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结构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结构设计范文1
关键词:建筑结构;剪力墙结构;配筋构造
引 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设计水平也更上一层楼。剪力墙整体性很好,本身的刚度较大,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最重要的一点是价格低廉,达到了节省成本的目的,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今,人们对建筑设计要求不断提高,设计人员只有不断优化剪力墙的设计,加大对剪力墙结构的研究,才能提高建设单位对建筑的满意度。
1 剪力墙结构的介绍
用钢筋混凝土的墙板代替原来建筑物中的框架结构,把建筑物产生的各种荷载作用于墙板上,称为剪力墙结构,这种剪力墙结构能够有效地制约建筑结构产生的水平力。为了节省资本的投入,采用剪力墙结构,因为剪力墙结构价格低廉,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在我国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结构被普遍的应用。
2 剪力墙结构的表现形式
2.1 无洞单肢剪力墙
无洞单肢剪力墙实际上是一竖向悬臂构件,立面上没有任何洞口,在受到水平压力时,其弯曲变形的能偏离程度对平截面的假定,墙肢截面的正应力为直线分布,可以利用材料力学方法计算其内力和变形。
2.2 整体墙和小开口整体墙
这种类型的剪力墙与第一种剪力墙的实质一样,仍然是一个悬臂构件,其墙面上只有很小的洞口,几乎没有影响。这种墙的正应力呈直线分布,其横截面的变形在平面的假定的范围内,这就是整体强。当开洞稍大一些,墙体可能引起局部弯曲,其墙肢应力不超过整体弯曲应力的15%时,墙肢截面的变形就不会超出平面的假定,其应力可以应用材料力学方法来进行计算,然后加以修正,这种墙叫小开口整体墙。
2.3 联肢墙
联肢墙是由许多受弯构件连接在一起的。建筑墙体上有许多洞口,竖向排列,这些洞口在外墙上表现为窗口,而在建筑的内部,门或走道是其表现形式。在实际设计中,窗户、走道、门等将一片整墙分开,由连梁或楼板连接的墙肢,就称为联肢墙。
2.4 短肢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是一种抗侧力构件,近年来在我国兴起,它的优点是保留了异形柱不凸出墙面,克服了异形柱抗震性能不理想的缺点,严格限制了轴压比,由于是新型的剪力墙形式,专业人士正在研究其力学性能、破坏形态、抗震性能以及设计方法等,以期能够更好地利用此种新型剪力墙。
2.5 框支剪力墙
框支剪力墙,又名柱支剪力墙,是指当底层需要大空间时,采用框架结构来承受上部剪力墙的压力。形式分为常截面和变截面两种,也可以采用斜柱和V形柱来表示。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来决定使用单层的和多层的部框架。
2.6 开有不规则洞口的剪力墙
应建筑使用上的要求,墙体上会开设不规则的较大洞口,这无疑会给建筑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尽量不要采用。当必须采用这种剪力墙时,为了减轻不规则开洞带来的较大应力,可以用刚度小的材料填塞这些洞口,也可以设置一些连续性较强的暗柱暗梁,分散压力。
3 剪力墙结构设计及计算的优化措施
剪力墙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在对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第一振型的底部是地震倾覆力矩的位置,剪力墙墙体所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要大于结构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1/2,剪力墙在建筑设计的数量一定要适量,剪力墙结构中,墙是一平面构件,它承受沿其平面作用的水平剪力和弯矩外,还承担竖向压力;在轴力,弯矩,剪力的复合状态下工作,其受水平力作用下似一底部嵌固于基础上的悬臂深梁。在地震作用或风载下剪力墙除需满足刚度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非弹性变形反复循环下的延性、能量耗散和控制结构裂而不倒的要求:墙肢必须能防止墙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因此注意尽量将剪力墙设计成延性弯曲型。
3.1 严格控制连梁超限
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称为连梁。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因此,高层建筑在水平力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设计时,即使采取了降低连梁内力的各种措施,如:加大剪力墙的洞口宽度;在连梁中部开水平缝,在计算内力和位移时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对局部内力过大层的连梁内力进行调整等。而设计、构造不当将会造成结构在抵抗水平力时的强度、刚度不符合要求,进而影响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连梁的跨高有着严格的规定,跨高比应该大于或等于2.5,如果采用低于2.5的连梁,就会严重超出限值,容易造成剪力墙的弯矩过大。还有一种情况,采用跨高比大于或等于5的连梁,宜按照框架梁设计,其连梁的刚度不能随意折减。
3.2 剪力墙和平面外梁不宜相连
平面内刚度和承载力大是剪力墙结构的突出特点,而平面外刚度和承载力相对较小,因此,应避免剪力墙和平面外的梁相互连接,如果相互连接,墙肢平面外就会发生弯矩,在实际结构设计时,为了避免弯矩现象的发生,要尽量避免剪力墙与平面外的梁进行搭接。
3.3 以主轴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为了提高结构整体刚度,要以主轴方向作为中心,尽量不要设计单方向的剪力墙,宜双向甚至多向的向四周延伸,应保证数量相当和布置均匀。
3.4 墙体配筋设计探讨
墙的水平分布筋是为横向抗剪以防止墙体在斜裂缝出现后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同时起到抵抗温度应力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设计中当建筑物较高较长或框剪结构时配筋宜适当增加,特别在连梁部位或温度、刚度变化等敏感部位宜适当增加。但对于矮、短的房屋,其水平筋的配筋率是否适当减小值得探讨。
墙的竖向钢筋主要起抗弯作用,目前在一些多层低高层剪力墙中电算结果多为构造配筋;但配筋时所取的配筋率有人往往扣除了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中的钢筋,笔者认为竖向最小配筋率应该包括边缘构件中的钢筋,墙肢的竖向配筋原则也应该尽量将钢筋布置在墙端部边缘区并保证钢筋间距?芨300mm,也应该注意防止竖筋过多使墙的抗弯强度大于抗剪强度,对抗震不利。
4 结 语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结构设计者来说,首先应从概念和结构形式整体特性上把握全局,其次遵循现行规范要求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结构构件进行构造设计补充。
参考文献
建筑结构设计范文2
【关键词】抗震结构设计;问题;措施
一、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地震造成的影响不断加大,国家相关部门对房屋的抗震设计有了更多的关注。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比如高层抗震设计中的短柱问题、多层砖房抗震设计中的问题、建筑平面及立面布置方面的问题以及结构空间的刚度问题等等。设计人员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的抗震性能,就必须要对以上问题进行系统的了解与掌握。
1.1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的短柱问题
在我国目前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根据建筑层数的不同,对结构构件的延性要求也存在明显的不同。高层建筑相对于低层建筑来说,对结构构件的延性要求就要高一些。在抗震设计中,能够对其构件延性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轴压比和剪跨比,同时,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一般来说,在层数一定的情况下,为提高延性而降低轴压比则会导致柱截面增大,而且轴压比越小截面就越大;而截面增大导致剪跨比减小,从而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构件的延性。因此,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抗震设计的时候,为了能够充分满足工程对轴压比限值的要求,柱子的截面往往比较大,在结构底部常常形成短柱甚至超短柱,这些短柱几乎没有延性,很容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坏。
1.2多层砖房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多层砖房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方面,在“综合楼”砖房的建设中,底层或顶层有采用“混杂”结构体系的,即为满足部分大空间需要,在底层或顶层局部采用钢筋砼内框架结构。有的仅将构造柱和圈梁局部加大,当作框架结构。另一方面,在大部分多层砖房的抗震设计中,设计人员都未能对其抗震承载力进行细致的计算,从而导致建筑采用的砌体强度等级较差,无法满足抗震的需求。此外,在多层砖房抗震设计中,对于构造柱和圈梁的设计,多数设计富余较大,部分设计设置不足。这些都是多层砖房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3建筑平面及立面布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的建筑规范规定内容来看,建筑平面和立面的布置应该尽量做到简洁、规则,结构的质量与刚度的布置也应该尽可能均匀。但就我国目前建筑结构设计的现状来看,有部分工程对平面和立面的布置都较为复杂,从而导致质心和刚心无法重合,这样的建筑结构在地震的作用下,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扭转效应,加剧了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性。在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中就有很多由于建筑平面和立面布置不合理而造成的灾害。
1.4结构空间刚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目前建筑结构的形式来看,其主要包括横向承重构件、竖向承重构件以及楼盖等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刚度和稳定性对建筑的整体质量均有直接的影响。在建筑结构整体中,刚性楼盖体系是保证所有竖向抗侧力构件共同受力的先决条件。如果刚性楼盖的结构空间刚度达不到工程的需求,那么势必会加剧地震作用下对建筑整体的破坏。
二、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的改进措施
为了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能够达到相关工程的具体需求,针对其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在充分了解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降低问题出现的几率,确保施工的整体质量。
2.1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短柱问题的改进措施
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短柱只要能够满足“强剪弱弯”和“强柱弱梁”的要求,便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地震发生而对其造成的破坏。因此,设计人员在对解决短柱问题的措施方面,就可以采用复合螺旋箍筋的方法进行设计。在工程中加入复合螺旋箍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柱子的抗剪承载力,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短柱抗震性能。除此之外,采用分柱体、钢管砼柱以及钢骨砼柱的方法进行设计,也可以有效解决短柱问题,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对改进措施合理选择。
2.2多层砖房抗震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由于多层砖房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其抗震措施的内容也比较复杂。首先,是对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这些主要是都是多层砖房的实际结构情况来具体设置的,构造柱的设置一般都是对于横墙较多的多层砖房而言的,圈梁的设置是对建筑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楼而言的。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圈梁的截面和配筋不宜过多,也不宜无限提高。其次,是悬臂构件的连接。此项工作主要包括女人墙的稳定措施和悬挑构件的设计两个方面。
2.3建筑平面及立面布置问题的改进措施
为了能够将建筑平面和立面布置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具体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尽可能确保结构的质心和刚心达到一致,以此来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在地震作用下所产生的扭转效应。其次,应该确保建筑立面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尽可能将建筑的结构重点降低,以此来避免由于刚度突变以及结构连接处薄弱而给建筑整体质量带来的影响。此外,在设计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当屋面结构刚度不够的时候,突出屋面结构的下部一定范围内破坏会相对集中。这种情况下,要求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不应过高,以减小地震时产生的鞭梢效应影响。
2.4结构空间刚度方面问题的改进措施
在建筑结构空间刚度的设计上,由于刚性楼盖体系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可以采用现浇楼屋盖,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楼板的刚度,而且还会对平面上墙体对齐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放宽,从而减低地震作用下,对建筑所造成的损坏。同时,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平面上上下墙体不对齐的现象,如果建筑结构出现了这种情况,仍需要利用现浇楼屋盖来对其进行处理,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起到一定的传递水平力的作用,而且能够增加楼板对墙体的约束,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如何直接关系到其整体的使用质量,虽然地震的发生我们无法对进行控制,但是却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其不会因地震的发生而受到影响。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全面考虑其抗震性,达到对其优化,确保其抗震性能,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蔡英.建筑结构抗震性设计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资讯》.2006(28)
[2]常业军,隋杰英.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若干问题[J].《特种结构》.2002(04)
建筑结构设计范文3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 概念设计 重要性 优化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幅度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人们对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适应我国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要求,建筑行业也随之做出了很多优化措施,尤其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发展最为迅速。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结合国际上先进的设计思想,并与实际情况相融合,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了概念设计的新思想,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概述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也就是将实际经验作为依据,在没有经过精确计算的基础上,尤其是没有做出准确的力学研究的情况下,站在整体的立场去做结构设计。一般包含整体的设计方案,以及抗震细节方面的设计。概念设计向人们展现的是一种先进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工程师应该对建筑结构设计做到整体把握。
我国当前的建筑结构设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以混凝土结构设计为例,设计中的力学分析是以弹性理论为依据的,但是截面设计却是以塑性理论的极限状态为依据,这两种理论显然是相互对立的,所以得到的分析结果就与实际情况不符。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采用概念设计理念。另外,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中过度使用计算机技术,而又不对分析结果做出科学研究,计算机也不可能模拟整个建筑结构设计过程。此时,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就应该运用概念设计理论去做出效果好、投入少的设计计划。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十分有利。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概念设计使得设计方案更完美
概念设计能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构架、对比,进而选出最优方案。结构设计中运用概念设计就会使得最终设计框架更加清晰,这可以为结构设计后期减少很多工作量,与此同时,还能够促使设计方案更加经济稳定。
概念设计鼓励创新思维
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多,概念设计就会做的越来越好,设计的方案就越好。可是,随着社会详细化分工,还有一些建筑设计人员过于依靠设计规定、参考设计规范,过度依赖计算机进行设计,这样做出的设计方案没有创造性。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融入概念设计理念,能够激发设计工程师的创造性,为设计方案注入新的源泉。
运用概念设计能够判别计算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把握概念设计能够确保在设计过程中应用合适的设计原则,同时还能够解决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升设计质量。当技术人员发现了设计中的不足时,还能够应用概念设计去研究其原因,探索引起问题的原因,这种方式在判定计算机计算结果中尤其重要。
此外,概念设计对计算机的计算结果还能起到补充作用。因为计算机只能对设计结果进行计算,不能处理设计初期数据,此时概念设计就起到了补充作用,通过概念设计可以找到投入最经济、效果最佳的设计计划。
四、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优化策略
1、对整个设计目标进行优化
一般来说,很多外界因素都对建筑结构设计有影响作用,同时设计目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对立性,如果想要提高某一个目标的要求,就势必会降低另一目标的要求。如果想要优化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首先应该探索一种最优方案,促使具有相对性的目标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想要达到这种平衡就应该全方面考虑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要保证初期总投入、整年运营投入和收益这三个目标达到平衡状态。也就是运用概念设计的优化,努力确保前期投入和整年运营投入最少,而又能保证获得最大收益。这当中初期总投入的影响原因有很多,包含土地投入、建筑结构和装饰投入、水电暖通投入、自动化系统投入、防火系统投入等,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来自于建筑土地的投入;整年运营投入指的是建筑结构和设施的维护、整理、管理等费用;收益指的是建筑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费用,其中包含出售、租赁和投入运营所获得的利润等。
一般情况下,前期总投入越多,自然会提高整年运营投入数额,但是与此同时所得收益也会有所增加。所以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优化目的就是控制建筑前期投入和整年运营投入处于合理的范围中,做到收益的最优化,自然,当中还应该考虑到很多更加详细的问题。总之,概念设计就是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得到最佳收益。
对概念设计约束进行优化
建筑物的稳定性、性能、舒适度等多种因素都对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都有一定的限制。怎样才能在既不超越这些限制,又能够减少投入、增加收益,这是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优化的一个主要方面。
建筑结构的设计限制一般划分为以下三种:条件限制、规范限制、隐性限制。条件限制包客观环境和客户需求两方面的内容。客观环境因素包括所占面积、四周的环境、政府相关部门的整体计划措施等;客户需要的内容就比较复杂,有些是对建筑物的占地面积、楼高做出的要求,也可能是建筑物的投入或者建筑物的具体功能等多方面的要求。规范限制则是有关部门所的强制执行的规定,它包含建筑物的最大高宽比、最大长宽比、混凝土的标号和强度、防水防渗漏级别、防火规定、人防需求等多方面。不管是条件限制还是规范限制,都属于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强制性的规定,然而隐性限制却是建筑设计工程师进行概念设计优化的关键所在。简单说来,隐性限制需要建筑设计工程师对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有更深的理解,隐性限制属于隐形的限制,经常被人们忽略,可是实际上隐性限制才是概设计优化措施的重中之重。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将阳光不足、有缺陷的位置作为卫生间或者储物间,把光照好、地势优越的位置设计做为书房或者卧室,在等同面积的土地上设计更加舒服合适的户型等,这都属于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优化策略。
3、结构体系优化和简图的计算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设计人员要通过建立建筑结构体系来呈现出完整的建筑结构。建筑结构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不能被分隔,并且建筑结构体系中任何单独的构件都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将所有构件组合才具有建筑结构体系的价值。所以,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规划时要有整体性、全面性,绝对不能单独的对某一构件进行设计,然后再对多个部件组合,这样就会失去建筑结构体系的内涵,在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要对简图进行计算,这个过程要使用结构构造的措施去做计算。简图计算是概念设计的关键环节,而且也决定了建筑结构计算的可靠性。所以在简图计算时一定要谨慎,而且要对简图进行优化。
4.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
应用设计人员使用工程组件库、数据库、知识库等创建一个具有建筑结构的虚拟三维模型,用来对现实进行模拟,这就是虚拟现实技术。这样建立出来的模型立体感很强,是具有现场感、真实感都的仿真系统。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去,能够重复对系统模型的参数进行动态设计和分析,这样能够得出不同情况的结果,经过多次比较和完善,从而将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更加完美。
五、结束语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不断发展和革新过程中,前辈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尤其概念设计,它是突破建筑结构设计传统思想的有利武器,概念设计将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及创新,对我国的建筑业结构设计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概念设计必将成为国际上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设计理念,这也对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该坚持不懈地学习并理解概念设计理念,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闫正和;邓永旗;;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技术措施[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建筑结构设计范文4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探析
地震所具有的破坏性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近年来,地震的频繁发生,国家、人们的安全极大的受到了威胁,因此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我国对地震方面的研究,建筑结构设计虽然不断进步,但是抗震设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抗震设计问题亟待解决。以下就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的影响因素
1.1建筑抗震场地
建筑抗震场地对于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是抗震设计的影响因素之一。地震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在地震发生时,地表位置会产生变化,若是建筑场地选择在土层较软、土质疏松的地段,建筑结构会被严重破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2建筑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体系是与建筑物整体安全相联系的。一方面,抗震设计要慎重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建筑结构要有一定的余度,不能因为个体建筑而影响整体的效果,当建筑物的局部被破坏时,需要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不受影响。另一方面,建筑结构体系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建筑结构部件的强度和刚度的均衡。如果刚度和强度分配不合理,个别的建筑结构部件刚度达不到要求,对于建筑物区域有影响时,就会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因此,必须注意建筑结构体系在抗震中的设计。
2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的选址问题、建筑的结构问题、建筑的施工问题是在抗震设计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这三个方面涉及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但是在现实建筑设计中,抗震设计仍然存在很大问题。
2.1抗震设计认识不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在迅猛发展。然而,在现实建筑的设计中,建筑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建筑的实用性发展,而忽视了建筑的抗震设计。关于对抗震设计的认识,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人们一直疏于对抗震设计的重视,只是在地震发生后,人们才注意到建筑的抗震设计。所以,提高建筑设计人员对于抗震设计的认识尤为重要。
2.2抗震设计的结构不合理
抗震设计结构关系到建筑的整体安全。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设计人员虽然考虑到了要进行抗震设计,可是,迫于某些原因,抗震设计的结构不合乎实际,偏离建筑设计,造成了严重浪费,没有达到抗震的效果。抗震设计主要是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考虑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和地理因素,制定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
3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有效措施
建筑的抗震性能较差,不仅影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而且对周边的建筑和设施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3.1慎重选择建筑场地
抗震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建筑场地的选择问题。场地选择不好会大大降低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地震发生时伴随着一定的地质活动,因此,在建筑结构选择场地时,要尽量在一些平坦开阔地域建筑房屋。地质较为活跃地带,不适合房屋的建筑。另外,土质的疏松对于建筑结构也有很大影响,在选择场地时,要对建筑地带的土质问题进行慎重分析。在一些密实度较大,土质较硬且土质均匀的地带适合建筑房屋,更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3.2慎重选择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是抗震设计的影响因素之一。合理的建筑结构,不仅可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还可以提高建筑物自身的抗震能力。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建筑结构的载重范围。要实现建筑物稳定、安全这一目标,要注意在抗震设计过程中,建筑的赘余度建筑材料的材质是否变形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能。第二,建筑结构的平面设置。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平、立面的布置非常重要。一定要确保建筑的准确性。在抗震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管理数据,提高数据的精确度。第三,建筑结构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建筑材料的强硬度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建筑材料强度不够,建筑结构则会易于发生突变,从而降低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达到抗震这一目的,必须科学合理选择建筑结构。
3.3加强多重抗震防线的设置
地震发生时,多一道抗震防线,就多增加一份人们逃生的希望,同时也会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可采取设置多重防线的方法。首先可以优先使用具有良好延展性能的材料作为一道抗震防线,其次再选择一些适合作为防震设计的部件,进行其他防线的设置。设置多重防线的好处是可以缓冲地震的冲击力,尽可能的降低地震的破坏,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
3.4科学布局减少地震能量
减少地震的能量,就可以尽量的降低地震带来的破坏。以位移为基点的结构设计和定量分析是减少地震能量的重要方式。要达到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造成的破坏的结构变形要求,可以进行设计定量分析,减少建筑下层的位移延性比。当然,选择地震不活跃地带以及地质硬度大的地方修建建筑也会降低地震能量。
4结束语
地震对于建筑物具有较强的破坏力,然而在无法对地震准确预测的现在,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在现实实施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更要注意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当今时代,建筑设计不能仅仅只在乎建筑物的实用性和建筑带来的利益,建筑设计工作者应改变以前的观念,加强自身建筑设计专业知识之外,更要重视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和价值,把抗震设计观念放在重要位置,采取科学的方法加强建筑的抗震能力。另外,为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建筑结构设计还需要注意场地、建筑结构体系、建筑材料等方面。总之,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保证建筑物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保障人们安全的有效防线。
参考文献
[1]王蓓蓓.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9):119.
[2]邵伟.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房地产导刊,2014(24):96.
建筑结构设计范文5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
一、关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一个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往往是这五个方面的最佳结合。完美的建筑结构设计就是在努力追求这五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是结构设计人员最终努力的目标,是结构设计的最佳体现。结构设计一般在建筑设计之后,“受制”于建筑设计,但又“反制”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不能破坏建筑设计,应满足、实现各种建筑要求;建筑设计不能超出结构设计的能力范围,不能超出安全、经济、合理的结构设计原则。结构设计决定建筑设计能否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结构设计显得更为重要,虽然一栋标志性建筑物建成后,人们只知道建筑师的名字,但一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的结构设计也是工程师们的骄傲和成就。
二、建筑结构的设计者应该明确建筑的概念设计
一个建筑的灵魂在于其概念设计,也就是说建筑的概念设计在整个结构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事先进行整体的概念设计,不管之后的计算程序多么精准,计算结果多么的准确,也很难成为优秀的设计项目。
对于住房设计而言,无论是什么结构,都不会和以往的静力设计相同,一般情况下都会从抗震的角度出发,采用精密的设计理念,以保证住房的质量。因此,作为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一定要明确建筑的概念设计,避免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出现,同时要掌握每个概念设计之中比较容易忽略的重点问题:
1.高层住宅结构。
对于一般的高层住宅结构而言,应该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做到采用横墙承重或者纵横墙共同承受重量的结构体系,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一般情况下,纵横墙会出现布置不均的现象,因此,对于纵横墙来说,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
2.钢筋较多的高层住宅。
对于钢筋较多的高层住宅而言,其结构布置一般会采用比较规则的结构,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当然也存在相对比较复杂的结构,对于结构复杂的地方可以设置一个防震缝,使其成为各自规则的单元,但是并不是说防震缝越多越好,对于防震缝的布置应该越少越好,以保证建筑的稳定;对于建筑的框架来说,应该和抗震墙的抗侧力相适应,采取双向布置,各自承担各自的压力;此外,还应该考虑到住宅的整体性与抗震墙的链接问题,要在保证美观的同时保证质量。
防止由于地基下降或者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构件开裂和破坏为了有效防止地基下降或者不均匀沉降对构件造成的影响,一定要全面的对建筑结构加以控制,包括:地基和基础措施、建筑措施、结构措施等方面。例如:a.对于同一建筑要尽量采取同一类型的基础并埋置于相同的土层中,其中要注意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因为高层建筑都需要一定的埋置深度,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不难看出结构设计中存在诸多浪费现象,对于基础而言,一般情况下采用桩箱或者和桩筏相结合的形式就可以保证建筑设计的整体刚度,完全没有必要浪费;b.平面布置要避免复杂化,平面布置复杂是指采用那些平面形状复杂、阴角多的平面布置,平面设计复杂只会给设计者的工作带去麻烦,并不会产生什么好的影响,因此,要尽量避免这些现象的出现;c.地基的处理方案,在进行地基处理方案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和研究上部结构和地基结构的特点以及周边环境,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明确地基的处理范围,并保证处理手段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此外还要充分的考虑到施工单位的经验问题和其对设计图纸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理解设计者的理念,在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和比较之后,选择出最实用、安全、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在完成地基的处理问题之后还要考虑到其对设计规范中强度和变形的具体要求,以保证建筑的最优;d.液化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在土层出现较大起伏的时候,很可能会产生液化现象,对于多层建筑而言,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采用长桩的设计方案。
三、建筑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要符合设计的相关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是建筑设计者首要应该了解的知识,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者应该在设计建筑图纸的同时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在这方面存在的几点问题和避免方法如下:
1.建筑设计结构计算上的问题。
从建筑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不难看出其在计算上存在的问题:a.荷载计算的错误,例如:少算或者漏算荷载、建筑物设计用料与实际用料计算不符、或荷载折减不当、没有计算到基础的底板重量;b.不注意底框砌体结构验算,设计者在进行底框砌体结构验算时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底部剪力法,但是要知道,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刚度比较均匀的多层结构,并不适合具有薄弱层的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塑性变形的影响,对底层的地震剪力乘以1.2~1.5的增大系数;c.楼板计算,对于楼板计算而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例如:对于连续板的计算不能简单的采用单向板计算方法,要考虑周全,对于双向板计算要注意不能忽视材料泊松比对计算总结果造成的影响;d.电算结果的正确性,电算结果的正确性关系到设计图纸是否被采纳为施工依据,因此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是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一定要根据设计者以往的设计经验对最后的电算结果进行判断,当前,我国研发了很多结构设计计算程序,并且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设计计算之中,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建筑结构方面的问题。
建筑结构方面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a.构件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在抗震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建筑的抗震设计,在设计中一定要满足抗震的要求,还要满足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这就要求设计者严格遵守设计规范;b.通风散热措施,为了防止建筑的墙体裂开,通风散热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在材料的选择、钢筋的使用方面都要有所注意。
结语:总的来说,在分析了众多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之后,对设计者提出了几点要求,要求建筑结构的设计者进一步加强对一些常见结构问题的应变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力争设计出最好、最优秀的住房,保证住房结构设计工作更加合理、更加贴心。
参考文献:
[1]熊煜.建筑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分析.山西建筑,2009.
建筑结构设计范文6
关键词: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的结构设计被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设计人员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更为先进的计算机理论,研发并应用新型、轻质、高强与环保的建筑材质,从而使建筑结构设计可以更加的安全实用。其中为了防止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陷入只注重使用精密计算机进行设计,忽略了实用性尝试的误区,提出了重视概念设计的观点。
一、概念设计的含义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理论设计相对应,是指不通过精确的数值计算,在一些非常规的问题与难以作出理性精确分析的问题中,结构设计者依据建筑物的整体体系与分体体系之间的震害现象、试验现象、力学关系、结构破坏原理与相关工程经验获得的基本结构设计思想与设计原则。从宏观的角度确定建筑结构的整体布局。
概念设计往往利用估算近似值的方法,可以在方案设计阶段迅速有效的对整体结构进行构想、选择与比较。得出的设计方案往往具有定性准确,概念清晰的特点,避免了后期实施阶段一些不必要的运算麻烦。同时,概念设计也是判断理论设计是否有效可靠的重要依据。
例如,对于建筑的底层框架设计,设计人员往往只注重使用三维空间结构的分析程序进行计算,并人为刻意的进行抗震墙的布置。这种做法一方面无法满足楼层间存在合理的刚度比,又不能完整的反映出底层框架在遭受地震时的受力情况,其主要问题在于过度使用了理论设计方法。计算程序的使用与选择不当,往往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配合概念设计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概念设计并不是一种非逻辑性的空想,而是当建筑结构设计遇到问题时,依靠常规的设计方法无法解决而不得不采取的思路与手段。因此,概念设计与理论设计应该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理应成为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概念设计的发展现状
概念设计的充分利用,可以拓宽结构设计的思路。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与计算理论的研究往往只关注如何提高建筑的结构抗力,这种思维方式导致建筑配筋量逐步增高,混凝土的等级也越来越高,建造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由于设计人员过分注重配筋率的限定,从而导致出现大量的胖柱、肥梁与深基础的建筑。例如在建筑的抗震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般会根据混凝土的等级与初定的尺寸计算出结构的刚度,再由结构刚度对地震力进行计算,最后计算配筋的比率。但在实际生活中,配筋率越高,刚度增大,地震力会随之增前;而结构刚度越大,地震的作用效应也会越大。这种传统的结构设计反而产生相反效果。
如果利用概念设计的方法,转换设计思路,可以考虑降低地震的作用效应。在目前现有的抗震设计中,隔震效能的研究就是非常好的例子,通过隔震层的设计与效能装置的加设,可以有效的降低地震的作用效应。这种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广泛的开展起来,其中在日本,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实际建筑设计中,并取得理想的使用效果。而我国由于认识的限制与技术的不足,在建筑设计行业仍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概念设计的重要意义
1.带动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
由于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部门在工作中分工不断细化,越来越多的精确数据计算与整体系统运作被计算机操作所代替,随之而来的是设计人员逐步忽略非常规性的思维方式与操作方式。在机器化的生产时代,计算机的精密计算阻碍了人们通过工作经验来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遇到难题。于是,概念设计引起行业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推动建筑设计结构行业的发展。
2.具有合理性与实际性
建筑物作为空间实物的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通过理论数据加以解决,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计算机的数据运算,往往只能得出理论化、精确化的结果,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些数据很难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合理性。概念设计的出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人员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整体布局,呈现出较为真实、合理的建筑实体,从而使建筑结构设计得到优化。
3.概念设计可以排除隐患
计算机过度精密的运算结果并不是对建筑整体结构的正常反映,由于理论设计的机械化、程序化导致整个结构设计存在错误隐患的例子并不少见。而与之相反,概念设计通过人性化的思维方式可以对建筑实际进行全面的探讨,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由这点可以看出,建筑结构设计必须重视概念设计的运用。
4.优化设计方案
结构设计的初始阶段即为建筑方案的选择,此阶段由于某些问题无法通过计算机加以解决,因此必须通过设计人员依靠自己的设计经验,对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分析,运用概念设计的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策划、整合,最终达到优化的效果。
四、概念设计的遵循原则
1.精确分析数据结果
建筑结构结算的目的在于获得精确的数据结果,因此,必须严格对待这一过程,不能盲目的进行。数据结果能否顺利实现,是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决定结构设计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与重要途径。设计人员必须从输入数据、计算数据与产生数据三个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此外,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样会导致数据结果的不准确,例如,使用不同的计算工具与不同的计算数据软件,人为因素造成的过失等,都可能造成数据计算结果不精确。因此,对于数据结果的分析,设计人员应避免机械化的思维方式,给予足够的人性化关注。
2.选择适当的计算简图
在选择计算简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选择具有一定构造措施加以保证的结构简图。计算简图作为结构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用是否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能否产生准确的结构计算结果,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关键性前提。因此,在计算简图的选择方面,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选择合理方案
结构方案是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的初始部分,也是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因此,结构方案是否合理有效决定了后续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并对最终的建筑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必须认真对待。
4.保持建筑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的体系设计是概念设计的重要体现,设计人员应在结构体系中将整个建筑的完整构成呈现出来。在建筑结构体系中,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结构的组成部分都是不可分割、统一的整体,并不是具体部件的单一展现,所有部件只有组合在一起时才能够表现出建筑结构的价值,如果将其拆分开来,结构便不复存在,体系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用。因此,利用概念设计来规划建筑时,应从整体出发,不可将整个结构体系进行拆分,否则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与内涵。
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概念设计的含义与目前概念设计的发展现状,提出概念设计具有带动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具有合理性与实际性、概念设计可以排除隐患与优化设计方案的意义。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遵循精确分析数据结果、选择适当的计算简图、选择合理方案与保持建筑结构体系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李小华. 浅谈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7)
[2] 周西明.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用[J]. 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0(10)
[3] 刘旺. 建筑结构中结构动力学的防震减震应用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