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吉思汗和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吉思汗和鹰范文1
一、设置有效的教学目标——溪流百川终入海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是灵魂,同时又对语文教学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越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教材的处理上,我紧扣课题,以品读成吉思汗和鹰之间的“爱”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直奔“成吉思汗和鹰”的关系,以“爱”为线索展开一系列的教学,从而领悟到因为“爱”,鹰成了成吉思汗的亲人、朋友、向导、助手;因为“爱”,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了“罪不可赦”的杀手。让学生在情不自禁中明白了教训。通过板书理清成吉思汗和鹰的密切关系,梳理了课文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现了课文教学的完整与有效性。
二、设置有效的问题—— 一枝一叶总关情
合理有效的问题设置,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心智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说来,我们判定一堂课的问题设计是否有效,有三个标准:1.能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2.能否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3.能否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在学段目标引领下设计好阅读思考的问题。设置问题时,要做到提问的连贯性,环环相扣,问题的提出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
教学中,我抓住一个“爱”字,牵一发而动全身,串起文本思路。有效地实施了师生对话,所有的问题循着“爱”的线索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伸展解决,每个环节丝丝入扣。如,同学们都找到了哪些鹰救主人的动作词?从鹰的四次动作的词,你发现了什么?鹰呀,你为什么要去救他呢?你把成吉思汗当成什么了?成吉思汗把鹰当成什么了?
这样的问题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让学生步步攀升,层层深入,感受成吉思汗和鹰之间的“爱”,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三、设置有效的语言品味——巧将金针度与人
2011版新修订课标也明确增补了“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己深入的解读引领学生把目光投向文章中精彩的词句。若将其置于整个作品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就能有效解决教学的难点,拓宽有效教学的途径。其次,要设计钻研文本的“导”。有了值得钻研的“点”,还要有具体有效的方法引领和指导。教给方法是新课改课堂的亮点之一,教师应着力教给学生种种“点石成金”的方法,而不是只给现成的答案。比如品味语言的方法,品味语言可以用换词法、颠倒语序法、删除法、比较揣摩法等进行,力求自然而深刻。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潜移默化地渗透学法的指导,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味,深入理解。在理解鹰对主人忠诚的爱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鹰的四次撞杯的动作的词语,对比理解这四次动作的程度不同,通过多种形式读文,让学生体会出鹰的动作一次比一次猛烈,带领学生透过鹰动作的词语走进鹰的内心,引导他们声情并茂地朗读,感受鹰救主心切的思想感情。在品读词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使学生获得了长久的品味语言的方法。
四、设置有效的朗读引导——未成曲调先有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这就是有效性朗读。
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朗读,以自己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感受鹰的心理活动。“见此情景,心里大声叫道——”“看到成吉思汗不懂劝阻,又把杯子举到嘴边,你更加急切地呐喊道——”“看来不喝到水不罢休,你心急如焚地扯着嗓子喊——”“他向你发出最后一次的警告,你还要去救他吗?”就是这样恰如其分的教学语言,一而再、再而三的激发、调动起学生的感同身受,喊出鹰的内心独白。学生的思维既不脱离教材诱导与课堂教学,又有超越创新的一面,学生我心想我感,我言抒我心,真正走入鹰的内心世界。感情朗读指导跃然纸上,从而达到“情至语至”。此时,教师四次顺势导读鹰四次救主的片段,无需进行朗读知识与技巧的指导,学生的朗读自然能打动自己,感染别人。
这样的朗读引导,不仅利于学生对课文中主人公情感的深度体验,更有助于全面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在这一朗读对话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并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
成吉思汗和鹰范文2
一节精彩的课,肯定经过教师精心的准备,还有学生的积极互动。可你经历过这样的课堂吗?当老师拿着课本让学生读课文时,突然发现师生所用的文本内容不一样,此时,你会怎样呢?这是一节大型的教学展示课,台下坐满了听课的老师,你会怎么办呢?如果你听了特级教师张伟在连云港执教的《成吉思汗和鹰》这一课,也许你就会从中受到特殊的启示。
【课堂实录】
那是一次美丽的邂逅,我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张伟执教的《成吉思汗和鹰》这一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当他突然发现与学生所持教材不一致的时候,他能机智地因势利导,活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文本的对比阅读,教学效果出奇的好。张伟老师这种处变不惊、巧妙应对的做法堪称典范。
片段一: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1―8节,思考:他到底喜不喜欢这只鹰?用笔圈画出来。(学生读课文,用笔作记号)
(片刻后)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回答?(教者指名学生回答,却发现语句与自己所持教材有许多不同之处)
师:真没有想到,大家拿到的课文与我的课文不一样。(笑笑)那我们就请一位同学先读你们的课文,我再把我的课文也读一遍,分析一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师生分别朗读自己所持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自由地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我的教材中用的是刀,而您的教材中用的却是箭,这两者造成鹰的受伤程度不同,而在空中飞翔的鹰,用箭射杀更为合理。
生2:我的课文中写大毒蛇的尸体只在池边,而您的文中写它的尸体占满池中,这明显写出了毒液侵占程度的不同。
生3:我的课文中是风把杯子吹了下来,而您的文中是鹰向杯子撞了下来,前者所描述的空间距离不够合理。
生4:(补充)成吉思汗紧紧地端着的杯子,也不可能被风吹掉。
生5:您的文中最后还写道:“他把鹰放进了猎袋里。”这样更能表现他对鹰的疼爱。
……
在教学这一片段时,我不禁被张伟老师的教学机智所折服,面对不同的文本内容,他没有太多的惊慌,反而显得异常镇定,只经过短暂的思考,便想出让学生们将自己所持的文本内容与他的教材内容加以辨析的方法,去感悟两种文本的不同之处,然后再揣摩、品味文本的精妙,润物于无声之处。
纵观两个文本的内容,张伟老师手中的内容除了在用词上更显精准外,在结尾处也更具体生动。
片段二:
师:同学们,成吉思汗为什么要将鹰放进猎袋?而你们拿的那个教材却没有说呢,他只是将鹰落在了山谷里,为什么?
生1:那是他为了留下惨痛的教训,想以此为戒。
生2:从这里可以看出您的教材更完善,文中还提到“这是最后一次了”也是为了说明鹰与主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师:请大家再比较一下两种文本内容最后的结尾,哪种写法更符合读者的心理?
生1:您的教材内容更能体现他当时内心的懊悔,他认错了。
生2:我们拿到的课文内容在写成吉思汗杀鹰的动作带有谋杀的意味,根本不能体现他的爱鹰之情。
……
这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教者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进而让学生加以比较分析,畅谈内心感受,让智慧不停地碰撞,闪射出思辨的光芒,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使文本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感知与实践行动,帮助他们树立真正的价值观。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我认为,在我们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便可以通过比较、辨析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一、 对比,体味情感
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旦教师点拨得当,便能够使学生很好地把握文本的意境,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文情愫。记得我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学生都被肖邦的爱国情怀所感染,沉醉在仰慕的情感之中。但这一爱国音乐家的英年早逝却让人们更加痛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这种情感呢?我就采用句子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①当时他才39岁。
比较
②当时他39岁。
上下两个句子,仅仅只有一字之差――才,但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却迥异不同,在这样的对比下,学生只要诵读体会,就可以真切地感悟出人们对肖邦过早离世的惋惜之情。
二、 对比,走进文本
有些文本内容,在前后文的写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不乏一些变化,为了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前后比较,发现其中的深层意蕴。
《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在描写敌我双方交战情节时,结构相似,都是采用“进发开火结果”这一线索组织材料,但在教学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分别进行对比阅读,反复辨析,一定可以体会其文本内容所蕴含的不同感彩。写敌军进发是“偷偷地摸来”,而我军则是“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面对日军偷袭,我军是奋起还击,而当我军大刀队员攻击时,日寇却是猝不及防。日军先前夺得卢沟桥时,我军虽然伤亡较大,但仍能暂时退守宛平县城;可我军在次日的夺桥一战中,日军却是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最后全部被歼。教者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如果能够让学生比较辨析,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出人们对敌我双方不同的感彩。
三、 对比,感悟写法
这种方法大多对课文中内容的顺序作一定调整,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写作手法。如在教学苏教版《鼎湖山听泉》一文时,第四段第二句是这样写的:“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如果将这句话中“聆听”“辨识”“品味”三个词语的顺序颠倒一下,学生便能体会到作者是按“听泉”时的顺序写的,即聆听在先,随后辨识,最后品味。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对比阅读这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只要运用得当,一定会让学生大大获益,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情感得以升华,不断地荡起思维的涟漪。
【参考文献】
①刘祥:《浅谈阅读教学中对比方法的运用》,《教育科研》2010年第20期。
②桂海莲:《对比体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第7期。
③孙双金:《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9期。
④徐丽:《引导对比朗读,感受阅读发现》,《小学语文(教学版)》2009年第1期。
成吉思汗和鹰范文3
哈日图热格森林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北部的阿拉套山南麓,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哈日图热格森林公园成立于1994年,2000年被自治区林业厅批准为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面积268.48平方公里,森林覆被率为45.1%。这里有充满传奇色彩的佛憩洞,令人费解的石人及排列有序的乌逊古墓,神秘的古岩画,残留战火硝烟的古卡伦,至今考古学者无法定性的石翁仲古墓,誉满边防哨卡的神牛墓等人文景观;有雄大气派的西天门,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的棕熊石、八戒崖,含笑屹立的寿星石,神秘莫测的神龙洞等地文景观;有银花朵朵的九天飞瀑、珍珠瀑、灵隐瀑,富含多种矿物质的仙泉、净身泉、月泉;景致美丽、令人浮想联翩的七彩湖等水文景观;有亭亭玉立的白桦林、苍翠挺拔的云杉林、千姿百态的灌木林、满山遍野的奇花异草,寻常可见的雪豹、金雕、北白肩雕、北山羊等生物景观。
根据史料考证及博州史料记载,宋朝嘉定1217年,西征的成吉思汗行至艾比湖畔,心情无比激动。按理去伊犁之道是:自沙山子阿卡尔沟到伊犁,道路十分艰辛,成吉思汗发现按地势走向顺山直行可能道路会更好,又听当地牧人讲顺山西行,有一高山湖泊很美,湖周围水草丰茂很适合放牧。成吉思汗即命几十人的分队顺山西去探路,几日后探路分队禀报顺山西去伊犁沿途草木茂盛,高山湖周围更是天赐放牧牧场,便于部队休整、补给。于是,成吉思汗决定顺山西行去伊犁进攻中亚。此消息一出,居住于赛里木湖周边的游牧头人,怕成吉思汗借西征占据草场,随即商定乘夜袭击成吉思汗营地。是夜,乌云密布,凉风习习,由于连日行军成吉思汗已兵困马乏,夜里酣睡之时,成吉思汗突闻帐上雕鸣不止,起身出去观望,见一金雕携金光向西北方向飞去,凭多年征战经验,深感情况特殊,随即命令随从整装待命,而此时游牧的偷袭马队已至成吉思汗的营帐附近,成吉思汗率随从奋力拼杀,终获全胜。此日成吉思汗派两员大将按金雕飞去的方向寻去后至一沟内,发现此沟景色优美,金雕翱翔。又听当地牧人讲,山谷中有一位能洞察人世间未来之事的活佛,很是惊奇,随至沟内寻找,发现一洞,洞内一位身着袈裟的活佛拱手道:“去吧。”随金光一闪而消失。两员大将向洞内活佛叩拜后,立即回营向成吉思汗禀报。成吉思汗猜想一定是佛派金雕给自己报的信,才使自己免遭偷袭。成吉思汗本想亲自去拜见活佛一表感激之情,但因战事很急,只好放弃。金雕翱翔、活佛修炼的绿树成荫、河水咆哮的沟,因此得名哈日图热格。
哈日图热格冬暖夏凉,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哈日图热格密林小径的清幽,危岩峭壁的雄奇,飞瀑流水的澄明,绿草繁花的明丽,都显示出其一步一景,如诗如画的特有风姿,充满了神奇的魅力,给沉浮于现代都市的人们留下了一方返朴归真的空明境界,使人们在这片世外桃源中感受自然,愉悦身心。进入谷口,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谷内山势雄伟、峭壁如削,山峰雪冠极顶、云遮雾罩。山坡苍松茂密、松涛阵阵,谷底白桦葱葱、山花漫野。两山对峙之中,一水穿其间,冲击山石,飞溅的水沫如白絮银丝。溪水因地而歌,铮然出声,错落有致,有如松涛,有如竖琴,雷鸣倾盆之声,铮铮淙淙之音,响彻山林之间。更有“一线天”“冰笋洞”“盘龙山”等奇观。游人自可举首蓝天一线,两崖鹰嘴对啄,窄处不过数米,悬崖压顶不坠,白云苍鹰、悠然而过,沟底水击崖壁,洞穴数处,小者容人蜗居,大者犹如屋宇;洞中冰笋、冰瀑晶莹剔透,或千娇百媚,或简约雄齐。谷中崖畔毡包木屋点点,牛羊成群、牧歌阵阵、牧童嬉戏、炊烟袅袅,身居其境,心旷神怡,恰似世外桃源,又似一幅水墨山水佳作,被誉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明珠。峡谷还有山珍猛禽、名贵药材等。进入秋季,哈日图热格景色格外美丽,参天的杨树和挺拔的桦树披上金装,把整个大峡谷浸染得流光溢彩。
哈日图热格山谷沿河上行,以木桥为段,七道小桥无意间把峡谷的自然景观分成7段,可说是峰回水转,步移景换,各具特色。七桥尽过,可观原始森林全貌。
一道桥“雪浪青峰”。由山口进去,山脚下,一条清澈明净的小河从密林中奔流而出,由于峡谷落差较大,水击石鸣,从远处便可听到涛声如雷。两岸青峰峻拔奇崛,高入云端。即使是盛夏季节,山顶上仍是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山腰处苍松茂密,风雨不透,山坡下河柳成荫,绿草如毯。山外骄阳似火,山中四季分明。
二道桥“白桦写意”。白桦林是这里的主要景观,俊俏挺拔的白桦是山中的骄子,伸展着优美的枝叶,由山口谷地从容潇洒地向山上走去,汇如云杉的海洋。林中鸟语花香,清净幽雅,光影斑斓,树叶婆娑。人们徜徉林中,倍感惬意。
成吉思汗和鹰范文4
他创造了把蒙古游牧民族与中亚及欧洲的穆斯林文明、基督教文明沟通的渠道,他和他的子孙足迹遍及如今的俄罗斯、保加利亚,今天的中东地区,他们的驿站遍布征服地区,庞大的物流体系也由此建立,商人群体在蒙古帝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吉思汗成名以前的名字是铁木真,当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也速该刚打了胜仗,抓了个叫铁木真的俘虏,父亲就按照蒙古习俗给他起了这个名字。铁木真童年时期他的父亲被附近部落的人毒死,他的母亲就领着他和几个兄弟开始大草原上的流浪生活。铁木真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他从一无所有开始,逐渐联合、吸收周围的人加入自己的队伍,很多人投奔他也是看中了他是支潜力股。依靠巧妙的周旋策略,铁木真击败了草原上强大的王罕部、乃蛮部等,1206年被众人推举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成功除了蒙古骑兵的闪电战、强有力的组织才能等因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快速学习。崛起前的蒙古人处在当时文明世界的,他们既没有可以自傲的工具制造技术,也没有资源,连成形的文字也没有。而征服的路上遇到的对手,在文明程度上都大大超过蒙古人。成吉思汗有着超人的整合新鲜事物的能力,他在征服一个文明程度高于自己的对手后,立即吸收他们在军事、制造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服务于下一次征服的需要。
1207年,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西夏。与广阔的大草原不同,西夏王国有坚固的城池,还有大约15万人的军队,是成吉思汗西征军人数的两倍。如何跨越高高的城墙,让敌人束手就擒?成吉思汗自己摸索出攻城战法,如切断敌人周边的后勤补给,还试着引黄河水灌城,但由于工程技术上缺乏经验,蒙古人虽引水成功,但水却冲垮自己的营盘。此后的1211年成吉思汗攻打金国,他在战争中观察到,汉人工匠会制造围城器械,有对准城墙投掷石头的抛石机、有抛出燃烧液体的弹射器,还有发射大量箭镞的弩炮。
成吉思汗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是一介武夫,只会攻城之后实行大屠杀,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攻打金国时,他俘虏了耶律楚材,此人对占星术深有研究,又懂蒙古语和汉语,而且熟悉书写和律法以及定居民的传统,在帮助成吉思汗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方面,耶律楚材贡献很大。每次征服中亚城市后,成吉思汗都会派书记员去按职业划分平民,专门职业的人包括任何能用各种语言阅读和书写的人――书记员、医生、天文学家、法官、工程技术人员、教师等。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帝国的人才资源,借以管理不断扩展的疆域。
舍得重赏看重忠诚
成吉思汗建立盖世功业的另外一个秘密是,他舍得重赏有功的部下。对于他的随从而言,跟着成吉思汗无非是为了战胜敌人后,能分得战利品及俘虏,这是他们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蒙古人对外战争就是一种独特的生产方式,他们通过不断的掠夺战争来维持帝国的运作。一旦成吉思汗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这些人也会离他而去。成吉思汗当然懂得这点,他不像西楚霸王项羽那么小气,手里拿着官印反复把玩却舍不得兑现承诺。
成吉思汗每次攻城得手,会首先把城中所有富户的财产调查清楚,然后将居民赶出城外,将城中财物抢掠一空。蒙古官员会待在一定距离的城外,等待着带给他们登记在册的掠夺物。蒙古人将这些财产视作他们在群猎中的收获一样,在全体蒙古人中按照其等级进行分配。一般可汗分得10%的份额,而孤儿寡母也有份。可见成吉思汗遵循的还是古代部落那种原始共有的基本观念。
当然,他激励、重赏下属并不是没有原则,而他最看重部下的一点是忠诚度。如果有人在遭到进攻时杀死主人来投降,成吉思汗会杀死这个投降者。曾有一次19人被追击逃亡,他对大家追随他表示感谢,并发誓永不忘却。这一事件表明,成吉思汗追求的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种族及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他建立帝国的主要依靠是一群伙伴,而不是亲属。
野心成就大事业
除了上面两点,野心对于成就大事业的人可能是更重要的。假如没有掠夺中国南方及中东富庶地区货物的野心,成吉思汗可能一辈子安逸于草原部落惬意的生活;假如没有征服广大文明地区、攻城拔寨的雄心,成吉思汗可能根本学不会攻取固若金汤的城池的战法。
成吉思汗恰恰不满足于过一个草原部落酋长的生活,他要的是奇货宝物、广袤的土地与美女。他曾经问手下将领:你们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是最惬意的?将领们回答的是蒙古人一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春日带着猎鹰去围猎。成吉思汗对幸福的定义则很奇特:一个人能体验的最大快乐,就是征服敌人,并且驱赶他们。牵走他们的马,夺走他们的财产。看着他们最亲的人泪流满面,并把敌人的妻子和女儿揽在怀里。
成吉思汗和鹰范文5
20世纪60年代初,我就读于伊金霍洛旗一中。每逢周末,我总是要约伴到乌兰木伦河玩耍。只见河床逐年变宽,混浊的河水日夜奔流。河东是漫漫沙丘,河西岸边怪石嶙峋,沟沟岔岔里遍生奇花异草,其间有不少的奇鸟怪兽……每逢雨后的清晨,在村西那条河上,不时要出现飘飘渺渺的有山有水有树有高楼的美妙景象。追上去观看,哦,消失了。老师说,那是海市蜃楼。
弹指一挥,我中学毕业回乡务农。
一天大雨过后,我特意跑到乌兰木伦河看洪峰。混浊的河水如猛兽,奔腾着,咆哮着,卷着树木、庄稼,还有牛羊付之东流。沿途的百姓愁眉苦脸,有的望河兴叹!有的求神保佑……年复一年,苍天无语,神仙难保。
1958年在乌兰木伦河上游,曾建成了一座中型水库。可在1961年7月中旬被连降的大雨冲毁。那日,山洪涌满水库,从溢洪道土堰漫顶而决口,冲毁大坝长达38米,库水卷着2700多民工苦战几年的血汗,卷着鱼苗,卷着众多百姓的泪水和悲叹,滚滚逝去。从此,当地老百姓再也不敢提及重建乌兰木伦水库的大事;从此,也给全旗各族人民群众心里,留下了一笔深深的遗憾!
当时的乌兰木伦河,已经成了一条深川大沟。河两岸大片干涸的农田、牧场,在洪峰的不断冲击和沙魔的侵袭下更加干旱。如何整治乌兰木伦河成为百姓关心的难点问题……
2003年前,康巴什还是伊金霍洛旗的一个贫困乡,乡政府所在地建在一个半山坡上,仅有几排简易的砖混结构的平房。全乡境内多山多陵多沙;一条油路两旁远远近近散落着一些农家住户。农牧民长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传统的农家生活。
转机出现于新世纪曙光来临之时。
2000年鄂尔多斯市提出了“一市两区,三个组团”的战略思想;2003年市一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市府驻地由东胜迁建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长眠的圣地——伊金霍洛旗康巴什,代表了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2004年康巴什新区大开发,大建设的序幕拉开了……与此同时,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于2003年作出重建乌兰木伦水库的决定。对此,有人怀疑,有人叹气,也有人赞许!
在全面调查研究、勘察、设计的基础上,一支技术过硬的建筑队伍开进了乌兰木伦河上游。水库以周边城镇工业供水为主要目的,兼有防洪、减沙、养殖、灌溉等多种用途。水库建成让当地人民重燃希望。乌兰木伦河正在成为造福百姓的“蓝色宝库”。昔日,沙原上“海市蜃楼”的幻景,而今变成了现实。瞧,隔河相望的鄂尔多斯新城——康巴什新区蔚然落成。阿勒腾席热镇与康巴什新区,拉大对接,连为一体。乌兰木伦河上游一桥飞架,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沿途的群峰,松柏蓊郁,苍鹰恋绕。
作家徐兴邦目睹此情此景,即兴赋诗:
昔日漫漫沙丘带
而今沸腾建筑群
纵横油路通四方
阿康一体展新容
乌兰木伦湖,随着岁月的流逝,记载着岁月的沧桑,讲述着百姓的苦乐,折射出改革的胜景,昭示着美好的未来……
几度春秋,几经开拓,如今,康巴什新区已经变成了一方春潮涌动的绿洲,到处洋溢着“玉树琼花满目春”的壮景。
一座松柏蓊郁的苍山之下,连在一起的三幢造型典雅的党政大楼,气势恢弘,雄姿英发。犹如万仞蓝天图腾的雄鹰,矫健勇猛,活力升腾,欲与天公试比娇。
宽阔的成吉思汗广场,五组宏伟的青铜雕像气势非凡,展现出色彩浓重的草原文化气息,诠释了鄂尔多斯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广袤的外延。
“天驹行空”、“草原母亲”、“海纳百川”、“闻名世界”、“一代天骄”五组成吉思汗雕塑群,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一个平凡的角度,一个深层的角度,将一个伟人的成才与成功放在群体中去展现,使人产生真实感、亲切感、崇敬感和民族自豪感。
外观风格独特的鄂尔多斯红岩石博物馆,古朴典雅,尽显鄂尔多斯的风姿。状似蒙古族妇女头饰的民族剧院建筑,体现了浓郁的草原民族歌舞特色。会展中心凸显时尚,借鉴沿海城市会展设计,刻绘出晶莹剔透、别有洞天的景致。
康巴什新区东边的汽车城,西边的景观河,中部的鄂尔多斯大学,寥寥几笔,勾勒出了康巴什新区的多种功能和诱人的发展前景。
城在园林中,林园在城中。又是草原新城康巴什独特的景观。行走在宽阔的四通八达的康城大街上,只见绿树婆娑,繁花竞艳,条条大街,花草相连,仿佛流动的绿色音符。
欣赏康城的夜景,诗意葱茏。五颜六色的街灯,灯火阑珊,互相辉映,妩媚多姿,格外迷人。节日的康城之夜,更是张灯结彩,灯火辉煌,人群熙来攘往,如意吉祥。
生活在文明城市的康巴什居民,同样具有美丽的心情。入乡随俗。来自康巴什新区的居民多数蒙汉杂居,亲如一家。久而久之,都养成了蒙古人的生活习惯,语言互通,礼俗大致相同。淳朴、豪爽、好客,是康巴什人古朴的民俗。客人将至,不论是否相识,总是一面热情问候,一面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致礼,请客人入室,便端来奶茶、炒米、奶食品;进餐时,必备草原美酒,山地羊肉款待。遇有特别高贵的客人则有“乌查之宴”彰显民族特色。
经过7年多的艰苦奋斗,康巴什——昔日青椿山脚下的荒原已经建设成一座靓丽的新城,成为鄂尔多斯展示对外形象的“城市名片”,成为“鄂尔多斯模式”的精彩缩影。草原新城康巴什已经形成了城在绿中、水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市生态格局,成为中国首座环境艺术示范试点城市。
正如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党委书记石燕杰回答记者采访时所讲:“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宽泛的大家庭。如果一座城市的居民、甚至外来人口都能够以城为家,以邻为亲,这座城市就会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梦想,我们集中精力把城市建美,建绿,创造人与大自然亲近的空间,让市民心情愉悦。”
康巴什,一座大气轩昂的城市。她怀抱各种款式新颖的高楼大厦,造型独特,风格各异。每幢楼都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件艺术珍品,既包含着浓浓的寓意,又洋溢着现代文明的生活气息。
时代赋予康巴什使命,市场赋予康巴什活力,生态赋予康巴什和谐,艺术赋予康巴什魅力!
啊!是可贵的鄂尔多斯精神,激励英雄的草原儿女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最新最美的画图,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将城市变成风景,又将风景变成资本。短短几年,就拼搏出“康巴什速变”,创造出“康巴什模式”,诠释了魅力四射的“鄂尔多斯模式”;弘扬了鄂尔多斯精神。令人遐想,使人震撼!
今日康巴什,正在唱响“天驹行空”的组歌,吹响“闻名世界”的号角,聆听“草原母亲”的嘱托,蓄积“海纳百川”的超越,续写“一代天骄”的辉煌……
成吉思汗和鹰范文6
关键词:蒙古族;服饰;色彩;图案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一个民族服饰的形成除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因而显示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蒙古族服饰文化就是适应蒙古草原气候、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而形成的,沉淀着蒙古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本文就蒙古族服饰的地域文化特征作一简要的分析。
一、蒙古族服饰质料和造型
蒙古族服饰的质料和造型,充分体现了蒙古族服饰的地域文化特征。蒙古族服饰主要由长袍、蒙古帽,蒙古靴等几部分构成。一般说来,内蒙古高原气候比较干旱、寒冷,又由于畜牧业生产方式离不开骑马,在草原上骑马奔驰不免北风袭击,这就需要防御寒冷保暖性强的服装。长袍是草原游牧民族人人必备的服装,一年四季都离不开它。由于牧户经济条件各别,牧民所穿的服装在原材料和制作工艺上也有差别。蒙古族一般冬天戴草原帽。草原帽是他们最喜欢的帽子,它形状像鹰,因此,俗称“鹰式帽”或“风雪帽”。草原帽一般用白小羊皮制作,分上尖儿、圆顶两种。上尖儿帽顶部是尖的,顶端有一撮红缨,卷檐,展开后可遮住耳、脸、头、颈,也可遮光眺望。圆顶帽除顶部圆、后尾大而长若鹰尾、展开能遮住双肩外与上尖儿帽形状无大差别。对于草原游牧民族来讲,帽子是极其崇高的物品,不许任何人乱摸乱动,乱动他人的帽子被视为对主人的轻蔑。他们极怕帽子受“污”,睡觉时,把帽子放进“帽箱”或挂在高处。草原上的牧民无论春夏秋冬,人人皆穿长筒靴。靴筒长及膝盖,靴头尖而上翘,呈月牙钩状,俗称“蒙古靴”。骑马时双足耷拉,两腿须与马腹相贴,因此,骑手的双腿难免受北风袭击和鞍子的磨损,长筒靴不但可保暖御寒还可护腿防虫。蒙古式长筒靴有皮质、布质、毡质三种。皮质靴一般用牛皮、马皮制作,这类靴子的特点是结实耐用、防御寒冷,适合于一年四季穿用。布质靴一般用青布或条绒制作,上边用彩色丝线绣成斑斓的云纹、植物纹饰和各类吉利的几何图案。布靴内配有长筒毡袜,一般来讲,毡袜的腰比布靴的腰高出约3公分,高出部分还用红布镶边。布靴的特点是精致,穿起来简便柔软。毡靴是用羊毛制作,其特点是防御寒冷机能极强,适于冬季放牧时穿用。
二、蒙古族服饰色彩的地域文化特征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最钟情的颜色。蒙古人对色彩的审美也有自己的偏好。蒙古人尊崇和喜欢的基本色彩是白、蓝(青)、红三种颜色。总之,蒙古人喜欢明快鲜艳的色彩。这种对色彩的偏好与蒙古人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密切关系。蒙古高原气候虽然严酷,但却有着异常丰富的阳光。与相近纬度的瑞士和美国的高原相比,蒙古高原每年要多拥有500个小时的阳光,充分的日照和晴朗的天空使他们崇尚明快的色彩。白色,蒙古语称“查干”,是蒙古人心目中最美好、最吉祥的颜色之一。在蒙古人的习俗里,白色象征着高贵、纯洁和善良。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各草原部,建立“大蒙古国”时,在大帐前竖起九旒白旗作为战旗和大汗权力的象征,该旗用的即是白牦牛尾。成吉思汗登基后,特赏赐“别乞”(即萨满)兀孙老人可以骑白马、着白衣。在当时,这是最高规格的赏赐。成吉思汗去世后,子孙建八白室供之。所以,在逢年过节和欢庆喜事的时候,蒙古人都喜欢穿白色的蒙古袍,新娘也喜欢在新婚之日穿上洁白的蒙古袍。在蒙古人心目中,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蒙古男式长袍一般用深蓝色、海蓝色或天蓝色的衣料制作。蓝色的蒙古袍给人庄重、大方、清新的审美愉悦。蒙古人崇拜火,认为火以其红色的光芒照耀着人间,给人以温暖。他们喜欢熊熊燃烧的篝火和蒙古包里的炉火,认为烧的越旺越好,这预示着世世代代繁盛红火。久而久之,火的颜色——红色就成了幸福和胜利的象征。所以,蒙古族服饰中帽缨等装饰品大都是红色的,蒙古袍也喜欢穿红色的。蒙古族服饰的明快鲜艳的色彩和使色彩强烈对比的穿法,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蒙古人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鲜艳的色彩为人们提供视觉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把鲜艳的色彩不仅当作审美的对象,而更重要的是把它用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上。他们最能懂得在远距离联系时,穿鲜艳色彩的服饰是最通行和最方便的方式。在暴风雪中,鲜艳的色彩可能成为生死攸关的视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