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活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活动

移动活动范文1

江苏移动__分公司的校园秋季营销活动的帷幕终于拉开了!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我公司所有营销人员火速进入三个主战场——金三角车站、__工艺学院、汽车南站。虽然天公不作美,风大,雨大,但没有我们的决心大。大家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基本上完成了预期的目标。通过这次校园的营销活动,我有了很深的感悟和体会,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展示了公司良好的服务形象,提高了公司高标准的服务质量。在精心的策划下,在严密的组织下,公司的所有成员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努力地把这次的营销活动开展好。比如领导不时地来各个场所查看并指导工作,营销的战斗员们不遗余力地去帮学生和家长们拉行李、递盒饭、引路线、办号码等。这些都大力地体现了校园营销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让学生和家长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而对我们移动人有了更深的亲切感。所以,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优化了我公司的服务质量,而且也展示了公司良好的服务形象。

二、塑造了团队的合作精神,锻炼了员工的营销能力。这次以厅为单位在三地同时发起战斗。每个厅就是一个团队。良好的凝聚力是每个团队发挥最强战斗力的基础,而合作精神是团队凝聚力的根本。因此,团队成员必须学会并加强这种合作的精神。作为成员的个体,在被安排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效应也是重中之重。如在与学生客户的交流中应尽快尽好地将学生引导到办卡这个主题上来,而且还应从学生的角度来对待这一业务,要将他们关心好、解释好、办理好。

移动活动范文2

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

在这美丽的初夏时节,我们XX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XXX分公司,作为本次“全球通VIP俱乐部会员大型抽奖活动”的主办单位,对本次活动的各协办方给与的大力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对各位来宾和朋友们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我公司一贯非常重视客户服务工作。长期以来我们与各界朋友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客户关系,在开展丰富业务合作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广大会员客户不同需求的延伸服务。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同集团客户的合作能够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与会员客户的交往能够再进一步融洽。

今天,我公司选择抽奖这种回馈客户的形式,目的在于为我们的业务和服务向更深一步发展奠定基础,让更多的全球通会员客户了解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了解我们XXX分公司,提高对我公司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参与到我们全球通会员俱乐部这个融合了尊贵、高雅与时尚气息的团体之中来,使每位身处其中的客户都达到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促进沟通与交流的目的。

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加强XXXX分公司同各个集团客户以及会员客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的友谊,并且和广大的朋友们缔结更为紧密、互动、共赢的联盟。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平台,使今天到场的每位来宾彼此间建立起更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希望各位来宾朋友们,在这草长莺飞的初夏时节里能够度过一个精彩而又难忘的周末!

移动活动范文3

【关键词】移动学习;教学设计;综合模型;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7―0015―06

一 理论背景

最近几年,在正式和非正式教育环境下,移动技术的应用有了巨大的转变,如管理、合作、标准以及关系、数据收集、位置感知应用等方面(Patten,Sanchez & Tangney,2006)。然而,在发展初期,移动学习的理论和教学基础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此,研究者和相关人员主要关注如何就开发和评价移动学习的问题达成共识。Kukulska-Hulme和Traxler的《移动教学》中定义了两种移动学习传递模型:口耳相传和自主交互。口耳相传式教学的内容是静态的、非交互式,因此反映了教学中“知识传播”的方法。通过自主交互,学生分享、探索和讨论学习,反映了建构式的学习方法。

Muyinda(2007)分析了移动学习在教学、技术和组织方面的大量宣传和现实情况。教学方面,Muyinda (2007)和其他研究者(Naismith,Lonsdale,Vavoula & Sharples,2004)建议分析现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移动学习实践情况。移动学习模型的典型代表有Huang 和 Salomaa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型和Shih的移动学习模型。

1 移动学习应用模型:The Application Models of Mobile Learning(m-Learning)

Huang和Salomaa(2008)总结了过去10年的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基于从正式学习到非正式学习、从个性化学习到社会学习、从“情境认知”(在真实环境里学习)到“知识传递”(导师的单向讲授)等几个方面的演变,提出了一个分析移动学习行为的模型(见图1)。

2 Shih的移动学习模型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立在Shih的移动学习模型上的设计。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所提出的综合模型,我们首先对Shih的移动学习模型进行详细地阐述。Shih曾对这一模型作出了重要诠释(2007):“在进行移动学习时,有必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一个新的学习机会;(2)改变个体学习风格的潜在影响;(3)对社会交互的潜在影响;(4)如何改变或增强移动技术。此外,教学设计者还应考虑两个要素,即人们是如何学习的,学习任务是如何进行的。

考虑到上述因素,Shih and Mills(2007)提出了一个移动学习模型(见图2),它是Keller's ARCS 模型的变型。该模型的构建是为了支持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该模型建立在社会建构理论基础上,提倡同伴互动、合作讨论和数字化的故事讲解形式等学习方式。

然而,该模型是高度情境化的,应用范围有所限制。该模型是为大学预科学校设计的,并且已经在美国加州一个教师培训课程上进行了测试。

二 移动学习设计的综合模型:地点、技术、文化和满意度(LTCS)

通过整合移动学习中的研究和发展情况,我们设计了整合移动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综合模型。该模型可以用来构建移动学习平台,也可以让全球学习者用来设计或改编移动学习的资源。该模型的提出是基于Keller's(1983)ARCS 模型和Shih's(Shih & Mills,2007)移动学习模型。我们的做法是整合现有的教学模型和理论,然后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该模型,使它支持迄今仍被忽视的领域(如移动学习)。该模型能够引导教育工作者开发出优秀的移动学习资源。教学设计者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把多种学科的教育工作整合到启发式设计模型中,使移动学习的教学能力最优化。

我们认为开发优秀移动学习资源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分析学习者的四个变量来开展他们的工作。这些变量包括地点、技术、文化和满意度(LTCS),这些变量都是来自社会科学中已有的各式各样的模型,而且在教育技术领域也是被人所熟知的。然而,移动学习需要设计者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理解这些变量。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为学习者提供有吸引力的移动学习体验,从而吸引他们持续接受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开展个性化的移动学习项目,LTCS中的变量为应对学习者流失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而学习者的流失和保留问题,一直是移动学习中的关键问题(Tyler-Smith,2006)。

图3显示了为正式和非正式教育环境设计移动学习资源和活动的LTCS模型的结构。对于许多在线课程,除了强调学习者保留,也需要重点考虑教学设计。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包括三个方面:教学设计、技术设计和可用性设计。教学设计、技术设计和可用性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并保持学习者的高满意度。模型的底层部分提供了一个“技术”实例,是一种建构移动学习活动的方法。学习资源可以源自教室和非正式学习的网站,例如播客和Youtube。学生用不同的设备获取学习资源,并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例如,在一堂英语课中,学生们被要求使用移动电话记录他们的发音,然后上传到学习管理系统或者社会网络站点上。然后,他们会接收来自辅导员、教师或同伴的反馈。为了确保学习者的高满意度,移动学习设计的综合模型需要考虑地点、技术(学习的平台、设备和方法)以及文化。

1 地点

地点有双重含义。从宏观角度来看,学习者的地点可以是当地或全球(例如,分布在世界)。从微观角度来看,地点是指学生学习的特定地点。这可能包括正式的场合,如教室;或非正式的场合,包括低噪音场所(家,星巴克)和高噪音场所(街上,机场,地铁)。学习者所在的学习环境决定着学习内容的设计。相对公共场合而言,正式环境里的学习内容可以是繁长的。而在有显著噪声的地方进行学习,学习材料需要控制在5分钟内(包括说明),并考虑色彩方案和在不同的灯光下的显示情况。

地点变量反映了人口统计学、民族志和地理学上的新兴趋势,移动学习为不同地点和文化背景的人更方便地进入网络教室进行学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这也需要设计者了解学习者的全球分布情况,并设计移动学习资源以促进知识建构和分享。除了全球化的学习群组,发展中国家的移动学习项目设计者还需要考虑学习者的语言差异。在教学分析中考虑学习者的地理位置,从而促使设计者通过一些途径使移动学习材料更真实,与学习者的日常生活更相关。

2 技术

在LTCS模型中,技术有一个广泛的定义,不仅包括常规技术(如电脑、设备、网络、和学习平台),还包括教学技术(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LTCS模型展示了移动学习和指导交互式学习的基本框架。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可以从正式环境(教室)或非正式环境(网站或在线资源)中获取。同时鼓励他们把学习资料上传到学习管理系统中或者社会网络站点中,在那可以收到来自老师、指导者以及同伴的反馈。使用该系统困难程度的评论,反映了教育组件的可用性,进而确保整个系统是否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的需要或改正基本设计的不足之处。

移动设备有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可归为四种类别。表1呈现了四类不同的信息传递和传播的核心模式,体现了移动设备的4种基本类型。设计者必须开展移动学习实践,这些实践充分利用不断进步的网络连通性、持久的电力和各种各样的移动设备。在移动学习课程设计方面,3G技术可以让用户更好地合理安排时间,它是通过为更广范围的移动设备添加新的功能来实现的。这些功能包括always-on连接、更好的视频显示器、语音识别属性和科学计算器等。同时,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应用体验,移动设备在增加电池寿命和内存容量等方面也进行了扩展。更好的互操作性和更丰富的交互性也是移动学习者所期待的。为了支持这些功能,移动学习应用设计者在开发新的应用时需要更广泛的工具、模型、性能和标准。

3 文化

文化在我们的模型中是指全球化的电子学习和移动学习的跨文化的维度。这里我们从两个广泛应用的教学与训练模型来体验文化:Hofstede’s(1991)的文化维度和Edmundson(2007)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CAP):为其它文化设计电子学习。

文化对学习影响的研究(Marinetti & Dunn,2002;Selinger,2004;Triandis,1995;Tylee,n.d.,Wang,2007)来源于Hofstede的《文化维度》中提到的五个文化变量,包括:权力距离指数(PDI),个人主义(IDV),男性气概(MAS),不确定性回避(UA)和长期的定位(LTO)。我们发现,其中有三个属性最影响我们的学习,即PDI指在一个国家里权力与财富分布的差距;IDV指一个社会个人成就大过集体成就的程度;UA指的是一个社会面对新的、未知的或惊奇的情况所表现的宽容度。改编自Hofstede的文化结构和权利距离指数高低情况对比见表2。较高的不确定性回避表明对不可预见的情况和变化的低接受度;而偏低的不确定性规避说明在社会中的灵活性和对变化的适应和接受能力。

三 综合模型的设计原则

以LTCS模型为依据,我们对如何设计移动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1)移动设备设计,2)可用性设计,3)学习者移动性设计,4)交互设计。在提出这些设计原则的同时,我们将探讨移动学习发展中的新兴的教学设计需求、趋势和隐喻。我们希望LTCS模型可以帮助设计人员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选择教学媒体和技术的最佳组合。

1 移动设备设计

在过去一段时间,移动学习和其之前的远程教育和电子学习都侧重于技术。移动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无线通信技术的使用和移动互联网接入。虽然可行的移动学习技术多种多样,但是学习者的移动问题仍然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以及评估移动学习系统有效性的试金石。

目前,设计移动学习资源的许多挑战源于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中使用的移动设备不同。下一代学习者将习惯使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因此,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一个仍未解决的问题是移动设备的教学设计者应如何处理不断丰富的移动设备硬件和软件规格?未来的教育活动将通过设备来移动学习资源,并可以在家庭、外出期间、工作场所和休闲活动中使用。现在世界各地的学生能够获得强大的便携式计算技术,这些技术支撑新颖的学习方式。Looi,Wong, and So(2009)认为“移动学习支持(a)多通道和多学习途径,(b)多形态,(c)即时学习,(d)在移动过程中学生作品的分享和创造。这些观点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量实践领域,尤其是在移动技术被广泛接受的情况下。

为了把握机会,教学设计者需要对这些设备的信息传递功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及对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内容类型而言每种设备的合适度。虽然这些平台在移动学习整体效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最重要的问题是移动学习者。由于移动学习是全球性的学习模式,因此可以进行合理的假设,学习者将连接到更加异构的学习团体中。这些学生可能居住在已工业化或工业化中的国家的城市或农村,并可以说多种语言。

因此,技术将不可避免地使教育者面临一个根本问题:教学设计者如何向这些不同的人群传播知识?这是我们的模型所研究的根本问题,我们持续关注的主题是提供工具来应对学习文化的多样化背景。移动学习必须克服一些核心问题,从而对全球的教育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当移动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多时,网络技术、人机界面和信息的发展趋势将为了解和改善移动学习实践提供机会。这些发展趋势表现最明显的是3G蜂窝型基站、智能手机以及更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方式。

2 可用性设计

可用性是指一个系统的整体接受度,这个词包含可靠性、兼容性、效率、效益和舒适度等问题(Kukulska-Hulme & Traxler,2007)。可用性是IT领域的核心问题,因为无论底层技术如何好,使用的简易程度仍然是用户评判技术是否能够满足其需求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在移动技术里更明显,尤其是技术的物理局限和扩展性。技术的限制对那些为非正式移动学习开发移动学习产品的实践者来说,无疑是重大挑战。

设计一个学生们都想使用的系统是每一个移动学习项目设计者的理想目标。在实际操作中,该系统演变为可用性工程,需要把所有的用户的问题例如地点、技术、文化和用户满意度等整合到一起,也正是我们在LTCS模型中描述的。虽然Kukulska-Hulme和Traxler指出教育中移动应用程序的多样性使得教育系统的普适性变得困难,但他们还是对教育系统的移动可用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例如,在移动学习中的可用性需要结合传统的可用性(如按时完成任务,灵活性和用户的态度)与教育问题,如学习者控制、学习者活动、激励和反馈。尽管可用性是移动学习工程里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少数的报告是关于实际设计和情境应用的。随着移动学习的进一步普及,我们希望这种现象得到改善。

3 学习者移动性设计

教学设计应考虑学习者使用移动资源时所处的地点。下面是一个设计地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表3)。这类型的设计是基于学习风格理论的,如视觉、听觉、触觉和动觉(R. Dunn R. & K. Dunn,1978)。该设计依据的是Reinert(1976)对可视化、文字、听力理解和感觉的分类。

学习者移动性设计的实例是由双重编码和纳米学习理论支持的。许多因素影响着移动学习内容的接受情况,包括环境噪声、学习者的流动性、带宽和连接能力以及学员在使用各种互动工具时文字和图像的表现能力。Allan Paivio(1986)的双重编码理论介绍了两种认知的子系统:一个是专门处理非语言的物体或事件(如图像),另一个是处理口头语言和音频。

一项既定的工作可能需要一种或两种思维过程,且这些认知系统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解释我们的环境。语言和非语言的暗示对记忆、回忆和认知有深远的影响,综合在一起可以对学习有累加效应(Paivio,2006)。

和所有教学媒体一样,移动学习中的双重编码也存在局限性。因此,应该考虑到学习者在同一时间使用信息模式时存在的限制。有的内容比较适合用于图像来表现,而另一些内容最好通过文本或音频呈现,还有一些内容可能通过结合了音频和视频内容的多媒体显示才会达到最有效的传递方式。设计者应该熟悉认知负荷原则理论,这有助于了解处理学习者在多媒体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课程中的注意力情况。

技术的普及和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微型”(Novak ,2006)及“纳米学习”概念的产生(Chan, 2006)。微学习试图借助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把学习整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纳米学习是指设计一些短小精悍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可以通过轻小便携的设备来传递,供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Chan,2006)。微学习是“时间短”、“容量小”的非正式学习,而纳米学习则可以在正式学习环境中指导教学或培训设计(高等教育教室和组织)。此外,纳米学习也可用于教室外的学习。

4 交互设计

在这里我们将讨论两种学习环境下典型的交互设计:正式学习环境和非正式学习环境。移动学习实验是在上海交通大学进行的,在那里把大型混合教室作为正式学习环境。为了与20,000名学生有更近的联系,网络学院积极应用合适的技术来大大提高这些大型混合课堂的互动性。移动学习系统在三个混合教室运行,每个教室有1000名学生(250名在校学生和750名远程在线学生)该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其中包括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促使教学观念发生改变,以及网上学生成绩的提高(Shen等,2009;Wang 等,2009)。

以下是交互设计的一些经验:

(1) 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定位,来帮助学生理解移动学习活动的范围和形式。学生需要在上第一堂课时就如“上瘾”一般被课堂深深地吸引住,并且需要以不断的鼓励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在开始时,奖励制度是必要的,但后期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

(2) 移动学习更适合于短期活动,建议不要求精读学习内容和获得个性化的反馈。

(3) 考虑到论坛上的大量的讨论是关于课程后期的和其他非内容相关的主题,教师应该考虑通过移动学习系统开展课程质量保证。移动学习可以用于讨论学生热衷的主题。

(4) 在移动学习系统中,需要设计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对于非正规学习来说,系统地组织学习材料对于教学设计者来说是很难的,因为非正规的学习活动不同于正规(Livingstone,2001)教育机构的课程。一个以学习者自我导向为主的专业学习平台很适合移动学习。在处理非正规学习材料时,教学设计者应该鼓励团队协作和互动学习。使用移动技术,教师可以提供有效的协作便携式设备,以支持互动学习中的创意。例如,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为上海市民设计了一系列的移动学习资源(英语,保健,烹饪),这些资源很短,时长1-5分钟。学习者可以将移动学习资源下载到自己的手机,然后外出时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学习者也可以创建可共享的资源。例如,在学习世博英语时,学习者被要求用他们的手机记录他们的感想,然后把记录上传到学习管理系统的论坛上。

四 结语

全球正走向一个人人持有手机的时代,我们的社会也逐渐发展成知识型社会,这些为促进满足学习者需求的移动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虽然对移动系统的需求和机遇显而易见,但是如何开发和管理这种系统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众多研究项目的着眼点。未来,学习将逐渐转移出教室,进入学习者周边的环境,包括真实的和虚拟的。“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移动学习已为支持这些创新做好了准备”(Muyinda,2007)。移动学习是不同于普通课堂教学,因为移动学习的课程往往较小而且是提供以情境为导向的信息。移动学习简短和随时随地的属性,可以帮助学习者把学习拓展到以前非学习时间里,而且可以支持实时协作。移动学习也可以创建情境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Muyinda,2007)。

我们对移动学习的学习理论和设计原则的探索,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借鉴。例如研究者可以探索这些棘手问题的可能的解决方案:

(1) 学习理论如何影响移动设备的教学设计策略开发,而移动设备的教学设计策略开发又是如何支持学习理论?

(2) 教学设计者如何利用现有的字幕标准去调整适合移动设备特点的字幕标准?

(3) 网络接入、设备设计和信息交换的发是如何的扩大移动学习体验的可能性?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帮助教学设计者形成一条知识基线,进而指导以后的数据收集。同样,它们将引导标准的设计和发展,这将有助于改进移动学习网络课件。有了这些知识存储,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令人满意的移动教学体验活动。

本文的核心是我们提出的LTCS模式,它帮助移动学习项目设计者开发学习系统,可以更有效的适用于更广泛的学生群体,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该模式将为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设计框架,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这种模式还需要经过更广泛更多样化的移动学习情景和参与者来进行检验,不断去完善模型。

参考文献

[1] Chan, A. (2006). Nano learning. In B.Hoffman (Ed.),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Techno- logy[EB/OL].

[2] Dunn,R,&Dunn, K (1978). Teaching students through their individual learning styles: A practical approach.Reston Publishing Company[EB/OL].省略/books/ L4718716M/Teaching_students_through_their_individual_learning_styles.>

[3] Edmundson, A. (2007).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Process (CAP) model: Designing e-Learning for another culture In A. Edmundson (Ed.), Globalized e-learning cultural challenges(pp.267-290).

[4] Huang, R. H., & Salomaa, J. (2008). Mobilelearning: Theorie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trends. Beijing: Science Publishing.

[5] Hofstede, G. (1991).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Canbridge, England: McGraw-Hill.

[6] Keller, J. M., (1983).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Motivational Design (Report No. IR 014 039). Enschede, Netherlands: Twente Univ. of Technolog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13 001).

[7] Kukulska-Hulme, A., & Traxler, J. (2007). Mobil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Kukulska-Hulme & J. Traxler (Eds.), Mobile learning: A handbook for educators and trainers (pp. 25-44). New York: Routledge.

[8] Looi, C.K., Wong, L. H., So, H. J., Seow, P., Toh, Y., Chen, W., Zhang, B.H., Norris, C., & Soloway, E. (2009). Anatomy of a mobilized lesson: Learning my way. Computers & Education, Volume 53, Issue 4, December 2009, pp 1120-1132.

[9] Livingstone, D.W., D. Hart and S. Stowe. (2001). Adult Informal Learning and Training inCanada: Findings of the 1998 NALL National Survey and 2000 Followup Survey.Toronto: Cnetre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and Work.

[10] Marinetti, A., & Dunn, P. (2002). Cultural adaptation: Necessity for global e-learning [EB/DL].

[11] Muyinda, P. B. (2007). MLearning: pedagogical, technical and organisational hypes and realities. 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 24(2), 97-104.

[12] Novak, D. (2006). Microlearning. In B. Hoffman (Ed.),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B/DL].

[13] Paivio, A. (1986). Mental Represent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 Shih, Y. & Mills, D. (2007). Setting the New Standard with Mobile Computing in Online Learning.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8(2), 16pp.

[15] Shen, R. M., Wang, M. J., Gao, W. P., Novak, D., & Tang, L. (2009). Mobile Learning in a large blended computer science classroom: System function, pedagogies, and their impact on learn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52(4), 538-546.

[16] Tyler-Smith, K. Early attrition among first time elearners: A review of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drop-out, withdrawal and non-completion rates oflearners undertaking elearning programmes [[DB/DL].. Journal of Online Learning and Teaching.

[17] Wang, M. J., Shen, R. M., Novak, D., & Pan, X. Y. (2009). The impact of mobile learning on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urs and performance: Report from a large blended classroom.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0(4), 673-695.

A Comprehensive Model Design Research on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and Activities

XIAO Jun1WANG Min-juan2LI Xue1

(1.Shanghai Distance Education Group,Shanghai 200086,China;2.Depart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San Diego State 92182)

Abstract: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technology portability, mobile learning has had a more extensive application,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instructional method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in this kind of learning style. The paper review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mode of mobile learning in the formal or informal environment and the existing model of creating mobile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will discuss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inciple and process, including materials, equipment and methods of mobile learning. Finally, we design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and activities, based on which, we provide a new comprehensive model, namely place, technology, culture and satisfaction model (LTCS). This model overcomes the problems of early models, especially the loss of multicultural support for mobile learning scheme designers. Designers can use methods of this model to integrate multidisciplinary results into a heuristic design patterns that will maximize teaching ability of mobile learning.

Keywords: mobile learn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comprehensive model; design principles

移动活动范文4

关键词:手机报;移动;教研;微内容

中图分类号:TP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173-04

基金项目: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80102);2010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0037)

作者简介:赵宁(1989-),女,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环境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唐章蔚(1977-),男,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环境设计及其应用。

0引言

有效地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相对于同一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的农村教师以及城乡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来说,传统的教研途径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同时,教师自发组织教研活动往往存在惰性,需要行政力量的前期引导。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作为一种普遍的通讯工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接打电话,随时随地手机上网的时代早已到来,它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教育领域,利用手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也已经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使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研方式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革,移动教研即将成为未来教研的研究热点。

1利用手机报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研

在无线网络覆盖的时代,移动设备的普遍使用大大推动了移动学习的发展,同时这种基于手机的移动教与学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移动学习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移动设备的帮助下有效地实现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同样,为了促进教师自身以及整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在此基础上也会发生重大的变革,不再只是局限于传统面对面交流的教研模式,并且可以在网络教研这一较新型的模式上有所突破,弥补网络教研的不足,使教研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极大程度地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1.1手机报概述

目前移动学习采用的平台常见的有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基于WAP教育网站、基于无线局域网的移动学习以及基于微型博客的移动学习等。基于短信的移动学习可以说是比较普遍,这是由于短信的经济性、及时性、便捷性。手机报就是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短信广泛使用的时代悄然诞生,它以独特的优势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利用手机报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研也是信息时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尝试。

所谓手机报(Mobile-Newspaper),关于它的定义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没有确定的说法,但也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它是将报纸内容以数字形式呈现并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平台传播,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的一种出版物形式,是传统报纸媒体与手机终端结合的产物。分为手机彩信和WAP两种形式。中国的第一份手机报是《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它的开通标志着手机报在我国正式诞生。之后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各地方报纸也开始抢占手机报。手机报不同于普通的手机短信,它不只是单纯的包含文字,还配以图片。它的容量是不容小觑的,单纯就文字而言,一条彩信可容纳50K,相当于50000字。手机报具有实时更新、动态浏览、接收方便、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等特点,任何手机、小灵通都可随时随地使用,即查即得。目前手机报主要涵盖新闻、娱乐、体育、财经、旅游、健康、饮食、双语、教育等领域。目前,在一些综合类手机报中常设有教育资讯专栏。手机报已经逐渐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一个新兴的媒体——手机媒体的代言人。

1.2手机报的特点

(1)图文并茂。与传统纸质新闻媒体相比,手机报能够充分调动人的视听感官,它的传播不仅仅以文字短信的形式出现,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声形结合。

(2)接受便捷。手机报的承载主体是手机,便于随身携带,打破了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接收新闻信息的局限,可以即时查收。

(3)针对性强。传统的纸质媒体信息发送针对性不强,受众面太广,而手机报是根据特定的人群订制进行发送的,更加人性化。

(4)即时互动。传统的报纸只是单向传播,缺乏互动,而手机报的用户可以通过短信或者网页形式的留言板与编辑进行有效互动,真正实现个性化服务。

2利用手机报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研模型的构建

2.1教研团队人员组成设计

参与教研活动队伍的完备性是基于手机报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研活动得以有序开展实施的最基本保证。教研队伍主要包括一线的授课教师、基层工作的教研员、部分骨干教师,再到手机报制作和的部门。最后还有一部分专家学者进行答疑解难。这其中,一线授课教师既是教研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教研素材收集者,他们所提供的教研素材最具实用性。基层学科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根据一线授课教师提供的素材,深入研究学科的教学目标、课程特点等,提出相应的意见,选取相关的普遍反映比较强烈的主题,他们所选取的主题就是此次教研活动的导向。手机报的制作和需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以此为教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制作部门依据基层教研员递交上来的相关教研主题制作手机报,并到用户端,以供教师阅读并参与互动交流。教师通过接受手机报,了解此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有相关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小组进行收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教师的疑惑作出相应的解答与回复。

2.2手机报互动教研信息设计

2.2.1手机报资源主题的设计

基于手机报互动平台进行移动教研能否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最关键的是手机报每一期的主题及内容来源。教研活动的主题是相当广泛的,可以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研讨、对教学效果的研讨、对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研讨、对课堂上教学媒体使用情况的研讨,还可以包括课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方式的研讨等等。对于手机报来说,每一期的承载内容有限,所以必须要选择有明显代表性、普遍存在问题的主题来供教师们进行研讨。区域内各学校的一线教师在日常授课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同的个人见地。比如同一学校的教师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即不同的教师选用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教学条件以及自身实际条件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师通过观摩,相互点评,进行小范围的短时间研讨,从而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确定较小的主题。然后由这一区域的教研员统一征集这些来自不同学习一线教师的实质性问题。与专家和部分骨干教师进行小规模的研讨商榷,进而确定较为集中的热点话题并将这一主题上报给手机报的制定部门。

手机报的来源除了可以是一线教师在自己教学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的热点问题,还可以是对相关教育政策、教育项目等政府文件的独到见解。比如说可以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某些较为广泛关注的话题展开探讨。如目前社会整体较为关注的学前教育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等。还可以从目前正在开展的国家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出发,探讨农远工程中教师培训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等一系列内容。由于不同教师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可以各抒己见,因此选取这些政策性的内容同样会带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其流程如图1所示。

2.2.2微内容设计

(1)标题设计。不同于其它纸质的信息报,手机报的载体是手机,这就受到手机自身承载容量、屏幕大小等相关因素的限制。为了方便读者迅速及时阅读,手机报有适合自身的独特的编辑方法。首先手机报的标题,也就是教研活动的主题,它是对每一次教研活动主题的高度概括,需要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兴趣,达到引导的效果。手机报受到屏幕大小的限制,不能全文显示,只能分页显示,第一页是本期内容的导读。教师通过对导读及标题的了解,获悉本期手机报的大致内容。手机报的阅读通常是随时随地快速地进行浏览,篇幅过长容易造成教师的阅读疲劳。所以依照这样的阅读习惯,手机报的教研信息应该是用简短的文字进行高度的概括,从而节省教师的阅读时间。

(2)图片设计。不同于只是传输文字的手机短信,手机报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可以传输图片,让读者在浏览文字之余,充分领略图片这种让人印象深刻的表现形式。每一张图片在手机报的编辑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手机报互动平台的教研活动配以图片,会使这种远距离的研讨变得更加直观。可以选择一些一线教师授课的场景,基层教研员观摩点评的场景。另外,由于手机屏幕尺寸的限制,在编辑的过程中要选择那些能够表现出细节的图片来。总之,一张图片不仅要直观形象,最重要的是能真正体现教研活动的气息,可以让身处不同地点的教师充分感受到近距离的研讨氛围,进而提升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积极性。

(3)版面的设计。手机报的关键词一般都用【】,以示醒目。手机教研报可以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相关教研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本期的教研主题,部分教师提出的以供参考的相关看法,第三部分是讨论区,列举典型的话题,供教研教师参与,如图2、图3所示。

2.3教研信息的与反馈

教研信息来自于最基层的一线教师,再通过本校小范围的研讨,经过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的审核才上交到手机报的制定部门,然后再进行手机报的编辑与,这一系列过程的完成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所以教研手机报的制定既要考虑教师授课的进度,又要考虑各个流程所消耗的时间。为了体现教研手机报信息的及时性,区域内各校的一线学科教师应该基本同步进度,并且在授课之后及时组织小规模的研讨,这样才能根据相同的教学内容出现的不同问题、不同措施进行反思和交流,以便尽快为手机报的编辑提供素材,并通过手机报进行更大范围的沟通研讨,进而集思广益。在教研过程中,不同的教师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的使用情况都是不同的,通过手机报的信息,让距离较远、平时交流较为困难的教师之间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融合,突破了一线教师、教研员只能在小范围、短时间内互动的局限,使教研活动中大范围经常性的交流成为可能,如图4所示。

以锦州市太河区某中学为例,该校的同一年级组不同班级的语文任课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并相互进行课堂观摩,在观摩的过程中,可以捕获大量的教学细节,让教师切身感受到他人的教学活动。课后,执教教师间面对面地进行小范围的交流研讨,挖掘出一些问题,并上报给该区的教研员,而教研员通过征集该阶段来自不同学校的一线教师的问题,与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及渤海大学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商榷,寻求并初步确定解决方法及形式。之后将这一主题通过手机报制作,到不同区域的教师。教师通过订阅手机报,获得大量的教研信息,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并可以针对教研活动的主题通过手机报互动平台提出不同的见解,相关专家小组成员对他们的疑惑进行及时的反馈。

3手机报移动教研瓶颈及对策研究

3.1基于手机报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研活动发展的瓶颈

3.1.1教研活动过程中相关参与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一些教研活动是短期的、一时性的行为,并不能持续进行下去,使教研效果大打折扣,最主要的原因是参与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意识提升不上去。一些一线教师工作繁忙,不仅忙于教学,还要管理学生,以至于不能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延缓了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提出。在每一期的手机报主题选择、上报、编辑流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部门工作倦怠的问题,拖延了手机报的信息时间,以至于失去了时效性。这样会使一些原本积极参与的教师感觉到并没有从教研中获得实效性的收获,并没有解决自己工作和个人能力发展的问题,久而久之也会缺乏主动性。

3.1.2手机报信息容量小,受到手机功能、信号、网速的限制

手机报的承载主体是手机,存在来自手机自身的劣势。手机屏幕不够大,一般一个屏幕只能显示100个左右的汉字,导致手机彩信报的分页太多,字也太小,所以容易引起读者的视觉疲劳。另外,手机的物理性能也注定了手机报承载的信息量有限,相对于传统的媒体而言,其内容并不丰富,虽然也有图片和文字,但是由于手机存储空间有限,图片不够大,文字部分也只能是对教研主题相关层面的短、浅概括,难以满足教师的需求。同时,手机信号的好坏、网速的快慢也是接收手机报的一大障碍。

3.2对策研究

3.2.1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要有完善的推进和管理制度,制定专门的计划,落实各项措施,明确手机报教研各道程序中各个部门的分工和合作制度。参与手机报制定的各个部门的工作环节要紧密衔接,以保证手机教研报告短时间内到用户端,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使教师能够通过反馈信息从中受益,而不是流于形式。

其次,要增强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的主观意识,这就需要各学校相关的组织者进行积极的督促和引导。

3.2.2手机报教研信息的编排设计更合理

由于手机报承载主体手机的特殊性,所以在编排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手机的技术层面问题。文本结构和内容的编排要做到精炼。同时为了浏览的快捷和翻页的需要,也为了增加手机报的信息容量,标题的制作要简短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手机报的写作中,为了节省空间,要尽量编辑压缩时间类词语。手机报中,由于手机屏幕较小,图片的画面不够清晰,所以图片很少单独出现,更多的是作为文字信息形象化地诠释而与消息合并出现,其中的图片已经转变为信息的辅助内容。所以图片的选取也要简明鲜活,极具有典型性。

4结语

教研信息以图片、文字的形式通过手机报传递给教师,让教师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阅读,并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这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研方式所遇到的教师参与教研的时空和名额有限的问题,也改进了一部分教师不能经常性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状况。它的快捷性、时效性、范围的广泛性让教师们在教研过程中的思路更加开阔,也获得了更大的信息量。总之,基于手机报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研活动是一个新的尝试,是一种全新教研工作方式的建立,它从全新的视角来探索新的教研方向,扩大教研的职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在3G时代,技术储备、技术进步也为手机报提供了新的发展潜力。手机教研报通过不断完善自己,极大满足教师们的需求,将会长期立足于教育领域,与其它教研方式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陈维维,李艺.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和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9).

[2]李宗诚.手机报在我国兴起的原因与发展历程[J].传媒观察,2010(2).

[3]刘建设,李青,刘金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7).

[4]刘丽君,熊才平,林利.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学实验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

[5]黄伟.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究——以浙江省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0(22).

[6]魏晓彤.“同课异构”网络教研模式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2).

[7]齐振国,荆永军.基于视频案例的课堂教学校本研修[J].中国电化教育,2011(2).

移动活动范文5

4.22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

1969年美国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在美国各大学举行演讲会,筹划在次年的4月22日组织以反对越战为主题的校园运动,但是在1969年西雅图召开的筹备会议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提出将运动定位在于全美国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草根运动。

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海斯听到这个建议后,就设想在剑桥市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于是,他前往首都华盛顿去会见了尼尔森。年轻的海斯谈了自己的设想,尼尔森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愿意任用海斯,甚至鼓动他暂时停止学业,专心从事环保运动。于是,海斯毅然办理了停学手续。不久,他就把尼尔森的构想扩大,办起了一个在美国各地展开的大规模的社区性活动。

他选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为第一个“地球日”。就在那年的4月22日,美国各地大约有20xx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讲会。

美国的1970年正是个多事之秋,光纤织物被发明了出来,“阿波罗13号”的悲剧导致登月计划的失败,在南卡罗来纳州萨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厂发生泄露事故,当时的美国人,终日呼吸着豪华轿车的含铅尾气。工厂肆无忌惮地排放着浓烟和污水,却从不担心会被起诉或者是受到舆论的谴责。“环保人士”凤毛麟角,他们只是列在字典里的单词,却很少能够被人所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次“地球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鉴于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美国国会在“地球日”这一天休会,近40名参众议员分别在当地集会上讲话。伦特·杜贝斯、保罗·埃利希以及拉尔夫·纳德等美国的名流发表了演讲,阐明集会的重要意义。25万人聚集在华盛顿特区,10万人向纽约市第五大街进军,支持这次活动。

据统计,这一天全美有20xx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xx所高等院校和20xx个社区以及各大团体参加了“地球日”活动。人们举行集会、游行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幅画和图表,高呼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被誉为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这次活动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4.22世界地球日活动意义

移动活动范文6

老师给我布置的是:拜托别人帮你做一件事,而且这个人要不认识;自己去帮同学排忧解难,最后一件是----跟其它科目的老师说话。

我在以前,非常胆小,不敢跟陌生人讲话,现在更别说去交别人帮我的忙呢!

我放学后,在学校旁边挑了一个面貌长得比较和蔼的老奶奶“下手”我走上前去有礼貌地对老奶奶说:“奶奶好,您能帮我做一件事吗?”“什么事呀?小朋友?”老奶奶慈祥地问道。“我……我能向您借一下手机吗?”“行!”老奶奶爽快地答应了。我在心里想:耶!第一个任务完成!

第二个任务:我到学校一下子就解决了,我在校外买了两本本子。一到学校里,我就看到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在哭,我走上前去亲切地问:“小同学你怎么了?”那个小同学说:“我的本子不见了,待会儿老师还要检查呢。”我边安慰边拿出我的本子说:“我的本子你先拿一本去吧。”说着我便把一本本子塞往小同学的手里。那个小同学感激地说:“谢谢你,小哥哥。”

第三个任务,由于我在下课不可以跑出教学楼,我只好在上课完成。我在心里想:“回答问题应该有算吧。于是我在课堂上回答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上一篇欲望教师

下一篇开场白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