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习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熊猫的习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熊猫的习性

大熊猫的习性范文1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告诉你,我可喜欢了!因为不论是它的外形还是生活习性,都十分有趣。大熊猫的耳朵呈半圆形,是黑色的,在它那张雪白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还有两个黑色的大眼圈,它的肚子白白的,四肢是黑黑的,那样子别提多有趣了!

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十分少。大熊猫十分懒,不是吃就是睡,胖胖的身子抖动时一摇一晃的,真让人可以笑掉大牙了呢!大熊猫可喜欢吃竹子了!你瞧,大熊猫捧着竹子,用嘴一口一口地啃着,很慢很慢,不慌不忙的,那样子真是太有意思啦!大熊猫不仅吃东西有趣,睡觉时的样子也很有趣。只见它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露出白肚子,四肢一摊,真像一头大懒猪。

我真喜欢大熊猫,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可是就在今天,可爱的大熊猫培培因为老了而离开了我们,它今年33岁。培培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给我带来的快乐!

大熊猫的习性范文2

狗 事

邱裕华

在我的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似乎没有狗,就不像是个完整的家。

那些狗吃的常常是我们的残羹冷炙,可它们照样自在快乐。白天,它们活蹦乱跳的,在村道上跑来跑去,或者是相互追逐着,有时还打上几架;或者是大狗小狗在一起嬉戏。它们喜欢奔跑,在奔跑中,是惬意的。

夜晚,它们精力充沛,尽心尽责地为安睡的村民守夜,为偌大的村庄警戒,一切可疑的黑影都逃不过它们的眼睛。有了狗的守护,乡村的夜晚变得宁静;有了狗的陪伴,日子热闹而不孤单。那些跑来跑去的狗,为村庄勾画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风情。

父亲也从别人家抓回来一条小黄狗,是那种乡下常见的土黄狗,全身的毛都是黄色的。我每次回家,它一看到我便欢快地迎来了,先是伸出舌头舔舔我的脚,然后亲昵地就像粘在了我的脚上,跟了我转来转去,跑前跑后的。我们吃饭时,它便或卧或站在饭桌下,偶尔吃吃我们扔给它的肉骨头、鱼骨头。我们坐在凳子上说话闲聊时,它便安静地呆在旁边,偶尔摇摇尾巴,有些懒洋洋的样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户人家的狗也往往跟这户主人的性情相似。那条黄狗,跟我们全家人一样,温和、善良,绝无品行不端。它从来不会乱咬人,也很少一看到陌生人从村道经过就狂吠不已。一点也不像邻居家那条大黑狗,每次看到我经过便龇牙咧嘴地怒吠,让人胆战心惊的。

不知不觉,它就长大了。一次,我从学校回家,它还生了两条小狗,已有两三个月大了。虽是龙凤胎,可它们的长相却一点也不同。一条是黑色的,看起来很是瘦小;另一条是灰白色的,浑身胖嘟嘟、毛茸茸的,全身的毛发蓬起,就像是电视里的狮子一样。我还很少看到毛发这么明显、这么可爱的小狗。它们一点也不认生,好像早就认识我一样,争相亲密地围着我,不是拱着我的脚,就是踩着我的鞋。然后,它们又以我为圆点,互相在一起追逐嬉戏,跑过来、钻过去的。它们的母亲,也就是那条已经长大的黄狗,或者站在那里,或者卧在旁边,不声不响地看着它们。也许是做了母亲的原因,它比以前安静多了,看了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活蹦乱跳,颇有些当妈的范儿。

邻居来玩,看到它们虽是一母所生,模样却一点也不同,便感到很是奇怪,还说,那条狮子狗肯定比那条小黑狗要重多了。当然,我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一天,父亲便找了秤来,一只手托着小黑狗的肚子,把它捞了放在秤盘里,然后把秤提了起来,它也不叫不闹,站在上面摇摇欲坠地探头探脑。称完了,又抓了狮子狗。结果,让我们惊异的是,它们兄妹俩的重量几乎一模一样。看来,当妈的一点也不偏心。是那些蓬松松的毛,给了我们错觉。

又有村民来,看到院子里玩耍的这两条狗,说那条狮子狗更重时,父亲就会笑着纠正说,是一样重。来人就会不相信,疑惑地看来看去。要是父亲闲来无事,心情好,便又会演示一遍,让对方啧啧称奇地离开。

它们断奶后,哥哥来了,抓了狮子狗回去养。少了同伴,小黑狗自然孤单多了。不久,它也被我们家的一个亲戚要走了。

没想到的是,在一个周末我从学校回家时,我和母亲竟发现大黄狗直挺挺地躺在屋后的水沟里死了,可能是在哪里误吃了老鼠药吧。我怅然无比,眼泪都快出来了,仿佛又看到它欢快地围着我追逐的样子。

一年后,父亲也病逝了,自此,我们家再也没有养过狗。

(选自《创作评谭》2012年第5期,有删改)

写作借鉴

文章题目为《狗事》,内容上紧紧围绕“狗”进行叙述。先总写家乡的“狗”,然后具体写“我”家养狗的过程,按时间顺序来写,显得有条有理。“狗事”起源于父亲,也终于父亲,结尾处表达了作者对父亲强烈的怀念之情,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

【右写文章模仿】

中国珍稀动物――熊猫

童谆格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是“活化石”,还是“和平大使”,它们过着“流浪生活”,它们是“素食者”,有“熊猫醉水”的传说,并且,它们还知道“谈婚论嫁”,有“不同的交流方式”,但它们却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大熊猫的头和耳都有点圆,尾巴很短,身体肥胖,毛色黑白相间。特别惹人喜爱的是那对黑眼圈,像戴了一副酷酷的墨镜似的。

大熊猫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大约有100万年的历史,它们栖息在中国的陕西、四川、甘肃的山区,现在残留下来的数量已经不多了。与大熊猫同期生活的动物,如今多已灭绝,唯有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了原有的古老习性,成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活化石”。

性情温顺,姿态可掬,行动逗人的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而且还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并常常担任中国的“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

大熊猫性情孤僻,喜欢独居,昼伏夜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常常随季节的变化而搬家。春天它们一般待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竹林里,夏天迁到竹叶鲜嫩的阴坡处,秋天搬到2500米左右的向阳山坡上,准备度过漫长的冬天。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虽然如此,但却是一个素食者。它们最喜欢吃箭竹,偶尔吃其他植物甚至某些小动物。由于它们的盲肠比食草动物的短,因此对植物的纤维只能消化一小部分,所以它们的食量很大,每天得吃十几千克的箭竹,需要花十五六个小时,进食之后它们还要到泉边、溪流去饮水。

大熊猫常生活在清泉流水附近,有嗜饮的习性。有时,它们也不惜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山谷中去饮水。一旦找到水源,大熊猫就拼命地畅饮,以至“醉”倒不能走动,如同一个酗酒的醉汉躺卧溪边,因此才有“熊猫醉酒”之说。

大熊猫一般都是独栖的,只有在繁殖期,它们才会成对地在一起。每年的3月中旬到5月中旬是大熊猫的繁殖期,这时,雌性大熊猫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味,并发出大呼小叫的声音,以吸引雄性大熊猫。若是有好几只雄性大熊猫同时喜欢上一只雌性大熊猫,它们就会大打出手,一旦决出胜负,获胜者就与雌性大熊猫举行“婚礼”,完成。而一旦结束,它们便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而现在,大熊猫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目前,中国野生大熊猫不足1000只。导致大熊猫致危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森林砍伐,使它们无处栖身;捕捉过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近亲繁殖,降低了大熊猫的繁殖力、幼体的成活率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于山顶。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保护属于自然的“国宝”――大熊猫,使它们可以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指导教师:郭金娥】

大熊猫的习性范文3

这个暑假我读了《淘气包马小跳》这本书,内容如下。

这个暑假,马小跳和唐飞跟随唐飞的舅舅----一个研究熊猫的博士,还有一个专门拍摄野生动物的美国摄影家和他的女儿,一起来到藏龙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寻找野生大熊猫。在寻找的过程中,马小跳和唐飞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野生动物的知识,还知道了人和动物相互依=中:马小跳亲眼目睹了一些利欲熏心的人,犯下的种种罪恶。

马小跳和唐飞一起渡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大熊猫的一些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也越来越喜欢大熊猫了并且要和动物和谐相处。

北京朝阳区第九十四中学机场分校五年级:zhaoyunqi

大熊猫的习性范文4

作家、秦岭文化学者。主要作品有诗集《巨大的冬天》,长篇系列散文《走进大秦岭》、《寻找大秦帝国》、《渭河传》、《仰望太白山》,电视纪录片《大秦岭》(先后获得多种国家级纪录片奖)等。现为天水日报社副总编。

在奇寒肆虐的第四纪冰川期,如果不是年轻的秦岭和太白山用宽厚的襟怀让大熊猫躲过了灭顶之灾,世界必然会缺少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生物种群……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在都城长安以南的秦岭中,珍禽异兽肯定比现在要多得多,大熊猫家族肯定比现在要庞大得多。上林苑里的大熊猫、羚牛等珍稀动物,大概都来自太白山或秦岭的密林深处。

每当我想起太白山大熊猫,我就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定下这样一个题目。不过在我的想象中,如果在通往大爷海、拔仙台的山道两旁茂密的箭竹林中,一只憨态可爱的大熊猫意外显身,那么无论是在雨雪霏霏的初冬,还是在万山葱绿的盛夏,都极富天人合一的情趣。

我们不知道,在大熊猫尚未成为濒临灭绝的物种之前,它的身影还出现在中国的哪些高山密林里。这些年我出入于秦岭,一旦谈到中国大熊猫,当地人都会说出同一句话:秦岭大熊猫长相最漂亮,是“国宝中的美人”。

科学家为秦岭大熊猫划分的核心栖息地,就在太白山周围。

太白山,大熊猫的庇护所

800万年前大熊猫就已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这一历史不仅提示了这种生命的古老,还让人浮想联翩,对它产生了无尽的猜想:在导致众多生物灭绝的第四纪冰川期,它是如何幸存下来的;这种生物寿命仅18~20年,且生育及生存能力极其低下,但它如何延续至今……

在太白山东南麓洋县华阳镇长青自然保护区,我看到过两只大熊猫。那是保护站收治的野生大熊猫,一只受伤后在疗养,一只怀孕后即将分娩。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面积过于辽阔,而且山大林密,我无缘与那些在海拔两三千米的密林里觅食、嬉戏、晒太阳或酣睡的大熊猫相遇,但想起这些古老精灵在800万年前就安身于此,我更情愿把大熊猫的命运同太白山的崛起联系在一起。

4亿年前,当太白山与秦岭一起从海洋下面崛起时,世界还是一片寂寞。当秦岭以太白山为制高点,发育成为一条真正的山脉后,我们不知道大熊猫是不是最早在它的腹地安家的动物,但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在奇寒肆虐的第四纪冰川期,如果不是年轻的秦岭和太白山用宽厚的襟怀让大熊猫躲过了灭顶之灾,世界必然会缺少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生物种群。

有一种说法是,人类最初生活在亚非大陆。原因是第四纪冰川期到来之前,亚非大陆温暖湿润,适宜当时还不知如何御寒的古猿类生存。第四纪冰川期开始后,奇寒迫使人类学会了以兽皮御寒、以火取暖制作熟食,并躲进山洞避开冰雪覆盖的寒冷。当第四纪冰川期渐渐退去,滔天的洪水接踵而至,地球上大部分陆地被水淹没,而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亚洲大陆中部,成为人类可以避免大洪灾之害的理想安身之所。这就是著名考古学家安德里斯和著名地理学家泰勒的共同观点――他们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中部,在大洪灾过后,一条条连接不同陆地的海峡变成了路桥时,人类才由此迁徙到四面八方。

蓝田猿人与大熊猫

人类出现之前,世界上曾有过哺乳类生物大繁荣的时期。那时恐龙已经从地球上匿迹,鳄鱼、龟、蛇成了这个世界的主人。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在太白山看到的大熊猫,是不是在这一时期来到长满茂密竹林的秦岭深处的呢?以我现有的知识无法做出决断,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即大熊猫在以太白山为主峰的秦岭地区生活700万年后,我们的先祖――蓝田猿人才在太白山东面不远处的蓝田县公王岭开始其洞栖穴居生活,并尝试打造简陋的生活石器――这也是中国最早学会直立行走的人类。

现在,如果在太白山的山涧中与一只毛色黑白相间、神态憨厚可爱的大熊猫相遇,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蓝田猿人――他们为获取食物而刚学会用简单打磨的石块打击猎物、砸开果实的坚壳――刚刚睁开眼睛的那一刻,面对这种陌生的生物,会不会也和我们一样发出啧啧的赞叹之声呢?一开始,蓝田猿人还不是这座大山的主人。那时候大熊猫家族肯定比现在要庞大得多,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太白山周围的中高海拔密林深处的洞穴、高大乔木的枝头,到处都可以看见神态庄严的母熊猫带领家庭成员栖息、安身,而长满茂密箭竹的林间坡地、流水清澈的河谷和山涧小溪,则是成群结队的大熊猫觅食的天堂。而成员稀少的蓝田猿人,则只能围绕公王岭及周边的灞河谷地,艰难而艰辛地维持生活。

当然,那时与大熊猫共同主宰太白山及其周边丛林的,还有东方剑齿象、葛氏斑鹿、东方剑齿虎等巨型动物。茂密的丛林,温暖湿润的气候,让大熊猫在人类如梦初醒的幼年时代,成为太白山的另一种充满温情的动物。但我们依然无法弄清楚的是,在第四纪冰川期到来之际,许多体格健壮的动物在地球上绝迹了,而看似温情柔弱的大熊猫究竟是如何幸存下来的呢?

有人说大熊猫嗅觉灵敏,可以让它比别的动物能够更早地预见即将降临的危险;有人说大熊猫至今生活在中高海拔地区且不惧寒湿的习性,是让它从严酷的第四纪冰川期逃生的根本原因;还有人认为大熊猫本身耐寒,它的主要食物――箭竹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在冰雪覆盖大地的第四纪冰川期,太白山及秦岭中低海拔地区的箭竹让大熊猫体内贮存了足够的热量,用来御寒……这一切只不过是推断和臆想。大熊猫这种看似温和弱小的动物,比同一时期凶猛而残忍的东方剑齿虎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其个中原因,也许只有大熊猫自己才知道。

西汉时期,上林苑豢养大熊猫

不过,大熊猫的憨态与模样,自古至今都招人喜欢。

中国古代,大熊猫叫“貘”。《尔雅》介绍说:“貘体色黑而驳,食竹。”这里的“貘”,与生活在亚洲南部岛屿、中南半岛以及美洲的那种尖嘴而长相丑陋的“貘”相比,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记述上林苑豢养的40多种异兽里,就有当时被叫作“貘”的大熊猫。

大熊猫的习性范文5

第一位 叶猴

位列动物界最差妈妈榜首的非叶猴莫属。经过多年跟踪观测,叶猴是非攻击性动物,而近期最新研究表明,它们的习性远比这复杂,有时会表现出很野蛮的社会行为,激战、绑架和性骚扰非常常见。不过就母性而言,雌猴会自发地遗弃那些受伤的幼猴,有时甚至将它们杀死,这一点让它们超越其他坏妈妈,荣登榜首。遗弃、绑架、忽略和杀婴行为使雌叶猴当仁不让成为最差劲的动物妈妈。

第二位 非洲黑鹰

能够挤进本榜单榜眼位置的妈妈,就是更能反映大自然严酷本质的非洲黑鹰。雌黑鹰通常每次产卵两枚,其中一枚一般是为了保险的后备卵,本来这在动物界也是司空见惯的,不过黑鹰妈妈令人震惊的地方是她对待不想要的幼鹰的方式。母黑鹰会重点喂养其中强壮的一只幼鹰,而慢慢让另外一只弱小的幼鹰缺食而死,更可怕的是,母黑鹰会无动于衷地看着它走向死亡。

第三位 黑熊

黑熊妈妈虽是众所周知的好母亲,不过研究表明也有例外之时。母黑熊也是一次生育两至三只幼仔,因为带大一个幼熊和三个的劳动量基本相同,正因为如此,曾有记载称,如果黑熊妈妈某次只生了一个幼仔,有时她会干脆弃之不养,而寄希望于来年再生个多胞胎。与其他动物抛弃生病或弱小的新生儿不同的是,黑熊妈妈弃子的理由很简单,只是因为这次只生了一个。

第四位 加拉帕戈斯鲨鱼

如果上述动物妈妈的行为只是令人不快的话,那么加拉帕戈斯鲨鱼的做法就更进一步了――它是真真正正的食子鱼类。作为胎生类鲨鱼,小鲨鱼在“哺乳”期都会呆在浅水区域,以免不小心成为成年鲨鱼的猎物和口中餐。小鲨鱼一旦离开浅水区后,哪怕碰上的是自己的妈妈,母鲨鱼也会像捕捉其他猎物一样“大义灭亲”。虽然这还不是明显的恶意行为,但若在母亲节被母亲吃掉,却是命运开的一个残酷玩笑。

第五位 达丘拉蚂蚁

来自马达加斯加的达丘拉蚂蚁的生存方式也很特别,即所谓的“非破坏性同类相食法”。大致情况如下:蚁后生下幼蚁后,会和工蚁一起在幼蚁身上钻洞吸血,被吸过血的幼虫不会死掉,而是最终恢复,长大成熟,但它们的身体上会终身留下伤疤。身为母亲竟让自己的宝宝成为族群的食物既罕见也令人唏嘘。

第六位 布谷鸟

布谷鸟抚育幼鸟的方式在动物界可谓臭名昭著,是懒妈妈的典型。雌鸟会把蛋生在其他鸟窝里,这样就不用亲力亲为抚养幼鸟了。这样的幼鸟一旦孵化,会长得很快,并把其他幼鸟赶出鸟巢,哪怕后者多数会夭折,这样它就能得到养父母的全心照顾,生存机率更大,另外布谷鸟的遗弃率也最高.当然会人选坏妈妈名单。

第七位 大熊猫

大熊猫的上榜可能会出人意料,因为大熊猫妈妈通常都是温柔而呵护型的母亲,问题在于它们的小腩比较特别,有时它们会无意中做出坏妈妈的行为。大熊猫单次产仔的数量在1至3只不等,妈妈只会选择一只抚养,更有甚者,由于初生熊猫非常小,重量只有3至5盎司,而雌性大熊猫的体重常常高达155至220磅之间,因此不时会有大熊猫妈妈在睡梦中压死依偎在身边取暖的熊猫宝宝的事情。

第八位 达尔文蛙

虽然不是独一无二,不过达尔文蛙的特别之处在于主要由雄蛙担负抚育幼蛙的任务。达尔文雌蛙产下卵后,雄蛙用舌头把卵卷起咽到声囊里,之后雄性达尔文蛙则继续进食,直至最后孵化,当蝌蚪长到没有尾巴时,雄蛙便张开嘴,让蝌蚪们跳出去。而雌蛙在产卵后便会扬长而去,不再承担任何责任,严格说雌蛙并不算最坏母亲,只要幼蛙不会因此遭受童年心灵的创伤。

第九位 家麻雀

雌家雀会找到还与自己伴侣有关系的其他雌雀的窝巢,弄死其中的小麻雀,以使雄家雀花费更多时间在自己的小窝里照顾自己所生的幼雀。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母爱的极致,只是为了保证自己子女的生存,不过这也是母性无情的特别一面,绝不是像在平常生活中碰到的。

大熊猫的习性范文6

【摘 要】 本文就活化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与方法运用策略作分析,旨在阐述运用情境化教学环境氛围来优化学习过程,为学生搭建自由表达的平台。为学生创设富有开放性和生活化的学习载体,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开放性 表达 探究

英语课程倡导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情感,运用实践、体验、活动等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综合语言学习感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活化课堂学习过程的方法来激活学生英语学习认知思维,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激情和主动性,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氛围中积极表达和交流,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创设自然生活式学习情境,激发自我主动参与思维

英语学习是在一定的真实情境交流过程中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综合运用。基于上述教学认识要求,多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认知环境,能够让学生在感受英语学习源于生活的本质同时,更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潜能。

 

通过创设自然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体现了英语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原则,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融合课程资源于现实生活过程,增强认知体验。首先,营造与课程学习内容相似的环境氛围,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兴趣。其次,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探寻学习的资源,并能够从生活中概括学习的收获。再次,建议学生能够自由地参与表达,尤其是发挥他们的角色扮演升华作用,鼓励学生能够深入表达交流。

 

这样的自然生活式学习情境,更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潜能。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4 Wild animals的“Reading Giant pandas”教学中,不妨建议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积累的知识,为大熊猫创设一个和谐自由的生活环境。可建议学生能够运用画笔画出大熊猫理想生活环境,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If you were a giant panda,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your friend? 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能够围绕大熊猫生活习性和课文表达主旨,找出各个阶段大熊猫的发展变化以及习性,并鼓励学生能够运用道具扮演大熊猫,表达“What character do giant pandas have?”营造这样的学习环境,更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

 

二、深化互动交流式学习过程,增强综合认知实践体验

活化学生英语学习过程,最为主要的是充分挖掘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兴趣,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英语学习环境氛围。英语课程倡导运用任务型教学原则,其出发点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任务引导下能够深入探究交流,增强认知体验。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潜能动力,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表达交流,更能够增强实践体验。首先,优化设计贴近课程学习内容的语言学习任务,为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标方向。其次,鼓励学生能够运用同桌表达交流、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相对话等形式来深入学习交流,强化语言知识积累和运用。再者,多引导学生能够在自由式的探究过程中能够有效发挥潜能,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予以表达。这样的互动交流,更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

 

通过深化互动交流,能够更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表达运用能力。在《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1 Friends的“Reading A Best friends”教学过程中,不妨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朋友性格、朋友作用、怎样交好朋友等三个方面来深入思考交流,并以此设计学习任务,建议学生合作探究如下题目:Why do we like to play with our friends? What do we learn from our good friends?等等。学生在这样的合作探究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够在互相表达交流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三、运用展示成果式学习平台,培养发展创新学习精神

活化课堂学习过程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以体现,让学生在表达交流中更好发现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策略。学生语言学习才华展示过程更是发展创新能力不断体现的过程。

 

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中,应该突出多元化和过程性,即要能够让学生在语言才能展示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的学习价值意义。首先,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才能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以讲故事、唱歌曲、演小品等形式来表述自己的学习认知。其次,运用学习园地、走廊画报等静态学习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展示才华。再者,多运用激励评价形式,鼓励引导学生,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结束语

活化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在充分激活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和潜能基础上,多运用情境式和互动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探究。课堂教学过程的活化,更利于指导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正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