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年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年味范文1
年味范文2
2、吃了整整一年外卖,回家的路上睡着了,梦里全是妈妈烧的菜。
3、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春节快乐!
4、新年乐,乐新年,一年佳节至,故人复来还。
5、新年愿望良友仍相随,来日得久爱。
6、早晚我们都会从不懂柴米油盐的毛孩子,变成人情世故的老掌柜。
7、那些不得已回不了家的理由,反而伴着年味越浓,让思乡越重。
8、嘴上逞强骄傲地说不在乎过年,心底却在默默倒数着除夕的天数。
9、往后的日子是崭新的,谁也不许回头看了。
10、唯愿你,常开心,常欣喜,有趣,有盼,无灾,无难。
11、万物更新,旧疾当愈。往事清零,爱恨随意。
年味范文3
“腊月二十三,晒被洗衣衫;腊月二十四,清洁房边地;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腊月二十七,里外洗归一;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物都搬走;年卅晚,团年饭后去卖懒。如今不卖懒,行完花街看春晚。”
这是在广东口口相传的“迎春扫尘歌”,当街上的孩子们开始唱起这首歌时,就意味着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已经到来。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广东的年俗古老而又年轻,处处显露出南北交汇、中西碰撞、古今兼容的痕迹。这些强烈的反差,体现出广东人包容的情怀和温顺的生活方式,而广东独特的“年味”正是从这种情怀和生活方式中散发而出,带着一股南国水乡的浪漫气息和浓郁的人情味,洋溢在岭南大地。而这其中,又以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中的春节“年味”最为醇厚,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广府过年“最广东”
广府民俗是广东三大民系风俗中最能体现广东特点的民俗。以“粤语”为母语的广府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在岭南文化中具有表率和典范的地位。而广府文化中的春节风俗也充分体现了广府民俗风情,成为最能体现广东“年味”的风俗之一。那广府的春节风俗都有哪些呢?
福到,“福”不倒!年三十晚,大家都喜欢在家门口贴一个福字,很多人都喜欢把福字倒贴。可是在广东,大门的福字不能倒贴,是要正贴的,只有在垃圾筒、水缸等地方,福字才能倒贴。如果谁家大门倒贴了福字,那就意味着把“福”字倒出去了。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广东春节派利是的习惯,早已人尽皆知。但是广东最早的利是是跟钱无关的,而是一种类似于钱币的辟邪吉祥物,老人家用红线把它串起来,在年三十晚,压在小孩的枕头下,叫压祟。后“压祟”的“祟”改为年岁的岁,即 “压岁”之意了。而衍生到现在,大家就以封红包来代替,表示“利是”,意在新年图个好彩头。 “利是”在广东已经有了特有的地方特色,除了亲族的长幼之间需“派利是”之外,同事之间在新春开工的这一天也需“派利是”。一般有三种形式:老板向员工派“开工利是”;已婚的向未婚的“派利是”;未婚的向已婚的“逗利是”。据说“利是”派得越多的人,新的一年里会财源广进,福运越多。
新年风俗唱起歌。“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是赤口,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游花地,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这是广东人的“新春风俗歌”,歌中唱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风俗,凡是那一年家里添了男丁的人,都要到寺庙里挂一盏灯,表示家中添丁。“采青走百病”讲的则是广东人的另一个风俗——偷青,这一天,有经验的农夫就会采一大箩的青菜,来一个人就给一把,避免来偷青的人把菜园踩坏。
人日游花地,迎春逛花市。农历正月初七,广州人称为“人日”,意思是每个人的生日。这一天对于广州人非常重要,所以人们会成群结队地去花地游览庆祝,俗称“游花地”。这种风俗在上世纪初已颇为盛行,而当时所游花地的地址,据考证就是今天的广州芳村花地湾。除此之外,广州的迎春花市应该说是广州的品牌了。今时广州热闹的花市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可谁知道花市最初却只是卖素馨花呢?传说素馨是一个姑娘的名字,被南汉王选进宫里颇得宠爱。由于姑娘喜欢戴素馨花,于是南汉王下令三千宫女都要戴,导致早上洗脸时花流成河,这也是广州流花湖的由来。
潮汕“换柑”最吉利
送大桔是潮汕人最有趣的拜年方式。在这里,拜年,又被称为“拜正”。年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就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再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饭也不吃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以示诚意。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必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万万不能是奇数。
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
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还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美味潮汕小食。临走时,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的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在潮汕,送压岁钱也是春节风俗中重要的一项,不仅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而且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俗称为“压肚腰”,意为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
客家吃斋孝为先
祟尚传统的客家,围屋里的春节更有着一番浓郁的亲情。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迁徙中,形成了独有风情的传统春节风俗。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对于客家人来说,这一天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都挑着三牲、纸宝这些祭祀的东西两头跑,因为除了拿这些祭祀品拜菩萨、敬神之外,还要挑好时辰集合全族人一起在祠堂或厅下敬祖公。敬完祖公之后后,人们把祭祀用的三牲由八仙桌上撤回家,供全家团圆吃年夜饭之用。除此之外,这天,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也要贴上红纸条,用来“封岁”,也叫“上红”。客家人风俗,除夕晚大家必须洗澡,因为传说不洗澡的人下辈子会变牛。待大人孩子洗完澡后,穿上新衣,才算是干干净净过年。
而到了大年初一,客家人便不能洗澡也不能扫地了,因为这样会把“财气”赶走。在这一天,客家人素有食斋的风俗,据说已持续了三百多年。从年三十(或廿九)晚餐以后,家家户户都必须把装盛过荤腥的碗筷碟盘勺统统用开水泡过,甚至连盐缸都要临时换用,年初一一整天只吃豆腐、青菜等斋菜,这种风俗习惯除了能让肠胃休息之外,还有斋戒净身的意思。
年味范文4
乡俗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我们就耐着性子,熬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些难熬的节气,甚至整个严冬,熬到腊八粥热气腾腾端上饭桌的那一天。而后,烀豆馅、团粘豆包,发面、蒸供馒头,剁馅子、包冻饺子……一直忙活到年根底下,快活到年根底下。
供馒头小孩子是不能先吃的,要等供完了祖宗才能动。那些大小不一、点了红点儿、包了豆沙、嵌了红枣的供馒头,在妈妈手里仿佛一件件琳琅满目的工艺品,洁白圆滑,质地绵软,花色清新,远远望一眼,也会垂涎三尺的。
寒风凛冽的清晨,我们还没起炕,就有一阵凄厉的猪叫声钻进耳鼓,一准是谁家又杀年猪了。从绑缚、放血、褪毛,到开膛、洗肠、卸肉,一个熟练的屠夫要忙上大半天。稍微喘一口气,就要灌血肠、煮肉。前槽、后鞧、腰条,都要煮几块。等到两个滚儿落下去,肉煮熟烂了,再揭开锅放两叶猪肝,几根血肠,几块血豆腐。这时候,大锅里就“咕嘟咕嘟”煮沸了一年到头贫寒的日子,屋里屋外到处氤氲着肉香,氤氲着挥之不去浓浓酽酽的年味儿。
那时候虽然穷,却穷得干净、磊落,知足、感恩,乐观、向上。
即使再困难的家庭,哪怕没有新袄新裤,也要有一双新袜。除夕夜穿上,甩开双腿走两步,叫“踩运”,踩好运、踩旺运、踩鸿运。
然后,就提溜着用秫秸扎成框、再糊上彩纸点上蜡烛的红灯笼,或两三个人结伴,或七八个人成群,走东家串西家,送光明、赶热闹,踩运、拜年。家乡人管这叫“走灯”。偶尔有谁提议,我们也吵吵闹闹走到村外去——一溜儿的孩子,一串的灯笼,一脉的欢笑,一路的“咯吱咯吱”踩雪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向落寞岑静的乡村雪夜,就有了鲜亮可人的活气、生气与灵气。
倘若走懒了乏了,就在谁家歇歇玩玩,歇够了、玩腻了再走。有时候,走的匆促,外屋门没有关好,寒风冷气一股脑灌进去,主人也格外宽宏大量,边带上门边嗔道:“这帮孩子,怕掩着尾巴咋地”。
就这样走四五个来回,夜更深了,蜡愈短了,农历大年初一灿烂的阳光越近了——怀里焐着好几毛压岁钱,兜里揣着冻梨、瓜子,嘴里含着橘子瓣糖——还有什么比这更甜蜜的日子、更耐嚼的幸福——过年,真好!
年味范文5
如今的春节可谓是越来越热闹了,节日商品应有尽有,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可是人们却越发地觉得这年过得没什么意思,年味越来越淡了。近几年,每逢过年,各媒体从各种角度与不同的人一起探讨年味、寻找年味,但依然改变不了年味日淡的现实。那么让人记挂心头、割舍不下的年味到底是什么呢? “传统节日不是一般假日,它是民族文化情感的凝聚与价值观念的体现”①,它是民族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包含着诸多的文化要素,如既反映了“居住、饮食、服饰”和“社会结构”等要素,也反映出了“民族的历史渊源、信仰崇拜、习俗礼仪、风尚人情、社交娱乐、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重要内容,往往显示了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底蕴,揭示了“民族文化心理与民族精神的本质”②。春节是中国传统风俗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传统农历的新年,这是一年中最盛大的风俗盛事。传统的过新年实际上是一个漫长而丰富的过程,从年末农历十二月初八家家户户就开始忙年了,这就是民谣所谓的“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这天开始直到正月十五,过年的过程才告一段落。这期间有供佛、扫年、祭灶王爷、置办年货、祭祖、迎财神、贴春联、放鞭炮、拜年、逛庙会、闹元宵等数不胜数的各种仪式和活动。③这些林林总总的仪式和活动是经过“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模塑过程”④慢慢形成的,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睦团聚的家族观念、尽忠报国的国家观念、敬重鬼神的天人观念、崇拜祖先的重孝伦理观念、劳逸结合的娱乐观念。所谓的年味,实际上是春节本身及其一系列活动和仪式所体现出的这些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在人们内心的投影,对人们社会实践和生活的辐射和影响,它是春节具有的传统精神指向和内涵所在。
为什么说对失落年味的追寻实际上是人们传统文化身份认同意识的回归?首先年味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春节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经历了历史沉浮的磨砺,反映了民众共同的历史经验,其中蕴涵的国家观念、天人观念和娱乐观念等文化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炎黄子孙共同的文化象征和精神象征。它是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那个“真正的自我”所在,也是民族群体文化身份的体现。文化身份是“一种共有的文化”,是民族群体的“一个真正的自我”,它“反映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并以此为“一个民族”“提供在实际历史变幻莫测的分化和沉浮之下一个稳定、不变和连续的指涉和意义框架”。对年味的感知和确认,就是对过新年过程中传统价值观念的体味和感受,是对浮泛的历史背后属于中华民族的那个“稳定、不变和连续的指涉和意义框架”的体会,是对那个“真正的自我”的认同,是对传统文化身份的认同⑤。其次,之所以说是传统文化认同意识的回归,是因为这种意识一度被人们所遗落和摈弃,一如失落的年味。民族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是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屈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不断‘嬉戏”⑥,社会的变迁,历史的沉浮,既会让民族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不断得到更新和强化,也会引发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凝聚力。一部中华文化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影响和融合各民族的过程。“古代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世文化”,也是“最优秀的”⑦,因而认为中国乃世界的中心,中国就是天下,天下就是中国, “天下一统,华夷一家”,没有可以匹比的他者存在,所以也就没有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然而,的炮声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这个千年礼仪之邦连连溃败。中国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比较中西文化的优劣,并发现自己在科技、制度等许多方面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我国宏观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由此发端。随后,从20世纪初的“”开始,中国人怀疑自己的传统文化,将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诟病归罪于传统文化,视传统文化为有碍发展的腐朽因素,不但要抛弃,还要反戈一击,深刻地批判,并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理论。而后的几十年,由于战争及后期的“”等原因,西化的风潮有所抑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再次打开门户,学习西方,到上世纪80年代知识界又掀起的“新五四启蒙运动”⑧,鼓吹全盘西化。从至此,中国看西方学习西方,还主要局限在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范围内,学习的内容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理论,其主要目标是为了江山社稷、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风潮,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不断渗入中国社会,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次消费主义风潮,消费主义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一切都被物化。无论是文化的还是非文化的,都被商业化。传统节日春节也不可避免地被商业化了。传统的置办年货,成为商场里的血拼;家庭团聚,成为酒店里的觥筹交错;闹元宵等娱乐活动,成为走马观花的国内外旅游;拜年,成为手机短信的嬉戏;极富传统文化内蕴的春节,只剩下吃喝玩乐的消费主义外壳,而其中的文化价值观念则被遮蔽、被抛弃。国人传统文化身份逐渐丧失,传统文化身份认同意识也逐渐失落,而代之以西方文化认同意识。因而,如今过新年,虽然喧嚣热闹,却年不像年,没有年的味道,年味悄然隐身也就不可避免了。
然而,无所不在的商业化毕竟还要利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形式,以扩张其消费主义文化,而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形式与传统价值观念是密不可分的,春节虽然披上了商业化的肤浅外衣,但它与传统价值观念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只是暂时被盲目的和来自西方的文化权利所割裂。尽管人们已经不由自主地一次次把春节当作“一般假日”来消费,但是每过一次新年,隐藏在春节背后的传统价值观念就会向人们招一次手,试图去弥合被暂时割裂的联系。这就是人们怅然若失的原因。这种怅然若失是对年味的感知和确认,是对年味的一种追寻,这种追寻意味着人们传统文化身份认同意识的逐渐回归。
追寻失落的年味,并不意味着要回到过去,原原本本地按传统的方式过年,也不意味着完全认同原有的传统文化身份。对于春节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来说,追寻本身就意味着幸运,说明大多数的人已经能够从盲目的迷途上转过头来,辩证地看待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轻视与摈弃。当然,即便是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增为国家法定节日这样意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举措,也难免会将这些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一般假日”化,难免确保这三个节日不会像春节一样被商业化,反而并不如原本只作为民间传统节日时更原汁原味,更有所谓的“年味”,但是不可否认,这一举措所具有的标志性和指向性意义是显著的。它标志着以政府为主导的振兴和弘扬传统节日乃至传统文化的号角终于吹响。它标志着人们的文化身份认同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传统节日的外壳与内涵之间断裂的联系可能会逐渐弥合。这不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民族团结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模塑”而成,它是历史的,不断变化的。春节内蕴的体现民族文化身份的文化价值观念,也是变化发展的,不断适应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追寻的过程,必然也是长期的再建构的过程,是传统节日形式与内涵再建构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认同的再建构过程。我们既要继承传统节日文化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人们既能在欢度传统节日的时候找到“真正的自我”,还能使这些传统节日更具有现代气息,更充满生命力。
注 释:
①④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5)。
②杨淑媛:《民族节日文化的当代变异》,《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③牧雨、齐放:《消逝的风俗》,百花文艺出版社。
⑤⑥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和族裔散居》,罗钢、罗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⑦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哲学研究》,2002(2)
年味范文6
一过腊八,家家户户都淘糯米,包豆包,做年糕。乡里人还会杀猪,做豆腐,让人们闻到了年味。
过了小年,人们便争着购买年货,一些人会到集市上购买鞭炮烟花,挑选春联;一些人会到市场上购买一些水果蔬菜,留着过年时招待客人;另一些人会到商店中挑选衣服,送给亲朋好友。年味愈加浓厚。
春节一大早,人们便起来贴春联,挂红灯,孩子们穿着棉大衣在楼下兴高采烈地放鞭炮。各大单位的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有的单位还在楼体边缘挂上了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街道中央隔离带中四季常青的松树也被缠绕上五颜六色的小彩灯,远看像一件色彩缤纷的纱衣。街道两旁的路灯也被人们用绳子连了起来,上面挂满了一个个红灯笼,美丽极了。春节让人们充分品尝年味。
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从内容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尽情享受这顿丰盛的文化大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人不再呆在家中过年,而是利用过年这段时间外出旅游,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一些白领由于工作忙,便会同全家人到饭店吃年夜饭,真是别有一番风趣。年味在悄悄变化着。
虽然年味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永不改变的是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