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一体化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一体化教学范文1
什么是一体化教学?它的特征和优势有哪些?我认为可以把它理解为:以实习车间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采用边讲边做的 方式,最终形成知识、技能、劳动产品三种教学成果的学校。一体化教学,它是以实训为特征的新型技工学校的办学思路。在这种学校里,车间和课堂统一,学生集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于一体,教师与师傅合一,“双师型”教师将真正在职业教育中充当主角,学习技能与加工产品合一,学生们将从运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本身应有的快乐。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使技校教学更加紧密地贴近企业生产 ,按需施教,活学活用,充分释放技工学校的办学能量,创造出鲜明的技工教育特色。一体化教学本应是技工教育所具备的,而且正在实践探索之中,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1. 一体化教学体现了技工学校的本质 技工学校是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一线人才。技工学校本身就是现代化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把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在生产实习中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技工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是衡量技校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志之一。从技工学校毕业的学生,有少数的人会继续深入学习,而绝大多数会直接到工厂,企业的车间工作,因此,让这些学生早一些适应车间化的工作氛围,对他们今后的就业谋生是很有益的。
2. 一体化教学是人才市场、学生两方面的需求 技工学生也是人才。技工、技师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这就充分表明了企业和社会的用人导向。在全国及省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已把技能性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技能性人才同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这三支人才队伍是我们实施人才强行战略,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随着招商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密集性企业用工量最集中的是技能性人才,因为能够使企业快出效益、多出效益。从近几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技工学生倍受青睐的事实和学生未出校门就被市内外知名企业争相预定的情况来看,证明技工学生已经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肯定。技工教育要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按需施教,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潜能。技工学校的上帝就是企业和学生,学校的各种工作归根结底都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的未来为转移,因此,加强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才是硬道理。
3. 一体化教学在逐渐发展成熟 技工学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办学规模,师资配备,设备投入,基地建设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在逐渐成熟。据目前的形势,大家都感觉到狠抓实践性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侧重地加大了对实践性教学人、财、物的投入。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大量投资下,我校正在全力建设新校区,大家一起总结经验并向兄弟院校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并且增加了许多新设备,如:数控机床、电工专业教学实验仪、汽车修理设备等,目前,我校的基本情况是,学生入学后先学理论知识,完成上课任务后再下场实习或去实训室操作,理论课的比例偏多,由此可知,实际操作量相对少些,这是不符合技校特点的。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2010年5月20日学校安排2009级机电一体化高级(3)班、中级(1、2)班、2009级电焊班、2009级数控等5个班去各企业见习实习,我带2009级机电一体化高级(3)班去新疆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区装配分厂实习,实习时间为:2010.5.20-2010.10.30。该厂规模较大,主要的生产任务是装配玉米收割机、及部分的研究项目,如:辣椒收割机等。实习时,我班同学被安排到装配线的各个工位与师傅一起学习,也有几个同学在库房学习收货、做明细、发料、发货等。装配工作是将玉米机的零散的一个个零件、及已装配形成的部件系统等,按图纸要求,在各工部按工序装配起来,形成机器,并测试机器性能验收,这样完整的一台玉米收割机就完成了。同学们在各工部参与了不同的工作,如:有人负责发动机系统、有人负责电路系统、轮胎系统、驾驶室系统等,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技术娴熟,能独立工作了。这次实习我们遇到的企业条件很好,同学们系统的学习了装配技术,同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了解了常见的机器零件结构、材料、常用件、常用标准件、牌号、还接触到了图纸等,实习期间参与了约650台机器的装配工作,很有成就感。回校后,我班同学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与能力提高了,如:机械基础、钳工、以及电类等课的任课老师们评价学生的理解力提高很多。通过实习同学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喜悦、报酬、与成功,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在此非常感谢实习厂的通力协作,本次实习对于每位同学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将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希望今后的实习场所也比较完美。
今后的设想是:我们要做到学生入学后,周周有实习,天天要练功,课在车间上,老师手把手地教,每节课要安排实习指导老师,这样可以保证实习操作的质量。从可操作性角度来看,施行一体化教学有许多工作迫切需要我们去做。首先,我们的思路要创新。思路就是出路,就是办法。技工学校的生源进口和毕业生的出口这两头都连着市场,市场的需求就是技校办学的方向。随着技校改革的深入,技校办学的市场化趋势就愈加明显,大家都有体会,现在,技校办学形势逐渐好转,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市场需求的拉动,就业形势的好转。然而,技校本身的办学理念、教育方式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技校毕业生的水平也没有提高多少,事实上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课本知识滞后于经济发展,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重点与在岗工作的技能要点不相吻合等矛盾,这将成为阻碍技校发展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用新的思路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因此,一体化教学应当成为解决这些矛盾的一种手段。其次,机制要灵活。建设一体化教学将会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例如:学制,大纲,教材,专业设置,教师的安排,鉴定等等,在这方面学校要有主见,能够自主办学。在学习方面,要调整文化课、专业课、实习课比例 ,学校可根据本校情况选择教材,各专业根据需要有侧重地安排课程,对现有教材可以进行增删。在师资配备问题上,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师,引进新鲜血液等方式调整,优化组合。
目前,我们正处于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 市政府选择我校为重点投资对象,从前年起投资近3亿多元建设我校,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我们信心百倍,正在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 新校区在2011年8月已 竣工,9月我们入住新校开始上课,学校面积比以前扩大了,增加了必要的设施,如:教学楼、实训楼、饮食服务楼、生活起居楼、新的实训设备、标准体育场等文化娱乐项目,我校的办学条件更加优越了。
一体化教学范文2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三级实训;模块化教学
1研究背景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外实习等环节构成了一种传统教学模式,其特征是实践教学独立开课或作为独立环节进行,这导致理论与实践没有融为一体,影响了教学效果[1-2]。因此,建立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3]。
模块化理论可以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教师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一门课程的全部内容按照层次和递进关系划分成模块,使理论内容、实训和技能训练在一个小模块中融为一体,使多个模块有机组合,最终形成连贯、系统和完整的教学体系[4-5]。这种模块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
2三级实训模块体系的建立
2.1课程理念的设计
我校一直致力于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职人才,我们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参照北京市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设计与实施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本课程设计紧紧围绕软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性为特征,在体系设计上追求大胆创新,在课程设置上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体现了以实训内容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依据、以模块教学为导向、以课堂设计为目的,加强实训后总结提高环节的设计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2.2课程模块化的建立
为实现一体化设计思想,我们设计了三级实训模块课程体系,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传授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级提高的多层次模块化课程新体系,如图2所示。每个模块都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教学三步曲的设计与实现。
每级实训模块内容如下:
1) 基础知识实训模块。基础知识实训模块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强调应用性,以“够用”为度,以数据库安装配置与数据库设计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知识、网络数据库的安装卸载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流程。
2) 阶段实训模块。以完成“学生管理系统”为主线,把“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的12章实训教学分解成12个阶段,每个阶段均以管理系统项目为驱动,提出项目开发中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网络数据库实用、够用的知识,掌握数据库应用技术,然后在每个阶段进行归纳总结,使学习系统化。
3) 项目实训模块。依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综合项目的内容选择了与城市服务紧密结合的实际
项目――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开展设计活动,通过项目贯穿所学知识,并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3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3.1教学内容一体化
根据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毕业生需要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即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能力、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及良好的职业素质。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以实训为中心构建了三级实训模块体系,教学内容由基础知识实训模块、阶段实训模块、项目实训模块组成。教师根据各模块的要求综合教学内容,重新组织课程,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讲授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为22∶42,将教学的切入点始终定位在全程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
各模块内容细化后的教学内容、对应课时和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序号1、2为基础知识实训模块,占8学时;序号3-14为阶段实训模块,占48学时;序号15、16为项目实训模块,占8学时。各个实训模块除课上学时,均有课外实训内容与之匹配(课外实训内容详见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使学生加强和巩固所学内容。
3.2教学组织一体化
我们使用学生熟悉的“学生管理系统”整合、序
化教学内容。每堂课都是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教学三步曲组织教学。在讲解中,教师以实训内容为主线提出问题,在解决每个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跟随教师一同操作,然后再对该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身临其境,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课上实训的任务单元。这样的教学组织体现了“做中学”的指导思想,使得教、学、做能够紧密结合,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效果,如图3所示。
教学内容仍以三级实训模块为主线,分为课堂实训和课外综合实训两方面。整个教学过程都在实训机房完成,教师在教学中先举例后总结,使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做到学有所用。每章节后的实训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深化,学生可以通过实训强化课堂内容,做到趁热打铁,消化吸收。每次实训后,学生总结实训的重点内容和注意问题,写出实训感想并以报告的形式提交。
1) 课堂实训。课堂上始终以“学生管理系统”项目为驱动,通过提出问题,解决各任务单元中提出的问题和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不仅会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更要熟练掌握查询分析器、调试程序的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企业编程规范融入教学内容,对程序的书写风格、变量定义、程序命名等均给出企业编写规范,培养学生养成专业的编程风格和习惯,并通过章节实训强化、巩固知识和技能。
2) 课外综合实训。课外综合实训教学主要在基础知识实训模块中,教师除给出两个课堂实训内容外,还给出一个课外综合实训。在阶段实训模块中,除了12个阶段课堂实训外,教师还根据相关内容将其综合为4个课外综合实训。在项目实训模块中,除了2个课堂实训外,还给出了1个课外综合实训。这种设置可以使学生复习、巩固,强化知识和技能,开阔视野,并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3.3教材编写一体化
本门课的教材由主讲教师编写,体现了一体化思路。该教材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思路组织教材内容,将课堂教学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章节实验与章节复习相结合,以一个实际应用的实例讲述SQL Server 2000的应用技巧,理论联系实际,层次分明,叙述简练,学生学后可以有立体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知识和理念。该教材已经使用3年,学生评价该教材通俗易懂、易学易用。每章的思考题和实训内容能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训练习,学起来很轻松。
3.4教师队伍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
师应是双师型教师,理论和实践均非常过硬,能够把理论讲解与实践指导结合在一起,既要博学多能、经验丰富,又要专业技术熟练,得心应手。我校教师队伍90%以上达到了双师型要求。
3.5考核方式一体化
为适应一体化教学方式,总成绩统计算方法如下:平时成绩×10%+阶段实训成绩×30%+课程设计实训成绩×2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20%,充分体现以实训为中心的考核体系。阶段性考核主要以综合性实验为主,课程设计考核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采取制作汇报提纲PPT,现场演示程序运行结果,每个学生向全班汇报的考核方式。
4小结
本课程将改革思路充分体现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体现了“教学做”的指导思想。教学采用课堂实训与课后综合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中融进实训内容,为巩固知识,拓展知识面,还设计了课外综合实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伟珍. 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2009(2):47-48.
[2] 梁燕. 新能力本位:高职课程模式构建取向[J]. 职教论坛,2009(3):14-17.
[3] 廖哲智. 高职课程建设的反思与探求[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3):64-65.
[4] 高林.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8(13):50-53.
[5] 徐涵. 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本特征[J]. 教育发展研究,2008(1):69-71.
[6] 李丹丹,史秀璋.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实训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Research of Teaching-Studying-Doing Integrative Pattern
LI Dan-dan, HU Li-qin, LIU Xue-mei
(Department of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
一体化教学范文3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PLC控制项目技术 教学实践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深入发展,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步成为职教界普遍认可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中推广与应用。笔者试图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与学,即课堂教学的组织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得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一体化教学模式主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岗位的用人需求。
1.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以能力本位为出发点,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将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灌输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而不是割裂开来。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实施的关键是理论授课与实习技能训练同步进行、紧密结合,技术应用及时落实,这对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实施
(1)教师的一体化。一体化教学的改革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专业理论课与实习指导课合二为一,要求老师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组织教学的能力。简单地说,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教学和技术“双师型”技能。
(2)学习任务的一体化。一体化教学的学习任务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实现知识点、工作相关要素以及工作过程知识的连贯性。以教学知识点为基础,以课题模块为单元,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以学生参与为核心,通过设计不同的工程项目,建立职业学习与工作的直接联系,将理论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
(3)学习环境一体化。学习环境的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将理论教室、实习车间、实训基地等不同的学习功能区域融为一体,为学生创设尽量真实的学习与工作一体化的教学环境。笔者将这样的一体化教学区称为学习工作站,基本包括:集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区、分组教学(讨论)区、成果展示区、信息检索区、工具设备存放区。在学习工作站中,学生使用工具、操作设备,通过与工作人员合作与沟通,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取得特定的工作成果,并学习到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获得必要的工作经验。
(4)教学过程一体化。教学过程是贯穿一体化教学的主线,涉及到教学组织、教学思路、方法、手段等等的改造,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一体化教学过程的中心,改变学生单纯地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潜能,实现知识接受与主动探索实践的统一。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教学特点及与一体化教学的适应性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是带有存储器、可以编制程序的控制器。PLC控制项目技术作为自动化专业领域的一门核心课程,在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中具有先天的优势。
首先,PLC的应用学习主要集中在原理结构的掌握和指令编程设计,是一项逻辑能力和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的技术学习,也是较易进行实操训练的课程。
其次,PLC设备装置比较集中,配套的电脑、调试设备体积较小,使一体化教室的改造布局较易实施。
再次,PLC控制技术的讲授能够使用项目串联,与实际工作衔接紧密,易于开展一体化教学。PLC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程,通过对生产中若干个典型性的PLC控制项目的学习,讲解了PLC的主要指令功能和主要控制应用。其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理论知识完备、技能训练强化的原则,走出了一条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新路。
三、一体化教学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课程中的应用
一体化教学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课程中的应用——以PLC控制系统项目教学中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为例。
1.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教学内容和目标分析。PLC控制系统项目是通过对生产中若干个典型性的PLC控制项目的学习,讲解了PLC的主要指令功能和主要控制应用。本课程共分为5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PLC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应用基本逻辑指令对控制线路的改造、使用步进顺控指令对顺序控制系统的设计、使用功能指令对自动化系统的设计、PLC设计的综合应用。
该任务隶属于课程的第二个模块——应用基本逻辑指令对控制线路的改造(包含三个任务:电动机的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和Y-Δ降压启动的控制)。该模块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典型任务,学习PLC基本逻辑指令的应用和PLC改造流程。该任务是此模块的第二个任务,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第一个任务熟悉了PLC改造流程方法的基础上,该任务起到对改造方法的强化记忆和熟练应用的提升作用。同时,继续学习积累新的逻辑指令,为下一节更高难度任务的学习打下基础。
该任务的教学目标:一是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实践操作、小组讨论、查询资料等方法,完成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PLC改造的系统设计、安装接线和程序调试。二是学生能在分工得当、积极配合的情况下,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从而具备积极进取精神,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具备与他人分工合作,和谐协作的能力。
(2)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PLC控制系统项目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线路的PLC改造为例,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主,在教学思路上与生产实践流程的组织严格对接:传统电气控制原理图分析交流接触器通电顺序分析确定I/O接口图接线图的设计及电路板接线梯形图及指令表的设计程序输入、调试、运行。
教师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以小组研讨方式为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对几个连贯的小任务进行分析解决。这样学生就能够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达到较好的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3)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在PLC课程中,学习工作站的布局设计分为五个功能区域,分别是知识准备区、任务实施区、资料查询区、工具存放区及材料设备存放区,如下图所示。
图 一体化教室布置
知识准备区的桌椅环形摆放,打破教师为上的传统教学观念,营造出“教(师)学(生)平等”、共同探讨的学术研究氛围,减小学生对老师的距离感,让课堂气氛更加融洽。任务实施区的工作台摆放设计亦为环形,穿插摆放,让教师对学生工作情况具有更清晰的视野,而在传统的横竖式摆放中,教师的视线容易被前排学生阻挡。工作台上的电脑为PLC编程专用,不连接外网。资料查询区配置相关书籍、连接外网和学校数据库的电脑,以及打印机,学生可以自主查询完成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工具存放区及材料设备存放区存放有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学生按需取用,用后归还。既有利于资源节约,又方便设备管理。教室前后方各设一块白色画板和电子屏幕,用以展示各小组的工作方案和PLC改造设计图和播放教师多媒体课件。基于安全因素考虑,教室两端应设两个出入口并放置消防急救设备。
(4)教学过程。PLC课程运用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流程,包括5个环节:复习导入-布置课题-学生分组完成任务-评价与总结-布置课后作业。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导,每个环节的教法设计都充分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复习导入环节,小组归纳复习上节学习的任务,教师对各小组写出的流程进行点评归纳,引导学生评选出最优流程,并通过PPT公布标准流程进行比较,可以强化记忆,并归纳出传统电气控制线路的PLC改造设计流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布置课题环节,教师不仅布置任务,更要指导各组独立制作工作方案。学生分组完成任务环节是锻炼实操能力和协作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只需从旁给予适当点拨。评价与总结环节强调师生互动的共同总结,先由各组叙述本组分析和完成任务的过程,再由各小组间互相评价,最后由教师对整个任务进行讲解,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强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纠错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一体化教学,紧紧把握 “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温故知新”和思维方法的教学,融合“工学结合”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了很好的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对PLC改造方法掌握的熟练程度显著上升,对学习中“举一反三”的重要性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们的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团队交往和配合的能力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不断贯彻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情感、团队凝聚力和荣誉感、社会责任也都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赋予他们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郭利霞.高职PLC原理及控制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6).
[2]田晓娟.PLC应用技术一体化教学探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4).
[3]周爱珍,王和平,金辉,程斌.中药炮制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药导报,2011(4).
[4]张雁平,昊雄彪,花有清.高职院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1).
[5]邓慧君.利用任务驱动法 促进PLC课程的一体化教学[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10).
[6]于佳丽.浅谈汽车类《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一体化教学[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一体化教学范文4
关键词:职业院校 数控编程与操作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随着数控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职业职业院校列入教学计划。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果只注重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很难达到相关企业需求,难以在社会立足。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集“教、学、做”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的全程参与,实施“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教中做”,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学习与训练,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职业院校《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亟需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探索。通过对该课程长时间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我们拥有了一定的经验教训,现总结出来,以期共勉。
1 选用教材
我们选用的教材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吕宜忠主编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该教材分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两条主线,理论知识部分深浅适度,操作技能部分特色鲜明。具体分析,该教材包括数控编程与操作基础、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削和加工中心编程与操等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又分为若干课题,每一个课题包括学习目标、任务展示、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思考与练习五个环节,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该教材以课题为教学单元,把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巧妙地融入到各个课题中,增强了目的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例如,在“轴类零件编程与加工”这一课题中,首先列举了五条学习目标;然后列举了本课题的任务展示,是对一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在知识学习这一环节,介绍了进行轴类零件编程与加工中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知识;在技能训练这一环节,介绍了程序编写和机床操作的各个环节与步骤;在思考与练习这一环节,列举了对于这一课题的主要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方法的知识。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轴类零件的编程工艺、编程方法、操作技能,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过程
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与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严格执行理论浅化、技能实用化,以能力为本位,在方法上、过程上严格按照企业需求,与企业生产“无缝对接”。首先,多渠道强化数控编程与操作技能培养,适当加大实训教学时间比例。结合《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有步骤地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其次,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多种模式,特别是“情景型”模式,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螺纹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这一课题时,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完成:①在一体化教室里,通过播放一个学生实训和企业生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本课题所要学习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熟悉工艺分析、程序编制、机床操作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对本课题有一清晰认识。②讲授螺纹类零件编程过程所应用的各项指令,首先利用动画演示该指令的动作过程、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利用这些指令进行编程训练,并将这些所编写程序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检查,以检验是否准确。③将检验合格的程序输入数控机床,加工出符合课程要求的工件,真正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 在实践中完成作业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做”是核心,教师在做中教、教中做,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教师角度来说,教与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学生角度来说,学与做紧密结合,相互影响。《数控编程与操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以教师、学生的“做”为平台。例如在“成形面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这一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同学们通过工艺分析、编程指令学习、程序编写、计算机仿真检验、数控机床加工后,老师再将关于成形面类零件的专项任务安排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企业进行调研。通过专项任务的实施,使学生更熟悉相关企业对于成形面类零件加工工艺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工艺分析、工艺处理、工艺应用、工艺方案的制定等方面能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成形面类零件的工艺能力。
4 实现工学结合
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在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穿行一些课题。这样做的效果,一是可以强化学生的做中学、学中做;二是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三是在学习、实践中增加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加快实现从学生到企业生产者的角色转换。
当然,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是我们无法解决,或者是无力解决的,比如如何更好地将该教学模式与企业生产有机结合的问题,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积极探索,争取有更加实用、有效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
参考文献:
[1]杨洁.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3).
一体化教学范文5
【关键词】中职化学 一体化教学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187-01
一 中职化学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中职化学课程一体化就是将化学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实验教学进行整合,将化学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验教学融为一体。同时,中职化学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场所可以安排在具有实验器材和教学器材的实验室,师生双方可以边学边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抽象概念变为直观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业务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 中职化学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1.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化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实验仪器的操作使用,从而让学生具备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化学分析和检测的能力。显而易见,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有着紧密联系的课程,大部分章节都有对应的实验。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进行实验教学,这样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不能够让中职学生更好地进行化学课程的学习。
2.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质上是“教、学、做”一体化,即在理论的教学中穿插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直观的学习,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让感性认知能力来弥补理性认知能力的不足,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沿着实践的阶梯逐步前行,并且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完成从初学者到熟练者的成长过程。由此可见,中职化学教学如果能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而且还能通过实验教学激发中职学生的感知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弥补基础差学生的理论知识的不足,提高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从而改善中职学生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的成效。
三 中职化学一体化教学的对策
1.编写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
要实现中职化学一体化教学,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做的就是编写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要制定一个与化学一体化教学相适应的目标和任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必须要体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和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中职学校教师要从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应学校所培训技能人才的需要来进行课程标准的编写。有了课程标准再编写教学计划,紧密结合实践的要求,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2.教学场所的准备以及教师的培训
中职化学一体化教学要求的是化学理论与化学实验能够进行一体化教学,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并不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可以进行中职化学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场所,并且在这个场所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教学仪器供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同时,笔者认为要实现中职化学一体化教学,教师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中职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可以采取校外和校内培训方式。
3.更新教学模式
在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先在教室里面上化学理论课,然后再到实验室上化学实践课。这就容易造成中职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往往出现遗漏化学理论的现象,导致化学实验的不完整,不能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验。如果我们采用化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合理地进行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学了理论后就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领会相关化学知识的能力。如果我们还运用传统的模式,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就会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理论知识灌输,不利于操作技能的提升。
4.激发兴趣
一体化教学范文6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 一体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179-02
前言
当今人们生活在一个电子世界中,从机器人、航天飞机、宇宙探测仪到工农业生产中的自动控制装置到人们生活中的彩电、移动通讯等,电子技术无处不在,可以说电子技术在现代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医疗、通信、工农业生产及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并起着巨大作用。所以理所当然模拟电子技术成为高职机电、电气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现在的技校基本上实行的是二加一教学模式:两年在校的理论和技能学习,第三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所以两年的学习任务非常艰巨。那么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尤其像模拟电子这种概念抽象、原理难懂的课程?唯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发教学新思路,实行课程教学改革,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按照“理论讲授+实践”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为两条线,理论与实践分离,先理论后实践,由于电子技能训练常常需要以理论为指导,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程本身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虽然也采用了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学生仍然觉得难懂难学,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在实践中,很多电路也是实验台上现成的,学生对电路装接逐渐失去兴趣,只会按照实践指导书机械地重复实训步骤,效果较差。另一方面,技校生对专业基础课学习不够重视,认为专业基础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其专业实际中用到很少,因而只是为了应付课程考试而被动的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势在必行。
二、模拟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改革思路
1、确立电气电子行业的专业方向,构建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我们应该根据电气电子行业的职业特点,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和相关企业的专家顾问论证,从分析电子技术应用企业已有的或者新出现的职业岗位特点入手,列出企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点,技能要求,再根据职业情景和职业能力的同一性原则,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职业性专业体系,然后全面修订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整合构建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
2、设计教学项目
为打破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在课程的设计编排中,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项目式”的教学设计。将学生应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又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以项目任务为引领,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也从灌输学生知识变为引导和辅导学生学习。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采用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方式非常必要也很可行。本文在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采用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的内容编排,以实际生产中的产品――语音放大器为导向,将语音放大器制作这一具体项目,分成7个任务,先是学习“常用电子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再安排“语音输入放大电路的制作”、“音调调整电路的制作”、“功率放大电路的制作”、“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正弦波信号源的制作”,最后是“语音放大器的整机装调”。在每一个任务中都配有教学目标、任务引入、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考核、思考与练习等环节。这些综合性的电子制作项目基本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性,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得到职业能力、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到培养。
3、建设“学做合一”教室
要实现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所以,根据课程改革和项目需要,及时建设“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室,是实现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保障。一体化教室内应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焊接调试工作台、电子仪器、课桌椅、另有前后各两排供学生储存工具和材料的柜子,可以容纳一个班(约50人)学习。
4、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相关理论知识溶入操作过程,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怎么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论讲解占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要求学生在做中学,认识元器件――焊接水平、工艺的提高――实现某一特定功能电路板的完成――基本电子技术知识体系的形成,都是学生在项目训练中通过自学、互相帮助、努力探索和实践来完成。学生通过项目的实践和完成,培养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现场教学、案例分析、辩论会、实训操作技能竞赛等形式进行课堂训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5、一体化教学考核、评价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项目积分”的方式,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质量考核,用鼓励加分的方式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各项目的考核可以分为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积分、实际操作积分、作品效果积分、课堂表现和出勤等几项内容组成,每项积分又分小组积分和个人积分两项,小组得分高,个人得分也增加,反之亦然。
其次,引用有效的评价机制。评价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也要有自主评价的机会。在课堂上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式。还可以以展示作品、讨论交流等方式来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自我衡量,以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通过互评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和欣赏他人的态度;师生互评可以帮助教师查漏补缺,不断修正不足,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只有形成公正、客观的评价机制,才能给学生学习动力,真正起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三、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要实现一体化教学,最终得通过教师正确有效引导来实施,所以教师本身得具有过硬的一体化教学技能。对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前提,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利用节假日进工厂顶岗锻炼,参加技能培训,让实习老教师传、帮、带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培训;从企业引进优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学一线;聘请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老师。这样以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水平,以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四、总结
课程建设和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技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施一体化项目教学改革,是电气电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探索。一体化教学把理论和技能教学穿插在每一个项目教学始终,通过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随着教学项目的逐步复杂,学生掌握的知识也进一步升华。同时,一体化教学模式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由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增进了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感情。总之,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和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改革配套措施,规范做法,我们将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中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方法,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添彩。
参考文献
[1] 朱运利,虞未章.高职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9),179-182.
[2] 韦穗林,蒙联光.“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2(4),132-133.
[3] 魏亚坊.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55-57.
[4] 苏志红.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210-212.
[5] 潘春月,颜晓河.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学改革探索[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报,2005(3),79-80.
[6] 崔成旺,曹伟.基于任务驱动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05).
[7] 李军.“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型高技能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08).
[8] 孙会淑.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08(15).
[9] 杨艳.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绘画类课程探索与教学实践[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