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天祥的爱国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天祥的爱国诗范文1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第十八险滩――黄公滩。黄公滩地处万安古城观澜门外,距万安县城约1公里处(万安水电站大坝下游),“黄公滩”是18滩最后一滩,也是最险恶的一滩,此滩最深、最奇、最险。古人有《水中石头记》这样描绘黄公滩:“石多如牛者、如狗马者、如龙蛇而狞欲飞走者,如猿而上下其臂,或蹲似啼者,皆激水者闻百里……舟行无不动心,稍不慎则又齿之而碎。”令历来舟子视为畏途。后将“黄公滩”改为“惶恐滩”的,是大名鼎鼎的坡。1094年,苏轼被贬谪广东惠阳,路过万安,寓于与知津阁,写下了著名诗篇《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七千里外二毛人, 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 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 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 此生何止略知津。
苏轼在这里改“黄公”为“惶恐”,其因有二:一是误听,因为“黄公”与“惶恐”读音接近。二是有意,因为只有用“惶恐”,才能准确表达此滩之可怕;只有用“惶恐”才能对上“喜欢”,只有用“惶恐”才能体现诗人此时此刻的处境及心情。因坡而有了惶恐滩之名,从此名扬四海。
古代诗人吴兴祚也曾有感而发:“怪石触舟怯,飞涛惊梦寒。曾问三峡险,不似此行难。”后有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此挥笔写下千古名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民间亦有流传:“惶恐滩,鬼门关,十船过滩,九船翻。”其实,围绕赣江“十八滩”,特别是针对万安境内的九个险滩,千百年来,已留下众多诗词歌赋。如杨万里的《过皂口》《过百家渡四绝句》,朱熹的《野馆》,周敦颐的《香林寺唱和诗》,赵\的《惶恐滩》,文天祥的《过万安县》《题凝祥观》,彭汝砺的《万安道中》,戴复古的《游五云阁》,郭师元的《云洲》,乐雷发的《金滩》,辛弃疾的《书江西造口壁》,解缙的《过十八滩》《疏源诗》等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滩头文化。
由于万安处吉州、虔州(今赣州)之间,为水陆交通要道,因此,历代特别是宋代,有无数文士骚客,达官要人途径万安,过十八滩,或传经讲学,或吟诗作词,或结朋交友。他们之中,有唐代的张九龄、张籍;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辛弃疾、胡铨、周必大、文天祥、杨万里、刘辰翁、朱熹、周敦颐、赵\;明代有戴复古、解晋、罗钦顺、罗洪先;清代有王士祯、袁枚等,这些人,大都在中国文学、哲学史上有一席之位。因为他们,十八滩文化才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品位和永恒的魅力。
十八滩文化的主干是十八滩诗词,载于旧《万安县志》的诗词就有几百首,其中大部分与十八滩文化有关。这些诗词,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咏物诗,以描述十八滩及万安的山水风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作有张籍的《玉山馆》、杨万里的《过皂口》、王士祯的《十八滩三首》以及袁枚的《过万安县》等。在唐代著名诗人中,留诗万安的只有张籍,他的《玉山馆》写得情景交融:
长溪新雨色如泥, 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 山山果树鹧鸪啼。
在文学史上,杨万里以高产诗人著称,在万安留诗的名人中,杨万里留诗最多。他的《过皂口》写得优美自然:
赣石三百里, 春流十八滩。
路从青壁绝, 船到半江寒。
不是春光好, 谁供客子看。
犹频一尊绿, 并遣百忧宽。
在十八滩诗词中,对十八滩的险恶之状描述得最生动形象的,当数王士祯,他的《十八滩三首》中的第一首,是专门描述惶恐滩的:
系舟万安城, 已闻滩声恶。
连峰造天关, 疾雷殷地络。
篱槁师理楫, 直与惊湍薄。
万山立积铁, 其下临大壑。
沈沈蛟龙宫, 神物信所托。
排空纷怪石, 森林奋博攫。
潜虬动鳞甲, 巨刀扬镡锷。
地根在何处?坐觉坤轴弱。
怅然念神禹, 封泥此疏凿。
长年聚群力, 撒旋出寥廓。
三复垂堂言, 远游亦何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和丰富的修辞方法,把惶恐滩的凶险描述得淋漓尽致。
另一类诗词,则以抒情为主,这类诗词数量不多,但质量上佳。这些诗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诗人把十八滩的风光与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安危联系起来,发思古幽情,抒爱国之豪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中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这类诗词中的扛鼎之作,如两颗恒星光芒四射。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下,从湖北进军江西。隆裕太后(高宗的伯母)从南昌逃到万安造口,又从造口逃到虔州(今赣州)。淳熙三年(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途经造口,怀古叹今,写下这首词,作者怀爱国爱民之情,发出了“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无数山”的悲愤之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文天祥的爱国诗范文2
关键词:李渔 人格 诗文 诗文批评
明末清初的李渔一生虽未曾做官,但他在文学上的建树颇为丰富,且身体力行,历来为人所称道。李渔认为,真正的学士文人应是集道学与风流为一体:“我看世上有才有德之人,判然分作两种:崇尚风流者,力排道学;宗依道学者,酷诋风流。据我看来,名教之中不无乐地,闲情之内也尽有天机,毕竟要使道学、风流合焉药一,方才算得个学士文人。”李渔既认同道学,又肯定人的欲望,对两者共同的认同形成了李渔独特的文化道德。李渔诗文批评中的道德立场,是指李渔的诗文批评不是就文章而论文章的虚文,而是基于自己所憧憬的人世间伦理道德之理想及其作品所张扬的多方面的行为品德的。
李渔是立足于自身道德观来谈诗论文的,因此他论诗文推崇人格气节,道德与文章并重。如他为天台叶先生写作《今又园诗集序》,将赞扬叶先生“始终奉母”、孝心“已附于王阳孝子之列,可传于后”与“诗之清真高迈,掩印古今”相提并论,借人品衬托诗品。
李渔往往从他人诗文中来解读作者的人品。文如其人,李渔非常看重作家的人品,强调文品与人品并重,但是遇到文品与人品不符的情况,又能客观分析,而不以文废人,也不因人废言,表现出了极其公正的态度。他在《与古灯和尚》评论其诗云:“及读佳诗,不胜叹服。有韵士之风,无禅和子气习。颂其诗而知其人,盖逃乎墨而仍不失为儒者也。”颂其诗而知其人,李渔通过诵读古灯和尚的诗文判断其道德与性情,说他是逃乎墨而仍不失为儒者,可见李渔论诗文很注重人品,同时也能做到不因人废言,客观公允。在《覆蓓草》序中李渔对石庵的人品推崇甚重,称赞他“事亲孝,事兄悌,其为友也信”,然而对其诗文之评价却力陈得失,使其优劣立现,更见其客观公允:“勇于作而懈于收,往往散漫于邺架之外”。
同时,李渔主张人品先于才情。他说:“夫人德之未修,其才不足论矣;德至而才不及焉,犹菽栗备而艰于水火,布帛具而拙于缝纫,其寒不得衣、饥不得食,与无布帛、菽栗等耳。家服诗书,人敦礼乐,以准今酌古之才,运其根心发性之才,事业文章,合而为一。”李渔关于“德”、“才”、“学”三者间的关系的见解很是独到:“德之未修,才不足论。”他认为好的德行是事业文章之根本,从而为有志于学而德成的士君子指明了一条通途:发挥个人本性,使事业文章能合而为一。
由上可知,李渔评诗论文立足于道德,人品先于文品,德重于才,因此他对有气节的文学家,表现气节的诗文极为关注。但李渔心中的节士有两类:一类是以文天祥等为代表的死国保节的爱国志士;另一类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淡泊闲适的隐士。李渔对这二者都心向往之。
李渔对被后人称为诗史的杜甫推崇备至,受杜诗影响,李渔也创作了许多离乱诗。李渔对杜甫用诗歌记录离乱,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气节十分欣赏。李渔也曾表示希望自己成为杜甫那样有气节的人:“请为杜拾遗,再补十之二。”
李渔对保节死国的文天祥十分赏识,文天祥在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令李渔颇为感叹:“犹觉(文天祥)忠纯而义至,以其身死之难,由于心死之不易也。”对其《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更是推崇备至,无处不流露出对其命运和气节的景仰和叹惋,于此,李渔对忠臣义士文天祥的欣赏之情昭然若揭。
李渔对这种爱国英雄的凛凛气节颇为赞赏,从李渔所作祭文悼念康熙年间耿精忠之乱的“靖难死节”之士陈大来和范觐公二位先生可见一斑。这两篇祭文字字句句,如鹃泣血,反复感慨二先生的忠义慷慨气节。余霁岩评曰:“笠翁树帜文坛三十余载,人但以风流才子目之,不读此文,乌知其为大贤人、真义士哉!”
一方面,李渔提倡忠贞爱国的英雄气节;另一方面,他也提倡淡泊名利的隐士情怀。对陶渊明、王摩诘以及严子陵的寄情,彰显了李渔士人气节中的隐士情怀。李渔认为“凡读古人之书,论前人之事者,盖当略其迹而缘其心”,也就是说评价一个人的是非功过不应看表面而应看到本质。其文《论杨雄、陶潜出处》中,李渔大赞“五柳先生之贤”,认为陶渊明“解绶归田一事”的原因并不是如众人所说的“有激而然”,而是“出其素志”,“五斗折腰之说”也不过是“一时寄托之言耳”。其诗《陶、白二公祠》中,李渔将陶渊明和唐代白居易同列,称赞陶渊明刚劲独立、洁身自好的人格,认为陶渊明处于易代之际,表面上退隐,而心系天下;表面上超脱潇洒,而心存忠愤。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无数人的梦幻之境,李渔也心向往之,其诗歌《桃花源图》曰:“不识此何地,常于纸上逢。桃花来水上,鸡犬在云中。”表达了李渔对桃花源的神往和求之不得的感慨。
在李渔看来,身处浊世而不染,洁身自好,仍然是有气节的高士。李渔文集中多次谈及严子陵“辞厚禄”,对其满怀敬佩之情。其词《多丽·过子陵钓台》李渔坦承自己“钓虚名”,与严子陵“相去远”,原因是“君名何重我何轻”。这种思想倾向跟李渔的正统思想和儒士身份相符合,因为儒家讲的是“学而优则仕”,这也是李渔强调人品与文品对应、理学与文学交融观点的原因。
参考文献
文天祥的爱国诗范文3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 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 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 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诗人简况】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20岁时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元军进逼临安时,他出使谈判,被无理扣押。后于镇江脱险,到温州拥立端宗,力图恢复,转战东南。景炎三年(1278),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拘囚元大都(今北京)4年,坚贞不屈,从容就义。有《文山先生全集》。
【背景介绍】
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又称金陵),宿于驿站时所作。诗人壮志未酬,而故国江山已经沦亡,诗人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诗中便充满了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爱国之情,报国之心。
【内容赏析】
首联写夕阳西下,惨淡的光辉斜照着长满衰草的离宫(京都以外的帝王宫殿;泛指皇帝巡行时的住所),而自己也像那天边漂浮的孤云,不知归宿在哪里。
颔联诗人触景生情,想到了灭亡的南宋朝廷,不禁仰天长叹,发出了“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作者用依然如故的青山绿水反衬经战争摧残后城垣的颓坏、人民的离散死亡,感慨极深。
接着,诗人在颈联中借景抒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自己如同秋天的芦花一样随风飘零,好像旧家燕子在浩劫之后,无家可归。抒发了诗人经历盛衰荣辱、家国变幻后,内心无比凄苦悲凉之情。
尾联化用屈原《楚辞・招魂》中“魂兮归来哀江南”的语意和望帝死后化为杜鹃的典故,表示诗人虽被迫离开故乡,决无生还之望,但一片忠魂终归南土。诗人这种心志,可谓哀苦之至。同他流传千古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致,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渝的民族气节。他以鲜血和生命写出此诗,其意则悲,其志则壮,其耿耿爱国之心,拳拳报国之情,催人泪下。
文天祥在宋亡后写的诗,悲壮慷慨,气贯长虹,这首诗是代表作之一。此诗触景生情,景中寓情,巧妙地化用典故,将自己的亲身感受,金陵的历代兴亡,前人的咏叹等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情感,外柔内刚,真挚悲壮,柔婉含蓄但又淋漓尽致。
【典故积累】
新亭对泣 颔联暗用典故“新亭对泣”(见《世说新语・语言・过江诸人》)。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后人以“新亭对泣”表示怆怀故国之意。原典有云:“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在这里用来写山河未改,风景依旧。
满地芦花 颈联第一句引用了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的“故垒萧萧芦荻秋”中的“芦荻秋”。在刘诗中,芦荻白花象征王室的末日。在这里,作者写自己像秋天飘落的芦花一样,随风而去,实表将为国殉难。全句抒发国家沦丧之感和悲痛哀伤之情。
文天祥的爱国诗范文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遨游在高适的诗歌里;读到的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悟到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劝慰;看到的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恢宏气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遨游在文天祥的诗歌里,读到的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豪壮;悟到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的落莫惆怅;看到的是“天晴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的至死不悔。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遨游在陆游的诗歌里,读到的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愁思;悟到的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的感慨;看到的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沉痛。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遨游在王昌龄的诗歌里,读到的是“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的情趣;悟到的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谦诚坦荡;看到的是“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的余韵如缕。
遨游在诗海之中,我不仅看到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还看到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李白;“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崔颢;“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夏完淳,看到了……
遨游在诗海之中,我看到了刘禹锡被贬却吟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绝不衰竭的豪迈情怀;看到了苏轼贬居黄州却始终抱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态度;看到了谭嗣同临死却高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气概,看到了……
漫步在诗海之中,我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看遍了世间的艰苦,悟到了精神的可贵,看遍了世人的可悲,一次次的心痛,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怦然心动,李白的豁达,陆游的爱国,苏轼的乐观,王维的孤寂,文天祥的坚贞不屈,那一字字、一词词、一句句牢牢印在心间,时时无法抹去……
我爱诗,但更爱那其中的真情!
文天祥的爱国诗范文5
在众多出色的“电影”中,我尤其钟爱于充满豪情壮志的那一派。每一句诗都充满力量,总让我心潮澎湃;在这铿锵有力的语言后面,更蕴藏着诗人对人生的感知,对万物的感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登上岳山,将眼前美景尽收眼底之际,他不禁陶醉其中,将所有的赞美浓缩在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而杜甫并没有一味沉醉于美景之中,而是联想到了人的一生,以及人生不可缺少的永不放弃,勇于攀登的坚强毅志,于是,杜甫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当文天祥沦为阶下囚时,他不免想到了破碎的祖国,以及自己那悲惨的一生。“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悲凉溢满心头。可当受到敌军张弘范的逼迫后,文天祥选择了以死明志,宁死不屈,胸腔充满爱国的热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文天祥的爱国诗范文6
关键词:历史学习 热情 方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学生只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那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应从五个方面分析探索。
一、设计新颖的新课导入
教师导入新课是否成功,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授课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前对学生即将学习的新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年龄特点、智能结构、接受水平进行深入的分析,能够利用悬念、引子等形式导入新课,营造利于学生求知的情景气氛,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快速而有效的学习新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和高涨的情绪进入积极探索知识的状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自身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以别开生面、扣人心弦的导入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这一课的时候,我采用引用成语故事进行导入:西周灭亡后,我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先后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这是一个惊心动魄、丰富多彩的时代。本节课我们将会了解许多历史故事和人物,我们所知道的成语故事“老马识途”“一鸣惊人”“问鼎中原”“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都与今天的新课有关。这样学生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充满好奇和期待。总之,设计导语要新奇、有趣,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教师只有克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角色,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为了使学生能与教师更好地互动,教师可以把所教授的班级分成若干个组,在讲完一个内容后提出问题,让小组间互相探讨,然后指定学生来回答,最后教师加以点拨,使学生从讨论中得到学习历史的兴趣,领会到学习历史的真谛,从而也把握了正确观点。如在讲文天祥抗元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观看文天祥像,接着阅读书中《过零丁洋》中的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指导学生结合课文中小字部分以及课前搜集的有关文天祥的抗元材料进行讨论,之后请学生回答课内思考题:“文天祥为什么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历史表达水平,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强化语言直观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课堂上要以最真挚、饱满的情感语言,渗透进自己的情感、态度,来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史诗。例如,在学习《英法联军》一课时,我采用了形象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英法联军这一把大火,三天三夜,不停地烧着。100里长的黑云笼罩着整个北京城。大白天的没了太阳,竟然和黑夜一般阴暗。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就这样灰飞烟灭了,中国的耻辱就这样永远留在了这片废墟上。”我用满怀激情的语言描述英法联军的残暴,用沉重的语气反映他们的暴行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学生听了,无不叹气、愤慨,深切体会到“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更能激发学生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昨天的事情就是今天的历史。历史的情景往往以一定的形式出现于现实之中,而现实生活中也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初中教师应抓好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比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初中历史讲述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主要是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世界,站在个人角度看生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自觉将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社会公德意识,把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影视作品有机结合,用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教学素材,增强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
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应该重视学生的反馈,讲课时,什么时候需要重点强调,什么时候一语带过,都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来进行。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不断变化,要求教师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更不能“一言堂”,教师应自始至终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学会与学生相处,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检查学生的课下作业,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课堂上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