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思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的思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的思考

生命的思考范文1

人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中年的稳重,老年的愤世嫉俗都表现在生命的过程中。生命是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厉,爱人的柔情,朋友的关切,是一切感情的集合体。长河衬落日,青松立峭壁,万里平沙落秋雁,三月阳春和白雪,宝刀快马,金貂美酒都是生命画卷中的一部分。只不过,有些人的生命画是素描,有些人的是水墨画,有些人的则是水粉画,还有一些人的是油画……也许生命就是如此多彩。

走在生命的长廊上,有的人把自己当作游客,四处观光;有的人把自己当作路人,埋头前进;有的人把自己当作上宾,只是欣赏一侧的景致,假装很有兴趣;而有一部分人则把自己当作主人,精心设计人生中的景物。人不同,心不同,看到的景致也不同,对于生命的理解自然就有所差异。

开花容易,结果难,同样,我们获得生命轻松,并不代表生命过程也熠熠闪光。冬去春至,树上开满了艳丽的花朵,放眼望去姹紫嫣红,令人心旷神怡;但在万花竞相开放的背后却隐藏着凋零,送夏迎秋,一棵树上只挂了不多的果实。静心思索,优胜劣汰让人心惊。开花的不一定都结果,结的果不一定都是甜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活着的不一定都是成功的,成功的也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开花、结果是自然规律,但如果没有蜜蜂采花粉,一切都是徒然;活着的人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生命的价值也不能得以实现。

然而,一切的结果都源于生命自身的成长。石缝中可以创造生命,小草破岩而出;峭壁上能够屹立奇迹,青松挺拔而立;逆境同样可以造就英才。其实,生命就像是岸边的岩石,原本有棱有角的它们在经历了海浪无数次的拍打侵蚀之后变得平滑,光亮。当我们惊叹海之壮阔、天之高远、路之漫长时,我们便能洞察一切了。

生命的思考范文2

通过耐心品味,刷新了我的人生,梳理了我对音乐教育的思维,启发了我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做润泽生命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应该成为时代教育的主流,成为教育事业的崇高理念。欣赏并保护每一个孩子的价值与美丽,是我们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我们正常的教育思路应该尊重生命的意义,认识对学生全面的教育,积极赢得社会的美好赞誉。尤其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我更有责任走在时代的前列,积极倡导有意义的教育,让我们的音乐带领大家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知识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育者通过不断地增加新知识而逐渐加深对教育的理解,润泽生命的教育就像明灯一样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的教育事业演绎得精彩纷呈,音乐学科更是这样,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更应该深刻品味润泽生命教育的内涵,不断地汲取新颖的智慧,改善教学方法,有效牵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做到高效指导学生的学习,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建构每一节课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任何一个音乐知识的学习都需要牵引,《润泽生命的教育》指导着知识的学习并不断地追根溯源,让我们的教育更深入地与学生交流和加强合作,正是这种独特的指导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模式迸发闪烁的智慧火花。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教育者在润泽生命教育的指导下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普通教员,我们理应为此做出不懈努力。

真正用心关爱每个学生,用生命润泽生命,用智慧启迪智慧,通过我对润泽生命教育的理解,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教育上的成

功,自然还有我自身生命价值的提升,学生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应该用知识去体验生命。让学生认识生命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感受到生命的强大力量,更加爱惜自己的生命,这种润泽生命的指导让学生对生命多了一分敬畏,更激励我们的学生用实际行动去实现生命的价值。作为老师,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和充分重视这样的问题。面对每一位鲜活的生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我们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这种尊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是光明正大、斗志昂扬的教育实践的真实展现。

因为从小就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觉得老师站在讲台上特别神圣,一直带着一种崇拜和羡慕的心情看待这个职业。真正促使我做这个决定是我对音乐的热爱,从小喜欢富有情感的歌曲,感觉特别上进且能够较好地规划人生。同时能够发现音乐灵感并很有启发性地照亮着人生,从那个时候我就坚定了这个信念,努力成为一名为教育服务终身的普通人。随后在老师和父母的鼓励下,认识音乐,进一步理解音乐,思考未来的音乐人生及带给社会的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来实现生命的价值。

小的时候是崇拜教师这个行业,到初中的时候,那才真正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对于我们生命成长的影响,也就从那时候起,坚定了自己要做那样一个高尚的人。银杏具有很悠久的历史,我希望我们所做的基础教育能够影响孩子一生,所以我愿意做被誉为活化石的银杏树,并且它很美,很优雅,很干净,它的干净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崇敬,其实这也是我们教育追求的一个目标,做最纯净的教育。这同样也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教育。

爱情、亲情和友情理应成为我们生活的财富。教育更应该悉心主导社会的潮流,使这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继续走向美好。责任感和善良理应成为青年教师的崇高品格,作为教育者,应该充分重视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做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我们的每一位学生真正体验教育的强大魅力和积极影响。

年轻的时候,对教育、对生命没有那么深刻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又成为一名教师,理解得越来越深,特别希望孩子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以现在这样一种深刻的理解和关爱,用音乐去慢慢地感染他们,陪伴着他们长大,为了他们的人生路不断奋斗!

做润泽生命的教育,让每个生命都精彩。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要充分认识教育的深刻意义,时代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要有活跃的头脑,有精湛的技术,有学者的风范,有愉悦的心情。这也是我们对润泽生命教育的思考。

我们愿带给孩子们最幸福的童年,让他们体会到生命中每一个快乐的瞬间,也同样让社会形成一种认识:因为我们教育的存在,才使生命演绎得丰富多彩。

生命的思考范文3

现代课程模式由传统课程模式的过于偏重结论性、知识传授、概念系统知识的掌握运用,向过程性、问题探究、情境建构、学会学习转变。“学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强调“能力”“意识”“视野”而不单单是“知识”。观念决定行为,学法渗透于教法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需要在教学中贯穿三个基本环节: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精心进行教学设计;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策略。教师要做的不是控制学生,而是努力呈现感悟的课堂,做学生生命的牧者:解放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悟意审美;汲取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生命人格的发展。

一、质疑促思,自主探究

当代课程改革的理念由传统的教师组织学习内容向设计学习经历变化,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语文学习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而非居高临下的概括灌输。教师要把学习的时间、思考、对话、自主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解放他们的智力,解放他们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让他们自主阅读,自主表达,合作交流,变“学会”为“会学”。而主问题的设计和板块思路不失为一种质疑促思,自主探究,生成课堂感悟的好手段。

主问题的设计。美国Merrill博士的“首要教学原理”指出:“当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当激活已有知识并将它作为新知识的基础时,才能够促进学习。”教师可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些新颖的激疑性、探究性、发散性的主问题,激发高层次的思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如促使人们进行对比的问题:“同样写水清澈,柳宗元和吴均有何不同?”要求人们综合性思考的问题,如教学《最后一课》呈现:我不喜欢小弗郎士——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他贪玩、总迟到、不爱学习,还不关心自己的国家……我也不喜欢韩麦尔先生———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好老师,他体罚学生,拿戒尺打学生;还叫学生替他浇花;甚至他干脆给学生放假,自己去钓鱼,还不认真讲课。这是我的看法,请谈一谈你的看法(小组读课文,勾画批注,讨论)。要求做出评价的问题,如《蚊子与狮子》的课尾设计:假设你是一只老虎,是森林公司的老板,因公司发展的需要,要招聘一些公司职员,正好有蚊子、狮子、蜘蛛来应聘,请问作为老板的你,你会招聘谁呢?你又会放弃谁呢?说出理由。学生回答会异彩纷呈(招聘蜘蛛:技术性人才;招聘狮子,狮子有绝对的实力,有正义感,可做公司的形象大使;招聘蚊子,因为社会需要敢于挑战的人;三个都招聘,它们各有所长。绝对不会招聘狮子,会威胁老虎的地位;不会招聘蚊子,因为会捉弄老虎;不会招聘蜘蛛,它只会等待,机会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巧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起思维火花,使大多数同学跃跃欲试。当然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产生洞察力,而不是分享信息。所提出的问题最好是开放式问题,要求经过一番深层思考后才能回答。在教学中,也要教给学生在文本研读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技巧,鼓励质疑文本,并引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的合理解读。这些质疑的过程,就是按照学情和时空推进的激活思维,推进生命的过程。

板块式设计。由于学生的兴趣有别,个性特点不尽相同,教师既要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伙伴、或者自主选择他们所习惯的方式呈现阅读体验,如朗读、表演、表述……也要善于根据不同文体和自己的风格选择恰当形式引领他们阅读体验。例如余映潮老师执教《沁园春·雪》的板块式思路设计,精简、优化教学环节,精妙的分层朗读指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竞技者、表达者、展示者,是以“学”为中心的生动的课中活动:1.读出字词句的力度。(上阕)2.读出若干字的长度,如“望”、“惜”、“须”、“妖娆”、“俱”、“数”。3.读出几个句子的高度(学生找出并齐读下阕)。层次简练,美轮美奂,给学生一种渐入佳境的朗读感受,学生在吟咏之间领略到“吐纳珠玉之声”,在展示之时体验“舒展风云之志”。又如《女娲补天》,以女娲抟黄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沟联西方《圣经》上帝用土造亚当。使学生能够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和求异创新的思维能力。

充分时间思考。李希贵老师曾告诫过:“不要经不住课堂上的沉默,只有活跃气氛而没有屏神思索的和思维交锋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教师提问必须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中途不要有任何插话或干扰。不要因为暂时的沉默而慌了手脚,教师的喋喋不休、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带来的只能是学生的失语、人文的失落,也就听不到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教”不仅仅意味着“先声夺人”的积极介入,还意味着“欲擒故纵”的延迟介入,甚至“放虎归山”的不作介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时要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要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思维空间,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去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二、对话互动,悟意审美

新课改迫切要求教师改变一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向交往互动的对话式教学转变。“对话是一种创造行为”,应把它看作一种阅读态度,一种研读的方式,也是一种引导学生阅读的语文教学方式。余映潮老师认为,阅读教学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就是“美”的发现,“美”的感悟过程。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思考,如何把孩子们眼中一马平川的“康庄大道”还原为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蜀道”,让他们在拥有险境跋涉的艰难之后,终于看到风景。“学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对话,贵在引导深入探究文本内涵,悟意审美,继而发现世界,通达自我的过程,而非结论。

文本细读,深度挖掘内涵。文学大师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王君说:“文本的细读,是一种在混沌中出生入死冲杀突击,历经了脱胎换骨的灵魂历练的生命之旅,非有九死一生执着不悔的精神不能开掘出语言的通途。”教学中要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从体验语言入手,由一个字的推敲、斟琢、熏陶、感染,引导学生体悟到一个字背后的情感容量,把课上到学生的心灵里去。如《那树》,树被砍倒下时人们“只知”马路上的路灯变得更宽阔了,却“不知”什么的问题,引领学生探究出人类的盲目、愚昧、无知、妄为,感悟到语句意味深长,感情凝重,揭示了作者深深的忧患。再如的《我的母亲》一文,语言平白如话,不加丝毫雕琢,但质朴和平淡之中笔笔深情,副词的运用更是平中见奇。除了仔细体味母亲三次催人泪下的“哭”的细节,更要在“刚、就、真、实在、悄悄、最”和六个“从不”(从来没有)等副词表达效果上重锤敲打,体会作者强烈涌现的至真至纯的爱母之情、敬母之意。微言之处有大意,寻常之处见匠心。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对文本探宝、寻宝的对话感悟过程,从而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于无声处听惊雷。教师挑战的不仅仅是文本,不仅仅是课堂,更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还有生命境界,这是一种全方位的砥砺和修炼。

互文解读,体味人文精神。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从语言中品悟,在阅读中思考,让课文里的人文精神自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营养。例如杨聪执教《杨修之死》,当课堂上学生对“杨修之死”的认识倾向于杨修本身的恃才自傲,自取灭亡时,教师引导学生重新看杨修,屏幕出示李敖说的一句话。又四次展现相关资料,与课文进行了互文解读,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感受到作者罗贯中在杨修身上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之悲,人才遭弃之痛,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文化心态:我们可以选择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然而我们不应该鄙弃甚至打击那些才华外显、放旷直言之人。杨聪老师提供与文本相匹配的学习材料,选择恰当的时机呈现,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步步推进对话与“交流”,让学生自学、自探、自己重新修正观点得出结论。此时教师就像是站在那塞林格笔下的“麦田”的悬崖边,不让学生迷失方向的守望者。这种以学定教的教学,是从教学内容到形式的创新成长,是依照学情和时空推进的激活思维,感悟生命,浸润生命的历程。

假设重构,形成价值取向(批判或倡导)。教师在对话中引领学生假设重构,形成价值取向,其方式有文本角色体验、角色内省、角色评价等。如全国一等奖的课例《小石潭记》:请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为题,在文中找出融情于景的文句,与柳宗元对话。教师深情示范后学生思维活跃:伐竹取道——寄寓与世隔绝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忧伤;空游无所依——寄寓贬官永州报国无门的苦闷;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寄寓一生坎坷,前路渺茫;犬牙差互——寄寓仕途艰险......再如《春》,只有引导学生贴近儿童时代的自我,用纯洁的儿童的眼睛和天真的孩子气才能真正读懂作者独特的童真、童心和童趣,读懂文中富有江南气息、充满古典诗情画意的春之情趣美。教学《故乡》:如果你来到了平桥村,你愿意和哪位小朋友交友呢?再如教学《老王》:你认为,在与老王交往中,“我”怎么做,日后才不会愧疚?教师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教学中来,有更高的热情和意愿去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实现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流,让个体生命在对话中绽放出五彩光芒。

三、建构体验,蕴情感怀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于漪言,“教师要以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新课程强调情景建构,注重孩子在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独特感悟,学到知识、发展能力。学为中心的感悟课堂,通过诵读体验、品味涵泳、联想与想象、咀嚼与回味,从而拨动心弦,形成追求充满人文情怀的、闪烁智慧光芒、荡漾融融爱意的美的教育境界。

美读、演读,体验情感的醇厚。诗人郑敏说:“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了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诵读是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方式,也是获得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文学作品是生命张力的载体,包含着中国文化的血脉、根基乃至生命基因。教师只需督促诵读,“放牧南山”,非诵读不足以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非诵读不足以让学生感悟到这些美文本身情感的温度、深邃之意。有些散文如《那树》的第八段:“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美文本身创设庄严、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悲剧色彩。再如王君教授《老王》时认为《老王》其实是很难读懂的,那压抑在文字中的躲躲闪闪,那缠绵在语言深处的欲说还休。为此,她针对五处语言点,设计了五个多样化的诵读情景,努力化平淡为神奇:1.自述身世,理解老王被社会遗弃的痛苦。2.饰老王,创造性对话,理解老王没有家人的孤苦无依。3.饰看客,“演说”社会闲人对老王的挖苦讽刺,理解社会对老王的凉薄。4.演读老王和杨绛的对话:理解老王有“房”无家的痛苦。5.诵读文中反复出现的“只”字,感受老王的走投无路。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富有探究、充满乐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获得心灵的理解、震憾。引领学生在演读中体悟到最浅淡的文字,却承载着一代精英知识分子对灵魂的叩问,从而对淡朴的文本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

感性唤醒,建构人文情怀。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有位老师教学《归园田居》,导入时播放了羽泉演唱的《归园田居》歌曲,并展示歌词,有效地引领学生的情感走向,激发了下文的深入探究。在课快结束时,此老师又展示了一系列材料:“‘开心农场’的游戏”、“农家采摘游图片”、“英国女王的‘后菜园’”、“美国奥巴马‘有点田’”、“北京现实版的‘开心园’”,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到了田园生活别样的魅力,从而更好地领悟了陶渊明的情怀。又如《聊斋志异》设计结语:尝尽世间辛酸,识遍人间艰辛,阵阵风霜化神奇,片片丹心寄聊斋。狐仙花妖亦懂情,一哭一笑皆醉人,最是书香能致远,痴心浩荡铸经典,人鬼情未了,《聊斋》成了我们的、也是世界的《聊斋》。同学们抽空到“聊斋”坐坐!这样的一些教学语言,不但能显现出一种教学艺术,营造情感氛围,还能促发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如此种种,诗意的课堂,精神的沉淀,情感的语文,才能培养出有思想高度,语言深度的文化人,真正实现语文的终极目标。

再如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上《春酒》,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文眼“到哪里去寻找真正的家醅呢?”的蕴意,课件出示琦君其他文学作品资料。这些文学作品的植入,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回归到文化的大背景和传统知识分子的乡土情结之中。这是借助感性材料,建构情景,巧妙无痕地帮助了学生深切体悟到琦君特殊的乡情。

语文教师,呈现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让学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我,感悟自己,感悟人生。关注学生感悟是新课程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教师应以“学为中心”,努力呈现感悟的课堂,做学生生命的牧者。就像生本教育倡导者郭思乐教授所说: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知识的“纤夫”。当然,这并非是对我们当前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阅读教学作出的必要调整、完善和发展。几点粗鄙看法,惭愧贻笑大方之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3]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生命的思考范文4

[关键词]观音山;意象符号;电影音乐;主题升华

《观音山》是导演李玉2011年上映的一部作品,影片以三个高考落榜青年的流浪开始,以女房东常月琴自杀、三个青年继续人生之旅结束。影片大部分篇幅是在表现三个青年的青春叛逆、流浪、迷茫和脆弱,但是因为加入了三人与女房东常月琴的因缘际会,就在青春题材里加入了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于是影片不再单纯地展现不羁的青春,而是扎根在“生命思考”这一深刻的主题上。

《观音山》有着独特的主题表达方式,意象符号的运用、电影音乐的运用以及主题的过渡与升华,是这部影片三种主要的主题表达方式。正是通过这些方式,《观音山》才能在不断闪现的意象、准确的音乐搭配和突变的故事情节中,向观众含蓄且深刻地传达影片的主题。

一、意象符号的运用

意象符号指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并且蕴含深意的事物,由于意象往往与故事情节、影片基调、主题思想相通,所以随着意象的不断闪现,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关注和思考意象背后隐含的深意,进而会跟随不断重复的意象和变化发展的故事情节,产生与主题相一致的情绪积累,最终意象符号会帮助观众领悟出隐藏在深处的主题内涵。意象符号因为其所象征的意义的多义性和延伸性,自动弥补了叙事层面的空白,有助于主题思想的显露和揭示。《观音山》中出现的意象符号主要有三种:火车和铁轨、破烂汽车以及观音庙。

第一个明显的意象符号是火车和铁轨,影片多次出现三个青年在铁轨上行走嬉闹、扒火车、卧轨等情节,贯穿影片始终。火车和铁轨的意象与三个青年人的生存境遇紧密相连,是象征青春的主要意象符号。火车和铁轨多存在于荒凉的郊外,出现在孤独冷清的环境中,象征了青春的孤独、脆弱。这正是南风、丁波、肥皂三个青年的生存状态,他们生活在底层,流浪在社会边缘。他们都有着不幸的家庭,过早进入社会,逃离给他们带来阴影的家庭。风驰电掣的火车上,三个青年肆无忌惮地喊叫,无拘无束地感受风穿过头发,看广阔的山川河流飞快后退,这表现了青春的叛逆不羁、倔强潇洒。他们仿佛自由自在、潇洒不羁,然而在繁华的城市里,他们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城市相比他们如此渺小。通过这一意象符号,影片含蓄而生动地展现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青年人漂泊、孤独的心境,透视出他们倔强叛逆的年轻面孔背后的迷茫和脆弱。

第二个重要的意象符号是破烂汽车――常月琴的儿子出车祸的车。这辆车不仅象征着常月琴破碎绝望的心,还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道具。常月琴是退休京剧演员,一年前儿子车祸去世,只剩她孤苦一人,她经常独自坐在破车上痛哭。南风三人开着破车到观音山兜风,常月琴发现后,歇斯底里地冲他们发火。常月琴在儿子的女友拜访她后,情绪崩溃,在破车上痛哭一场后割腕自杀,被南方三人救回。南风三人知道了常月琴的故事,陪伴在她身边,四个人相互取暖。常月琴的心境渐渐平静,她把破烂的汽车修好,开车带着南风三人到观音山上兜风。

以上是影片中与破烂汽车相关的所有情节,这一意象与常月琴的心境相互映照。一开始常月琴经常在破烂的车中痛哭,说明常月琴还没从失子的悲痛中恢复,她第一次自杀是在极度悲痛的情绪中做出的冲动选择。后来常月琴把车修好,表明常月琴的痛苦心境已经平复,她最终仍然选择自杀,是在冷静地思考生命归属后作出的清醒选择。常月琴的跳崖,出人意料,这样的故事结局使得影片的主题更加深刻和耐人寻味。

第三个重要的意象符号是观音庙,震后观音庙变成一片废墟,常月琴四人决定帮助和尚重修观音庙,这个重修的过程是四人找寻生命信仰的过程。修好观音庙后,常月琴向和尚诉说自己对生死的困惑。和尚说:“无生无死,便是最好的未来。”无生无死,就是让人坦然看待生死,生而不喜,死而不悲。然而,常月琴并不认同和尚的观点,她认为生命总得有所归属、有所依赖才能继续,而她生命的归属是爱与陪伴。她说“人不应该永远孤独”,只有亲人的爱与陪伴才可以让她不孤独。生命的无常让她失去了丈夫、儿子,她不敢再轻易依赖他人的陪伴。虽然南风三人的到来让她感到开心,但是她恐惧这样的快乐不知哪天会突然消失。在现世,她已找不到归属感,所以她只能去彼岸世界找寻亲人,找寻归属。

影片的结尾是南风、丁波、肥皂在飞驰的火车上驶向未知的远方,他们默默地为常月琴的死悲伤落泪。生命的信仰是爱与归属,青春的叛逆倔强、顽劣不羁,在生死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与常月琴的奇遇,无疑使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信仰做了一次深刻的探寻。

二、电影音乐的运用

电影是一种视听艺术,声音和画面是现代电影缺一不可的两个要素。电影音乐是电影声音中的重要一类,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画面效果的需要,间断性地出现在影片中。音乐和画面的准确搭配,使得音乐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电影画面和情节富有节奏和戏剧性。《观音山》中有两首音乐运用得很成功,分别是许巍的《蓝莲花》和一首伊朗作曲家佩曼・雅斯达尼亚创作的曲子。“在影片中有两种主要的音乐类型。渲染音乐(underscoring),这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电影音乐;当音乐来自看不见的来源、常常是无形乐队时,这种音乐便出现了。但音乐也能作为戏剧自身的一部分发挥作用,这里指的就是源起音乐(source music)。”佩曼・雅斯达尼亚的曲子属于渲染音乐,在电影画面中充当背景音乐;《蓝莲花》属于源起音乐,来源于常月琴儿子出车祸的车的音箱,是电影故事情节的一部分。

佩曼・雅斯达尼亚的曲子是一首快节奏动感音乐,在影片的三个地方出现。第一个地方是南风三人扒火车,他们在火车上感受风驰电掣。此时,快节奏的打击乐和弦乐交缠着响起,像铁的震颤声,又像强烈光线给人的眩晕感。这种音乐和肆意不羁的画面搭配,生动地表现出青春的张扬不羁。第二个出现的地方是扒火车情节之后紧接着闪现了常月琴的几个日常生活画面,同样的音乐,配合上常月琴的几个镜头产生强烈的反差,此时的音乐反衬出常月琴孤独悲痛、茫然无力的内心世界。第三个地方是三个年轻人再次去扒火车,他们到达一处吊桥,南风走到吊桥中间,低头看桥下急速翻滚的江水和泛着白浪的漩涡。这次的音乐配合着火车上摇晃眩晕的镜头、孤独的吊桥、不知奔向何处的湍急河流,表现出三个青年人心中的迷茫。

《蓝莲花》是一首歌唱青春和梦想的歌曲,这首歌在影片中做了特殊处理,由于它来自于车祸后的车的音箱里,所以《蓝莲花》在快到部分时出现了短暂而刺耳的间断,这一小段的间断正是车祸发生的瞬间。这样特殊的处理,在特定的情节和画面中,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蓝莲花》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是南风三人开着破车出去兜风,路上打开音箱就是这首《蓝莲花》。随着音乐的响起,镜头从三个年轻人兴高采烈的脸上,切换到常月琴睡梦中眉头紧皱的痛苦的脸上。这首歌配合着南风三人兜风地画面,烘托出青春的活力和潇洒;兜风的愉快画面和常月琴痛苦的睡颜产生强烈反差,衬托出常月琴内心的孤独痛苦。第二次出现,是常月琴在儿子的女友拜访后,精神崩溃,她深夜坐在儿子出车祸的车上,拧开音箱,《蓝莲花》放到断开的那段,这段记录着儿子死亡时刻的音乐,让常月琴失声痛哭。冰冷地歌唱着青春和梦想的残破歌曲,将常月琴内心的悲痛和绝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电影《观音山》中这两首音乐的运用,都成功地渲染了影片特定情节和画面的氛围和情绪,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暗示了影片主题,给观众带来生动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只有将电影音乐和电影的画面、情节、音响等其他表达元素恰当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电影内涵极大丰富,使观众获得音画合一、视听统一的立体而完满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电影整体的艺术水平。

三、主题的过渡与升华

《观音山》主题的过渡与升华是通过三个情节突变来实现的,这三个情节转折分别是:南风三人租住的小区要拆迁,他们租住了常月琴的房子;常月琴割腕自杀,南风三人奋力抢救;重修观音庙后,常月琴跳崖自杀。

第一个情节转折将原本不相干的南风三人的青春故事和常月琴老年丧子的生死故事融合在一起,将青春主题和生命主题扭结起来,使影片主题深化到了对生命归属的思考上。影片这一转折前后,表现的是社会底层青年人的漂泊迷茫,以及老年丧子的悲痛孤寂。第二个情节转折,常月琴割腕自杀,南风三人知道了常月琴的故事,四人关系改善,组成临时家庭,彼此取暖慰藉。这个转折着重表现了四个人之间的互相温暖。第三个情节转折,当观众感觉影片就要平静结束时,故事结局突然大反转,常月琴的跳崖自杀大大出乎观众的意料。很多观众都以为常月琴还是没有想开,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常月琴想清楚了人为了什么而活,才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一转折将生命主题升华到最高点,然后戛然而止,给观众以震撼和对生命的思索。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影片《观音山》如何从青春主题一步步深化到生命主题,最终落脚到对人生归宿的思考: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活着不仅需要物质,还需要精神上的信仰,人如果没有精神信仰的支撑,就会失去活着的信念和意义。《观音山》就是要引发观众去思考“人为何而活”,引发人们去寻找自己心灵的方向。常月琴最后的选择,揭示了影片的主题:人之所以能生活,是因为有生命信仰支撑着人的精神,生命的信仰就是爱和归属感。常月琴失去了爱和归属感,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意义,所以她选择了死亡。

爱和归属感缺一不可,这才是人能好好生活的依托。这两者的稳固形态就是家庭,只有和谐的家庭才能给人源源不断的爱和坚固的归属感。南风、丁波、肥皂三人都有着不幸的家庭,他们的流浪和漂泊正是寻找“家”的过程。与常月琴的相处,让他们停留下来,误以为找到了“家”。但这样的临时家庭虽然有爱,却没有归属感,常月琴的自杀,使“家”的幻影破灭。影片结尾,南风、丁波、肥皂坐着不知开往何处的火车继续流浪,他们需要继续去寻找自己生命的信仰,寻找爱与归属,找到了才能停下脚步,不再漂泊。

生命的思考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理性思考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是珍爱生命,谋求灿烂生命轨迹和辉煌人生的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全面均衡发展。表现为助长大学生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概而言之,就是使大学生增长五个方面的认识。一是认识生命是珍贵的: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活着是无比宝贵的,要好好活着,好好享受人生。二是认识生命是有尊严的:生命的存在是合理的,要敬畏生命,尊重每一个存在的生命,尊严地活着,活得有尊严。三是认识生命是有潜能的:存在的生命都有巨大的潜能,挖掘潜能是求得生存、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塑造健康人格,不断激发生命的潜能。四是认识生命是发展的:生命无时不刻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要正确把握发展的方向,欣赏生命行程带来的精彩。五是认识生命是有价值的:生命本身就是价值,生命能产生新的价值,要创造价值人生,实现自身生命与他人生命、社会生命与自然生命、生命与非生命的共生共存。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战略思考

生命教育既是彰显教育的价值,也是教育的价值追求,既是保护生命,也是助长生命,既是“全人教育”,也是“和谐教育”。

从大学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要将生命教育上升到高等教育价值追求的高度。生命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价值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高等教育的一切办学行为,都要以关爱生命存在和促进生命发展为价值尺度。

从大学生这个受教育者的角度看,要将生命教育视为德性修养的途径。珍爱生命是一种道德,漠视生命是不道德的。把生命教育纳入高校德育的范畴,以德育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德性修养揭示生命真谛。

从大学生自身生命来看,要实现生命教育的“全人教育”。全人教育强调教育的整体性和全面性,高等教育在向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使其进一步接受道德与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在追求真、善、美人生目标的基础上,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

从大学生自身生命与其他生命的关系来看,要实现生命教育的“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强调教育的协调性和持续性,要在培养大学生珍爱自身生命的同时,还要使其进一步接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其他生命体相生相长的理念,以促进自身生命与其他生命体乃至非生命体的共生共赢。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预设条件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潜心创造条件,才能打造生命教育的精品工程。

文化环境。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创设激发大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环境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网络平台。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构筑立体交叉的网络平台,实现生命教育的现代化,使生命教育的内容以富有现代感的手法表现出来,使大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中愉快地消化吸收生命教育的内容。

课程载体。可以单独设置生命教育课程,也可以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他课程,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要培育具有生命情怀、充满生命关怀的、具备生命教育专门理论知识,分布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就业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指导等环节的师资团队。

实践基地。要与监狱、戒毒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组织建立优良的公共关系,并由此建立网状的生命教育实践基地。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探析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很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死亡学――生命教育的起点。生命的另一极就是死亡,只有直面死亡,了解死亡,体验死亡的痛苦场景和生者对死者的怀念之情,认识死亡与生命的辩证关系,从而提升对生命本真的深刻感悟。如瓦尔特所言:“死亡创造了责任,正因为如此也创造了人的尊严。”

世界观与道德修养――生命教育的先决条件。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道德修养是生命和教育的首要课业,两者构成生命教育的基础。

人生观、价值观与生命潜能开发及生存能力培养――生命教育的关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帮助大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策划人生的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一切行为。激发潜能与培养生存能力,相辅相成,是大学生获得维持生命存在、捍卫生命权力、促进生命发展、提高生命质量之本领的必然选择。

苦乐观与灿烂人生――生命教育的保障。正确认识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怎样对待前进中的苦,怎样在苦中求乐,怎样辩证处理苦与乐的关系,是大学生在逆境中奋勇前行、在顺境中稳步发展,从而创造辉煌人生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观与价值人生――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融洽人际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挖掘自身潜能,创造价值人生,是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

五、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路径一:树立全新的高等教育价值观。通过干部培训、师资培训等渠道,将全人教育、和谐教育的新理念灌输给高等教育工作者,培育全新的富有生命关怀和人本精神的教育理念。

路径二:创新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学科专业建设,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或将生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实现生命教育和其他课程的融通。

路径三: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水平。加快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新的德育工作考评机制,全面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路径四:优化课堂教学主渠道。重点改善高校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条件,创新生命教育教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考评机制等。

路径五:实施个别化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和心理需求,制定特色鲜明的个别化教学方案,在切合实际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情境中提高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使之科学进行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策划。

路径六:提高大学生激励管理效能。制定包括大学生素质教育、群体活动、科技创新、就业创业教育等系列激励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使有限的大学时光焕发无限的潜能开发魅力。

路径七:社会实践与生命价值体验。科学制定社会实践方案,组织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生命的真谛,亲身感受生命的美好,着力开发生命的潜能,深刻体验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在实践中提升生命教育成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生命的思考范文6

生命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 Waiters)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生命教育的思想。“生命教育”概念的明确提出,则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是由1979年在悉尼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LEC)所倡导的,目的在以防止暴力、和艾滋病蔓延于校园为宗旨的教育。20世纪末期,台湾地区将生命教育引入,并在学校教育中逐步推广实施,现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掀起了一股生命教育的热潮。

以现况而言,暴力问题在台湾也已到了日趋严重而不容忽视的地步,所谓暴力包含两方面,一是不尊重与伤害他人生命的暴力;一是青少年的自我伤害或自杀。这两类戕害生命的暴力事件在近几年来层出不穷,而且年龄层也逐渐下降。台湾社会从暴力或自杀防制的观点出发认同了,反生命行为的真正制止并不在于防堵、监测、打击犯罪或通报系统的建立,而在于根本的防患未然,防患未然之道在于正面人生观的建立以及家庭社会的互爱互助。二十世纪台湾教育的普及成就了台湾在政治、经济与科技各方面的长足进步,然而,过份重视理工、实用、轻忽人文理想的教育体制,也让社会付出沉痛代价。最主要的病征例如伦理观念的模糊、价值观的混乱、暴力猖獗、家庭功能式微、社会不正义及由之而生的各种乱象等。在这样功利主义挂帅的社会文化中,人们成为自私、贪婪的工作机器,充满效率与享乐的迷思,而与自己、别人以及自然的关系愈来愈疏离却不自觉,使社会整体精神文化乃至道德秩序向下沉沦。社会的精神与人性生活长期受腐蚀,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深层隐忧。依此,社会需要生命教育,从而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提升生命境界。即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这也是台湾倡议生命教育的主要社会背景,反映了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提倡有其一定时代意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对台湾社会问题的回应。

生命教育在台湾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萌芽期(1996--2000),人们的物质生活不虞匮乏,但精神及心灵却空虚贫瘠等以上所谈及的问题是台湾社会所不能回避的,在对社会乱象的反思基础上该如何正本清源,力挽狂澜呢?这引起人们的思考,并探求因应之道。台中市晓明女中邀请一些学者在伦理教材的基础上加以扩充,提出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1997年依前台湾省“教育厅厅长”陈英豪以晓明女中为总推动学校,开启了全台湾省中等学校生命教育推动的风潮,设立“伦理教育推广中心”,次年更名为“生命教育推广中心”。后又建立了生命教育全球资讯网(1998年),作为推动生命教育的重要配套措施。这一时期,台湾生命教育的主题有“欣赏生命、做我真好、生于忧患、信仰与人生、良心的培养、生死尊严、社会关怀与社会正义等。出版了《台湾省中学1998学年度生命教育教师手册》,可视为台湾第一部的生命教育指导纲领。生命教育逐渐受到教育界与学术界的重视。总的说来,尽管这个时期生命教育活动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生命教育在内容上,尚缺乏完整的理论论述与体系,也无深入完整的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内涵需要进一步厘清与扩展,在生命教育的教改理念的扩大以及有关生命教育内涵的整合还需要更大范围的成员和更多的学者来共同参与,但台湾在推动生命教育上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成长期(2000 2003),这个阶段台湾的生命教育,理论上,各种对生命教育的诠释纷纷发表,呈百花齐放之势或可说是众说纷纭。例如不少人把“生命教育”与“自杀防制”画上等号,或当作是生死教育、死亡教育,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为教授有关死亡的各种问题等等。在实践上,生命教育曾因2000年政党轮替后归于沉寂,一度无以为继,所幸后在时任“教育部长”的曾志朗的关注下,2000年8月宣布成立“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订定2001年为“生命教育年”,并组织生命教育委员会作为行政主管机构,旨在通过生命教育的推动,全面评估校园教育的生态,落实人文关怀,根植优质的校园文化,建立一个尊重生命的教育环境。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台湾生命教育发展的重要进展阶段,由“教育部”主导,多所大学成立了生命教育研究所或生命教育学程等,生命教育被大张旗鼓地全而推动。(3)成熟期(2003年至今),“教育部”于2003年订定了生命教育类选修课的课程纲要,整合了生命教育内涵的共识,依照整体规划确定生命教育包含了三个彼此交互为用的领域,即终极关怀与实践、伦理思考与反省、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至2006~8月,生命教育发展成为所有高级中学的正式课程,中学普遍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这个时期,台湾学校生命教育较系统全面地开展,包括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与细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编制;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等等。除了教育部门的参与外,目前台湾民间有一些机构也在踊跃地推动生命教育,成效斐然。例如:得荣基金会于1998年立案,以“提升青少年生命价值”为宗旨,“为青少年建立一个全人发展环境”为基金会的主要目标。另外还有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财团法人佛光山慈悲基金会等机构也在积极地推动这项活动。民间团体所举办的生命教育活动以学校教师的研习为主,其次是学生夏令营及家长研习。这显示出,生命教育在台湾社会上已引起相当大的共鸣与关注。短短几年间,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开展地有声有色,这与台湾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科研,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是分不开的。生命教育由台湾省中等学校的一项专案计划――非正式课程,逐步发展为全岛各级学校教学系统的一部分,已成为教育主管单位积极推行的教育计划,生命教育的推动成为台湾教育改革最核心的一环,也日渐规范、日趋成熟。

从台湾生命教育发展的脉络看,台湾的生命教育是先从类似生命教育课开始,逐渐到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已成为台湾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台湾生命教育兴起至今已历九年,目前在台湾生命教育的主要有七种取向:伦理教育、宗教教育、生死教育、健康教育、生涯教育、性别教育、环境教育,以及八门高中选修课程,并且向下扎根至初中、小学及幼儿园。2006年8月开始实施的高中选修课程,算是目前最具体的生命教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善于把渗透式与独立设科或综合课结合起来,所谓综合课,是将生命教育作为综合课程里的一个单元进行教授,如“生存教育”、“生命美

育”,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能与其它跨学科课题(如德育、环境教育等)联系起来实施。生命教育实践性极强,渗透式的生命教育即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的其它活动中实施。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意识。如学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去参观、访问等等,强调实践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总之,台湾在推动生命教育的实务上,有统整性的思考与推动策略,学校生命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与发展的知识教授,让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从而获得人格上的全面发展。在生命教育的实施上台湾教育当局相当重视。此外,提倡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社会的事情,呼吁社会各方面必须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公民教育的责任。学校、家庭、课外活动中心、社会机构、政府机构等部门,组成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综合体,有效地推动了台湾生命教育的开展。

二、台湾生命教育的意义诠释与挑战

由上可见,台湾的生命教育是由一所天主教女子中学的宗教教育,通过伦理教育转化蜕变而来,历经数年的积极推动,在教育的内涵上已达共识,也较稳固,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伦理关系等大生命的省思,并涉及生死尊严、信仰的探讨,范围颇广。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上,诚如曾志朗(1999年)所撰《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遗漏的一环》文中所指:在所谓快餐文化的新一代,他们已无力接受挫折,而缺乏情意教育的关注,教改将令人遗憾。生命教育的重要正在于其强调教育应引导学生在思维训练上思考与生命素质息息相关的终极关怀与身心安顿的课题。生命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就是希望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知识教育与理性教育,却忽略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德性、艺术、人文之教育。使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有了生命教育的涵养后,知识技能可以为社会所用,而不是成为戕害社会的工具。台湾教育界人士认为,生命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都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所以,在生命教育中,非常强调实践的作用,强调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生命教育,知识建构在其中并非主要任务,情意体验才是真正要提倡的人生实践。生命教育是站在人文的立场,试图改善科技发达所带来的弊病,发展出来一整套生命教育课程,可以说是充满人文性质的,尤其是以哲学为核心。

生命教育是个相当广义的概念。根据台湾教育改革的理想精神与实务要求,生命教育将一以贯之地全面推广,然其间也必有不少的困难与挑战,主要有:如一,生命教育的肇端虽然与校园自杀、暴力以及其它种种价值扭曲的负面现象有关,然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却远比这些问题要更为深远而严峻。目前教育整体之精神向实用学科倾斜的状况尚未扭转,生命教育还是以在特定时空脉络中形成的正式课程为主。面对当前社会仍以物化的功利主义为主流思想的境况,如何逐步地争取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转变社会的主流思想,进而尽快提升全社会的人文与心灵,启发全人之生命智能为目标,应是推动台湾生命教育面临的一个长远与艰难的挑战;再如,师资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培育具有充分理想与认知的师资队伍任重而道远。目前所进行过的生命教育师资培育计划,多半都属于临时研习之性质,既无系统性,也无前瞻性,更无制度性之思考,零星的研习顶多只能达到理念倡导的功能或针对特定议题一时所用,难以胜任教育之重任,就原本已有生命教育素养的师资来进行强化性的在职训练是必要和紧迫的,而且师资问题必须从根本的制度面来思考与长远规划。

三、综合讨论

台湾的生命教育在推动生命教育的实务上,有统整性的思考与推动策略,现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有相当的系统性,在教材的编写、教师的培训、课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等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成熟和成功的经验,另有面临的困难和阻力,对于尚未普遍实施生命教育的大陆来讲,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把生命教育与人格建构结合起来。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这些每个人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被许多人有意回避,对此的漠视让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处于人生意义的蒙昧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开展生死教育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生命、生死问题应是和人类共存的,生命教育也应是历久弥新的教育。目前在大陆,有关青少年自杀的报道也相当多,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而中小学生对生命的不尊重、不珍惜的态度也相当的普遍和严重。此外,中小学生因为对死亡、疾病、生病的残缺毫无认识,毫无体会,也造成了许多问题。防患未然的办法根本在于建立正面而深刻的人生观,以及同辈、家庭与社会互爱互动关系的形成。为此,的确有必要在中小学逐步地开展有关生命的教育(包括死亡的教育),让中小学生对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有所认识,从而对自我的以及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这应该是推进大陆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有必要尽快在大陆地区推行和实施。

2、在教育的视野与对象上,生命教育推及整个社会,不只是面对学生。目前,台湾的生命教育尚限于学校。所有的人都应在这些根本的生命课题上有所省思与实践,才能活出有意义与快乐的生命。台湾的生命教育的发展尚待推及全社会。就大陆而言,在学习台湾学校生命教育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在开展学校生命教育的同时,应向全社会推广实施生命教育。

3、把适当而正确的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上首先应该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实施生命教育的前提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诞生和归宿。“死亡”向来被中国人视为禁忌,大部分人对死亡有错误的看法。这无疑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没有正确的生死观念,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就不能充分理解,对生命来之不易没有深切体验,就很容易产生不珍惜生命的行为。生命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从两性教育和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中认识生命的可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生命因此,生命教育首先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由来、生命的伟大、生命的终结等问题。有关人生观、价值观等涉及哲学思想理念的课题多么重要而且需要花时间去探索,因为这些理念虽然不像实用知识那样“实用”,但它们却提供了人生实践的原则与方向。反观大陆现行教育架构,在应试教育挂帅和社会上弥漫着实用功利主义氛围的背景里,我们的确给孩子太少空间与时间去思考探索实用知识以外、但却攸关生命意涵的课题。这是我们必须深思和正视的。

4、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经验还告诉我们,生命教育应该是系统而全面的,生命教育应该贯串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和整个人生。教育在短期内是最不容易看到成效的,要深化人生观与提升社会道德精神,需要的是在整个教育的精神与内涵上有所更新。学校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生命教育”的课程来帮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升生命质量。走出校园,步进社会,也要有生命的教育,以不断深化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提升道德思考与判断能力,在价值多元的复杂社会中能慎思明辨。另外,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所以,在生命教育中,应强调实践的作用,强调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情意体验进行生命教育。

5、觉人者必先有所自觉,师资的来源与养成是大陆推动生命教育应首要考虑的问题。在生命教育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大,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生命楷模,所以教授生命教育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生活充实、积极向上的典范。一位优秀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示作用是无形而又巨大的。因而教育工作者该深化自己的相关素养,才能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成为陪伴他们建立自己人生观的引航者。借鉴台湾当前存在的师资问题,一开始应从制度面来思考与长远规划大陆生命教育的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