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的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视作品的价值

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1

《崛起》由丁黑执导,宁静、张博、邢佳栋等主演,讲述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魏冉、白起、范睢辅佐下,弱六国、纳九鼎,拉开多年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大幕的故事。据CSM52城数据显示《崛起》收视率0.948%,市场份额2.78%。豆瓣评分8.8分,截至2月28日该剧在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合计超过2亿人次。

《大秦帝国》目前已播出三部,前两部《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的豆瓣评分分别为9.1和8.7,可以说《大秦帝国》系列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口碑,而这与其对品质的一贯坚持不无关系。

十年只做一部历史

《崛起》是《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三部,《大秦帝国》总制片人焦阳告诉《综艺报》,《大秦帝国》系列在剧情上承接关系紧密,预计将用五部200集完整呈现“大秦”整体历史风貌,为使《大秦帝国》系列风格始终如一,焦阳专门成立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10年只做一部历史”。

《大秦帝国》系列是中国目前唯一一部从秦视角来展现战国大争之世和秦国崛起之路的历史正剧。整个系列描绘了从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130多年间,秦国通过不断的求变求强、从“天下卑秦”的弱小诸侯国一步步崛起为超级大国并最终统一华夏的史诗,焦阳说:“目前我们已经用了10年时间,拍摄完成并播出了三部,余下还有两部等待拍摄制作。在这种体量篇幅跨度下,艺术创作是有困难的,不管是从叙事角度还是实际拍摄表演来说,都是考验。”

为了兼顾历史真实与故事情节,创作团队在内容上反复推敲。营销部负责人陈女士表示,“历史正剧也是讲故事,不能绝对按照历史事实一板一眼拍摄,这样的拍摄就成了‘记流水账’,所以在剧集叙事角度上更多考虑了整个历史故事的架构和观众的接受度问题。” 为了不影响剧集整体的框架比例,在不改变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大秦帝国》创作团队对内容作了符合事件发展脉络的调整。比如,在真实历史中,宣太后是中年遇到义渠王,随后又杀了义渠王灭了义渠国,按时间排序本应将这部分内容放在《崛起》中,但是片方经过慎重考虑,《崛起》的主线是秦昭襄王嬴稷,宣太后的情感占得篇幅过大会影响到整部剧的谋篇布局,所以将宣太后和义渠王的相见提到了青年初恋时,放在第二部《大秦帝国之纵横》中表现。“这是在不影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该剧进行二度创作和艺术加工,会使整个系列看起来更加流畅统一。”

除了内容,《大秦帝国》系列在演员挑选上也费尽心思。从《裂变》中的侯勇、王志飞、高圆圆,《纵横》里的宁静、富大龙、喻恩泰到《崛起》中的宁静、张博、邢佳栋,演员都是公认的实力派。陈女士特别提到了邢佳栋,因为原本饰演《崛起》中男二号白起的演员出现变故,不得不临时选用邢佳栋代替。因为白起是剧中的主要角色,为了不影响整剧的品质, 白起独自一人的戏全部补拍,而另一些和其他角色在一起的蛟蚨用后期制作技术,将其“补”进去。

该剧在制作上注重对历史的高度还原,比如,剧中服装材质多采用麻布,而非视觉上更加华贵的丝绸。焦阳解释,因为当时生产力较低,丝绸的量很少,所以只穿在衣服里面,外衣即使有丝绸也多为点缀功效。片中将士的盔甲也是按照历史还原制作的牛皮盔甲,一身盔甲重达30斤,“演员穿上后身体被牛皮盔甲架起来,自然而然透出了士兵应有的气势。”

在战争戏的制作上,该剧花费较多心血,据片方透露,剧中的长平大战是一场借助地形展开的战争,参战方有秦国数万之众。很难用电视语言完全展现,所以在拍摄中一再改动。“白起后期制作的戏份加上战争戏需要特效的内容总计200多分钟,可是全部制作完毕却用了整整14个月,比整部戏的拍摄时间还长,把4个特技公司累得人仰马翻,很多人在后期间打地铺休息。”

宣传借力新媒体

除了对品质的坚持,《大秦帝国之崛起》也开始顺应时代潮流借力新媒体营销。

陈女士表示,第三部在宣传推广上做了更充足准备。作为一部不走媚俗、浮夸路线的历史正剧,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并有“真粉丝”做“自来水”,与该剧及时调整宣传策略,深入挖掘剧情,善用新媒体推广分不开。

“《崛起》整个营销团队是新搭建的,都是个性鲜明的90后,新媒体的宣传策略就是用贴近年轻人的宣传方式去推广这部剧的优质品质。”陈女士表示,整个营销团队回归内容本身,将剧集反复观看、研究,希望能够发掘出更多细节用于宣传推广。“这些90后很多不是专业出身,但是他们却能够从年轻观众的视角找话题做物料,将剧情中更多好玩有趣的东西和网友交流互动。”

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2

影视作品在市场经济中的正确定位,是影视作品生存的基础,是影视作品制造者出精品的保证,是影视作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根本。因此,影视作品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问题十分重要。影视作品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笔者认为要做到“四个有利于”:1.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实现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创造生产一大批思想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满足人们对影视作品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进方向,是文化强国综合国力的表现。当今多元化世界,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创造生产优秀的文化作品,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渴望和诉求。广大的影视创造生产者要面对这个新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时机,生产出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中华民族真善美的优良传统的影视作品。3.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影视作品创作生产过程中,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摆脱金钱名利的束缚,确立社会效益和市场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创作取向,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拓展道德实践活动,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4.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科学发展在多元化世界经济面前,文化领域存在着诸多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为影视作品创作生产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创作素材。人们对优秀的影视作品的需求,为影视作品的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面对人民群众欣赏能力的提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我国的影视作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文化生产力,全面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和服务供给能力。让影视作品的播放起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作用。

二、影视作品在市场经济中定位的标准

世界上诸事都有度,有张有弛,影视作品的方圆和尺度标准还真不好界定,但笔者还是力图阐述影视作品在市场经济中应遵循的定位原则。1.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指导影视作品创作先进的文化思想是发展文化的生产力,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基础,是创造生产优秀影视作品的生命线。在抓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影视作品思想艺术的全面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创作思想优秀的影视作品来源于人民,依靠于人民,表现于人民。只有植根于人民之中的作品才富有鲜活的生命力。要站在写人民的高度,把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原则,把握时代前进的脉博,把影视作品创作寓于时代前进之中,弘扬社会的主旋律。3.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影视作品要牢牢把握住文化发展规律,用饱满的政治热情昭示如火如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赞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和民族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拜金主义,生产出与时代相呼应的影视作品,昭示光明、凝聚力量、鼓舞人心。在繁荣祖国文化市场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三、加强影视作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影视作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52-02

一、当前影视作品的娱乐导向存在偏差

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电视的普及让人们在茶余饭后形成了观看各种电视节目的习惯然而,有些影视作品并非只是传播社会积极面的信息,对社会存在的假丑恶事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映射,甚至有夸大和美化作案细节的描述和表演,让青少年想去模仿。例如违法犯罪行为、贪污行贿事件等。如果影视作品娱乐导向出现偏差,会让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善恶不分,甚至效仿违法乱纪分子的行为时,则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和动荡,从而助长社会不良风气和诱发犯罪违法行为。因此,只有正确的娱乐导向才能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影视作品的娱乐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少年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

然而,当前的影视作品大多追求商业利益,在长期的不良竞争中,形成了各自既定的利益导向,很少从思想道德教育方而考虑,导致价值观导向出现严重偏差。更有甚者,大多数作品宣扬唯利是图、阴谋报复、男女关系滥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暴力凶杀、黄赌毒等等道德水准不高的内容,甚至这些作品往往让青少年觉得都可以接受。比如:好些影视剧中有很多砍杀的镜头,而往往被砍者还不会死去,这让许多青少年觉得砍几刀没关系,站起来还能跑,所以,近几年的青少年杀人犯罪比率在上升;还有很多美化“婚外情”、“”的作品,让青少年觉得这些所谓的“情”都是很随便的,没有了羞耻的底线。

总之,在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年龄阶段,这些价值观偏差作品的导向就是一剂毒药,足以毒害他们的心灵,让青少年的价值观扭曲,这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是很危险的。

二、影视作品对青少年树立价值观的影响

(一)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与以往的各个时期都不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而临纷繁复杂的新事物、新思潮以及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导致他们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的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稍微遭遇挫折便会动摇信念,心理非常的脆弱。

久而久之,广大青少年就会沉迷于影视作品所打造的带有虚幻、商业性质的偶像世界中,不惜在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导致许多在校学生厌学、弃学。青少年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会产生强烈的反叛情绪。然而,一些偶像宣传模式故意迎合青少年的反叛心理,使反叛成为当代一些青少年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青少年们开始模仿偶像,向往那些影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可能实现的虚幻生活。无疑,这使他们逐渐养成了追求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对青少年以后的个人发展打下了不良基础。

(二)影视作品的娱乐导向对青少年树立价值观的影响

积极向上的影响要大力弘扬。主流影视作品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应该对人们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青少年时代正是树立价值观的时候,而影视作品是他们接受价值观引导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仅次于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国当前的影视作品还是有很多内容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这样的作品应该大力弘扬,多多向青少年群体推荐。

消极影响一定要剔除。经过调查发现,一些影视作品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宣扬自私自利、暴力倾向。在一些影视的影响下,很多青少年自私自利,只顾个人利襦而不择手段,近年来,青少年中发生凶杀情杀案件屡见不鲜;其次,宣扬拜金主义、攀比成风。在一些青少年心中,金钱就是万能的,为了金钱,许多学生不惜出来人格尊严,换取物质上的享受;还有,畸形的婚恋态度。在明贬暗颂的影视作品诱导下,许多青少年对婚恋“看得很开”,羡慕、婚外情,只顾一时的开心,不顾以后家庭后代的幸福,低龄青少年偷偷同居现象比比皆是。2008年新华网曾经报道过河北省政协委员魏向东“关于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的发言:“当前,青少年日益严重,特别是女孩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感染性病甚至患艾滋病等现象趋于早龄化,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当然,这一切对她们以后的生活都埋下了不幸的种子。

三、如何规范影视作品的正确娱乐导向

(一)作品精神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进行宣传

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育青少年用科学的方法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不良教育的侵蚀。

在十的报告中,我们党明确了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就应该从这24个字人手,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明确体现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思想导向。在学校的课堂上要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影视作品中就更要体现出来。而不要一味地宣扬金钱至上、自私自利的价值观,让青少年处于宣扬善良美好的学校和社会氛围中。

(二)影视主管部门加大审查力度

各级主管部门不能不作为,一定要严格审查影视作品的内容是否适合青少年观看,必须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严把质量关。

影视作品一定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充分考虑青少年成长进步的心理需求,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面向青少年的优秀影视作品,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让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进入校园、社区、乡村、家庭,丰富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努力为青少年开阔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服务。各类互联网站都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唱响网上主旋律,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

(三)利用完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现有的法律法规要完善,没有的要经过听证进行有针对性地立法。在对影视作品进行审查的时候有法可依。不能认为单靠几位专家、几篇娱评,就能遏制住不良娱乐导向的影视作品去毒害青少年的现实。

针对这一点,我们国家一直很重视的,经广电总局20lO年3月26日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并且自2010年7月1日就开始施行执行了。本规定第五条就明确规定了:宣扬、赌博、暴力、恐怖、吸毒,教唆犯罪或者传授犯罪方法的;侮辱、诽谤他人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等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禁止的其他内容都不得通过审查。

但是,现在互联网络发达,国内的网站好控制,而一些国外网站就不好控制,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会通过互联网进行对我国青少年的毒害。这就需要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依法保障我国青少年免受毒害。

(四)给广大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首先,争取让青少年回归校园文化,不再光沉迷于虚幻的世界。这就要求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们的教育作用,像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该对学生一律免费开放;还要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可以鼓励学生组成的自由团体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总之,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加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磨炼,我们都知道校园是青少年进行文化建设的实验基地,所以,各级学校都要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用心构建,寓教于乐,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影视艺术;传播;现代化;大众化

电影和电视是一种具有传播功能的现代化信息传播媒介,以电影和电视为载体的影视艺术在为人们提供愉悦和审美的同时,也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影视艺术本身也是属于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而大众文化本身具有消费的内涵,可以说其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大众的消费,所以说影视艺术也是具有很强的消费特性。随着影视艺术传播手段和传播媒介的普及和现代化,使得影视艺术的传播路径更广泛,传播的量也越来越多,大众的接受方式也越来越便捷,这就为影视艺术的大众化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影视艺术的商业化。在这种环境下,现代影视艺术也为了满足大众的感性享乐和时尚追求的要求下变得越来越娱乐化和通俗化,出现大量的以娱乐消遣、消费赢利为目的的影视艺术作品。

1 影视艺术的娱乐化

在现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及其发达,不少影视艺术作品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视听感受,而特意通过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为观众营造出奇特的视觉特效,从而来提高电影的票房收入,例如《十面埋伏》、《七剑》和《神探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等。这些影片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美伦美奂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为我们编制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梦,让人们能够在其中感受“仗剑行天涯”的感觉。而这都是影视艺术作品娱乐化的表现。另外,影视艺术作品的娱乐性也表现在其宣传炒作的过程中,在宣传过程中为了迎合大众和口味将影片本身的人文深度置之不理,只是片面的强调影片的娱乐性。

2 影视艺术的产业化

大众化的影视艺术作品要想得到肯定,就一定要符合大众的胃口,这也是影视艺术作品趋于模式化的原因。随着影视作品的模式化,也必将扩大其数量,也就推动了的影视艺术作品的产业化。而现代化的影视艺术作品要想广泛的传播就必须要借助现代化的媒体介质来进行传播,而这就需要一个完整地组织机构来对其进行有机的组织,在影片的拍摄、制作、发行和销售等各方面都需要有条不紊的进行。影视作品要想在全球各地都能够获得认同,就必须要依靠现代化的信息传播产业,通过使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如:网络、电视和光盘等,来帮助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众文化氛围。

3 影视艺术的快餐化

经典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符号意义,蕴藏着与时俱进的社会本质,并且具有一定的人生真谛,而大众文化则不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大众化的影视艺术作品只是一种文化快餐,像其他商品一样具有商品价值,并且只作为一次性的文化消费品,使大众得到其娱乐的目的。“快餐式”的影视艺术作品的人文内涵往往较浅显,只是泛泛地对现实社会的情态进行平面化的描述,并未进行形而上的进一步挖掘。影视艺术作品的快餐化正诠释了大众影视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本质区别。“文化快餐”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机制,丢弃了影视艺术本身应该具备的启蒙和引导的作用,也注定不能再对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在进行审视和探索。虽然大部分影视艺术作品归入了“文化快餐”的行列,但也不乏饱含“文化精英”的影视艺术作品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人生和社会价值。

4 影视艺术的模式化

我国影视作品还具有机械复制、模式化的趋势,并且目前已经比较严重,出现了大量的相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其特点包括“戏说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穿越热”等。以宫廷戏来说,包括大量的宫斗剧,如《甄传》、《金枝欲孽》等;穿越剧则更是引起了一阵狂潮,如《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神话》等。另外,还出现了各种与家庭相关的一系列影视作品,如《婆婆也是妈》、《当婆婆遇上妈》、《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各种家庭剧不胜枚举。影视作品的模式化注重其共同属性,具有数量庞大的特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也是由于影视作品制作单位为了避免市场风险、求得最大市场份额所导致的。影视作品的模式化一般是要模仿成功的影视作品,迎合大众的欣赏口味,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完全将影视作品商业化。虽然模式化的影视艺术作品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其作品本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却也大打折扣,失去了应有的艺术价值。不单单是中国,外国的影视作品也有这种现象,一般都是旧瓶装新酒的机械复制。

5 影视艺术中的偶像崇拜

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偶像崇拜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影视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存在“英雄英雄情结”;二是对影视明星的盲目崇拜,也就是所谓的“明星效应”。“英雄情结”一般都表现在武侠片、科幻片、暴力片和战争片之中,在这列影视作品中,主人公往往具有很强的英雄特征,可以说是人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几乎接触不到的,因此更加具有吸引力。而有些暴力片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利的影响,如影片《骇客帝国》,这在个影片中暴力、恐怖的场景的影响下,使得哥伦比亚中学上演了真实版的《骇客帝国》。另外,影视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往往是外貌佳、身材好、性格好的完美女人,使得众多男性将她们这种完美人物作为自己的择偶标准,这也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表现。

而“明星效应”既是大众文化推动下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大众文化发展的动力。明星在大众心中已经具有了很高的地位和知名度,由他们演出的影视艺术作品的知名度也会随之提升。因此,“明星效应”成为了影视作品开拓市场的重要武器,无论是收视率方面还是其他的媒体宣传和广告活动,明星必定能够引领大众的方向。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明星的价值显得异常特殊,以致有些明星为了提升自己知名度而故作绯闻。

6 影视艺术的商品化

影视艺术作品的商品化也是由电影行业盈利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其商品化不仅表现在影视作品要通过市场流通,相反,更多的是因为当前大多数影视作品都是为了满足市场的要求,而以前的影视作品则是有创作者本身的意向来决定的。好莱坞对影片的评价标准就是能否满足观众的视听要求,是否能够赢得观众的肯定。所以,为了满足世界各地不同地区观众的影片需求,他们还特地研究和收集其他国家的观影需求,例如:中国人不喜欢违反伦理的恋爱冲突,而是更倾向于具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特点的完美结局的影片。另外,影视作品商业化的表现还有其对技术的高度利用,因为高科技几乎成了赢的票房的必要手段。因此,不少影视作品中非常热衷于将数字特效奇观应用到影片当中,以提升其视听效果。可以说,当前市场需求对影视艺术作品具有前所未有的导向作用。

7 结束语

影视艺术的传播对大众的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要想使影视艺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就要加强影视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气息,使其能够正确引导大众的欣赏需求和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 林吕建.影视艺术传播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1).

[2] 桂渝芳.现代影视艺术传播的大众化走向[J].电影评价・影视评论.

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5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影视作品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面对当今世界生态日益恶化的严峻现状,高校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利用生态文明影视作品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保护意识。将影视作品作为生态文明传播的主要载体来增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无疑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1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033—02

收稿日期:2014—09—01

作者简介:马爽(1991— ),女,辽宁营口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一、利用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影视作品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要想重新建立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就必须大力推广生态文明观念,使人统治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利用自然,使其造福于人类。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将生态文明观念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大学生形成生态保护意识,并通过实际行动将生态文明保护意识传递下去,加强整个社会对生态文明保护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要想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保护意识,就必须将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作为主要的传播渠道,积极地开展实践活动。因此,高校要切实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实际功能,将生态文明题材的影视作品引入到课堂中,通过生态文明影视作品中所宣传的生态文明保护意识和行为去感染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其学会主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意识到保护生态文明是自己的责任,进而将其意志和力量凝聚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上去,这是高校在思想政治课中引用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初衷。

二、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文明影片以其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美好的寓意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并通过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途径来广泛地宣扬生态文明保护意识。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态问题,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生态文明影视作品作为影视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自然美好风景的展示和对破坏生态平衡后果的描述充分反映了生态保护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大学生在观看生态文明影视作品时会受到精神上的启迪,这样不仅加强了对社会主义优秀意识形态的宣传,同时,也对建设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视文化根据大众的心理需求创作一些反映社会正确价值观的作品来对观看者进行视觉和心理的刺激,从而激发其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影视文化的机制对于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天安门广场上播放的宣传片——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对祖国现阶段所面临的空气质量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所提出的最新战略部署,突出了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像这样通过对以生态文明保护为题材的宣传片的播放,将其中的正面价值观日渐融入大学生的民族气质里,使每位大学生在观看此类影片后都能对生态问题产生正确的认识,并体会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二)激励功能:激发大学生的生态保护责任意识,使其形成生态道德观

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形成,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影视作品中所展示的生态观来激发学生对生态文明保护的责任意识,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例如:影片《鄱湖浪》描述的关于鄱阳湖退田还湖以及建设生态经济开发区的曲折过程,讲述了潘阳湖近半个世纪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展示了人们对生态文明保护观念的认同与保护生态文明的努力实践。

(三)实践指导功能: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价值观层面的教育。运用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从而指导学生的实际行为活动并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纪录片《守望》就充分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该片细致地描述了福建人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大自然的平衡发展以及与大自然和平相守的感人故事,也提出了今后我国环境将面临的生态难题,以此来警示众人。

通过此类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的大学生将其所接受的思想认识、道德内容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继而将这种优秀的品质转化为现实行动和行为习惯。

三、生态文明影视作品的发展方向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影视作品的制作方必须积极配合高校做好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平台,将影视作品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去,这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增强生态文明影视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现实需要。

(一)倡导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弘扬生态价值观的主要力量,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对于将我国建设成为美丽、文明、和谐、无污染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高校作为培养现代人才的摇篮,应该将弘扬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这一主题贯穿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单一的书本式教学,非但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反而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创作影视作品时,要想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倡导生态文明的主旋律,积极弘扬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念,促使学生主动关心生态问题,主动参与生态文明活动,充分发挥影视作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弘扬传统生态文化,培养生态文明行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生态文化的论述,例如: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道家提倡的“道法自然”以及佛家所提倡的不杀生等都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充分体现了古代先人对生态文明的极大重视。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因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是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梦想与心愿。

作为具有社会教化作用的大众传媒,在建设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生态文明影视作品来弘扬我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思想,使大学生在受到生态文明的教育之后,能够自觉地抵制和反对任何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并努力将生态文明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孟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沙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朱大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责任[J].天中学刊,2002(5).

影视作品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受众需求;影视创作;碎片化;娱乐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2-0077-1.5

受众的需求是影视作品发展的推动力,直接影响着影视作品的创作。在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们一直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拍给谁看,怎样才能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力”。如今,在全媒体时代下,随商业化进程而产生的娱乐浪潮,大众审美需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直接影响影视作品的创作。

一、“碎片化”的审美需求使得短视频的兴起

在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为了更好的生存、适应加快的社会节奏与新媒体进行了融合,从而影视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接受方式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传播渠道不在是单一的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影视作品的接受方式由传统的固定方式转为移动的方式,受众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接受影视作品。加之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碎片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以上受众审美文化的变化致使受众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人们用以消费媒体的时间越来越支离破碎,如在等车时、坐车时随时随地观看影视作品,呈现“碎片化”特征。信息传播媒体的多样化也使得受众无法专注于某一事物,这就使得消费主体对于媒介传播内容呈现了一种“短小、精悍、迅速”的审美需求,此短视频的特点则满足了人们充分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观看影视作品的审美需求。

媒体为了适应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开始创作短视频,手机剧、微电影等短视频应运而生。优酷出品的以办公室恋情为主要情节的手机剧《嘻哈四重奏》,一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网友的欢迎,现在第四季已经完结。还有九鑫传媒出品的手机剧《网恋那些事》也深受大家的欢迎。短视频已经成为一种新兴娱乐方式,其商业价值也不断的被挖掘放大。微电影也以其短小精悍、传播性强的优势也在全媒体时代异军突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张元的《床上关系》等。

短视频的播出平台的多样性和接受终端的多样性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短视频有着广泛的市场。而且以移动终端的传播的影视样式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其受欢迎的程度不低于传统意义的影视作品。因此短视频成为影视作品创作上的一条崭新的道路。这种短视频的出现和发展正是大众审美需求和审美特征的变化带来的一种影视创作新样式。

二、“娱乐化”的审美需求使得影视作品呈现泛娱乐化特点

随着商业化进程而产生的娱乐浪潮,大众的审美需求越来越带有娱乐化的倾向。现代社会随着生活的压力加大、竞争激烈、节奏加快,人们不可避免地需要休闲娱乐性影视作品,以适应繁忙的工作和生活,放松心情,排解压力,更是达到了享受生活的目的。所以受众对影视作品的娱乐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创作者们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关心作品的商业性和娱乐功能。在这种情势下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带有“娱乐化”色彩。影视作品的泛娱乐化的呈现正是迎合着大众的审美需求。如娱乐的电视节目的创作,层出不穷,《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百变大咖秀》等娱乐节目吸引了大量的受众。还有喜剧风格的影视作品的创作也相继推出,尤其是在电视剧的创作方面,不同题材的电视剧都有“泛娱乐化”的表现。

古装剧的喜剧化呈现,如《宫锁心玉》等的古装喜剧,都以戏说的方式讲述宫廷故事和历史故事;将喜剧元素融合进古装影视,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它在满足观众追溯历史的兴趣同时,又借助各种喜剧手法满足大众对于“娱乐”的需求。

家庭伦理剧的喜剧化呈现,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媳妇的美好宣言》等家庭伦理喜剧的创作都是将喜剧人物形象、喜剧语言、喜剧情景等喜剧元素都以恰切的方式融合到了剧中,将普通百姓、小人物的普通生活以喜剧化的方式呈现,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生活、体会生活的真谛;

军事题材剧的喜剧化呈现,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开始,军事题材剧开始出现喜剧化特征,由主旋律叙事向大众化叙事转变。以及后来的《士兵突击》《火蓝刀锋》、《我是特种兵》中的草根喜剧人物形象设计,立体可感,使作品更加生动。突破了以往军事题材剧的严肃过头、政治色彩过于浓厚的缺陷,同时观众也可以在紧张的战争情节中得到放松;

农村题材的喜剧化呈现,如《刘老根》、《乡村爱情》。都是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讲述农村文化和农民的生活;可使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农村轻喜剧的巨大魅力,看到了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农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偶像剧的喜剧化呈现,如赵宝刚的青春三部曲《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中,以幽默轻松的方式向观众传达着年轻人应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泛娱乐化的影视创作中,喜剧元素的运用,可以将人物形象立体化、多面化,故事情节轻松娱乐化。作品以喜剧的方式,把乐观向上的喜剧精神带给观众,让每一个观众对现实认识得更加深透,对生活再次充满希望。同时拓展了影视的审美空间,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审美形象的同时也满足了受众多样立体的审美需求。以谦和的姿态接近大众并传达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容易使受众所接受。影视剧作的喜剧化倾向和大众审美需求一脉相承,关系密不可分。

在市场化的今天,影视作品不再是单纯的艺术作品,它同时也是商品。要想达到产业化的生产就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要想在消费过度的媒体时代吸引到更多的受众更是难上加难。观众需要什么,创作者就要创作什么。所以说影视作品的创作要紧随大众的审美需求。大众审美需求直接影响影视作品的创作,是影视作品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彩凤.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审美价值研究[D].2007.

[2]曹钢.电视传媒大众审美的文化意义探析[J].当代电视,2010(4).

[3]吴获.论我国电视传播泛娱乐化现象[D].2009.

[4]肖文婷.网络影视受众的思维及审美探索[D].2011.

[5]王晶晶.移动的影院:短影视创作特色研究[D].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