 “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急诊频繁的夜班、加班、抢救危重病人容易使护理人员处于职业应激状态。塞里的应激学说认为,应激是身体对任何需求做出的非特异性反应,应激反应可以导致心身疾病。研究表明,经常夜班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升高。“三班倒”导致生活无规律,人体生物钟紊乱,身体又得不到及时调整。使急诊科护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呈超负荷运转,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心理矛盾和身心疲惫。

1.4 安全得不到保障

1.4.1 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急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是医患双方最早接触的地方之一,接触的病人均表现为病情急、重、危:情绪急、躁、惧等特点,病情变化迅速,后果难以预料,患者及家属在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难以接受后果,常将悲伤、抑郁和愤怒情绪迁怒于医护人员,甚至还动手打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高度紧张、害怕、委屈。造成心理不平衡。此时,处理不当,极易产生纠纷。

1.4.2 职业损伤的压力 机械损伤在急诊是家常便饭,尤其在抢救配合及紧急止血、清创缝合过程中,接触大量的手术、抢救器械,如刀片、缝针、注射器、输液输血针头等。在抢救当中的手忙脚乱,或病人的躁动不安,都有可能被刺伤或扎伤。许多研究表明,护士是医院中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发生率为年人均0.98次。急诊科是针刺伤的高发科室。针刺伤的危害不仅限于针刺伤本身,还可以传播疾病。

1.4.3 易感染急诊的工作环境是一个紧急抢救病人生命的场所,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呕吐物、排泄物,许多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等,因时间紧急而不能有效隔离和自我防护,一不小心就有感染的危险。

1.5 医护、护患关系紧张急诊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人际关系很复杂,不仅要正确处理好医护关系,更要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以及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关系,就会引起人际关系之间的冲突,而医护之间处理意见发生矛盾,不能相互尊重和很好地合作。如医生在抢救过程中遇到未预料到的复杂病例或突发事件时,往往情绪不稳定,态度过激,将不良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护士即使感到冤枉,或存在歪曲事实的情况,也要使抢救顺利进行;尤其是护患之间的冲突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护患双方的权益、健康、经济以及人格和有关道德与法律责任问题,原则上急诊抖护士即使遇到病人歪曲事实、情绪激动、甚至家属痛骂护士、有过激行为,也必须保持平和、理解的心情,并帮助解决问题。然而却压抑了护士自身的感受,做出了精神妥协,在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又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护士会感到地位低下、人身安全不佳,对工作满意度下降,这种长时间的情感投入,会使护士感到身心疲惫。

1.6 知识更新慢,应变能力不强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工作范围逐步加大,对护士的职业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使医疗纠纷不断增多,这就要求护士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抢救技术,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并从多方面丰富专业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不管遇到什么病人,不管发生什么冲突,都能以平常的心态正确地面对和处理。但是急诊科的特殊工作性质导致了护士队伍的普遍年轻化。年轻护士由于工作年限短,对于复杂病情的判断、特殊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欠缺,又常常不能满足护理学科的需要。也是造成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之一。

1.7 护士职业和护士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可社会的偏见认为护士是医生的附属体、是病人的“高级保姆”。护士职业未能得到理解和尊重,加之部分医院管理者重医轻护,造成护士社会地位低,护士的付出得不到充分的肯定和补偿,晋升和深造的机会又少之又少;使得护士个人价值的内心愿望与现实冲突,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自卑、沮丧、失望、焦虑、抑郁等,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使护士职业效能下降。职业效能下降是指职业活动的能力与效率降低,职业动机和热情下降,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应付能力降低。恶性循环,最终离职率甚高。

康震苏轼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抗震施工;影响因素;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如今建筑行业的发展呈现蓬勃生机,人们对工程建筑的质量也有着愈发严格的要求。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想进行建筑抗震设计,首先就要打好建筑设计这一基础,设计方案是否能够抵抗地震的侵袭,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是施工单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篇文章将简要叙述建筑设计和抗震设计之间的关系,并将几个关键问题拿出来分析,来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抗震水平。

一、充分利用新型材料的抗震优势

目前,我国的建筑90%以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和筒体等几种体系,这也是其他国家高层建筑采用的主要结构体系。但国外,特别是地震区,是以钢结构为主。因为钢结构同混凝土结构相比,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协调变形能力强,施工质量容易控制,结构安全度高。钢结构采用轻质的墙面及楼、屋面材料,结构自重轻,地震作用小。钢结构可充分发挥钢材的强度高、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各构件间协调变形能力好的特点,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和抗变形能力,结构安全度高。震害调查表明,钢结构较少出现倒塌破坏情况。如今,随着中国建筑钢材市场迅猛发展,钢材产量已居世界前列,钢材的类型及品种也在逐渐增多,钢结构的加工制造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如有条件尽可能将钢结构充分利用到建筑中,并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SRC)钢管混凝土结构(CFS)或钢结构,以减小柱断面尺寸,并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二、建筑抗震施工的影响因素

(一)相对住宅的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建材质量的好坏,混凝土标号够不够,混凝土强度直接影响框架节点抗剪承载力,对于承受一定荷载的框架节点,混凝土强度越高,则梁、柱的截面尺寸越小,框架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承剪截面也相应减小,在一定配箍率下,对其抗震性能反而不利。钢筋是否合格,有没有偷工减料等都很重要,同时施工技术也十分关键,技术到位,房屋质量就好,抗震性能就好;否则设计再好,施工技术不到位也会出现质量问题。

(二)我国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的目标是确保结构在遭受到相当于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生产设备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一般较早的房屋依据的抗震设防标准相对较低,由于认识水平和财力的提高,后建的房屋抗震性能相对较强。

(三)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取决于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抗震鉴定标准采用两级鉴定方法逐级筛选的程序,若结构满足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要求即可不进行第二级鉴定。这种处理方式主要是为了简化鉴定程序,减少鉴定工作量,但第一级鉴定仅针对建筑物中较少的构造措施进行核查,由此判定建筑物能够达到现行鉴定标准的设防目标是一种过于粗略的处理方式。国家根据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震害的严重性确定各地区基本设防烈度,这是各地区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大小。

三、强化建筑抗震施工的重要措施

(一)加强概念设计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多选择一些新颖的建筑样式,同时又要注意其抗震设计、抗风设计等基础要素。应该加强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弹性设计上,尽量要满足延展性的需求,这是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发展的趋势。

(二)建筑物建筑场地的选择

在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阶段,建筑场地的选择是抗震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关键技术性问题,抗震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深入到建筑场地,对建筑场地的地质情况和水文情况进行勘察,收集记录数据,认真研讨在该建筑场地建筑房屋对抗震设计的影响因素,比如建筑场地处于地震频发地段或者建筑场地的地基为软弱地基等,所以在建筑场地选择时应尽量避开这些地段,如果无法避开,就需要充分地运用建筑抗震设计理论知识,对建筑地基和结构进行强化和优化设计,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固性,进而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同时,根据建筑物地域性分布及结构特征选择不同的建筑材料和抗震设计方案,如果建筑场地处在地震高发区,建筑房屋的抗震防烈度要求高,这就需要对建筑结构的柔性和延展性进行考虑。

(三)加强处理防震缝

在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对于那些结构不规则的房屋建筑,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在房屋建筑结构中设置防震缝。在设置防震缝时应注意将房屋建筑划分为规则的独立的单元结构。防震缝宽度应满足房屋抗震要求,完全将上部结构分开,并且防震缝应根据房屋建筑的高度而设置,即房屋建筑高度有多高防震缝就设置多长。

(四)混凝土建筑构造上必须保证延性

经历过一些地震灾害的影响之后,钢筋混凝土建筑想要有效保证其建筑抗震能力,在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就必须保证建筑物在地震环境中有足够承载能力。由于地震的影响,建筑物结构就会进入塑形阶段,非常容易产生变形。针对上述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特点,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抗震,处于地震多发带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一定要按照延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首先保证建筑物薄弱区域的承受能力以及强度方面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强度。另外,增加建筑结构的延展性也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变形能力,将地震的破坏性降到最低,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五)明确规定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等级应符合相关建筑计算和构造的设计要求,抗震等级的设定应根据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和建筑高度来确定。任何黏土砖和天然石砌体的建筑是不存在抗震抵御能力的,地震袭来后,这种堆积墙体极容易坍塌,就算不会坍塌,毁损程度也十分严重。为了防止发生严重的灾害,应合理使用圈梁和构造柱。

(六)选择适合的建筑结构体系

要确保建筑物各部分能维持整体性协调,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选择适合的建筑结构体系,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让所设计的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同时满足这两大条件:稳定、合适。对于一个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而言不仅可以有效满足变形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有效抵抗冲击力的要求。建筑物要具备一定的刚度这样才能对自身的荷载起到一定的承受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变形的出现。此外在发生地震时才有可能对巨大的地震力起到有效缓冲作用,而达到有效避免局部受损的良好效果。因此在选择房屋建筑物结构体系时,既要注意建筑物传力途径的明确性,同时又要注意受力计算的明确性。尽可能在建筑结构体系中不使用转换层,这样在发生地震时可以有效避免房屋建筑物倾斜或局部受损等现象的出现。

(七)选择高质量的建筑结构材料

实践表明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除了会受到建筑施工方案、建筑结构体系及抗震防线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多数情况下还极大地受影响于房屋建筑的施工材料。通常,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不仅会受到来自建筑材料强度,建筑材料刚度的影响,还会受到来自建筑材料连续性及建筑材料均衡性的影响。所以在选取建筑结构材料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考查房屋建筑施工材料的刚度和延伸性,最大限度确保建筑施工材料能与建筑结构体系相符合。此外对于建筑施工材料的经济性能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以便能最充分的发挥建筑施工材料的经济性能,从而达到房屋建筑物的单个性能与整体性能的最佳配合。

结束语

总之,要确保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能高效完成,应在遵循相关建筑抗震规范要求的原则上,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确保建筑物具有稳定的、可靠的抗震性能,达到建筑物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标准。相信,随着相关技术,人员抗震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也将会迈上更高更远的台阶。

参考文献:

康震苏轼范文4

[关键词] 门诊处方; 抗生素; 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82-01

1 材料与方法 抽查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处方10000张处方,重点进行抗生素药物处方药品规范使用情况、扩展用药情况、无指征使用药物等不合格处方分析点评。以《抗生素应用原则》、《新编药物学(第15版)》以及卫生部颁发的文件和其他书面资料为依据,如药品说明书、相关文献和书籍等,查明用药不合理原因,进行汇总和分析。

2 结果 检查门诊2010年1月-12月处方10000张。结果含有抗生素药物的处方1396张,占13.96%;其中处方中含有抗生素口服剂型处方为1260张,占所有抽查的抗生素处方90.0%,含有注射剂抗生素的处方为296张,占所抽查抗生素处方21.20%;不合理用药处方有36张,占抗生素药物处方的2.58%。

其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处方诊断与处方用药不符、超范围或无指征使用高档抗生素药物等。2)一些处方出现抗生素药物之间不合理联合应用。3)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不合理联合应用。

3 详细情况 下面就清河分局医院门诊处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列举说明:

3.1 临床诊断与处方用药不符、超范围无指征使用高档抗生素药物等 列举处方(1):患者,男,42岁。临床诊断:手指挫裂伤。R: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3;250ml ivgtt qd,注射用阿奇霉素:0.5g×3;0.5g ivgtt qd。点评:该处方属超范围无指征使用抗生素药物。注射用阿奇霉素属较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北京市清河医院属特殊管理抗菌药物。次处方抗生素使用目的属预防性用药,根据《抗生素药物临床使用原则》,不提倡选用广谱抗生素药物和新品种及昂贵品种,门诊患者需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的,一般选择使用非限制类抗生素药物。避免在门诊治疗中使用特殊抗生素药物。门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以口服或肌肉注射为主,控制静脉输液形式使用抗生素药物,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进行治疗的,应收住院或留门诊观察室使用(如果必须要用阿奇霉素,因为阿奇霉素口服效果好、半衰期长,可选用口服剂型)。

3.2 一些处方出现抗生素药物之间不合理联合应用 处方(2):患者,男,24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R:诺氟沙星0.1×24,2盒0.2tid po,头孢呋辛酯片0.25×12,2盒0.5bid po。点评: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菌药物药物诺氟沙星和头孢呋辛酯联合应用不合理。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球菌感染,在确诊后单独使用头孢呋辛酯片一种抗生素即可。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一般用在病原体不明的严重感染;用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长期用药细菌可能产生耐药者;减少药物毒性反应。处方中为抗生素间不合理联用。

3.3 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不合理联合应用 处方(3):患者,男,76岁。临床诊断:哮喘;肺炎。R: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1瓶,ivgtt st;氨茶碱注射液0.25×2:0.5g,ivgtt st盐酸氨溴索片30mg×20 tid po;氨茶碱片0.1×100片0.2tid po,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0.1×12片0.2 bid po。点评:茶碱主要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列为介导代谢。左氧氟沙星能抑制P450族同工酶,制茶碱代谢, 使茶碱浓度升高,易出现茶碱的不良反应。该处方为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不合理联合应用。

处方(4):患者,男性,40岁。诊断:上呼吸道感染;高脂血症。R:克拉霉素胶囊125mg×12#/250mg bid po;辛伐他汀20mg×14#/20mg qn po。点评:使用辛伐他汀治疗期内,CYP3A4强抑制剂克拉霉素可抑制辛伐他汀的代谢,增加其血药浓度,可能增加肌病发生的危险性。

4 讨论 北京市清河医院抽查处方合格率较高,但抗生素使用有待规范。建立院内抗生素药物的监督机制十分必要,具体来说包括:1)加强医药人员抗生素用药知识的培训,使医师和药师熟悉各种抗生素的使用特点。2)医师要根据病情和抗生素的特点开据处方。3)药房人员加强抗生素处方的审核。4)在处方点评中发现不合理抗生素用药等问题,及时公示并通知处方医生,从而提高我院抗生素的用药水平。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使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只有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合理、有效、经济的应用抗感染药物,才能提高医院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标志,也是减轻患者负担、减少细菌耐药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康震苏轼范文5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注射器(20ml)配制头孢粉针抗菌素类溶液的无菌有效时间,为临床合理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方法 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头孢粉针抗菌素类药液加入0.9%生理盐水溶酶静脉滴注,3小时内反复多次连续按需使用后,对各时间段的注射器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 细菌学检测结果分析,得出2.5小时内无一例细菌生长,合格率达100%,延长至3h,检测到1个样本细菌培养为阳性,阳性率为2% 结论 在静脉药液配制室,一次性注射器(20ml)配制头孢粉针抗菌素类溶液的无菌有效时间为2.5h。

【关键词】:一次性注射器 头孢粉针抗菌素类 无菌有效时间

一次性注射器在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护理质量管理规定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的执行率100%[1],只是针对穿过皮肤或粘膜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而言。而对于配制药液时,一次性使用各种注射器就废弃是一种浪费。在临床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头孢粉针抗菌素类药液加入0.9%生理盐水溶酶内静脉滴注,在临床上非常普遍,据我科用药数据来看,如果按每天配制一次更换一副注射器算,仅配制头孢抗菌素类药物一天就要消耗80余副,在临床上有时会反复使用多次,也没有发生过输液反应或其他不良现象,但对于用一次性注射器配制头孢粉针抗菌素类药液在多长时间内反复使用是安全的,在国内尚未见理论报道。为达到合理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笔者对一次性注射器(20ml)配药后,分别在不同的时间进行细菌监测探讨,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工作服,口罩,帽子,无菌手套,头孢粉针抗菌素类溶液,20ml的一次性注射器(采用江西省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300副。

1.2 分组 根据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头孢粉针抗菌素类药液时间,设为6个时间组,分别为0.5h,1.0h,1.5h,2.0h,2.5h,3h。

1.3 配制方法 静脉药物配置室的空气洁净,超净工作台区域每立方米≥0.5um粒径的颗粒不得超过3500粒[2]。每立方米行动限度不得5,万级的洁净区域每立方米行动限度不得超过10[3]。工作台表面微生物培养菌落数为0,浮游菌/m3≤5个,沉降菌/皿≤1个,温度20-22℃,湿度50%-60%,操作者洗手后,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口罩帽子及无菌手套,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头孢粉针抗菌素类药液加入0.9%生理盐水溶酶静脉滴注,3小时内反复多次连续按需使用,各时间段进行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测。

1.4 采样方法 按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4]要求,由质控人员采样,将配置头孢粉针抗菌素类药液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5ml无菌生理盐水反复振荡后注入无菌采样管,立即送化验室作细菌培养,在每天配置药物0.5h,1.0h,1.5h,2.0h,2.5h,3.0h各抽取5副注射器,连续10天。

1.5 统计学方法 获得的数据采用百分率统计。

2 结果

根据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头孢粉针抗菌素类药液加入0.9%生理盐水溶酶静脉滴注,3小时内反复多次连续按需使用,各时间段进行细菌学检测

3 讨论

临床使用一次性注射器(20ml)抽取头孢粉针抗菌素类药液加入0.9%生理盐水溶酶静脉滴注,反复多次按需使用,经不同时间段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分析,得出有效时间为2.5小时。《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第五十三条规定,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需标明开启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5]。对于一次性加药注射器的有效使用时间未作明确规定,对其使用过程也没有质量监测。本次探讨一次性注射器多次配制头孢粉针抗菌素类溶液不同时间段的无菌有效时间的结果显示,在静脉药液配置室,配置药物的一次性注射器在开封2.5h内未见细菌生长,样本合格率100%,使用时间延长三个小时,1个样本细菌培养为阳性,阳性率为2%,说明一次性注射的有效使用时间是2.5h内。为临床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头孢粉针抗菌素类药液加入0.9%生理盐水溶酶静脉滴注的无菌使用时间提供依据,在确保病人治疗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同时,减少消耗,节约费用,降低医疗成本,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第2版).广州:广东省卫生厅医政处,2000;5.

[2] 李云英,张勇昌,唐萍,等.注射器细菌污染的监测分析[J].护理学杂志,1998.3

[3] 罗秀金,导致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因素及其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1999.10.

康震苏轼范文6

关键词:心理健康 急诊科 调查 干预 症状自评量表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38-01

心理健康是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功能[1]。急诊科护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一职业性风险,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质量,关系到急诊患者的抢救和有效治疗,关系到患者医院印象的好坏,为了解新形势下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对于维护急诊忽视良好的心理健康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以及对有心理问题者给予有效的干预持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我院现在在职的14名急诊护士和曾经在急诊科1年以上的护士22名进行测试,均为女性,年龄21岁~46岁,平均年龄29岁,护龄1~22年;已婚26人(72.2%),未婚10人(27.8%);学历:中专19人,大专17人。均无严重躯体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史。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对本院现在在职的14名急诊护士和曾经在急诊科1年以上的护士22名进行测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评定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

国际上通用的心理测试量表有多种,SCL-90是目前国内外普遍用于心理健康评价的工具,是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较灵敏、有效,较好的量表。本次研究采用SCL-90测试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包括反映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情绪、恐怖症状、偏执症状、精神病性和其他等10个方面的因子,共90个症状,分为五级评分(从0~4级),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量表某一因子分等于各项目总分除以项目数,评分越高,心身症状越严重。将被测组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进行t检验。

1.2.2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进行t检验。

2 结果

本调查显示,急诊科护士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成人常模(P<0.05)。提示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本调查还发现,医生焦虑、抑郁、恐怖、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成人常模(P<0.05),焦虑、恐怖因子评分显著高于护士(P<0.05);护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成人常模(P<0.05)。表明护士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和抑郁。

3 讨论

3.1 急诊科是抢救工作的最前线,担负着全县120出诊任务和随时接收急性创伤或病情危急的患者,技术和应急能力要求高,工作难度、强度和风险性大。急诊科特定的职业因素。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急、危、重患者多、病种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急诊科护士不但要完成三班倒繁重的工作,还要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急诊科工作节奏快,抢救任务重,在工作中稍有偏差,易产生冲突,尤其是护患之间,经常碰到情绪激动,甚至对护士有过激言行的患者[3-5]。

3.2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多。急危重症患者多,也就意味着死亡率较高,急诊科护士常常会目睹生命的结束,对其心理必然产生较大的冲击,会产生强迫心理,对已经确认的药品或者操作也要反复核对,惟恐自己的稍有疏忽会造成患者的死亡,或者对抢救失败产生强烈的内疚感,进而造成自我价值的丢失[6]。

3.3 急诊科护士编制少,相对于其他科室,急诊科的护理工作本身就非常繁重,再加上护士编制少,一个护士要负责几个护士的护理工作,躯体健康的威胁时刻存在。且作为护士来说要还要承担除护士之外其他的社会角色,在繁忙的工作中自然会造成角色冲突,其思想、感情及行为势必会出现敌对、压抑、厌烦、无奈等不适的感觉。

3.4 护士心理亚健康状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38.62%,明显高于张清华对护士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4]。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提示有关部门应针对护理职业的特殊性,重视和加强护士心理健康的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急诊科护士面对紧张繁重的工作,不仅需要消耗大量脑力和体力,而且还要面对和承受着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这种身心疲惫的状态下工作,其工作质量可想而知。急诊科属于相对开放的区域,工作充满风险,具有不稳定性,无规律性,劳动强度大,又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属于高风险科室。由于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与特殊性,而且在工作中还会受到多种心理社会性危害[7,8]。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可行的、有效的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急诊科护士缓解精神紧张,抗衡工作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急诊护理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理义.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

[2] 吴清平.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7,14(3):165

[3] 刘欢欢,张小远,周志涛.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筛查及评价.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647-649

[4] 张清华,刘小华.不同科室临床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07,7(6):18-20

[5] 查尔斯.莫里斯,阿尔伯特.梅斯托(美).心理学导论.第1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54-358

[6] 徐习.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37-38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