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范文1

2、我国的人口及民族的分布;

3、我国地形的特点,主要山脉及其走向,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地震与火山等;

4、我国天气的表示符号,我国冬夏两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和温度带,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我国气候特征和三种灾害性天气。

第一章:疆域与行政区划

主要知识点:

1、我国的半球位置与海陆位置、我国的面积、四至点。

2、我国的四个边缘海、主要岛屿、半岛,领海与内海。

3、陆上邻国(15个)、隔海相望国家(6个)。

4、我国三级行政区

5、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

6、特别行政区。

识图

1、我国疆域示意图,相邻的国家

2、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图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主要知识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占世界的比重。

2、我国的人口线与我国的人口分布。

3、我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重,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政策。

4、华侨与外籍华人的概念,“侨乡”。

5、我国的人口政策。

6、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与分布特点。

7、我国的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

识图

1、我国人口分布图

2、我国民族分布图

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主要知识点

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点,三个阶梯的界线及主要地形单元。

2、地势对我国交通、水力等影响。

3、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各类地形的比重。

4、我国的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我国的第一高峰。

5、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典型特征。

6、我国三大平原的特征和主要丘陵。

7、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

8、我国火山的分布。

识图

1、我国地势阶状分布示意图

2、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分布示意图。

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主要知识点

1、怎样根据卫星云图上的颜色来判断各地的天气。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说明形成原因,00等温线所经过的地区。

3、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分布与耕作制度。

4、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冬夏季风与降水,我国降水的年、季变化。

5、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分布。

6、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7、我国的三个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危害。

识图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范文2

人教版初一下册地理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亚洲的半球位置:

A.东半球 北半球 B.西半球 北半球 C.东半球 南半球 D.西半球 南半球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3、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A.白令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土耳其海峡

4、位于“三洲五海之地”的地区是:

A.南亚 B.中东 C.西亚 D.东亚

5、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A.地表崎岖 B.多火山,地震

C.地势平坦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6、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

A.本州岛 B.四国岛 C.北海道岛 D.九州岛

7、关于印度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 亚洲人口第一大国

C.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D.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8、世界上发达国家数目最多的地区:

A.欧洲西部 B.中东 C.亚洲北部 D.非洲北部

9、有“世界加油站”之称的是:

A.巴西 B.美国 C.中国 D.俄罗斯

10、撒哈拉以南的地区是世界上粮食短缺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A.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B.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恶劣

C.近年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的速度 D.耕地面积太少

11、世界上唯一占整块大陆的国家是:

A.美国 B.加拿大 C.澳大利亚 D.南非

12、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被形象地称为:

A.“世界加油站” B.“世界工厂”

C.“世界办公室” D.“世界原料仓库”

13、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A.地中海沿岸 B波斯湾沿岸 C.红海沿岸 D.中东北部

14、下列河流中,流经首都最多的是:

A.湄公河 B. 湄南河 C.伊洛瓦底江 D.萨尔温江

15、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东南亚 B.南亚 C.东亚 D.西亚

16、关于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是陆地 B.南极地区是海洋

C.南极地区被三大洲包围 D.北极周围被三大洲包围

17、亚洲按地理方位分为几大地理分区:

A.五大地区 B.四大地区 C.七大地区 D.六大地区

18、南极地区气候特征:

A.温和、湿润、大风 B.严寒、干燥、大风

C.温和、干燥、微风 D.严寒、干燥、微风

19、中东石油的主要运往哪些地区:

A.中国 美国 巴西 B.中国 美国 俄罗斯

C.西欧 美国 日本 D.美国 巴西 日本

20、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A. 北极熊 企鹅 B .海豹 北极熊

C .企鹅 北极熊 D. 北极狐 北极熊

二、综合题( 40分)

21、读图,回答问题 (14分)

写出字母所或数字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1) 国家:A ,B , C、 ,D、 。

(2) 海洋:E ,F 。

(3)岛屿:1 ,2 ,3 , 4 。

(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和 沿岸。

(5)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22、读美国本土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与美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是 和 。

(2)从北京出发乘飞机向东飞行到洛杉矶,需要穿越 洋上空。

(3)美国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本国最大的河流是 河,它注入 湾。

23、巴西是一个热爱足球的国度,2014年世界各地的足球运动员齐聚巴西,参加世界杯足球赛。读巴西图回答问题。(10分)

(1)巴西的首都是 ,巴西大部分位于 带(温度带)。

(2)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该河冲积形成了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 。 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3)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有“天然氧吧”之称。这里的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它具有哪些作用(至少列举三条)?而目前,这片雨林正遭受到惊人的毁灭,我们该怎样保护它?

24、读俄罗斯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地形区:① ② ③ ④

河流:⑤ 山脉:⑥

(2)俄罗斯是一个地跨 洲和 洲的国家,传统上被

称为 洲的国家。俄罗斯主要的运输方式: 和 。

(3)俄罗斯海岸线漫长,但海运业却不发达,其原因是什么?

人教版初一下册地理期末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5 ACBBD 6-10 ADADC 11-15 CCBAA 16-20 DDBCA

二、综合题(40分)

21.(1-4小题每空1分,第5小题2分,共14分)

(1)A.俄罗斯 B.中国 C.朝鲜 D.韩国

(2)E.日本海 F.太平洋

(3) 北海道岛 本州岛 四国岛 九州岛

(4)太平洋沿岸 濑户内海沿岸

(5)因为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22.(每空1分,共6分)

(1) 加拿大洲 墨西哥

(2)太平洋

(3)苏必利尔湖 密西西比河 墨西哥湾

23.(第1—2小题每空1分,第3小题5分,共10分)

(1)巴西利亚 热带

(2)亚马孙河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3)第1问: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等。(每条1分)

第2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4.(第1小题每空0.5分,第2小题每空1分,第3小题2分,共10分)

(1)1.东欧平原 2.西西伯利亚平原 3.中西伯利亚高原

4.东西伯利亚山地 5.伏尔加河 6.乌拉尔山脉

(2) 亚洲 欧洲 欧洲 铁路 管道

(3) 北部地区纬度位置较高,气候寒冷,海水结冰时间长。

看了“人教版初一下册地理期末题”的人还看了:

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2016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

3.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范文3

【关键词】影视鉴赏 选修课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75-02

二十一世纪将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有机结合的人才是很多学校的目标,“以人为本”“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环境下,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选修课的开设上做出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选修课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必须是要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一体的课程。基于选修课的这一特点,《影视鉴赏》成了很多初中学校语文学科选修课开设的首选课程。然而,要开好这门选修课,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实践中探索,觉得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影视鉴赏》一定会成为一门成熟的课程。

1 “影视鉴赏”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开发属于自己的教材。

中学阶段开设《影视鉴赏》在学生中有很好的反响,往往很容易使人误认为这门课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全是取决于学生对电影和电视剧浓厚的兴趣,其实,真正要讲好这门课并非易事,譬如,怎样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有学校将它设计为影视基础知识课,有的将其设计为影视作品分析课。因为缺乏一部成熟的教材作为设计该课程内容的依据,所以,《影视鉴赏》的内容五花八门。选修课如果没有自己的教材,课程很难形成体系,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授课内容东拼西凑,教学目标混乱,达不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以七年级下册为例,《影视鉴赏》可以尝试这样开发教材。

1.1 面向学生,确定好课程目标

通过对《影视鉴赏》的学习,旨在提高七年级学生的审美水平、语文素养及综合人文能力。课程应以影视精品的鉴赏为脉络,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点到面的去欣赏、读解、品味、评析影视佳作,逐步实现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的目标。同时,也应引导学生由影视作品的鉴赏到文学作品的解读,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2 根据七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确定鉴赏作品

根据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除去中段考和学期末复习备考的时间,七年级下册《影视鉴赏》安排为16学时为宜。因为《影视鉴赏》不仅是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影视作品,它还应该是语文课本的延伸和拓展,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把七年级下册《影视鉴赏》的教学内容作这样的编排:

第一单元:成长的故事

鉴赏影视作品:电影《美丽人生》、《放牛班的春天》

悬念与伏笔:影视作品中如何设置悬念吸引观众

推荐文学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第二单元:英雄与历史

鉴赏影视作品: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选集、《水浒传》选集

环境与人物:环境渲染对塑造艺术形象的作用

推荐文学名著:《水浒传》

第三单元:中华文艺

鉴赏影视作品:电影《丝路花雨》、电影《花腰新娘》

音乐与舞蹈:视听冲击,情感震撼。

推荐文学作品:《中国民间故事选》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

鉴赏影视作品:电影《鹤乡谣》、《人猿泰山》

画面与镜头:尽享视觉盛宴

推荐文学作品:《诗文地理》

1.3 根据七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好课程体例。

面对七年级学生,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们在设计课程体例时应偏重于作品内容本身的剖析而不对影视常识的介绍,应重在分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对拍摄技巧的鉴赏,应重在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引导学生走进影院欣赏影视作品乃至追本溯源的去阅读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文学名著。以第三单元(《中华文艺》鉴赏影片《花腰新娘》这一课为例,我们可以尝试这样设计:

A.影片情节介绍

B.人物形象分析

C.经典片断鉴赏

D.音乐,舞蹈与民族风情

E.知识链接:电影《阿诗玛》与叙事长诗《阿诗玛》

2 “影视鉴赏”作为一门课程,应该在课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影视鉴赏”是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很多学生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就是上课可以欣赏到心仪的影视作品,甚至有学生误认为这门课程就是看电影,影片结束了,课也就结束了。我们在教学中,既要组织学生观摩影片,又要对影视作品进行赏鉴分析,这样也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对待这门课程时的两重性,即看片积极而听课消极,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实现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如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设计和创新,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登堂入室,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目标。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尝试采纳这些教学方法。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范文4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新课程改革 科学导入方法

教育学家说: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它是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是承上启下和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技巧,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新课,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有兴趣学习新课。根据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中激趣导入重要环节的要求,我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下面结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一些尝试,谈谈感受。

一、利用多媒体导入法

直观性原则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及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听的动感内容。利用多媒体资源,搜索图片、录像和音频等,能够达到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教学效果。对新课进行简短的导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相关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在教学仁爱版七年级上册Unit3 Topic3 Section A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一系列食品和饮料的图片,让学生看到后马上激动起来,讨论喜欢的食物,由此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又如:教学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3 Topic2 Section A “What Sweet Music!”时,农村中学学生对音乐了解甚少,因此我在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频,并让学生猜猜这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谈论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背景式导入法

教无趣,则不乐学。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一些有背景材料的课文,我们可让学生事先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有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以介绍人物、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真实的语境中,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开拓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有关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等,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如:在教学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7 Topic2 Section A时,我先介绍有关三明治、黑面包、印度咖喱、寿司等食物的来源及材料,这样学生对这些食物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产生兴趣,然后鼓励他们进一步了解这些食物的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温习旧知识导入法

通过复习已学知识的方式,过渡到新课内容的讲授,开课时,引导学生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温习旧知识导入法既不会使学生对新知识感到陌生,又能将新知识迅速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如:在教学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2 Topic1 Section B时,我先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复习上节所学的“What’s wrong with you?”句型,再通过这一句型引出“What’s wrong with Bruce?”的新句型,这样既能巩固旧知识,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充满自信。

四、游戏导入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喜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因为它适合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征。利用游戏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得到了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他们学习使用英语的信心。在教授过程中,导入可以用游戏竞赛的方式开始。如:在教学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7 Topic2 Section A时,我让学生表演自己擅长的节目,并让其他学生用含有can的句子描述,正确的学生表演下一个节目。这样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为他们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新知识也就不会感到困难、棘手,同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预习提问导入法

预习是对课堂学习的有效准备。良好的预习不但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预习导入法可以激活学生对某一话题的文化人文等背景知识,为顺利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特别是让学生明确几个关键点,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教学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6 Topic3 Section A时,我运用了预习导入法。首先布置学生预习介词及介词短语,然后布置学生讨论有关问路的句型。上课时,我们通过小组表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故意让学生复习一些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回忆,更好地为引入新授课题服务。

课堂导入法的设计是灵活自如、不拘一格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并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进行导入。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导入方法。在教学中,如恰当地使用课堂导入法,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范文5

关键词:地理环境 ; 五要素; 复习方法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必修三大模块,并且,自然地理概念抽象,知识复杂,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和瓶颈。自然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和高中必修一,同时又贯穿于整个中学地理。笔者根据五年多的初、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体验,提出如下思考,以期待对地理环境五要素的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一、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认识

1.知识内容在教材中的呈现

自然地理围绕五要素而展开,即地形地貌、生物植被、土壤矿产、河湖水文、气候。初中地理注重基础知识,对概念有详细表述,且图文结合,化抽象为直观,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地理原理。如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形图的判读和运用》对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是这样阐述的“我们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之后的章节“气温、降水的变化与差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七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地区》、《不同发展类型的国家》(区域地理)包括八年级中国地理中都涉及和穿插着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

而高中教材则以地球圈层结构形式分别来讲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岩石圈部分以阐述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原因为主;同天气、气候联系紧密的当属于大气圈,在此部分内容下就要求学生掌握常见10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点、形成原因。针对河流、湖泊水文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从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水体补给类型,内外流河,以及长江、黄河的综合开发治理中找到相关要点。在水热条件共同影响下,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呈现出较大差异,如不同干湿区条件下,森林――草原――荒漠的差别,沿海湿润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的区别。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区域内部又呈现出统一整体性,如厄尔尼诺现象,青藏高原抬升对亚洲气候、动植物的影响,黄河泥沙与黄土高原的关联。

我认为,新知学习是对知识点分别掌握,逐渐积累的过程。在打基础的初、中级学习阶段,积累储备的知识是广泛而零散的,高考备考复习就是要把这些点状的知识进行分类整合,细化补充,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形成不同层次的知识体系,以便做题时快速提取运用。

2.近两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对自然地理的考查情况

年份考情

2013年全国1卷,第4题,读图分析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

第6题,区域山脉西坡山麓自然植被的判断

36题,连续三问“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能否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的评价”都跟天气、气候及其形成有关

43题,江南丘陵区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自然原因)分析

全国2卷,第6题,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7题,判断图中四地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

第8题,亚热带优势树种――樟树可能集中分布的区域判断

2012年全国1卷,第36题前两问“南美西北侧,太平洋沿岸气候干燥的原因”“沿海地区种植芦笋用水来源的推断”

全国2卷,第5题,河流输沙量减少的原因

36题,长绒棉生长有利条件分析,大量种植棉花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以上所列的考题,我觉得都是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密切相关的,尤其去年考查的比重较大,各要素的地理意义有差别,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用其中要素解释导致另一要素表现的原因。如地形抬升,迎风坡降水较多,就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在做题时学生可能会混淆各要素,论述不清楚。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弄清各要素的地理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地理环境五要素复习方法

1.重基础,细化各要素的内在知识

根据我校高中学生基础较弱的特殊性,在复习中,我以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

气候由气温和降水构成。气温可分解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个热量带;从降水(水分)条件可分为湿润区(年降水量>800)、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四个干湿区。结合降水量多少以及降水的季节分配,要求学生掌握九种主要气候类型:热带4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2种(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3种(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再加上极地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共11种气候。

不同水热条件组合,形成不同的自然带。湿热地区――常绿阔叶林;暖湿地区――落叶阔叶林;冷湿地区――针叶林;半干旱地区――草原景观;干旱地区――荒漠景观。

2.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范文6

【关键词】地理课,新课导语,方法

新课程强调“为了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地理教师应该顺应时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人格为己任,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精神的独立性,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地理教师必须革新课程理念,把新理念应用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新课导语是授课的起步环节,具有酝酿情绪、点明主题、引导思路的重要作用,所以新课导语是教师上课抓住学生的关键之一。精美得体、简洁生动、风趣幽默的导语,会像磁石般紧紧吸引着学生的心,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新课导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效果较好。

1.联系生活,通俗易懂

实际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有很多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学生熟悉甚至亲身体验过的,将这些事象引入新课,容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如讲七年级地理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一节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羊杂碎’吗?我们榆林的‘羊杂碎’已纳入中华名小吃,为什么榆林人喜欢吃‘羊杂碎’呢?这与榆林的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地理包括哪些内容呢?这正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2.承上启下,温故引新

新课程教材内容有着严密的逻辑系统,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扩展和深化。从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不仅使教学任务循序渐进,学生易于接受,而且由于引导学生从已知着手去探求知识,既减小了难度,也容易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如讲述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一节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气温和降水结合起来构成气候,那么气候的变化规律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气候的有关知识。”

3.图像导入,生动形象

新课程的初中地理教材图像丰富,种类众多,若巧用图像导课,既形象直观,又吸引力强。如讲“美国”一节时,我先展示美国国旗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国旗图案并加以思考,然后提出质疑:“同学们,图中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左上角的50颗五角星代表什么?星区以外的13道红白相间的条纹代表什么?要想回答这些问题,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共同学习美国的有关知识。”

4.巧用歌曲,创造意境

歌曲语言优美,气势宏大,充满激情,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恰当地巧用歌曲导入新课,会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教学意境。如讲八年级地理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节时,可以用歌曲《爱我中华》来导入;讲八年级地理下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一节时,可以用歌曲《东方之珠》、《七子之歌》来导入。

5.引用资料,激发兴趣

歌德认为:“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杨振宇博士更明确地指出:“成功的真正秘密是兴趣。”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将讲授内容有关的资料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引用资料有说段趣闻、讲个故事、解释典故、引用俗语等等。如讲高中地理“地下水”一节时,可引用俗语“井水不犯河水”提出质疑;讲“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节时可引用“一山不容二虎”这一俗语作为引入新课的资料。

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方法如何,新课的引入一定要突出新课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新课讲授的顺利进行。导语设计是否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和授课效率的提高。因此,如何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已成为我们广大地理教师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