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范文1
一、知人论世――作品背景教学
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中国石油大学附小的陈晓梅老师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会上的演讲中强调:“要有滋有味,传情达意,感动自己亦感动他们地诵读一首古诗词,不可不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解读诗词的内容。”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二、细读文本――字词语句教学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阳关三叠》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
3、抓诗句: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诗题: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三、解读作品――作品内涵教学
每一首作品,结合当时的实际都蕴含着无穷的意境。有的借物寄情。就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为例。为什么说它写出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呢?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多么像是说:“毕竟是上京任职,行李、车辆,送别的情景都与平时不同。”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像是说:“能够到京师天子脚下任职,这真是无穷无尽的荣耀啊!祝你侍奉在皇帝的身边,受到皇帝的重用,就像映日的荷花一样特别红!”作者明写莲叶、荷花,实际写出了对林子方的一番情意,祝他前程远大,鹏程万里。记得我在进行这一首诗的教学时,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我让他们读了题目后,找出了“送”这个重点词,向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从题目看,这首应该是送别诗。我们学过几首送别诗,有的表达作者恋恋不舍的感情,有的表达作者豪迈乐观的感情。这首诗看起来似乎是写荷花的,到底是不是写送别情景的呢?如果是,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他们一下子被激发起了兴趣,进行了反复的思考与阅读,有的还展开了讨论。终于有一个学生勇敢地举起了手,很肯定地认为它也是送别诗!还基本上表达出了诗中蕴含的意思:作者祝林子方在天子身边成为红人。同样,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包含着借物抒情之意:草能“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人别后能再团圆吗?不知道,只有“萋萋满别情”了。
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范文2
作者:闻 俊
自洪荒的世纪迤逦而来,人类已越过了短暂而又漫长的几千年。千年历史,千年文明,古诗词作为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我国文学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由于我国古代文化注重“含蓄”之美,所以古诗词大都“深文陷蔚,余味曲包”。因此需要我们后学者运用鉴赏来领会他们的“韵外之致”,把握他们的“味外之旨”。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文学鉴赏的层次是“初步”,主要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作为古诗词鉴赏能力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它不仅需要知识基础,还需要阅历、见识、思想、情感,以及个人的气质等。从对作品的鉴赏本身来说,又包括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如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对艺术现象的理解,对艺术技巧的评析,对艺术语言的咀嚼,等等。
所谓“初步鉴赏古诗词”,包括两个方面:一、感受作品的形象、品味语言及表达技巧。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具体指能初步把握思想内容,分析作品思路,理解艺术形象,评价艺术技巧,鉴赏文学语言。
纵观高考题目中的古诗词鉴赏,可以归纳此类题目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课外取材,但难度均小于教材内同类作品。一般不用教材以外的典故,倘用典故,则多系教材中提及的事件或人物,有助于课内外结合上考查学生。当然有些典故也还需要我们从上下文具体语境来推测。
2.注重艺术鉴赏。从作品的整体认识、意境、风格上体会和评价。
3.逐句分层理解。要求我们从原作的遣词造句中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
4.考查内容仍主要在唐诗、宋词、元曲的范围内进行,主要从内容的理解和艺术手法来把握命题。
古诗词鉴赏问题属主观性命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对同一首作品,由于阅历不同,感受能力差异等因素,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此类题目呢?
1.整体把握诗意。首先,通读全诗,找到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点,也即“意象”,再通过“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然后再将它归入古人论述的诗歌审美意境类型的“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中的某一类。将本诗的理解先定位。同时注意古诗词创作意旨――“诗言志”,一首诗必定要体现作者某一主观意愿。
2.分析本诗作者。注意调集大脑中的知识储备,搜索名作家所处的时代――大环境,和他们的人生轨迹,以及当时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小环境。然后从大小环境的交点上理解诗词反映的社会生活。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就很容易从当时“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大动荡和杜甫的颠沛流离、穷困潦倒的生活中把握住作者的创作意图。
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范文3
关键词:古诗;内涵;路径;诗魂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8-0016-03
曾经在特级教师王崧舟的一次讲座中听到这样一则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完《江雪》这首古诗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天这么冷,雪这么大,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因为老翁家里穷,所以冒着严寒出来钓鱼”,有的说“因为他是一个钓鱼迷”,还有的说“因为他刚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如此回答,真叫人啼笑皆非。甚至有学生这样质疑:“这首诗是假的,因为天这么冷,雪这么大,河面上早就结冰了,他怎么钓鱼呀?”而有学生马上反驳:“结了冰也可以钓鱼,他可以带一把小铲子,在江面上用铲子凿一个窟窿,照样可以钓鱼。”一首意境深远的经典,被解读得面目全非,也难怪王老师会调侃说:“如果柳宗元他老人家还活着,听到这堂课,一定会气得吐血。”
很明显,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这首诗都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如果老师知道当时柳宗元因为被贬,前途未卜,而郁郁寡欢,就不会把学生引进一个死胡同了。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仅仅透过字面是很难理解古诗的真实意境的,只有走向古诗的更深处,才能真正走进诗人创作时的内心世界。现就古诗教学的基本路径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从素读到细读
中国古代有一种读书方法,叫“素读”。这种方法不追求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只是反复有声地朗读,直至把诵读的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这是一种很朴素的读法。
拿到一首古诗,最初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大声地读,不仅要熟读能背,而且要读出古诗的韵律之美。窦桂梅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很重视平仄之法,他要求学生按照古人最基本的读法朗读古诗,也就是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这其实就是“素读”。这样朗读可以让学生通过声音的长短来体现古诗的平仄之韵味。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不仅能够真切感受到古诗韵律美,而且能够慢慢体会到诗人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当然,仅仅停留在“素读”的层面还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并不能真正走进古诗之中,这时就必须指导学生对古诗进行“细读”。什么是细读?用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话来说,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对其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这种读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王安石曾经用过“到”“过”“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才从“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诗受到启发,决定改用“绿”字。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通过细读,我们就能明白,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之感。
细读不仅仅帮助读者理解诗人用词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帮助读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如上面所提到的《江雪》一诗,如果认真细读,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我们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这不正体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吗?细细品读,在很多古诗中我们都能找到揭示主旨、凝聚思想、概括要义的“诗眼”,比如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中“僧敲月下门”的“敲”字,衬托出了月夜的寂静;李白的《赠汪伦》,主要写友情,诗人以水之“深”比喻情之“深”,既形象又浪漫,既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汪伦情谊的赞美。
二、从知其人到论其事
尽管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仅仅通过朗读是不能够完全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的。因此,也有人说“不知其人,难入其诗”。所谓知其人就是要了解诗人生平、思想、际遇等。因此,教师在讲授古诗时,不能忽视对诗人的介绍。只有让学生在“知其人”的前提下,才能理解诗人真正的写作意图,才能够走进古诗的情境之中,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
比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送别诗,与其他的送别诗又有不同之处。一般的送别诗多是对友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如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王昌龄却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达自己的清廉正直。要想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就必须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王昌龄本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36岁就考中了进士,通过殿试被任命为校书郎,曾经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但从43岁时受到排挤,两次被贬,一直在县一级做副职,属于8品官位。官越做越小,肯定要遭到人们的非议,因此诗人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
“知其人”对古诗的理解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同时我们还要做到“论其世”。因为诗人的创作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如果不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是很难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真实心境的。我们都知道,王安石是一位改革家,他推行变法屡遭保守派的阻挠和反对,还被辞了官。宋神宗熙宁八年二月,王安石再度出山,担任宰相,继续变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又一次离开家乡赶赴京城。作为政治家,王安石很清楚此去变法未必能够成功,他深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忧,再加上家中的儿子身患重病,因此刚离开家乡就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只有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够透彻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三、从一首到多首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其它的文学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古诗也是如此。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些例子”。因此,我们要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对一首诗的理解带出对更多首诗的学习,提炼、归纳、总结,充分发挥教材中古诗的作用。
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写的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夜泊枫桥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愁绪。中国古诗是以文化意象来作为它的血肉的,而构成诗歌的“意象”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文化象征的一种符号。我们都知道在古诗中借“明月”来寄托相思的诗句甚多,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亮”已经成为古诗中乡愁的文化符号。
在本诗中,诗人虽然在叙写忧愁,但是让人们回味的并不是这“许多愁”,而是寒山寺里传来的夜半钟声,这“钟声”在抚慰着诗人的心灵,这钟声荡涤了诗人所有的愁绪。因此,在教学此诗时,可以将古诗中有关“钟声”的诗句找出来学习。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清)陆鼎《寒山寺》
通过《枫桥夜泊》的“钟声”带出更多的“钟声”,既能使学生加深对本诗的理解,又能彰显“钟声”这一极富诗意且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意象。
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范文4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古典诗歌 阅读教学
诗是抒写心灵的艺术,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它是最富于灵气与情感的言说形式。诗歌之美,不仅源于它所表达的内容,而且表现在它所呈现出的形式上。它的内容含蓄而隽永,形式灵活而多变。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结晶。
一、开展古典诗歌阅读教学的意义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也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1.开展古典诗歌阅读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古典诗歌体现了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精髓。优秀的诗歌作品,反映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面对生活和创造生活。
读诗、诵诗,可以感受诗人一颗颗鲜活的心,可以领悟他们所传达的高尚情操,每诵读一首优秀的古诗,就像和一个高贵的灵魂在交流。吟诵古典诗歌,可以使学生感悟人生百味,体会真善美的情感,塑造美好心灵。
2.开展古典诗歌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一至二年级能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小学古典诗歌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不高。
当前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没有兴趣,即使有的学生阅读古诗,也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然而真正能完全背诵出来的究竟有多少人呢?
2.教师缺乏现代阅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没有创造性。
有的教师仅仅局限于对教材和教参的了解,而对诗歌相关的背景等知识一片空白,上课时侧重于对字词的讲解,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缺乏启发性和创造性。而学生在学习中也只进行囫囵吞枣的背诵、记忆。这样一来,本应该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诗词欣赏便变得枯燥乏味。诗歌对学生所应有的濡染心灵、陶冶性情等功能几乎丧失殆尽。而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赋予古诗时尚元素,创新阅读教学
优美的古诗韵律和谐,声情并茂,不仅可吟唱,而且可入画,更可表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够记忆65%。我们可以将诗歌阅读融汇在音乐、绘画、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之中,赋予古诗以时尚的元素,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将音乐艺术融入到诗歌教学之中。
我们认为,赋予古典诗文时尚的流行元素,将之改编为流行歌曲进行传唱,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对于很多孩子来讲,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宋词不见得能完整背诵,但是对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却是耳熟能详。王菲对声线飘渺处的处理技巧,恬淡的演唱风格,正切合此词的意境,远比教师的范读要深情得多。
诗歌富有音乐之美,选用相应的乐曲或朗读,或歌唱,让慷慨激昂、轻松欢快、委婉低沉、凄美悲怆的音乐在不知不觉中带动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达到对古诗意境的感悟。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可用古筝曲《梅花三弄》,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可用古琴曲《高山流水》,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可配江南民乐《紫竹调》等等,动情的乐音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许,在这些赋予了流行元素的传唱里,那些静默千年的古典诗歌的传统精髓,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们待人接物的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一生。
2.将绘画艺术融入到诗歌教学之中。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动人的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旖旎,“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秀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雄浑,“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幽美……这些诗情画意,倘若只从文字上去理解,那是不可能悟其精髓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大脑中想象色彩与画面,想象那无边的莲叶、朦朦的细雨,那皎洁的明月、灰黄的夕阳,还可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拿起画笔,借助线条、色彩、构图,描绘出所想象的古诗的画面。这种绘画和美术课上的绘画有很大的区别。美术课上对画法有一定的要求,古诗的绘画应尽可能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不管学生画得如何,教师都应尽量进行鼓励和表扬,并且适时评议,还可选较好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使赏诗、赏画相得益彰,从而将教学推入一个。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诗歌语言之美、意境之美的理解,又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3.将表演艺术融入到诗歌教学之中。
在古诗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它最大的优点是能摆脱那种单调乏味的朗诵和可有可无的回答,使学生真正地走进作品的深处,揣摩诗人的内心;学生的视野、思想不会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而是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最好是把学习变成一种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这是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此老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中演,在演中学,体悟诗歌的言外之意,进行联想、想象和创造。这里的表演,可以是教师的、学生的,也可以是师生同台献艺。
如教学《游子吟》:母亲密密缝着衣裳,儿子躺在床上渐起鼾声,一盏油灯,一轮明月,勾勒出了一副慈母情深的美丽图景,让人倍感温暖;教学《赠汪伦》:一叶扁舟载着李白,汪伦举杯踏歌而来,李白不禁吟诗赠友,情深意长……每一首古诗都可以演绎成一个个动人的情境故事,师生分工合作,不仅能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意境,而且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总之,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其铺排分析浪费时间,不如多读多背几首好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
参考文献:
[1]董宗森.读画歌古诗教学法[N].语文报・教师版,2009.1,(136).
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范文5
一、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3、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4、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二、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2、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3、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4、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恩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5、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6、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元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7、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三、寄依依惜别之情
1、柳树。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 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2、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四、抒盛衰兴亡之感
1、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2、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五、送边、送别之所
1、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