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伦理道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伦理道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伦理道德

家庭伦理道德范文1

〔关键词〕家庭;伦理道德;居住方式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可以说,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儒家关于伦理道德的学说,是儒学最光辉的内容之一,而儒家伦理的核心则是家庭伦理。

儒家的家庭伦理思想,是儒家关于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的主张。《论语·学而》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即每一个有道德的人都要专心致力于“本”,本就是孝悌。本立而道理才能出现,这也是为仁之本。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即每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儒家认为,对父母仅能养,不可谓孝;孝的含义是既能养父母,还要尊敬父母。《论语·为政》云:“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仍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 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而每人对于犬马来说,皆能养。如果只养活父母而对父母不敬,那么与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1〕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必须对父母和气,脸色柔顺谦和。儒家学说主张家庭和睦。在每一个家庭中,一些具有亲缘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相关的人,应当和睦。在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的前提下,每个成员都要对自己的家庭有责任心。儿子对父母要孝,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友爱。只有家庭稳定了,人们在家庭中能够得到温暖和安慰,那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会大大减少。儒家学说中有关家庭伦理道德的积极面,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具有极强人性美的魅力。

儒学关于家庭伦理道德的理论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恪守道德的准则和基础,这些准则和基础形成了以孝悌来维系的中华民族家庭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传统家庭的居住方式起着主导性的规约作用。在传统社会中,中国人的“家”始终是相对独立、封闭、自我存在的人居环境实体,一个自成体系的完善的供一家人安身立命的生活世界。住宅遵循的核心内容是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伦理道德和等级制度,住宅同时承担着规范父子、长幼、贵贱关系的任务。贾谊《新书·礼》曰:”寻常之室无奥之别,则父子不别;六尺之舆无左右主义,则君臣不明;寻常之室、六尺之舆处无礼,即上下舛道,父子悖乱,而况其大者乎?“〔2〕这话清楚地表明,礼的作用就是要使上下、尊卑等级分明,不同等级的人们都要按照礼对不同等级所作出的行为规范行事,如果违反了这些行为规范,那就会出现“上下 逆,父子悖乱”的局面。传统住宅成了“礼之具”,不仅按照建筑等级制度的控制,力图形成一个秩序井然的由城市到居住单元的等级体系,并且要求人们在行动中不断地定位自己以满足礼仪的要求,在情绪上则提出“恭”和“敬”,让人们始终处于严肃、端持的状态之中。对于传统居住形式,除了要按照礼仪规范来设定住宅的各功能区域之外,在空间形态上,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定了建筑的艺术风格,它是平和的、谨慎的、恭持的、严肃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沉重的。

中国北方四合院就是儒学家庭伦理道德影响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传统居住方式。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它是一种四面为屋子、中间是院子的住房建筑。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过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一妻多妾(“一夫多妻”是误解,古代妻只有一个而妾可以有多个,即“一妻二平四偏妾”)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军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3〕从伦理上说这种居住格局体现了儒家的等级观念,是封建社会体制在建筑领域的典型体现。

随着现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趋势。比如,在传统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为主轴、夫妻关系为配轴,而在今天,家庭关系则向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方向发展;再比如,在传统家庭关系中父子关系是轴心、母子关系为辅助,而在今天,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趋向平衡化。作为家庭成员的个体也就由深深受到血缘共同体的束缚转变为拥有自己的独立自由个性特征,家庭也就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共同体形式转变为独立个体自由结合的形式。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血缘关系和等级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主要关系,这样,儒家家庭伦理道德就表现为对于这两种关系的规范和维护;而在现当代中国家庭中,平等、独立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主要关系,这样,现当代家庭伦理道德则是对这种关系的规范和维护。因此,儒家家庭伦理和现当代家庭伦理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所维持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而这种关系的不同是由社会和人的不同发展形态造成的。〔4〕

家庭伦理道德范文2

伦理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最后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 高中语文;语文教学;家庭伦理道德;

一、当前高中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现状

(一)当代高中生家庭伦理道德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当今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娇惯,导致高消费浪潮席卷中学校园。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孩子们跻身“贵族学子”的行列,他们饮食消费跟着广告走,服装消费跟着名牌走,娱乐消费跟着新潮走,人情消费跟着成人走。他们把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大把大把的钞票毫不吝惜的掷向商店、酒楼、溜冰场和歌舞厅。高消费不但增加了家庭负担,而且滋长了校园的奢侈作风,导致拜金思潮的泛滥,这不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而且还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

当今学生中出现的铺张浪费、不孝敬父母、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甚至出现父母杀死自己的子女、或者是子女杀死父母、的违背家庭伦理道德的现象,以及早恋、早孕等,都体现出当代学生普遍缺乏家庭责任感,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认识上的误区

在学校教育中,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体无关论。一些人认为,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与高中生无关,与高中教育无关。这种观点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教育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文化素质,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素质。这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必不可少的。家庭与社会,家庭伦理道德与社会公德是密不可分的。家庭伦理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整个社会道德水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陈旧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需要我们去破除,许多新的家庭伦理道德现象需要我们研究。条件限制论。一些人认为,对高中生进行较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很有必要,但是学校远离家庭,条件限制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积极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高中文科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家庭伦理道德资源,需要教师用心挖掘。

二、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策略

(一)注重暗示、陶冶的外部因素,潜移默化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伦理道德采用暗示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和控制各种暗示信息,使其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暗示中潜移默化地进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语文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它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说服力,最易激励学生模仿,教师应以知传知、以情传情、以行导行,取得育德的高效。其次,积极营建暗示教育环境,让学生从教材资源和教学环境中获得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信息。因为优美的暗示环境,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比如教学《我与地坛》,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暗示,让学生听《懂你》这首歌中联想到母亲在史铁生身后复杂而感人画面,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深沉和伟大。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不是单纯的政治灌输或道德说教,它是一种人文陶冶,它改造着学生的意识与心灵,积淀着价值规范,丰富着思想感情,提升着道德质量,熔铸着意志品格,强化着心理精神。文质兼美的课文孕育着丰富的育人因素,它们的具体形象又为学生乐于接受。凭借教材,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给予有益或良好的影响,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渗透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将会喷发巨大的能量。也就是说: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努力营建情感氛围,制造一个熔铸精神与灵魂的大“火炉”,把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点化出来,呼唤出来,以打动学生的心弦。

(二)和谐共振,双边互动

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双边互动过程。这里面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语文教学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渗透要达到艺术境界就是要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之渐趋和谐,同处共振状态。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达成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目标;在一种共振状态下,大幅度地提高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实效。可以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共振,是语文教学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渗透的最佳境界。对语文教师来说,欲求这种和谐共振境界,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明了学情,把握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脉搏”和“频率”,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因素,因人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而且,本人觉得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种方式,对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渗透来说,是极其自然地突出了重点,有机地统一了课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最终达到作品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的效果。

三、结论

总之,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本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对有些问题的分析还不够全面、深入,有些对策也值得进一步推敲,敬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16-127

家庭伦理道德范文3

这是我在地铁的验票闸机看到的事。“弯下腰,低头钻过去,别让人看见了。”这是一位妈妈“教导”着自己的孩子如何逃票。

当前,家长“指导”儿童逃票的现象屡屡发生,而与这些贪图小利相对应的,是家长们不惜重金地将孩子送上“成才”的道路,张罗着为孩子安排五花八门的培训,让小小年纪的孩子“身兼数职”;钢琴班、书法班、奥数班里的孩子们数目不断增长、低龄化趋势明显……那么,家长培育孩子成才,又把最根本的道德和诚信放在哪里了呢?

孩子虽小,更应从小培养教育

有的孩子仿佛已经习惯了堂而皇之地不买票,无须家长“指导”,直接钻过闸机。一道闸机,考验的是大人们的诚信,也是给孩子们做的榜样。

诚信无价,“逃票”带给孩子什么?

在大人们眼里,给小孩“逃票”,大概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有些家长理直气壮地给孩子逃票,认为孩子总是接受正统教育,侥幸逃一次票,不算什么。可孩子虽然年纪尚小,却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被检票工作人员拦下后的“心里阴影”,怕是很久都不能愈合的。

儿童逃票,其实是家长的行为,有些孩子还小,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买票。家长们让孩子‘逃票’,最委屈的还是孩子。

请在买票的同时,给自己超过1米2的孩子也买一张。

5岁的亮亮身高已经在1米2以上,天真的说,“妈妈给我买票,说明我长大了,是大孩子了。”公共场合孩子都会提醒我们帮他买票,检票的时候他拿一张半价票在手上,很骄傲地给检票员看。在他没长到1米2的时候,我们就为他买票了,我们觉得花小钱买来孩子的自豪,非常值得。孩子小,别看他好像不懂事,遇到这样的情形,受伤害最深的其实是孩子。

1米2的购票线,只是乘客购票规则上的基准线,但对于孩子家长来说,他们心中的道德基线才是最重要。乘车卖票本是最寻常的小事情,但是提升到教育孩子的层面上讲,却是天大的“大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言行举止都是孩子参照的最初“标准”,虽然,刚长到1米2的孩子们,心智尚没有形成和成熟,可在孩子们眼里,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会在他们成长道路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们享受了物质上的“免费午餐”,却忘记了此举给孩子精神上造成的莫大的影响和伤害。

小小一张票,考验的是家长的道德天平。

当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这样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识学问,也难以成材。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方法:

一、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便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孩子降生人世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长,接触面也日益扩大。在父母的影响下,渐渐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一过程也是孩子个性社会化的过程。孩子的处世态度、思想观念、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如何,总是受到家庭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因此,家庭环境中全部因素,包括家长的思想品德、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家庭成员结构和成员之间的关系,乃至家庭氛围等等均在孩子出生之日起,就不断地、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孩子,夸美纽斯说过:“一个人的整个生活既全以儿童时期受的教导为转移,所以除非每个人的心在小时候得到培养,能应付人生的一切意外,否则任何机会都会错过。因此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

二、寓教育于故事游戏中

儿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特征,而且,儿童对道德的认识也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形象性、榜样性、渐进性和针对性,而游戏、故事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三、教导结合,启发思考,培养孩子言行一致

教导结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导行动相结合,使孩子切实达到言行一致。

有些家长,虽然也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看电影、电视、录像,但往往不考虑孩子能否辨别其中的是非、恶善,不明确怎样引导,让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什么,而是听其自然。这样即使是有教育意义的文艺材料,也往往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现在家家有电视,家长常管不住孩子看电视,这就更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如5—6岁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会对武打姿势感兴趣,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

四、道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

家庭伦理道德范文4

>>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 绘画治疗技术在青少年心理辅导中的优势 家庭治疗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 现实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应用 青少年学习障碍的家庭治疗 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小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心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系统家庭治疗在高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开展哀伤辅导的尝试 评述系统式家庭治疗在引导“问题少年”方面的应用 青少年网络成瘾家庭治疗效果评价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应用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因素与家庭治疗的研究 沙盘治疗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疗效分析 健康行为理论在青少年安全研究中的应用 目标设置理论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社会学习理论在青少年道德形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个性化训练理论在青少年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浅析心理训练在青少年运动竞赛中赛前的应用 论电影疗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莫妮卡·麦戈德里克著.成长中的家庭(第三版)[M].高隽,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3]高刘宝慈,等.个人工作与家庭治疗(第一版)[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

[4]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5]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四版)[M]. 苏彦捷,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6]樊富珉.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团体心理咨询(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7]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第六版)[M]. 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8]金灿灿,邹泓,曾荣,窦东徽.中学生亲子依恋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父母亲密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6(26).

[9]郭菲,雷雳.初中生假想观众、个人神话与其互联网社交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10(25).

[10]李丹黎,张卫,李董平,王艳辉.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早期攻击和社会退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3(28).

家庭伦理道德范文5

关键词:中国伦理道德;精神哲学;发展规律

精神哲学是一种特殊的哲学现象,它对社会意识存在着决定性的作用。观中国当今的伦理道德,更以精神现象作为独立发展规律,从中寻找出精神的本质与概念,从一个阶段上升到另一个阶段,从一种精神转变成另一种精神,不难发现,精神哲学对于人的精神发展来说,是最真实的反应,研究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无论从道德发展,还是人们的精神世界,都是庞大的一个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

所谓的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是通过伦理道德对精神现象进行本质的研究,在这其中,不仅要遵循伦理道德,更要根据人的精神发展进行论述,从起规律中,不难发现,人的独特性与精神世界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通过伦理道德对精神及人的行为状态进行研究,不难发现,人的精神哲学不仅要以精神为概念进行探索,更要通过行为意识中的种种形态,对精神进行概念及定义。人的伦理道德就是人精神辩证发展的真实形态[1]。人的发展就是精神发展中的一种状态呈现,也就是客观精神规律的概述,确切的说,就是人的精神发展需要依靠伦理道德发展而改变。

而所谓的哲学意义,就是通过伦理道德,将精神发展阶段中的特殊现象展示出来,通过不同阶段及形态中的环节,对哲学进行定义,根据伦理道德的辩证性,观其发展过程中精神世界的变化。通过伦理矛盾与精神变化作为对比,发现伦理与道德共生共融,已成为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人的精神世界,与当代文化发展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根据现代精神单向度的伦理,辩证看待精神世界的发展的规律,伦理道德在人精神发展中有着那些哲学意义?这样的方式,就是通过不同的字词,对文中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从客观及社会两方面进行理论的阐述,伦理就是人伦真理与天理,依靠道德进行辩论,通过辩证的方法看待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既是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观察也是伦理道德在精神世界的哲学进行观察。伦理道德既是精神发展规律的本质研究,又是哲学规律上本质区分精神实际与现实世界的辩证法。通过伦理道德内容的辩证方法对精神哲学规律进行探究,研究出中国近代的伦理道中精神哲学规律。

二、中国伦理道德演讲的精神哲学图像

在当今社会中,任何国家、任何文明体系,都存在大量的伦理道德问题,可以说伦理道德的问题是社会的焦点,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与社会转型期间,伦理道德的小小变化,将会上升至文化背景之中,更多的学者会议中国的文化背景进行伦理道德转变的研究。

可以说中国伦理道德的转变轨迹是通过当代文化转变进行探索,通过伦理道德发展、精神哲学等内容进行转变的[2]。在中国伦理道德中,利用文化传承不同的轨迹内容进行精神理论的双重标准进行。可以说,伦理道德的转型属于社会问题,依据我国的文化进行探索及专研也是正常的。中国精神世界的信仰就是不宗教,有伦理,通过文化信仰代替宗教信仰,在根据文化的转变,成为精神世界而一种心灵慰藉。可以说,伦理文化是精神哲学规律研究的根源,更是伦理道德发展的一种必然。

根据精神哲学规律探究中国精神世界及核心问题,去探索经济及政治生活中道德问题及伦理问题,再观道德问题上升至伦理问题,通过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进行发展规律的探索,更对精神与生活中的内容相关联,精神哲学与劲射哲学图像是一致的。中国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气质就是我国伦理气质,通过道德展现中文精神哲学的形态,在通过中国文化的展示伦理文化的精髓[3]。

三、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预警

中国伦理道德的变化轨迹,从精神哲学层面进行伦理文化的预警,及伦理分化的预警。特别是依照现代文化进行文明体系的研究,将文明体系转变成人安身立命的核心,通过一些文化因子进行外部的刺激,在对伦理文化的气质、意义、规律进行探索[4]。中国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贡献,它的树立,牵引着亿万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它更是我国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利于世界的精神指引。通过上述论证,可得知伦理道德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中枢神经,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为精神哲学规律造成变化。通过这一点,可以得出,中西方社会的区别就是对伦理本位的界定,中国社会对伦理的界定是人们精神文化的基地,是经济、政治、文化得以发展的内核。

中国要发展就要做好这种文化自觉与文明预警,树立文化自觉与文明自觉,面对社会的发展,无论何时都要保持清晰的輪到道德观念,保持清醒优化的意识。同时,还要遵循伦理文化发展的哲学规律,推进道德发展,确立伦理优先的战略思考。最后,要重视家庭伦理道德发展,通过小家庭的树立,完场大家庭的精神文化建设。通过以上内容的启迪,了解到在进行伦理道德的反思与批判中,需要不断培育;伦理认同及建设能力的认同感,这样才能将伦理道德中的精神品质向外扩散,传播出去。

家庭伦理道德范文6

自杀问题之所以能够为伦理学所聚焦,主要是因为生死问题也是伦理学所探究的永恒问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彰显往往绕不过生死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伦理学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对于形成防范自杀的有效机制是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的。从人类文化史上看,尽管对于自杀的价值判析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是主流的或者占主导地位的价值理念始终是反对自杀的,即反对人轻贱自己的生命,而倡导走出人生的逆境,珍爱生命,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尽管中国文化是一个多元包容的整体性结构,但是中国文化在对于人的生死问题总体上表现出了一种“重生”倾向,即反对个人任意终止自己的生命。首先,儒家伦理坚持的是整体价值取向的路径,即中国传统儒家的伦理学说倡导人们要从宗法血缘关系的整体关联性来体认生命的价值,因而个人生死问题并不纯粹是由个人所能自由裁量的,此之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儒家也倡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孔子甚至提出“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是这都体现了儒家伦理对生命价值的一种基本的理念,即人赴死一定是要以闻道、行道为前提,无价值的自我牺牲是与儒家伦理精神相悖的。同时,儒家伦理也是一种责任伦理,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总是表现为一种有责任的担当,个人轻贱自己的生命的自杀行为实际上是对自身责任的放弃,因而必然遭到道德上的谴责。儒家主张把外在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转化成个人内心的自觉要求,形成了一种坚定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其次,道家的生命意识的核心是顺应自然,此即为老子所主张的“道法自然”,庄子强调的“天而不人”,可以说“自然”是道家文化的终极价值。以“自然”来审视人的生命历程,道家所主张的就是人的一生要自然而然地度过,生为“来也”,死为“去也”,从生到死即是从来到去,这也就是生命的一个完整的轮回。即便在生命价值的认定方面儒家与道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儒家重入世,道家重出世,但是在反对轻贱生命的问题上,儒道是存在着一致之处的。道家讲究自然而然,修好了命,自然得内在的清静,有了内在的清静和博大的智慧,个人的生命也与道同流了。反之,如果个人不遵从自然,任意终止生命,也就是与天道相违了,也是与道家的生命价值主张相违逆的。再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更是将敬畏生命作为重要的戒律或准则,因而佛教明确反对自杀。在俗人看来,若厌恶生命的存在,自杀之后便可得到解脱,但佛教强调因果定律,人若不证悟诸法实相,若不以修持的工夫解脱生死,自杀是没有用的,业报未尽,即使自杀,也将再接受另一期的生死,正像一个欠了债的人,为了躲避债主的追讨而将户口从甲地迁到乙地,那是不中用的,迟早一些债主仍会找到他的。所以,佛教徒反对自杀,佛教鼓励个人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尽量利用自己的一生做修善的努力,以改造现实的乃至未来的命运。佛教也强调,如果为了救济众生,在必要时可以舍身,如果为了维护神圣的信仰,在必要时可以殉教; 并且,一个真正的菩萨道的实行者,应该是头目身肉,无一不能施舍的。

“禁止自杀”也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一条古老的禁令。柏拉图、苏格拉底等先哲认为自杀是加诸社会的一种不义行为,人们不应有选择死亡的权利,主张生命属于神的财产,应该自然地等待上帝的召唤。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自杀是对人类自我保存本能这一自然法则的破坏,是对法律所所保护的稳定的社会关系的破坏; 自杀破坏了神的造人创世法则,违反了只有上帝才有权利决定其生死秩序。康德反对自杀的立场更鲜明: 人生来都有义务,包括对自己的义务和对他人的义务,这是成为人的一个条件。对自己的义务之一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以便能够更好地履行其他义务。自杀毁灭了生命,破坏了履行义务的条件。自杀同时也说明自杀者弃绝了他所处的道德共同体,他弃绝一切与他相关的所有社会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维护的道德义务[1]( P125)。康德认为自杀不道德的主要伦理学理由是所有企图自杀或实际自杀的人都是非理性的; 如果你允许在某些情况下结束人的生命就会为在其他情况下结束生命大开方便之门; 自杀者给身后活着的人造成了许多不公平的困难,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康德并没有专门研究过自杀,自杀只是作为他的绝对命令理论的第一个例证出现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他在道德实验中禁止自杀不出于任何外在的观念( 《圣经》或社会习俗、法律等) ,而是完全出于人类内在的理性法则。尽管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康德对自杀的论证无力甚至提出了严厉批评,可是他为“禁止自杀”提供的道德形而上学的论证强调了道德法则对于自杀等道德行为的约束的普遍重要性的观点在西方伦理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

总之,从人类道德文化传统来看,伦理道德始终承担了防范自杀的重要屏障。

在现代社会中,伦理道德调节作为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以外的第三种调节力量,通过提高社会大众的伦理道德水平和自我约束能力,在防范自杀的问题上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道德素质的相对欠缺是自杀居高不下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相关研究表明,尽管自杀现象与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和人口学有密切的关系,但从自杀现象产生并社会化的根本原因来看,自杀现象其实最初与伦理学及道德作用机制的关系更为密切,社会伦理道德相对缺失是导致自杀率升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按照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的观点,那种仅仅将自杀的原因归结为心理因素,认为只要解决了人们的心理问题,自杀就可以有效避免的观点,是只看到了导致自杀现象的部分的表面因素,没有从根源上了解现代社会下自杀现象广泛存在的社会伦理道德调节根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人们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更多地表现为生存选择的困惑: 是生命存在的本质( 生命状态持续) 重要,还是生命存在的形式( 生活状态好坏) 重要? 社会自杀现象增长趋势表明,如果缺乏及时的道德干预或疏导,人心就容易走向迷茫,空虚孤独,没有信仰,找不到方向,也找不到归宿。现代化的高速度、快节奏、竞争式的生产生活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人们把精神寄托于物质财富和欲望享受,不珍惜孝敬、爱心、礼貌、忍让与和谐等的美好的事物,因此思想精神紧张,工作、生活压力很大。人们的心理变得非常脆弱,一旦遇到一些挫折、打击和压力时就很自然的想到用自杀的方法来解脱。

同时,现实生活的过大落差也会导致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认同的冲突,个人和社会在价值取舍上容易裂痕,个体在与社会群体的交往中会失去了心理上归属感,那些过分追求社会对个人认同的个体,一旦感受到社会心理反差太大( 其现实自我的客观状态与其所期望构建的理想自我状态之间、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 而又不能借助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地调整,也会选择否定自我的现实存在状态,自杀的现象也就会发生。

尽管当下自杀防范的措施很多,但是伦理道德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防范自杀的社会调节机制。伦理道德作为一种对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力与调节力,能造就人们所需要的理性秩序和人文环境。伦理道德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手段,要求以道德教化机制来协调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减缓社会成员的生存冲突,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伦理道德能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正确体认: 第一,生命是人的终极价值,扼杀自己的生命,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而且还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轻慢,是削弱活着的人对生命延存的信心。人的死亡谁都无权决定,因为它不仅是个人的大事,也是家庭的大事,社会的大事,国家的大事,除非死神自己来临。第二,生命不仅对于人本身具有价值,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具有更巨大的价值,选择自杀就等于破坏了部分社会关系的链条。轻生者不仅造成对他亲密的人的情感伤害,由于他的突然消失而使其家庭变得残缺不全,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导致周围人群对生命的漠视。第三,尊重生命,不仅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也是其对国家、社会承担的应有责任,“生命权是人性尊严的基础,也是整个基本权利、宪法价值体系的基础,它已不属于个人自我决定权可以决定的范畴。”[2]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肩负起社会责任和使命,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努力保护并捍卫自己的生命。

预防自杀有一定难度,但绝大多数自杀事件还是可以通过道德教育机制加以自我约束防范的。[2]

根据各国的经验,一个合理的国家自杀干预体系的建立起码包括来自政府部门外部管制系统、社会道德内部约束系统、教育单位引导系统和专业机构治疗系统的支持。其中,社会道德约束与教育干预机制应当担当起建立自杀干预体系的基础性作用。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立起防范自杀的伦理道德体系应当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 应当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引导公众强化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公众社会道德责任意识是社会公众在社会中正常存在与共存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把遵守道德规范,履行道德承诺当作自身行为的应有责任,才能保障社会大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按道德准则行动,承担与其享受权利相称的责任和义务,才是真正负起社会道德责任。正确的公众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公众价值观和良好的公众自律素养基础上。

正确的公众价值观念是人们能够对事物或行为的是非、对错、善恶、正负等价值倾向做出适当评判。

价值观对行为倾向有深刻影响,推崇合理的价值观不仅对于引导公众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非常有利,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整个社会进步,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公众自律素养是人们自己通过给自己制订严格的道德准则( 明确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 ,并努力自觉遵守的自我约束式的伦理道德境界,这是使人们用良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守法这一伦理底线之上进一步追求完美的伦理境界[3]。

( 二) 高度重视各级学校的生命价值教育功能,构建有效的自杀防范的伦理道德自我约束机制。

直面生命、回归生命是教育的天职,是教育的一种本义,也是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种理想和追求。我们的德育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超越,并在追求超越的过程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辉煌,过上一种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学校实施德育的内容与方式包括: ( 1) 强化生命价值教育,正确认识并对待生命。通过生命教育活动,让其正确理解生命内涵和价值,在积极关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生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逐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中的痛苦,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正确面对个人与他人以及社会问题。( 3) 加强个性人格教育,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德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从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以平等、爱护的态度处理有关的问题,决不能随意侮辱学生的人格,防止因人格和名誉伤害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4) 实施感恩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要让学生常怀一颗感父母之恩、感政府之恩、感社会之恩的热心,努力学习、积极回报,不断增强自立意识、自强意识、责任意识,减少学生与青年有自杀机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