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利润率计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利润率计算范文1
关键词:业绩评价;资本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试析资本利润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两项指标的计算公式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5日
一、引言
目前,我国现行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以财政部1999年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及其2002年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主要的考核指标有资本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保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指标率。通过上述指标可以综合评价出企业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指标已不能发挥本身应起的作用,现就其中两个指标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二、资本利润率
资本利润率即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100%
净资产平均余额=(年初所有者权益余额+年末所有者权益余额)/2
它也反映了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水平,衡量了一个股份公司属于股东所有的资产中当期收益所占的百分比率,这个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市场萎靡不振,企业业绩普遍下滑。但2009年2月4日国泰君安报出计提薪酬及福利费用32亿元的消息确实让人感到瞠目结舌。我们知道企业的薪酬尤其是高管的薪酬是与企业的业绩挂钩,那么高薪酬也就意味着较好的业绩表现。但根据国泰君安的报告:国泰君安2008年实现经纪业务净收入49.77亿元,而年初预算是80亿元,完成率仅为62%;其中,零售客户收入达到45.43亿元,而预算是75亿元,完成率达61%。而国泰君安证券投资部收入2008年亏损1.44亿元,完成率为-9%。此外,国泰君安销售交易部、香港公司资产管理总部也都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究其原因,公司的高薪酬来源于公司2008年法人股减持收益为44.75亿元,而这也成为国泰君安2008年盈利的业绩基础。由此使我们对与企业薪酬挂钩的主要业绩指标资本利润率产生了怀疑,并提出以下三点看法:
(一)企业由于处置长期资产而产生的收益在计算资本利润率时应从净利润中扣除。因为处置长期资产与企业当期的经营业绩无关,它是企业以前投资产生的累计收益,如果全部计入当期收益就会虚增企业当期经营利润,使企业净利润大增。由此使资本利润率也相应增加,扭曲企业真正的经营业绩。公式可以改进为: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期内处置长期资产的收益)/(年初所有者权益余额+年末所有者权益余额-期内处置长期资产的收益)/2 ①
(二)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而增加或减少企业净利润在计算资本利润率时应消除公允价值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公允价值变动只是资产的一种计量方式引起的,与企业的经营业绩也没有关联,所以在计算资本利润率时应消除公允价值的影响。财政部于2009年1月13日了《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中对资本利润率的分母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规定净资产中含资本公积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为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在指标计算中扣除净资产中的公允价值变动。公式可以变为: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年初所有者权益余额±年末所有者权益余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
②
(三)在计算资本利润率时应区分不同行业,根据行业对指标公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房地产行业其预售的收入一般不计入当年的营业收入,所以当年的营业收入可能包含上年或更早期的销售业绩。在计算资本利润率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区分,就会夸大今年的业绩,使企业对公司前景盲目乐观。公式可以调整为: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前期预售税后营业收入)/(年初所有者权益余额+年末所有者权益余额-前期预售税后营业收入)/2 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资本利润率计算公式调整为: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期内处置长期资产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前期预售税后营业收入)/(年初所有者权益余额+年末所有者权益余额-期内处置长期资产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前期预售税后营业收入)/2 ④
三、资本增值保值率
资本增值保值率是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安全性的指标。新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规定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客观增减因素影响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00%,即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则为增值。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体现了资本保全的原则,对更新财务目标的观念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其客观因素中没有包括因分配利润而导致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对资本保值增值率产生的影响。分配给投资者的那部分利润,也是企业经营所得,属于资本增值。应在资本保值增值率中予以反映。
(二)对于客观增减因素的影响额,没有考虑其新增资本或减少资本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对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的影响。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增长率,通常可用市场利率来表示。在通货膨胀引起币值下降的情况下,应调整期初所有者权益以消除通货膨胀对资本保值增值指标的影响。
(三)因为资本利润率是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分析指标,所以对于期内处置长期资产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前期预售税后营业收入也应在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中扣除,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企业经营业绩。
我们根据以上调整项目,得出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客观增减因素影响额+期内分配利润总额-期内处置长期资产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前期预售税后营业入)/{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i+j)+∑(n÷360)×本期新增资本数×[1+(i+j)×(12-N)÷12]} ⑤
综上所述,为了正确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客观评价管理者的业绩,笔者建议对资本利润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家和.国有企业效绩评价指标管见[J].财会月刊,2002.11.
[2]袁艳红.对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再认识[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利润率计算范文2
如果某企业属于多品种生产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先将企业总体目标成本分解为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分解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与基期盈利水平非直接挂钩分解法
此法在确定每种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的基础上,倒推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最终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合计值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并综合平衡,进而确定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显然,照此分解的目标成本并未与基期的盈利水平挂钩,这种方法从每种产品的自身盈利状况出发,直接与企业总体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无论是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还是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均可采用“倒扣法”予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或每种产品的目标成本=预计销售收入-应缴税金-目标利润
其中: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目标销售利润率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实务中常常按产品销售利润率计算;另外,实务中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但只要以此推算的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合计值等于或低于按总体推算的目标成本即可。否则,各产品就需要反复综合平衡,直到具有实现总体目标成本的可能为止。还需要注意的是,目标利润的确定方法很多,既可以以目标销售利润率确定,也可以利用目标资产利润率或目标成本利润率等确定,从实际的应用来看,多采用目标销售利润率,故本文仅以目标销售利润率为例进行说明。
[例1]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预计甲产品的销售量为5000件,单价为600元,预计应缴的流转税(包括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360600元;乙产品的预计销售量为3000件,单价为400元,应缴的流转税(包括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为10200元。该企业以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标准确定目标利润,假定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为20%。要求:预测该企业的总体目标成本,并说明如果该企业结合实际确定的甲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3%,乙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18%,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是否合理?
依题意,则:
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5000×600+3000×400)-(360600+10200)-(5000×600+3000×400)×20%=2989200(元)
甲产品目标成本=5000×600-360600-5000×600×23%=1949400(元)乙产品目标成本=3000×40-10200-3000×400×18%=973800(元)
总体目标成本=1949400+973800=2923200(元)<2989200(元)
说明:虽然各产品自身的销售利润率与同行业先进的销售利润率不一致,但以此测算的总体目标成本为2923200元,低于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因此该企业规定的总体目标成本合理,应将各产品目标成本的预计值纳入计划。
2、与基期盈利水平直接挂钩分解法
实践中,企业常常与基期的销售利润率或资金利润率直接挂钩来确定计划期的目标盈利水平,以此确定的目标成本较上一种方法更具有普遍适用性。此法在调整基期盈利水平的基础上,先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然后将其分解到各产品,进而利用“倒扣法”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它的理论依据是,目标利润决定目标成本,只要各产品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就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成本规划。实际应用中,根据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是否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
如果企业要求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随企业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同比例增减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①按计划期的销售比重调整基期销售利润率,公式为:
按计划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Σ某产品基期销售利润率×该产品计划期的销售比重
②根据总体规划确定企业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以及计划期的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计算公式分别为:
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按计划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计划期销售利润率的预计增长百分比
计划期目标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计划期目标销售利润率/按计划销售比重确定的基期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
③确定各种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为:
某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该产品的基期销售利润率×计划期目标利润预计完成百分比
④利用“倒扣法”即可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以及各产品的目标成本。[例2]假设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上年三种产品的销售利润率分别为20%、10%、15%,计划期要求销售利润率增长2%,预计销售收入分别为50万元、30万元、20万元,销售税金分别为5万元、3万元、2万元。要求: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和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依题意编制的目标成本计算分析表如表1所示。
*验算:225%×50%+11.25%×30%+16.875%×20%=18%
(2)各产品目标销售利润率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实务中,各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常常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变动,而不随企业总体盈利水平同比例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各产品的加权平均销售利润率大于或等于计划期总体的目标销售利润率即可。
[例3]沿用例2已知资料,假定A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24%,B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维持上年的水平不变,C产品的目标销售利润率为17%。要求:确定企业总体的目标成本和各产品的目标成本。
依据题意,则
企业加权平均的销售利润率=24%×50%+10%×30%+17%×20%=18.4%>18%
企业总体目标成本=72(万元)
A产品目标成本=50-5-50×24%=33(万元)
B产品目标成本=30-3-30×10%=24(万元)
C产品目标成本=20-2-20×17%=14.6(万元)
由于33+24+14.6=71.6(万元)<72(万元),因此该企业能完成预计的总体目标成本。
二、各产品目标成本的分解
在将企业总体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产品的基础上,还需将各产品的目标成本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组织体系和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等继续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分解方式:
1、按产品组成分解
如果企业属于装配式复杂生产企业,其产品由各种零部件装配而成,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的组成或称结构,利用功能评价系数或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为各零件或部件的目标成本。
(1)利用功能评价系数分解产品目标成本。
功能评价系数反映产品功能的程度,是产品价值分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产品功能与产品成本密切相连,通常,功能多、质量好的产品,成本就高一些;反之,成本就低一些。功能评价系数常常采用评分法予以确定,即将各个零部件的功能—一进行对比并打分,重要的打一分,次要的打0分。功能评价系数是某一零部件得分与全部零部件得分合计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功能评价系数=某一零部件得分/全部零部件得分合计
依据功能评价系数可以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为零部件的目标成本。
[例4]假定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由A、B、C、D、E五个零部件组成,其功能评分及系数计算如表1所示。如果该产品的目标成本为28000元。要求:分解目标成本。
根据功能系数分解的目标成本如表2所示。
(2)利用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产品目标成本。
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是指依据历史成本资料计算的各零部件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分解目标成本时,企业可结合计划期各零部件材质、复杂程度等的实际变动情况调整该百分比,然后根据调整后的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到各零部件。
按历史成本构成百分比分解是产品目标成本最基本的分解方法,但从成本真实性的角度来看,按功能评价系数分解的产品目标成本更能真实地反映各零部件的成本,从而使各零部件的成本保持在合理的目标成本水平上。
2、按产品制造过程分解
如果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其产品经过许多相互联系的加工步骤,前一步骤生产出来的半成品是后一加工步骤的加工对象,最终形成产成品。对这类企业应按照产品成本形成的逆方向,由确定的产成品目标成本依次倒推各步骤的半成品目标成本,即根据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项目占全部成本比重的历史资料并经过调整,还原已确定的产品目标成本,从而将产成品目标成本分解为半成品的目标成本。
[例5]某企业生产的A产品符合连续式复杂生产工艺特点,顺次经过甲、乙、丙三个工序的连续加工,之后形成产成品。假定该企业测算的A产品的目标成本为120000元,该企业各步骤成本项目并经过调整后的资料如表3所示。要求:将目标成本分解为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并确定相应步骤的目标成本项目。
说明:由于该企业属于连续式复杂生产企业,由其产品的加工工艺特点所决定,第二工序的半成品目标成本是108000元,第一工序的半成品目标成本是91800元;另外,该表还反映出不同工序各成本项目的目标成本构成情况,这样有利于实际中进行成本项目的分析与控制。
利润率计算范文3
关键词:企业盈利能力;财务评价指标;财务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对企业投资者的投资政策,以及对企业理财者的理财效率来说,企业财务分析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并根据企业管理本身的内在规律,设计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科学严谨的财务指标体系。同时指出了与盈利能力相关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正确运用程序。
一、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企业的盈利能力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所赚得利润的能力,是要通过企业财务分析指标来表现的。财务分析不仅是企业投资者借以进行投资收益的预测,对投资风险的评价,以及进行投资决策的工具,同时也是企业理财者确定财务控制重点环节和进行财务决策的工具。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不断维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这些都需要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来反映。通常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比率,是企业所得利润的总额与产品销售净收入之间的比率。其中的产品销售净收入指的是扣除销售折让、折扣以及销售退回后的净销售额。企业的销售利润越高,表明企业的销售盈利水平也就越高。
在销售价格不变的前提下,销售利润的高低要受到成本及产品结构等因素的制约,成本越低,产品结构中利润率高的产品比例越高,相应的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也就越高,反之,销售利润率就越低。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合理的改善产品结构,对提高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又称为资产所得率,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报酬总额与资产平均总额之间的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反映的是包括企业净资产及负债在内的所有资产的总体盈利能力,是反映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重要评价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的全面反映。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说明企业资金投入和产出的水平也就越好,企业的资产运营越有效。深入的分析总资产报酬率,可以增强企业资产经营的被关注程度,从而对企业单位资产的收益水平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资本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又叫资本利润率,指的是企业的净利润与平均资本的比率。反映的是企业运用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资本收益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好,相应的风险越小。若资本收益率较债务资金成本率高,则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适度的负债经营是有利的;反之,则有损于投资者的利益。
二、现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股东权益利润率等。虽然目前我国现行的企业分析指标已经得到了改进,较原来的指标体系来说,现行的财务指标体系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但是相对不断变化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环境,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不够完善,并且其不足在不断的实践中显的愈加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指标体系过于偏重政府部门需要。由于在具体的指标的设计上,没有完全的摆脱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导致了现行财务指标体系依然过于偏重政府部门的需要。过去,很多的国有企业,需要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直接的管理,所以为了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在财务指标的设计上,往往从政府部门自身的利益出发进行设计,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但是随着我国逐渐确立了新的经济模式和运行机制,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也发生了改变,国家对企业的具体经营会越来越放宽,不再进行过多直接的干预。所以,在设计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时,不能再厚此薄彼,应更加注重企业的各方面需要。
这一缺点在反应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设计上表现的较为突出。其中成本费用利用率也受到了传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影响。作为企业的内部商业秘密,成本利用率可以用销售利润率进行代替。
(二)线性评价指标不能充分的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进行财务指标的设计中,追求少而精的原则导致了现行的评价指标并不能直接充分的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盈利指标是不能用资本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进行完全揭示的。如资本收益率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除了资本金之外,借入资金即负债作为企业经营的必要条件,对利润总额也存在一定的贡献。例如:甲、乙两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以及生产规模上都一样,年终利润总额都为100万。但是他们拥有不同的资本结构,甲企业有340万的股权资本,70万的负债;而乙企业有260万的股权资本,150万的负债。根据资本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可知,两个企业的资本收益率分别为:甲企业为100(1-25%)/340×100%=22.06%,乙企业为100(1-25%)/260×100%=28.85%。由此可见,单纯看一个指标,乙企业的资本收益率明显的高过甲企业,表明在经营管理水平上,乙企业要高出甲企业,这与前面所知的两个企业相同的管理水平不符。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财务杠杆的影响造成的,为了弥补这种局限性,可以在原有资本收益率的基础上增加总资产利润率,其指的是利润总额与平均总资产之间的比率,反应的是企业的全部资产的盈利能力。以以上甲、乙两个企业为例,其总资产利润率都是100/410×100%=24.39%,与假设条件相符合。
三、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正确运用
(一)销售利润率指标。现行的销售利润率指标是用来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盈利水平的,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净收入×100%。其中利润总额指的是营业利润、投资收益与营业外收入的总合减去相应的营业外支出的总额。销售利润率指标是衡量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盈利水平的指标。表示的是企业的销售成果转化为财务成果的程度。但是这种计算方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所得比率并不能表示企业产品销售的盈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含有水分,与计算比率指标的其中一个可比性原则是互相违背的。为了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盈利能力,应该将销售利润率进行以下两种方式上的调整。
首先,为了能够单纯的反映企业所销售产品的盈利能力,可以将产品销售利润率进行以下设计:产品销售利润率=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收入×100%。
其次,为了反映企业所销售的产品或者所提供的劳务等所取得的包括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其他销售收入在内的收入总额的盈利水平,可以采用营业利润率来计算: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净收入×100%。
在以上两个公式中,分子和分母的计算口径一致,符合计算的可比性原则,所得的比例也可以较为准确的对企业的盈利水平进行衡量。
(二)总资产报酬率指标。总资产报酬率是用来衡量企业运用全部的资产进行盈利的能力。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公式中的平均资产总额指的是期初资产总额与期末资产总额的平均值。上面所说的全部资产,既包括企业所有者的净资产,同时也包括企业从银行贷款或者企业发行债券而增加的负债。因此,公式中的分子项收益总额,应该增加已支付的利息为企业的收益额。在进行计算时,由于已经从利润总额中扣除了利息,所以在计算总资产报酬率时,应该将利息加到利润总额中,从而与企业的总资产进行综合比较,用来反映企业在全部资产总额的运用上所产生的经营成效。
(三)资本收益率指标。资本收益率指标指的是企业运用投资者所投入的资本获取利益的能力。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上述公式中的“实收资本”还可以称之为“资本金”。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指企业开发所用的本钱。该指标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改进计算: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平均余额×100%。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企业运用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生产经营所取得的收益水平,并便于企业纵横向的比较分析,可以计算净资产报酬率,即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四、结论
总之,要想综合准确的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这就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合理的选取评价指标,并根据自身需要生成综合性的,科学的,具有强烈代表性的指标,才算是最终完善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徐长双.企业获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和完善[J].现代商业,2011.
[2]孙笑.基于财务决策视角的企业内在价值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5.
[3]徐沛.论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J].商,2013,11.
[4]李海燕.初探企业获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构建[D].中国商贸,2012,1.
利润率计算范文4
利润作为资产运用的结果,是全部资产带来的,任何单项资产的运用并不能形成企业利润。利润是时期数,而资产是时点数,为了与利润的时间口径一致,资产须用平均占用数,因而这组指标的分母只能是全部资产的平均占用额,即(期初资产总计+期末资产总计)/2(后面述及的指标的分母均应这样平均化,不再重述理由)。资产的协调整体运转,可形成利润表中不同业务的利润。考虑盈利的业务结构,以利润表的各项目为分子得到以下四个指标:
1、主营业务利润率。
2、营业利润率。
3、总利润率。
4、息税前利润率。
这些指标从资产使用的效率角度,分析了全部资产的获利水平。
二、以融资为基础的盈利水平评价指标
从融资角度看,不同的出资人对融资与利润的比率的关心重点是不同的,这些指标应充分反映短期债权人、长期债权人、所有权人的投资报酬率,故应用下列指标:
1.总融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总额/融资总额×100%.分子采用息税前利润总额是因为分母中包含负债,债权的收益-利息应包括在总收益中。所得税在本质上也是剩余价值,也应包括在总收益中。分母应采用平均余额,即(期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期末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2.该比率揭示了在不考虑各类融资对收益分配差别的前提下,同等使用时的平均盈利水平。同时,与后述的长期融资收益率比较,可间接反映流动负债的盈利水平。这个比率的最低临界值可定为流动负债的利息率。在所有融资中,流动负债的利息率最低。如果总融资收益率小于它,表明不仅对长期债权人而且对短期债权人的还本付息可能遇到困难。
2.长期融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总额/长期融资×100%.分母是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期初期末的平均余额。既然分母扣除了流动负债,分子也应扣除流动负债利息,但是会计报表以及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报中均没有单独列出流动负债的利息支出,所以分子只好仍采用息税前利润总额。该比率揭示了长期融资的盈利水平。
3.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分母采用的是实收资本而非所有者权益,理由是所有者最关心的是投入资本的获利水平,但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性质并不是资本金,它们不参与利润分配,而是分配的对象或结果。资本金若在会计期间内有变动,则应用平均余额。分子采用利润总额,是因为利润总额含所得税不含息,可认为是企业资本金实际创造的利润。不含息的理由是分母没有负债,而要含税是因为所得税本质上也是剩余价值,而且税后利润受税收政策影响很大,不同行业不同时期不可比,若有递延税款还须调整。
就上市公司而言,每股收益对盈利水平的评价柞用约当于资本金利润率,可用每股收益取而代之。每股收益的分母是股数而不是股本,排除了股票面值,更为恰当。但是证监会于1994年1月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只对每股收益的计算与披露作了原则规定,从多年实践看,分子和分母的计算方法还可商榷。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3号-每股收益》第12条:“在一个期间内确认的、包括所得税费用、非常项目和少数股东权益在内的所有收益和费用项目,应包括在当期净损益中。为计算可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损益,应将可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净利润额(包括当期优先股股利),从当期的净利润中扣除。在我国每股收益的分子就应为利润总额-优先股股利。这与资本金利润率的分子计算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因优先股股息支付类似于长期负债而分母又不含优先股,分子也应扣除优先股股利。
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东为取得股票而支付的代价是市价而非面值,所以股东对按市价支付的股本额所得报酬尤为关心,这样普通股的市场价格的获利率-市盈率就成为投资者考核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指标。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每股收益或=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市价宜用全年各次收盘价的算术平均数,或报告日前一日的实际价。市盈率的高低通常以金融市场当时平均市盈率为依据进行评价。
三、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的盈利水平评价指标
考虑盈利的业务结构,这一组应包括以下指标:
1.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对销售价格和销售成本之间差额的控制成绩。企业利润形成的基础是毛利而并非收入。
2、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这个指标反映了主营业务的盈利水平,主营业务的盈利水平对企业的总获利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3.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这个指标不仅考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而且考核其他业务的盈利能力,这在当今企业多角化经营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它还考核了期间费用的影响,所以较全面。
4.税前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这一指标揭示了企业在某一时期的最终盈利水平。
5.销售利息率=利息/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分子利息计算范围包括直接列示于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已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的利息两部分。这两个数据均可在上市公司年报中找到。这是因为无论列入财务费用的利息还是资本化了的利息,给企业施加的支付压力都是一样的,都必须在当期付现。区别只是表现为企业费用的时间不同。该指标越低,表明企业资金运转顺畅,债务资金比重低,流动压力小,对企业获利水平的抵扣小,企业获利能力上升。
利润率计算范文5
关键词:项目评估;风险投资项目;财务评估
中图分类号:F6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158-01
1 项目评估的内涵
1.1 项目评估的含义
项目评估是指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政策、法规、方法、参数和条例等,从项目、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出发,由有关部门站在项目的起点,应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对拟建投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生产条件、产品市场需求、工程技术、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并就该项目是否可行提出相应职业判断的一项工作。项目评估是投资决策的依据、项目实施的前提,是建设程序和决策程序的必要组成部分。
1.2 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现状
我国项目评估方法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1983年中国投资银行推出了《工业贷款项目评估手册》,对项目评估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我国起到了极好的探索与示范作用。进人新世纪,风险投资在我国己经引起广泛重视,许多院校都做过相关的课题研究。同时。学术界对项目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热烈的探讨,还有学者对我国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指标及投资风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国学者对风险投资评估的研究还处于一种初步的探索阶段,他们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的风险投资运营特点,但对微观层面的问题涉及不多。同时国内的风险投资在实践中还处于起步中,目前的主力是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公司,存在的问题在项目选择评估中比较侧重于项耳的技术先进性。忽视了其市场前景和产业发展性,缺乏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大多数投资公司基本上是站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来评估项目,进行项目的投资,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缺乏深入量化研究。与国外风险评估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 风险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估的内容
风险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估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以企业利润最大为目标,一般考虑货币资金时间价值、机会成本、边际效益和投人产出效果等因素,从动态的角度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2.1 财务评估的基本目标
风险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估主要是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外汇平衡能力,因此,财务评估的目标也就是这三项。盈利能力是反映项目财务效益大小的主要标志。项目的盈利能力主要是指建成投产后所产生的利润和税金等。在项目财务评估中,应当考察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是否有盈利,盈利能力又有多大。是否可以满足项目可行的标准。清偿能力目标主要是指项目自身能够偿还建设投资借款和清偿债务的能力。而外汇平衡目标是指对于产品出口创汇等涉及外汇收支的项目,还应该编制外汇平衡表,把项目的外汇平衡作为财务效益分析的一个目标。
2.2 财务评估的程序
2.2.1 财务数据的估算
进行项目财务评估首先要求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审查,然后与评估人员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必要,可以重新进行估算。因此。财务评估工作也要对项目总投资、产品成本费用等基础效据进行估算。
2.2.2 编制财务效益分析基本报表
在项目评估中,财务效益分析基本报表是在辅助评价报表基础上分析填列的,集中反映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财务外汇平衡的主要报表的统称,主要包括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资产负债表及外汇平衡表。在项目评估时,不仅要审查基本报表的格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而且还要审查所填列的数据是否准确。如果格式不符合要求或者数据不准确,则要根据评估人员所估算的财务数据重新编制表格。
2.2.3 分析财务效益指标
财务效益指标包括反映项目盈利能力的指标和反映项目清偿能力的指标。反映项日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静态指标(如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资本金净利润和投资回收期等)和动态指标(如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动态投资回收期等);反映项目清偿能力的指标包括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对财务效益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一是要审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I二是要审查计算结果是否准确。如果计算方法不正确或者计算结果有误差,则需要重新计算。
2.2.4 提出财务效益分析结论
将计算出的有关指标值与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基准值。或与经验标准、历史标准、目标标准等加以比较。并从财务的角度提出项目可行与否的结论。
2.3 财务评估的基本方法
当前财务评估的基本方法主要为静态分析法,其对投资项日进行经济分析时,不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方案进行粗略的评价,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在实践中也比较实用。
2.3.1 投资利润率法
投资利润率是反映项目盈利能力的指标。它是指投资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投资利润率=年税后利润/总投资×100%
其中,年利润总额可以选择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也可以计算出生产期平均年利润总额,就是用生产期利润总额之和除以生产期。二者之间的选择,要根据项目的生产期长短和年利润总额波动的大小而定。如果项目属于短期项目,生产期比较短,并且各年的利润总额变化较大的话,一般选择生产期的平均年利润总额:如果项目的生产期比较长,年利润总额在生产期这年内也没有较大的变化,那么就可以选择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投资利润率同样要与规定的行业标准投资利润率或行业的平均投资利润率进行比较,以低于相应的标准为准。
2.3.2 投资利税率法
投资利税率是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销售税金及附加之和与项目总投资之比,公式为: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公式中的年利税总额,可以选择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之和,也可以选择生产期平均的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之和。和投资利润率相似,要在两者之中作出选择,应该依据项目生产期长短和利税之和变化程度的大小。计算出的投资利税率同样要与规定的行业标准投资利税率或者行业的平均投资利税率进行比较,如果计算出的投资利税率大于相应的标准,那么认为项目是可行的。
2.3.3 资本金利润率法
它是项目年利润总额与项目资木金之比,资本金利润率的公式为:资本金利澜率=年利润总额/资本金×100%
而其中的年利润总额也同样有两种选择: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和生产期平均年利润总额。选择的方法和其他指标相同。其中的资本金是项目的全部注册资本金。计算出的资本金利润率与行业平均资本金利润率或投资者要求的资本金利润率进行比较,大于相应的要求,认为项目是可行的。
2.3.4 资本金净利润率法
利润率计算范文6
关键词:资本移动;经济波动;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2-0028-05
资本移动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此相关的利润率平均化理论也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所做出的重大的科学贡献之一。马克思在阐述这一理论时,提出了一个五部门的数字模型。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利润率平均化理论是科学的,但阐述这一理论的资本移动模型却存在缺陷,必须加以修正;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论述了资本移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
一、马克思资本移动模型的缺陷及修正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九章提出了资本移动数字模型以说明利润率平均化理论。它有如下几个假定:(1)假定社会上有五个生产部门,投在这五个生产部门的资本量都等于100单位,但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2)假定剩余价值率不变,并且可以任意假定这个比率,例如100%;(3)假定不变资本到处都是同样地全部加入所考察的资本的年产品;(4)假定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周转时间都相同。在这些假定条件下,马克思用下面的数字模型(见表1)来说明资本移动过程。
在这里,虽然不同的生产部门剩余价值率相同,但由于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就会有极不相同的利润率,若如此,等量资本就会得不到等量利润。然而,马克思对此指出,“问题在于,最低限度要按照那个会提供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来出售商品。在这种形式上,资本就意识到自己是一种社会权力,每个资本家都按照他在社会总资本中占有的份额而分享这种权力”[1](P317),“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使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1](P218-219);“竞争之所以能够影响利润率,只是因为它影响商品的价格,竞争只能使同一个生产部门内的生产者以相等的价格出售他们的商品,并使不同部门得到相同的利润,得到已经部分地由工资决定的商品价格上的同一比例的加价。因此竞争只能使不等的利润率平均化。要使不等的利润率平均化,利润作为商品价格的要素必须已经存在。竞争不创造利润。利润的水平,在平均化过程发生的时候便形成了。竞争不过使它提高或降低,但并不创造它。并且,当我们说必要利润率时,我们正是想要知道那种不以竞争的运动为转移却反而调节竞争的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在互相竞争的资本家势均力敌的时候出现的。竞争可以造成这种均势,但不能造成在这种均势下出现的利润率。当这种均势形成的时候,一般利润率为什么会是10%、20%或100%呢?是由于竞争吗?正好相反,竞争消除了那些造成与10%或20%或100%相偏离的原因。它导致某一商品价格,在这一价格下,每个资本都比例于它的量提供相同的利润。”[1](P979-980)
但是,遗憾的是,这一数字模型却没有体现上述的资本移动、供求变动、价格涨落等利润率平均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因为这一模型假定在利润率平均化前后各部门资本量一直是100单位。实际上,各部门资本量与资本有机构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对于资本移动、利润率的平均化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也指出,“一般利润率取决于两个因素:1.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而各个部门的不同的利润率。2. 社会总资本在这些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每个特殊部门因而有特殊利润率的资本的相对量;就是说,每个特殊生产部门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吸收的相对份额。”[1](P182) 马克思假定社会上五个生产部门的资本量都等于100单位,这样做似乎简单明了,但却使每个部门资本相对量的重要性在模型中没有体现。这不能不说是这一模型的一个缺陷。与此密切相关的第二个缺陷是,这一模型没有体现由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所带来的部门生产规模的变化以及供求状况的变化。例如,从部门Ⅰ来看,利润率平均化以前,该部门生产价值等于110单位的商品量,利润率平均化以后,仍然生产价值110单位商品量,供给状况没有任何改变,其他四个部门也是如此。然而,如果没有供求关系的变化,又怎能说明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呢?不能说明价格的变化,又如何说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呢?遗憾的是,马克思在随后也没有重新建立模型加以说明。第三个缺陷是,由于这一模型没有体现资本转移的具体情况,因此由资本转移所带来的各部门生产剩余价值的变化也未能予以体现,使得平均利润率的计算被低估。具体说来,资本从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的部门移动到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的部门,在社会总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它所增加的剩余价值额要大于减少的剩余价值额,这就会引起剩余价值总量的增加。由此,考虑了资本移动情况的平均利润率就比不考虑资本移动情况的平均利润率要高。
为了克服上述三个缺陷,必须建立完善的资本移动数字模型重新加以说明,首先对模型的假定进行如下修正:假定社会上仍然是五个生产部门,但投在这五个生产部门的资本量不是各为100单位,而是分别为各1 500、1 200、900、600、300单位;其他假定与马克思的模型相同。在作了上面的修正之后,可用下面的数字模型(见表2)来说明马克思的利润率平均化理论:
这个模型与前面的模型不同的是,将部门的资本量与资本有机构成进行了区分,它有助于说明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过程。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各部门资本额、资本有机构成都不同,各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量不同,利润率也不相同。五个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量为750单位,社会总产品价值为5 250单位,平均利润率为16.7%。由于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不同部门利润率的差别,必然引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移动。具体表现为资本从利润率较低的第Ⅰ、Ⅱ部门向利润率较高的第Ⅲ、Ⅳ、Ⅴ部门移动。这种资本移动,必然引起不同部门的生产规模、价值总量以及产品价格的变化。假定第Ⅰ、Ⅱ部门分别移出a、b单位,第Ⅲ、Ⅳ、Ⅴ部门分别吸入c、d、e单位,只要满足a+b=c+d+e这一条件即可。但究竟移出多少资本,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要取决于以下条件,“那种在不断的不平衡中不断实现的平均化,在下述两个条件下进行得更快:1.资本有更大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2.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第一个条件的前提是社会内部已有完全的贸易自由,消除了自然垄断以外的一切垄断,即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造成的垄断;其次,信用制度的发展已经把大量分散的可供支配的社会资本在各个资本家面前集中起来;最后,不同的生产部门都受资本家支配。最后这一点,在我们假定一切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已经包括在我们的前提中了;但是,如果有数量众多的非资本主义经营的生产部门(例如小农经营的农业)插在资本主义企业中间并与之交织在一起,这种平均化本身就会遇到更大的障碍。最后还必须有很高的人口密度。――第二个条件的前提是:废除了一切妨碍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或者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的法律;工人对于自己劳动的内容是不关心的;一切生产部门的劳动都已尽可能地转化为简单劳动;工人抛弃了一切职业的偏见;最后,特别是:工人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支配。”[1]((P218-219)换句话说,资本和劳动力移动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但依据我们的设定,平均利润率的变动空间是最低利润率与最高利润率之间,即10%与30%之间。假定经过一定的资本、劳动力转移之后,形成资本移动的重新配置(见表3):
其中,部门Ⅰ移出资本300单位,部门Ⅱ移出资本200单位。由于部门Ⅰ与部门Ⅱ资本大量移出,必然引起这两个部门生产规模缩小,产品供给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会上涨,利润率上升。从表2中可以看出部门Ⅰ与部门Ⅱ原来分别生产价值为1 650单位与1 380单位的商品量,资本大量移出后分别只生产价值1 320单位与1 150单位,商品生产量大大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会上升,这两个部门的利润率会随之提高。根据表3数字,当第Ⅰ部门商品价格上升到按1 420.8单位(大于商品价值1 320单位)、第Ⅱ部门商品价格上升到按1 184单位(大于商品价值1 150单位)销售时,这两个部门的利润率会从10%与15%上升到18.4%。反之,部门Ⅲ、Ⅳ、Ⅴ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必然导致这两个部门生产规模扩大,产品供给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会下降,利润率降低。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部门Ⅲ、Ⅳ与部门Ⅴ原来分别生产价值为1 080、750与390单位的商品量,大量资本进入后分别生产1 080、1 000与780单位,商品生产量大为增加,在需求不变情况下,价格会下降,这两个部门的利润率会随之降低。这三个部门利润率会从20%、25%、30%降低为18.4%。总之,随着资本在部门间的移动,利润率最终将趋向平均化。
随着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它不仅引起不同部门生产规模、产品价格以及利润率的变化,同时还会引起不同部门剩余价值生产的变化。更为重要是,它会引起全社会剩余价值生产总量从而社会总产品价值总量的增加,剩余价值总量从750单位增加到830单位,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从5 250单位增加到5 330单位。这就揭示了为马克思资本移动数字模型所没有揭示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不仅是不同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过程,这种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经济总量的增加。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特别是从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向利润率高、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移,为什么会引起剩余价值生产量的增加呢?主要是因为,同一资本,投在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部门与投在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部门相比,同量资本用在可变资本的部分较多,从而雇佣的工人较多,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创造的剩余价值也较多。在发生资本转移后,平均利润率就不能按照资本移动前的剩余价值总量除以社会资本总量来计算。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资本转移后的剩余价值总量除以社会资本总量来计算。
但是,利润率的平均化只是表明一种趋势,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不过这一切总是归结为这样的情形:加入某种商品的剩余价值多多少,加入另一种商品的剩余价值就少多少,因此,商品生产价格中包含的偏离价值的情况会抵消。总的来说,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中,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错综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数来发生作用”[1](P181)。所以,上述模型所体现的资本移动从而利润率平均化过程,决不能理解为是一次完成的,而应该看作是在一定时间内、经过无数次资本移动之后出现的一般趋势。
在一个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一个值得接着讨论的问题是,假若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那么商品价格的波动对原有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此时商品的买卖必须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进行,而不是以原有的价值为中心进行。这样,所有的原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都会提高,因为高构成部门(主要是生产资料部门)按一定的比例提高价格,而低构成部门(主要是消费资料部门)也按一定的比例降低降低价格,由此导致每100资本内部的有机构成普遍提高,而最终的结果会导致整体的利润率下降。因此,下一次的平均利润率纵然有提高的可能,但整体的趋势是下降。
此外,不断变革生产方式,从而提高生产力以获得超额利润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趋势。而这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一是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普遍提高,显然前者的提高是有一定限度的,而后者则是无限的。因此,总体上而言,整体利润率呈下降态势,尽管有起反作用的因素。把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加以考虑的话,可以看出,平均利润率的变动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但总体下降的错综复杂的“之字形”或“波状形”轨迹。
二、资本移动与市场结构失衡
依据上面的论述,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移动、平均利润率的实现过程实际上也是商品市场供给和需求变动的过程,正是由于高资本有机构成部门的利润率低导致资本的移出。反过来,又由于资本的移出导致高有机构成部门的商品供给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它们的市场价格必然上升,从而获得平均利润(不考虑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情况)。而低资本有机构成部门的利润率高,由于资本的大量移入反而导致商品供给的增加,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它们的市场价格则必然降低,它们只得到平均利润。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竞争消除了那些造成与10%或20%或100%相偏离的原因。它导致某一商品价格,在这一价格下,每个资本都比例于它的量提供相同的利润。”[1](P979-980)因而,资本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商品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资料市场商品供求失衡、价格波动的过程,没有商品市场的供求失衡、价格波动,资本的社会权力就不可能实现。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使得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常态成为资本不断从高构成部门移到低构成部门的运动过程,而商品市场的常态则呈现不断地失衡的局面。这一点似乎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卷的论述相悖。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在《资本论》前两卷的论述中,马克思假定资本不发生移动、供求一致、商品按照价值买卖,不过这仅仅是一种假定,正如马克思自己指出的那样,“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现象,所以在科学上等于零,可以看作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可是,在政治经济学上必须假定供求是一致的。为什么呢?这是为了对各种现象在它们的合乎规律的、符合它们的概念的形态上来进行考察,也就是说撇开供求变动引起的假象来进行考察。另一方面,是为了找出供求变动的实际趋势,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把这种趋势确定下来。”[1](P211)但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具体总体来看,还必须抛开这个抽象的假定,回归到它的现实状态,那就是,整个社会的资本不断移动、供求不断失衡与经济不断波动。从结果来看,在现有的条件下,一旦平均利润率得以形成,供求的变动将调节着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价值理论从而得以进一步的展开。另外,与此相关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是扩大的再生产,所以从理论上讲,有必要在利润率平均化的基础上重新讨论两大部类的平衡问题,换句话说,在利润率平均化的基础上对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数字模型作出修正。
对资本移动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任凭资本的自由移动的结果必然是资本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从高构成的部门疯狂涌入低构成的部门,从而造成低构成部门的商品严重地供过于求,这样不但不能实现高的剩余价值以及高的平均利润率,反而会造成低构成部门商品的严重地生产过剩,而其剩余价值乃至资本则有可能损失。而另一方面,高构成的部门由于资本的大量移出反而导致本部门商品严重地供不应求。这两个方面的结果使经济发生严重的危机。对于经济危机,纵然可以从机器大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过剩人口、固定资本周期更新、两大部类比例失调、商品生产无政府状态、有效需求不足、商业投机以及金融投机等方面去解释,但是由资本移动所导致的供求失衡不能不说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因,甚至也只有依此才能从根本上说明经济危机的原因。而每一次的生产过剩都会导致低构成部门(一般是消费资料部门)的剩余价值和资本损失,与此相联系的是,高构成的部门(一般是生产资料部门)由于低构成部门的生产需求减少,反而导致商品价格先升后降而得不到平均利润,从而整个社会的生产陷入倒退。而每一次危机过后,生产要么在原有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基础上重新开张、复苏,要么由于危机使得同一生产部门的劣质企业的淘汰而导致生产在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基础上复苏,在上述模型中就会表现为五个生产部门的资本以更高的有机构成进行生产。
三、经济波动与宏观经济调控
根据我们的分析,资本移动、供求失衡、经济波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常态,以此来衡量现代经济学的以保持社会总供给等于社会总需求为目标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只能是一种美好的设想。
现代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前者主要是对社会总剩余价值的调控,后者主要是对社会总资本额的调控,然而这两种调控都无法改变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存在差别这一客观事实,而其正是资本移动、供求失衡的根源,因此商品市场供求失衡、经济波动乃是必然的。除非政府宏观调控者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据此计算出各个不同生产部门的应得平均利润,然后通过向低构成部门依比例多征税收,向高构成部门依比例发放等额补贴,进而保证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资本则不发生移动,供求则保持平衡,经济则平稳增长。但是如果考虑到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困难以及征收税收、发放补贴所造成的巨大成本,这一设想也是难以实行的。那么,是不是说政府在应对资本移动、经济波动问题面前没有一点作为呢?答案是否定的,从理论上讲,政府完全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改变社会总剩余价值的分配比例,增加投资与消费,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控制社会总资本额的流动,以缓和经济波动的幅度。
总之,根据上面的模型分析,经济失衡与波动乃至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然状态,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经济波动乃至经济危机是资本移动的结果,当然,经济的复苏也是经济体自身自组织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Capital Movement Cause Economic Fluctuation Problem Discuss
Shao Pei-jie
(School of Economics,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 475004,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