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安全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安全发展范文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使得涉及到大量信息的网络安全问题受到了越老越多的人的重视。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人们关于互联网的正常使用。所以,解决互联网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互联网技术水平,保证网络安全成为了重要的话题。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互联网安全系统防护,从而更好保证互联网的安全。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
由于互联网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所以会涉及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应的,随之而出的安全工具种类也比较繁多,由于缺少相应的管理,所以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滥用的情况。在当前网络安全系统中,系统的安全软件种类也比较繁多。但是由于没有稳定的技术作为支撑,所以有的管理工具就会遭受到破坏,被一些黑客加以利用,从而进行网络系统攻击,产生网络安全隐患。例如,有的时候黑客会利用一些窃取信息的工具攻击网络系统,查货网络信息,从而更多信息供其攻击系统,对网络安全造成了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
通常,在互联网安全系统中都会存在一定的漏洞,有的是设计人员故意为之,为了能够再出现以外的时候,管理人员顺利进入系统中。但是这样的漏洞常常被黑客利用起来,许多非法入侵的人有了更多攻击系统的便利条件。有的时候破坏者会通过这些漏洞发出较多的链接,以此来增加系统的负荷,出现请求超时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网络系统的正常使用。
(三)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
网络设备本身就会有一些安全问题,如果被有破坏意图的人加以利用,就会对网络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互联网中分为有线和无线,相比较之下,有线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为,有一些黑客会通过监听线路来收集信息,从中得到了大量的情报。同时,因为网络再通过线路连接的时候,如果一台计算机网络受到了病毒袭击,那么就会快速影响到整个网络系统,从而使全部的网络停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
(四)恶意攻击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在互联网安全隐患中,比较受重视的就是恶意攻击。因为有许多黑客为了一定的目的,会采取一定的手电,通过截取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数据来盗取信息,从而造成信息失窃的安全问题。因为当前互联网使用的都是以太网,所以在两个节点中间安装一个网卡,就能够有效接收两点之间的信息。许多黑客在恶意攻击的时候都会采取这样的方式,造成的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
二、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分析
(一)逐渐形成安全的防御技术
面对当前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网络安全技术会非常重视安全防御技术。例如,像防火墙这样的隔离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并且其性能也会逐渐增强,有效监测和查杀病毒攻击。同时身份认证和加密技术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更加科学的研究,从而实现防御网络安全隐患的最终目的。加强网络管理也是防御的重要步骤,可以对多台设备进行集中网管,从而有效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这也是互联网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产业链朝着生态环境转变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得网络安全技术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网络安全技术在逐渐朝着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因为在网络安全技术产业链中会不断有新人进来,开发商在选择的时候也会愿意选择一些战略伙伴,例如像广告公司。随着产业链变得愈发复杂,导致计算机网络产业在不断朝着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在生态环境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够被取代。
(三)网络安全技术逐渐科学化
网络安全技术逐渐科学化将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会存在于网络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等方法来提高网络安全技术的科学化,对技术进行综合考量,找到网络问题所在。
(四)网络信息的容量逐渐增加
网络信息技术会逐渐朝着承载大荣量信息的方向发展。因为使用互联网的人会越来越多,等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出现负荷问题。所以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提高信息的容量。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发明与使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传递着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所以其安全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网络安全现状,找到问题,然后加强相关技术的发展,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服务。
参考文献:
[1]宁向延,张顺颐.网络安全现状与技术发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49-58.
[2]杨慧.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5:9991-9993.
[3]孙小芳,李妍缘,朱劲松,时存.网络安全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14,20:135.
[4]张康林.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4:176+179.
[5]张卫清.网络安全与网络安全文化[D].南华大学,2006.
网络安全发展范文2
今天,我们实施一个信息化项目,如果像实施传统项目那样,只重视经济效益,那么有可能事与愿违,造成重大的安全损害。特别是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兴起,一个信息系统可能会面向广大的用户、处理海量的数据,这类系统一旦出了安全问题,后果就极为严重。所以我们从事网信工作,往往要将网络安全的考量放在优先的地位,而且贯穿在项目的全过程中,包括确定需求、选择方案、采购设备、组织实施、运营维护等等,无论在哪个环节,都要把网络安全保障放在重要位置。正像“绿色发展”要求我们在决定某些工业项目是否上马时,将符合环保要求放在“一票否决”的地位,今天,我们也应将是否符合网络安全的要求放在类似的地位。
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在网信领域,信息化核心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而且有高度的垄断性。一直以来,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设备上受制于人,也就是说,我们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正因为如此,尽管我国的网民和移动网民数都居世界第一,但我们还不是网络强国。我国只有尽快突破核心技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成为一个网络强国。
掌握核心技术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例如,早期在我国还不能制造高性能计算机时,有些部门(如天气预报、石油勘探)不得不高价去买外国计算机,但那时,外国只卖给我们较低指标的计算机,外国公司还要派人在机房里监视着计算机的运行。后来,每当我国研制出一台较高指标的计算机,他们才会放松一些限制,卖给我们高一档次的计算机。就这样,随着我国自己设计的计算机不断提升,外国才被迫逐渐放宽了对我国的禁运。这两年,我国的“天河”机登上了世界超级计算机的榜首,他们于心不甘,去年就禁运了“天河”机所使用的“至强”CPU芯片,企图进行遏制。但这反而激励了我国科技人员的创新。今年,我国推出了采用国产CPU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继续高居世界榜首;而且“天河”也将在明年推出采用国产CPU芯片的新型号。上述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几十年的发展史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是市场换不到的。我们只有通过自主创新,自立自强,才能打破发达国家对我们采取的种种遏制,才能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
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我们不拒绝任何新技术,自主创新中包括引进那些安全可控的新技术,也包括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该说,这些年来基于开源软件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还是卓有成效的。今后,随着我国软件人员逐步地从开源软件的使用者发展到参与者、贡献者,甚至有的开源软件可能由我国软件人员主导,其中将会具有越来越多的自主创新成分。
近来,我国企业和外国同行之间在一些核心技术方面的合作有增多的迹象。因为随着我国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外国会放宽某些出口限制,这有利于企业间国际合作的扩展。另外,我国广阔的市场也吸引着外国企业扩展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这种合作一般是市场行为,企业可以自行决策。当合作涉及到国家安全或者有可能造成市场垄断时,需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包括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在内。
一些企业认为,这类国际合作可以达到“合作共赢”或“与狼共舞”。不管怎么说,只要符合法规,都是容许的。不过应当防止出现某些偏差,例如有的“合资”或“合作”采用简单的“贴牌”或“穿马甲”等方式,将外国产品通过“合资”或“合作”变为“国产”或“自主可控”产品。这样做可能会对真正的本国企业造成打压,也可能误将不可控的产品当成“自主可控”的,不利于保障网络安全。
企业间的合作主要取决于经济利益,但在国家层面上,发展信息化核心技术等重要决策,应突出网络安全,强调不能受制于人。即使外国公司的某项技术很先进,性价比很高,似乎也能大量供应市场,这作为企业间的国际合作项目是可以的,但如果它在某个方面(如知识产权、供应链、技术掌握)会受到别人的制约,那么就不能作为国家层面的选择。所以不能将企业间的“合作共赢”或“与狼共舞”,无条件地扩展为国家间的关系。
网络安全发展范文3
一、国家等级保护标准
我国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随后相继颁布了多个等级保护标准,具体可分为基础性标准、定级标准、建设标准、测评类标准和管理类标准。基础性标准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划分准则》(GB17859-199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25058-2010)以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等;定级标准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2240-2008)等;建设标准包括《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以及《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5070-2010)等;测评类标准主要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448-2012)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GB/T28449-2012)等;管理类标准主要有《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以及《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20282-2006)等。针对单位的普通信息安全工作人员而言,涉及较多的标准主要有定级标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2240-2008)与建设标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主要用于指导信息系统的等级划分和评定,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为5级,定级要素有两个: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以及客体受到侵害程度。定级要素与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关系见表1。由表1可知,三级及以上系统受到侵害时可能会影响国家安全,而一级、二级系统受到侵害时只会对社会秩序或者个人权益产生影响。在实际系统定级过程中,要从系统的信息安全和服务连续性两个维度分别定级,最后按就高原则给系统进行定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是针对不同安全保护等级信息系统应该具有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提出的安全要求,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基本安全要求分为基本技术要求和基本管理要求两大类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共有10个部分,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各占5个部分。其中,技术类安全要求又细分三个类型。信息安全类(S类):为保护数据在存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被泄露、破坏和免受未授权的修改的信息安全类要求。服务保证类(A类):保护系统连续正常的运行,免受对系统的未授权修改、破坏而导致系统不可用的服务保证类要求。通用安全保护类要求(G类):既考虑信息安全类,又考虑服务保障类,最后选择就高原则。
二、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及必要性分析
1.行业标准金融行业作为信息化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公民的利益等。为落实国家对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工作要求,加强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风险防范,保障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测评、整改工作顺利开展,中国人民银行针对金融行业的信息安全问题,在2012年了三项行业标准:《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和《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服务安全指引》。2.必要性分析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开展等级保护工作是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合规需求。金融行业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必要性有以下3点。(1)理清安全等级,实现分级保护金融行业各类业务系统众多,系统用途和服务对象差异性大,依据等级保护根据系统可用性和数据重要性开展分级的定级要求,可以有效梳理和分析现有的信息系统,识别出重要的信息系统,将不同系统按照不同重要等级进行分级,按照等级开展适当的安全防护,有效保证了有限资源充分发挥作用。(2)明确保护标准,实现规范保护金融行业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标准有效解决了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保护无标准可依的问题。在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中注重落实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在信息系统需求、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系统维护阶段参照、依据等级保护的标准和要求,基本实现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措施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从而保证重要的信息系统能够抵御网络攻击而不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3)定期开展测评,实现有效保护按照等级保护要求,每年对三级以上信息系统开展测评工作,使得重要信息系统能够对系统的安全性实现定期回顾、有效评估,从整体上有效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每年开展等级保护测评工作,持续优化金融行业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有效提高了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对外业务服务的正常开展。
三、网络安全法作用下标准的发展
随着等保制度上升为法律层面、等保的重要性不断增加、等保对象也在扩展以及等保的体系也在不断升级,等级保护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2.0时代。为了配合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和实施,满足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安全厂商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新应用环境下等级保护工作需求,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组织对原有的等保系列标准进行修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修订:标准的名称、标准的结构以及标准的内容。1.标准名称的变化为了与网络安全法提出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保持一致性,等级保护标准由原来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修改为“网络安全等级”。例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修改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修改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2.标准结构的变化为了适应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情况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开展,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标准、等级保护测评要求标准的结构均由原来的一部分变为六部分组成,分别为安全通用要求、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移动互联安全扩展要求、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扩展要求与大数据安全扩展要求。3.标准内容的变化各级技术要求分类和管理要求的分类都发生了变化。其中,技术要求“从面到点”提出安全要求,对机房设施、通信网络、业务应用等提出了要求;管理要求“从元素到活动”,提出了管理必不可少的制度、机构和人员三要素,同时也提出了建设过程和运维过程中的安全活动要求。
网络安全发展范文4
网络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由于企业员工年龄、教育程度以及综合素质存在的差异,在员工对办公自动化网络应用的过程中很可能由于员工自身操作失当而出现数据丢失、损坏的情况。而除了员工自身问题之外,地震、火灾等一系列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也会对办公系统的软、硬件造成破坏,而这种破坏往往会对企业办公网络造成灾难性的破坏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
2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的完善与发展
2.1同互联网设置隔离这种隔离就是通过防火墙以及路由器的使用,从而能够在外部网络同企业内部网络之间形成一种物理性质的隔离,从而起到隔离外部网络的作用。这种方式也正是企业自动化网络在实现网络安全最为经济有效的一种方式。
2.2优化网络结构
对于网络结构的优化主要是根据企业地理位置以及组织架构等情况而将企业的主网络以合理的方式划分为几个或多个子网,并在不同子网中防火墙、路由器设备中设置适当的访问规则,从而能够以不同管理的需求情况对不同子网中的访问权限进行适当的约束。通过这种相互独立、设定访问权限的方式则能够有效的降低不同子网即不同部门之间网络相互产生的影响,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毒等传播的速度以及扩散范围,并且能够良好的限制未经授权用户对于重要数据的访问,从而以此方式在降低网络安全风险的同时提升网络稳定性。
2.3安全监控及漏洞检测
通过安全监控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办公网络中出现的入侵行为进行最快的反应,并能够在对网络入侵者入侵痕迹分析的过程中获取入侵动作的来源,从而利于找寻入侵情况的原因。而在安全监控技术应用的同时还能够在监控到入侵行为事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并以断开连接、报警等方式避免造成损失,从而在办公网络中起到良好的主动防御作用。而漏洞检测技术则能够在掌握已知攻击方式的情况下对网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情况进行扫描,从而能够在及时发现漏洞的前提下及时修补漏洞,从而使系统免受攻击。
2.4加强服务器安全
服务器是企业整个办公网络的运转核心以及数据中心,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网络中具有即为关键的作用,而这种重要性的存在也为服务器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为了做好服务器的安全管理工作,则应当在配置服务器工作中以最小服务的原则展开功能供给,并将网络中不必要共享的服务进行关闭,从而最大程度降低网络的安全风险。同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主机备份、复杂均衡的方式开展,从而能够在有效提升服务器能力的同时使服务器中数据的安全性得到增强。与此同时,企业在服务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还应当做好硬件设备的检测维护以及数据备份工作,从而以良好的事前准备提升办公网络的特殊情况应对能力。
2.5数据备份与恢复
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网络中,对于数据的安全性不能够做到完全的安全性,部分人为以及非人为的事故都会对数据安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为了能够在数据遭到破坏之后能够对其迅速的恢复,我们就需要以数据恢复技术的方式保障数据的安全。而在数据恢复技术中,又具体的分为备份以及恢复两种技术。其中,数据备份技术则是通过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对数据以实时备份的方式储存现有信息,从而能够在数据遭到破坏时及时恢复系统数据信息。这种技术的存在就能够在工作人员人为失误以及自然情况破坏数据时能够对数据安全做到良好的保障,从而最大程度的弥补损失。
3结束语
网络安全发展范文5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 互联网 计算机技术
从目前网络技术发展现状来看,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近年来的用户人群不断的增加,在很多大流量节点上常常出现网网络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常常会对经济发展形成困然。随着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尤其重要,特别是近年来的网络威胁不断的增加,这就使得面对不同的网络威胁需要应用不同的网络安全技术,因此网络安全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增长。
1 网络技术安全情况现状分析
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不断的出现,已经逐渐的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因此人们开始对网络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近年来的网络普及速度来看,我国的互联网使用人群每年都在扩大,在网络安全方面,我国的基础网络防护措施的整体达标率也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网络安全事件不断下降,重大的安全威胁事件发生几率降低,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很多的缺陷和问题。从网络安全风险的角度上来看,相关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我国近年来受到的网络攻击次数也在不断的增加,而且网络安全的种类不断的增加,呈现出了更加复杂的变化趋势。因此对于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来看,整体上需要呈现出全面性,多点性和及时性,只有在多重安全措施并行的情况下,才可以尽可能的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2 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2.1 通过系统漏洞形成威胁
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是一直存在的问题,任何涉及都不可能在设计初期做到完美,只能通过不断的进行完善。对于系统漏洞情况来说,主要是漏洞难以发现,而且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蔓延速度较快,特别是一旦出漏洞被袭击,难以被发现,因此常常出现巨大的损失。而且从目前的漏洞情况来看,需要防护的安全节点数较多,不法分子往往突破一个安全节点,就会对整个网络形成影响。
2.2 网络管理制度存在缺失
对于我国现有的网络管理制度来说,整体上还存在很多的盲区,很多地区对于网络安全的标准都不一样,可以说我国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安全标准体系,因此很多地区都选择不同的安全管理方式,因此很多时候互联网安全事件都是跨区域进行,这种不利于构建全面的预防体系,无法应对无处不在的网络威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的企业开始重视网络安全防护,开始设计或引进钻也的防护软件和进行硬件隔离等,但是还有很多企业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较低,想要对这汇总情况进行改善,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建设,明确相关的规定,从而保证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顺利构建。
2.3 网络对应安全策略缺乏
虽然我国已经逐步的形成了一定的网路安全体系,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原本的网络安全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安全的需要。因此常常出现了防护不利和反应速度较慢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事后的处理也比较的缓慢,也很难形成事前的防患。对于网络安全来说,想要全面的预防难度较大,因此及时的补救和恢复成为了主要的应对方式。我国目前网络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必要的安全应对策略,由于相关的安全防护手段有其特定的安全防护范围,不得不依靠多种安全技术互相堆叠,有的防护技术在叠加过程中会起到相反的想过,可以说整体的有效性较低。
2.4 局域网的开放性漏洞
对于目前的局域网漏洞情况来看,大多数都是出现在资源的共享方面,大多数的组织对这种缺乏严密的防护,因为局域网的防护往往要低于互联网,这就导致不法分子容易进入到局域网内部,对数据进行篡改,甚至接入钓鱼软件来窃取信息,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3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发展目标还不够明确,但是随着新需求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网络安全的要求将会逐渐的提高,更多地是带来全球化网络的无缝连接,可以说给各国通信行业带来了一个新的平台,在平等的条件下,如何合理地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成为了关键。
3.1 安全防护模式进入智能控制阶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信息的收集,网络的防护和对漏洞的检测,逐渐的已经开始重视起来,随着网络的进一步优化,相信计算机的智能化会带动安全技术的智能化,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3.2 网络容量的扩展和安全技术覆盖的扩大
近年来的以移动网络为主的互联网业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云技术的普及和保护上,人们逐渐的达成了共识,广阔的安全防护需求决定了网络安全技术覆盖面必将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杨慧.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5):9991-9993.
网络安全发展范文6
关键词:档案 网络管理 安全 总结
(一) 档案网络管理发展的意义
档案网络管理的发展对于管理我国档案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有助于推动我国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档案网络管理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在档案网络管理的过程中,会不断解决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动我国档案网络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1.2有助于推动我国档案网络管理制度的完善
档案网络管理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档案网络管理制度的完善。由于我国网络档案管理发展的历史比较短,管理经验尚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档案网络管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档案网络管理制度。
(二) 档案网络安全管理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档案网络安全管理在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档案网络安全管理意识
我国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网络管理中缺乏安全管理意识。由于对档案网络安全的防护意识不高,在网络档案管理中,很容易出现档案丢失、多次复印扫描与输出对纸质档案原件造成的损坏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我国档案网络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这种档案网络安全意识的匮乏也给档案的安全保管带来威胁。
2.2档案网络信息更新不及时
档案网络信息更新不及时是目前很多档案网络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不断更新,为档案的网络管理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09年北方某国有企业由于没有定期做计算机软、硬件等方面的检测,防入侵检测技术和防病毒技术由于没有及时检测而导致出现了部分问题,使得该企业的档案网络资料被黑客攻击,给档案管理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 解决措施
为了更好地发展档案网络,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树立档案网络安全管理意识
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档案网络安全管理意识。任何企业都要将档案保护意识灌输到企业的工作人员,从本质上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树立依法治档意识和档案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档案网络管理工作的开展。
3.2及时更新网络档案信息
及时更新网络档案信息可以有效地避免网络档案管理出现问题。对计算机系统不断检测监督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当档案的人事出现调动的时候,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更新该工作人员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档案网络管理制度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