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erp系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erp系统范文1
关键词:erp CAPP PDM 集成
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7-0087-02
The integrated research of ERP, CAPP, PDM system
Qiang Xiao Feng, Liu Meng Qi, Wang Jun Jie
(Shaan Xi HanDe Axle Co.,Ltd, Xi'an 710200)
Abstract:This article gave the idea and sugges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problems of ERP, CAPP,PDM system integration, and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ed method through the enterprise's practice.
Key Words:ERP CAPP PDM integration
随着国家两化融合的要求和企业竞争的实际需要,信息化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制造业企业的首选,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不少企业已经实施了ERP、CAPP 、PDM等系统。这些系统实施有先有后,各个管理系统单独来看,可能实施都很成功。但从企业全局来看,需要大量的人员来维护各系统的基础数据,给企业造成人员的浪费。否则,可能的出错给企业会带来更大损失。如何使ERP、CAPP 、PDM系统基础数据集成,避免以上问题,本文结合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德车桥)实施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1、术语定义
本文中用到的可能引起混淆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1)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
(2)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3)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
(4)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规范设计。
(5)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管理。
(6)BOM:是Bill of Material的简称是指以产品结构为核心组织的各种数据的总称。
(7)EBOM:是Engineering BOM的简称,即设计单位在详细设计完成以后,发放到工艺制造部门使用的以面向设计产品结构为核心组织的产品设计信息。
(8)PBOM:是Planning BOM的简称,是指工艺部门接收到设计单位的EBOM数据以后,添加工艺组合件和工艺路线信息以后,重构形成的面向工艺计划的产品结构。
(9)MBOM:是Manufacturing BOM的简称,是指制造单位接收到PBOM以后,在编制工艺文件的过程中,形成的面向制造的产品结构以及所关联的其它信息。
(10)WindChill:PTC公司的PDM/PLM系统。
2、需求分析
2.1 集成的需求
工艺路线系统、CAPP系统、ERP系统由于没有BOM源头,各系统间各自独立使用,需要重复录入BOM,变更管理很麻烦,不但工作效率也较低,而且无法有效避免人为错误、保证数据准确性。因此,系统集成应首要解决BOM数据源的唯一性、准确性和继承性,缩短工作周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2 应用系统集成的可行性
ORACLE ERP 系统具有标准的开放接口,艾克斯特CAPP系统也支持XML和数据库和接口功能,Windchill PDM系统是PTC公司开发的PDM/PLM管理系统,提供了和一些主要应用系统的集成接口,同时这三个系统本身都用的是Oracle数据库,使得通过中间数据库接口表的形式成为可能。
3、系统集成的目标和方案
3.1 系统集成的目标
系统集成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三个系统中基础数据的集成,实现在PDM管理平台下,物料和BOM数据的有效管理,并实现BOM数据的协同和共享。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实现基础BOM向ERP系统的传递,提高物料管理效率,保证BOM信息唯一性。
(2)实现对基础BOM的变更管理和控制;
(3)实现基础BOM、2D图形从设计到工艺的传递,缩短工艺工作周期,提高工艺编制效率;
3.2 系统集成方案
3.2.1 系统集成总体构架
构建方案如图表1所示,系统集成总体流程如下:
(1)Pro/E系统负责3D模型的设计、2D图纸转换、设计结构的生成;
(2)PDM系统负责建立与Pro/E环境的集成,管理3D模型、CAD文档;
(3)PDM系统依据Pro/E系统生成的设计结构组成EBOM或是手动修改EBOM;
(4)PDM系统负责将EBOM转换为PBOM、MBOM,并将MBOM输出至中间数据库;
(5)CAPP系统从中间数据库获取MBOM,并导入CAPP系统;
(6)CAPP系统负责工艺编制、工艺审签,并将工序信息输出至中间数据库;
(7)ERP系统从中间数据库获取MBOM,工序信息,并导入ERP系统;
(8)ERP系统负责调整标准MBOM、任务BOM,完善物料清单、工艺路线。
3.2.2 系统集成方式
由于系统集成涉及设计、工艺、标准、质量、生产、财务、采购等多个部门,涉及的范围广泛,为保证实施效果,必须打通从设计到制造的信息链条,快速有效的传递数据,通过在建立中间数据库文件,将PDM系统的EBOM,传给中间表,通过维护中间表信息,提供CAPP和ERP需要的信息,再由CAPP、ERP系统读取中间表的信息,将其导入到自身的接口表中。利用CAPP、ERP自身的约束关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物料信息的集成。产品设计完成后,在PDM系统中产生一个唯一的图号(物料编码),新的物料编码进入中间表,在开发的PDM系统中间表维护界面,根据相应的规则维护CAPP系统需要的毛坯和半成品号以及ERP系统需要的物料的库存组织、价格等信息。最后CAPP、ERP系统读入中间表的数据送入其接口表中,经过自身验证,完成集成。
(2)BOM、工艺的集成。PRO-E其和Windchill PDM都是PTC公司的产品,在PRO-E 设计的三维模型检入PDM系统中,自动生成EBOM,在此基础上维护一级路线,审批后。在EBOM基础之上,升级成MBOM,对MBOM结构进行调整。到中间数据库表中,CAPP系统读取BOM信息,根据BOM信息编写工艺,然后将工艺信息到中间表,ERP系统读取数据,送入ERP的接口表中,通过标准验证完成集成,这样既保证了数据源唯一的准确性,又增加了BOM 维护的灵活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二维图纸从设计到工艺的传递。PDM系统实现三维模型和二维图纸的管理,图纸在PDM系统中后,工艺人员根据自身权限。可以直接借用设计的图纸进行工艺编制,减少了重新画图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2.3 数据交互之间的实现
在中间表有状态的字段,用于管理数据是否成功传入ERP的状态检验标识,PDM数据传入中间表时状态为1,在PDM界面中维护数据提交之后状态变为2,CAPP、ERP的程序读中间表状态为2的数据送入自己接口表,验证成功导入CAPP、ERP之后状态变为3,没有正常导入的状态变为4,PDM系统对状态为4的数据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状态仍为2,再进行数据的传输验证。系统维护人员通过查看中间表的状态及时维护数据。
erp系统范文2
关键词:ERP系统 企业资源 业务流程 集成
随着ERP系统在企业日常业务中的应用,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理念、流程、技术和方法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的财务、销售、物资采购和投资项目在系统中通过模块化管理操作,相互集成,形成汇总的企业数据仓库,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
1、财务会计与成本控制模块
(1)应用方面:财务模块的应用,实现了采购管理、生产计划、设备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模块的业务集成,确保了会计信息能够满足自动更新的要求,及时反映企业运营状况、管理状况和综合信息,有效控制企业成本,预测成本和利润的变化,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绩效考核等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
(2)功能方面:在财务会计上,通过总帐模块、应收应付模块和资产管理模块的实施,实现对于总帐、应收帐款、应付帐款、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为各种财务报表提供基础的总分类账和凭证行项目数据。
(3)成本管理方面:根据企业组织结构及管理核算需求设置相应的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对各二级单位的损益进行核算,对成本费用进行预算和控制;通过内部订单归集各种专项成本及费用;启用产品成本核算及物料分类帐的功能,通过CO生产订单,对油气生产成本进行归集和核算;通过利润中心会计及获利能力分析的功能,每月向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相应的利润分析报表。
(4)业务提升方面:ERP的财务系统实现与后勤模块的紧密集成,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财务人员可以对后勤的业务进行精细的核算和追溯,保证了企业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同时,该系统能够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提供和满足上级部门必须的财务报表外,还具有支撑多种内部管理需求的报表和查询功能。实现成本管理和财务会计的数据集成,并在系统中实时的实现费用预算计划的控制。
2、物资供应管理模块
(1)应用方面:物资供应模块的应用,促进了企业按照“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算”的要求推进物资供应管理体制改革。采用物资供应管理标准业务流程,建立公开透明、专业化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相互制约、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物资供应管理运行机制,提升管理功能,实现“三流合一”,信息透明、资源共享。
(2)功能方面:应用物料主数据维护和管理功能,可以实现物资的集中采购、统一储备;可以对供应商进行动态评估,控制网下采购现象。对需求计划自动进行综合平衡;在系统中实现需求录入,并根据需求汇总生成采购申请,然后在系统中进行询报价,并生成采购订单;最终仓库在系统中进行收货操作。同时在系统中实现采购申请或者采购订单等的审批。最后仓库保管员在系统中针对需求进行发货。在实现上述流程的同时,实现与财务的集成,部门间共享信息;实现采购业务与库存、财务和成本等信息的集成;对供应商作动态考评,如供货质量、交货期、价格与售后服务等。
(3)业务提升方面:物资需求计划实现线上提报、审批和传递;实现采购订单线上审批,将计划和采购岗位分离;实现自动平衡;有利于优化库存储备结构;实现在系统内对物资进行报废和盘点处理。
(4)采购方面:采用采购申请管理、供需综合平衡、采购询比价、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等先进管理方式,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在库存方面,通过实时反映库存变化的ERP系统库存管理,实现对物资库存的动态管理和分析。
3、销售与分销管理
(1)应用方面:销售与分销模块对业务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义(将其定义为出售、分发产品和分销两大概念)和划分(工作步骤细分为询价、报价、制作定单、发货安排、发货确认、开票等标准步骤),将现行业务工作中的进货及库存管理工作交付物资管理模块;将销售收款工作划归财务模块管理,更科学、合理地对业务工作进行了整合,将更有利于各模块、各工作环节的相互监督和衔接,从而实现并确保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
(2)业务提升方面:实施销售与分销模块后,销售部门可将主要精力完全转向如何提高服务水平、质量,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及准确分析市场行情走势、及时制定营销策略等有效的管理工作中,更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SD模块通过对客户主数据和价格主数据的严格维护,实现了经营上由着重事后补救控制到事前预防控制的转变,有效维护了企业效益;也可以通过销售单据的追溯查询,检查到每笔交易的发生原因和执行状态,加强经营的过程监控,阻塞经营中的漏洞,降低经营风险,为公司带来新的效益。
4、系统执行成果
(1)ERP是企业真正意义上对各种资源进行规划和整合的系统,它结束了财务部门、物资供应部门、销售部门等各种应用系统单独运行局面,克服了跨系统取数二次手工作账、效率降低、差错风险增大的弊端。ERP系统实现产成品生产与销售、物资的供需存耗用等核心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动态集成,实现以财务为核心,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提高了综合信息质量。
(2)通过实施ERP,建立了一个以资金运作为主线的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支撑、规范并优化企业的财务、计划、物资、销售等经营管理核心业务流程。
及时反映企业运营状况、管理状况和综合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依据。采购、生产、销售业务实时地集成到系统中,并通过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领导战略决策和目标规划需要的各类财务指标在ERP系统中能够及时而准确地提取,进一步为量化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手段。
(3)实现成本管理、资金的实时有效控制。随着ERP系统建设逐步完善,系统对成本管理工作的提升作用日益显现。在ERP系统中,数据集成,资源共享,内部信息传递及时,有利于财务人员和专业职能部门对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生产经营的实物量指标,细化到单项消耗指标及单项获利指标,提高了分析的科学性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促进了成本管理的提升。
5、结语
ERP系统是适应市场状况和管理要求而设计的先进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它的集成性、流程性、规范性、共享性、动态适应性等特点,为企业提供日常核心业务支撑。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为经营管理层的精细化管理创造了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晓东等.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ERP项目技术报告,内部报告,2010.
erp系统范文3
内容摘要:不少成功实施了ERP系统的企业,却在应用ERP系统的过程中遭遇失败。究竟是何原因?本文从ERP系统在企业应用的实施前阶段、实施阶段和实施后阶段出发,着重指出ERP实施后的运营维护阶段是ERP项目成功的关键阶段,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运营维护阶段的工作。为此,本文介绍了ERP运营维护的主要工作,比较几种常见的ERP系统维护模式,分析影响企业选择维护模式的因素。
关键词:ERP 运营维护 维护模式
ERP系统在企业的应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前阶段、实施阶段和实施后阶段,如图1所示。但是,对ERP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实施前和实施阶段。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ERP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ERP的系统规划和目标,软件的选型方法和步骤以及影响ERP成功实施的因素分析等。对ERP系统实施后阶段(即ERP运营维护)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系统地介绍了ERP运营维护的主要工作,比较几种常见的ERP系统维护模式,分析影响企业选择维护模式的因素,为企业做好ERP系统维护工作提供帮助。
ERP系统运营维护的重要性分析
汪劲松(2003)曾对国内63家ERP项目失败的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在ERP项目失败的阶段中,实施后阶段占31.17%,与实施阶段失败的比例相当。可见实施后阶段同样是决定ERP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中国计算机报调研中心在一项关于ERP系统的后续维护调查中发现,33%的企业会在实施ERP后的1~2年内对ERP进行更新换代,40%的企业则在4年内会采取相同的行动。可见,应用状况不是很理想的ERP系统很快会被企业淘汰,而应用良好的ERP系统也需要经过调整来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将实施ERP系统比喻成夺取江山,那么ERP系统实施后的运营维护就可以比作坐江山。打江山遇到的困难和危险往往是显而易见的、是短时间的、具有一定致命性,而坐江山的困难则是长期的、易留隐患的,存在许多不易发现的困难。ERP系统的实施与应用也是如此,ERP实施后会面临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主要包括:系统不稳定、数据不准确、业务部门不支持、业务流程与实际流程的不吻合等问题。
而现实状况是,企业和软件供应商都重视实施前和实施阶段的工作,而较为忽略实施后阶段的运营维护。部分企业ERP项目的失败正是因为系统的维护工作不力,导致业务人员不愿意使用系统,最终导致ERP系统的退出使用。
所以,ERP系统应用的巩固提高就变得尤为重要,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系统的应用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不仅要巩固ERP实施所取得的成果,还要在后来的应用中不断摸索,不断提高应用水平,深层次挖掘系统的功能。从公司日常工作的管理上下功夫,进一步规范ERP系统的应用和操作,用制度来约束不合理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采用不断优化业务流程的方法来提高ERP系统的应用水平,最终实现企业向ERP要效益的目的。
ERP系统运营维护的主要工作归类
系统运营维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需求。从广义上讲,可分为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而狭义上讲,就专指软件维护。软件维护又可细分为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ERP系统维护中,主要的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用户权限管理:新增用户权限、权限变更、权限禁用等。业务流程管理:复查项目实施时所制定的ERP业务流程是否适合当前的业务需要,对流程进行优化,使之更加适合企业处理日常业务的需求。如果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或实际业务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应当及时与相关的ERP实施人员联系,根据需要对ERP流程进行调整,并修改用户权限。公司ERP文档完善:二次开发文档、技术支持文档等。公司用户需求管理:主要为公司ERP升级和改造做准备。与软件供应商及时有效沟通:把公司用户需求、软件使用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软件供应商,促使供应商及时解决问题,并尽可能把本公司的意志体现到软件下一版本。软件日常维护:包含数据库维护,以及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建立维护记录文档。软件升级:包括方案制定、升级实施、过程文档化等等。ERP管理政策以及流程的制定和完善。ERP数据备份:磁带备份、光盘备份、灾难恢复演习等。适当的二次开发:根据企业的应用需求变化,对ERP系统作适当的二次开发,包括ERP与其它软件的接口开发、ERP系统报表的开发与完善等。
从以上的主要工作可见,ERP系统维护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企业需要配置专门的人员进行运营维护工作。而维护人员如何配置?应该配置多少人员?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由企业采取的ERP系统运营维护模式决定。
ERP系统运营维护模式比较分析
ERP系统运营维护模式可以从维护主体、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分散程度两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一)从维护主体的角度分析
根据维护主体划分,企业常用的ERP系统维护模式主要有三种:自己维护、外包维护以及二者的结合。
自己维护。企业自己维护ERP系统,大部分工作由企业的IT 部门承担,其他的职能部门也参与维护工作。通常为ERP系统本身的正常运行与维护由IT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维护,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则对各自相关的系统模块运行进行维护。该模式的优点是维护人员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可以更好地实现系统的深度应用。该模式适合IT技术力量较强的公司采用。
外包维护。企业将全部ERP维护工作外包给专业性公司完成,通常为外包给软件提供商或专业的系统维护商。该模式有助于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IT专业化资源,从而集中精力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采用该模式的比较多。
自己维护和外包维护的结合。由企业和软件提供商或专业的系统维护商共同承担维护工作。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和第三方的IT资源,结合双方的优势力量。通常情况企业负责自身业务流程方面的维护,第三方负责相关技术的维护。根据谁为主要维护力量,又可分为两种:自己维护为主、外包维护为辅和外包维护为主、自己维护为辅。
(二)从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分散程度分析
根据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分散程度,ERP系统维护的方式有分散式系统维护方式和集中式系统维护方式两种。
分散式系统维护方式。分散式维护方式是指整个公司中每个利益相关的实体都有自己的IT部门负责该组织中ERP相关的资源和事宜的管理工作。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系统服务器,并且可以进行ERP项目的开发和实施。采取分散式系统维护方式的多是集团企业。这些集团企业具有以下特点:集团企业采取分散式管理模式,集团总部对分支机构的监控比较弱;集团总公司的IT部门和其它分支机构的IT部门之间的联系不紧密;集团中各分支机构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差距不大,统一的管理和维护比较困难;集团企业涉足行业范围不同,其分支机构的行业差异程度大。
集中式系统维护方式。集中式维护方式是指与ERP相关的主要资源和相关事宜都由公司统一管理。主要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关事宜主要是系统维护过程中的ERP项目的实施,及其管理和监控。每个分支机构只负责内部信息系统简单的日常维护,包括软件终端和PC的维护。
集中式系统维护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降低整个企业的ERP系统维护成本,提高IT资源利用率、降低IT项目风险等方面。对于集团性公司来讲,集中式维护成本要比分散式维护成本低很多。IT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硬件资源上,整个集团只需要在总公司设置服务器。这样服务器数量减少,硬件维护费用和维护人员成本都会大幅降低。在软件问题上,如果采用集中管理,只要总公司购买所需要的软件,其他所有分支机构都可以使用,省去了重复购买的费用。在人力资源上,由于IT部门只在公司中设置,其它的分支机构只需要一两个日常维护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的数量会减少,管理费用就会降低。
中小企业规模小,IT资源有限,通常采用集中式系统维护方式。集团企业维护模式的选择则受到集团的管理模式、分支机构的行业差距、分支机构的信息化差距等因素的影响。
影响企业ERP系统维护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影响企业ERP系统维护模式选择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所选ERP系统的成熟度、企业IT部门的实力、企业规模三个方面。
(一)所选ERP系统的成熟度
不同ERP系统的成熟度、可维护性程度和专业化程度都有很大区别。成熟度高、可维护性好、专业化程度不是很高的ERP系统比较适合由企业自己维护,能够降低维护成本;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可维护性又比较差的ERP系统比较适合外包维护,由软件实施方或软件的提供商提供维护服务,能够降低人员的培训费用,减少资源浪费;而成熟度不高的产品, 就比较适合采用自己维护和外包维护结合的方式,能在更大程度上规避风险。
(二)企业IT部门的实力
企业IT部门实力强的适宜采用自己维护模式。大多数集团企业都具有强大的IT队伍,集开发实施、项目管理于一身。这种具有很高独立开发能力的IT 部门在ERP建设过程中,能够参与大部分工作,对企业的ERP系统较为了解,从而具备系统维护的能力。实现企业的IT 部门自己维护为主的方式,不但能充分发挥IT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也减少了公司的资源浪费。IT部门实力很弱,甚至没有IT部门的企业适宜采用外包维护模式。大多数中小企业一般不设置IT部门,或者只有一两个人负责日常计算机的维护,较适宜采用外包模式。譬如某著名服装公司完全将其ERP系统的运营维护交由其软件提供商进行维护,其公司不设IT部门,只配置2名员工负责与软件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企业IT部门实力中等的适宜采用自己维护和外包维护结合的模式。
(三)企业的规模
企业规模的大小,业务流程的稳定性也会影响企业选择ERP系统维护模式。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业务流程相对稳定,就可以采用完全外包的方式。它们系统管理的集中度高,多采取集中式维护方式。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可以在本企业构造应用环境,将部分系统维护工作外包给产品供应商或专业的系统维护商。集团性企业,ERP系统日常维护量大,响应要求很高,这类企业大多采取自己维护的方式,主要依靠本企业IT人员进行系统维护。但是集团性企业也有采取自己维护和外包维护相结合的方式。通常他们会将特定业务如升级、数据转换、模块添加等做少量外包以补充短期资源的不足。大型集团企业的ERP系统比较复杂,采取自己维护为主,外包维护模式相结合,集中式维护模式是比较合适的。
系统的应用和提高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不仅可以巩固提高ERP系统在企业的应用水平,以促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还可以为将来的系统升级和二次开发,以及新的系统选型做准备。企业应该高度重视ERP运营维护工作,应该根据所选ERP系统的成熟度和企业IT部门的实力、企业规模选择不同的维护方式。
参考文献:
1.Celeste See Pui Ng, Guy Gable, Taizan Chan. An ERP Maintenance Model [C].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3
2.汪劲松.国内企业ERP实施败因与对策浅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1)
erp系统范文4
二、生产工程量难以预测。修船企业ERP系统的管理目标有两个:一是明知即随时随地明确地知道当前企业的状态论文。二是预知,即随时随地根据已知工程量预测近期的人力需求、物料需求、设备需求、资金需求修船企业的ERP系统可分为五个部分:
一、公文流。
二、工程流。
三、物资流。
四资金流。
五、人力流Abstract:Comparingwithotherstreamlineenterprise,shippingrepairmenenterprisehasitsuniquespecialtyincommerceandmanagement.Twoaspectscanillustratethisspecialty:first,productionistightlybondedwiththecommerce,second,itisdifficulttospeculatethedemandofengineering.Oneofmanagementobjectivein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systeminshippingrepairmanenterpriseisacknowledgeoftheproductioncapacityandcostofenterprise,theotherissettingupeffectiveplaninmaterialdemand,manpowerdemand,equipmentdemandandsoon.TheERPsysteminshippingrepairmenenterprisecanbedesignedincludingseveralsubsystems.SuchassystemsofFileStream,EngineeringStream,MaterialStream,CastStream,ManpowerStream,etc.ERP的原则和目标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地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或提高利润率。ERP建设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一个企业在其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对管理有不同的需求。当一个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的程度,或者在一个企业急速扩张完成之后,加强内部管理和降低成本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只有在内部管理相对成熟后,企业才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功的ERP系统,是专门从事ERP集成的公司为企业开发的专用系统,或者是利用已有成熟ERP构件并针对企业作相应调整,同时这个调整必须建立在原来构件定义的整体框架符合企业要求的前提之下。当然,成功ERP系统的背后,必然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流程,建设ERP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再造管理流程的过程。不同的企业对ERP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建设一个成功的系统,首先我们应该研究这个企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建设这个系统是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管理目标。修船企业相对一般流水线企业而言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经营生产上的特殊性也带来了管理上的特殊性。对于一个修船企业,在经营生产上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第一、修船企业中经营和生产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经营工作中,如果接受的工程中各部门的工程量不合理的话,会大大增加各方面生产成本,从另一方面看,如果生产调度上出现问题,设备和人力无法周转的话,经营工作也难以为继;
第二、生产工程量难以预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在生产过程船方可能会经常调整工程量,
其二,在生产实施前很难预测具体工程的难度。无法预知工程量是修船企业最大的与众不同,也是一个修船企业开发ERP系统中最大的难度所在。修船行业中船期就是收入、船期就是利润,保证船期同时无法预知工程量意味着人力的冗余、物资的冗余、设备的冗余,因此大大增加了成本。在修船这样一个需要多工种协作,立体作业的行业,ERP系统中这两点的解决就显得特别困难。现在再考虑修船企业ERP系统的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有两个,一是明知,即随时随地明确地知道当前企业的状态,如生产人员的使用情况,设备的使用情况,资金的使用情况,生产进度的情况,单船的成本,物料的供应情况等等;二是预知,即随时随地根据已知工程量预测近期的人力需求、物料需求、设备需求、资金需求,以供管理者参考。不言而喻,ERP系统一般性的管理目标,如办公自动化OA系统、管理信息MIS系统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ERP的模块的划分和局部的目标修船企业的ERP系统可分为五个部分:
一、公文流,主体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人事资料系统,主要利用内部Intranet网进行信息交换、公文传递、档案管理等等;
二、工程流,主体是生产调度系统、生产车间管理系统、经营估价系统、工程单管理系统,它完成生产各种资源的配置;
三、物资流,主体是物料采购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和经营生产的物料预测系统,它是对设备和物料的管理;四、人力流,主要由考勤系统、人事调配系统、工资管理系统构成,参照工程流的数据完成劳动力考核、劳动力效能管理、劳动力需求分析等;
五、资金流,是财务分析系统,通过上述四个系统的数据及时完成单船成本的即时核算、车间成本的核算、根据设备和物料需求安排资金等。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ERP系统中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它们之间关系。
一、人事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从实现上看应分为四块。
一是劳动工资子系统,主要用于日常考勤、工资管理、奖金及加班费用管理、工资成本预测等等;
二是人事档案子系统,主要用于职工人事档案管理、干部报表、员工统计报表、员工情况查询等等;
三是人事调配子系统,主要用于企业员工岗位管理、岗位调配、劳动力统计、员工培训管理等等;
四是劳动力效能和需求系统,应是从上述三个人事系统和生产车间管理、生产流程系统中提取所需数据,分析劳动力效率和劳动力需求,完成劳动力定量考核和劳动力需求预测,它一方面是计算机管理中管理和统计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管理和分析在发挥作用。
二、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应分为两部分。
一是设备状态管理子系统,主要用于完成设备购入后登记、维护记录登记、目前状态记录、设备报废登记,自动提醒定期维护的设备的保养要求;
二是设备使用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设备使用记录、设备损坏记录,方便进行各类设备调配、设备成本分析、设备采购计划生成。
三、财务管理系统通常企业所用财务软件(如用友)一般是指其中的帐务系统。在ERP系统中财务管理系统应包括成本核算和资金预测两部分。主要是从其它系统中取数,并根据其中各类影响成本的因素作出专业建议。同时也需要向ERP系统中注入ERP系统所需的其它成本数据,如管理费用、福利费等等。
四、物料供应系统物料供应系统应完成三个任务。一是正确反映仓库库存,让生产管理人员能正确清晰地看到生产所需物料在仓库的库存是否足够使用;二是清晰反映成本,能随时查询各生产车间的单船物料成本,车间物料储存量等等;三是快速准确传递各类采购信息,它有两个方面意义,一方面帮助采购人员及时准确采购,另一方面帮助生产管理人员在请购时便可知同类产品采购所需时间,因为采购需求太急便可能增加成本,这样在企业管理中可以明确发现成本提高的每一个细节。当然,物料供应系统在上述三个任务完成后,如果是在一个MRP系统,一个以物料为中心的系统中,它的任务还有它对经营、生产的反馈作用。在修船企业中它主要体现在一个完备的物料供应系统能帮助经营部门在报价时估算成本,生产部门根据进度和价格波动合理安排采购计划,这样同时也完成了对供应采购部门的考核和对生产主管安排请购的能力的考核。
五、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OA系统在任何企业都相去不远,它主要完成公文传递和流通的工作,相对而它也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系统。但它也是一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这里成本主要不是指无纸办公中的纸张成本,而是指管理成本。公文一次录入,并同时修改相关记录,可避免大量重复录入和查询的工作,同时大大提高效率,也更符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六、生产调度系统生产调度系统是修船企业ERP中的难点和重点。从整体上看生产调度是一个数学问题,各类应用数学在此均可得到有效使用。首先看船舶移泊,船舶移泊是一个标准的运筹学问题。船舶均有靠码头停泊的要求,因为方便大件起吊和修理,大部分船舶都要进坞,因此船舶在厂修都有移泊一次以上的需要。无论情况多么复杂和变化莫测,在每一次移泊准备进行,都是一个求解最少移泊次数的运筹学问题待求解。无非情况随时在变,解答随时在变而已。笔者将另文阐述这一类问题的线性规划方法,在此我们不再深入讨论。其二看大型设备使用,大型设备调度是一个以工程进度为经、船舶位置为纬的图论求解。其三多工程、多工种、多船舶的调度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线性规划问题。在应用数学的领域里,运筹学对交通调度、航运管理、运输问题、作业调度、市场销售、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等各个领域都有成熟的模型和作品,体现在管理技术的各个层次,对一个非常特殊的修船行业,决不是能否应用这一科学手段的问题,而是一个应用哪一个手段更合理、更有效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在船舶移泊这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问题明确的地方解决问题,再逐步深入,直至运筹学的理论浸透了生产调度管理的每一个层次。当然,?褂檬侄尉霾挥Ω檬遣恍枰说闹鞴勰芏裕歉蟮胤⒒尤说墓芾砗图际跄芰Γ扑慊扑愕奶跫绺魈醮こ痰闹匾圆煌烁薮吧瓒ㄈㄖ夭煌扑慊嵘刹煌牡鞫炔呗裕煌牧鞒蹋扑慊芾砗褪侄沃皇且笕嗣前压芾碇懈骼嘁砸蛩孛魅凡⑹只⑹褂酶蒲У姆椒ù怼U庋跎俸谙涞鞫炔僮鳎魅犯骼嗖挥τ械某杀镜睦丛矗佣锏教岣吖芾聿愦蔚哪康摹?nbsp;
erp系统范文5
关键词:BOM;ERP系统;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2
BOM Role in the ERP System's
Zhang Xiaohong,Zhao Lixia
(Qinghua Machinery Factory Information Center,Changzhi04601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terprises'information system(ERP)and Computer Aided Design.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their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should treat PDM as the core,treat PDM as the link,combine with CAD/CAPP systems,and make Internet and EDI systems as the Support System,will be conducive to goals.
Keywords:BOM system;ERP system;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ERP的第一代诞生于1965年。数十年来,ERP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吸收了许多国家先进制造业管理思想(如日本的“看板管理”等),不断发展延伸,形成了一种以生产经营、计划管理为主线,辅以CAD/CAM、Internet、GUI和EDI功能的当代企业管理方法。ERP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模块,均是针对企业级资源管理而设计。
在ERP系统中有一些特点:如计划的一贯性和可行性,数据的统一和共享性,灵活的决策应变性,高度的模拟预测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等等。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各种管理数据分为三类: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及中间数据。静态数据包括物料清单、工作中心的能力和成本参数、工艺路线、工时定额、仓库和货位代码、会计科目的设置等等;动态数据是指生产活动中发生的数据,不断发生、经常变动,如客户合同、库存记录、完工报告等;中间数据是在综合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经过综合运算形成的各种报表,在ERP系统运行准备期及运行过程中这些数据都要定期或随时维护,保持数据的准确性。
物料清单(BOM),又称为产品结构表或产品结构树;在某些工业领域,可能称为“配方”、“要素表”或其它名称。BOM作用于计算机识别物料、接受客户定单、编制计划、配套(装配)和领料、加工过程跟踪、采购和外协、成本计算、报价参考、物料追溯、改进产品设计等等。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描述物料清单,如单层法、缩进法、模块法、暂停法、矩阵法以及成本法等等。
一、CAD(Computer Aided Design)中的BOM
设计部门既是BOM的设计者,又是BOM的使用者。通常所说的BOM实际上是零件明细表,是一种技术文件,偏重于产品信息汇总。
设计部门按某种类型产品的图号来组织BOM信息。设计部门在接到定单后按照定单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有三种设计思路自顶向下形式设计、自底向上形式设计、由中间向两头形式设计。无论那一种设计方式,在图号的组织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按照图号来合并产品信息,形成该产品的总明细表、标准件汇总表、外购件汇总表、外协件汇总表等,在需要的时候还能生成产品图纸目录(满足没有运行ERP系统的客户或外协工厂)。有时一个相同的零件由于属于不同的产品,也就有了不同的图号,因此不一定考虑企业物料编码的唯一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物料清单后,每一种物料都有唯一的编码,即物料号。不要将零件明细表(CAD通称为BOM表)与ERP中的BOM信息混淆。设计部门中的零件明细信息表转化为ERP系统中的BOM信息,需要设计部门、工艺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共同协作,以及PDM(产品数据管理)设计产品关系特性的管理来解决零件明细清单与BOM表之间的异同信息,特别是图号与编码号不一致方面(PDM产品结构模块通过其规则库、变量和零件表等功能来完成)。
就使用而言,无论何时,当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或者客户更改技术文件、涉及质量问题或对某个零件进行重新改进设计时,为确保物料清单的准确性,都必须以设计变更通知为依据。在设计变更通知文件的指导下,设计部门通过BOM信息表中获取所有零件的信息及其相互间的结构信息。只有得到这些信息,才能对其进行定义、描述或修改,从而使生产能正常地运行下去(特别是客户的紧急更改通知)。根据设计变更通知编号,在PDM支持下,可以方便地检索变更信息,指导生产、装运和售后服务等生产活动。
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设计变更是导致数据不准确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变更通知管理方法来管理设计变更通知。由于要涉及销售、采购、生产、工程技术、财务等部门,因此一般由企业的副总直接管理设计变更通知。
二、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中的BOM
产品经过设计部门设计完毕后,部分电子数据转交工艺部门制订工艺路线(CAPP),成为说明零部件加工或装配过程的文件。CAPP一般由工艺过程卡、加工工序卡、锻铸热处理卡、检测卡、工装材料工时等汇总信息组成;在一张加工工序卡中由工序(加工步骤)、工时定额(占用工作中心的负荷时间)、加工设备、检测设备、加工工具、工装夹具、材料等组成。
在编制工艺计划时,除涉及设计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外,同时还要涉及BOM中的主工作中心物料、材料物料、加工夹具物料、工装物料及辅料物料等。维护这些静态数据的准确性是保证生产按计划进行的前提。主工作中心的设备维护、备件管理、维修记录,材料采购与库存变化情况,加工夹具、工装设备、辅料等变化都要实时反映到工艺计划编制中去。在工艺计划编制过程中,要能随时(面向对象)地浏览BOM信息,输入BOM信息,报警BOM信息(工艺编制人员发现错误报警),实时反映更新的BOM信息等等。
在没有ERP系统支持的情况下,对工艺编制人员就要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熟知零件加工过程和加工设备的现行状况,还要知道技术参数、库存情况、加工夹具、工装设备等情况。现在,工艺人员在ERP系统的支持下,可以方便地查询按BOM结构设计的典型工艺数据库、获取设计信息、查询机床设备等技术参数等,也能很容易地编制CAPP。
工艺部门(CAPP)产生的数据经PDM处理后传输给ERP系统。
三、PDM(Products Data Management)中的BOM
PDM实际上是连接CAD/CAPP与ERP的核心模块,它管理与产品相关的“信息(ERP)”和“过程(CAD/CAPP)”技术,起着由“过程(CAD/CAPP)”技术向“信息(ERP)”转化,“信息(ERP)”向“过程(CAD/CAPP)”技术转化的重要中间过程,形成了双向的无缝传输数据,避免了大量重合数据的产生。下图是表明它们结构关系图。
由于不同部门有不同形式的BOM信息,企业经常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才能完成这些报表,而且还要不断维护BOM的一致性,避免产生严重的MRP运算错误。四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原来采用的手工录入方式,录入从CAD部门中统计的BOM信息,一个熟练的录入人员录入一个产品的BOM数据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还不包括录入错误导致的返工时间和造成了恶劣影响;现在通过PDM,为ERP系统自动传输BOM数据,只需要几分钟时间。
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PDM以数据仓库(所有系统可共用一个数据库)为底层支持,以材料清单(BOM)为其组织核心,把定义最终产品的所有工程数据和文档联系起来,实现产品数据的组织和管理,诸如产品配制管理、图文档管理、工作流程管理、设计变更管理、权限(角色)管理、版本管理、项目管理、维修记录以及日志管理等等。
PDM系统根据各自的功能特点与可解决工程问题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即:以文档、数据管理为重点的;以设计过程及产品结构管理为主面向CAD的;面向硬、软件异构系统集成平台的。其中第二类与BOM信息最为密切,经过转化处理,达到ERP所需要的BOM信息。
四、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中的BOM
除了前面所描述的系统与BOM有关外,生产部门、产品成本核算部门、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销售部门也有很大关系,生产部门使用BOM来决定零件或最终产品的制造方法,决定领取的物料清单;产品成本核算部门利用BOM中每个自制件或外购件的当前成本来确定最终产品的成本和对产品成本维护,有利于公司业务的报价与成本分析;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中BOM是MRP的主要输入信息之一,它利用BOM决定主生产计划项目时,动态确定物料净需求量,知道需要哪些自制件和外购件,需要多少,何时需要,标准用料与实际用料的差异分析;销售部门通过Internet访问数据源,可以方便地报价,提供准确的零件设计信息与追踪制造流程等自助服务,客户还可以自己下定单购买产品备件。
通过BOM信息,还可以方便地考核各部门的业绩,可以方便地抽取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如果有了新的BOM资料需求,还可以利用原来的BOM资料构造新的BOM资料,简化近似BOM资料的编制工作;如果对BOM信息深入研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产品BOM资料来研究其它产品BOM资料的错误检查,以免计算机输入或认为修改带来的错误,将错误率降到最低。
erp系统范文6
(一)ERP系统的内涵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简称ERP)系统是一种主要面向制造行业进行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管理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通过对企业销售、生产、采购、物流等各个环节,以及人力资源、生产设备、资金等资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ERP就其本质来说,它是随着管理需求的发展、管理理论的完善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而逐步开发出来的一种企业的管理工具。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将企业内部划分为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采购、制造、库存、分销、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等,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各子系统之间实现高度数据共享和无缝集成。其核心思想是根据业务量分配到基础企业所需耗用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它的目标是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确立企业全面竞争优势。
(二)企业实施ERP系统的意义
ERP系统的实施,不仅是公司的一个技术项目,而且是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变革的一个战略性的管理工程。通过运用ERP,企业能够利用计算机对企业的资金、货物、人员和信息等资源进行自动化管理,还具有制造痨公操作,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财务与管理,客户服务,销售与市场营销等商业功能。企业资源计划对于在企业高度普及计算机辅助管理,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提高内部运营的效率和整体的经营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ERP系统的实施对会计实践的影响
(一)ERP系统的实施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ERP系统中的财务部分将企业的需求定位于财务系统而非账务系统。其账目结构的设置、财务流程的处理、接口的设计、报表需求的定义,是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实现了财务子系统与分销、制造子系统的信息集成,其管理的起点是业务而非凭证,其财务部分更加注重于业务对财务的影响和财务对业务的控制。这必然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各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1.改变了财务会计人员的角色,提高了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
ERP系统的实施,改变了会计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方式,也完全改变了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角色。由于企业经济运营信息的收集与归并并不再由会计人员独立完成,而是跟随着业务流程由各管理节点上的数据录入人员来输入,整个集团公司采用同一系统,只要为相关人员设置权限,即可随时登录系统。会计信息在业务活动被相应节点确认后,根据系统原始定义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同时记人相关分类账,并自动产生各类管理报表和财务报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升了报表的质量。这样,会计记账员将被ERP系统替代,由于数据共享和审核功能的加强,其计算数据的准确性非手工可比,占传统会计业务相当比例的“记账会计”人员将“无事可做”,取而代之的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称作“数据分析师”也许更为合适。以前,企业管理人员需要从财务报表中获取信息来做经营及绩效上的管理,如今的信息科技已转为可随时提供管理人员有用的信息,而信息的提供者并不依赖于财务会计人员,甚至于财务会计人员也仅仅是信息的使用者,如此的转变改变了财务会计人员的角色,实现了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角色的真正转变。财务会计人员除了原有的要求外,对其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财务会计人员必须精确掌握涉及会计业务方面的全部政策。有关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管理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构成的会计信息,成为ERP集成系统采集数据的基础,基础知识的不足将导致ERP会计信息的内在缺陷。其次,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企业管理素质。他们不仅要熟悉企业的管理流程,而且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现实制定恰当的会计政策,将其体现在ERP系统中,实现会计控制和财务管理。再次,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他们必须从大量的数据中筛选出反映企业运行状态的关键信息,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
2.改变了会计财务的作业方式
会计财务的作业方式,长期以来主要体现在事后收集和反映会计数据上,在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功能相对较弱,不论是时效性上,还是针对性上,都难以展现它的作用。对会计的反映和控制两大职能,ERP系统已从本质上改变了反映职能的实现方式,会计反映只是以会计形式对共享企业资源数据的专项归集与整理,并不依赖于会计人员的直接建立与采集。会计的反映更为准确、全面、及时,同时使会计控制更为直接、有效,从而使企业的财务和会计变得越来越难以界定。
针对导人ERP后的企业财务会计操作,除保留传统的会计对内、对外结算和企业会计政策的研究与制订外,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与控制、获利能力分析、绩效衡量便成了财务会计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EPP系统的实施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
1.扩大了财务管理的内容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力资源、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之一。然而'由于无形资产确认、计量的困难,传统核算型软件受到很大限制,进行财务决策时也很少考虑这些无形资产。ERP系统除了财务系统外,还包括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等系统,可以从各方面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分析、预测,丰富了财务管理的内容。
2.突出了财务管理的整体性,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信息服务全面性
ERP系统除了提供必须的财务报表外,还能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易于使用的财务模型和分析模块,更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提供服务。ERP系统对大量规范业务的计量都可以在初始化中加以设置,自动生成相应的凭证,记录工作可由系统自动完成,计算和报告中的大部分工作也能通过系统设置而自动完成。另外,ERP系统的集成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保障了财务管理所需信息的质量。系统的实时性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3.有机结合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
在一个集成的环境下,当生产经营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时,很容易驱动会计核算系统正常运行。因为,从根本上讲,生产人员与财务人员有着相同的基本处理逻辑,只不过前者用物料计量单位表示,后者用货币单位表示而已。由于生产经营系统比队往任何时候
都更为有效可信,所以,会计系统将会得到一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效的数据作为工作的基础。有人说,由财务管理系统驱动生产管理系统非常困难,而由生产管理系统驱动财务管理系统则容易得多。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如果生产管理系统行之有效,财务人员完全可以利用它作为建立一个有效的财务系统的基础。在成功地运行ERP的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都会感到他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他们的计划控制能力提高了。其原因在于,生产系统和财务系统在同一环境下,就可以用相同的语言来谈论同一件事情,这样他们之间的不协调状况就消失了,自然有助于效率和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ERP作为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使得企业整体合作的意识和作用加强了,通过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使大家的精力集中在同一方向上,以工作流程的观点和方式来运营和管理企业,而不是把企业当作一个个部门的组合。
4.细化了成本核算,加强了成本管理
ERP上线带给成本管理的第一个变革是建立了标准成本体系。目前,公司对所有物料收、发、存都采用标准成本核算,对产成品的直接材料消耗定义物料清单。成本核算对象进一步细化,按物料编码核算成本,通过子库存转移实现同一法人内部物资转移,成本费用控制高度集中。同时能适时监控采购物资的实际采购价格,及时了解公司各项大宗原材料等市场信息,促进采购成本降低,保证公司成本、利润核算更加真实、科学、准确。
5.改变了企业资金管理模式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必须时时关心整个公司的资产流动性,防止发生公司整体的支付危机。在现实情况下,大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甚至倒闭,很多是由于资金的周转不灵。ERP资金管理的两个重要功能,即自动实利生成现金流量表和利用内部银行结构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可以使集团总部作为投资中心,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与运用。ERP资金管理模块中的资金预测功能加强了企业对中短期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及时预警,保证公司的顺利运作。
(三)ERP系统的实施对会计流程和内部控制的影响
ERP系统所提供的信息集成和实时共享的思想可以很好的把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会计流程整合在一起,两者之间可以进行实时的联系和反映,传统的会计流程和内部控制在这种集成方式的作用下,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影响如下:
1.改变了会计信息的收集和生成方式
ERP提供了企业运作的无纸化环境,无论是企业外部的采购销售,还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等,都可以采用电子单据的形式进行存储和传输信息。在无纸化环境下,如果仍采用原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模式,人工打印电子数据,并编制记账凭证输入系统,显然是不妥的。因此,会计信息系统必须以自动采集的电子数据为输入端点,即把以人工输人记账凭证为端点的事后核算型信息系统扩展到以实时电子数据自动采集为端点的信启、系统。这样,通过把数据采集方式前移的方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同时,由于采集来的电子单据是计算机软件可以识别的形式,计算机完全可用一定的规则,直接对这些电子单据进行处理,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这种事项驱动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手工的劳动,更重要的是由于财务信息是根据电子的业务信息自动生成而来的,这样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就有机的整合在同一个数据库中,不会出现人为的隔离,同时也避免了人为的疏忽或破坏。它不仅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基础,也是集成思想实现的基础。
2.转变了内控方式
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一部分,与经营过程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凌驾于企业的基本活动之上,它使经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监督企业经营过程的持续进行。这意味着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紧密的结合,而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信息的整台,传递的快捷,低的传送成本以及计算机所特有的某种程度的智能,为这种结合创造了实现的条件,在ERP系统中,信息集成与实时共享有助于发挥各管理部门的能动性。如会计部门可以根据中央数据库中加工出的管理会计信息,对业务部门的单据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审核,而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核对采购发票的单价、数量、金额是否有错,与合同是否相同,领料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出差发生的差旅费是否真实等,从而为事中控制提供了可能。同时,通过会计信息提供的及时服务,各级业务执行部门能够结合参考价值信息协调各项资源,组织业务流程,从而使会计信息应用到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ERP的这种思想也代表了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即内部控制应尽可能依靠计算机自动控制(程序性控制),尽量减少依靠规章制度进行控制(制度性控制)。
(四)ERP系统的实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1.改变了数据采集方式,降低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主要依靠会计人员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数据信息,数据的准确性虽然与会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有关,但其相互稽核的关系非常严谨,因此信息质量有相当程度的保障,而ERP系统将各个数据采集终端深入分布到企业各部门与岗位,其数据信息采集的功能也随之分散到各岗位员工身上,由其主观意识产生错误与失误的可能性被放大。
2.改变了数据传输介质方式,影响了会计部门的事后审核工作
传统的会计数据信息传递大多依赖纸介方式,相关信息被记录在纸介媒体上,通过各项审核后传递到会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虽然传递速度较慢,但相关的审核记录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更改性。而ERP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以磁性介质及网络为媒介进行传输,只要具有相应权限,就可趴不留痕迹地进行更改,虽然系统有操作记录可查,但该操作记录也是可咀人为删除的,且其更改的具体内容也难以被全面记录。因此,会计部门审核工作将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事后审核方式对ERP电子数据将不再产生作用。
3.改变了数据处理方式,简化了会计核算,但很可能导致整体错误
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是会计人员通过手工或其他辅助工具按照既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各项数据处理,会计人员在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各种勾稽关系错误,并及时更正。ERP系统的各类数据运算与数据选择均在既定程式下自动完成,并生成会计凭证或账表,虽然大大简化了会计核算工作,但一旦数据源头出现错误,很可能导致系统整体错误。
(五)ERP系统的应用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1.实现了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全面转化
它既不是手工核算的翻版,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系统,而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综合,它体现了系统清晰的管理与控制思想。如,在生产与成本管理子系统,ERP系统可提供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管理功能。用户可以按产品构成和费用预算定义各步骤半成品和产成品的成本结构,输入经批准的生产定单后,系统自动按已定义的产品配方计算并向仓库发出领料通知,非经有权限的主管批准,
实际领料数量不得超过标准用量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可预先设置)。原材料或半成品出库时系统自动按标准成本扣减存货并计入该生产单的生产成本。半成品或者成品完工入库,系统自动按标准成本扣减生产成本,增加相应存货,并计算出产品成本差异,以便管理人员进行分析与控制。可见,ERP系统不仅有完善的财务核算与业务处理功能,而且很注重业务处理中的管理与控制。
2.适应了现代审计的要求,具有充分的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的功能
传统的会计核算软件,对于会计凭证、明细账、总账等的修改或变更,很少留下痕迹,已成为审计的障碍。而在ERP系统中,初始录入凭证时会留下一条记录,在改动删除时并不是在原记录上变动,而是另有记录反映。这样,在查询同一笔业务有哪些改动、在什么时间改动的,谁操作的,均可查出。每一笔处理都留有痕迹,这就为审计工作提供了线索和方便。如果未考虑审计要求,基础数据变化也无任何痕迹,就会使得审计工作难以进行。
3.使成本管理有了新的发展
典型的ERP系统成本管理涉及产品成本核算、成本中心会计、订单和项目会计、获利能力分析、利润中心会计以及辅助管理决策的执行信息系统。它将整个系统整合为统一的整体,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高度集成,实时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运营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该系统不仅反映财务信息,而且反映非财务信息;不仅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而且重视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4.改变了管理会计思想和管理模式
ERP系统体现了先进的管理会计思想,反映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把业务管理与财务核算延伸到供、产、销各个经营环节,财务数据随经营活动实时进入系统,动态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情况,可全方位地反映、控制和优化企业的资源,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这些计划、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一方面可保证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的状况,有利于企业实行事中控制并适时做出决策;另一方面,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了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等功能。另外,传统整体预算根据销售预测来拟订生产计划,而ERP系统遵循整体预算架构,更多地采用客户订单来启动生产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存货在企业中的积压、滞留,减少了存货上占用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