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手抄报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爱眼手抄报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爱眼手抄报内容

爱眼手抄报内容范文1

一、教师的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于他的举手投足、教育教学都会流露出“文雅”的风范,能吸引他的学生,使学生愿意亲近他,愿意聆听他的教育。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经典诵读” 的兴趣,让“经典诵读”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必须爱国学,学国学,对国学有较好的了解积累及运用的能力。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培养学生感恩教育,爱的教育……

二、经典诵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主要是指语文授课课堂,学生素养要得到提高,诵读经典是十分有利的,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渗透:

1.在古诗文教学中反复诵读,悟出情感

古诗文自古就是传统和弘扬中华文化最形象的载体,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塑造人格气质最独特而有效的方式。古诗文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古诗文教学课堂上我不断地教学生反复诵读,以读代讲,以读会意,以读读悟情。比如学习《悯农》这首诗时,我就叫学生反复诵读:一读体会“日当午”的猛烈,二读体会“汗滴”的艰苦,三读体会“粒粒皆辛苦”一句对劳动人民的赞扬和同情。这样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诗歌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学生得到了教育,懂得了节约。最可喜的是班级中午吃饭剩饭菜明显变少,乱扔饭菜的现象几乎杜绝。

2.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通过诵读故事领会内涵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抓住文章中重点的字词语句,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诵读,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语文口语教学中的渗透,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充分发现挖掘语文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并能够灵活运用,把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到和谐自然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人性的光辉,获得思想启迪,受到情感熏陶,体验德育魅力。比如:在诵读“程门立雪”这一故事时引导学生抓住“时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这些重要字眼反复诵读体会杨时求学的决心和尊师的思想。在随后不久的一节班会课上,我叫学生谈谈自己在近时期目标时,我班周万力同学说:要像杨时一样不畏艰苦,尊敬老师,争取期考考得好成绩。

三、处理班级事务中的教育

经典诵读不但停留在嘴上更应该用在实践中。班主任在班级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应表现出非凡的教育艺术,通过观察思考,在班级事件中适当运用国学经典,水到渠成。比如我班有一位学生碰掉了另一位学生的书因此引发矛盾,这是我不急于教育批评,而是叫学生读几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然后叫学生说说体会,结果学生主动认错了。另一个同学也在诵读中得到熏陶,原谅了他人。

四、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每日早读、午读、晚读十分钟背诵。背诵内容提前准备好的内容。如:古诗文、名言警句、经典故事等等。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结合节假日、时令节气等,精心备好每节班会活动课,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经典诵读真正融入学生生活。

爱眼手抄报内容范文2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 生活化

新课程的英语教学是开放型的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挖掘可用资源,拓展生活化教学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保持课内外教学的情趣连贯性,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从而实现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在信息化时代,英语渐渐变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街上,随处可见KFC, Macdonald 等英语店名。少儿英语电视节目也日渐丰富,要让学生开阔视眼,学习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看动画片是一个良方。孩子天生就受不了动画片的诱惑。即使里面大部分语言是他们听不懂的,他们还是抗拒不了鲜艳的色彩、可爱的人物和神奇的故事情节。无形之中,英语又溜进了他们的耳朵,溜进了他们的生活,滋生了兴趣。

语言离不开环境。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利用学校的建筑和校园橱窗,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对教室、办公室等标牌可以改成双语化。例如:Teachers’ Office, Computer Room, Music Room等。校园标语双语化。例如:“Save water”, “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Keep the reading-room quiet”等。对学生的生活场所还可配上富有童趣的英语图画。生活化的英语环境能让学生时刻生活在英语环境中。随时看到英语,随时可以学习英语。在班级的教室里可以创设英语墙报,英语角,布置具有外国风俗习惯的图片。粘贴学生英语手抄报和英语作品等,班级通知也常用英语书写。在体育活动中,也提倡学生用英语去交流。让学生一到学校就来到了英语学习环境中。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举办英语文娱晚会、办手抄报、演讲比赛、开办英语角、学唱英文歌曲、组织英语剧表演,在学校开通校园英语广播等等,从报幕到解说,从评比到颁奖,让学生尽可能全部使用英语,这为学生提供了说英语的真实生活场所,他们对此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

生活中英语无处不在,英语作业应回到生活,贴近生活。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新作业类型,还给学生学习的自由与空间,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实践,逐渐“沸腾”自己的英语知识。如我布置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收集带有英文的广告、标牌等,去主动留心生活中的英语,由于形式新颖,学生准备得很积极,他们把WTO,CCTV,kg,E-mail,Windows,“Merry Christmas”,“You are Welcome”等都认真做好记录;学完7A Unit 4 Food后,我让学生编制一份“菜谱menu”。由于变换了作业形式,学生感到很新鲜;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加,技能的增强,我让他们以熟悉的旋律编出新歌词,比一比谁创作的歌曲内容更吸引人、歌曲更好听。英语创意作业燃起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每次批改都能惊喜地发现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点滴创新,与学生共享学习乐趣,批改作业成了收获和享受。

3. 利用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化课堂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走进了英语课堂。它以声、画结合的动态方式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构成一幅视听立体英语画面,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模拟各种各样比较真实的生活情景。例如在Book 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一课的教学中,我从网上搜集了多幅自然灾害的图片展现给学生,给他们以强烈的视觉震撼,然后以电影“台湾大地震”中的多个镜头导出了文中的多数单词短语,如 in fear, scare, in all directions, calm down, stay alive, be trapped,etc. 电影镜头的使用给了学生极强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模拟出比较真实的生活情景,学生们一个个聚精会神,生怕自己漏掉了哪个环节。再如教7B Unit 1 Dream homes时,我设计了一只可爱的小狗Eddie带我们去参观它的各个房间,来教授bedroom, kitchen, bathroom, sitting room等单词。Eddie的生活体验转化成了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在互相交流和思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多媒体教学抓住了同学们的“爱”,突出了“新”和“奇”,最终激发了同学们学英语的兴趣。既充实了教学过程,体验了生活,又可使学生不会因单一落后的说教而减轻“兴奋点”持续的时间,教学效果极佳。

参考文献:

[1] 高艳. 初中英语的生活化教学探析[J]. 考试周刊, 2010(55).

爱眼手抄报内容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文化建设

数学属于文化领域的学科,不仅彰显着其独特的理性之美,更记录着人类文明与智慧发展的文化历程。数学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园地,更应是人性培育的殿堂。可见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观首先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近十几年来,我国对数学是一种文化才有所认识。数学最内在的文化特性应该是数学本身,因此数学文化不应从数学之外去寻找,平时的数学教学,是学生感受数学文化本色的课堂,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能使数学知识外化为一种现实的数学影响,更好的彰显数学的文化品性。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文化建设呢?

一、对“数学文化”的二个判断

“数学文化”是实现学校优质教育的有效平台,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别样风采,更有助于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数学文化活动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但我相信,数学文化活动的探究与实施,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让数学学习以全新的面貌进入学生的生活。

一个是要让数学文化永驻校园。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不懈的积淀,仅仅靠一个月或几个月的时间是很难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因此我们要根据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与数学活动的发展要求,逐步促进和加强数学竞赛的组织活动,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要适当增设游戏竞赛、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增设讲述数学故事环节和智力活动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与发展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

第二个是要让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课程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课程改革,我们应与时俱进,用新的数学观,特别是用数学文化视角下的数学观来看待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要素,向学生呈现数学文化视角下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数学的文化修养。

二、数学文化走进教材为教学提供了讲述数学文化的载体

现在,我们小学普遍使用的数学教材,开始就以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以“你知道吗?”为题,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发现、数学史的知识等等,我粗略的查了查,五六年级数学书中以“你知道吗?”作为问题的共有数十篇,每一个点的呈现,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数学给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如“祖冲之与圆周率”“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笛卡尔与数对”“毕达哥拉斯与点阵”等等,这样小史料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家对生活的留心,感受到数学是有价值的,是无处不在的。

通读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数学文化气息,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好玩、数学有用”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追求的新的教育目标。比如我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屋顶人字架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拉链门为什么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小方格等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就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释其原因了。我还从家里拿来了小板凳,让学生亲自实践,真正的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提炼了数学知识。“年月日”一课是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要挖掘出新意确实很难。在教学时我从数学文化的视角捕捉了“年历”所蕴涵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用一张具有文化内涵的年历作为知识载体贯穿于整节课中,将“大月、小月、闰年、平年”等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统一在一个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盘活了“年月日”这一原本枯燥、单调、抽象的教学内容。无数次的教学实践,让我充分认识到只有融入文化色彩的数学课,学生才会“兴趣盎然”。

三、开展数学活动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渗透数学文化,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是通过数学手抄报渗透数学文化。“数学小报设计制作”能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们的设计热情,激发他们的无限创意。手抄报作品可以由学生创作或搜集资料,自主完成,其中数学小知识、数学难题、数学家及数学家趣闻等内容,充分挖掘了同学们关心数学,热爱数学的热情,也增进同学们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是通过写数学日记讲述数学故事。提到日记,一直被认为是语文的专利,一提到数学,就好像只有做数字、公式、习题。实际上,将日记的书写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更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刚接触数学日记,学生记述最多的是自己在超市、菜市场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数学故事。

三是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畅游数学知识的海洋。结合数学课本的某些内容,适当开展一些游戏或竞赛,加深或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有利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游戏“拼摆七巧板”,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无论是否接触过七巧板,只要接触上了,学生就很快的投入了极大的参与热情,不仅能快速的拼出给定的图案,而且能自己设计出独特的图案造型,创意无限。再如“巧算24点”是数学知识中四则运算的综合应用,一副扑克牌就可以玩转24点,玩法既有趣又简单,极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眼、脑、手、口、耳等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对于培养孩子快捷的心算和反应能力非常有帮助。

爱眼手抄报内容范文4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课外活动 培养 写作能力

课外活动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这样,可以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强化阅读,激发思维

阅读是增长知识的有效办法之一。要提高语文水平,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只靠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自由阅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教师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和要求,一个课时能认识一个事物便达到了目的。定向阅读,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以及某一写作单元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阅读作品目录。如课标规定初中每个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三五本书,教师针对记叙文的特点,有要求地布置任务,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掌握或没有掌握的问题,以便在往后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抄妙文佳句,多做一些笔记和卡片,这对增强学生的词汇量,激发思维,丰富语言,大有好处。

开展课外阅读,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读书活动。(2)让学生学会选择读本,做到内容适宜,口味相符,有益身心。(3)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如做好笔记等,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4)不断激励,持之以恒,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坚持练笔,写出自我

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只学理论不实践,无法达到提高的目的。定性作文与不受任何限制的作文相结合,这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强化课堂计划内定性作文(教学计划内规定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必须抓好学生的课外练笔,提倡写随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记、周记、评论、读书笔记及信函等。这是学生写作上自由耕耘的一块园地,让他们写自己的话,写实在的话。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人每周写作的最低量度。有了量度要求,便于教师全面总结,可起到督促检查作用。

三、自办小报,发挥想象

包括学生的手抄报,学校和班级办的油印小报、黑板报、墙报等。这项活动的作用为: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及其它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编辑、排版、写作、绘画、书法等多种技能。学生自办小报,应注意几个问题:(1)主题选择要恰当精心。一是学生喜闻乐见,二是资料来源要广,便于学生采集信息。(2)合理安排办报次数。(3)体现兴趣性。注意循序渐进,力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低要求到高要求。(4)注意点评激励,使他们越办越爱,越办越好。

四、听报告、讲座等,发表见解

学校、年级、班级应根据实际有计划地、经常性地组织一些专题性的讲座,内容可以结合年级的课文作必要的拓宽和加深。还可以请英雄或者模范讲事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红旗下的讲话”、“开学典礼”和“休学仪式”,语文教师也要当作语文课外活动来抓,提出明确要求。现在家庭电视机很普及,为学生接受外界信息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教师应积极引导,有选择地要求学生观看一些有益的影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让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掌握国情国策,课堂内开展评论,发表看法。

五、开展竞赛,激发欲望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方法很多。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之一。实验证明,开展多种竞赛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和表现欲。学生在争相表现和争获荣誉的过程中,能充分表现出创优的热情,创造的欲望也自然激发升腾。因此,教师可在语文课外活动中适当组织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语文的竞赛内容,包括书法比赛、查字典比赛、汉语拼音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语文基础知识比赛、诗歌散文比赛等。作文竞赛活动多种多样,如口头表达比赛、书面表达竞赛、写作技巧比赛等。活动中,如果引导适当,指导得法,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些活动应有计划地开展。赛后要总结评比,以精神鼓励为主,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六、进行社会调查,丰富写作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开拓他们的社会生活视野。社会调查可以采取观察、访问、实践等形式。

观察中应首先引导学生定向观察,即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观察,教给方法,开拓思路,如参观某建筑设施、观察某人言行等;其次应作机遇观察,即没有预定范围和目标,偶尔引起注意使进行观察,如放学路上发现的有意义的事等。

访问,有个别采访,也有现场采访。但都要明确目的,注意不同的对象,采取相应的交谈方式;对要获取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整理,这样才能为写作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材料。

爱眼手抄报内容范文5

一、抓住时代背景浸透德育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时下的,其思想内容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与作者的思想情感密不可分。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可以感受并学习作者的思想情感。我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时,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题。问:作者深爱这土地,说明了什么?他为什么要深爱这土地?不用多说,学生肯定被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打动。接着介绍时代背景,问:1937年至1945年在我们的国土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家园都干了些什么?从学生的神情上便能感受到他们对侵略者的憎恨,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得到加深。

二、挖掘课文思想内容中蕴涵的德育因素

“文以载道”,课文是思想内容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因而在教学中如能把两者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能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教会学生如何克服人生中遇到的困难;《背影》这篇散文,就教育学生要理解父母、关爱父母;一些描写山水风光的诗歌,诸如《望岳》《三峡》等,也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至于说明文,如《苏州园林》,看似平淡无奇,但稍加琢磨就能发现其中也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像独具慧眼的伯乐,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挖掘出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德育素材,为创设课文情境打好基础。

三、在作文教学中浸透德育

作文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学生思想的流露。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其内容丰富多彩,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哲学思辨能力教育均可贯穿其中。老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时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德育。如“雅安地震”发生后,我要学生搜集救灾现场发生的一些感人事件,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对人间真善美的认识,感悟人间自有真情在;我还要求他们就“”的紧张局势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感悟到祖国领地神圣不可侵犯;在一些特殊的节日,我提醒他们给自己的亲人写信,如母亲节那天,布置学生写《给母亲的一封信》,培养他们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其实只要在教学中肯留心,德育无处不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

空洞的理论、干燥乏味的说教,既倒学生的胃口,也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才能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我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特别是名著阅读,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诸多方面的积累,更有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我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重阳节时,组织学生去县里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听老人讲故事。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体会到了助人为乐、孝敬老人的乐趣,同时与老人的交谈中,他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长了见闻。三月份是“学雷锋活动月”,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一件好事,把学习雷锋落实在行动上。平时还可以通过出手抄报、演讲、辩论等方式,让学生明事理、辨善恶,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

五、教师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作为“为人师表”的老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要想教育出品德高尚的学生,老师先要起好示范作用,如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思想健康等,这样才能做到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同时,平时还要在班集体、学校等公共场所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体现在一言一行之中。

爱眼手抄报内容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2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3―0029―01

学校的文化追求应该“高起点”,同时更要“低落点”,既要从基础扎实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与时俱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外化为学生的行为,学校少先队是一个重要渠道,少队活动让文化渗透到每一次活动中,每次道德讲堂都是对文化的践行。

一、追求文化的“高度”

学校道德教育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应借经典之力,使学生习晓礼仪,将国学教育与礼仪培养有机结合,以便形成品德内化与行为外显的统一。学校应适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

学校也可以请各行业典型劳模,用他们的事迹、技能给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知识的传授,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与家庭社会巧妙融合,形成教育合力。也只有在整体大环境、大教育视野中,才能培养学生的现代思想素质,教育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二、追求文化的“长度”

中华历史悠久,我们要让每个孩子做“有根的人”,将传统节日文化、民族精神文化、传统艺术文化、地方民俗文化等融合到少先队各项活动中去。无论我们组织的任何活动,目的都是为了营造浓厚的“氛围”,在具体的环境中,熏陶孩子的内心。所以设计的活动过程要长,要坚持不懈,做成品牌。我们深知“坚持”对于活动的开展、对于孩子的影响,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学经典需长期坚持,各种社团活动需润物细无声,不断细化。

三、追求文化的“厚度”

1. 书香校园、浸润人生。学校除正常的文化课外,每个学期,细化到每周,语文课老师都会推荐同学们一些必读书目,学校图书馆,班级小书架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同学们读书的需求。

2. 多彩活动、丰富文化。学校所组织的“绿色志愿服务岗”、“红领巾服务岗”等活动,主要服务内容是校园卫生、课间活动纪律和秩序。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孩子对别人的爱心,对社会的责任心,还能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要引导学生不仅向书本学习,更要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学做人的品德、新的知识和待人接物的能力。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生活是知识的大本营,志愿者活动就是走进这丰富多彩的大课堂。

四、追求文化的“温度”

如果说文化有温度,那么它应该是热烈的,它总能唤起孩子的热情,总能激励孩子们为之努力。它应该是温暖的,带给孩子幸福的感觉,甜蜜的归属感。它应该是公平的,给每个孩子同样的机会,永远敞开怀抱接纳每一个孩子。

给予和付出是幸福的。在少先队这个大家庭里,让贫困的孩子、无助的孩子得到真诚的帮助。光亮照进每个角落,照亮每个心房,志愿者活动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岗位,各尽其才,按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社团,目的只有一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少先队组织的特性,也是对每个孩子的人文关怀。

五、追求文化的“力度”

1. 引导力。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它对行为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少先队思想文化是少先队文化的灵魂,是少先队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指引少先队前进和发展的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少先队用先进的思想启迪少年儿童,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广播应该以传播正能量、主流文化为主,帮助学生培养一种眼光,养育一种境界。

2. 凝聚力。文化只有加强了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活动凝聚人心,光有组织还只是万里迈出的第一步。要想让少先队员心往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得让他们有共同努力的方向。目标清晰后,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使队员们在一起或面对困难、或分工合作、或共享欢乐,最后达成默契。

3. 吸引力。少先队文化如果不能吸引孩子主动积极地参与,那么再好的文化也失去了价值。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加强文化的吸引力。

上一篇人琴俱亡

下一篇国宝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