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框架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框架设计范文1
关键词:生态旅游 评估
自从Ceballos-Lascurain.H于1988年在《生态旅游的未来》一文中正式引入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在生态旅游的概念以及由其延伸的具体实施方案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在我国,尽管对生态旅游的乐观估计时有报道,生态旅游也被广泛地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被期望能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而导致缺少一个评估生态旅游贡献大小的明确的指标体系。而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力图初步建立一个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价的框架。该框架是基于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当地居民、自然资源和旅游三者间关系上进行设计。
关于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
由于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生态旅游的概念,因此生态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的区别显得模糊不清。王家骏选择了44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旅游定义来进行分析,将关键词一一选出,按聚类方法将其归纳为6大类11组分,构成了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然后根据构成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的6大类组分的内在联系,参考Edward・S・等人的模型,构建起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模型。这一模型对于我们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从这一模型中,可看出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定义仍将生态旅游对象局限在自然生态、自然环境方面,忽视与自然相伴而生的历史遗产、传统社区等文化生态。也就是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一种旅游形式,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等;广义的生态旅游资源则把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人文景观也包括了进去。也就是说,广义的生态旅游还包含了民俗旅游等文化生态的内容。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笔者认为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从旅游者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对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具有高质量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一种全新体验过程;从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为目的的旅游方式;从当地居民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较小、并可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总的来说,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以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正确规划设计和有效管理作前提的。
生态旅游评估框架的设计
通过上面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评估指标框架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对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联系的评估;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评估;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选择评估因子时应注意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等特征。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生态旅游点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并进行优劣判断,而且还可为管理决策体系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在现实中居民和环境间的冲突时常发生,这一情况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当地政府一相情愿的保护和开发政策,没有征求和顾及当地居民的意见、想法和利益,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居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缺乏对生活、生产方式加以选择的余地。持续的环境压力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会危及到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旅游业的发展,以至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地资源之间应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居民主动地参于生态旅游点的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从良好自然环境带来的旅游产业中获得回报;另一方面,居民完全可以通过适度的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从自然资源中获得回报,但同时应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掠夺,造成生态系统处于过度的环境压力之下。
对两者关系的评估可从居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对待资源保护的态度、地方参与资源保护的程度(数量和类型)、当地居民和保护区内员工的关系、对资源的使用频率等方面来进行。
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自然景观(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和人文景观(包括过去和现在)决定了生态旅游点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自然景观连同人文景观同时可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自然体验和文化交流,这是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也会加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和文化保护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就是一个生动的环境和文化保护课堂。反过来,对环境和文化保护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在当地旅游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资金返还到环境和文化保护中去,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生态旅游的开发不能使资源退化,而应当实现一种敏感于环境的发展方式,即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避免超出旅游景点的环境本底,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因此评估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评估生态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贡献率,这可从生态旅游资源是否提供了有质量的旅游经历,是否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教育的场所,对现有容易利用的物质改进的潜力如何,对文化生态的体验质量怎么样等来进行;其次要评估旅游业对生态旅游资源所应做出的贡献,这可从旅游业是否对生态旅游资源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保护如何,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的环境教育怎么样等方面来进行。如果这两个方面的贡献都比较高,说明这两者的关系处于良性的互动之中。
旅游业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让当地居民加入到生态旅游建设中来,即从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正当经济利益。只有居民对生态旅游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及和生态旅游之间建立起这种正向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难题。
在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不能完全依赖生态旅游业,应该补充其它的经济形式,使经济多元化。旅游业不仅可以为国家和地方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同时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社会和经济效应。反过来,旅游设施的改善和良好的自然及文化景观会给旅游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为生态旅游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还会增进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
要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地当地居民的关系,主要要看当地居民是否从旅游业中获利。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开展旅游业而提高了的经济收益,在这方面主要看地方居民从事旅游业及其与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数量,看地方的旅游业企业或与旅游业相关的企业数量以及当地居民与外来者的比例。二是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这方面主要是评估当地离供应商品与服务的最近城镇的距离,医疗状况,教育状况、邮政、电话和电力供应,道路质量、公共交通状况等。三是社会福利条件的改善。这主要是评估居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上升,收入增加的影响,地方居民对旅游者和旅游业的态度,真正的认识或经历地方文化等。
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
没有好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开展生态旅游不能成功。因此对生态旅游地的管理机构以及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评估是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是能够调控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能动因素,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生态旅游地域结构是否有序及系统是否能够良性循环有决定性作用。而要对生态旅游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就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目标。其次要做好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要确定区域的游客临界容量。第三还要加强旅游环保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加快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加强对国民的环境教育,重视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效应评估工作,同时还要增加环保经费的投入。第四是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经营者的管理,要求经营者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精心编排旅游路线,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旅游团人数,培养好的生态旅游专业领队。
评估能影响生态旅游是否最终取得成功的管理因素的指标,因此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看管理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性,这包括了环境保护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旅游规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保护区的规定和使用限制如何,对社区的介入的支持如何等。二是要看管理策略如何,是否对生态旅游地的年度资料进行更新(包括物种、旅游者数量、周围社区统计等),是否有社区共享计划以及对旅游者的管理如何(包括对旅游者行为的控制、群体的数量、运载量等)。三要评估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这可从对物种的监控,担当旅游向导、景区巡逻和执法的状况,跟科研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跟社区的公共关系等。
通过认识资源、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了解到对生态旅游的评估,其实就是看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之中,如果三者的关系良好,可见生态旅游地开展的生态旅游是成功的,而发现三者关系中任何两方的关系处于不好的互动时,就可以提醒当地的旅游管理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三者的关系重回正轨。这个评估框架也显示了只要通过运用适当的管理策略,在资源、当地居民、旅游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保护,又可以促进发展。因而这个框架既可以评估生态旅游业的各个重要方面的相互联系,同时又可以评估一地生态旅游的地位。
参考资料:
1.王家骏,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03-106
框架设计范文2
目前,由于实际技术水平和应用条件的限制,网络管理主要集中在网元管理层和网络管理层,真正业务级的管理还只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网元管理层直接管理物理网络,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基础。对电信网络运营商来说,随着通信业务量需求的成倍增长,网络规模的日益膨胀,网元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各个网元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统,这给网络的管理维护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很有必要对各网元进行集中管理,实现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管理各种设备。为了适应网络管理系统可扩展性的要求,我们将设计模式的思想融入网络管理框架设计中,保证该框架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网络管理协议
当前最典型的网络管理协议有基于OSI七层模型的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和基于TCP/IP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OSI/CMIP系统管理模型是目前理论上最完备的网络管理模型,是其他网络管理模型的基本参考。但由于该模型比较复杂,实现代价高,因此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反,当初只是为了管理TCP/IP网络的SNMP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SNMP网络管理模型的突出特点是简单、易于实现,因而得到了厂商的支持。特别是在Internet上的成功应用,使得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SNMP主要包括SMI(管理信息结构)、MIB(管理信息库)和SNMP协议几部分。SMI给出了管理对象定义的一般框架。MIB是设备所维护的全部被管理对象的结构集合。SNMP协议包括SNMP操作、SNMP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在应用程序和设备间交换消息。SNMP采用/管理站模型进行网络管理。
3基于SNMP的统一网管框架设计
3.1总体结构设计
统一网管平台提供一个高分布性,高扩展性的架构来保证应用的开发者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布置他们的网元管理系统。从横向分层的角度来看,平台可以分为支撑层(SupportLayer)、框架层(Framework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统一网管平台从软件结构上讲仍是C/S结构,包括网管服务器和网管终端两大部分,通过网管服务器的级联构成多级网管,实现多级网管的无缝集成。其中框架层和支撑层位于服务器端,应用层位于客户端。
3.2支撑层的设计
支撑层作为系统支撑平台为应用提供系统级的服务,包括消息服务、数据库访问和SNMP接口。支撑层是整个统一网管平台的基础。
3.2.1消息服务
消息服务为系统中所有模块的交互提供支持,实现消息的路由转发,根据消息类型,转发到相应的处理模块。消息的格式如下所示:
版本号
消息头
消息数据
消息头的定义如下:
typedefstructmsg{
void*mlink;//指向结构的指针,形成消息链表
PIDsender_pid;//发送进程标识
PIDreceiver_pid;//接收进程标识
BYTEmsg_type;//消息类型(2或3,表示同步或异步进程消息)
WORDevent_type;//事件类型
WORDmsg_length;//消息长度,不包括头
}MSG_HEAD;
我们的系统使用的是非阻塞的异步消息机制,系统维护一个消息队列,这个消息队列用来存放系统各个模块产生的消息。程序中有一小段程序代码,叫做消息循环,用来从队列中取出消息,并且将它们发送给相应的消息处理程序。代码片断如下:
while(GetNmMessage(&msg,NULL,0,0))
{
TranslateNmMessage(&msg);
DispatchNmMessage(&msg);
}
3.2.2数据库访问
数据库访问模块提供所有访问数据库的接口调用,并维护数据库连接池,其他模块只需向其申请数据库连接即可。
3.2.3SNMP接口
网管系统与网元的交互是基于SNMP协议的,在SNMP协议栈的实现中,我们采用了被广泛使用的CMU(CarnegieMellonUniversity)开发的开放源代码CMU-SNMP软件包,该软件包对SNMPv2c做了很好的实现。但是对于上层的开发人员来说,调用起来不是很方便。例如,一次SNMP操作,就要先后调用以下这些函数:
char*winsock_startup(void);
voidsnmp_synch_setup(structsnmp_session*Session);
structsnmp_session*snmp_open(structsnmp_session*session);
structsnmp_pdu*snmp_pdu_create(intcommand);
intsnmp_synch_response(structsnmp_session*Session,structsnmp_pdu*PDU,structsnmp_pdu**ResponsePDUP);
intsnmp_close(structsnmp_session*session);
为了方便业务开发人员,我们对该协议栈进行了简单封装。将CMU格式的SNMP消息结构转换为本网管平台内部使用的数据结构,并提供一系列便于使用的SNMP原子命令接口和其它辅助功能接口,为其上层应用和Trap监听进程提供统一的支持。
通常,通过SNMP协议向SNMP发送请求,是通过使用MIB中定义的对象标识符(OID)来标识的。OID是用句点隔开的一组整数,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我们可以通过MIB树中叶子的名称来访问和设置MIB树中的数据,而不是通过枯燥的数字,方便开发人员进行开发。
以RFC1213定义的MIB-Ⅱ中的..dod.internet.mgmt.mib-2.system.sysName为例,其定义如下:
sysNameOBJECT-TYPE
SYNTAXDisplayString(SIZE(0..255))
MAX-ACCESSread-write
STATUScurrent
DESCRIPTION
"Anadministratively-assignednameforthismanagednode.
Byconvention,thisisthenode''''sfully-qualifieddomain
name.Ifthenameisunknown,thevalueisthezero-length
string."
::={system5}
如果我们要查询系统的名称,我们在发送GetRequest命令时需要使用1.3.6.1.2.1.1.5.0去向SNMP检索它,这一长串的OID字符串在程序中的可读性很差。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建立一个Hash表,在SNMP模块初始化的时候先对程序所使用的MIB进行分析,对sysName这个字符串进行Hash操作,将sysName、OID和DisplayString保存在Hash表中。在向上层应用提供的SNMPAPI中只需要对sysName.0进行操作,就能查询到sysName的值,而不是通过枯燥的数字,方便开发人员进行开发。MakeHash函数如下所示:
ULONGMakeHash(char*str,ULONGlen)
{
ULONGn;
n=0;
#defineHASHCn=*str+++65587*n
if(len>0)
{
intloop;
loop=(len+8-1)>>3;
switch(len&(8-1))
{
case0:
do
{
HASHC;
case7:HASHC;
case6:HASHC;
case5:HASHC;
case4:HASHC;
case3:HASHC;
case2:HASHC;
case1:HASHC;
}while(--loop);
}
}
returnn;
}
另外,由于我们使用的CMU的SNMP协议栈是非线程安全的,而我们的上层应用是基于多线程的,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封装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其线程安全,目前我们采取的方法是采用事件机制,每个SNMP原子命令执行前,都调用系统的同步机制函数等待一个事件对象mm_hSnmpEvent的触发。
3.3框架层和应用层
针对网管系统这个特定的应用领域,我们抽取出一些公共的软件框架,这些程序框架统称为框架层。所有具体的管理应用都应该基于这个框架层提供的全部或者部分框架来开发。在具体的应用中,我们通过框架导出的API进行二次开发,如图1所示。框架层分为公共服务功能、公共应用功能、工作站功能和网元中介功能四个部分。公共服务功能提供网管系统所公有的,和具体网元无关的服务功能,如安全、日志等。和网元相关的管理功能,如告警、性能、配置等,抽取其中的公共部分称为公共应用功能。工作站功能实现客户端GUI的展现功能,并提供图形控件。网元中介功能实现网管系统和网元之间的接口转换和适配功能。
应用层就是在平台框架层的基础上,提供具体的管理应用功能,如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这些功能都是可以拆卸的,应用在使用统一网络管理平台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来选择需要装载那些管理功能。
4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针对网元层的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框架,该框架是在Windows平台上利用VisualC++开发出来的,实现了在一个统一平台上对各种网元进行管理,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对各网元进行集中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效率。但是本系统依赖于Windows平台,在移植性上尚存诸多不足。目前,Java平台在移植性上做得比较成功,但是对于电信级的网管平台来说,其性能并不能满足要求,与此同时,CORBA应用日益成熟,C++领域高性能的分布式网络框架ACE的异军突起,为我们提供了跨平台的最好选择。我们可以用Java开发客户端GUI,用ACE框架来实现服务器端的网管功能,用CORBA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从而真正实现高性能,可移植的网络管理框架。
参考文献
[1]ManiSubramanian.网络管理-原理与实践(影印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郭军.网络管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3]贤道,安常青.网络管理协议及应用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DouglasMauro,KevinSchmidt.EssentialSNMP[M].O′Reilly&Associates,2001
[5]RFC1157.A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
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theUniformNetworkManagementSystemBasedonSNMP
框架设计范文3
某公司详细设计项目中,需要设计一构架即钢结构冷换框架。框架为两层,每层标高分别8.000m,16.500m,该框架总高度16.5m,个别柱局部升至19.2m。
1.1冷换钢框架结构体系概述
石油化工企业目前经常采用的冷换框架结构形式为框架-支撑结构和框架结构。在满足生产操作条件下,优先采用框架-支撑结构。
1.2框架结构研究现状
框架结构即无支撑的框架,该种结构在水平力较大时产生的侧移大,为了满足规范要求,往往采用较大的梁、柱断面,因此造成浪费。在正常生产时,位于顶部的平台还会摇晃,使正在平台操作的工人产生不安全感,故很少采用此种方案。
1.3框架支撑-结构研究现状
框架-支撑结构框架宜在两个方向分别布置支撑,支撑宜采用交叉支撑、人字形或V形支撑。此种结构具有较大的抗侧移刚度,支撑布置在满足管道、设备的安装、生产和检修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采用框架柱弱轴设支撑,强轴不设支撑。结构布置根据设备布置的要求采用横向承重框架结构(即钢柱弱轴承重方案),此种方案的优点是:减小钢柱弱轴承重梁的高度,节省钢材,充分发挥H型钢柱强轴截面抵抗矩大的特点,增加H型钢柱弱轴截面抵抗矩,同时加强横向刚度,在钢柱强轴方向便于换热器检修抽芯。另梁柱节点采用梁与钢柱弱轴铰接,梁与钢柱强轴刚接。梁格布置采用短跨承重方案,即设备梁荷载均传到与框架柱弱轴相连的框架梁上,所有梁计算均不考虑稳定,当由稳定控制时,应设置侧向梁。设备梁位置均设水平撑,同时沿着设备支座轴线方向设置平衡梁以抵抗水平抽芯力。
2建立框架模型及计算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及与以往设计(即纵向框架承重)进行对比发现,在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的情况下,纵向框架梁比横向框架梁的梁型号要大,同时钢柱也比横向框架承重的钢柱要大,另外纵向框架承重比横向框架承重的顶点侧向位移要大,因此冷换框架设计宜优先选用横向框架梁承重且在框架横向柱弱轴设支撑。设计支撑原则:即在满足平台上人员通道高度的情况设撑,设计支撑位置:在框架横向柱弱轴方向,其中的一跨设计成从上到下贯通的人字支撑的结构。同时为了减小另一跨横向框架承重梁的高度,而局部设人字撑,该支撑结构具有抵抗侧向刚度大、侧向位移小、横向框架梁的高度降低等优点。即节省了钢材同时又满足生产需要。另根据程序计算所得的各构件应力图核查,发现荦8.000层平面应力图中的设备梁应力为0.97,该梁主要为施工方便而与相邻跨设备梁对齐而引起偏心荷载造成的结果,将梁格调整到使设备梁竖向荷载居中即可,再者就是发现用来承重设备梁的框架梁应力偏小,主要是因为框架承重梁的大小是受设备梁大小的制约,综上所述文章所选框架-柱弱轴设支撑且为横向框架承重结构,具有增强钢柱弱轴侧向刚度、减小钢柱弱轴侧向水平位移、降低横向框架梁的高度等优点。同时又满足了生产需要及节省了钢材。
3结束语
框架设计范文4
关键词:现浇横梁支架设计检算 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罗家溪特大桥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境内,全长6254.965m,中心里程DK204+679.703。该桥于DK202+638.11处跨龙游县城市自来水供水管道,管道与线路交角63°,设计采用门式框架墩跨越自来水管道。
门式框架墩由横梁、墩柱、承台以及桩基四个部分组成。门式墩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长度为27.5m,顺桥向宽度为3.0m,高度为3.3m,与墩柱相连接的部分加厚至3.8m,墩柱截面形式为2.8×2.8m。单根横梁重765t。
2、支架设计
根据门式墩高度及横梁重量以及现场条件综合考虑,支架采用四等跨布置,立柱采用φ630mm(δ=8mm)钢管,将两端钢立柱支立在桥墩柱承台上,中跨立柱支墩采用φ125cm钻孔桩。钢立柱上设卸落砂箱及I56b工字钢横梁,横梁以上从下到上依次设置56b工字钢分配纵梁、I16、I12工字钢(调节高度)、10×10方木分配横梁、竹胶板底模。其支架设计图如下:
3、支架设计检算
3.1纵向分配梁为I12a工字钢检算(纵向分配梁在底板下为I16工字钢间距为0.5m)
1)I12.6工字钢截面系数:截面面积:A=26.1cm2;理论重量:M=20.5Kg/m;X-X惯性矩:I=488cm4;截面系数:W=77cm3;弹性模量:E=2.1×105MPa;强度容许值:[σ]=145Mpa
2)计算荷载:人群机具:q1=2.0KN/m2;混凝土:q2=3.3×27=89.1KN/m2;倾倒:q3=1.0 KN/m2;振捣:q4=2.0KN/m2;底模自重:q5=15kg/m2=0.15KN/m2;方木自重:q6=3.0kg/m2=0.3 KN/m2;其他荷载:不考虑。
3)设计检算(按照二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考虑)
q ={(q1+q3+q4)×1.4+(q2++q5)×1.2}×0.2={(2.0+1.0+2.0)×1.4+(89.1+0.3+0.15)×1.2}×0.5=57.2KN/m
Mmax=-0.125×ql2=-0.125×57.2×0.52=-1.8KN·m
σ=Mmax/W=1.8×1000/77=23.3Mpa<[σ]=145Mpa最大剪力V=-0.625×ql=17.8KN
τ=FSz/Iz×d=17.8×1000/(10.8×10-2)×(5×10-3)=33.1Mpa
挠度f=Kw×ql4/100EI=0.521×57.2×1000×0. 54÷(100×E×4.88×10-6)=0.02mm<[f]=L/400=1.2mm
3.2横向分配梁为I16工字钢检算(横向分配梁在底板下I56工字钢,跨度0. 6m)
1)I16工字钢截面系数:截面面积:A=26.1cm2;理论重量:M=20.5Kg/m;X-X惯性矩:I=1127cm4;截面系数:W=141cm3;弹性模量:E=2.1×105MPa;强度容许值:[σ]=145Mpa。
2)设计荷载:q1~q6同上,I12a工字钢自重:q7=14.2kg/m=1.42KN/m
3)设计检算(按照二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考虑)
q ={(q1+q3+q4)×1.4+(q2++q5)×1.2}×0.2={(2.0+1.0+2.0)×1.4+(89.1+0.3+0.15)×1.2}×0.6+1.42=57.2+1.42=58.6KN/m
Mmax=-0.125×ql2=-0.125×58.6×0.62=-2.64KN·m
σ=Mmax/W=2.64×1000/141=18.7Mpa<[σ]=145Mpa最大剪力V=-0.625×ql=21.98KN
τ=FSz/Iz×d=21.98×1000/(1127×10-2)×(6×10-3)=32.5Mpa
挠度f=Kw×ql4/100EI=0.521×58.6×1000×0. 64÷(100×E×1.127×10-5)=0.017mm<[f]=L/400=1.5mm
3.356b工字钢纵梁(7根56b工字钢,间距为50cm)
1)设计荷载情况:钢筋混凝土:q1=27×3.3×3=267.3KN/m;模板:q2=0.2×3.3×2+0.2×3=1.92KN/m;人群机具:q3=2.0×3=6KN/m;倾倒:q4=1.0×3=3KN/m;振捣:q5=2.0×3=6KN/m;方木:q6=3.87×0.1×0.1×8×1/0.2=1.55KN/m;工字钢自重:q7=1.15×7+1.42×7=17.9KN/m
2)设计检算(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荷载组合分项系数为恒载:1.2、活载:1.4,则q=(q1+q2+q6+q7)×1.2+(q3+q4+q5+q8)=358.4KN/m。采用结构力学计算器结果如下:
I56工字钢弯矩图6工字钢剪力图
内力计算结果如下,杆端内力值( 乘子 = 1)
--------------------------------------------------------------------------------------------
杆端 1杆端 2 --------------------------------------------------------------------------------------------
单元码轴力 剪力弯矩轴力 剪力弯矩
-------------------------------------------------------------------------------
10.00000000 677.248000-0.00000000 0.00000000 -1046.65600-888.426240
20.00000000 923.520000-888.426240 0.00000000 -800.384000-592.284160
30.00000000 800.384000-592.284160 0.00000000 -923.520000-888.426240
框架设计范文5
【关键字】多高层建筑;钢框架结构;发展情况;市场发展现状;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
【 abstract 】 steel frame structure has been in many is widely applied in high-rise building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ny high-rise building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high-rise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in our market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computer aided technology in steel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eel structure of the market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words 】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Steel frame structure; Development; Market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Computer aided desig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国内外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情况
1. 国外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情况
在1995年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了当时世界上100栋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概况表。表1中摘录了前10位超高层建筑的高度、材料、功能情况,由此我们来分析国外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情况。
表1世界前10位超高层建筑的高度、材料、功能情况
注:S为钢结构,C为混凝土结构,M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 世贸中心1、2在9.11事件中倒塌
(1)200m~300m的超高层建筑数量在不断增加
在国外,超高层建筑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在二战中增长有所缓慢,70年代以后,增速更是明显加快。在公布的100栋的高层建筑里,20%的建筑高度为300~450m,80%的高层建筑高度为200~300m。
(2)超高层建筑材料的多样化
70年代之前的超高层建筑大部分采用钢结构,80年代后增加了钢-混凝土结构。
(3)超高层建筑的用途在拓展
80年代之前的超高层建筑大多用于办公,90年代建设的超高层建筑增加了住宅等多种功能。
2. 国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情况
80年代之后,我国的多高层建筑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表2是对我国80年代之后建设的多高层建筑高度、材料、功能统计状况,由此我们来分析国内多高层建筑的发展情况。
表2我国多高层建筑高度、材料、功能统计状况
(1)大多数多高层建筑高度在50~300m。
(2)大多数多高层建筑的使用材料为钢—混凝土结构。
由于钢—混凝土结构具有抗震性能好,承载力高、节约材料和施工便捷等优点,因而在多高层建筑中被广泛使用。
(3)多高层建筑功能的多样化。
二.建筑钢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目前,由于钢结构的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民用和工业建筑中。但是钢结构的设计技术难度大,图形表达繁琐,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不便。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中, 在结构设计中的分析、绘图、统计等功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和施工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设计人员需要在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在保证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通过力学分析与设计,确定建筑物尺寸并构造细节,并将设计结构通过文本和图性表达出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案的参数设置、结构分析、约束验算以及满足规范性和性能安全的需求等一系列环节都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来完成。计算机辅助技术通过图形技术与用户交互技术来完成对结构模型的输入和调整,并通过三维图形来进行直观表现与查询;通过有限元技术来进行准确的结构分析从而得到满足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构件内力和位移等反应。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根据相应规范和性能要求进行统计、调整、设计和验算,通过自动图纸生成来完成结构图纸表达。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将实现方案调整中引入优化技术,实现钢结构的较优化设计。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钢结构,不仅提高了施工图放样的速度和计算的精度,而且实现了CAD数据的共享,增大了荷载数目的组数,便于找出不利情况,同时提高了变更、修改的调整能力,减少了设计人员繁重的查表和计算工作。
目前, 国内外已开发出不少CAD软件,比如中国科技咨询中心建筑工程专家组联合开发推出的BDS/SCN一97高层建筑钢/钢筋混凝土三维结构CAD系统、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研究开发的MSTCAD空间网格结构微机设计系统、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研究开发的3D35微型空间钢结构杆件系统CAD软件、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研究开发的DELSF轻型门式刚架设计软件、清华大学土木程系研究开发的LWSS一98.1金属薄壁折皱拱壳结构分析软件、欧洲钢结构CAE/CAD/CIM/一体化SCIA、德国公司开发的SDDF、STADE钢
结构设计软件等,这些软件各有特色,适合不同的设计规范和建筑要求,为钢结构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多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市场发展现状和应用
(1)多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市场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钢结构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有利的环境。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钢结构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水平的提高,钢结构和钢—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为开发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实现产业化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据统计,2008年我国钢结构产品的产量是500487771.95吨,同期相比增长了1.13%,2009年钢结构产量约为2300万吨,产值超过3000亿,钢结构结构产量每年按10%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达到5000—6500万吨,钢结构的房屋建筑占全国房屋建筑的15—20%左右。
(2)多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应用
由于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大、抗震性能好、自重轻等优点,一般5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均为钢结构,采用H型钢梁,上下翼缘用对接焊、腹板用高强螺栓作抗剪连接,柱与翼缘对应处有强加板,楼板用压型钢板加钢筋网加细石砼构成组合板,用销钉连接板与梁。
由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的全额子公司森海外株式会社及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银行、保险公司、商社等36家企业,偕同政府系统机构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OECF)联合投资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筑总面积335,420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101层。建成后的高度达492米,总用钢量达26000吨,该工程于2008年8月完工。 大楼主体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巨型框架结构系统包括位于角部的巨型柱和位于巨型柱之间的巨型斜撑、带状桁架(相当于巨型梁)。大楼工程钢结构深化设计采用Xsteel软件进行设计、校核和出图,应用CAD的参数化设计技术进行钢结构下料、放样设计以及文档及资料管理等,出图快,大大提高了准确率和效率。钢结构在安装时,采用150t履带式起重机安装F1—F5层的巨型钢柱,采用两台M900D塔式起重机安装F5—F90层的巨型钢柱及核心桶外的所以钢柱,核心墙内及核心筒中的所有钢构件由M440D塔式起重机吊装。钢结构在上海环球中心建造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总结】
钢结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结构设计中计算机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更好的服务于多高层建筑中钢结构的设计运用。
【参考文献】
[1]. 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100 of the world’S tallest Buildings,Images Pubulishing Group Pty Ltd,l 998;
[2]. 钟善桐,超高层建筑中的钢管砼[J],2002;
[3]. 邹万红,高层建筑钢结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系统研究
[4]. 潘光宇大型结构CAD平台的构架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J], 2002;
[5]. 中国钢结构市场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from=related&hasrec=1, 2011;
[6]. 钢结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from=related&hasrec=1,2011.
框架设计范文6
【关键词】绿色商业 发展模式 综述 研究框架
在关于中国绿色商业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笔者发现关于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极少,然而关于绿色商业和商业模式的文献和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将关于绿色商业和商业模式两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于绿色商业研究的现状综述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一百提出“发展绿色商业”并创建了“绿色商业发展基金会”,开始了我国“绿色商业”的新纪元,“绿色商业”成为商业的时尚。自此,“绿色商业”的研究拉开了帷幕,曹静(2000)进行了“商业绿色营销市场分析”;吉福林(2002)做出“论商业企业的绿色经营”的思考,熊凯(2004)明确提出“绿色商业”的内涵,从商品及商业配套设施、商流与物流、营销三方面进行分析。此后柴艳萍等(2006)从环境伦理和商业的角度提出构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商业的构想,朱成钢(2006)指出应该“建立与绿色消费相适应的商品流通业”;特别是2006年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与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联合组织“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战略”课题的研究,引起了学者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刘建湖(2007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提出构建“以绿色商业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体系”,强调了绿色商业的产业经济生态功能,沈小静、宋超(2010)对我国商业绿色采购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商业绿色采购的概念,认为商业的绿色采购主要是在商业流通过程中,以批发和零售为主要业态的商业流通企业应采取对环境最小化的不良行为,从外部获取商业企业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即商业流通企业以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式从外部获取绿色产品和服务用于销售和自身使用的行为;在2007年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学术交流中,高观分析了“绿色商业发战略问题”,周殿昆论证了“构筑绿色商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等学术观点,这些研究成果和观点从宏观视觉论证和诠释了绿色商业对我国的商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并从理论上探讨了绿色商业事业在我国商业经济实践中的发展前景、机制构建和实现路径。2010年首届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经验和成就,通过行业论坛峰会巨大推力,进一步提升了一批优秀绿色商业企业的品牌形象,为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树立了标杆,促进了商业企业绿色品牌的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部分学者还对我国绿色商业的发展障碍进行了深刻分析和论证。主要的研究结论有:企业缺乏绿色营销运作的的动力和能力使得绿色商业难以推广;绿色商业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错位;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滞后;绿色市场秩序混乱、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等制约着绿色商业的发展进程。宁薛平、文启湘(2007)对绿色消费障碍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绿色消费模型,提出绿色消费障碍类型,诸如市场需求障碍、价格障碍、消费环境障碍。
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现状
商业模式概念的提出最早出现在1957年,但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直到2000年才引起国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2005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商业模式的研究掀起热潮。目前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日渐成熟。Osterwalder等提出了商业模式演化的五个阶段。目前,有关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商业模式的概念、要素和类型。王伟毅、李乾文从创业视觉对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提出商业模式是创业者创意开发的最终成果,对商业模式的本质进行了研究(2005)。Michael Morris等(2003)指出,商业模式具有生命周期,包括规范期、强化巩固期、适应期、修正期和再造期。何骏对上海社区商业进行研究,把上海社区商业发展模式归纳居住区商业模式、街坊型商业模式(2007)。2005年商务部颁布了《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侧重点,对我国城市社区商业发展模式的现状和改革作了深刻、独到的分析。陈红华(2005)分析了国内外社区商业的差异性:国外社区商业以购物中心为主,一般通过政府合理规划,布局经过严格设计;而中国社区商业以住宅底商为主,往往是开发商独立操作,布局随意性很强。李曼(2006)从社区商业发展的优势进行了研究,提出社区商业具有的优势在于它是整个城市商业信心相容的基础,是未来商业重要的投资对象和商业地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张晓娜(2008)对社区商业选择的商业模式进行了研究。梁云(2009)对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城乡市场网络化模式、供应链网连接模式、产业联动模式、小城镇商业模式、龙头企业(市场)带动模式,并以重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目前,理论界对我国绿色商业的研究和商业模式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不够系统,鲜有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深入研究。研究方法大都停留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模型分析不够,技术操作层面上的较多,缺乏多学科的理论支持,理论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对我国绿色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研究非常必要。
中国绿色商业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框架设计
以中国的绿色商业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多学科理论为依据、构建绿色商业模式体系,转变商业业态类型以引导和培育我国消费市场,提升我国商业的国际竞争力,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中国绿色商业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新的研究视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对相关概念、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主体进行界定,并对管理控制理论进行阐述。
其次,为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模式体系进行构建,这是该研究的核心内容。共分为四部分:第一,运用商业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理论,深入分析绿色商业的特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的有效结合,明确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趋势。第二,分别从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出发,研究绿色商业体系的构建及相应商业模式的设计,结合政府推动、企业自主行为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构建出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评价体系,从而建立起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控制平台。第三,为政府绿色商业发展的合理规划及企业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建设性意见。第四,从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两个层次,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通过实时的评价、反馈,使我国绿色商业发展模式得以规范,不断修正管理控制体系,更好地推动我国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广泛运用。
再次,在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理论研究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结合实际案例对绿色商业发展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成功经验,查找问题,给出建议。
实证研究工作量很大,费时费力,调研数据的取得有一定难度,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的构成要素庞杂,梳理取舍困难,确定绿色商业模式评价体系要素和标准复杂,构建评价体系难度大。
中国绿色商业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理论框架设计。研究方法方面:首先,运用多学科交叉分析法,如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学科理论对绿色商业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其次,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理论和模型相结合,在构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选取多个省份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城镇绿色商业进行访谈、问卷、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第三,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传统商业模式和绿色商业模式,总结绿色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第四,典型案例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绿色商业企业,设计相应的研究框架进行剖析,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思路方面:在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多学科理论为依据,以绿色商业为主线,以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研究为目标,充分分析绿色商业的体系构建,归纳出绿色商业模式的评价体系,并设计科学的评价体系对绿色商业模式的发展进行实时评价、反馈、修正和动态优化。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和具体案例,为政府和企业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