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冬至的话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适合冬至的话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适合冬至的话语

适合冬至的话语范文1

[关键词]利益整合;利益分化;政治稳定;和谐互动;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2-0055-04

政治稳定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和目标,民族国家在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所追求的最高政治价值,就是维护政治稳定。伴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社会因利益过度分化产生的不稳定因素,使得政治稳定面临新的严峻挑战。通过利益整合来探寻转型时期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之间的一种和谐互动。无疑是当前化解利益矛盾,消除稳定隐患,巩固执政基础的最现实路径。

一、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分化的现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利益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根本关系,但又是最敏感的问题。当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发展,我国社会利益结构调整在促进政治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因过度的分化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

(一)利益主体多元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利益主体比较单一。但伴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成分多元化发展,我国利益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不同社会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位置与扮演角色不同,出现了新的分化与组合,单一的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学者马建中在《政治稳定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研究》中,依据人们所获得的利益,所处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将当前的社会分为四大利益群体: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多元的利益群体,必然导致多元的权利意识与政治诉求。在转型的进程中,这些不同的利益群体不仅自主意识不断强化,而且对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意识和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政治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必然发生分歧,产生矛盾,利益关系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

(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贫富差距严重分化

利益分化打破了原有平均主义分配格局,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实际利益获得程度出现了全面分化。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差距在逐渐拉大。截至2003年,我国的富裕阶层约有502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86%。城镇最低收入困难人口,2000年约有2290万,占城镇总人口的5%。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按照国家划定的贫困标准,2003年共有贫困人口2900万,约占农村总人口的3.1,%。但20%的最高收入家庭与20%的最低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的差距,1990年是4.2倍,1993年是6.9倍,1998年是9.6倍,2003年则飙升至22倍。显而易见,贫富差距在中国已经被拉大到非常危险的程度。不仅如此,不同利益主体地位的不断变化也直接导致了其心态的不断变异。学者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中将这种心态的差异分为如下两种情况:其一,由于改革政策导致的利益调整,使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益处在各阶层之间的分配显著不平等,获益阶层与相对利益受损阶层有不同的社会满意度;其二,相对利益受损阶层对于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三)社会阶层分化

社会是由不同利益主体构成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各利益主体之间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决定了社会内在的分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迅速、广泛、深刻的阶层分化和不断重组的阶层关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断裂,分化成长出许多新的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社会阶层的构成不断多样化、细密化和流动化,这种新的变化不仅增加了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对社会的管理和整合提出了挑战,而且也造成各利益主体要求获得政治参与权利的需求与现有的政治参与体制之间矛盾的加剧,对政治民主化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且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原有的同质性利益结构也逐步分化为异质性的利益结构,社会阶层的多样化导致了多样化的利益群体在利益追求上的层次性和差别性。

(四)利益矛盾尖锐

利益矛盾是一切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随着社会转型走向纵深,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群体的重组不断加剧。社会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利益关系不断分化组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都不断强化着对自身的自我封闭和对其他利益群体的排斥和打压。再加上社会利益资源稀缺性的特点,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摩擦和冲突不断在转型时期被推进和激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人民内部矛盾发展的最新动向。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激化和尖锐化,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直接导致中低收入的利益群体和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极度不满,他们因为不仅没有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反而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转型的代价而滋生了对社会强烈的愤恨情绪和消极失落、盲从逆反的情绪;二是由于利益表达渠道、功能的有限导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贫富差距过度悬殊产生的消极失落感、利益诉求不畅形成的强烈受挫感和其他利益群体打压不断累积的不满情绪的多重演绎,必然导致利益矛盾不断尖锐激化。

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分化使政治稳定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风险

社会阶层的分化必然带来社会阶层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与重组。由于拥有的社会利益资源差异,利益获取渠道和利益占有方式的不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获益程度出现了严重的分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从根本上来说,利益分化打破了原有的平均主义分配格局,造就一大批经营能手和致富标兵,加快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但是,利益的过度分化不仅造成了广大中低收入社会成员心理上强烈不平衡感和消极失落心理,而且直接触发了导致政治不稳定的隐患,使得社会政治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一)利益分化的最大危险是动摇政府执政合法性

利益分化的最大危险,就是动摇了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根据现代政治学理论,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实质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的认可。学者贺宾指

出:“任何统治的有效性都不可能仅仅依靠强力手段,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得到社会大多数成员基于内心自愿的信任和支持。在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这一点尤为重要。”随着利益分化的加剧,转型时期各利益主体对利益的需求和当前社会满足能力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克罗齐认为:“变革产生了日益提高的期望,而变革的必然有限的结果却不能使这些期望得到满足。一旦人们认识到事情可以变化,他们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轻易地把他们现实条件的基本状况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了。”在基于快速转型所提出的利益诉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时,需求的理想概念和现实满足程度之间所产生的差距,必然引起各利益主体不同程度的失落感。尤其是背负沉重改革代价和转型过程中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合理的利益诉求在不能得到有效满足时,需求和满足之间的差距极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并可能通过体制外的偏激行为寻求解决,成为引发政治不稳定的极大隐患。美国社会学家埃里克・霍里指出:“困苦并不会自动产生不满,不满的程度也不必然与困苦的程度成正比。不满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很可能是困苦程度勉强可忍受的时候;是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以致一种理想状态看似伸手可及的时候。”如果普通民众的合理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最终一定会使政治统治在失去有效性的同时丧失合法性。

(二)利益分化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严重危及政治稳定的社会基础

随着社会转型的推进和利益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已被过度拉大,从而导致改革进程中利益相对被剥夺者和转型进程中利益受损者的心态发生变异。这些利益受损的群体和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不仅对自身的生存现状表示出强烈的不满,而且对高收入阶层的财富获取的方式表示严重的怀疑和否定。特别是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不仅现有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初期的收益也被严重剥夺。百姓利益普遍受损的事实使这些低收入群体产生了强烈的相对被剥夺感。这不仅会产生强烈的失落心理,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导致广大低收入群体逐渐丧失对改革的热情和对社会的信任,由此产生严重的社会心理不平衡。这种社会心理的不平衡一方面会引发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互不信任、隔阂、摩擦甚至对立,另一方面往往还会转化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在累积叠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某些偶发事件,极易以体制外的方式急剧爆发,引发大规模的群体冲突,从而引发社会的动荡,冲击政治的稳定发展。

(三)利益分化因阻碍弱势群体的有序政治参与而造成政治不稳定

普遍受益是社会发展的一条极为重要原则。利益分化使得不同利益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受益程度出现严重差异。社会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因拥有较少的社会资源,很难分享到改革的成果,严重的被剥夺感和争取自身合理利益诉求的强烈政治参与愿望不断被激化,而滞后于社会快速转型的政治体制却严重阻碍了合理利益的表达渠道。塞缪尔・P・亨廷顿指出,政治不稳定是“社会飞速变革以及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涌人政治领域,而同时政治制度却发展缓慢的结果。”…’亨廷顿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的不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治体制发展的滞后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和拓展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相对于转型时期社会阶层的日益多元和不同利益主体基于自身利益需要而表现的强烈政治参与需要,我国现有的公民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还过于狭窄,途径还很不完善,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如果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因表达渠道不畅而长期难以得到满足,必然导致利益主体的心态发生变异,从而增加了影响政治稳定的隐患。

(四)利益分化极大削弱政治认同感而引发政治不稳定

学者张可创认为,社会认同感与共同的价值取向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和最为有利的力量。因为,只有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的价值取向上达到了高度统一,他们就自觉的形成了保持现有社会身份,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动力,而一旦社会所提倡的价值取向不被社会成员认可时,社会成员就从内心丧失了维护这种社会稳定的心理力量,而一旦遇到外部诱因事件,就极易产生群体性的的行为。利益过度分化导致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失去“话语权”,“草根”角色与以往“主人翁”地位之间存在的巨大悬殊,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冲击。而在当前,“物质利益取向是目前普遍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支配下,人们采取各种手段为个人聚集财富。这种只看结果不问手段的价值观,使许多希望依靠个人辛勤劳动而聚集财富的人,不会成为真正的富有者,而依靠权力和采取不正当手段和方式的人反而聚集了较多的财富。这种聚集社会财富的‘马太效应’,导致了处于社会边缘和弱势的社会成员产生了对社会的不满和社会认同感的丧失。”

三、加强利益整合,确保转型时期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的和谐互动

西里尔・E・布莱尔指出:“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来理解,现代化的正常进程是先有社会的分化,然后通过整合来补偿由于分化而造成的秩序的脱节和混乱,逐步形成良性的循环,使社会获得现代化的能力。”我国目前的利益分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表现,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但是如果不能运用自身的整合与协调能力,在更高的发展基础上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需求,把各种异质的社会力量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就必然会给社会政治的稳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整合机制,才能在当前利益分化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达到更高层次上的动态稳定,以确保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的和谐互动,是我国当前以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间内必须应对和妥善处理的重大政治课题。

(一)完善以人为本的决策观,从源头上确保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的和谐互动

坚持以人为本的决策观,就是改革和决策的政策取向始终立足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一切为了群众利益,一切为了群众的全面发展作为决策目标,努力寻求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结合点和平衡点,把利益分化过大消除在政策的源头。在任何政策制定和改革措施出台之前,都要充分考虑社会大众的受益程度,要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寓于改革、发展的方案和措施之中,在确保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受益的同时,兼顾新体制实施中的利益受损者,采取积极的保障体制,最大限度缓解和消除抵触心理。要力求做到既要注重发展速度,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要保障利益均衡,缓解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既

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又要切实解决群众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既要突出效率,调动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更要注重公平,缩小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收益差距,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二)健全科学畅通的利益表达与协调机制

利益表达机制是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互信的基础。科学的利益表达渠道,尤其是畅通的社会底层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建立,可以使不同利益主体及时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政府也能广泛听取和吸收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并通过体制调整和利益整合予以积极回应,那么利益分化的现状就能得到有效缓解,利益矛盾产生的社会氛围就能得到消除,社会各种不稳定因素就能得到及时化解。如果利益表达渠道不健全,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就缺乏表达的机会,就会使人们心理上产生严重的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感,这不仅严重威胁社会的政治稳定,而且也冲击了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当前,健全科学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其重点应是在立足人大和政协这一传统的利益表达主渠道的基础上,着重完善政务公开、重大事件的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缓解利益分化、化解利益矛盾等方面的整合作用,大力拓展转型时期的利益受损群体和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并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等手段对社会利益进行再分配的制度协调,确保利益的分化在合理合法的框架机制之内,以达到利益的分化与政治的稳定和谐互动。

(三)构建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戴维・伊斯顿指出,政治稳定程度取决于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对社会权威性价值分配的接受程度。“当一个权威性分配价值的系统受到极其沉重的压力,以至于再也不能承受时该系统就会崩溃。”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均衡性,在利益分配上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合理的分配差距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因此造就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活力,而一旦利益分配出现严重不均,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对社会权威性价值分配的体系就会产生怀疑,政治体系稳定发展的社会基础必然会被严重削弱。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当前中国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是不争事实情况下,要确保将稀缺的利益资源有效合理的分配到不同利益主体中去,使社会既保持旺盛活力,又能保证和谐公正,应着力抓好的工作是:一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要充分整合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有效协调和合理保障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三要坚决打击变相侵吞公有资产、偷逃税款、权钱交易等非法获利现象,遏制贫富差距过大的趋势;四要完善税收制度,加大调控力度,确保弱势群体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从而有效缩小差距,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发展。

(四)构建安全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确保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的和谐互动

完善的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经济,利益的竞争必然导致利益分化和社会风险的持续性扩张,使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要限制资本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基本权益,以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必须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利益保障制度,确保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受损者、转型代价承担者和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生活需求。只有各个利益群体间的不同利益都能得到有效保障,人心才能思稳,社会政治才能稳定。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其覆盖面不广,保障水平还不高。对此,指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转型时期利益分化的状况下,只有为全体社会成员构建一张可靠的社会安全网,贫富差距过大的趋势才能得到有效缓解,社会大众才能分享到更多社会转型的成果,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公平感才能得到有效化解,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的和谐互动才能由此生成。

适合冬至的话语范文2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技术核心;制造模式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制造模式逐渐的被淘汰,新型的制造模式顺势而生。在机械工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新时期机械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机械自动化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比较落后,仍然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受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制造水平较低,而且思维不够活跃,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以下问题:第一,控制能力有待加强。在机械工业中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对机械自动化的控制能力还有待加强;第二,管理理论落后。受传统管理理论的影响,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机械自动化技术可以发挥作用,就必须创新管理理论,这样才能使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1]。

二、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

2.1机械自动化的数控技术

数控技术,就是数字化控制技术,它是将工作人员预先编制好的工作程序,安置在电脑中,然后通过控制电脑,对机械零件进行加工。数控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大量的机械设备被淘汰,从而降低了购买机械设备的成本,与此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员工编制的程序是数控技术实施的基础,对数控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员工编制的程序越完善,对机械的控制能力就越强,还可以提高机械的智能化,这样就可以实现使用数控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然后自行进行修复[2]。数控技术智能化的程度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出错率,对机械工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机械自动化是机械工业发展的主流,那么,数控技术就是机械自动化发展的中流砥柱。

2.2机械自动化的网络化

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网络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相应的技术就逐渐的演化成网络化技术。网络化,就是指在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数字化设备连接在一起,在遵循协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通信渠道,实现远距离数据共享。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数字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CAD技术以及CAM技术也与数字控制技术建立了关系,三者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机械行业的生产机床也开展了网络数据共享,从而推动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网络化发展[3]。

三.机械自动化的制造模式探索

3.1“车间-工人”的制造模式有所改变

在机械行业中,传统的制造模式是“车间-工人”,企业需要大量的车间、生产线以及工人,一切生产工作都需要工人来执行。在车间开展各项工作的工作人员,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具有专业的车间生产工作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工人操作生产出的产品,不仅数量较低,而且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对机械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机械自动化制造模式,具有优越的性能,它的使用可以在减少工作人员的基础上,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这样一来,企业就不需要雇佣大量的员工,减少了劳务成本支出。与此同时,车间的工作流程也随之减少了,从而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在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4]。

3.2流水线的生产

在机械行业中,传统的生产方法是流水线生产,大部分生产工作都是由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的,这样不仅不能保证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还非常的低。传统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存在很多缺点。例如,机械传输带的速率是固定的,而员工的工作效率是不固定的,两者在配合工作的过程中,错误率很高。有些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让员工加快工作速度,跟上传输带的速率,这就使员工的工作强度增强,员工在长期负荷工作之后,会出现疲倦、焦躁等感觉,这就为员工的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流水线生产存在的弊端[5]。在流水线生产中,使用的都是机械,从原材料的加工到产品的生产、组装以及检测成品等过程,都是机械自动完成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并且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3.3智能化的控制

机械的智能化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检测;另一方面是对产品进行复装,这两道程序充分体现了机械的智能化。对机械进行智能化制造,可以先设计有效的智能化程序,然后将程序安装在电脑上,最后通过电脑控制机械,从而实现对机械智能化的控制。智能化机械设计,可以使机械具有分辨识别的能力,机械可以在生产出的产品中,准确的甄别出存在问题的产品,然后对有问题的产品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的结果决定是剔除产品或是对产品进行复装。机械智能化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人工生产产品可能出现的疏漏[6]。通过应用智能化的机械,可以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检测以及复装,对产品质量的严格监控,可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促使产品生产工作更加准确、高效的进行。

结束语:

机械自动化是在长期的研究之后,才开始广泛的投入使用。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核心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楚了解到自动化技术的意义。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使传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少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了企业的劳务成本,并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高效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是未来机械行业的发展主流,它的发展,是时展的必然结果。并且随着机械自动化制造模式的不断创新,机械自动化技术会逐渐的完善,将会更加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械自动化技术所具有的高效性以及精准性,也必将会更加的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 薜国芳.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与制造模式分析[J].煤炭技术,2013(10):18-19.

[2] 王华生,刘志伟.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与制造模式研究[J].中国机械,2014(14):230-231.

[3] 左广州.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与制造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2014(19):89.

[4] 刘春芝.机械自动化的技术核心与制造模式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19-19.

适合冬至的话语范文3

论文摘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价值形成的源泉问题,我们面临许多需要理论回答的实际问题: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外延与内涵的发展变化,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与收入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这些,都提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的任务。

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里,马克思在集中分析商品的两个因素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的基础上,着重指出,生产商品的一般人类劳动耗费作为相同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凝结为商品的价值。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外延与内涵的发展变化

在当前信息化知识经济新形势下,作为商品价值源泉的劳动,同《资本论》写作年代相比,在内涵与外延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发展变化。

1.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的部门范围扩大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资本论》主要是指直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以及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的那一部分劳动,即运输、包装、保管等劳动而言的。而把从事商品形态变化(买卖商品)方面的劳动以及直接物质生产领域之外的许多服务部门的劳动,都视为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直接物质生产领域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第三产业迅速扩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部门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但生产无形产品和劳务为社会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就意味着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的部门范围扩大了。不仅把流通部门,而且把第三产业中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服务的众多经济部门包括进来。这些部门的劳动是生产劳动,是非物质生产的生产劳动,其抽象劳动同样凝结为价值,其价值量同样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2.科技劳动与经营管理劳动的作用强化马克思重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在商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资本论》第一章谈到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时,就指出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包括“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以后,在第十一章谈到协作时又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对于协作劳动这种管理、监督和调节的职能是必须进行的劳动。马克思认为生产过程中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这在《资本论》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表述得很清楚。“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总体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行了。”在作为《资本论》第一卷手稿部分的《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一文中,马克思更明确指出,在“直接商品形成过程”中,“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者做十分简单的粗工”,清楚地说明了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工作者,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者。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其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多倍的简单劳动。当今世界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已经成为劳动的重要形式。知识和智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经济资源。当代市场竞争,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劳动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劳动分工的细化,生产过程成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经营管理劳动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这些是一百多年前《资本论》写作年代不可能预料到的。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极大的强化了。

3.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一是就创造价值的“总体工人”来说。当代社会生产由过去的体力劳动为主逐步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整个劳动者队伍日益趋向知识化、技能化、白领化。“总体工人”中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的比例增加了,“总体工人”的劳动复杂程度提高了。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因而“总体工人”创造价值的能力提高了。二是就创造价值的劳动者个体来说。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的所有劳动者,形成其劳动能力基本要素的科学文化与技术素质都提高了,劳动能力中脑力劳动的成分增多了,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就是说,参与价值创造的劳动者,其创造价值的能力都提高了。

4.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国际市场作用加大劳动价值论指明,决定价值量的不是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指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给每一种特殊商品生产的必要比例量。如果某种商品生产的数量超过社会总劳动时间中它所应占的必要比例量,就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达不到其所应占的必要比例量,就出现供不应求,从而使价格高于价值。如此调节供求平衡和资源配置。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的国际市场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正常的社会生产条件和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要从世界市场来看,如果一国生产不能达到世界市场水平,其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超过世界市场正常生产条件的劳动,就不能形成价值;另一方面,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给某种商品生产的必要比例量,也要从世界市场的资源配置和供求关系来看。马克思十分了解世界贸易和国际市场的作用。但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叙述方法,《资本论》第一卷对劳动价值论的论述,基本上舍弃了国际市场这一重要因素。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应从全球化角度把国际市场因素的作用考虑进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与认识。

二、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与收入问题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由私人雇工经营的一种经济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过程中,私营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怎样认识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是不是劳动,创不创造价值?怎样看待私营企业主的收人,是劳动收人还是剥削收人?这些问题,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给予全面的认识。 关于资本家的经营管理活动,如前所述,马克思在关于资本主义管理的必要性和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指出了其属于生产劳动范畴,同体力劳动者一样创造价值。同时,关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必要性,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管理二重性学说: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管理是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一种职能;一方面,这种职能又是剥削雇佣工人所需要的职能。据此,有的论者认为,资本家的管理活动服从于管理的第二重性质,从属于剥削雇佣劳动的职能,不属于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资本家的一切收人都是剥削收人。我们认为,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二重性是同时存在的,不能由某一重性质就否定另一重性质的存在与作用,不能由于资本家为了获取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而进行的管理,就否定由社会劳动过程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的生产性。马克思在另外的地方说过:“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的管理者和指挥者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家在劳动过程本身中起着积极作用……这种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当然就与雇佣工人的劳动一样,是一种加人产品价值的劳动。”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明确肯定了资本家作为生产的指挥者和管理者的劳动,是与剥削相结合的劳动,属于形成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私营企业,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下,在公有制经济主导下发展起来的,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劳动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推进市场化改革,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私营企业主和其他新生社会阶层一样,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私营企业主的正常经营管理活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并且,如果他有高水平的管理知识与技能,或者同时从事企业高科技产品研制开发工作,兼有企业管理和科技工作职能,则他就不是一般的私营企业主,而是民营企业家。他的管理劳动与科技劳动,是高级的倍加的生产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也应看到,私营企业主的收人,尤其是较大规模私营企业的企业主收人,除了相当于管理劳动报酬和科技劳动报酬的高工薪收人外,还有一大部分来自于资本收人。这种资本收人,虽然按其本源来说,都是劳动者提供的无酬劳动,属于剥削收人,但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的剥削收人,是私营企业主,按其所提供的“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所得,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下的非劳动收人。它为国家增加税收,为社会提供积累,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不能无视其现实的积极作用,简单化地把劳动和资本对立起来,以劳动和剥削作为是非取舍的绝对标准,而不切实际地予以歧视和否定。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

在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有一些论者认为,我国现在既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这就表明,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与现实不符了,劳动价值论不能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根据。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得承认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价值创造,都是价值的源泉。有些论者还引证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说过,“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怎样认识这一问题?

首先,这种观点把价值的创造同财富(使用价值)的创造混淆起来了。他们谈论价值创造时,实际上指的是财富(使用价值)的创造。马克思在批判《哥达纲领》中“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论断时说:“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他还引用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马克思在这里说的“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是就使用价值说的,并不是说劳动不是一切价值的源泉。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源泉是一般人类抽象劳动,价值是一定的体力和脑力耗费的结晶,不包含任何物质元素。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至于构成物质财富的使用价值的源泉,则包括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源两个方面。使用价值(财富)的创造,是由所有生产要素共同进行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说“劳动并非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其次,这种观点把价值的创造同价值的分配混淆起来了。有的论者鉴于确立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现实,提出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以之论证现行收人分配制度的合理性。事实上,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各有不同的规定性。价值创造与劳动有关,价值分配则与要素所有权有关。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但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配,则是由所有制关系或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只要存在所有权差别、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就要参与价值的分配,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人,是其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如果他不能通过所有权来获得收人,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实现,就是否定了所有权,就是违背了客观规律。

适合冬至的话语范文4

一、群众文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定位

1.群众文化的定义: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它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发展贯穿于人类劳动生产全过程,它的存在使群众参与成为现实。正是因为群众主动参与,群众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这是群众文化特有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它同时符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生活实用等一系列功能。

2.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为三个方面。从地点上说,既有分散在社会各方和千家万户进行的,又有集中在广场、公园、文体场馆等公共集聚场所展开的;从项目上说,既有各人依照各自兴趣爱好分散选择参加的不同项目的活动,又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在同一时间、场所集中统一选择参加的同一项目的活动;从参与人数上说,既有以群体形式进行的集中活动,又有以个体形式出现的分散活动。

3.基本定位:社会经济向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转变,必然回到东方文化形态的变化。因为经济、文化相辅相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国办的概念逐步从人们的观念上消除,群众文化的社会地位和功能日渐模糊。一些地方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为适应人们的文化观念的转变,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竟简单的向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看齐,群众文化逐渐丧失了社会地位和功能,群众文化陷人一种尴尬境地。在我们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群众文化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根本不可能被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所替代。

二、群众文化要素分析

群众文化的生命和重要载体就是活动,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真正体现社会文化社会化,群众文化群众化。因而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推进群众文化深入开展的关键。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分三个部分:即动机和目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相适应的外部条件。无论是各级政府、企业、机关和一些民间组织,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主办方,都会有其明确的动机和目的,没有目的的文化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内容是由主办方的意图显示、所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群众的认同程度等三个方面决定的。形式的确定,主要来源于动机和目的与内容决定的,新的活动形式的产生是策划者通过长期社会实践,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外部条件。如果说动机和目的,内容和形式是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那么相适应的设施和设备、环境与后勤保障等硬件,则是组织大型群众活动的外部条件。

三、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的措施

1.强化辅导,优化服务,推进分散活动的开展。当前的群众基本文化需要,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个性凸显以替代成为活动主题,过去以馆、站组织开展活动为主,转变为群众依靠自身设施开展活动为主。针对此种状况,群众文化单位要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实现角色转变。首先要加强信息工作。要注重调研,及时总结交流群众文化活动经验和研究成果,掌握活动发展动态,适时有效地对分散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分散活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加强典型示范。发挥示范作用,实行合理的目标导向,带动分散活动上台阶、上水平。再次要加强培训。要有针对性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向其传授文化活动知识和技能,大力培养各种人才,进一步拓展分散活动层面。四要加强配套服务。依据自身条件,为其提供业务咨询,编写印发活动材料,提供所需的各种器材工具等等。

2.依托阵地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阵地活动是群众文化生活管理部门的主阵地,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并对群众文化活动起到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当前大多数馆站的阵地活动陈旧单一、枯燥乏味,应将熔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档次较高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社会扩散程度的项目纳入日程,并随着项目不断革新、设备不断更新带动活动形式的不断更新。使馆站办阵地活动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目标趋势导向性,发展进程先进性,流动形态超前性等特点。要逐步把群众文化活动的最新科技、最新设施、最新内容、最新形式、最新节目、最新动态传送给群众,发挥其引领作用。

3.以集中活动为载体,提升活动水平。在群众分散活动普遍开展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履职,适时组织各种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为分散活动提供综合交流和集中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对于新内容和新形式初创而尚未普及流行的前提下,率先举办推广性的集中活动,予以宣传并扩大影响。还要在逐步普及活动的基础上,组织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予以推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只有认清当前形势,深刻领会群众文化的内涵,勇于创新和探索,才能更好的组织与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吴松青.浅谈如何进行群众文化工作.大众文艺理论,2009,(15).

适合冬至的话语范文5

关键词:IT/VIT混合控制方式;配网馈线自动化;方案;配网供电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4-006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4.033

电力系统作为我国全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力量,对全国实现与世界接轨的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以及为满足广大用电用户的需求,目前配电网供电系统由一种混合式的IT/VIT控制系统取代了传统的单项配电网控制系统,使供电能力大大提升。

1 配网馈线自动化的涵义

所谓的配网馈线自动化,主要是指电力企业供电系统的出线站到用电用户供电设备之间的连接线路的自动化。就目前来看,配网馈线自动化包括两大类内容,其一,供电系统及设备正常的运行状态下对用户用电情况的检测、用户用电资料的检测以及供电系统优化内容;其二,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在不停止正常供电的情况下进行故障测量、隔离、转移及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的内容。另外,配网馈线自动化可以在故障发生后采用网络重构的集中处理方式对供电系统及设备进行控制,同时在处理时优先采取分布式控制的方法来提高配电网的反应速度,从而使配电网实现闭合运行目的。

除此之外,配网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实现配网馈线自动化功能,就必须建立科学的配电网系统结构,并且使之具备环保供电的各项条件。另外,对于配网馈线自动化系统中的各环网开关、配电站内各环网开关、负荷开关等都必须具备远程操作的能力,从而使系统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高、抗外界干扰能力强等诸多的优点。

2 基于IT/VIT混合控制方式的配网馈线自动化方案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目前在供电配网中采用一种基于IT/VIT混合控制方式下的配网馈线自动化运行模式,大大提高了配网供电效率。

2.1 故障后自动网络重构方案

基于IT/VIT混合控制方式下的配网馈线自动化必须与供电设备中的分段式开关相配备,同时要具备以下十种网络自动化重构的功能,从而使配网馈线既可以检测配电网的电压,实现延时分闸功能,又可以在分闸过程中实现迅速的捕捉分段开关电压变化的数据信息。另外,在进行分合闸开关动作时,要保证闭锁或解锁时的远程脉冲信号在每秒500米以上,具体方案如下:

其一,当配网馈线的过流脉冲数达到预定的数值时,配网馈线自动化的分闸闭合。首先,当配网系统中的智能终端系统通过CT监测系统流经设备开关处时,如果此时任何一支电流超出过流电压所设置的电流值时,则该支路电流由用户手动进行闭锁。闭锁后的电流值将逐渐下降至零,同时电压值也会随之下降为零,由此时配网馈线自动化脉冲计数器记录一次动作。随后,如果配电网系统设备的开关正常供电后又出现过流脉冲,则配网馈线自动化计数器再次累计一次动作。但是,如果通电后超出2秒钟该设备的两侧电压电流值仍保持稳定不变的话,则配网馈线自动化系统计数器做清零处理。另外,如果配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自动计数器多次累计脉冲值达设定的电压电流值时,则智能终端会发出分合闸的信号指示,此脉冲电流值可由用电用户自行设置(通常情况下用户所设定的脉冲值与前级开关的重合次数相同)。最后,当系统进入闭合状态后,只有用户或工作人员手动进行合闸动作,才会实现解锁功能,从而将设备开关合闸。

其二,当基于IT/VIT混合控制方式下的配网馈线自动化停止通电达T秒后进行分闸动作,一般来讲,智能终端系统是通过CT检测设备来对开关两侧双相电压及三相电流进行测量的。如果当电压下降至失压值的1/3的额定电压时,该脉冲的数值可由用电用户自行设置。同时,如果当系统线路的三相电压为零时,则配网馈线自动化会自动触发失电延时系统开关,从而使开关定时器启动计时,当计时达到预设的数值而开关两侧的电压均未恢复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则智能终端系统会发出控制命令,并强制开关执行闭锁动作。

其三,当配网馈线自动化一侧分段开关产生N秒延时,当前级开关要执合闸送电操作,直至该级开关的智能终端系统检测到侧电恢复正常供电为止。并且同一时间启动系统开关延时定时器,如果当计时器所显示的数值大于所设定的数值时,则智能终端系统发出合闸命令,此时自动化系统开关实现合闸动作。

其四,对合闸时间内的故障进行分段检测。一般情况下,在分段开关执行一个合闸操作命令且分段开关两侧电压保持正常负荷后,如果此时智能终端系统在用电用户所设定的范围内又检测出另一个脉冲过流电压时,智能终端系统则会发出分闸命令,同时发出闭锁操作指示,则此时分段开关进入闭锁状态中。如果想解除闭锁,那就必须要由用电用户或操作人员手动进行处理。

其五,基于IT/VIT混合控制方式下的配网馈线自动化中的短时闭锁失压分闸方案。如果在执行一个合闸操作且在所设定的时间内分段开关两侧均有正常电压的情况时,则馈线自动化会自动启用短时闭锁失压分闸功能。而分闸失压的时间长短则由用户自行设定,一般为10分钟左右。

其六,如果配网馈线自动化两侧开关均有正常电压情况下,是不允许启动联络开关合闸命令的,一般情况下,联络开关合闸均应用于馈线环网线路的分段开关上。因此,为了在操作中误动联络开关合闸,在启用此项方案后,如果测得两侧开关均有正常电压流经时,则无论此时是摇控操作开关还是手动操作命令均不能进行合闸操作。

其七,如果配网馈线自动化开关有一侧失电时,则要立即启动延时联络开关,延时联络开关可在设定时间内实现延时目的。另外,在启动延时联络开关且联络开关未到所设定的时间内如果开关失压一侧出现较小的脉冲时,则智能终端系统会发出执指示,从而使分段开关在分闸状态下实现闭锁功能。

2.2 基于IT/VIT混合控制方式下的配网馈线自动化测量方案

当配网馈线自动化智能终端系统与电压电流负荷开关设备同时运行时,是需要对各类电压值进行测量的。配网馈线自动化可以实现对三相电流、电压的测量、系统线路中线电压的测量、系统设备中有、无功率的测量、功率因数的测量、电压电流三相谐波的测量等。同时可以将测量所得的数据信息及时通过传输设备显示在终端系统中的通迅口处,并则终端设备通迅口传输到下级各控制中心中去。

2.3 基于IT/VIT混合控制方式下的配网馈线自动化事件记录方案

配网馈线自动化对供电系统运行中的各类情况事件均有着详细的记录,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日期、区域段、事件发生时各项电压电流的情况及发生的事件类型等,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事件类型:失电延时分闸事件、过流脉冲分闸闭锁事件、开关一侧失电延时合闸事件、失电后过流分闸闭锁事件、合闸至故障后分闸事件、得电延时合闸事件、手动合闸事件、手动分闸事件、远程摇控合闸事件、远程摇控分闸事件、当地摇控分闸事件、当地摇控合闸事件等都具有着详细且准确的记录。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IT/VIT混合控制方式下的配网馈线自动化对提高配电网运行能力及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配网馈线自动化方案设计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根据用电用户具体的要求进行方案的设计,以此最大限度提升电力配电网系统的整体运营能力。

参考文献

[1] 贾冬霞.基于IT/VIT混合控制方式的配网馈线自动化方案[J].电力科技,2014,(15).

适合冬至的话语范文6

关键词: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63―02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高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大信息量的读写听说的强化训练,增强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提高文学修养,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而长期以来,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着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求新精神和人文精神萎缩,使得学生关键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项目教学法被引入国内职业教育领域,一些学者和一线教师运用此教学法在职校语文教学中进行了有效尝试,以期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

我们所分析的文献全都来源于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通过对此库的检索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2000年以来职校语文项目化教学研究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情况和态势。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每篇文章为分析单位,主要从研究文献量、研究内容两个维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本研究分别以“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语文活动课”、“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法”、“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语文活动课”、“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项目化教学”为主题词,以2000年至2012年为时间段,对知网进行检索,从检索结果来看,近十年来项目化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加(总计2252篇),中国的项目化教学研究经历了萌芽初期到全面发展阶段,呈现出繁荣景象。2008年以来,在职业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职校项目化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总计669篇),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反观近十年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却不温不火,从文献数量看仅呈现出逐年增加的小幅度提升(总计294篇),可见该课题的研究还未形成规模。再看职业学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则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献数量甚少(总计35篇),远落后于整体研究水平。至于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项目化教学在知网的文献搜索结果为零,将主题词调整为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项目化教学,检索所得文献量也不容乐观(总计20篇),这说明目前职校语文教学中使用项目化教学的还在少数,还需要更多的教学者来“垦荒”。

二、研究课题的定性分析

(一)项目化教学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涵义

1.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也称为“项目教学法”,最早见于凯兹和查德合著的《项目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就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是职业教育实践中最典型的行动导向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它充分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真实性、完整性、协作性学习的原则。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而项目的具体操作程式并无统一标准,它视工作任务的性质和项目执行者的情况而定。大体而言,其教学过程分解为五个步骤:资讯 计划 实施 检查 评价。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科体系中的一个板块,它是“语文”和“综合活动”的整合。特级教师严华银老师认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的一个内容,是一种课型,它更侧重在实践活动中体现语文性的特点。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以对语言文字的思考为诱因,以学生广泛的涉猎自己所喜爱的学科为手段,把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聚焦在语言文字这个核心上,加以融会贯通,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信息,达到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活动、综合、语文,三者缺一不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得到了培养,代表了目前教学课改的潮流方向。

(二)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现状

项目教学虽然已经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这是在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内的成果,而文化基础课有着不同于专业课的教学体系,所以不能用专业课的项目教学体系对文化课进行生搬硬套,这就需要基于语文教学的特点,对项目教学法进行合理的变通改造,能为语文教学所用。我们认为,项目化教学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性”和“综合性”两点上取得契合。首先,活动课强调实践,这与项目教学强调的行动导向不谋而合,都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其次,综合性是指能够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项目教学则强调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以上都是项目化教学理论能够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的可行性基础。

目前,在职教领域尚未见到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提法,所见研究成果都是类似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但我们通过对20篇职业学校语文课的项目化教学文献的分析发现,他们的课型开发都已经具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基于教材文本的职校语文课程大致分为两个模块:一是讲授性的常规课,二是实践性的活动课,对于后者可以按照项目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如“采访”口语实践课,可以进行项目分解,任务设置,设计量化评估标准。但是对于常规课似乎难以用项目法生搬硬套,这就需要教学者对常规课进行活动项目的二次开发,将常规课改造为活动课,在20篇文献中就有6篇是二次开发,研究者在对常规课的活动开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另外在分析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研究者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进行了活动课的自主开发,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来设计具体的教学项目,让语文教学和学生的专业知识巧妙地连接起来,让语文课既生动有趣又有实用价值,这种与专业结合的语文活动课的开发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但是,职业学校项目化教学应用于语文学科的实践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所见研究多集中在理念阐释和个案展示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案和类型完整的案例集,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尽快补白。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Z].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2]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2008(05).

[3]陈旭辉,张荣胜.项目教学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及其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1).

[4]王菊香.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法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6).

[5]尹喜荣.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6]侯博.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