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的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的感悟范文1
六月初,突然收到南京的方政先生的来信和一叠诗稿,说是由于“读了您给扬子江诗刊的信,深受启发”,“于是尝试着整理了一个集子”寄来,要我为它写序。“深受启发”一语过誉了,我这名“老生”只是不怕惹新潮人士生气,说几句必须常谈的真心话而已,水平并不高。写序虽属苦差,但义不容辞----在很多人正用尽合法或非法手段来挣钱、麻将的声音响彻大街小巷的今天,方政竟然仍醉心于与发财、娱乐无缘的诗歌,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我又岂能偷懒?但因公私杂事缠身,直到昨天才拜读他的大作;发现其中的《是的》是我那封信中所列举的佳作之一,更促使我不顾酷暑拉出键盘。
诗歌创作固然是一种个人行为,但决不是孤家寡人的事业,神经正常的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诗必须争取读者,否则就难以繁荣。而欲达此目的,它必须在内涵方面具有吸引力。作为一名“老牌”读者,我认为能让人读后既有所感还有所悟的作品最佳,因而特别欣赏饱含着感情的哲理诗。与此同时,它还必须在形式方面具有吸引力。在生活节奏日益急促的今天,广大读者对那些行苍苍、字茫茫的东西只能畏而远之,所以诗应当尽可能做到短小精悍――此说并没有背离诗的本质,精练本来就是这种文体的特征。出于上述理由,我近年着力推崇短小精悍的哲理诗。
素昧平生的方政与我志同道合,而且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这本诗选即是证明。就说上文提及的《是的》:
少儿时/面对这世界/我连连点头/是是是
青年时/面对这世界/我常常摇头/是吗
年老时/面对这世界/我既没点头/也没摇头/只是说/是的
概括地写出了人生各个阶段对外在客观世界的不同认识。“是”和“是吗”、“是的”的内涵大不一样,后者是懒得表态或不便表态,蕴含着无奈的叹息。此诗用语平易,但相当深刻地展现出不仅仅是作者一人而是芸芸众生的心路历程,堪称“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之作。
《蚊帐》同样耐人寻味:
蚊虫略施小计/便把人/赶进了/网
有一方安逸/梦中/便不再算计/蚊虫的灭亡
采用暗喻的手法来表现一种很多人共有的劣性,很有思想深度。作者同样没有运用一个褒贬词语,但褒贬已在诗中。
我还很欣赏他的《》。此诗将不少人在中的疯狂行为,喻之为“站着做梦/走着做梦/睁着眼做梦/喊着口号做梦”,而且“你不知我做梦/我不知你做梦”,把人们被胡弄得昏头转向的景况写绝了。 《青丝和白发》也很值得一读。“满头青丝/耻笑白发”是“洼地里一篷嫩草/正仰望雪山/高处不胜寒”,这是给那些浅薄年轻人的一声响亮的棒喝。
此外,《面对石头》、《站牌》、《浪桥》、《针刺之悟》、《石牌坊》、《脸谱》、《一些丢在脑后的事情》、《风筝》、《漫步》、《钥匙串》、《砚》、《风景》等等,也是构思精巧、隽永有味的短章。
上述诗歌,都凝聚着知性(哲理)和感情。写到这里,我要抄袭一下自己。我在给《扬子江》编辑部的信中曾写道:“这些作品所涉及的题材都是朴素的、普通的。它们所抒之情,都是人之常情,因而具有引发众多心弦共鸣的基础;由于抒得真切、新巧,所以富有吸引力。它们所蕴含的哲理,都是人们早已认同并积存于心底的公理,令人读后心诚服;而且能将哲理自然地寄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遂成佳作。加上它们都写得短小精悍,所以令人乐于阅读。”这段话,完全可用来评论方政这些诗作。
生活的感悟范文2
女人篇
滋润美白肌肤 甘泉29岁
我一直感到心烦的是“面子问题”,脸上的青春痘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气色也不好,皮肤干巴。我就奇怪,都已过了青春发育期,皮肤也不是油性的,为什么总是无法像很多明星那样有“极品肌肤”呢?听说她们用牛奶洗澡,我也试过,但过敏,真没办法了。
后来,听心理医生讲课,他无意中的一句话启发了我:“你们看看那些离婚的女明星,为什么皮肤特别不好,就是因为缺乏爱的滋润,直接一点儿说,就是因为缺乏伴侣的性抚慰……”
受到医生的启发,我不再逃避丈夫的求欢,也不再装“什么都不懂”,而是热情投入。结果发现,他更勇猛、更温柔,而且对我更关心了。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被爱“包围”的感觉。
我用每一寸肌肤,我快活,我幸福,我毫无保留地把我的酣畅感觉全都表达出来了,我喊出来了几年来的压抑,让丈夫感到更加兴奋。我们两个人快乐地融为了一体,那种幸福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半个月后,我脸上的青春痘果真奇迹般地消失了。一个月后,肤色也起了变化,水灵了,美白了,湿润了。这是赠给我最美的礼物,我要感谢自己的丈夫,更感谢心理医生那一番真理般的解读。
35岁开始学会享受 刘露38岁
我一直是个矜持有余、活力不足的女孩儿,即使婚后,对也只是义务性地应付。
产后,我得了严重的抑郁症,住进了心理治疗中心。在医生的帮助下,一个个郁结被打开,像开锁一样,豁然开朗。
医生还婉转地鼓励我多“运动”,即多,不要以为生了孩子之后,就不会让男人激动了,而且要忘记阴道口的那道几乎看不见的疤痕,总之,要像怀春少女一样去幻想、等待和接纳……
不知丈夫是否也得到了医生的“授意”,反正他也不再怕我“搪塞”,而是积极地寻找“合作”机会。
他是个风趣的人,常会发明出一些新词逗我,过去我总是不笑,现在我终于勇敢而会心地笑了,也不再边边想孩子的奶粉等煞风景的事了。在他恶作剧地在我身上搔痒时,我也能够开怀大笑了、甚至在床上打滚。
我怎么会如此柔情蜜意?过去怎么就没这样表现过呢?丈夫在惊喜之余给了我更多的体贴,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每一个夜晚,都成了一个“文娱晚会”(我丈夫的语言),我终于走出了人生的阴雨天。
男人篇 治疗失眠的良药
庄勇强33岁
我从大三起,就开始失眠。所以,我一直很瘦,吃遍了所有改善睡眠的药,但效果都不是太好。
一次,我带领公司员工参加心理素质训练营活动,一位医生玩笑似地对一位学员说,如药,可以治疗失眠。我觉得很有意思,当晚回家便试着“服用”。
跟妻子的第一轮过后,仍心有余兴,在她准备为我拿“安定”药片的时候,我再次狂野起来…
再一次尽兴后我筋疲力尽,几乎没力气说话,一个翻身就呼呼地睡着了。
妻子很惊讶,还小心翼翼地摸摸我的鼻息,以为我晕过去了!第二天醒来,妻子已摆好早餐,她嗔怪地说:“昨晚,你可真会睡……”
由于睡眠好,第二天上班,我精力特别充沛。
生活的感悟范文3
有人说,生活像一首诗,诗中有温婉的雅韵,锤炼的沧桑,骚人的咏物怀志,人生的悲欢离合……
而在成辛看来,他的生活是一种感悟,对内心的掌控,对生活的引领,以自由的心创造自己的现实……
电影是他入行起的梦想,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呈现,是导演对生活的反馈,就像一道功夫菜,经历着多重考究的工序,待到出锅时,必是色、香、味、型俱全的美食,这是一道菜,其中陈酿的是做菜人的精神……
老天眷顾“笨”小孩 无招胜有招
简单是一种品质,有时也确实因为简单才可以专注,专注是一种力量,当你所有心智集中于此,终究会擦出明亮的火花。
成辛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央视,在央视的工作给成辛接触摄影的机会,第一次接拍广告,说来像是老天开了个善意玩笑,当时高清摄像机算是稀罕物,制片接了一个国内某著名家电品牌高清演示片的拍摄,因为广告主的慷慨赞助,他们请了多位有名的导演,但却始终不能把电器商拍满意,最后迫于资金紧张,成辛决定亲自来拍,节省成本,凭借着之前的经验教训、自己观察所得的一点感悟以及仅有的一点经费,他将镜头伸向了海洋馆,没想到当他将海洋生物缤纷的色彩鲜明呈现在屏幕上时,广告主点头称赞说,“这就是我想要的。”于是,国内第一部高清演示片诞生了,当年甚至在国外都形成了效仿这种拍摄形式和内容的热潮。
这个团队经历了一次最“贫困”的商业逻辑:没钱、没技术、没计划。但也许算是一部喜剧:没有钱了,却知道了如何将钱用到刀刃上,他们没有精心的脚本和完美的技术,却懂得用更加直白简单的内容表达出目的,他们更没有什么规划,却以坚持的态度和探索的行动打动了厂商。
其实,成辛对“技术”的钟爱由来已久,这个“技术”,是创作主体经过沉淀的一种自内而外散发出的魅力,他口中的“技术”,既包括内在的神韵,也包括外在的形式。成辛说:“之所以对技术这么着迷,是源于创造的力量。就像做菜,原材料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每个人做出来的口味、外形却不一样,好的厨师能将简单的材料化腐朽为神奇,能用精湛的厨艺将墩板炉火与餐桌架起一道快乐的沟通的桥梁,不仅满足了食客味蕾的需求,也将幕后人的理念、感情传达与此。”
烧一道好菜 共邀明月
正如中国人重视饮食,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我一直清晰地记得在李安的《饮食男女》开篇,伴着极具中国特色的音乐,一段长达6分钟的做菜蒙太奇:精细的刀法,整饬的步骤,多样的烹饪方法,将国人琐碎真实的生活片段妩媚地呈现。然而,导演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与台湾这个特殊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物情感冲突相结合,将郎雄饰演的父亲这一角色超出常人的执著和坚持、对生活和爱情的追求也细腻地体现出来。
美食和电影一样,来自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和长久的修炼,不断的尝试创新与用心体认的过程是它最富魅力的地方。
成辛从高清演示片到广告片再到影视剧,不断开拓着自己的领域。电影,这个被称为“第九艺术”的女神,以曼妙的身姿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成辛向这个女神俯首致敬,但他更希望自己塑造的女神也能最终向百姓俯首致敬。所以,当下现实是他的关注点,当时代变迁经济繁荣,电影不再是小众的甜品、大家的鸡肋之时,大众更需要从影视中反观自身并得到审美娱乐。那么作为电影这道美食的掌勺人,成辛更明白应该如何用艺术想象力烧制出电影的创新形式,以满足大众口味。
成辛将自己的“菜系”称为“新电影”,即将新思维、新元素注入电影制作中,譬如,奥映国际传媒打破传统,试图为电影工业带来革命性冲击,全力推动《奥映亚洲电影新计划》,包括准备发行的《正•青春》,正在筹备中的《案七宗》、《赛车风云》、《二十四小时》等八部影片。在上海电影节的展示中,它们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很多眼球。
酝酿独特的“中国结” 情不自禁
也许是职业的原因,也许是性格的因素,成辛的联想力和思维跳跃性很强,他的思路可以从电影想到手表制造想到流行乐想到漫画再想到开车。记得台湾舞台剧大师赖声川讲创意时这样形容“关系与联结”:“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会清楚地看到在这一张纸上飘着一朵云”。诗意般的评论诉说出创意的魅影。
说到当下的电影,成辛说,商业化方向是必需的,因为他认为影视也可以说是一种广告,它传播着导演的思想,是想“广而告之”的,好的故事是基础。冯小刚导演的戏多数是喜剧类型,但深层次描述了对生活的看法和隐忍,这是理性的思考;去年火爆全球的《阿凡达》更是表达卡梅隆对人类生存共同问题的探讨和观点,但他们都采用了一种大众更喜欢接受的形式,将感性与理性结合,艺术与商业结合。中国的传媒产业发展迅猛,也更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形成中国人的合力。我们怀揣美好的梦想,实现是如煲汤一样,这是一个“温火慢炖”的过程……
成辛说,电影“类型化”仍是我们要走的道路,它也是化繁为简的一个方法,每个类型都要有自己明确的风格特点,但每一个场景、镜头、台词、人物性格等细节之处的设置又需要独特的味道。然而,说新容易出新难,创意不仅涉及整体,更关系细节。如关锦鹏所言,“一个好的电影必定是细节饱满的电影,从视觉享受到吃下去的味觉,全都在于细节上的把握。”
生活的感悟范文4
作文是一个学生语文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具体表现。但学生怕写作文,写出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还是普遍现象。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就应当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关注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把学生从那种对生活“视而不见”的状态中引出来,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因此,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对写作起着关键作用,如何做到这一点,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粗浅的论述。
一、教会学生关注生活,是感悟生活的前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说明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是学生创作之源。同时,生活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多数学生却认为平淡无奇,就算生活中发生了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他们也只是听一下就过去了,根本没往心里去,更不要说每天发生在生活中那些平平淡淡的小事了。这是因为,这些事本身和学生自身生活没有多少关系,因而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所以,一旦让学生拿起笔来描写生活,他们就觉得空白一片,无从谈起。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教师把生活中这些变化引入学生的视线中,引起学生的关注。
二、用心去观察生活,注重对生活的情感体验
观察生活是学生作文联系现实的重要手段,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不能只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而且应强调同时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感受,如果说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或媒介,那么感受与体验则是这桥梁、媒介的重要基石。
观察也不能只停留在一种单纯的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能力,在融入作者自我内心体验及对生活的真切感受的同时还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外在事物的相互渗透,它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学生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
三、在思考和讨论中,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它不但直接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而且写作过程的全部心智活动都从这里发生。
感悟作为一种能力,是需要教师精心培养的。如何培养学生这一能力,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俗话说:“多想出智慧”,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用心关注生活的同时,再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善于思考的话,必将促进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自己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对生活的认识能力。
感悟作为一种可以培养和训练的能力,还可以借助学生的讨论,触类旁通,相互启迪,让学生获得更广泛的信息,提升自己的认识。这种讨论,可以就同一件事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例如:新学期开始,有几位同学没有完成假期作业,老师让他们停课回家补作业,就这件事,组织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有的学生认为老师太凶了,遇事缺少调查研究,作风武断。不利于教育好学生。也有的学生认为,做不做作业,是学生自的问题,如果学生认为这样的作业做得没有什么价值,完全可以拒绝去做。也有的学生从做学生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做一个学生,完成作业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职责,就像一个公民应该按时向国家纳税一样,任何理由都无法为其行为开脱。针对这样一件事情,学生发表了很多看法,大家在这种交流讨论中,拓宽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四、学习别人的“感悟”,提高学生感悟的深度
作文,首先应该是人生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是人的一种心灵的需要。正是有这种心灵的需要,你才能从看似平凡的事件中发掘出蕴含着的深邃哲理,才能不断地把感受美升华为思想美。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首先要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宇宙无限,物象万种,我们只有接触它,熟悉它,善于从平凡的事件中去寻觅真善美,去挖掘生活中的哲理和智慧,才能探其幽微,悟其秉性,写出意蕴。
其次要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象。要尽量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让你的心灵得到释放,让你的个性得到张扬。
第三要尽可能亲身感受生活,深入体验情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生活,激活灵感。并迅速捕捉住,把它演绎成有生命的事物。只有这样,作文才能产生扣人心弦的魅力。
五、勤动笔墨,及时把感悟加以储备
生活的感悟范文5
初三生活如同一轮明月,看上去孤独无助却寄托着对明天的希望;初三生活更像是一朵梅花,经历的是苦寒,绽放出的是精彩。
初中三年级的学习生活与初一、初二截然不同。如果说初一、初二我们的学习是躲在甲板下面安静的学习,感受不到一点风浪,那么现在,就需要我们直面迎接暴风雨的挑战了。学校、家,学校、家……两点一线间的忙碌的生活一刻也不能耽误。每天冥思苦想着一道道数理化难题,在纸上飞快地书写着一个个英语单词,在书上写下一行行工整的笔记早已是家常便饭。每天晚上挑灯看书至半夜三更也早已司空见惯。现在,就是需要我们做最后一搏的时刻。
尽管初三有多么辛苦,但是不只是我们再辛苦,班主任早出晚归,忙里忙外;只有努力才能在来年创造自己的“春天”。你累我也累,同样的累但结果又如何呢?这只能靠我们自己努力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此时用心良苦,将来必有用处。
初三:皇叔
生活的感悟范文6
【关键词】生活化语文;体验;感悟;参与
语文教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密不可分的。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场景是语文素材的缩影或者再现。因此,我们提倡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让课本上的知识溶入生活中,使学生们通过生活,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一、拓展生活
在语文教材中,我们经常会学到一些令人深思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都与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些寓言来拓展生活,让学生们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让他们通过寓言,明白做人的道理。
例如:在教三年级下《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时,当学完以后,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学生们思考了一会,有几个孩子举手了,有一个孩子说:“我奶奶就是这样,她总希望自己养的小猫快点长大,可以帮她抓老鼠,每天给它吃好多东西,都快撑死它了,但是小猫只长胖了,不仅抓不了老鼠,还跑不动了。”还有一个孩子说:“我妈妈对我也是这样,她总希望我什么都会,让我学书法、唱歌、弹琴、跆拳道……但是学得越多,我越乱,我也不喜欢,不仅没有变成全才,连文化成绩都没以前那么好了。”……我听着孩子们天真的话语,看着他们略显忧愁的脸庞,不禁有些心酸。或许他们的说法带有个人情绪,但是他们却真正的理解了寓言故事的内涵,而且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相类似的事例,这些都是值得赞扬的。当我再问他们《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他们说得就更加透彻了。通过这个事例,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把课文与生活相联系,不仅能让孩子们学会课文的内在含义,更能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二、回顾生活
教材中有的课文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是很紧密的,但是我们却经常会忽略这个联系,从而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失去了生机,学生们听得毫无兴趣,我们也讲得索然无味。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这些细节,遇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与场景时,要让学生们努力地去回忆,让他们打开记忆的阀门,去寻求课文与生活的交集点,让我们的语文课更有趣味性,更有价值,也更能吸引学生。
以《石榴》为例:石榴是比较常见的水果,有些学生家里还有石榴树,石榴的样子对于学生来说还是较为熟悉的。在教学中,如果老师不联系生活,只是在那一味地讲石榴是怎样怎样的,学生们可能会听得昏昏欲睡。但是如果我们联系生活中的石榴去讲解,让他们回忆自己看过、吃过的石榴,学生们的兴趣就来了,甚至还有几个孩子回忆起来,还偷偷的咽口水。当我让孩子们站起来描述一下自己吃过的石榴时,他们立刻激动了起来,有一个孩子迫不及待的说:“老师,我家有石榴呢?我最喜欢它酸酸甜甜的味道,而且切开来之后,还特别漂亮,一颗颗小子儿,就像我妈妈戴的手链。”其他孩子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时,有一个调皮的男生插嘴:“我看不像你妈妈的手链,像老师的玛瑙项链。”孩子们的眼神刷的一下,都转到了我这里,我笑着说:“恩,他观察的还挺仔细,是很像哦。”通过这个事例,让我明白了:在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孩子们多回顾生活,多让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学起课文来如鱼得水,触类旁通。
三、感悟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因此,我会利用课文内容,引领他们走进生活,也让生活走进课堂,帮助他们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再让他们联系已有的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剪枝的学问》一文后,我问学生们王大伯说得话有何道理?你们读了课文,有何感受?学生们思索了片刻,有一个孩子举手说:“我想王大伯的话意思应该是:剪枝是为了收获更大的果子吧!”另一个孩子说:“剪了枝,可以长得更多更好,减少就是为了增多吧。”我听了他们的话,赞许的点了点头说:“是啊,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学问,如果我们能向生活学习,学会感悟生活,应该会有很多收获的。”
四、参与生活
在书上学到的知识,只是理论,而要把这些理论真正的运用到生活中,学生们才会觉得学有所获、学得有价值,也能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参与、自己动手动口,譬如可以让他们写导游词,推销地方特产,讲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