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1
一、课内外链接:立足名家名著,增加阅读积累
1. 教材重组――语言重构,内容组建。
许多名家的作品是散落在教材的各个册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家的语言风格与写作特色,有时不妨对课文进行重组,将某位作家的作品集中在一起,让学生在比较中阅读探究。比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综合复习”的《养花》时,可以让学生重温已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四年级上册的《猫》、五年级下册的《草原》,以及刚学不久的《北京的春节》,这样学生就会对老舍的幽默风趣、老舍式的语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亲其人,近其道”,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而细致地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比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和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可以联系其生平介绍,让学生明白,因为作者呆在德国,所以他看到德国街头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自己种的花摆在窗台上让过路的行人欣赏;也正因他呆在德国,没有亲人的陪伴,所以会异常怀念自己的亲人,怀念自己过世的母亲。两篇文章一对照,再去阅读季羡林的《留德十年》这本书,学生的理解将会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
2. 单元导读――情感引导,对比阅读。
从教材的编排角度看,每一组都有学习主题。选择同一写作对象,不同体裁、不同角度的文章进行课外阅读,感受选材立意的别具匠心,有助于发展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比如,同样是童年生活,林海音笔下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体现了作者学骆驼咀嚼时的稚气、遐想驼铃时的天真,可以说,作者的童年过得趣味横生;而萧红在《祖父的园子》中,愿意捉蜻蜓就捉蜻蜓,愿意抓蝴蝶就抓蝴蝶,童年生活随心所欲,无忧无虑。但是联系课外读物――高尔基笔下悲惨苦难的《童年》,学生就可以从主人公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时常忍受毒打的现象中,发现童年是有不同色彩的,有玩耍嬉戏时的快乐,也有为生活所迫的艰辛。这样学生对于童年的认识就比较丰富多彩,多角度思维也就得到了发展。
3. 作家牵引――作品牵头,名家引路。
从《窃读记》中我们认识了作家林海音,进而走进《城南旧事》,我们了解到那幅美丽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画面,对《城南旧事》就有了新的认识。再如,从《斑羚飞渡》《猎狐》《第七条猎狗》等一系列的动物小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进而走进他的更多小说中,就会认识他喜欢严格按动物特征来规范所描写角色的行为的写作特色。
二、课内外兼顾:以“三段式”教学,提升阅读能力
1. “三段式”阅读教学。
“三段式”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一种方式,指的是:教师立足课文,从教材结构、单元导读、名篇作家等方面开发出课外阅读的资源;学生利用平时记录的“图书名片”进行深度的文本交流与欣赏;最后学生进一步理解读物的内涵、写法,也由此产生更深层次的阅读疑问。
2. 基本流程。
主题确定后,师生共同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在充足的时间保证下进行整体阅读。在阅读中,师生对文本内容整体回顾,对经典章节精彩回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体验文本内容。
3. “三段式”阅读范式。
以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一次课外阅读指导活动课为例,我们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的课文,这一组的单元导读是“童年”,根据“不一样的童年”这个活动主题,我们走进了高尔基笔下悲惨苦难的《童年》,通过对比,加深了学生对童年的看法和理解。
第二阶段:借助“图书名片”,交流汇报欣赏。
根据“图书名片”,从浅入深,开展三个层次的比较阅读,有利于促进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展开多角度思维。
第三阶段:升华阅读价值。通过再次读整本书,以聊书的形式开展阅读,重在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可以照下列环节展开:①探讨话题――什么样的童年是有意义的?②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与生活背景。③质疑:本书里你有所质疑或者尚不能理解的地方。④拓展阅读:成长类小说的意义。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2
一、定位不准的现象
1.定位过高
这主要指的是过于拔高小学生说明文习作的要求,在教学中提出了过难的内容。如某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提出:我们要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性的语言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当中“简洁的语言…说明性的语言”对于第一次写说明文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该教师拔高了要求,提高了定位。定位过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说明文写作产生畏惧心理,觉得“说明文真是难写”,影响写作的动力。
2.定位过低
这主要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估计不足,觉得学生可能这也掌握不了、那也掌握不了,于是降低定位,造成要求过低。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把写作内容定位于:写写我的文具盒;把目标定位于:能有序地写出自己的文具盒的样子。显然,这些要求是过低的,“有序地写写文具盒的样子”是三年级的内容,放在五年级就是定位过低。定位过低,会使学生掌握不到这个文体的精髓,影响可持续发展。
3.定位过散
这主要指的是在说明文习作指导教学中,教师觉得重点太多,这个需要教、那个也需要教,从而要求过多。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指出:写好说明文,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二要选择恰当的表达顺序。三要语言通俗易懂。四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说清楚,必须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是对客观事物的形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作科学的说明,使人增长知识和技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中明确提出说明文写作的要求,从这个单元起,学生正式写说明文。作为一种新的文体的写作起点,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这个单元的习作指导教学,重视学生说明文习作的“第一课”,但由于定位不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说明文习作教学的效果。
一、定位不准的现象
1.定位过高
这主要指的是过于拔高小学生说明文习作的要求,在教学中提出了过难的内容。如某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提出:我们要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性的语言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当中“简洁的语言…说明性的语言”对于第一次写说明文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该教师拔高了要求,提高了定位。定位过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说明文写作产生畏惧心理,觉得“说明文真是难写”,影响写作的动力。
2.定位过低
这主要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估计不足,觉得学生可能这也掌握不了、那也掌握不了,于是降低定位,造成要求过低。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把写作内容定位于:写写我的文具盒;把目标定位于:能有序地写出自己的文具盒的样子。显然,这些要求是过低的,“有序地写写文具盒的样子”是三年级的内容,放在五年级就是定位过低。定位过低,会使学生掌握不到这个文体的精髓,影响可持续发展。
3.定位过散
这主要指的是在说明文习作指导教学中,教师觉得重点太多,这个需要教、那个也需要教,从而要求过多。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指出:写好说明文,一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二要选择恰当的表达顺序。三要语言通俗易懂。四要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说清楚,必须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分类比较、列数据、打比方等……这位教师的要求涉及多方面,既有内容上的,又有形式上的,甚至还有语言上的。要求过散,会使学生无所适从,达不到“一课一得”的最佳效果。
二、准确定位的理据
小学阶段说明文习作教学到底该如何定位呢?可以从课标要求、教材编排、学生特点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寻找定位的理据。
1.课标的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第四学段明确指出:“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可见,小学阶段在第三学段才有对说明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写作上的要求则是到第四学段,因此第三学段的说明文写作安排主要是为第四学段的说明文写作做基本的铺垫,即需要写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说明文跟记叙文不同的地方,但不需要作过高、过难的要求,不需要学生完全用“说明、概括”的语言写出事物的内在特点。
2.教材的解读
整个小学阶段有许多说明文,但是作为说明特质来教,为说明文写作服务的却不多。
教材编排情况如下:
可见,说明文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有安排,但为说明文写作服务的却从三年级下册才开始。《太阳》这一单元开始教说明方法以及体会说明文章用词的准确性,但从课后习题要求来看,仅仅停留在了解的程度上,只要学生知道就可以了。到五年级上册,才不但教基本的说明方法,如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而且要求会用,即会正确辨别、正确寻找例子,并且能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从教材中可见,小学阶段的说明文习作对说明方法运用的要求不高,但是需要选择几种合适的说明方法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3.学生的解读
小学生主要处在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时期,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语言和内容以概括、说明为主的说明文写作有一定的困难,小学阶段的说明文写作需要适当降低概括、说明等要求,只要能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基于定位的操作
定位是方向,做好定位,目标、教学、评价都应该据此展开。
1.基于定位定目标
五上第三单元习作要求提出:本次习作,我们就练习写说明性文章;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可见,本次习作本身有三个要求:第一,写的是说明文;第二,有一定的顺序;第三,要用上一些说明方法。第一点是对文体的要求,第二点和第三点是对表达方式的要求。至于具体做到什么程度,要求中没有明确指出。但基于定位的理解,这一单元的目标可以定为:能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一样物品,有条理;能在习作中正确运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比如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此目标适当地降低了说明文本身的概括性及说明的语言要求,适当地突出了说明方法的要求,立足学生实际,符合课程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起到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功能。
2.基于定位展教学
根据定位展开的教学应该着力在“教学生抓事物特点”“教学生用说明方法”“教学生会有序表达”上。
(1)教学生抓事物特点。主要是指教学生对自己想写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抓住一些特点来写。教学生抓事物特点主要分两步:第一步,从生活例子中懂得“特点”的概念;第二步,能说一说自己想写的事物的特点。如有位教师这样进行教学:
(图片出示:孙悟空、冰箱、玩具火车)
师:同学们,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些事物最独特的地方吗?
生:孙悟空降妖除魔,火眼金睛。
生:玩具火车就像真的火车,但它是给人玩玩的,不能开、不能坐。
生:冰箱像一个箱子,能冷藏、冷冻,让食物保鲜。
师(总结):对呀,这些样子或者功能可以说是事物的特点。特点就是这个事物最独特的地方。那同学们,今天你想写的事物有什么特点呢?你想写它的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然后请学生在本子上写下自己想写的事物的特点。
(2)教学生用说明方法。这主要是指教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适当地运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让文章更加清楚、生动。说明方法已经在阅读课中学过,因此习作指导课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去“用”。比如有位教师这样教学:第一步,回忆学过的几篇说明文,说说已经学过哪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第二步,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第三步,请学生交流在本次作文中,你想用哪些说明方法。这些环节的教学不但重新梳理了在阅读课中学过的说明方法,而且树立起了“这次习作我们要用上这些方法”的意识。
(3)教学生会有序表达。这主要是指教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有序”表达,已经掌握了“有序”表达的各种方法,因此本次习作可以借助提纲、表格、清单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①提纲。提纲实际上是行文前的书面构思,明确地规划作者心中为表达某一中心思想而将采取的表述手段:全文大体如何结构,分几个层次,段落、各个层次着重写哪些具体内容,如何开头、过渡、照应、结尾等。帮助学生列写提纲,可以理清顺序,有序表达。比如这样一个提纲:
根据这个提纲,学生可以从“外形、内部、功能”三方面清楚地介绍自己的文具盒。
②表格。表格具有一目了然的功效,借助表格也可以理清写作的顺序。例如这个表格:
表格中包括了内容、特点,还包括了要运用的说明方法,非常清晰、有效。
③清单。清单就相当于大脑中的一张图,可以很好地理清顺序。如下面这张构思清单:
这张清单学生填完后,写作顺序一目了然。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运用提纲、表格、清单等工具,理清写作顺序,达到有序表达的目标。
3.基于定位作评价
评价是习作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说明文习作的评价应该既不任意拔高要求,打击学生信心:也不应该泛泛而谈,让学生无所适从。说明文习作要紧扣定位进行科学评价。比如有一位学生介绍了家乡橘子的生长过程,教师先出示了这样的评价标准:第一,有一定的顺序,得50分;第二,有恰当的说明方法,得50分;第三,特点非常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这个事物,得50分。然后结合这个标准让学生互相评,最后进行这样的总结: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橘子的生长过程,非常清楚;大量地运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橘子不同时期的不同样子,非常不错。如果能把橘子成熟时的味道写一写就更棒了。该教师立足于定位,以鼓励、欣赏的口气既肯定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有条理”“有方法”的优点,又指出了“特点抓得不明显”的缺点,非常中肯和高效。评价紧扣定位,切合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且引领写作。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3
一、教师的责任心
对每一名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来说,都希望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是最好的,我们应该胸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我想责任心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基础。
二、教师的耐心
《名师的人格教育力》一书中提到:“教师要有百分之百的耐心。”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又是做人、教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有责任心的基础上还要有耐心,才能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三、教师的教学思路与习惯
我认为一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习惯在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思路与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我想根据我们的教育趋势和考试题型来探讨。
1.基础知识(即知识积累)。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以必须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上是来自书本中的课文生字、古诗词、词语盘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不可能短时间内掌握,而要在平时不断的学习中积累与掌握。我是这样要求学生的: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把生字这块完成好。首先,给每个生字注上拼音,组一个词,理解意思;其次,让学生用写字本来抄写生字,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拼音、组词、田字格的正确书写这三方面的能力;最后是听写,听写时要求学生写出拼音、组词。古诗词、词语盘点与日积月累这三块也必须让学生进行听写或默写,但这些工作必须是循序渐进的,不能突然要求学生做到这些,这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2.知识点。知识点一类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贯穿进行教学,这样一能巩固知识点,二能帮助学生运用。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其实,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如:一年级在下学期开始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后面安排了一道补充句子的题目;二年级就是强化学生写句子的能力,在精读课文的后面不仅有了补充句子,还增加一个自己写句子的题目,并开始让学生认识拟人句、比喻句,学习简单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来写句子;三年级上学期就重点学习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同时还要掌握简单的病句修改和引号的用法,这是小学阶段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下学期就有缩句和反问的知识点出现;四、五年级就让学生在说话、阅读和习作中学会运用;六年级就让学生将前面这些知识点全部贯穿到每篇课文中。根据这一规律,我们教师要在教学每篇课文时注意这些知识点的贯穿,让学生在平时的潜移默化中认识、掌握和强化,这样的教学既不会让学生觉得知识性太强,也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掌握的效果最佳。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全面理解新课标,全面养成这样的教学习惯。
3.口语交际部分。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交谈,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这说明我们需要考查学生的说话和概括能力,为此我们就要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多用普通话,而且还要让学生说完整的话。通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学生也就自然能做好口语交际部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从三年级开始,课前进行五分钟演讲(先让学生照着故事书来讲简短的故事、笑话等,再后来讲更长些的故事、笑话等,五、六年级时就要求学生尽量复述故事),轮流写班级日记(三、四年级可写片段,五、六年级写完整的),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一定要让学生来说,不管说得好坏,让学生有训练的机会。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安排了一次“讲诚信,不撒谎”与“善意的谎言”的主题辩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辩论的交际形式,我就自己带领学生在班上举行了一次辩论赛;下册第五单元又安排了“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的主题辩论,这次我就完全让学生自己来组织辩论,最后的结果是比较理想的。
4.阅读部分。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就应该在平时的课文分析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如对哪一类题型应如何做,有哪些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做好类似的题型。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课《匆匆》时,就要特别注意这篇课文中蕴含的多个考点与题型:(1)修辞的运用。作者朱自清在课文中大量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有排比、拟人、比喻、反问;(2)句式的仿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3)文章的写作方法:层次分明,首尾呼应。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4
一、微讨论:集思广益入主题
在传统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遵循“呈现主题――分析讲解――写作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得写作课堂陷入刻板、沉闷、单调的僵局。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强调以学生自主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于每节课写作主题的兴趣与关注,引导学生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主题,开拓学生的写作视野。
例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我的长处》这节课时,笔者考虑到本单元习作主题简单易懂,切入小但是可以延伸的范围广阔,包括学生性格、优点、理想的自我认识,因此,在写作前笔者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微广角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长处与本领,谈谈你眼中的小组成员的长处,综合自我看法与他人的评价,总结出自己最有特点的长处是什么。通过这种小组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激发学生对于本课习作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与他评的方式,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开拓自己的写作思维,收集有益的写作素材,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
二、微思考:问题情境启思维
课堂讨论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启迪学生根据讨论的过程与结果以及问题的情境与矛盾引发有效的思考,提高学生对于写作主题的理解与体会,打开学生有效写作的思维大门。因而,笔者以为,在写作课堂中,教师应以具有明确目的指向、难度适宜、合理有效的问题情境,开展微思考的教学活动,启发学生以思促写,在思考中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奠定自己的写作情感。
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二《写一种小动物》这一课时,笔者根据例文《帅鸽》提出了以下四问题:1.第一自然段描写帅鸽的哪些方面?(颜色及外形)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有什么作用?(过渡句)2.第三自然段描写它的哪些方面?(飞行动作)3.你认为这篇例文用了什么写作方式描写帅鸽?我们要怎样写好一只小动物?笔者引导学生在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小组探究活动,通过阅读、讨论、总结的形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在寻找的过程中,体会如何运用观察法、比较法以及过渡句等形式描写自己眼中的小动物。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究模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有效的质疑与解惑,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三、微提纲:动笔实践构大纲
提纲是文章构思的起步,是贯穿全文、联系段前段后的支柱,是学生写作逻辑思维与条理情感最有张力的体现。因此,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处于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授学生拟写提纲的方法,让学生做到有题目、有中心、有条理,引导学生在动笔前将之前讨论、思考的结果进行有效整合,养成撰写作文提纲的良好习惯,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写作的目的性、条理性与逻辑性,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5
语文知识要不要教?这似乎是个假问题,知识就是力量,无知即无能,当然要教!但紧跟着的是,什么是“知识”?哪些是“语文知识”?语文知识要靠“教”吗?
一、语言文字出现眼前,语文知识站在背后
我们不妨找个实例,先来“挖一挖”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一首现代诗《最后一分钟》,先看第一节: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短短五行诗,浸透知识里。
社会知识。“午夜”的时间指称,“香港”的地理位置,“最后一分钟”所包含的时间、地点、事件。
语基知识。拼音、构字、组词成句、独词句、单句、复句。
修辞知识。拟人,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看待,便于抒感,倾吐肺腑之言;夸张,“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排比:三个“听”句;仿词,由“风雨兼程”仿造出“风雨归程”。
文体知识。现代诗的分行排列;大体押韵;突破语言常规:第一行“午夜”是句号,没有换行,而“香港”后是逗号,却换行了;凝练:“风雨归程”涵盖了香港被割让到回归的一百多年的艰难历史;跳跃:三个“听”,说的是三个方面——历史风雨、终于回归、万众激动和思考。
写作知识。过渡句的“启下”:这一节的末行“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一个过渡句,以引起下文;下文的第二节就是写看到的升旗仪式和万众激动的场面,扣住“心跳”;第三节则是回顾历史,扣住“叩问”。遣词造句的准确:三个“听”,似乎听到一分钟的倒计时滴答声。第一个是“倾听”,准确表现最后一分钟时大家紧盯着倒计时钟滴答滴答的钟声的情景,这钟声也是风雨归程的声音;后两个用“听”,不宜“倾听”,因为“越走越近的脚步”,声音越来越响;“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应该是更强烈的声音了,更不宜“倾听”。修饰和限制:用“所有”来修饰“中国人”,表明心跳和叩问的还包括香港的、澳门的,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而不仅仅是内地的中国人。
这还是诗的第一节,若是整首诗,各系列的语言文字知识就更多了。此外还有关于课文理解的知识,关于略读课文的知识,关于作者的知识,关于语文作业的知识,而且如果要朗读的话,还有抑扬顿挫起伏疾徐的知识;如果要写诗,还有观察、构思、立意的知识等等。
可以说,知识无处不在,无“知”不成“文”,无“知”不成“章”,无“知”不成“书”。当然,从另一角度看,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此且避过不提。
二、工具人文或左或右,课标修改一锤定音
把罗列的这些知识都作为教学内容,明显是“学究先生”的教法,这样的课堂估计不会有。有四个制约。一、教材。现行教材以主题内容编排,入眼的首先是内容,知识无序,且很少明确标列。二、教师。教材文本是以文字出现的,知识“藏”在文字后面,需要教师自己去发现,见仁见智决定权在执教者手里。三、学生。人一出生,凭着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和大脑,就已经主动或被动地在“习得”各种知识了。像这一节诗,不用教学,学生也能大致“读懂”,尽管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语言规律的术语和各个分支系统。四、课时。按照常态,这首诗教材作“略读课文”处理,一个课时的教学时间,不可能教授系统的知识。
以理解内容为主,知识基本不涉及或很少涉及,这样的课堂教学这几年比较多见,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强调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发展”,对应试教育的弊端作过比较深入的剖析和批判。可以说,应试教育的主要基因是“知识”。反对应试教育,“知识”当然不可能成为“座上宾”。进入本世纪,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工具性”的内涵并未点出,“人文性”又并非是语文学科所独有,因而十年的语文课程改革现状是人文性强,工具性弱,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阅读教学重内容轻语言、重情感轻知识、重理解轻运用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这些年来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回归”“返璞归真”“本色语文”“语文姓‘语’名‘文’”“语言是语文课程的DNA”等等主题词和说法不绝于耳。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颁布,对语文的“课程性质”作出了明确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内涵有三方面的限制词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使工具性和实践性有了清晰的凸显。“语言文字”是内核,“学习”是手段,“运用”是归宿,“综合性、实践性”是工具的外在特征。只有“语言文字”这张“皮”存在,学习、运用、综合、实践这些“毛”才有依附。
三、精要选择语文知识,不可忽视语用背景
语文教学只重视人文内容或者只关注语文知识,都是“走极端”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正道还应该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指明的。比如阅读教学的建议:“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语文知识“可以”学习,但应该选择“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语文知识学习必须克服一些弊端:脱离运用、系统学习、死记硬背。
教学一定要关注语言文字,但语言文字并不等同于语文知识。语言文字是语言实践的产物,语文知识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挑选、解释、加工、整理、归纳和分析,是对语言运用的系统认识。所谓系统,是指名称、定义、例举、作用、辨析等一系列的知识链条。学生读写能力的形成需要知识,但更需要实践。获得语文知识尤其是“系统”的语文知识并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语文知识教学没有必要强调到不恰当的地步。有这样几点是需要明确的:
1. 学段有别。学习语文知识,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小学是不应该系统化的。小学有低中高段,知识学习也有不同侧重。比如讲比喻,那种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在“是什么句、喻词、喻体”里边打转转就不应该。修辞学习可以是低段认识变异,中段体会效果,高段学习用法。比如教《林冲棒打洪教头》,花了一些时间介绍古典小说技法“背面铺(敷)粉法”,对小学生而言,也是不妥当的。
2. 实践出知。未受过系统知识教育而成为大家的大有人在。往远的说,《诗经》作者不可能受过什么系统教育。往近的看,小说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写”的大师;脱口秀周立波活跃在大江南北的舞台,无疑是“说”的名人。就圈内而言,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1200多篇,著作130多部,“著作”远远“超身”。可如此能说会道善写的人,竟然都是小学学历,他们是在一次次实践中感悟、反思、总结,掌握了写小说、脱口秀、发专论的真谛。
3. 教材导向。现行教材的编排思路,可以避免教学陷入“语文知识系统化”误区。上世纪70年代起,人教版几套教材是以小学生应当具有的读写能力为序组织单元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读或写的训练项目。现行教材以内容专题组织单元,试图统整各项语文活动。当然,我们更期望内容序列、读写序列都能呈现的“双序列”教材问世。
4. 为用服务。小学生学语文知识,不是培养语言学家,而是为了提高读写能力,当然不需要系统。诗人李小雨以自己《最后一分钟》这首诗为例,谈了新诗四个方面的艺术特点:高度概括和提炼;运用形象和细节;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含蓄,注重诗的意境。如果说,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一种语文知识,教学必不可少,那也只能是在帮助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写诗欲望中,选择一些必要的呈现出来。
四、知识面孔不该僵化,语文实践灵活无痕
“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或不是,非我所论,引此是想说明,知识是纯粹的、枯燥的、严肃的,如果在课堂上摆出一副冷冰冰的僵化面孔,再强化知识教学也没有效果。应该把知识乔装打扮,成为活泼的小姑娘,使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无痕地获得语文知识。笔者曾有所实践,在此晒一晒。
1. 口诀。二年下期《雷雨》,怎样写好“垂”字,老师在“田字格”里边范写边说口诀:“千到底,草头宽,长短两横垂好看。”把笔顺、笔画、匀称的写字知识都含在里边了。学生写字姿势不好,关键在于执笔姿势不对,正确的执笔应该是——寸笔(指离笔尖一寸),对齐(中指垫在笔杆后,拇指与食指对齐),朝你(笔尖朝别人,不是朝自己)。
2. 老搞先生。三年下期《女娲补天》,课文中的动词使用丰富准确,常见的教学是找动词、换动词、说作用,繁琐且无必要。我就故意编造说有一“老搞先生”,凡说到动作词语都以“搞”字搞定,如果他来写这一段,会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
五彩石搞齐了,女娲在地上搞个圆坑,把五彩石搞在里面,用神火搞,搞了五天五夜,五彩石搞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搞在一个大盆里,搞到天边,搞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搞,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搞好了。
学生读得笑破了肚皮,然后亮出课文的正解。这样的动词运用知识,学生记得更深刻。
3. 变脸。四年上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变序、重组、增减的训练手段体会古诗的艺术。比如全诗可以漏一字变成词,或每句减一、二、三、四字成另诗。五言:故人西辞楼,烟月下扬州。帆影碧空尽,长江天际流。三言:西辞楼,下扬州。帆影尽,长江流。漏“花”字成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 抬杠。五年上期《最后一分钟》,采用“抬杠法”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先让学生明白什么叫抬杠,然后老师故意说:“香港是一个地方,怎么能说‘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呢?这句话有毛病。”让学生来“压杠”。学生受此启发,纷纷找出“抬杠”之处,并引起“压杠”。互动说出来的这些“变异句”,都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和修辞特点。
5. 看电影。六年上期《军神》,读小说文字如同看电影,语言简洁直观。要体会这一特色,让学生猜一猜,下列两段话,哪一段仿佛是我们在看电影:
A. 1916年的一天,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他对诊所的主人——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请您给治治。”
B.(课文语言,略。)
A段只是一种记叙,像我们平时的作文;B段语句不介绍谁问谁答,但分行排列,简洁明白,这是电影语言。
6. 猩猩读对联。六年下期《狱中联欢》。采用边体验边填空的方式初步学习对联知识。课文通过特务头子猩猩的眼睛,出现一副一副对联,猩猩还可以看到一些对联,比如来到楼八室、楼九室、楼十室又看到几副对联。呈现以下几副对联填空(第三副是猜字谜填空)。
(1)渣滓洞中练道骨(歌乐山外)吹仙风马到(成功)
(2)旧冬唉声(叹气)(新春)眉飞色舞都有(话说)
(3)天居竹林下人在围墙中(笑囚)迎春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范文6
儿时就对写作充满神奇与向往,虽然最终未能成为作家,然怀揣着对写作的梦想驰骋杏坛。胸中总是荡漾着作文教学的缕缕情丝,始终执著于作文教学的实践,不时闪现着一些对作文话题的思考。
一、写作,语文素养的核心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1 写作基于阅读又促进阅读。
一方面,写作需要阅读的积淀,语言的积累也需要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些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通过阅读可以学习语言的运用,学习表达的技巧。
另一方面,写作对阅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以写作为目的,为写作而展开的阅读更是如此。“为阅读而阅读”与“为写作而阅读”。其意义、作用是千差万别的。仅以阅读者的眼光去审视,往往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之感。而以写作的眼光去阅读。犹如庖丁解牛,能够透视阅读的一切秘密和本质,从而迅速地获得读写“双馨”。
2 写作基于阅读又高于阅读。
人们通常把阅读看作是吸收,写作看作是倾吐。阅读吸收侧重于分析理解,写作倾吐侧重于组织表达。阅读能力强的,写作能力不一定都好,而写作能力强的。阅读水平必高。
写作能力强的人,能迅速敏捷地捕捉、把握阅读材料信息,整合加工阅读材料信息。感悟提升阅读材料信息,内化使用阅读材料信息。写作较阅读更能清晰思路。更能培养分析理解能力和语言的组织概括能力,更能培养眼观全局的语文整体把握能力和从细微人手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是高于阅读的。
写作是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志。说一个人语文水平高,往往是说他文笔优美,文采飞扬,也就是说他的写作水平高。一个不会写作的人恐怕是没有人会认为他的语文水平是高的。几乎没人说一个人语文水平高,是说他很能阅读,善于阅读,读了许多书的。
从读与写的关系看,阅读是看别人说话,而写作则是自己在说话,说自己的话。写作是阅读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习的高级目标。写能融合听、说、读,而读则往往难以融合听、说、写。读与写之间不存在“眼高手低”之说。手低的,不会写,他的眼他的读就不可能高到哪里去;只有“会高”,才会“能读眼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甚至包括了阅读又高于阅读。
3 写作基于认识又基于语言。
写作是学生认识水平与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光有文字能力而缺乏认识水平,肯定写不出好文章。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了解生活,指导他们通过关注和观察分析社会、自然、生活,得到切身的感受,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感情操。增强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不再是单纯地看重在规定时间内,写符合规定文体的文章;不再是将作文课看成是教给学生按一定的写作章法、了解写作过程的教师行为。现代教育改革人本化的趋势昭示我们:教育要以人为本。写作教学更应表达真我;要更加关注人文素养的生成,将“人”与“文”统一起来,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又以作文促做人,人文共进,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之中。融入到做人的知、情、意、行之中。
同时,作文更是一门语言艺术,她基于语言,一刻也离不开语言。有什么语言就有什么思想,就有什么文章,认识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缺乏了语言,美好的思想永远掩于心中,无法展现。
美好的情感,痛苦的经历。执著的追求。美妙的憧憬许多人都有切身感受。都可以是作文材料,但能写出文章的人却不多,写出好文章的则更少;走出家门,投入自然,美丽的山水风光。可爱的动物植物,瞬间的心灵感受,也可以是作文材料,但有许多人没能写出文章来。同样去游黄山。作家能够妙笔生花。顷刻千言,动人心魄,而我们往往只能是心动一下,口头赞叹几句。
写作需要用眼观、用心品。在日常平凡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辨别美、不断提升认识水平。同时要十分关注语言基本功的夯实与提升,让认识水平与表达能力比翼齐飞。
4 写作基于模仿更富于创造。
模仿是人类乃至一切动物学习不可或缺的阶段。写作当然需要模仿,应当允许模仿,正确对待模仿,潜心研究模仿。要注意从多仿到少仿,从形仿到神仿。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放开身心和手脚。由“摹仿文”及早过渡到“放胆文”。引导学生人乎其内出乎其外,逐步做到由仿而创,要敢想敢写,写出自己的个性。要放飞思维。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描述。创造性地表现世界、描写世界,创造性地表现社会、描写社会。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描写自己。有创意是写作的关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求实创新。以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学生个性为重点,让学生学会正确而流畅地表达,定会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写作,是一个人心灵的展现和人格的体现,更是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带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过程。
二、创生,作文教学的活道
如何指导习作?“创生”是源泉。什么是创生作文?我们认为。创即创造、创意;生即动态生成。创生即富有创造、创意地动态生成。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文兴趣、作文情境、作文素材等的生成:一是学生习作动态的、现场的、现实的生成。
1 创生,重在体现课标理念。
课标中关于习作的教学理念若作简单概括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真情实感。”易于动笔,要让学生从内容人手,有东西写,能上得手来。乐于表达,要让学生喜欢写。有兴致,欲望强。真情实感,要情动于衷,情动而辞发。
第二句:“减少束缚,自主拟题,有创意表达。”减少束缚,就是要少限制,多鼓励,多赞赏,打开学生思路,放开手脚。放飞心灵。有创意表达,就是要激励学生张扬,展示个性,包括文体,结构、表达形式、个性化的语言。
第三句:“在实践中练写,自改互改中提高。”作文是笔头上的功夫。要在课堂上多练笔,在游泳中学游泳,在写作中学写作。包括成人,我们写作中的许多知识、技巧、门道都是在“前车之鉴”的启示中获得的,都是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在品
评他人文章的过程中感悟的。
富有刨造、创意动态生成的创生作文为落实课标理念找到了理想之路。
2 创生,重在创设动人情境。
创生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奠基性的关键一步,就是要创设一个撩人的情境。这个情境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是融写作的兴趣、要点、内容于一体的。她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性。
一是简单性。场面简沽,准备简单,用具简单、易于操作,易于打理,经济实惠。而非繁难复杂,兴师动众,花费颇巨的。
二是全员性。面向全体,全员参与,最好是全员都能操作摆弄亲身实践的。或动脑、或动手、或动口、或脑手口并用。最忌那种少数体验,多数旁观的情境创生。
三是可感性。情境必须给人或以新异、或以刺激、或以情趣、或以启示、或以沉思、或以震撼。让人在情境中有所触动,有所快乐,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四是可写性。一切为写作服务。情境必须具有动人点、蕴含写作要点,生成写作抓手,丰富写作内容,激活写作生机,孕育写作生命。
如《逗笑“木头人”》,情境创设,简单易行,无需作太多的准备;在学生代表表演基础上让同桌“逗笑”,做到人人参与;逗笑招数千奇百怪,现场“丑态百出”忍俊不禁,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你用什么招,我有何反映”这一抓手为写作点,引导学生将有趣的“动态画面变为恰当文字”。因为有了抓手,找准了写点,学生写作得心应手,描绘得栩栩如生。
3 创生,重在获得深刻体验。
体验,尤其是人木三分的体验,独特的细节体验,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体验,必须有一个独具一格的“体验场”。这个场应当是相对完整的,相对集中的,具有磁场般的引力。
如“撕纸体验”,教师设置了两个相对完整的体验场。一个是课伊始,教师并不言语,神秘而认真地将一张白纸不断地撕裂,好久才说:“看到我在撕纸,你心里想些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教师轻轻摆手:“现在你们都不说,把刚才想的写下来,写得越长越好。”因为有了体验场,短短的几分钟,学生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维妙维肖。
另一个是,教师同样默不作声,而是让学生一板一眼地跟着老师撕纸,揉乱,然后要求学生拼纸复原,学生大多无法将纸拼回去。这时。教师说:“刚才在撕纸、揉乱、复原的过程中你想些什么。如果让你再来一回你会怎么做?”学生纷纷举手,教师再次摆手,让学生把它写下来。
这就是引人人胜的体验场。经历了这一体验,在描述了体验过程后,学生顿悟,惊呼:“若再来一次,我一定会在白纸上用铅笔轻轻画上一棵小树、一只蜻蜒、写上一个大大的“妙”字……这样复原起来就容易多了――看来,不明目的,盲目跟进的人。是很糊涂的人。”
4 创生,重在训练真实表达。
作文最忌专说别人的话,忌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因为这些话完全是一种鹦鹉学舌,没有具体产生语言的土壤,没有具体的情境植根,是没有生命的话。说这些话的人遇到具体情境,遇到变化的具体的描述对象,就会“无辞”,甚至哑口无言。
创生作文提倡在情境中作文,写现场、现实的可观可感的“眼前”事物,提倡真实表达,提倡“画人”而不是“画鬼”。众所周知,画鬼容易画人难,尤其是画眼前的真人更难。因为那需要作画的真本事、硬功夫。小学生的创生作文就重在训练这种“素描”的真本事、硬功夫。
在情境中仅看到了、体验了,光有了心动,光有了“愤悱”境界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要将看到的、体验到的、心动的、欲言的变为文字,变为贴切达意的、形象生动的、活灵活现的文字。
只有这种文字,才是有根的文字,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字,才是能够生长的文字,才是能够经风雨以不变应万变的文字。这种文字才有血有肉,有个性,才是独特的有灵性的文字。
5 创生,重在实行现场练写。
创生提倡写现场、现实的事物。即使是写想象,也要基于现场,源于现场,由现场生发。
创生作文的课堂,教师要尽量少地进行关于写作知识的抽象说教,尽量在写作前少讲关于习作的审题、选材、布局、生动、具体、详略等技法。要改变那种课上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反为听众看客,一堂课下来很少动笔,甚至未写一字一句的局面。
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一堂作文课。学生现场练写的总时间至少约有一半。情境创设,教师讲解指导最多占时间,习作评改占1/4。
学生练写时教师应重视发挥巡视作用。在巡视过程中个别指导,捕捉特殊案例和普遍情况,发现学生习作的典型,选择具有讲评意义的习作,为讲评奠基。
6 创生,重在当堂评中提升。
作文练写要避免课后放羊式的放任自流;作文评改不是教师独自在“明亮灯光下的辛勤劳动”。如果教师花一两周才辛辛苦苦批完习作,时过境迁,学生作文热情早已冷却,作文的记忆早已烟消云散,作文评改的反馈、调节、矫正提高功能就必然大打折扣。创生作文提倡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当堂评改,评中悟写。
写作的基本门路,如开门见山,前后照应,篇末点题。贴切用语,修辞运用等,如若写作前将之当做知识讲解、方法灌输。生硬授予。学生一般难以真正人心,效果必然甚微。只有学生在亲身的习作实践中,在或自然或偶然。或笨拙或精彩的实际运用中,教师给予点明、给予完善、给予提升、给予赞赏,他们才容易感受、体会、感悟。才容易习得。因为儿童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他们写就的文章本身就提供了怎样写的“清晰的式样形象”,又由于这种式样来自自身或同伴,而且刚刚经历了写的体验,他们会感到特别亲切,易悟易学。
当堂讲评,一方面,利于学生相互启发思路,相互学习怎样在情境中选择角度,相互学习怎样用贴切的语言描述表达“正在进行时的”所见所言、所思所感。另一方面。利于学生对比感悟:在“同样经历,同样身临其境”的状态下,我“不能言”、我“言而无文”,而人家又是怎样“能言”、怎样“文采飞扬”的。从而修改、调整、提升自己的习作。提升、发展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心文”,作文教学的航标
所谓“心文”,就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文”。
无论是什么内容、什么题材、什么体裁、什么形式的作文,也不管作文的理念多么先进,多么开放,不管作文教学多么“放胆”,多么的自由,教师对所指导的习作均要做到胸有成竹。心有成文。
针对某一习作题目、某一习作要求、某一习作材料、某一习作范围,如果教师自己不知要写什么,不知如何写。眼中不见文章影子,心中没有文章的轮廓,必然无法培养出能写善写之生。
作为语文教师,最好能写下水文。不亲自到河中蹬一,就不知水的深浅。就不知水中坎坷,就不会有涉水的体验。作文指导就隔着一层皮,就容易说“行外话”。退一步说,如果做不到一字一句成文。至少也要在脑中浮现几种习作的清晰文象。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引导胸有目标,行有线路,导有规矩,心
向矢的。
一位教师指导六年级下册漫画《假文盲》习作时,花费许多气力致力这么几步:一是用多媒体手段浓墨重彩地渲染天气如何“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二是从哪里看出漫画中人物十分寒冷,想象寒冷的种种表现;三是大量展示2008年春运特大雪灾场面和抗灾感人事迹;四是讨论从哪里看出他们是假文盲。上述几个环节占去了近30分钟时间。
试问,《假文盲》这篇习作要写什么、怎么写,写就的文章应是什么样子,执教者心中有数了吗?天冷、人冻、雪灾、为什么是“假文盲”等内容是画面的主旨吗?对写好习作有何意义?这样引导目的何在?欲将学生引向何处?
就他们到底是真文盲还是假文盲,为什么是“假文盲”的问题。师生费了许多口舌。教师极力引导:从戴着眼镜可看出是知识分子是假文盲;从穿着看,好像很有钱,是假文盲;从穿着军大衣看出是假文盲;从外衣四个口袋看出是假文盲……细想一下,戴眼镜的就一定有文化吗?穿着一定与文化成正比吗?军大衣就是文化的象征吗?口袋也能是文化的符号?
其实,是真是假是用不着讨论的。题目“假文盲”就明确无误地告诉了你“假”这一信息。
那么,这篇文章应如何指导?漫画赫然凸显四汉子“安然”挤占“母子上车处”通道,一对母婴被挤靠边站,画题为“假文盲”。点明为“一九八四年一月华君武”画。这就是画面的内容。无论你写成什么样的文章,简介画面,简要说明画面内容,让没有看到漫画的人也知道这幅漫画画了什么,这是最基本的,必须写清楚的。这是其一。
其二,是由画面想到的。学生有的可能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如公交车上不让座,不顾提示践踏花草,放肆吸烟,高声喧哗;也可能想到与画面截然相反的美好情景;可能想到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及其当时的心态;可能想到现象的成因,治理的方法策略……这恐怕也是文章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不同的只是事例、角度、侧重点、感受、写法和语言而已。
教师如果不把握上述两个要点。就难以做到正确有效地指导;学生如果不明确要写上述两个要点。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来。如果离开了这两点基本内容去任意生发,只能是本末倒置;如果在诸如文盲是真是假处“无中生有”,只能是大失偏颇,必然偏离习作的航标灯。
四、多元,作文教学的追求
这里的多元。主要指开阔的思路。制约写好作文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角度思路。二是细腻具体。两者相比,思路是奠基性的,全局性的,决定性的。有了基本的语言表达之后,成败得失全赖思路。
开阔思路,首先要从阅读中汲取思想方法。面对《眼睛》这样的命题。我们会想到什么习作材料?不少人往往想到的是“穆老师会说话的眼睛”“关键时刻老师期盼的眼睛”“患病时父母那焦虑怜爱的眼睛”等,思维定势、思路狭隘、思维僵化。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眼睛”这一单元,首篇写了“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接着用诗歌写了抗“非典”战役中医务工作者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再写了琳达一家三代捐献角膜那“永生的眼睛”,最后展示了食肉动物、水生动物、夜行动物、飞行动物等各种各样奇妙的眼睛。读后令人掩卷长思。思路何其开阔!
选择什么材料写“礼物”?生日礼物,学习奖赏。友谊礼物,分别相赠等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同样是北师大版教材“礼物”这一单元,《献你一束花》写的是把鲜花送给失败者;诗歌《微笑》写的是“没有人富,富到对它不需要;也没有人穷,穷到给不出一个微笑”;《礼物》写的是女儿为不让穷困的父亲送她心爱自行车而故意隐瞒成绩而让父亲无限感慨的动人一幕;《奇怪的圣诞包裹》则写了一位海外赤子对山河故土的百般眷恋;《千里送鹅毛》的传说传颂的是“礼轻情意重”的千古美谈。不同的体裁,意外的内容,多元的思维,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细细体悟,深深内化的着力点。
一方面,要竭力做到读中悟写,读中孕写;另一方面,又要反过来注意以写促进读。以写巩固读,以写升华读。接着,重要的是在写中引导思路的开阔、多元。打开思路方法甚多。这里着重谈谈“穷尽开发”。穷尽开发,就是立体发散,穷尽事物的方方面面。各种可能。
以《苹果》为例,除了传统的“雨中帮忙捡苹果”“八个战士传吃一苹果”“探望病人送苹果”之类,还可这样穷尽:
从苹果的功用看。最常见的是水果食用。是否还可写药用?食用有无最佳搭配?有无禁忌?最佳食用也好,禁忌误食也罢,有何效果,能否用童话形式写苹果在“肚中大战”?最常见的是生食,是否还有熟食?
从苹果的生长看。种植、发芽、嫁接、管护、防虫、治病、采摘、收获,该有多少可能发生的故事!
从地域种类看。寒温冷热,不同的种类,不同的地域,甚至超越地球,有着太多的变数;从人的角度看,或司空见惯,或首次所见,或异地观感,有着太多的发现与感悟。
从实验探究看。如何分切,液中沉浮,保鲜保质,该有多少探索的空间!
从果艺装饰看。如何点缀,如何雕饰,怎样搭配,可有太多的发挥!
从体裁看。诗歌的、童话的、随笔的可各尽所能,一个童话《苹果奇遇记》,不知能蕴含多少离奇情节,让你想象异彩纷呈,足以写成一本厚厚的巨作!
新概念作文竞赛,不是就展示一个被咬一口的红彤彤苹果让参赛者去放飞思维,任意驰骋吗?
苹果,她生长、活跃在我们所及和不可及的时间空间,与人与事,与这个千丝万缕的世界有着太多的牵扯,太多的关联。切不可一叶障目,一个角度,一种思维,一个模式。
记叙类文章这样,议论类文章也如此。
像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一”中辩论题――《开卷有益》,如果只是一味阐述“多读书就一定有好处”,那就未免太单一、太绝对化了。试想,就书而言,有好书坏书,深奥之作与浅显之册;就人而言,有高水平之人与低水平之人;就读而言。有专心致志与马马虎虎之别,还有读书时间的选择问题。这样一穷尽,就会有许多的排列组合,产生多维的关系、多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