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简介及代表作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郭沫若简介及代表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郭沫若简介及代表作品

郭沫若简介及代表作品范文1

陈婷(1983- ),女,汉,江苏扬州人,扬州职业大学建筑工程系助教,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中国矿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摘 要: 扬州民间剪纸历史悠久,经史书考证始于汉代,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渊源。选用体裁涉及极为广泛,充分体现了扬州特有的民俗民风及历史人文景观。扬州剪纸多以单纯为美。细细品味扬州剪纸中的优秀作品,常常是从单纯中求丰富,从对比中求和谐。在主调中求变化,从而体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规律来。

关键词: 细腻;典雅;玲珑剔透;神韵;单纯

中图分类号:J501文献标识码:A

Superb Works of Art

-On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angzhou Paper-cut

ZHU Xiang,CHEN Ting

语言是人类用来沟通,用来表达思想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剪纸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手段,当然也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剪纸,顾名思义,一把小剪,几张纸片,其基本手段也就是在一张张平平的薄纸上剪出种种图案来。剪纸形式的制约性很大,不可能像绘画那样,可以运用色相的变化,把物象的立体感、虚实感、色彩感表达得非常生动。然而,艺术的特色常常就是隐藏在不同手法所体现出的个性当中。特别是扬州剪纸,由于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也筑就了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它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千百年来,以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和殊异的艺术风格,适应各个时代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让人们体验了特有的视觉享受。扬州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求变求新,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扬州剪纸是南方剪纸代表作,“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永不朽”。(郭沫若语)

一、扬州剪纸工艺的历史渊源

扬州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它是伴随着民俗生活产生,并应用于漆器、铜器、彩胜、灯彩、刺绣等民间艺术形式。

汉代,扬州民间剪纸大概起于汉代,那时经常在漆器、铜器表面贴上金银箔片剪镂纹饰,然后上漆磨光,做成家居的摆设。扬州出土数以万计的漆器、铜器和残片就是例证。而这种金银箔片剪镂纹饰就是扬州剪纸的前身。

隋代,隋炀帝曾三下扬州,所到之处,修葺了很多园林和别苑。每到冬天,园苑中花树凋零,池水结冰,炀帝就令宫女们用民间剪纸的工艺,将彩锦剪为花叶,点缀枝条,挂于树上,同时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铺置在湖面上。冬季的湖面顿显出一副别样的春意盎然。

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民间举行剪纸竞赛,将剪出的作品拿出来互相欣赏。此外,剪纸还有一些特别用途,如民间常剪纸人、纸马及纸钱等,然后焚烧以用来祭奠鬼神。有杜甫的"暖汤濯我足,剪纸招吾魂"诗句为证。

明代,随着盐业漕运的发展,扬州成为官商云集、豪富留驻之地。经济空前繁荣,民间兴起了花灯热。花灯品种繁多,其中有夹纱灯、走马灯、琉璃灯、料丝灯、绸绢灯、蔑丝灯、纸灯、佛灯等。灯的形状有龙、风、马、兔、蛤蟆、螃蟹、蜜蜂、蝴蝶、菱、藕等。其装饰手段多采用吉祥图案剪纸平贴,走马灯内转动的形象均用纸剪成。

清代,由于江淮盐业的发展,带来城市的繁荣。不仅盐商巨贾生活奢靡,连普通老百姓也比较讲究穿戴从而大大的促进了绣品业的兴盛。而绣品则是以剪纸为底样,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几张素纸,凭着心灵手巧,剪出生动活泼、寓意吉祥的各式花样,因而扬州城内赖剪纸为生的民间艺人颇多。

二、扬州剪纸工艺是扬州的民俗文化的视觉形象载体

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民俗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民俗是创于民间,传袭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民间文化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民俗文化在整个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中,几乎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1、扬州剪纸工艺的题材传承着扬州的民俗文化

扬州剪纸作为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有如下题材:

(1)民间:反映农村生活和风俗习惯,如“捕鱼”、“牧童”等。有的表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吉祥图”、“年年有余”、“ 步步高升”等。

(2)历史故事民间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猪八戒背媳妇”等。

(3)花鸟草虫为题材:巧妙的构成 ,含有象征吉祥的图案。这些组合成的图案,每一幅都有它隐喻的意义在内。

(4)以地方特有的风景名胜做为题材:如经常以扬州大明寺与瘦西湖的代表景点作为剪纸的体裁。

2、扬州特有的民俗文化影响了扬州剪纸工艺的发展

扬州自古繁华富庶,人们衣着起居,多以刺绣为饰,尤其逢年过节、婚丧寿诞,刺绣更为盛行。所以大多家庭妇女,自幼即工于刺绣,古有“广陵女子善绣”之说。早在汉代,扬州刺绣就已达到较高的技艺水平,唐代,扬州经济繁荣,号称“商都”,手工业极盛一时,更加促进了扬州刺绣业发达。明清时代扬州戏曲业繁荣,佛教兴盛,除闻名遐迩的天宁寺等名寺外,其它中小庙宇则不胜枚举。扬州各种戏剧所用戏衣、戏具和庵观寺庙的殿宇、佛事用具均以刺绣装饰,使扬州刺绣业空前发达。明清时代扬州的绣娘很多,几乎每个家庭妇女和尼姑都会刺绣。而刺绣的底样就是剪纸,因此,许多绣娘也是剪纸能手。还有一些人成为专门为绣娘提供剪纸花样的职业民间艺人,走街串巷,销售剪纸花样。并且出现了绣货店,专门组织和销售花样、绣品。扬州辕门桥至教场街一带,为绣货店比较集中的地方。由此,扬州剪纸便与扬州刺绣结合,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剪纸艺术,这就是著名的“扬州花样”。

3、扬州剪纸工艺的民俗应用

剪纸工艺作为人类心灵手巧才智的表现,它的用途很广,过去每逢过年、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或出嫁、生子、寿辰等佳期时,都用红纸剪出各种象征吉祥喜庆的花样,装饰在门窗室内,或放在嫁妆、彩礼、祝寿礼物上面以增加祥瑞吉庆的气氛。

三、扬州剪纸的特有风格

1、扬州剪纸的五个具体的标准

研究扬州的剪纸艺术,首先要了解它特有的五个标准,无论剪什么样稿都必须根据这种标准,剪出的作品才具备扬州细腻,典雅,玲珑剔透的风格。

(1)圆如秋月。比如剪梅花的五片花瓣必须剪得圆润、饱满,每一瓣都要剪到位。

(2)线如胡须。比如剪线瓣状的,它主要以线条表现,剪出的线条要流畅,瓢逸,要有风吹过来的动感。就像老人胸前的胡须那样自然。

(3)尖如麦芒。比如剪竹子,松枝的叶尖都较细,但要用剪刀的功夫来表现出竹叶和松枝的挺拔和尖锐。

(4)缺如锯齿。比如一些花叶是锯齿状,剪时就要注意它的生长规律,剪出它的力量,将叶边剪成锯齿一样的锋利。

2、扬州剪纸的纸张选用

扬州剪纸使用的纸张以安徽手宣为主,而一般不采用机宣,要求质地平整,厚薄适中,纸里没有草棒和砂子。宣纸颜色匀为白色,没有经过色染,柔韧性好,剪好的作品可任选颜色纸来衬托,这样便于收藏。

3、扬州剪纸所必配的工具

扬州剪纸必须配备一把合手的剪刀,首先剪刀大小要合适,第二,钢火要好,钢火不好的剪刀磨出来的剪口不够锋利达不到要求,第三,买回的剪刀要自己亲手用砂轮水磨,切不可用机器打磨,把剪刀的剪苗磨削、磨尖,磨好后再找一位专业磨剪刀的师傅开一下口。经过这三道工序之后的剪刀才能成为合格的工具。

四、扬州剪纸工艺与其他地区剪纸工艺的区别

同其他地区的剪纸艺术相比,扬州剪纸十分独特。

(1)从大处着眼,先粗后细

扬州剪纸在表现物象时并非面面俱到,常常是借助各种线条,用二维空间的形式,来表现三维空间的内容。在表现物象时,扬州剪纸又特别注重物象的“轮廓”,一般在构图是先从大处下手,等大轮廓剪出来后一般才开始剪细琐的部分。扬州剪纸艺人所说的“先粗剪,再细剪”,指的就是这个道理。扬州剪纸的最终艺术效果,正落在这个“细剪”上。研究扬州剪纸的代表人物张永寿的作品“”,对其“细剪”的非凡功力则可以从中窥见一斑。

(2)从单纯中求丰富,从对比中求和谐

扬州剪纸多以单纯为美。但是一但细细品味扬州剪纸则又会发现在表象的单纯之后所显现出来的往往又是非常丰富的内涵。单纯而失丰富,容易单调,丰富而失单纯,则易杂乱。扬州剪纸有的是以大块面为主调的,也有是以密密细丝般的线条为主调的;有以挺而刚的线条为主调的,也有以曲而柔的线条为主调的。从种种这般的强烈对比中求得一种和谐之美。

五、扬州剪纸的未来之路

扬州剪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要想传承下去,并走的更远。现在已经开始试着进行许多创新。如将大幅面剪纸的成品经过加工做成屏风,用于室内装饰之中。别有一翻特色。

又如在扇面上使用扬州剪纸的工艺,使得扇面虚实有致,具有丰富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由此可见,扬州剪纸在保证了观赏性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实用性的特点。而今,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室内装演、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题花、连环画、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有它的清影。随着历史的进程,许多民族的、传统的东西被渐渐淡化、湮没了。然而,真正文明的标志应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存,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