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神经科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神经科学范文1
引言
当前神经脑成像研究,为解释和解决大脑神经机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贡献在神经心理学,神经管理学,神经经济学,神经营销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神经经济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为解释和了解人类的经济行为和决策提供了神经学的解释(Ochsner & Lieberman,2001),同样,在组织行为学领域中,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和重要的研究范式。也就是组织行为学与神经科学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称之为组织神经科学,通过神经科学提供更加客观数据,准确的解释组织行为学中的各种现象。经过神经科学正以其优势盛行与当前的管理学科研究中,但是其范式和技术的局限性,在解释的过程中也更加谨慎。
通过国外的文献研究不难看出,当代的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已经将神经科学纳入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畴中,成为新的研究趋势,其很多研究成果都发表在国外顶级的期刊中。神经科学只是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一个补充,并不能取代传统的研究范式。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传统方法也不能忽视,这是组织行为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稳定的、成熟的方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国内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仍然基于传统的研究范式中,通过神经科学有助于探讨和研究认知、态度、行为、决策的深层机制,因此国内研究不能忽视这一研究趋势。国内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者应该深入到神经科学领域中来,通过神经科学的范式,获得更加精确,清晰明了的结论。通过神经科学我们可以验证当前的理论假设,建立新的理论假设。从组织行为神经学这一角度,增加我们结论的和理论的统一性,这是因为神经科学能通过行为识别普通的神经过程。
组织行为学中最优的解释框架和研究范式莫过于神经科学,为当前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人类的大脑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能跨越时间和空间保持认知和行为的一致性。神经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经过几千年的进化,很多的都形成了自动机制(Lieberman,2007; Telzer & Berkman et al,2010)。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几个具体有利于未来研究的例子,神经科学观为当前的理论和实践产生极具意义的作用。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为中国组织行为学研究者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尽一点绵薄之力。
组织变革的神经阻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革新,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和资源的不断整合与变动,都给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组织在面对新的环境与政策中不断变革。组织变革是指运用科学和相关的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沟通渠道、角色设定、企业文化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绩效。
但在组织变革中常常以失败告终,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组织变革中要打破个体对变革的阻抗,在变革中往往要打破原有的利益平衡和稳定的心理机制。通常,大多数人并不喜欢改变更乐于现状。即使员工知道变革的好处,同时也表示很支持变革,但是其行为都大相迳庭。这种原因可能是来自于复杂的态度系统及与行为相关的因素。
神经科学研究认为对内隐态度,外显态度和情绪进行恰当的辨别十分重要(Cunningham,Zelazo, Packer,& Van Bavel,2007)。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是指以前的经验和已有的态度积累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在个体意识水平上这种痕迹对人们的影响是无法直接觉知的、快速的、不需要意识的,而它有潜在的影响个体对社会的情感取向、认知和行为的表现。相反,外显态度则是基于无意思的、缓慢的、慎重的反应。在一般的研究过程中,对态度采用的研究范式是自陈式个体报告,因此就无法测量真实的态度。态度的表达往往是人们的自我报告,例如参与问卷调查的被试,因考虑到各种社会期许、社会规范和环境等因素,未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态度。许多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是外显态度,显然这不是个体真实态度的表达,那么其结论和解释就受到怀疑。
有些研究者认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在态度表达过程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Gawronski & Bodenhausen,2006)。然研究发现,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分开的,内隐态度在态度的表达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这是因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神经基础不同导致的。刘俊生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研究发现,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相比在表达过程中,自动化及意识加工阶段,调用较少的认知资源对情绪刺激进行深入加工。也就是说,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神经基础存在差异。
当前的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外显态度是内隐态度的出发点,此外,态度的表达是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整合(Cunningham et al., 2007;Gawronski & Bodenhausen, 2006)。通常内隐态度的改变是神经元长期连接的过程,深植于内隐记忆中,因而若要改变内隐态度,就要使用与当前刺激不一致的行为,时间相对也要更久。外显态度的改变相对就容易一些,因为外显态度的产生是基于推理过程的,通过细致的分析过程、扩展信仰系统、社会规范及广泛的背景信息的最终表达(Cunningham et al.,2007;Bodenhausen & Todd, 2010)。
在态度的表达过程中,往往始于内隐态度,结束于外显态度,在长期的组织变革中管理者可能会在短期内的改变中犯一些错误,但是经过长期的变革刺激其内隐态度的神经机制也会发生转变,因而内隐态度也会发生转变,同时行为也会发生变化,最终组织变革才能成功。
组织氛围的镜像神经机制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看到别人做什么,就好像自己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一样,看见别人踢球,就感觉自己浑身是力气;看到别人抽烟,自己就蠢蠢欲动。那么这种潜移默化来自哪里呢?神经科学帮我们找到了答案,我们脑中的镜像细胞起了作用。在脑中神经网络通常用来储存特定的记忆,而镜像神经元负责编码和储存这些特定的行为信息。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大脑对社会现象的自适应过程(Goleman,2006)。
李佐拉根据颅磁刺激和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研究发现人类的镜像神经元,其中一部分位于大脑的布罗卡区(控制语言动作和语言理解的区域)。他进一步指出,人类正是凭借着镜像神经元系统,来理解别人的行为和意图,进而与他人交流。科勒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视听镜像神经元,具有分辨不同动作的能力,特别是动作同时具有听觉和视觉信息的时候,镜像神经元对其分辨率达到了97%,这有利于通过观察别人进行学习。
因此,在组行为学中,可以从神经科学角度整合当前重要的理论和现象,促进组织行为学研究。特别是镜像神经元对非语言交流、隐式协调等广泛的社会职能的支持,使人类能模拟行为、意图甚至是他人的心理状态(Rizzolatti & Craighero,2004;Rizzolatti & Fabbri-Destro,2008)。
镜像神经元在相互依存的团队中,能够提供两种理解组织氛围形成的方式(Kuenzi &Schminke,2009)。当团队成员相互交往时,员工的镜像神经元就能感知对方的行动、身体语言和微表情,从而更加容易融入到组织中。这种能力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角色界定和协调默契的形成。
工作拖延的神经机制
拖延是人类行为中常见的缺点之一,拖延指的是推迟行动,对当前的目标和信息没有及时的采取行动。神经科学的研究为人们了解为什么目标导向容易产生拖延的解释(Reddish, Jensen, & Johnson, 2008)。
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中存在两套决策系统,分别是基于计划的决策系统和基于习惯的决策系统,人类具有计划和执行长期目标的能力来源于基于计划的决策系统。前额叶皮层是计划决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想目标导向时起到了关键作用(Miller, 2000)。计划决策系统的能力在于模拟多种行动方案的过程和预测结果,对所有现行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优的可执行方案。
与此相反的是基于习惯的决策系统,其工作机制完全不同于基于计划的决策系统,对即将执行的行动没有进行分析评估,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自动的加工和匹配。大脑的目标导向系统取决于稳定的身体和心理状态(Camerer, Lowenstein, & Prelec, 2005),焦虑、疼痛和消极情绪都会影响其正常功能。奖励和积极情绪产生的舒服感集中于前运动神经区。基于习惯的决策系统可以做出快速的行动,而基于计划的决策系统主要负责制定理性目标。
要想实现目标就要打破原有的习惯和稳定的反应,最后建立新的习惯。神经决策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行性方案来克服这一缺点。首先,解决问题就要打破当前的状态,从而促使其有意识的执行计划。其次,新的发展目标必须容易评估,否则可能导致组织冻结。最后对满意的行为要及时奖励,使其产生愉悦感,从而个体想要恢复和还原原有的习惯就会被大脑拒绝。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决策环境,原有的习惯系统就能被新的取代。通过上述方式,人们对拖延的偏爱就能被克服,最终从跟不上消除它。一旦计划系统的依赖性被消除,雇员就会更加积极的实现组织当前的目标。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从当前组织行为学在神经科学中的研究可以看到一个新兴的神经科学研究取向。实验研究的出现和发展使组织行为学家可以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的行为,大量的实验研究成果为探究组织行为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神经科学的研究取向给我们研究组织行为提供新的视角。
上文只是相关的几个例子,其实神经科学的研究贡献还有很多。OB研究者应该积极的学习神经科学方式,挖掘潜在的研究方向,提供科学的解释。OB研究者应该把神经科学作为另一个工具箱去探究本领域里的问题,补充当前的研究方法,丰富研究。
1.Bechara , A. Risky business : Emotion , decision2making , and addiction. 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 , 2003,19(1)
2.Camerer, C., Lowenstein, G., & Prelec, D. (2005). Neuroeconomics: How neuroscience can inform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43, 9-64
3.Camerer, Colin and Ernst Fehr (2006), "When Does 'Economic Man' Dominate Social Behavior?" Science, 311 (5767)
4.Crano, W. D., & Prislin, R. (2006). Attitudes and persuas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7, 345-374
5.Cunningham, W. A., Zelazo, P. D., Packer, D. J., & Van Bavel, J. J. (2007). The iterative reprocessing model: A multilevel framework for attitudes and evaluation. Social Cognition, 25, 736-760
6.Gawronski, B., & Bodenhausen, G. V. (2006). Associative and propositional processes in evaluation: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 change. Psychological Bulle tin, 132, 692-731
7.Goleman, D. (2006). Social intelligence: The new scie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 New York: Bantam Books
神经科学范文2
ISSN Print: 2158-2912
ISSN Online: 2158-2947
Aims & Scope
Neuroscience & Medicine is a peer review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dicated to the latest advancements of neuroscience. The goal of this journal is to keep a record of the state-of-the-art research and to promote study,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within its various specialties.
All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NM must be previously unpublished and may not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elsewhere at any time during NM's review period. Additionally, accepted ones willappear online within 3 weeks followed by printed in hard copy. Topics to be covered by this journal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神经科学范文3
【CHANCE或引发临床研究潮】
“预防早期卒中复发的研究始终是一个全球难点。选择何种药物,适用什么治疗方法,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2013年6月30日,天坛会创始人、执行主席王拥军教授在会上报告CHANCE(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疗效研究)及几项亚组研究成果时表示。
据了解,由王拥军教授率领团队牵头的CHANCE项目研究,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脑血管病创新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建立”项目的支持下,共纳入国内114家中心,取得了5170例轻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有效数据,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轻型卒中和TIA的临床研究。
该研究报告已于今年6月26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该研究结论有:轻型卒中和TIA是可以治疗的医学急症;首次证明了使用CHANCE治疗方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氯吡格雷首剂300mg)可使3个月内卒中再发风险降低32%;CHANCE用药方案是安全的,不增加任何程度的出血时间;有理由推测对轻型卒中和TIA存在更积极的治疗方案,但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CHANCE研究结果得到了国际主流医学界的认可,树立了中国临床研究在世界医学界的典范形象和信心,突破了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临床评价的瓶颈,并有可能改写国际医学治疗指南并引领世界卒中治疗方向。
王拥军教授指出,评价一项研究要看效力。尽管CHANCE研究5000多例的样本量比较大,其研究结果也在NEJM这样的权威杂志发表,但其证据等级只是2级,meta分析才是1级。因此,我们即将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发表一个meta分析。
他还介绍说:“与SPS3等研究相比,CHANCE研究有两大特点:一是卒中后的时间窗不同,SPS3研究的时间窗为6个月,CHANCE研究则为24小时。为寻找这个时间窗,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最后发现在卒中后72小时内复发率高。二是用药时间长短不同,SPS3研究中是长期治疗,而CHANCE研究中双抗治疗的时间只有3周。我们按照CHANCE的入选标准对SPS3进行的亚组分析发现双抗仍然是有效的。”
3个月及1年随访: 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须加强
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代表课题组报告了CHANCE研究3个月及1年的随访结果,目前资料分析结果有:随访3个月和1年,TIA和轻型卒中患者的预后不良(残疾)主要是由于复发致残性卒中事件。早期不稳定(复发集中于90天内)仍是主要预后特征,CHANCE研究中双抗治疗方案所带来的临床益处主要体现在发病急性期。3个月至1年时处于相对平缓的状态。1年的复发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年龄、体质指数、基线NIHSS评分、高血压、糖尿病及就诊时间,提示ABCD2量表结果可能在我国TIA和轻型卒中患者中被复制。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随时间延长而下降,1年服药率为76.5%,其中以阿司匹林为主(70%)。氯吡格雷组3个月停药后1年内卒中复发略有增多趋势,但还需进一步收集资料和分析研究。
【本刊专访2013年天坛会执行主席缪中荣教授】
《中国医药科学》:13岁的天坛会今后还会有哪些成长?
缪中荣教授:目前国际卒中领域三个最大的会议,分别是美国的国际卒中会议、欧洲卒中会议和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从规模来看,今年天坛会参会人数近7000人,让很多首次参会的国外专家非常吃惊。从会议水平上看,天坛会也与美国和欧洲的卒中大会逐步缩小了差距。本次大会的讲座题目十分广泛,涉及卒中领域各个方面,紧跟国际前沿,前瞻性很强。
每年的美国和欧洲的卒中会议上,都会一些卒中领域新临床研究结果。今年的天坛会有一件新的大事――王拥军教授在会上了CHANCE研究的主要结果。这代表了国际领先水平,并将会议进一步推向了新的高度。未来随着天坛会知名度的提升,将会更加注重对研究领域、思维方式的引领。王拥军教授的CHANCE研究在本次大会上的,将会改变过去大家不重视临床研究的状况,吸引更多医生从事临床研究;同时也会吸引更多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学家,在天坛会上临床研究结果。未来我们的目标是把天坛会真正办成一个国际性学术大会。美国的卒中会议吸引了全世界的专家主动参会,而不是受邀参会。目前天坛会主要还是以国内专家为主,国外的很多专家都是受邀前来,与美国卒中会议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们相信,这个差距将会越来越小。
《中国医药科学》:在今年的天坛会上,机械取栓成为专家们讨论的一个新热点,您怎么评价这一技术?
缪中荣教授:机械取栓,目前是急性卒中治疗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救治,以前都是在血管里注射溶栓药物;但溶栓需要一定时间,还易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大家都知道,越短时间实现血管再通,患者获益越大。因此,现在随着理念和材料的发展,新出现了机械取栓的技术。我们可使用取栓的装置直接把血栓拿出来,既快速还能降低出血风险。
机械取栓对患者而言,是否获益?为回答这个问题,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的病例研究。应该说,这一技术正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尚未成熟。一个急诊患者来到医院,如果我们认为他非常适合做机械取栓手术,我们会向患者及家属建议。讲清楚这一手术有可能加速恢复,对患者有好处,但手术本身有一定的风险,一是手术可能不成功,二是有时会发生血管弄通畅了反而出血的情况。如果患者对技术不成熟而存在风险有顾虑,我们还是为其进行传统的内科输液溶栓治疗。
以国内进行的调查研究来看,现在国际上已累计完成了几千例机械取栓手术,我国每年开展300~400例。我院即将牵头在国内进行机械取栓的多中心研究,以掌握更多循证医学证据。我们认为,目前从个体化病例来看,机械取栓是有效的,远期情况尚不清楚。机械取栓的技术可能很有前景,也可能经过若干年研究后发现疗效比不上内科治疗,因此,对患者的随诊很有必要。但目前我国只有几个大的临床卒中中心设有专门的随访人员,比如天坛医院的卒中中心会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调整治疗药物,并据此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重建,需把控三要素】
全军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建民教授――
从急性脑梗死研究的历史来看,1946年由Mcfarlane和Pilling从人尿中提取尿激酶,1958年溶栓治疗应用于脑梗死治疗,这是一次治疗上的革命。我们意识到,急性脑梗死是急性的脑供血动脉闭塞造成的缺血,针对动脉的闭塞研究药性学进行治疗。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NINDS研究首次证实,对发病3小时内的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血栓溶解疗法有效,这是在尿激酶的基础上,在治疗效果上有了一大进步。这是针对急性脑梗死的病因性治疗,而不是脑梗死后的康复和神经营养等。
1996年FDA批准这一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1999年PROACTII研究证实,动脉溶栓对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有效。21世纪,因为药物溶栓治疗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于是出现了机械的方法,使导管到达梗死部位去注射药物。注射药物的效果依然不好,又发明了新的机械取栓装置来开通闭塞的血管。
对急性脑梗死而言,血管重建的时间窗不同。早期的研究,静脉溶栓不管是尿激酶还是rtPA,时间窗非常短,逐渐从3小时,通过研究延长到4.5小时;动脉溶栓是针对局部用药,对全身全脑的影响较小,可延迟到6小时;机械碎栓或取栓不使用溶栓药,导致出血性的概率很低,时间窗可超过8小时,后循环可延迟到24小时,这只是从发病到治疗对时间窗的简单规定。真正涉及到每个患者,时间窗并不是决定性的,而是取决于患者的侧支循环。
静脉溶栓再通率低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静脉溶栓在时间窗内确实能使一部分患者获益,但有效率在20%到30%之间,治愈率只有不到20%,大部分患者依然是无效的。静脉溶栓的优点是快捷,在县级医院即可进行,只要在时间窗内注射药物,马上可起效,然后持续用药。但即使在美国,静脉溶栓的治疗率仍然很低。美国静脉溶栓比率是4%~6.4%,22%的患者在发病3小时内就诊,3.4%的患者在3~4.5小时内就诊。我国静脉溶栓率为1.6%,21.5%的患者在发病3小时内就诊,其中仅有12.6%的患者符合静脉溶栓条件。静脉溶栓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是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的患者太少;二是到达医院后,由于医院急救流程不畅,耽误了患者及时溶栓;三是静脉溶栓存在风险,禁忌证非常多,使能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更少;四是因为NIHSS分值高,而这意味着急性卒中患者有颅内外主要动脉的闭塞。尤其是NIHSS分值超过20分,静脉溶栓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高达17%,并发症多,血管再通率很低,效果差。研究也证实,通过血管造影来监测血管再通率,通过静脉溶栓后的颈内动脉再通率仅为10%,大脑中动脉的再通率为25%。即便血管再通,其再通程度也较差。
动脉溶栓的再通率高 把导管接近血栓来注射尿激酶或rtPA,再通率可显著提高至50%到85%,但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达到5%至10%,与静脉溶栓相近。NIHSS小于或等于10分,患者无法获益,动脉溶栓只能针对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时间的耽误可能是没有获益的重要原因。PROACTII研究中,平均5.3小时开始治疗,治疗结束往往超过7个小时。
再通程度和时间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连续发表卒中介入治疗Ⅲ期试验(IMS-Ⅲ)4篇文章,结果表明,患者在静脉溶栓开始后转入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单用静脉溶栓治疗相比,没有提高疗效,但安全性相似。要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需将从静脉溶栓到开始介入治疗的时间缩短至90分钟以内。研究显示,血管重建与再通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血管不但要完全再通,再通的时间也很关键。这就好像地震时一条胳膊被压在预制板底下,救得快胳膊就保住了,要压了8小时就必须截肢一样。
我们发现,由于时间窗的限制和容易出血,采用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结合溶栓,获益的人群有限;而机械取栓的再通率是最高的,远高于前几种方法。目前报道看,Solitaire支架的再通率很高,与Merci相比,再通率从24%提高到61%,90天mRS分值小于或等于2的比例从33%提高到58%;Trevo再通率从60%提高到86%,90天mRS分值小于或等于2的比例从22%提高到45%;如果用这个结果去看IMS-Ⅲ,其结果就会呈阳性。因此,从急性血管重建的角度看,缩短延误、选好病例、有效复流、机械取栓已成为血管再通的发展趋势和关键。
【急性卒中临床研究解析:介入治疗已到终点?】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洪波教授――
目前全球血管内治疗增长明显,高于静脉溶栓治疗的增长比例。动脉溶栓的死亡率下降的比例也高于静脉溶栓。对于大血管闭塞的NIHSS评分高的危重患者来说,血管内治疗的效果优于静脉溶栓。
虽然IMS-Ⅲ研究未显示介入治疗能显著提高对大血管急性闭塞重症患者的疗效,但更大规模的研究可能获得显著差异的结果。然而,从IMS-Ⅲ研究的治疗时间看,自静脉溶栓开始到转入介入治疗,平均达到了127分钟,显著落后于IMS-I研究的84分钟和IMS-Ⅱ研究的101分钟。研究中介入治疗方式采用138例常规微导管溶栓、22例EKOS超声微导管溶栓、95例Merci取栓、54例Penumbra碎栓取栓等较老的技术和材料,仅5例采用新一代Solitaire、Trevo取栓装置,疗效显著差于采用Solitaire支架取栓的SWIFT研究和采用Trevo支架取栓的Trevo2研究。
【缺血预适应:从理论到临床研究】
低氧预适应:如何从基础研究过渡到临床?
首都医科大学低氧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专家吕国蔚教授――
50年前的呼吸学文献、低氧适应方面的文献,多数集中于器官适应水平,如呼吸加强,心跳加快等,但对组织细胞的适应机制提得很少。我研究发现:低氧条件下,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机体器官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积极反应,并将这种现象理解为机体组织细胞的一种 “获得性耐受”,就此提出低氧预适应的组织细胞机制,即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C)的概念;随后我们建立了低氧预适应的动物模型。经过重复实验,低氧暴露的动物在低氧舱里存活的时间是正常对照动物的10倍。正常动物只能活1.5分钟,而经过低氧预适应的动物则可以活15分钟,个别的达到50分钟。这提示我们:重复缺氧的实质是一种动员组织细胞抗低氧/缺血/应激潜能的内源性细胞保护策略,是在重复缺氧、触发氧感受-信号传导体系、诱发缺氧诱导基因表达的基础上,启动细胞节能、脑可塑性和抗缺氧因子生成等系列级联反应。这些基础研究发现可转化为重复缺氧训练,增减脑化学成分,注射抗缺氧因子制剂等一系列的缺氧防治新措施。
缺血预适应给卒中防治带来新思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吉训明教授――
以往的药物治疗、手术及支架治疗等都是外源性干预,缺血预适应是一种内源性的调动自身对缺血的耐受抵抗。它是一种以缺血、缺氧来抗缺血缺氧的机制,可谓“以毒攻毒”的治疗手段。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得以控制。我们不对血管的狭窄和闭塞本身进行干预,而是通过这种训练去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以求改善缺血区的脑血流,降低组织的代谢,使缺血性血管病得到治疗。吕国蔚教授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缺血预适应研究的专家,早期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获得一定认可,但当时这种缺氧训练的方法很难用于患者。后来我们经几十年研究发现,四肢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一些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通过远程缺血训练产生侧支代偿,可免除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尤其对高龄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效果较好。为提高疗效,我们还专门开发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并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发表在Neurology杂志上,在美国卒中大会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解读中国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专家共识】
天津市血管介入放射治疗基地十八病区主任范一木教授――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下简称CVST)仅占所有脑血管病的3.5%,死亡率却达到20%~ 78%。1991年全球才开始静脉窦血栓介入治疗。
流行病学研究:CVST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发病率不同,多有诱发因素,如感染、妊高症、颅内肿瘤、凝血性疾病、创伤和长期口服避孕药等。不管是获得性还是遗传性的,主要诱因几乎都是血液高凝状态。其病理学机制并不复杂,就是回流障碍。
临床表现及诊断:该病最大特点就是无特殊性、无首发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是任何神经疾病都可能发生的,因此常出现高误诊、漏诊。疑似患者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确诊。其中,实验室检查目前还存在争议,而脑脊液检查对CVST诊断并无特异性,但有助于查找CVST的病因并指导治疗。该病发病时,脑脊液的成分不会有太大改变,更多的是改变脑脊液的压力。
CVST诊断最重要的是影像学检查,一部分患者通过CT检查即可看到静脉窦内的血栓。当看到静脉梗死伴有出血的CT影像,首先应想到是CVST。CT只能诊断较典型的CVST,一部分CVST患者无特殊CT表现,而在磁共振上多数会有所表现。两种磁共振中,MRI可直接看到静脉窦上的血栓,而在MRV上可看到静脉窦显影状态和侧支回流的方式。目前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是CVST诊断的金标准,除了可看到静脉窦的充盈缺损或不显影之外,还可了解静脉回流方式(如通过海绵窦代偿等)。对一些难以诊断的CVST患者,DSA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其可计算循环时间,循环时间延长意味着血管回流障碍。
专家共识诊断建议:尽管平扫CT和MRI有助于对疑似CVST患者提供初始诊断,但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这类疾病。对内科治疗下仍有持续或进展症状以及血栓扩大的CVST患者,建议早期随访,进行CTV或MRV检查。
专家共识治疗建议:尚无很多资料证实,某项治疗最适合对应这类疾病的某种表现或状态。抗凝治疗是目前治疗的首选和基础,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阻止血栓进展、缓解临床症状,但不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的CVST患者,应根据患者体重给予皮下低分子肝素治疗或静脉肝素治疗,重症患者建议给予静脉肝素治疗。其中低分子肝素在专家共识讨论中争议较多,因其在应用中监测较困难。目标值是使APTT值增长一倍,然后转为口服华法林。需监测血小板计数、凝血象,并做好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等拮抗剂的准备。关于询问最多的问题,共识的建议是――颅内出血并非抗凝治疗禁忌证,同样也不是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可评价出血体积大小,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严重时可停用。
抗凝时间:病因明确且临床症状有改善的患者,建议应用华法林3个月。对于复发或高凝状态无法改善的患者建议终生抗凝。
溶栓治疗:最早使用的方式是静脉系统性溶栓,比动脉溶栓使用剂量小,时间长。目前溶栓及取栓已广泛应用于CVST的治疗,但依据仅为临床研究资料及个人经验总结,缺乏循证医学证据,需进一步进行RCT来证实溶栓及取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血管内介入治疗:有动脉途径和静脉途径下的多种方式,但到目前为止,循证医学证据都不是很充分。目前针对静脉入路接触性溶栓仅有个案报道,还有待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验证。
【大面积脑梗死:侧支循环是关键】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王新志教授――
外科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并不理想,易造成梗死灶内出血、感染、脑组织塌陷、继发癫痫等并发症,且尚无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因此临床上内科医生对大面积脑梗死的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总体把握尤为重要。
以我多年中西医临床干预治疗的经验来看,首先从病史进行判断,高龄、持续血压增高、高脂血症和血糖增高,会导致侧支循环代偿的建立能力下降,预后不佳。其次,从症状看,当临床症状与NIHSS评分和GCS评分、临床症状与影像学不匹配时,往往提示脑梗死呈进展性或大面积脑梗死的可能性大,其侧支循环代偿较差,预后一般也差。第三,侧支循环的结构完整性,是发挥其一级和二级侧支循环代偿能力的重要前提,尤其是Willis环,其完整性可迅速沟通左右大脑半球及前后循环血流,增加缺血区血流灌注,最大程度地挽救缺血半暗带。血管闭塞发生的速度和脑动脉发育的状况对侧支循环建立的速度和程度起关键作用。第四,侧支循环评估的影像学方法有TCD、CTA、MRA、DSA,但DSA仍是判断侧支循环的金标准。我在临床发现,在头颅CT图像上梗死灶内出血高度“脑岛征”,MR图像的血管留空影也可提示侧支血流存在。
【卒中早期干预,中医药有何优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颖教授――
高颖教授分析说,中医药的主要优势是治疗时间窗相对较宽、影像学依赖性低、成本低、人群覆盖面宽。针对中医药缺乏系统、规范化研究的问题,多年来,我们探索了卒中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治疗方药、证候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化等方面,已初见成果,但还存在诸多问题,至今仍未纳入《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因此,目前亟待开展系统研究,形成切实有效、便于推广的中医药诊疗方案。
注重转化医学模式的探索 对中医诊疗方案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盲目上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和评价并不合适,因为有些病种是不太成熟的。“十一五”攻关的结论是,因前期缺乏对单一治疗措施的评价,综合方案出来后,我们的研究结果难以得出循证医学的证据。因此,针对T2、T3阶段的转化,应制定不同的任务。如脑卒中治疗相对成熟,应结合临床实践开展T2阶段研究――将临床结果转化为临床诊疗指南,提出循证医学证据,并进一步完善指南,推广研究成果;下一步再进入T3阶段转化――由指南再回到临床,对每个患者实施规范化救治。这两个阶段须紧密连接。
神经科学范文4
关键词:交叉学科;跨学科;计算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研究生培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8-0001-05
中图分类号:G642
1 背景
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产生在不同学科的碰撞和融合中。在自然科学领域,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有着复杂的学科背景,20世纪1/3的诺贝尔获奖项目出现在交叉科学领域。计算机学科里很多大科学家也都有着交叉学科的背景,如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其实是个数学家,在经济、量子力学及几乎所有数学领域都作出过重大贡献,他提出的计算机二进制表达正是得益于其敏锐的数学洞察力。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张钹院士多次在公开讲座中提到,经他统计,自1966年美国计算机协会(ACM)设立图灵奖以来一直到2012年,60个获奖者中2/3的人都有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专业背景,甚至还有政治等人文科学背景;相反,纯粹是计算机专业或相近专业如电子学、无线电学等背景出身的人并不多。由此可见,熟练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于在计算机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大有裨益。
高校培养交叉学科人才,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的课程,二是开设一些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国内高校已经做了大量尝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2013年,《计算机教育》杂志专门策划了跨学科教学专题,对国内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情况进行报道。很多高校的一线教学人员都报告了他们在交叉学科教育方面的构想或实践经验。
计算神经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对于促进脑科学、信息科学尤其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3月23-25日,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知名学者齐聚北京,举行第367次香山科学会议,主题为“神经信息学与计算神经科学的前沿问题”。与会专家探讨了计算神经科学的国内外发展情况,指出该学科在国内外都还发展不成熟,我们应抓住机遇建立一流的计算神经科学。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加大科研资助和鼓励科研创新外,优质的课程教学必不可少。鉴于计算神经科学的多学科交叉特点,许多专业都可以尝试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包括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笔者将论述计算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以及开设该课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 计算神经科学的特点及其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
借助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人类已经能够上天入地,但是对于脑的认识却十分有限。诺贝尔奖得主克里克(Crick)说过:“对我们人来说,在科学研究中没有比研究自己的脑更重要的了。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都有赖于它。”认识人脑的工作机理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促进神经疾病诊疗技术的发展,二是提高人工智能的水平。
诚如艾萨克·阿西莫夫(Issac Asimov)所言,“人脑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复杂的组织”。它有大约1011个神经元,而平均每个神经元要与103~104个神经元相连。虽然这些数字现在看来并非很大(能存储1T=1012Byte的硬盘在市场上已经很普遍),但问题是计算机硬件是我们事先按一定规则构建的系统,我们对于它每一部分的结构与功能都非常清楚,而人脑却是一个黑箱。想象一下让一台计算机穿越回唐朝,让那个时代的人们了解这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件多么不可想象的事情。
幸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手段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面对的黑箱正在慢慢变灰。通过这些实验手段,我们可以观察到“箱子”的部分内部。然而,只看到大脑内部的一些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远远不够。唐朝人打开计算机主机盖,能看到主板、CPU、内存条甚至一些精细的电子元件,但这对于他们完全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还差很远。他们需要综合各种技术手段得到计算机内部情况,从硬件问的相互连接关系推断出冯·诺伊曼设计的体系结构及发展变化,从软件的功能推断出算法逻辑,从二进制代码推断出可读代码。要得到这些结果,只有实验数据是不够的,还必须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原则。人脑就好比一台唐朝人眼中的计算机。计算神经科学就是一门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建模计算的方式理解脑工作原理的学科。
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形成始于1988年,Seinowski、Koch和Churchland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宣言”。从广义上讲,只要是通过建模、仿真等手段对神经科学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都属于计算神经科学的范畴。近年来,由于实验技术的革新和脑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这方面的研究早已不局限于生物、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很多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脑科学的研究中,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电子、材料等,他们将该学科中的一些定量计算理论引入神经科学并据此研究脑科学的实验数据和现象。
国外许多著名高校都设有计算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心或相应专业,包括MIT:CSAIL-ArtificialIntelligence Group;Stanford University:Center forMind,Brain and Compution;Harvard University:Mind/Brain/Behavior Program;CMU/University ofPittsburg:Center for the Neural Basis Of Cognition: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Gatsby ComputationalNeuroscience Unit;Columbia University:BionetGroup。这其中大多数都有信息科学类院系的参与,如MIT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roup就是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下的一个组,而Stanford University 的Center for Mind,Brain andComputation由计算机系、电子系、语言系、神经生物系、心理系以及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教授组成。计算机领域的一些杰出学者也参与了计算神经科学的研究,包括MIT的David Marr和Tomaso Poggio,CMU的Tom Mitchell,Caltech的Pietro Perona,Stanford Universit),的Fei-Fei Li等。这里还不包括大量的以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为教育背景但主要活跃在神经生理学、认知心理学等传统神经科学领域的学者。
一方面,计算机科学及其相近领域的研究人员对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脑科学研究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另一方面,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进展对计算机科学的某些方面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例如,近年来在机器学习领域非常热门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脑感觉系统层次化结构的启发,见图1。其中,图1(a)为大脑视觉皮层各区域的位置及信息处理通道,图1(b)为深度学习的框架。
3 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的机遇和挑战
相对于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专业,面向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相对容易。这是因为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在理论证明、逻辑推断、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基础更扎实,他们接受医学、生物、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相对容易;但反过来,让那些习惯了生理和心理实验的学生接受一些计算理论方面的知识则相对困难。而相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专业,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在模型实现方面有优势。这是因为现在很多计算神经科学的模型都涉及大规模计算,扎实的编程基础使得他们在处理这类问题上更加得心应手。这些是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的机遇。然而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论述如下。
3.1 课程定位的挑战
通过调查一些国外著名大学开设的计算神经科学课程,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课程的立足点都是“理解脑”,以揭开大脑的秘密为目的,而且无论该课程是神经科学、心理学或相关院系开设的(如Baylor College ofMedicine神经科学系的课程Theoretical Neuroscience-Learning,Perception,Cognition,MIT脑与认知科学系的课程Inl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还是交叉学科中心开设的(如UniversityCollege London Gatsby ComputationalNeuroscience Unit的课程ComputationalPerception and Scene Analysis),甚至是一些计算机类院系开设的(如CMU计算机系的课程Computational Perception),都是这样。
如果在国内高校面向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将课程目标定位于“理解脑”,会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国外著名高校非常注重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他们培养的研究生已经形成了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习惯,但国内研究生在选修课程方面则显得更加功利一些,只选修那些目前对自己有用的课程。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修一门有关理解大脑工作机理的课程显得比较怪异,这与他们将来从事的IT工作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从课程体制、培养计划等方面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在现阶段如何通过课程定位吸引计算机专业学生选修相关课程。
3.2 师资力量的挑战
交叉学科课程的讲授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需要具有交叉学科的研究背景,这样才能把学科前沿看得更清楚,把问题讲得更透彻,但这通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计算神经科学这一学科跨度非常大的交叉学科而言更是这样。国内这一学科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零散地分布在各自院校的不同院系,而且无论是在哪个院系,他们都是少数派。师资力量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计算神经科学在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4 应对挑战的措施
4.1 准确进行课程定位
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计算神经科学这一课程,我们首先需要给这一学科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从狭义上讲,我们建议将计算神经科学定义为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专业方向(这里的人工智能包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各种智能计算的理论与方法),是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产生交叉的主要领域。相对于计算神经科学的广义定义,这一定义拉近了其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心理距离。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该课程定位不能只是“理解脑”,还要强调“利用脑”,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一方面人工智能为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提供研究的工具,另一方面后两者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人工智能等信息领域的技术革新。学生理解了这一点,选修这一课程的积极性才会提高。计算神经科学在计算机专业内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其实要用到很多概率论、线性代数、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知识,与人工神经网络、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计算神经科学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一些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箭头表示课程间的支持关系。
4.2 有效提高师资力量
一方面,我们要鼓励教师进行计算神经科学这一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培养该领域的杰出学者或从国外全职引进一批这样的学者,这是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根本之道。如果在全职引进人才方面有困难,可以通过国家的各种引智计划引进一批短期工作的学者,让他们开设计算神经科学方面相关课程,以便有志于此方面教学科研的本地教师参与学习,最终实现课程的本土移植。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尝试让多个专业的教师同时讲授这门课程。教师一起确定教学大纲,分工合作,各自讲授涉及自己专业的那一部分内容并适当向神经科学靠拢。这样做的优点是较容易找到合适的教师并且每名教师不用花太多精力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缺点是内容会比较散,难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更麻烦的是教师如果不专门从事计算神经科学的研究,那么对于某些知识点则难以讲透;因此这项措施只是权宜之计,一旦条件成熟,我们还是建议由从事计算神经科学研究的教师授课。
5 教学内容的选择
由于计算神经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并且分布在很多学科里,因此要求学生将这些学科的课程全部学完后再学这门课程,显然不现实也不必要。另外,将所有计算神经科学的知识点都在课堂上讲解一遍也不现实,这就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
5.1 教学内容精而新
“精”强调对教学内容的筛选,有两个原则:一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必须讲到,这些基础知识包括神经科学、数学、信息论、机器学习等领域的与计算神经科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举一反三;二是挑选有代表性的专题,如神经元模型、有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等,把每个专题讲深入了,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一学科的常规研究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能力。
“新”强调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一个尴尬的事实是现在真正称得上计算神经科学的教材很少,笔者认为最经典的教材要数Peter Dayan和LarryAbbott主编的Theoretical Neuroscience,该教材由MIT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这本教材内容很丰富,基本覆盖计算神经科学领域内所有的大方向,缺点是内容比较陈旧。计算神经科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大量的经典工作都没有包含在该教材中。该教材若作为研究生课程教材显然不合适,因此教师必须总结近年来该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如在顶级期刊(如Nature、Science等)上挑选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并将这些内容归纳到自己的讲义中。
5.2 教学内容向计算机科学倾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揭开脑的奥秘,还要强调这些奥秘对于计算机科学的意义和作用。一方面挑选一些能让计算机科学发挥重要作用和计算机专业学生体现优势的内容,如神经信号处理和人机接口,因为这些需要用到较多的模式识别技术;另一方面强调为我所用,挑选一些对计算机科学有用的内容,如稀疏编码、深度学习等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的话题。
6 结语
计算神经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为了响应在国内建立一流计算神经科学的号召,对于科研和教学我们都不能忽视。目前国内有能力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的学校还不多,即使有也只集中在医学、心理学等院系,其定位一般侧重于“理解脑”。长此以往,国内对于脑科学的研究将面临跛脚走路的尴尬境地,因为脑科学研究的另一任务——提高人工智能的水平将被忽略,因此在工科院系尤其是信息科学相关院系开设计算神经科学方面的课程非常有必要。研究型高校应抓住机遇,从政策上鼓励工科院系开设相关课程,这对于国内学术界从容应对脑科学革命这一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群,张剑湖,李俊民,数学专业设置交叉学科课程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2):29-31
[2]郑利平,安宁,路强,等,跨学科教学实践与构想[J],计算机教育,2013(1):3-5
[3]陶飞,程颖,杨金键,等,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的组织建设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1):6-10
[4]罗嘉庆,周世杰,跨学科课程教学研究与案例[J],计算机教育,2013(1):11-13
神经科学范文5
一、“寻梦”――探索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注意的技巧
课堂上,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激起学生的注意。人的大脑在不断接受来自感官的海量信息,我们的所见、所闻、所触、所嗅、所尝,莫不进入他们的感受器。
首先,加入游蚝捅热,以此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因为在游戏、比赛中,儿童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浓厚的兴趣,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当然,也得再次强调“适当、适度”。
其次,我们尝试变换课堂内容和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常,为了使大脑皮层得到适度的放松,最为可行且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活动内容和方式,尽可能避免长时间进行单一活动。
二、“解梦”――让适当的反馈和评价成为滋养儿童学习的食粮
大脑的运转基于某种制衡机制,以先前的认知活动作为后续认知活动的基础。因此需要用反馈来澄清和矫正我们接受的信息,使大脑不断调适和评价原有的认知结构。如果大脑得不到反馈的刺激,就无需对已学的信息做出反应。如在尝试人教版教材《生命生命》一文教学:
师:请你们把第二段中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1:“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茁壮成长”这句话最令我感动!
师:为什么呢?
生1:我从“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可以感受到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和顽强拼搏,所以我很感动!
生2:说得真好,我同意你的意见,香瓜子在艰苦的环境下不屈不挠、茁壮成长,的确令我们感动。
有时候,评价和反馈并不只是来源于老师,学习伙伴之间的评价可能更能刺激到儿童的情感空间。师生、生生都是评价和反馈的互动组合。课堂上,适当适度的评价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的状态,使整个课堂充满灵气。
除了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尝试在上新课前,在当前流行的“学”的课堂活动中,我们主张的导学案设计中“预学单”“当堂检测”的设计便是基于这种理论。适时的反馈和评价,不论是课前还是课中,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产生有效的学习体验。
三、“造梦”――用优美动人的音乐编织一个高效学习的梦境
音乐会影响听者的情感、呼吸系统、心跳频率、身体姿态和心理表象,这些影响可以使一个人的心态和生理机能发生显著的变化。音乐能够对集体教学发挥不可思议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小组的合作、舒缓学生的心情……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草原》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草原的“风光美”,我设计如下:
1.默读课文后小组讨论:从哪里能让你感受到草原景色的美丽。
2.学生汇报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课件出示草原视频,结合抓住关键词语和想象理解句子的含义。通过品读,体会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3.提问:想象一下,课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文章的背景已经是几十年前了。那么,现在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
4.学生集体反馈交流。
5.练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草原。可以唱歌,可以写诗,可以写一段话……
(适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神经科学范文6
1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认真投身教育事业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首先要树立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克服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不能“选边站”,既要搞好教学又要搞好科研,只有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保证人才沿着正确方向发展[1]。在授课时,笔者深刻体会到学生爱听、听得懂的内容正是自己包括我科室其他同事研究的内容,所以才能讲得更亲切生动,才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热情。
2在老教师“传帮带”下自觉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作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年轻教师,笔者有幸得到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的指导,受益匪浅。2012年,85岁高龄的陈宜张院士身体力行,全程为我校八年制学生讲授医学神经生物学课程。笔者作为科室教学秘书,有幸全程旁听了大师的授课。老教授翔实丰富的授课内容、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大胆挑战前人的探索精神,是我们年轻教员学习的榜样。他用生动事例诠释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探求真理的态度,以科学史为主线,结合自身,介绍了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他亲自制作的所有授课幻灯片都体现出清晰简练的风格,反映了他务求实效的一贯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古人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听听其他学科优秀教员的授课,同样是提高授课水平的捷径。此外,校督导专家组在每次听课后给予的中肯建议及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后的反馈[2]都能让授课者及时了解授课中的缺陷和不足,不断提高授课水平。
3根据不同专业背景,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对临床医学、麻醉、生物技术、心理专业的学生在第二学年开设神经生物学课程。如何让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好”呢?我们的体会是根据学校新版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专业定位来选取内容。第二学年学生已有解剖、生理、生化知识的积累,而神经生物学作为交叉学科,课堂讲授的知识容易与学生已有知识重复。讲授知识过浅,容易导致“炒冷饭”,使学生滋生轻视思想;讲授过深,容易使学生滋生厌学情绪。所以要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和适宜深度讲授知识。如在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拓展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内容。对临床和麻醉专业学生授课时,注意从临床出发去认识一些相关的疾病;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则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增加新观点、新技术的介绍;对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适当增加大脑高级功能包括情感和精神类疾病的知识及研究进展的介绍。此外,对长学制小班学生,采用专题讨论形式的PBL教学,并采用撰写综述和现场答辩的考核形式,不拘泥于课堂所授内容,鼓励学生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4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优点,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近年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通过师生双向选择,教研室对少数有兴趣、有热情、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安排JournalClub,从本科室研究方向出发,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如联系神经肽的发现和相关知识,讲解本科室开展的神经肽放射免疫实验;联系神经投射通路,讲解和演示组织化学实验和荧光成像;结合我校神经行为学开放实验室的特色,并联系认知和情感障碍相关知识,介绍和开展动物行为学实验。经过几年摸索和努力,我科室先后有多位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在我校创新技能大赛中获奖。
5及时总结与改进课堂教学工作
这学期我科室采用新编教材授课,令人欣慰的是,根据全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临床、麻醉、心理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都对我科室教员的授课持赞同和肯定的态度,但同时问卷中也暴露出以下一些新的问题。(1)少数学生对于不同授课教员的教学风格较难适应,可能影响授课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下一步可加强集体备课,协调各位教员的授课内容,做到讲透神经科学的重要知识点,不重复也不遗漏,并尽可能统一风格。(2)有的学生反映讲授内容偏深、偏重研究进展、基础知识铺垫不够的问题。下一步将对相关知识加以铺垫、补充和完善,使学生既了解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动态,又能掌握神经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3)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信息量大,学生印象较为深刻[3],但过多或不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容易混淆学生的学习重点[4],影响学生的理性思维。下一步将对课件内容加以精练,突出重难点。
参考文献:
[1]由振东,王雪琦,曹莉,等.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10(2):39-41.
[2]刘冲,沈甫明,缪朝玉,等.青年教师药理学教学体会[J].药学教育,2010,26(3):46-48.
[3]赵丽,罗艳琳,尹艳玲,等.医学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的选择[J].科教导刊,2013(3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