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月亮的诗句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月亮的诗句古诗范文1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真是一幅月中画.最初对月亮的相识和向往,还远在童年的岁月。青山绿水的小村,天高云淡。晚上躺在竹席上,任凉风习习。浩月如银盘,就在我的对面,悠悠地移动,仿佛就在伸手可触摸之处。与月面对面的交谈是最坦率的,也最亲近。妈妈轻柔的声音,说的是嫦娥奔月的典故。圆圆的月便随着故事,清淅而立体,逐渐丰腴。故事却没有圆圆的结局。
吴刚桂花树下的无奈;嫦娥、小白兔广寒宫中的寂寞无助。犹然而生怜惜;让人同情。真是“人何在,桂影自婵娟!”嫦娥眼中晶莹的泪水,化着点点剔透洒向大地,隐藏在万物中。让大地也挂满泪珠。妈妈关于月亮的凄美故事,是我最初对月的认知,印象最为深刻。也左右了我许久。在乡村的辉映中觉出一丝凄凉和不合年龄的伤感来。
长到七彩的花季,也看了许多古诗词。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女时代。半瓶醋的水平,加之初涉情事。无法用诗词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只有惊叹才子佳人的妙笔生花,感叹他们的细腻和才华。在情与物之间,能和谐地统一;在不经意间能尽情地涌出心中所有感想、感怀、感慨。将月描绘得出神入化,赋于人性。似乎月能解读诗人的忧伤、寂寞、无奈,赋发对亲人的思念;壮志未酬的慨叹。我读着一首首婉约的诗句,似懂非懂。看见弦月,总是拔动心底的那根琴弦,引起无限的共鸣。
最初工作的地方,靠近湘江。一道堤坝,被人戏称为“爱情堤”,故名思议可以想象它的浪漫。视野开阔一眼隔水相望,对面的景物清淅可见。特别是有月的夜晚,情人们慢步至此,站在这一览无遗的大堤上。月是坦荡的;水是波动的;风是轻柔的;心是驿动的,但总有一丝感伤如流星划过。
关于月亮的诗句古诗范文2
一、《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三、《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四、《悯农》其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 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五、《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 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 尽:消失 穷:达到极点 更:再。
3、相关考题。
关于月亮的诗句古诗范文3
【关键词】提供实践合作的机会参与探究体验应用
吕叔湘曾说“语言之妙,妙不可言”,确实,语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学科,是一门艺术。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就要讲究“活”。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它受到广大教师们的关注,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而综合性学习通常需要课内外相结合,课外可以安排一两周,展示却只能在一节课内,所以,综合性学习更需要让学生“活”起来,做到“活动充分、思维活跃”,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为“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1]教师进行认真指导,安排好其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如何达到编者所设定的预期目标,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如何提高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有效性有待我们去研究、探讨、解决。我结合自己粗浅的经验,对这问题做一些探讨,以求大家斧正。
一、引导学生以独特的角度探索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创造力是无法教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思考,增长知识和才干。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的主题研究活动中,我先提出几个研究小课题:“月球知识知多少”、“有关月亮的对联和谜语”、“月亮的传说” “与月亮有关的神话” “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 几个人为一组共同研究一个课题,以出手抄报的形式汇报成果。这些是常用的活动方式。但我鼓励学生:看看谁能用独特的眼光从身边寻找到新颖的材料。学生或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借阅书籍,或负责整理资料,个个干得热火朝天。在检验成果时,我发现,学生制作的手抄报中精彩纷呈,刊头设计、版面安排、内容选择各具风格,还增加了一些内容,有“与月亮有关的成语、俗语”;有闽清及周边地区关于“敬月”的故事:老人们常常警告小孩不能用手指点月亮,否则耳朵将被月亮割个口,补救办法是对月拜三拜。学生们对这故事哈哈大笑,却感受到月在古人心中的神秘,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还有的收集了童谣“月光光、照池塘……”,在方言渐行渐远的今天,学生用不大熟练的方言唱着原本应该耳熟能详的童谣,怎不令人感慨万分?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也体会到民谣的艺术,领略了押韵的好处,更易于接受相关语文知识; 还有一位学生在介绍“月亮的别称”时列举了京剧《贵妃醉酒》的唱词,指出词中连用“冰轮”、“玉兔”与“皓月”来称呼月亮,在众人熟悉“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的环境中,他的介绍怎不算“新”?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叶圣陶语)这些童谣、传说不是语文教科书中收集的,但也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在学生作文中,他们都说通过活动了解的东西远远超过教材所要求掌握的。我原本计划只是让学生去探究问题,没想到,学生的探究突破所定的范围。他们了解的不只是教科书上能给予的,还认识了人民智慧的广袤,发现了生活中的语文。这样也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综合性目标的实现不言而喻。
综合性学习就是这样以“新”的学习方式唤醒学生创新意识,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这效果岂是整天强调两者关系能比的?同时无形中也让学生们知晓本土文化的内涵。这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吻合,语文教科书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但不是唯一。大自然、网络资源、博物馆、纪念馆、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以及鲜活的社会家庭生活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这些语文学习的“活水”,只有靠活跃的思维才能挖掘到。[2]
二、用“语文”的方式巧妙引导体验
语文教学要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即要做到“语文和思想老是长在一起,分不开”,(张志公《说工具》)综合性学习如何在课堂中有效提高语文的人文精神教育效率呢?那也就要注重体验,也就是突破“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让学生在生活中、在自然社会中自觉自愿地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3]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不能纯粹为了活动而活动,更不能把综合性学习弄成纯粹收集其它学科知识。如能注意在活动设计时注重情感体验,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我任教的一个八年级班级,因屡次比赛和各项评比中皆处下风,学生缺少积极性,缺少自信,都认为自己班级是最差的班级,自己也是一无是处的,看不到自己以及集体的优点,自暴自弃的人增加,放纵自己浪费时间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若是整日念叨着“珍惜时间”,叛逆期的学生更为反感。于是在学生进行“寻觅春天的踪迹” 的主题研究活动时,我安排赏春――绘春――颂春――悟春的环节。时值春天,我先让学生在校园里,在社区中,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写成“自然日志”,记录下春天的足迹。在记录方式上,采用文字与图片(如照片)相结合的形式。照片要配以简洁生动的解说词。当我看到他们捕捉到“春临人间的”精彩画面,不禁叹为观止:学校斜坡上的一丛小野花、办公楼旁的杜鹃、公园里的一株植物……无一不引发学生们的好奇,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春天,真正实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了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之后,学生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分类收集的古诗句中也是精彩纷呈,古诗中春风春雨,春花春草,都配以画面。在有限的课堂上我展示了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时,学生谈到野花的启示“身在僻静之地的你,宝蓝的外衣里深裹皇冠般的骄傲――虽小,一样装点大地”;谈到由竹笋想到的“我们将是新生力量,也是春的使者,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谈到公园中的花“那得是拥有多坚定的信念,才支撑起这灿烂的生命”……诗一般的语言,却是发自学生肺腑,这远比单纯的记忆名言警句来得有趣,踏着文人、诗人、哲人的足迹,走进春天,领略了春意,美好和向往之情萦绕在心间,我用“心里有花开,心里有发现,人生才蕴涵春色”的寄语,来表达自己希冀他们能珍爱春天,更珍惜如春光般灿烂而又易逝的青春年华的心愿。这一切强过枯燥的说教和呆板的你说我听。最后在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结束我们春之旅程。在这为期两周的活动过程,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用身边的“春意”唤醒内心的春天。如果说我为学生的搜索、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而欣喜,还不如说我更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唤醒许多学生心灵“春暖花开”而高兴,为学生获得的人生经验和感悟而高兴。在初三的一次考场作文“由……想到的”中,这个班的几位学生就写到这次综合性学习,相信这些感悟和老师的希冀也深深刻入学生的人生轨迹,这些不正表明综合性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相关么?体验提升了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为综合性学习注入“活力”;综合性学习丰富了生活体验,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1]
总之,我认为,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确实体现了“大语文观”,生活即语文。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核心是让学生“动”起来,用活跃的思维,充分地挖掘语文学习的“活水”。这样,综合性学习才是“活”的,精彩的。而综合性学习课程就会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把火”,点燃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注释】
① 隔年饭:有的人家除夕做好饭,年后吃,意味着年年有余粮。
② 形容阴雨天的中午出太阳,预示大雨将至。
参考文献
[1]都启林.“从”素质“到”应试“究竟有多远[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20-21
[2]王鹏伟.语文教学要关注人文精神 [J].语文教学通讯,2011,(4):52―57
关于月亮的诗句古诗范文4
一、句读妙趣
关于古代文言句读,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借助这些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兴趣。明代文字家兼书画家徐渭,年轻时家境贫寒,常到亲友家混饭吃,一次因连绵阴雨,他在一位亲友家多住了几天。这位朋友内心不悦,又不便明说,便在照壁上写下一行“逐客”文字。“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原意应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可是中间没有标点。徐渭对此心知肚明,但他顺手拿笔在文字中加上几个标点,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弄得主人哭笑不得,只得由他住下去,直到雨过天晴才离开。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断句的浓厚兴趣。另外良好的语感也有助于文言文的断句。文科高考附加题第一题六分,考查的就是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古代的私塾教育,断句是基本功课,我们可以借鉴古代私塾教育的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断句能力,由三言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家姓》,到四言的《诗经》等,再到五言七言的律诗绝句,再到杂言。使学生在积累鉴赏古典诗文的同时感受到个人阅读文言文语感能力的提升。即使现代出版的古文附有标点,但是对于文中的长句的断句如果理解不当,也会产生歧义。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这样一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学生容易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读作,“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语意似乎没有问题,这就没有理解“凡是”的语意,“凡”意为“凡是、所有”;“是”是代词,意为“这”“凡是”应该理解为“所有这”,与现代汉语产生了差异。所以应该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应该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合理断句,这样应该断为“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这样的长期积累,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二、实词和虚词的多义情趣
文言诗文中实词的一词多义和虚词的众多用法意义,因为琐杂,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处理不好会导致学生丧失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但如果经常能够在学习中有意识宣扬这种特点的魅力所在,反而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兴趣。在讲述有关月亮的诗文时,学生总会把他们的启蒙诗歌引入,当有学生引到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我们假若提问几个同学“床”是什么的时候。学生肯定很自信得回答为“睡觉用的器具”。而且会诧异于老师的幼稚提问。其实,古代的床原是古代的坐卧用的器具。《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便是这种用法。生活中可以找到这种器具,我们老一辈女子陪嫁的有一种家具叫做“座床子”,可见床并非单单指的是睡觉的床,还指一种较大的坐具。此时学生会感觉自己理解的古文程度较以前深入了许多。然而放到诗句中理解,似乎并无多大的意义。其实理解诗歌需要借助物象和物象所营造的意境来表达诗歌的主旨。由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知此诗是一首思乡怀人的诗歌,“明月”是表达思乡常用的物象,而“床”无论理解为卧具或坐具似乎都无法和乡情联系在一起。此时告诉学生“床”乃形状类似坐具的“井上围栏”,古人背井离乡,常常要带一点井底的泥土,以防水土不服,在精神上则是家乡的象征。李白在深夜无法入睡,不是躺在床上,而是在院中徘徊,看到如霜的月光;勾人魂魄的井栏,无法抑制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此看来,“床”的解释便合情合理了。再引上唐代李贺《后园凿井歌》“井山辘轳床上转,水声繁,丝声浅”更加深了对于“床”的理解。再如《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和“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两句中的“户”和“窗”分别指的是“门”和“窗户”。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的“门”和“户”的区别就是双扇和单扇。此类现象在文言诗文中很是常见。此外,文言实词众多意义中,其本源义影响着其他词义的方向和范围,词义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演变脉络。如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就”为“接近”意,所以《刺客列传》中“轲自知事不就”“轲就车而去”;意思就是“完成”“登上”。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中的“就”就是“欣赏”的意思了。经常这样去给学生讲解,自然会增强学生对于文言词语的强烈兴趣,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自觉结合文意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三、骈偶句的对仗美趣
律诗和绝句自然有着严格的对仗用韵。上下句在字数、词性、韵脚和平仄方面都有要求,这样的语句使诗文读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古代骈文和赋体文也具有别样的音韵之美。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等骈体文都有着震撼心魄的美感。此外还可以依据相同位置的对应关系来判断,这些词除了词性相同以外,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帮助理解难解的词语。《屈原列传》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见”的用法学生容易误解,如果结合位置对应原则,“见”和“被”词性相同、词意相关,从而可以推断“见疑”就是“被怀疑”。被动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迎刃而解了。古文中常见的“互文”的修辞手法,如果不理解也会造成理解的错误。北朝民歌《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很多同学理解为“将军身经百战牺牲了,壮士们历经多年苦战回到了家乡。”很显然和常理不合,作为修辞的“互文”即“互文见意”,所以原文应为:“将军和壮士数年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有的回到家乡”。再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苏轼《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都是“互文”修辞。理解起来自然就容易了。
关于月亮的诗句古诗范文5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唐诗 自然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学习内容,诗人们通过典雅生动的诗句表现了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收录了大约三十首唐诗,其中出现“雨”、“雪”、“霜”三种自然意象的唐诗有十三首,可见这三种意象是比较重要的。意象是作者通过赋予客观事物一定的思想情感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学艺术形象,下面笔者将从这三种自然意象入手窥探古代诗人的内心世界,具体分析意象寄予的情感内涵。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唐诗的“雨”意象
在大自然的现象中,“雨”是十分常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关于写“雨”的唐诗,如篇目《春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清明》、《渔歌子》、《滁州西涧》等。将“雨”与诗人的情感相连,它的意蕴变得更丰富多彩。
(一)表现喜悦之情
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给人带来喜和希望。杜甫的《春雨》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年级下册,第17页)首句“好雨知时节”直接用一“好”字来赞美雨,接着赋予“雨”人的思想,说它知道春天是万物苏醒、蓬勃生长的季节,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悄然而至,真是善解人意。而且,当时作者所在之地成都正值旱灾,此时春雨降临,是多么令人欣喜若狂。春雨是温润、绵长的,夏雨是磅礴、急骤的,但都能反映喜悦之情。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云:“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五年级下册,第131页)诗人运用“跳”字将“白雨”拟人化,明亮的雨点迫不及待地落下,欢快地跳入船中,写得如此活泼和惹人喜爱。夏雨来去匆匆,顷刻间,雨过天晴,水天相接,一片蔚蓝,令人赏心悦目。此时的诗人似乎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豁然开朗,内心舒畅。
(二)抒发游子愁绪
烟雨蒙蒙,蕴含着诗人伤感的愁绪,最形象的便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三年级下册,第37页)这一时节,亲人无论相隔多远都会尽力团聚,进行踏青或扫墓等集体活动。而此时的杜牧却漂泊在外,无法归乡,更不能祭拜祖先。“清明时节雨纷纷”,天公似乎也懂得他的忧愁,细雨绵绵,如同内心的愁苦一样细密而杂乱。形单影只、衣衫尽湿的他此刻还能做什么呢?只能寻处酒家,避雨休憩,小酌几杯,以解烦忧。诗人身处异乡,不识此地,幸得牧童告知附近名为“杏花村”的酒家。但路途疲惫,还得冒雨前行,心中似乎更郁闷无奈。可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唐诗“雨”意象,除了表达喜悦之情外,也抒发游子愁绪。
(三)寄寓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雨”不仅能表达诗人的喜悦、哀愁,还能寄予诗人对远离喧嚣、闲云野鹤般生活的憧憬。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六年级下册,第48页)渔夫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在桃花繁盛、鳜鱼鲜嫩之际冒着细雨垂钓,不愿归去。而作者也在一旁迎着微雨,看着渔夫抛竿、等待、扬竿、装筐,“斜风细雨”也无法阻挡他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同样,韦应物的七绝《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三年级下册,第78页)表达了闲适恬淡的心境。暮春之际的傍晚,“春潮带雨”,潮水上涨,郊外渡口人迹罕至,此刻更无人影,只有一叶扁舟横在江上。诗人远离尘世,独自闲逛至此,虽突降细雨,但他从容自适,欣赏着郊外的景色,足见其对隐士般闲适生活的向往。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唐诗的“雪”意象
“雨”表达了喜悦、游子愁绪和对归隐生活的追求,而“雪”意象因其严寒冷酷成了恶劣环境的象征,如李贺的《马诗》。另外,因其洁白、纯净而成为高洁的象征,但同时又有清高孤傲之意,如柳宗元的《江雪》。
(一)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冰雪弥漫,步履艰难,环境恶劣。正如《马诗》写道:“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六年级下册,第108页)。李贺运用“沙如雪”这个比喻,将黄作白雪,一黄一白,色彩分明,二者本无联系,那么作者为何会把万里黄沙看成了皑皑白雪呢?这是因为夜晚月光凄冷惨白,透着一股凉意,在这月光的映照下,万里黄沙就像是铺上了一层白雪。此处虽是虚写“雪”,但正因如此,才更突出边关环境的艰苦。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看到月亮一般会思念远方的家人,怀念安逸的生活,渴望与家人团聚。然而,诗人看到燕山上的新月,联想到的却是如弯月般的武器,可见他是多么渴望驰骋沙场,建立功业。“雪”中流露了不畏艰苦驻守边关的壮志豪情。
(二)显示孤寂高傲的情怀
冰雪笼罩大地,万物都消失在白雪之中,给人以空旷寂寥之感,柳宗元的《江雪》(四年级上册,第135页)就描绘了这样的情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前两句虽未明说“雪”,但暗藏此意。满山遍野,处处被雪覆盖,所以鸟儿冻得不见了踪影,人的足迹也被雪遮盖,周围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正如诗人寂寞、凄冷的内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落到江水中理当会被融化,但他却说“寒江雪”,连大江都被雪所覆盖,可见这雪是多么繁多与浓厚。中唐的柳宗元当时政治失意,被贬永州,心灵上受到了打击,这纷纷扬扬的大雪正映射了被政治所寒透了的心灵。所以他寄情山水,描绘了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不怕冰天雪地、独自垂钓的渔翁。可以说这位远离尘世、凛然不屈的渔翁正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唐诗的“霜”意象
“霜”的意象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以秋天为背景的古诗往往会写到它,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唐诗《山行》、《枫桥夜泊》、《静夜思》。虽然同是秋“霜”,但诗人表达的情感却不同。
(一)歌颂自然之美
“霜”是秋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诗人只能在萧瑟寒霜中伤感哀叹,而杜牧却独得秋霜之美,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年级上册,第16页)深秋之际,作者顺着蜿蜒的小路向远山行进,路过一片枫林,看见那经过秋霜考验的枫叶在晚霞的映照下竟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一派生机勃勃,全然不像落叶枯黄、寒霜瑟瑟的季节中应有的景象。见此美景的诗人惊喜之情油然而生,此刻,他已顾不得赶路,只想停下车来,静心领略这山林风光,陶醉于迷人的秋色。因此,此处的“霜”成为歌颂自然之美的凭借物。
(二)抒发羁旅之思
寒冷的秋霜使植物枯萎凋零,营造萧瑟的环境氛围,张继的《枫蛞共础沸吹溃骸霸侣湮谔渌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三年级上册,第16页)“霜满天”句写天地间满是秋霜,诗人不仅是在这种凄冷之夜醒来,更是在漂泊的客船中醒来,周围万籁俱寂,只有几声乌鸦的啼叫和钟声回荡在空中,因此更思念远方的家乡与亲人。有时,远方游子还会在无霜之地联想到霜,最典型的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年级上册,第29页)夜深人静,月光洒落,李白看见井栏边白茫茫的一片,刹那间以为秋霜降落。作者之所以误把月光看成“地上霜”,是因为当时月光皎洁,旅店凄寒,漂泊异乡而无法与亲人团聚的他感到孤寂与愁苦。此诗,“霜”就成为抒发羁旅之思的媒介,也表现了古诗的含蓄美。
总之,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雨雪风霜无一不成为古代诗人抒感、袒露内心世界的媒介,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唐诗篇目就出现这些自然意象。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诗人笔下,同一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也各有不同。“雨”、“雪”、“霜”作为三种自然现象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寄托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有悲伤与思念、欢喜与渴望,值得读者仔细品味和鉴赏,从中感悟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傅德岷,卢晋.唐诗鉴赏辞典[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1.
[2]张丹.论唐诗宋词中的雨意象[J].吉林广播大学学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