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城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城市范文1
据CNNIC报告显示,中国信息化水平排在第25位,但我认为现在中国信息化水平已经排到全球的前列。中国网民规模和手机网民规模达7亿,全国互联网普及率过半。什么是智慧城市,仍是以政务为主吗?我认为是智能手机,手机能产生大量的数据,数据驱动城市快速发展。网民数是中国智慧城市最大的业绩,当前全球互联网20强里面,有7位(腾讯、阿里、蚂蚁金服、百度、小米、京东、滴滴)都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并且大型的互联网企业都在纷纷转向智慧城市,这些企业转向智慧城市速度远远大于传统集成商企业。现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是新经济公司唱主角,创业者唱主角。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阶段已经了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智慧城市成为了瞪羚、独角兽诞生的主要领域,成为了新业态的策源地。各类新经济公司要加强与政府合作,推动政府开放数据,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创新发展。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
中国的智慧城市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完全政府主导的电子政务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智慧城市阶段,主要是系统集成商在做;现在到了“互联网+”创新创业的阶段。
“互联网+”创新创业阶段的智慧城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政策先行,多哟味嗔煊虿欢贤贫“智慧城市”领域的试点示范。当期中国的智慧城市不断在开展分类试点,不仅智慧办在做智慧城市,而且各个委办局都在做试点。
二是鼓励开放智慧城市市场,鼓励多元参与,让企业、NGO、公众、创业者等都能够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
三是各类专业化众创空间不断出现,各类创业大赛、社区竞赛、开放模式论证等模式不断涌现。
四是不断探索实践开放数据策略,加大力度培育智慧城市产业生态,促进更多的创新创业,培育瞪羚、独角兽。
如何发展智慧城市专业园
现在智慧城市就处于领跑阶段,没有太多的经验借鉴,要实现智慧城市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以企业为主,激发创业活力,以创业-瞪羚-独角兽为主线。
区别于原有的搞孵化器、高新区,现在已经创造出的新经验就是建立专业化众创空间,而另一个需要探索的经验就是在高新区打造智慧城市专业园。
智慧城市专业园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是新业态,转变观念发展智慧城市新业态;二是内生创业,以创业者而不是大公司推动专业园发展;三是生态化,以开放的理念,实现智慧城市生态的搭建;四是云网端,构建新型信息化、智慧化服务基础设施。
因此,做好智慧城市专业园主要有以下四个建议:
一、以新领域培育新业态。瞄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并应用于智慧城市,逐渐培育智慧城市发展新业态。
二、做智慧城市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政策逐渐从支持众创空间转变为专业化众创空间。智慧城市专业化众创空间,应作为智慧城市创新创业的平台,并举行智慧城市创新创业大赛。
三、用新经济的思想来招商。要招平台、招新业态、招科技。只要能够引进几家独角兽,就能使智慧城市产业园充满活力。
智慧城市范文2
组建了车联网创新中心,为的是一个心中理想的愿景。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什么是智慧城市?
21世纪的“智慧城市”,是能够运用信息和通信手段整合城市运行的各项关键信息,对于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
这是一个多么理想的愿景,而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兴路”)和英特尔公司的合作正是为了朝着这个美好的愿景前进。
2014年6月27日,英特尔公司与中交兴路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组建车联网联合创新中心,结合中交兴路重点项目,就智能车载终端技术、车联网云平台、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以及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中交兴路董事长夏曙东代表双方出席了签署仪式。
事实上,“智慧城市”并不是什么新的话题,早在2010年IBM公司提出了这一概念之后,我国就着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具体的举措包括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城市承载能力以及交通安全系数,并以智能交通引领新城市发展走向。
根据易观智库的预测,到2015年,作为智能交通的重点发展方向,中国车联网应用和服务渗透率或接近10%的临界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车联网尤其是商用车车联网平台与技术将有效推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满足其对信息和物流的严格要求。
作为物联网在汽车行业的重要应用,车联网已逐渐成为汽车信息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运营商、车企等多方力量的推动下蓬勃发展。
车联网是物联网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车联网产业涵盖了汽车制造厂、芯片厂商、软件提供商、方案提供商、网络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等诸多领域。车联网产业对于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降低汽车碳排放、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车联网发展与全球车联网发展基本同步,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产业链已经日趋完善,产业生态逐渐成熟,车联网将进入爆发性发展阶段。预计我国车联网的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内有望达到十万亿级的产业规模,成为物联网产业新的增长点,这无疑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凭添了一股力量。
打造车联网创新中心
中交兴路以位置服务为基础,以运输安全为主题,以金融服务为手段,以物流服务为核心,带动车后服务发展,形成“大物流、大金融、大服务”车联网服务体系为品牌发展战略。公司依托在千方集团品牌、技术、市场、人才和资金的平台上培育起来,目前独立于上市公司发展车联网业务。公司致力于为运输企业提供运营服务与管理及卫星定位监控服务,协助政府部门提升对行业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全面推动行业规范建设和有序发展,推动中国物流改革和产业升级,引领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近年来,中交兴路的车联网业务和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在车联网领域已积淀了丰富的运营管理和服务经验,已成功建设面向物流、车后服务、卫星定位领域的车联网平台体系,构建了多元化的车后服务和完善的车联网业务体系。
根据合作协议,英特尔与中交兴路将结合实际应用情境,在大数据、云计算、数据中心、移动终端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并逐步过渡至开发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各种创新业务模型、推动产业链的升级。
助推智慧交通发展
在签约仪式上,中交兴路董事长夏曙东表示:“一直以来,中兴交路以‘让货物更安全,让运输更高效,让成本更低廉’为己任,基于此,我们大力投入技术研发,以期面向行业构建先进的车联网平台,积极参与中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此次与英特尔共同组建车联网联合创新中心,是双方战略合作的深化,将有助于中兴交路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尖端信息通信资源的整合和建设,有效监控与管理商用车辆,建立良好营运秩序,为交通行业的长效安全监管机制做出贡献。”
而作为此次战略合作的另一方英特尔,对打造车联网创新平台,助推智慧交通发展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英特尔都在密切关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落地,致力于为全新类别的设备和网关提供智能,实现现有设备的互联互通、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作为物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特尔将其领先的车载信息及大数据技术拓展至商用车领域,结合中兴交路的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通过从数据中心到终端设备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为车联网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智慧城市范文3
规划先行
据咸阳市政务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从2012年起实施,将用2年时间重点抓好“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六大应用”等项目建设,搭建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
在今年4月举行的咸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设计书评审会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武文忠等纷纷出席,显示了各方面对咸阳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据了解,咸阳市将坚持规划先行、应用引领、整合共享的原则,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并融入到咸阳市智慧城市方案中。
该负责人继续介绍,智慧咸阳的“一个中心”是建设咸阳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为智慧城市和全市各部门的其他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机房、网络资源、存储灾备、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大力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基础设施资源互通共享。“两个平台”是建设全市社会管理与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和为公众服务水平,促进教育、文化、医疗等信息服务进入社区和家庭;建设咸阳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地理信息在公安、城管、应急、交通、土地、人口等方面的共享应用。
“六大应用”是建设完善市综合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各级部门对各类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的保障能力;建设市数字城管系统,实现城市部件信息的跨部门共享,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市政府政务(市民)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推动审批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审批;建设市新农合医疗信息服务系统,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全市新农合管理水平;建设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建设市城市“一卡通”系统,实现公交出行及小额消费支付等一卡消费,并实现同西安市的互联互通。
据了解,咸阳市“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六大应用”建设总投资约1.7亿元,建设周期为两年。建设采取争取省支持、市县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和企业垫资建设政府分期偿还等形式进行,其中市财政投资1.51亿元。
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具有领先水平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率居于全省前列,实现城市宽带进楼入户、农村所有行政村能宽带上网,建成信息化网络全覆盖的光网城市。
据咸阳市政务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咸阳智慧城市建设将加快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行业信息化、无线城市建设,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研制和应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两化融合”取得新突破,建成西安咸阳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市级信息化综合服务中心和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成,实现80%市级、60%县级行政许可网上办理,90%市级部门、60%县级部门无纸化办公。
同时,社会信息化普及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建成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实现社会保障服务“一卡通”和公用事业服务电子支付“一卡通”。信息技术创新、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及信息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0.85,初步形成智慧城市基本框架,智慧城市建设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十二五”重点项目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咸阳市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共有9项:一是建设咸阳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通过集中建设、集中管理、集中运维的方式,为智慧城市和全市各部门的其他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机房、网络资源、存储灾备、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二是建设咸阳市社会管理与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该平台作为智慧城市的“交通枢纽”,对城市内的所有智能化的应用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为城市的各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交换,并制定全市信息共享接口标准,为实现部门内部和跨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基础保障;三是建设咸阳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建设咸阳市综合应急指挥系统;五是建设咸阳市数字城管系统;六是建设咸阳市政府政务(市民)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七是建设咸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服务系统;八是建设咸阳市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九是建设咸阳市城市“一卡通”系统。
据介绍,“一卡通”系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工信部、住建部的重点支持项目。“一卡通”系统主要针对城市社会保障管理、交通、公用事业收费与运营,包括城市公共交通、轻轨、天然气、自来水、电力、热力、就医、社会保险缴纳和领取等。通过“一卡通”系统的实施,实现交通、公用事业及社会保障领域刷卡,无须使用现金,实现电子钱包消费缴纳功能。
智慧城市范文4
关键词城市;智慧;视频;监控;技术;应用;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 technology for real life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ity from peace to wisdom city-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 technology related content.
Key words the city; Wisdom; Video; Monitor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是源自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研究的1个分支,它在图像及图像描述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从而使计算机能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来理解视频画面中的内容。安防监控中的智能视频技术是指“自动抽取和分析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把摄像机看作人的眼睛,那智能视频系统或设备就可以看作是人的大脑。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钾能视频技术能对视频画面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过滤掉用户不关心的信息,而只提供有用的关键信息。
一、智能监控体系结构
在这里主要介绍三种不同类型的智能监控体系结构。
基本的智能监控体系结构
图1是基本智能监控体系结构图,从视频摄像机输出的信号传输到视频控制中心,进入录像机的同时也进入视频分析服务器,视频分析服务器实时报警并产生视频索引。报警的类型和参数由操作人员自行配置。用户可以通过索引进行视频检索。
2、活动的智能监控体系结构
与基本的智能监控体系结构不一样的是此系统结构增加了活动的摄像机。固定的摄像机对于发现的小目标不能清楚的看到,活动的摄像机不但能够发现小目标,而且可以将小目标放大。通常监控一个场景用两个摄像机实现 ,一个用带广角镜头的固定摄像机进行全局监控,另一个用可旋转的、可变焦的摄像机进行放大。图2 是带云台的智能监控体系结构图。如果固定摄像机检测到场景中有运动物体,智能监控服务器将确定运动物体的位置,并将这些信息传送给活动摄像机服务器,活动摄像机服务器将控制活动的摄像机,调整角度和镜头焦距放大此物体。此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对出入建筑物的人的身份识别,在固定摄像机监控系统中被发现的人脸在整个画面中所占比例很小,要识别这个人就很困难,用活动的摄像机就可以弥补其不足;在高速路上发现超速车辆,活动摄像机可以针对超速车辆拍下高分辨率的图像。
分布式智能监控体系结构
很多监控系统的花费都在其基础设施上,前面两个系统都需要将摄像机的信号通过电缆线传送到视频控制中心,一般情况下一根同轴电缆上只能传送一路视频信号,如果需要传输数据信号、控制信号或音频信号等就必须另外铺设电缆。同样,若监控点的位置和数量发生变化,也必须另外铺设电缆,工程复杂,造价昂贵。敷设大量的传输电缆还不得不承担对建筑物、道路和基础设施等的破坏 。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出现了智能摄像机,它将视频在前端进行自动分析处理,通过无线网络只传输有价值的信息到最近的一个节点,多路信号通过节点集中后通过一根数据线传到监控中心。如图3,这种体系结构只传输有价值的信息,可有效利用传输带宽和存储空间提高视频数据的传输质量和存储效能。
二、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
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通常分成二种:实时报警、自动视频检索、环境感知。
1、实时报警
在智能监控系统中可将实时报警分为两种类型用户自定义报警和异常行为的自动报警。
(1)用户自定义报警
用户自定义报警指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定义报警事件,监控系统根据用户的报警设置对监控区域进行实时报警,防止不必要的事件发生。①一般报警:根据监控区域物体的运动属性进行报警。通常有:
a. 运动检测报警:对监控的特定区域的任何运动物体进行报警。这主要用于监狱、仓库等重要场所;
b. 运动特征检测报警:当运动物体的运动属性(方向、速度) 发生变化的时候进行报警。主要用于对单行道上逆行车辆、公路上超速行驶的车辆的监视;
c. 无人照看的物体报警:当检测到特殊场所上有被丢弃的物体时将进行报警。如发现火车站、机场内有被遗忘的包,街道上在禁止停车的区域停放有车辆将进行报警;
d. 物体的移位报警:用户对特定的物体制定一个特殊的区域,当此物体移出此区域将进行报警。主要用于展览厅、博物馆等重要场所。
② 特殊报警:利用物体的类型和特性进行报警,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a. 区别特殊运动物体:对高速公路或机场的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监控技术能够识别监控区域的人的运动。如停机坪上有人在运动而不是飞机在运动的情况下可发生报警。
b. 人员数量统计:对所监控的人员数量和人员密度进行统计。如将摄像机安装在过道内,可统计出通过的人数,如果超过一定数量可以发生报警。如安装在有一定人员限制的场所(如公共汽车上),当人员过多时将发出报警。
c. 特殊人员的报警:利用人脸或者步态的跟踪识别技术以便确定来人是否有进入该安全领域的权利。如在国际重要会议等场所安装了智能监控系统,发现有通缉的国际进入,系统即可发出告警。
③行为报警:通过一段时间对运动模式进行分析、训练,建立运动模型,当发生与运动模型不匹配的情形时将发生报警。如:检测超市中结账人群,当队伍超过一定长度将提醒经理解决。又如外出时可检测家里的老人或小孩是否安全,每个房间里都安装一个静态摄像机,当发现有异常行为(如跌倒后长时间不动)时可通过远程连接通知主人 。
(2)异常活动的自动报警
当智能监控系统探测到目标与常规运动不一致时将发生报警,要达到这点监控系统必须学习标准的运动模式。如一个监视街道的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学习车辆应走哪里,行人应走哪里之后,如发现车在人行道上行驶时将发生报警。
2、自动视频检索
当我们面对一大堆监控系统所记录的视频档案,要从这些档案中找出有用的视频是非常困难的。调查机构要再现事发当时的场景,这就需要不断地分析视频数据 ,然而这是十分困难的,为降低查寻难度可以根据运动物体的形状、大小、类别和外表信息建立视频索引,在先进的系统中还可以检索物体的运动信息。
(1) 索引
通常索引可以分为 :
①监视场景中的目标个数;
②目标类别,将目标分成单个人、一组人、汽车;
③目标外观特性:颜色、质地、形状、大小以及这些特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④目标移动参数:位置、速度和轨迹;
⑤被遮挡目标的遮挡参数;
⑥由于光线变化,移动目标停止运动,造成的背景改变。
(2)查询
智慧城市范文5
关键词:智慧企业 智慧城市
世界城市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服务型经济的趋势意味着城市在其发展、经济和政治上获得了更多的控制权。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用于构成城市的核心系统,并变得被感知和互联互通,进而实现高层次的智能,智慧城市应运而生,现在发达国家地区也是在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当中,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超前性,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
而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智慧产业的支撑,智慧产业是知识型经济中的一个代表产业,诞生在英国,发展于欧洲,是20世纪支撑欧洲GDP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今天伦敦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2010年为5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年营业额超过210亿英镑。但是智慧产业的基础是智慧企业,智慧企业具有前瞻性,能够迅速、灵活、准确解决问题,具备透明信息、协同合作、敏捷反应、精准决策、前瞻战略、创新服务和低碳绿色七大基本素质,是一个智慧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组成部分。
1智慧城iti的概念与内涵
1.1智慧城市概念
IBM公司把“智慧城市”定义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发展的背景是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加速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日益加大。其基础,一是城市设施物品充分感知;二是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三是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四是知识资本充裕积累。其本质是汇聚人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把人的智慧和物的智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城市的科学发展。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其关键,一是城市决策运行的智能化、协同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分散功能一体化以及管理服务流程的重塑优化;二是智能产业的集聚化;三是居民信息、知识获取利用能力建设的普及深化和常态化;四是资源环境的智能化和低耗化。其目的,一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管理、民生服务高品质;二是实现现代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传播和实现优秀的人文素质;四是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1.2智慧城市的内涵
1.2.1全面感知
智慧城市基于无处不在的智能传感器和信息设备及传输网络,实现对城市物理空间的全面、综合的感知,动态地获取城市运行的各种信息,对城市核心系统进行实施感测,实现城市各部分和管理中心的无缝对接。将收集的数据整合为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图,方便城市管理者对自然环境和城市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地消除了信息孤岛效应,对问题实时监控,拓展了分析问题的信息集、通过云计算优化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传统城市的运行方式,可以极大地改善城市的管理和运行效率。
1.2.2协同运作
通过城市“三网”融合,再加上物联网和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多元异构数据(多参考系、多语义、多尺度、多时相等)的整合,构建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完善的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将城市各部分信息资源整理分类开放使用,打通信息壁垒,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政府协同办公、城乡协同治理、面向居民和企业的协同服务,创造高效的城市信息运行环境。
1.2.3激励创新
智慧城市对所感知到的海量数据通过强大的云计算平台,进行优化处理,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挖掘与延伸,为人们提供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同时智慧城市加速了有价值信息的扩散,减少了人们寻找信息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给了政府、企业、个人更多的创新的灵感和机会,鼓励在智慧城市提体系内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明前进提供不息动力。2智慧企业的概念和内涵
2.1智慧企业的概念
智慧企业,在企业内部各种信息能够全面快速的收集,信息能够高度共享和协同传递,能够对信息进行知识管理层面的加工创造,形成有价值的专家经验库,指导后续的持续改进。企业本身在智慧架构和信息技术下能够高度的自适应和自调整,达到高度协同和快速响应,以高效的满足企业的各种业务目标并实现价值。
智慧企业是群组和人的一个重要载体,首先是团队和人在企业开放共享的环境下能够产生智慧,其次才谈得上企业可以进一步聚合这些智慧。企业如果约束个体智慧和能动性,那企业本身也无法产生智慧。领先行业的伟大公司往往更关注组织的数据精准和业务敏捷性,并通过流程的优化实现组织的动态经营,以组织内外协作和互联互通实现智慧运作,通过绿色、创新管理机制探索全新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通过前瞻的决策应对未来日益复杂、快速和多变的商业环境。
2.2智慧企业的内涵
具体还是从可感知,可协同和可智能三个方面来认知智慧企业。
首先是可感知,企业内的可感知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物本身的可感知能力,另一个是人本身的感知信息。企业内的各个业务系统往往就是感知单元,企业业务人员通过业务系统将各种感知信息录入到业务系统中形成各种有价值的业务单据数据。传统的业务系统往往过于关注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单据,而弱化了人本身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企业内有大量的由于个人、群组、企业部门间交换协同的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往往并没有被进行数据采集。所以企业社会化也是想将社会化基因引入到企业内部,去解决更加泛在信息的采集问题。原有的业务数据要进一步结合产生数据的个人、群组、人和人交互,场景和环境才能分析出更加有价值的结果。
其次是可协同,企业和人一样,是由多个有生命力,能共享独立的业务单元组成,但是要完成企业端到端流程或业务目标,往往需要各个业务单元之间的高度协同。
如果将协同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信息的集中化和信息的共享,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企业内首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化的知识库,并进行知识的加工处理和再创造;第二方面是信息交互和协同,各个业务部门间,人和人之间需要对各种有价值的业务信息进行快速的交换和协同,同时还要保证数据传递的高效性和一致性问题;第三个方面是资源的复用和整合优化,谈复用是从降低成本和标准化的角度来谈,不管是业务职能,业务功能模块,还是业务知识,只要复用就能够大幅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而复用的实现是集中化并以共享服务的方式提供能力。如果延伸到业务领域则涉及到人力资源,供应链,财务各种共享服务;延伸到企业内信息化建设,则涉及到企业的主数据,共享数据中心,共享服务平台,技术和产品平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企业内部的引入,这些技术的引入真正实现一个无边界的随时随地的办公环境和桌面。特别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后续发展趋势是云办公,完全是一种基于云端应用的虚拟化在线协同团队,这大大地解放了传统企业环境的制约。我们看到很多智慧企业解决方案,基本都会谈到手机办公,云端协同等,确实是一个比较基础的应用。
最后是可智能,企业要智慧必须要有拟人化的分析能力,而这个需要两个基础,一个是大量采集数据作为基础,一个通过长时间模拟验证的分析模型和决策模型。传统的Bl可以根据标准化的参考模型得出具体的问题点,但是却很难真正分析到产生问题的根源。过渡的关注数据,而减少了对人和环境的关注,导致分析出现较大的偏差。企业要真正实现智能化,体现智慧绝对不是简单的传统的数据建模和数据仓库,给出一堆的指标体系,更加重要的还是更加复杂的数据类型,更加复杂的社会化因素引入后的关系分析和模拟。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人脑、团队思维模型引入到企业内。
智慧企业应该是一个前瞻性的,并具备迅速、灵活、准确解决问题能力的企业,而这样的企业具备透明信息、协同合作、敏捷反应、精准决策、前瞻战略、创新服务和低碳绿色七大基本素质。
3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企业发展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尤其是新一代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确立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将形成对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效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对制造企业来说,一方面,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海量的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产品、智慧技术和智慧设备等,这些都需要智慧企业的参与配套,由此,智慧城市建设会形成市场巨大、范围很广、链条很长的智慧产业链,催生一批智慧企业;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将促使智慧技术向传统产业领域辐射渗透,给传统产业植入智能化、信息化的“芯片”,加快开发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新产品,从而推动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为智慧企业。
3.1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智慧产业链
根据管理和技术咨询公司博斯艾伦(Booz Allen)的研究,在未来25年内仅对全球的城市供水、供电和交通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就需要投入40多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差不多是全球所有股票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市值。另据IBM中国商业价值研究院的研究结果,未来中国仅在“智慧医疗”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就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智慧城市”建设派生的智慧产业市场之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除了已经目的明确的IBM等少数几个大企业,许多企业对自身在这次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链整合浪潮中的定位依旧模糊不清。
厘清智慧产业链是企业找到在产业链上的定位、确定转型升级的目标方向和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提。
从智慧技术来看,较为主要的产业有射频识别装置(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系统等。
从智慧基础设施来看,较为重要的产业分工有智慧的能源、智慧的电网、智慧的建筑、智慧的水利、智慧的石油天然气、智慧的医疗和智慧的金融等。他们主要需要制造业参与的是:
智慧的能源――智能石油开采系统、高精度能源勘测感应器、智能油田监测系统等。
智慧的电网――智能电表、智能发电设备、智能输配电设备等。
智慧的建筑――高性能咨询通信设备、家庭自动化设备、智能防盗系统、管线咨询系统智能环境调控系统等。
智慧的水利――防汛抗旱智慧智能决策系统、感知湖面智慧系统、智能水路监测系统、智能水面运输调配系统等。
智慧的石油天然气――智慧油田技术、智能采掘系统等。
智慧的医疗――医学影像存档、智能医疗资讯系统、远程医疗救助系统、智能医院运营系统甚至身体中监视我们的健康仪器等。
智慧的金融――智能交易系统、智能结算系统、智能金融后台管理系统、银行智能调配设备、证券智能调配设备等等。
从智慧应用系统(终端)看,较为主要的是智慧的交通、智慧的物流、智慧的外贸、智慧的气候系统、智慧的零售、智慧的食品、人工智能系统等。他们主要需要制造业参与的是:
智慧的交通――高精度道路感应器、智能铁路系统、智能公路系统、智能航空系统、智能航运系统、智能交通调配系统、机车升级、超导磁悬浮列车、出租车智能服务管理系统、自动售票机等。
智慧的物流――集装箱智能标识系统、智能的货物分拣系统、智能物流决策协调系统等。
智慧的外贸――高清视频对话系统、智能的外贸交易系统等。
智慧的气候系统――智慧型环境监控系统、天气实况警示系统、智慧型灌溉系统等。
智慧的零售――智能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智能客户管理系统、智能的零售系统、智能的交易系统等。
智慧的食品――智能追踪系统、智能食品安全监测系统、智慧的冰箱(配备读取器和天线,协助商店维持产品保鲜、控制产品储存环境以及通过即时销售资料管理库存情况)等。
人工智能系统――智能通信系统、智能机器人等。
当然,
“智慧城市”建设派生的制造业产业链远不止这些,需要结合实践不断研究、挖掘和细化。
3.2智慧企业是发展智慧产业的基础和条件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曾阐明知识已是一种生产的要素,而且是全球化经济环境中最重要的关键资源。“今后,靠制造或搬运,再也不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即使掌握资本,也无法赢取高额利润。现在靠传统资源――土地、劳力、资本愈来愈赚不了钱,唯一的或最起码具备的利润源是信息与知识。”
现代智慧企业从过去单纯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服务)转向知识化服务乃至专业知识的供应商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过去的消费者知识水平和现在的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差异,过去的消费者掌握知识的条件和速度与今天网络化时代的消费者是存在质的差别。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单纯满足生理的功能性的需求已经不能被满足。所以企业的定义或者企业服务的性质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不能建立起知识化管理流程的企业,不能建立起知识化服务的智慧企业――不能贡献知识和智慧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
也正是基于此,传统企业为了应对新的生产、市场环境,越来越多地通过固定网络、无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实现实时在线与企业内外部连接起来,从而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并实时解决问题和管理决策,使得工作、任务通过多方协作远程操作成为可能,从而彻底改变企业经营管理与运作的方式,转型升级成为了智慧企业。
智慧企业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障,构建身份认证、目录交换、结算清分、信用评估等技术平台的体系性建设,确立信息、系统之间的层次性。从而促进分布在企业不同角落海量数据的比较、流转、交换、共享,为企业管理提供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通过数据的交换共享将极大推动企业管理运营的良性循环:监控――主动发现问题――功能自协调――及时处理问题――科学决策――实施――实时反馈。在互联互通网络,数据交换与共享基础上,以企业间的互动为核心构建管理经营与服务平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整合式的协同服务、面向市场的协同经营、面向上下游的协同供应链、面向消费者的协同式服务、面向行业的协同管理决策,从而为智慧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传统企业向智慧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是以开放式创新的理念汇集大众智力资源,并根据社会需求将相关技术打造成一条囊括全球全行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群的过程。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产业链整合,现有行业的企业将在这条产业链中一一定位与固化,直到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传统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向智慧企业转型升级,积极主动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首先,要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机遇,可遇不可求,稍纵即逝;抢抓机遇,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企业要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认真研究智慧制造产业链,充分利用全国乃至全球的智慧产业巨大市场需求,朝智慧企业方向转型升级。
其次,要加快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对智慧制造企业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来说,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骨干人才以及创新型、复合型、领军型高端人才支撑,企业人才的结构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包括人才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职能结构以及年龄结构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
第三,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智慧制造需要产学研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推动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企业围绕行业重点领域的共性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组织重大项目集成创新解决成果的工程化应用问题,帮助科研单位推广成果解决企业组织技术难题,组织产学研联合申报和实施省、部及国家计划项目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智慧城市范文6
在北京,可以通过智慧停车诱导系统,提前预订车位;在上海,可以通过无线医院系统网上免费预约,无线药房将会提前为你准备好药品;在佛山,可以利用电话或者网络购买食品,通过手机短信快捷取货,等等。
这些都是已经出现或者正出现在我们身边的细微变化,改变并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这些曾经被视为“乌托邦”的图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像回答“什么是好人”一样困难。每个机构、每个城市、每个企业,乃至每个个体……都有基于自己立场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理解。
然而,不管有多少种涵盖政务、交通、医疗、教育、能源、生活服务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应用,智慧城市都需要一个明确的基本架构。碎片式的“智慧项目”并不能构建智慧城市,不认清这一点,智慧城市难免落入“拼图游戏”的尴尬困局。
舶来与本地化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由IBM提出,其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为: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在IBM的构想中:永不堵塞的街道、安全放心的食品、取之有道的能源等,都是可以实现的理想生活。这曾被业内专家看做是全球关于智慧城市设计的“最佳模板”。
智慧城市一说在引入中国后,其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发展创新,实现了“本土化”。
比如,华为对于智慧城市的构想是:有效利用物联网、通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技术,让平安的城市、高效的政府、绿色的产业、幸福的民生变为现实。
而中兴通讯认为,作为城市管理者主体的城市政府,其核心需求在于: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协调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城市交通、市政、安全、经济产业和公众服务等各方面作出统筹规划,保证城市经济高效低成本运营,实现经济社会科学管理、民生服务高品质,实现城市运营的“智慧化”。
神州数码软件工程院院长谢耘则认为,智慧城市最大的特征是“融合”, 它首先是在构建现代城市管理和服务平台的过程中,将政府职能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解决医疗、交通、 能源供给、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社会管理服务问题;与此同时,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业态的融合,还能催生一系列新产业,为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中国式’智慧城市中,‘智’指智能化、自动化,代表城市的智商;‘慧’指灵性、人文化、创造力,代表城市的情商。”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总工程师王爱华告诉《望东方周刊》:完整的智慧城市就是“智商+情商”的组合,其在智能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人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和物的智能。
“各地的建设者必须明白:智慧城市不是装备的智能化,而是城市管理和治理的智能化。”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发展改革处副处长郑明媚对《望东方周刊》强调说。
“三个一”架构
拨开纷繁芜杂的各种应用,智慧城市的内核是一个基于信息通信技术(ICT)的高度有效运行的系统,这个系统实时搜集城市每个个体的信息(通过RFID、传感器、摄像头等),传输到互联互通的各个数据库,再经过分析(云计算和大数据),获取一定的应对和处理机制,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管理系统及各个分支系统的效率。
中兴通讯副总裁徐明告诉《望东方周刊》,目前业内对智慧城市的“三个一”架构已经有了共识:一张网络,一个城市数据中心,一个平台。
首先是网络――通信网、互联网及物联网的统一与融合。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这是目前许多数据和信息借以传输的通道。
核心是集中且通畅的城市数据中心。
第三是一个共享的系统和平台,在此基础上提供各种智能的应用。
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基础,从而实现城市的数字化。只有在数字化的前提下,才能谈智慧化,没有数字信息基础,智慧城市就无从谈起。
“获取信息和数据是最重要的。只有一座城市这么个复杂的系统才有这么大的数据,而我们需要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才能获取智慧。”徐明说。
智慧城市,正是建立在全面充分的大数据基础上的。
来自城市各个角落、各个层面的信息交互起来、分享起来,才能够实现数据的挖掘,这是智慧化的关键步骤。这个步骤,不完全是技术性的问题,更是城市管理思想问题,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就必然有中国的特色和需求。
作为通信巨头,中兴和华为都在积极布局4G网络。这对智慧城市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没有一张快速、安全和稳定的移动网络,许多视频数据便不可能传输。
中国的智慧城市厂商提供的服务不尽相同,但基本都会参考这种架构。
不同于一些集成式厂商,中兴选择了贯穿整个智慧城市三层架构的产业链条。除了采用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模式从前期就参与政府智慧城市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在应用层面,中兴也已有近20家涵盖各个领域的专业子公司。
政府数据开放是关键
对所有智慧城市的建设者来说,政府的数据开放是成败的一个关键。
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
大部分接受采访者认为,政府各部门对开放和共享数据并不太积极,不大愿意放弃部门利益和权力。
“比如公安、城管和交通部门都有各自的视频监控系统,分布也不一样,当你出于需要借用其他部门的视频资料时,需要经历提交申请、签字的流程,中间会耽搁大量的时间。而一旦数据开放和共享之后,除了自己部门的数据之外,可以在有权限的情况下随时从后台调取所需的任何数据。这对于减少审批、简政放权是最好的落实。”徐明表示。
曙光集团副总裁聂华提出,除此之外,更重要的现实问题可能是,许多部门甚至连搜集和统计数据的工作都没做好,这种情况下如何共享?
“我曾跟工信部一位官员交流,他对此持不乐观态度。因为政府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数据准不准,他自己说了算。当数据开放共享之后,一些部门的弱点便会完全暴露出来,这是他们所不愿面对的,势必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转型期。”他说。
当然,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安全考虑”。尤其是“棱镜门”事件之后,信息安全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这也成为政府部门的一个现实担忧。
“不安全,我们应该去讨论如何保证安全,而不是因此就干脆不做了。”神州数码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李继刚认为。
徐明则乐观地认为,在PPP模式下,当企业与政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规划开始,就跟政府达成了共识,要把各个部门的大数据平台构建在一起,未来他们的数据会存储在一个共享的中心。”
各个厂商也都有自己的一套安全体系。
“我们有系统化的安全方案,比如内外网的物理隔离,数据加密、分权限管理等手段。”徐明说。
李继刚表示,应该从政策和法规上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甚至应该是“强制性”的规定。但也应给予政府一定的利益补偿,“这些数据是有商业价值的,应该建立一个合法合理的机制,以便充分挖掘这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