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元宵节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元宵节诗句范文1
(宋) 苏轼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
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宋朝文学家张抡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 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 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2、《临江仙·都城元夕》
(宋) 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
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3、《踏莎行·元夕》
(宋) 毛滂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暗香院落梅开後。
无端夜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
娇云瑞雾笼星斗。
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有关元宵节的古诗1、《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宋) 姜夔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2、《诗曰·贵客钩帘看御街》
(宋) 姜夔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3、《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宋)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1、《和黄门舅十五夜作》
唐朝文学家苏颋
闻君陌上来,歌管沸相催。
孤月连明照,千灯合暗开。
宝装游骑出,香绕看车回。
独有归闲意,春庭伴落梅。
2、《解语花·上元》
(宋) 周邦彦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3、《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宋) 刘克庄
元宵节诗句范文2
汉族的元宵节是最让我沉迷的。
它有着两千余年的历史,在当今中国盛行是无庸置疑的。
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节的第一件大事自然是吃元宵了。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男女老幼围在一张桌子上,再端上几碗热腾腾的汤圆,在蒸气笼罩的小屋里还不时传来几声幸福快乐的笑声。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在月色朦胧的夜晚放灯,那时可谓是万家灯火连成一片,壮观而美丽,怪不得古时有人说:“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元宵节猜灯谜,从宋代就开始流行,至今不衰。人们将“文义谜”写在绢灯上。《委巷丛演》曾记载:“杭人元夕,多于谜为猜灯,任人商略。”灯谜这个名词从此出现了。明末扬州马苍山把诗歌形式移植到灯谜中,写了《广陵十八格》,开辟了灯谜的新境界。清代灯谜继续发展,文学家还把猜谜活动写入小说中。《红楼梦》里,就描绘了许多贾府猜谜的生动场面。
元宵节诗句范文3
场景一校园、图书馆上午
校园景色,学生匆匆赶路
潘文走进图书馆
男生旁白:大学里,食堂和图书馆是神奇的地方。校园里看起来熙熙攘攘,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活轨迹,而食堂和图书馆是大家轨迹的交点。古希腊的雅典由于亚欧文化的交融而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食堂和图书馆则产生了更为奇妙的东西。老师告诫我们要多去图书馆,理由是通过书,你能够看见另一个世界。
潘文在书架上搜索着,抽出塞得紧紧的一本书,整层书轰然倒在书架上
旁边一个胖男生厌恶的看着潘文,而潘文神情恍惚的怔在那里
透过倒下的书,潘文看见对面一个长发的美丽女孩,女孩正陶醉的看着书
潘文嘀咕:原来老师是对的。
潘文深呼了一口气,装作查阅书籍,漫不经心的走到女孩身边,发现新大路般地去翻女孩手中的书
潘文:真难得,原来你也喜欢看这……
潘文低头看书的封面,愣住了,封面上是德文。
潘文:看这……么薄……的书
女孩笑着歪着头看着潘文
女孩:在图书馆认识女生你需要实力的。
女孩拿着书,转身走出图书馆
潘文看着女孩的背景
潘文:她一定忘记了东西。
潘文开始在书架上搜寻,发现不远处有个黑钱包,潘文兴奋的将钱包拿起,钱包当中有张纸条。
纸条上面写着:我叫赵大刚,电话号码是87668557,平时我不是这样粗心的。(旁边有个猪鼻的画像)
潘文正疑惑的看着,胖男生一把从潘文手中夺过钱包。
潘文:在图书馆认识女生是需要实力的,但不是你理解的那种实力。
胖男生忿忿然走出图书馆
潘文抽出一本和女孩借走的一样的书,离开图书馆
场景二宿舍里深夜
潘文一个人在挑灯查看德文字典,逐字逐句的翻译着借回的那本德文书
音乐:(如果的事)我想过一件事,不是坏的事……如果你已经不能控制,每天想我一次,如果你因为我而诚实,如果你看我的电影,听我爱的cd,如果能带我一起旅行……
场景三宿舍里清晨
潘文看着手中密密麻麻的手稿,伸伸懒腰,身后的舍友从床上探出头来
舍友:你为什么不直接邀她去旅行?
潘文:你觉得陌生人约她会答应吗?
舍友:图书馆为你提供了身份上的安全保障,而这种安全性加上同你的陌生感有利于释放她被压抑的但不能用通常的方法使之成为有意识的潜意识。不过就算她同意,她也不会直接答应你,你可以给她猜猜题来决定。
潘文不解的看着舍友
舍友:我在图书馆遇到过的女孩看的是心理学的书。
潘文拍拍舍友肩膀,舍友从潘文手中接过手稿
潘文:看她看的书,慢慢去了解她,的确是件很奇妙的事情。还好这本书不是很闷。
舍友翻着手稿,瞪大了眼睛
舍友:这……这不就是上次你借给我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吗?
舍友从身边翻出《少年维特的烦恼》
潘文接过书,兴奋着拿起德文原版,两手分别举着书
潘文:我一早就知道我和她有共同点
潘文神情兴奋,左右看看手中的书,又看见手稿,突然怔住了
场景四图书馆上午
潘文将书放回书架,远远看见女孩走了进来,急忙躲到旁边的书架后
女孩将借的书放回书架,继续挑其它的书,手指在书上划过,停在了一本较厚的书上
潘文神情紧张
女孩手指又移开,继续移动
潘文长吁一口气,随即瞪大了眼睛
女孩手指停在一本更厚的书前,将它抽了出来
潘文鼓起勇气,走到女孩身边,轻轻碰了女孩一下,女孩回过头看着潘文
潘文:我保证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对陌生的女孩说,我……我们能一……起去旅……行吗?
女孩拿掉mp3的耳机,不解的看着潘文
潘文:我是说我们能一起去旅行吗
女孩:第二次说就好了很多吧,你还需要多练习
女孩抱着书,转过身打算离开图书馆
潘文:我们去肇庆?
女孩停住了,转过身
女孩:对不起,那里恋人很适合去
潘文:也有回来成为恋人的
女孩:我没有选择了吗?
潘文:当然有
潘文回顾了一下四周
潘文:这边书架上的书是偶数还是奇数?我对或者你错,听我的。
女孩:奇数
潘文:我也猜奇数,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潘文一个人打算离开图书馆,胖男生靠过来
胖男生:你们并没有数啊?
潘文从胖男人怀中掏出两本书
潘文:你不知道就算我数,你拿走两本书也是不能影响结果的吗?
场景五肇庆七星岩山顶下午
潘文旁白:如何促进感情?归纳起来其实就是分享!你应该陪她看童年的照片,分享她过去的生活;你应该和她聊天,分享彼此的思想;你应该陪她看电影,分享虚幻的生活;你更应该和她一起来旅游,分享共处的世界。环境对人的感情生活总是有深远的影响,美国“911”以后很多人马上结婚了。那在广东必游路线——肇庆千里旅游走廊的美景中,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潘文和女孩坐在疾驰的大巴上
女孩坐在窗边望着窗外千里走廊的风景
潘文坐在身边静静看着女孩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女孩站在潘文前面,忘神的看着龙母祖庙
潘文在身后看着女孩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女孩在鼎湖山小心攀爬,潘文想上前扶着她,被女孩拒绝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女孩一人静静坐在七星岩山顶
潘文爬上山顶,离一定距离在女孩身边坐下
女孩看着潘文微微笑笑,侧头继续看着风景
女孩:你知道七星岩为什么这么美吗?……它们聚在一起,可是又各自独立。
潘文点点头
女孩:如果对面的那座山爱上了这座山,它可以每天看见它,不管下雨或者刮风都在它身边,却从来没机会和它说话,没有机会牵它的手,它会感到幸福吗?
潘文:从我今天的体会来看,挺幸福的。
女孩会心一笑,侧过头看风景
场景六肇庆七星岩山顶黄昏
潘文和女孩走到山脚
潘文摘下树枝编了个草帽给女孩戴上
潘文:等等我……
潘文向对面的山跑去
女孩不解的望着
潘文远远跑回来,头上也顶着一顶草帽。潘文距离女孩一定距离站住
潘文(压低声音):你好,玉屏。
女孩怔了一下
女孩:你好,石室。
潘文:能跟你说话真高兴。我一直默默注视着你,两百万年了。
女孩:是吗,真不好意思,我一直是背对着你站着。
潘文:我能握你的手吗?我有些很重要的话,一直想对你讲……
潘文颤颤抖抖的伸出手
女孩犹豫了一下,伸出了手
潘文将女孩的手轻轻握住,嘴贴近女孩耳边
女孩神情羞涩
潘文(小声):今天下午站在你头顶的男孩看起来挺不错
女孩白了男孩一眼,故作生气的将男孩推开
场景七肇庆夜
(轻音乐)潘文和女孩倚着天台上的栏杆看肇庆夜景,中间间隔着一个人的位置
女孩回过头看了看潘文
女孩:嗨,石室,你一直穿着球鞋,很喜欢运动吧。
潘文:对啊,挺喜欢跑步。
女孩:是一直朝前跑吗?
潘文看了看女孩,脚横着一步,挪到女孩身边
女孩直视前方,陶醉着看风景
两人在栏杆上紧紧相偎。
潘文独白:那一刻,我侧看着她陶醉于风景的幸福神情,我想象着正拥着她在沙发上看电视,老实讲我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我想我会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只为让她这一生快快乐乐的……为了她,我不会怕任何困难。
场景八图书馆白天
潘文在书架边望着女孩曾经借阅的大部头的德文书,神情犹豫
“砰”的一声,身边的书倒在了书架上
从倒下的书的上方,胖男人看见了潘文,露出失望的表情
潘文看了胖男人一眼,抽下那本厚厚的德文书,在手中掂了掂,走出了图书馆
场景九图书馆借阅处白天
潘文来到借阅处,将书连同借书证递给图书馆老师
老师接过书和借书证看了看
老师:对不起,你不能借
潘文:为什么?
老师:这本书只有老师才能借。
元宵节诗句范文4
晚上,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将军广场和滨河公园观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挂满了灯笼。将广场上,左权将军被人雕刻的栩栩如生。广场上,有:财神爷,人说山西好风光,文艺戏曲,转灯,形象逼真的财神爷灯下,还有人跪着烧香呢。等虽然不多,但很吸引人。
滨河公园内,灯火辉煌,把公园里的树装扮成灯的世界,我觉得最好的灯有:二十四孝,介绍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孝,辽阳八景介绍了左权的旅游景点,五台山大雄宝殿,大成殿……他们各个都有自己独自的特点,路上挂着灯,灯上有灯谜和优美的诗句。
元宵节夜晚的灯,比平时的灯格外亮。
元宵节诗句范文5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旧称上元节。自汉代以来,流传已一千多年,我国民间仍把它看成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
元宵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它起源于汉代。据说,西汉太尉周勃戡平诸吕之乱后,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因诸吕被消灭之日正是正月十五日,刘恒为纪念这个日子,就在每年这一天的夜晚进行庆祝并出宫游玩。古语中“夜”又称“宵”。正月又称“元月”,刘恒便把这天定为“元宵节”。从此,每年正月十五日,就张灯结彩,欢度良宵。
民间还有一种传说,据说汉武帝时,东方朔常深得武帝喜爱。某年正月十五日,东方朔见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欲出宫和家人团聚,但按当时的规矩,这是不允许的。东方朔很同情这位宫女,便化了装到长安街上以算命为名,对人说,火德真君奉玉帝旨意要火烧长安城。这传到汉武帝耳里,他忙问东方朔如何避灾?东方朔乘机说,可以让最会做汤元的宫女元宵做好汤元,万岁爷焚香上供,火德真君吃了汤元。就会心软:同时,夜晚京城百姓处处挂起灯笼,宫女都去街上避灾,火德真君以为全城起火,就不会放火烧城了。武帝依计而行。“元宵”得以和家人团聚。从此,正月十五日就叫“元宵节”。
也有说元宵起源于隋唐的,还有说它起源于唐代的。据《七类修稿》说:“元宵节起源于唐代开元年间”。总之,自汉经唐宋至元明清,元宵节成了炎黄子孙吉祥如意的共同节日,乐此不疲,年年如此,而且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元宵灯火
元宵节人们有张灯结彩的习俗,所以又叫“灯节”。它源于汉朝。汉明帝提倡佛法,每到正月十五晚即令点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祭神,表示对神佛的尊敬,
唐代的元宵节,灯期从正月十四至十六:北宋元宵节的灯期延长到正月十七:南宋时又增加正月十三为“预放元宵”:到了明代,灯期竟扩展为正月初八至十七,张灯整整十夜。唐代的灯楼,高十五丈,悬金挂银,珠玉点缀,灿烂无比。另一种叫做灯轮的大型华灯,高二十丈,饰以金玉、彩绸,内燃灯火五万盏。五代时制作的“百枝灯树”置于山顶,其光百里皆见,连月光都显得黯淡。宋代开封府为欢度元宵节,从上年冬至起,就开始搭山棚,山棚上设置有如山林一样的灯架装灯,称为“灯山”。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在秦淮河畔组织元宵节花灯盛会,使灯会盛况一发而不可收。《板桥杂记》记载:“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无双。”此后,就有了“秦淮灯火甲天下”之说。
灯与灯谜是一对孪生子。元代周密《武林旧事・灯品》中说:“有以绢灯翦写诗词……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其中所谓“藏头隐语”即指谜语。猜谜是一种有益开发智力的娱乐活动,人们很爱参与,但猜中又不容易。清代诗人钱谦益诗曰:“猜残灯谜无人解,何处凭添两鬓丝”,便是对人们猜灯谜盛况的生动描述。
张灯的需要,促进了灯市的繁荣。安徽芜湖有一首《花街民谣》:“花街半里路,尽是蔑匠铺;平时卖竹器,正月花灯出;晚上灯点亮,疑是天仙处。”
现代灯会之盛况更是超越前人。人们将声、光、电等科学技术应用于制灯工艺,使“形、色、动、光”熔为一炉。传统的金鱼灯、走马灯、兔子灯、绣球灯、摇头狮子灯等早已不足为奇,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嫦娥奔月灯、武松打虎灯、天女散花灯等既恢宏壮观,又玲珑剔透,使人目不暇接。
元宵诗话
元宵盛况在古代名人佳作中有生动的描写。“月色灯光满,香车宝辇溢遍衙。”(李商隐)“万户皆集会,百戏尽前来。”“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薛道衡)这些诗句都是对朝野元宵灯会盛况的生动描述。
唐朝时,元宵之夜观灯游乐已极盛行。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夜游。“文人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其中被称为绝唱的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金吾不尽夜,玉漏莫相催。”将元宵的盛况和游人的兴致表现得完美无遗。
宋代的元宵节更是热闹异常,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结尾4句,婉约含蓄,意境优美,余味无穷,为世人所传颂。词的上阚把元宵灯会的盛况渲染得令人心弛神往,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写出了灯会的辉煌壮观和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游人乘坐宝马雕车,熙熙攘攘,头捅蛾儿、雪柳的女子相偕而行,笑语阵阵。借观灯之机幽会的情人,寻找意中人却久望不至,一回头,“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情趣盎然,完美无遗。
清代董舜民的《调寄御街行,元夜踏灯》词云:“百枝火树干金,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忘畴昔,总是团圆月。”把观灯的写得极有韵致,体态盈盈,半戏半嗔,不仅刻画人物栩栩如生,还把笔触深入到观灯人微妙的内心世界。
元宵灯会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自由接触、表达爱情的机会,宋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火树银花触月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人手忙愁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这首词写了一对情人在元宵观灯时幽会的复杂心情,堪为我国古代爱情生活的佳作。但并非有情人终成眷属,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词通过元宵观灯,触景感怀,抚今思昔,表达了词中人不胜悲伤的心情: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宣和遗事》记述了这么一件趣事:宋徽宗在元宵节亲自上宣德楼观灯赐酒。每个在楼下仰观圣颜的仕女,都能获得赐酒一杯。一女子趁观灯热闹之机将所饮金杯偷了,被卫士发现,押至御前盘问。女子急中生智,吟诵《鹧鸪天》词,巧妙地遮掩了偷窃行为,还博得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令卫士送归。于是这首词以“窃杯女子”署名流传后世。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羁旅怀人,佳节更添愁绪,以下两阙词透过元夕繁荣热闹场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幽独伤感之情,读来雅丽清新,哀婉回肠。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孤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人梦,窗破月寻人。(北宋,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浅画镜中眉,深拜楼中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宋・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元宵节诗句范文6
2.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3.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6.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7.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
8.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作者:丘逢甲
9.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作者:刘克庄
10.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 宵》 (明) 唐寅
11.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
1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作者:苏味道
1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14.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壬辰元宵夜咏》作者:伯永
15.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元宵夜》
16.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京都元夕》作者:元好问
17.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作者:崔液
18.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
19.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20.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21.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2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3.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
24.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诗曰》作者:姜白石
25.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26.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鹧鸪天·庆元宵》作者:东方骏
27.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庆元宵》作者:东方骏
28.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汴京元夕》作者:李梦阳
29.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折桂令·元宵》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