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鹿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鹿柴范文1
教学目标 :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鹿柴》。
1.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
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
2)解诗题。
“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2.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鹿柴”的“柴:读作“zhài”,不要读作“chái”。
“返景”的“景”读作“jǐng”,不要读作“yǐng”。
“青苔”的“苔”读作“tái”,不要读作“tāi”。
3)自学诗中的生字。
“景”,不要多加“彡”。
“复”中间是“日”不是“目”。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4.展开想象,悟诗情。
1)自由练读、背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色彩丰富、绚丽。空山中有“人语”,深林中有阳光,使描写的环境有了生字。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3)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
①在这首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②学生这首诗你还有哪些疑问?
(为什么前两句明明写“人语响”,我们却说它写空山的寂静?后两句写“返景”“复照”,我们却说它写深林的幽暗?)
4)教师小结:
《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
5.练习朗读,试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2)自己试背。
3)同桌互背。
4)集体背。
四、作业 :
背、默古诗;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有关作者资料。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请几名同学背。
2.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
学生补充介绍有关作者资料。
2.解诗题。
渔者——打鱼的人。
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鱼的人。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渔”“鱼”。
(2)“君”字第二笔右边要出头。
3.齐读《江上渔者》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意。
一、二句: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
三、四句: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3)把四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想象,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2.课堂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他们有什么不同?
(2)从哪儿看出打鱼人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诗中讲了两种人:吃鱼人和打鱼人。吃鱼人只爱鲈鱼的味道鲜美;打鱼人捕鱼十分艰险。
打鱼人为了捕鱼,每天要驾驶着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自身无安全保障。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吃鱼人不知打鱼人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练习朗读。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4.汇报、评读。
5.自己试着背诵,同桌互背。
6.作业 :
背默古诗《江上渔者》;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找有关诗人资料。
板书设计
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江上渔者》。
2.请几名同学背。
3.回顾古诗的学习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
学生补充有关诗人的资料。
2.解诗题。
出门遇上大雪,借宿在芙蓉山一农夫家里。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宿”读作“sù”,不要读作“shù”。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暮”“幕”“墓”。
(2)“贫”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分”,不要写成“”。
“蓉”上中下结构,中间是个“”。
“吠”“大”字上面不要丢点。
3.齐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日暮:天色将晚。
柴门:树枝做的门。
苍山远:苍苍茫茫的远山,一直连向天边。
贫:穷。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1、2句:天色已晚,远望苍山,路途遥远,得找个投宿的地方。我投宿的是一个贫穷的山村人家。
3、4句:忽然,从柴门边传来了狗叫声,知道是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同学有语气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意境。
2.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色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它通过旅客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
4.可根据诗的内容,试着画一幅“风雪夜归人”图,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5.练习背诵古诗。
(1)自己试着背。
(2)同桌互相背。
(3)集体背。
古诗鹿柴范文2
一、目前拆迁管理主要问题
1.政策操作性不强。
当前执行的法律政策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固原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这些法律法规,对规范拆迁行为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法律法规原则性强,客观上较难按市场实际去相机抉择。尤其是涉及到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无法可依。
2.拆迁补偿标准滞后。
目前我市作为拆迁补偿价的依据主要是《固原市人民政府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基准价格及临时安置补助标准细化执行办法的批复》(固政函〔2003〕42号)。由于自2003年以来,房地产价格逐年快速上涨,客观上造成“基准价”与市场价差距较大,同时也导致被拆迁户的期望值趋高,拆迁矛盾突出。
3.拆迁补偿费拖欠严重。
由于地方财力的紧缺,市政工程拆迁拖欠拆迁补偿费现象严重,客观上造成了不稳定因素。
4.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市政工程房屋拆迁工作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它无疑是一种系统的社会行为,涉及到各种利益主体的相互博弈。目前我市市政工程拆迁管理人员总体素质较好,确保了拆迁工作有序稳定推进。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目前我国对拆迁管理尚未作为一门“管理”学来进行理论研究和教育。拆迁管理主要靠个人经验摸索,不少从业人员不是内行,达不到“五会”要求:会掌握政策、会制定计划、会谈判协调、会组织拆迁、会办理结案。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解决方法不多,沟通协调能力不强。
二是重专业培训轻政治素质。这几年,对拆迁从业人员进行征地拆迁政策、拆迁裁决等基础知识培训方面得到明显加强,但对党的政策、社会心理、谈判艺术、工作方法等综合素质培养还不够重视。少数从业人员大局意识薄弱、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对突况反应迟钝,往往容易导致或扩大社会矛盾,这些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二、拆迁管理对策思路
(一)从宏观管理上制定合理政策。
按照《物权法》“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给予拆迁补偿;征收居民房屋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及国务院就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二次征求民意的思路,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在加紧研究调整拆迁补偿标准。这些宏观背景,将有利于拆迁工作朝着符合市场和居民生活实际的方向发展。我们建议乘这股东风,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在《固原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制定报批具体管理细则,落实以市场评估价为基础的定价原则,明确各种地段、各种性质房屋的补偿标准,并对该标准每23年进行适当调整;同时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制定报批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使我市在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有法可依。
(二)明确市政工程拆迁管理机制。
市政工程拆迁管理涉及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主张仍然以政府主导拆迁工作。
一是建立较高层协调机制。建议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财政局参加,成立较高层次的政策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和拍板解决征地和拆迁个案,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弥补政策上的不完善。
二是落实职能部门责任。考虑到市政工程建设拆迁的实际,按照责任分工,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职责,相互协调,各司其职。
三是落实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市政工程建设拆迁,由牵头实施单位定期向协调小组通报情况,真正落实责任追究。
四是完善监控机制。要进一步解决拆迁过程中“裁判”和“运动员”角色模糊问题,理顺拆迁监管部门、业主、拆迁单位、被拆迁户四者关系,确保资金到位,防止虚报冒报,化解拆迁风险。
古诗鹿柴范文3
入若耶溪
王籍
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划着船在溪中游览,只见长空和溪水悠然相映;远处的山巅漂浮着白云,近处的溪水反映着日光;听到几声蝉鸣,更感觉到树林的静寂,听到几声鸟叫更感觉到山间的幽深。这里美好的景色触动了归心,因而对长期在外做官产生了厌倦情绪。
诗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冠绝当时,为后人长期传诵。其妙处就在于以动写静,从鸟鸣蝉噪的声音中,我们体会到了若耶溪景色的幽静。再如: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在这首诗中描写的是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之处也是在于以动写静。前两句“静中有动”,写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的声音在回荡。后两句“动中有静”,描写光影流动,但又充满寂静的感觉。此诗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后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接着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周身幽暗的感觉。最后以青苔结尾,由于长期没人走过的地方才长青苔,因此,所闻的人语只能是自己的自言自语,空山异常幽静。
以动写静的艺术手法在高考诗歌鉴赏中也偶有考查。例如2012年福建卷 。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静的意境有各种各样,如清静、宁静、恬静等,但其表现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声音写静,另一种是以动态写意中之静。
以声音写静意,就是寂然处有声,用人们能够感受到的声音来描写静境和静意。钱钟书先生对此艺术手法的作用体会颇深,他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这种手法古诗词中经常运用,甚至可远追朔到《诗经》,如“萧萧马鸣”便是运用这种手法的句子之一。至唐后采用声音营造静境更为普遍,如崔颢《入若耶溪》诗“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王勃《春庄》诗“直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诗“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温庭筠《开圣寺》诗“竹间泉落山厨静,塔下僧归影殿香”等等都是通过各种声响来描写静景和静意的。
以动态写意中之静,就是所谓静中有动,用这种动态来表现静的手法例子在诗词中也很多。如储光羲《贻刘高士别》诗“山昼猿静,溪曛鱼鸟乱”,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过》诗“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李频《古意》诗“玄鸟深巢静,飞花入户香”,司空图《赠鉴禅师》诗“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飞萤照寂寥”,徐铉《又和游光睦院》诗“日华船竹静,云影过阶闲”,等等,都是依靠鸟兽鱼虫云日的动态来创造意中的静境。
当然古诗词在创造静境的过程中以上的两种手法不是绝对分开的,而是经常混合在一起使用,也就是说有时候既以声音写静,也同时以动态写静。如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首四句诗说:
犬吠水深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古诗鹿柴范文4
一、创境悟情,培养想象;
二、由景入情,激发想象;
三、融情于景,深化想象;
四、感情诵读,再造想象。
【关键词】意境;激趣;美育;想象
古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我国古代诗歌创作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又极其丰富。学习古诗既可以奠定小学生厚实的文化底蕴,又能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启迪他们的思维,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因此,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古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在古诗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是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化身、美的体现。因此,让小学生去体味中国古诗独特的美、独特的韵味以及那种美妙的意境,这既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感教育。
在多年的古诗教学实践中,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我认为挖掘古诗的意境美,可以在古诗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创境悟情,培养想象
“诗画同体,诗画同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古诗节奏明快,格律严整,意蕴深远,充满了韵律美和节奏美。教学时,若配以优美和谐的音乐,借助形象的画面,创设美妙的意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想象力。
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紧扣题眼——“望",可借助录像提供的画面,那一泻千里,飞珠溅玉,势如千军万马的瀑布,使学生顿生身临其境之感,那色彩、那声音、那形态、那气势、那魄力,撼人心魄。这样用录像生动地再现庐山飞瀑,让学生视听结合,整体感知诗境,题目不解白破,为进一步学习古诗、领会诗意,奠定了基础。
再如教学《别董大》一诗时,先播放录像,激发学生的情感: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西沉,只剩下一丝暗淡的余光。夜幕降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一群大雁疾速地向南飞去。这曰暮天寒之时,两位久别重逢的友人,经过短暂的聚会,又要踏上新的征程,他们手拉手依依难舍,眼睛里饱含着蔚籍与祝福……此时播放深情的录音:“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一组组动人的画面,使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和气氛之中,为孩子们理解这首古诗奠定了情感,蓄势待发。
又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文、明白大意之后。为了更深刻地体会诗中意境,感悟诗情,我一边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片断,一边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诗人吟诵这首诗可能是在什么时候,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姿势,他可能在想些什么。随着深沉哀怨悠扬婉转的古筝乐曲的播放,学生被带进一个明月皎洁的夜晚。学生一边想象,一边回答:诗人可能在想家里高堂是否安康,妻子怀中咿呀学语的稚子是否会喊“爸爸”,房梁上呢喃的紫燕可曾筑巢孵卵,什么时候能在明月的朗照之下与家人团聚。当学生们想像的双翼被鼓动之后,我适时出示投影片:明月陪伴下,诗人伫立船头,眺望江南,到处一片绿意。我引导学生观察整幅图画,把想像的重点定在一个“绿”字上:“看到这一大片的绿,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想到了哪些词语和诗句?”此时,学生的面前仿佛呈现出一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图。正是这江南明媚的春光,才勾起了诗人思乡的情怀。这样,通过音乐渲染,以图配诗,让学生充分感知、想象、理解,深入诗境。在美的意境中学生的心与诗人的心碰撞,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既在境中领悟了诗意,又在境中感悟了诗情。
2.由景入情,激发想象
流传千百年的古典诗歌,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加工成的精品,每一首诗的语言都是那样的优美,当你和古诗情景交融、真正被古诗的意境所陶醉的时候,就能领悟出古诗赏心悦目的美。这些对美的初步感受,一旦升华为自己的想象,那么学生不仅表现出来的是对古诗的喜爱,更能激发他们想象的原动力。
如王维的诗《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暗景色,时间非常短暂。首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绘空山的杳无人迹,紧接着“但闻人语响”使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一般地讲寂静的空山里还应有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其他声音——啾啾鸟语,唧唧虫声,瑟瑟风声,潺潺水声……但现在这一切都悄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全局的长久的空旷寂静。三四句由上
面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当一抹金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小片的光影与大片无边的幽暗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辉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诗人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声音色彩的敏感,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本是一刹那间,但艺术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一种自然而然的意境,使天下后世人不断地去心领神会。通过反复的吟诵,引导学生逐步领会当时的情景,通过“空、但、响、返、复”等词语的理解去联想,通过全诗的意境去想象,最后达到一种超然忘我的境界,完全被诗中所描绘的画面陶醉了。这种幽静、凄清的自然境界,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呢?大自然中一刹那的情景被诗人定格在心中,我们依据诗人留下来的文本,经过反复吟诵,在我们的头脑中经过再次加工创造,利用想象体验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这是优美的意境触及到我们的心境,想象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的结果。
又如教学《暮江吟》一诗,先放手让学生充分阅读之后,播放让人心旷神怡的轻音乐——《鸟儿献给大森林的交响》,并配以优美的解说,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意境,然后让学生与伙伴交流自己的感悟,初步感悟诗情。学生根据自己的体味,理解、质疑问难之后,师生交流见解。最后,又紧扣“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让学生讨论把“铺”改成“射”、“照”,行不行,为什么?由此悟出江水平静,夕阳几近落山,一抹柔和美丽的酡红静铺水面的情景,然后让学生由此情此景,根据自己对诗的感悟,想象画面,吟唱诗句。由于古诗旋律优美,对偶整齐,我套用了人教版第10册音乐教材中《采菱》的曲调。全班同学欣欣然全都唱会了,其情愉悦,其形欢快,其神飞扬。
3.融情于景,深化想象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观念与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形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是客观之“景”与内心之“情”两者完美结合的产物。古诗充满着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遂的意境。为了开拓深化学生的想象力,我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诗的源流意境,学生根据老师的点拨,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波浪翻滚,百舸争流,诗人目送老朋友的一叶孤帆消失在天边……,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达到了与诗人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了古诗的内蕴。
又如讲《咏鹅》一诗,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乡间的小溪边,溪边种满了大柳树,长长的柳枝垂到溪面上,微风吹过,柔软的枝条随风摆动,在溪面上荡起一圈圈的涟漪。溪水碧绿碧绿,清澈见底,水中不时有漂亮的小鱼游来游去。同学们首先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个个发出赞叹“真美呀!”这时,一对对儿美丽的白鹅悠闲地游过来,同学们顿时激情高昂,兴奋地叫起来“鹅,鹅、鹅”。水里的大白鹅此时仿佛感觉到了同学们的喜爱之情,仰起脖子,对着天空“鹅,鹅,鹅”地叫起来,仿佛唱起最动听的歌。孩子们在岸上激动地模仿着鹅的动作边飞边叫。看,多么美妙的“戏鹅图”啊!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进了诗的意境,当我问道:“你能把鹅在水中游动的样子说一说吗?”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大白鹅长着一身雪白的羽毛在碧绿的水面上游来游去,透过水面,我还看到它一双红色的脚掌正在拨动清清的流水,发出哗哗的声音。”有的干脆说出了诗的内容“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此时,诗好象不是在课本上,而就在眼前;不是诗人作的,而是从学生们的心中流淌出来的。
4.感情诵读,再造想象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古诗教学,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不仅能更好地使学生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诗句的优美意境和无限韵味,而且能强化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古诗音乐性强,讲究韵律和平仄,读起来琅琅上口,如何读出那种感觉呢?我通过范读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再让学生自己读,学着老师的样子来体味诗的意境。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该重读,哪些地方该适当停顿,引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并边读边想,深入体会。如读《春晓》“处处闻啼鸟”一句时,不仅要读出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并且在读时要体味诗中“处处闻啼鸟”的春意盎然的感觉,读出爱春的感情,体验作者的情感。把诗里那一种无法言传的美,把那一种萦绕在诗行间清新、明快的情绪表达出来,从而推动再造想象,把诗中的情感意蕴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提高其想象能力,陶冶他们的性情。
又如李白的《静夜思》,由于时空跨度长久,背景错综复杂,诗的内容对生活层面、社会阅历简单的孩子来说,有理解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小学生还没有体会到远离家乡的思乡情。教学中,我以插图展示画面,用音乐烘托气氛,播放了一首浓浓的思乡曲,以充满感情的语言为学生朗诵:在一个静静的秋夜,月白霜清,透过窗户,皎洁的月光射到床前,这时那彻夜难眠的游子看着月光竟以为地上结了一层白霜,可是定睛一看,四周的环境告诉他:这哪是白霜?明明是月光。他多么希望这皎洁的月光能带来家乡的关爱,带去自己的思乡之情。然而秋天的月光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温暖,渐渐地他低下了头,完全沉浸在那无边的乡思之中。这画面,这音乐,还有老师富有激情的吟诵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动感的形象情景,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强化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力。
诗是想象的语言,想象是诗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强化诗教,便找回了诗的灵魂、语文的灵魂。总之,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领略古诗的意境美,体味情感美,把古诗教学与培养学生想象力相结合收到了独特的效果,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优美情操,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必读——80首古诗词》
[2]《语文美育研究》
[3]《小学青年教师》
[4]《古诗鉴赏》
[5]李振邦《经典古诗读写》
古诗鹿柴范文5
古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诗歌像一股清泉,传承着几千年的文化精髓。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一字道破天机。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而且对于人类的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好教材。对小学生进行经典诗词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但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教师往往在教学古诗时,介绍讲解,强调字词,逐句解释。学生埋头笔记,学会的标准就以会背、会解释来衡量。学生究竟从诗中领会了多少美的意境,无从谈起;究竟得到多少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也无从落实。笔者以为,古诗的教学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能力,让古诗教学的课堂具有实效性。
教学古诗的过程中,把古诗读正确,根据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是很多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教学的重难点就在于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进一步感悟诗人的情感,读出古诗的韵味。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古诗教学,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会意境,进而在头脑中重建意境。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呢?对此笔者进行了教学研究。
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诗的意境呢?粗浅地说,诗歌中的“意”就是情意,就是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过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所谓使儿童领会古诗的意境,就是要使儿童感知诗人所描绘的鲜明的画面,然后通过想象,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也就是说,使之如临其境,如遇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扣动心弦,引起共鸣,达到潜移默化、陶冶性情的目的。
主要做法
怎样在课堂有效的时间里引领学生品味古诗的意境,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实效性呢?笔者尝试运用了以下手段、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景物观察 课本中入选的古诗,描写景色的较多。这些诗并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绘,而是都饱含了诗人的感情。课文在编排上,大都与季节时令扣得较紧。因此,适时组织学生去实地观察相类似的景物,观察之后再上课,就比较容易引入诗境。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荀况提出教学要以“见闻”为基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也就是这个道理。
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可以让学生看一看经霜枫叶,然后通过联想,与二月花作比较,就可以得知诗人这个“红于”的含意。这个“红于”不仅赞美枫叶色彩的鲜艳胜过春花,还歌颂了它的坚强性格。因为春天的红花经不起风吹雨打,而秋天的枫叶却不怕寒冷的风霜。
有的景物诗,除了观察本体之外,还要设法使儿童了解诗人所用的喻体。在诗人所在的时代,当时是极普遍的,人们所熟悉的东西,但现在的学生却不大熟悉,甚至没有见过。如贺知章的《咏柳》,用“碧玉”比柳叶,用“绿丝绦”比柳枝。柳树随处可见,而碧玉和丝绦却不是今天儿童所熟悉的。可诗人喜爱之情正是从这些词语中流露出来,而诗人诗句中所含的赞美之意也要从这些词语中去探索。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事物就很有必要了。观察不到实物,看看图片也是可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到柳条的轻柔,随风飘动的体态,从而更好地进入意境。
图像显示 课本中有不少插图,既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又便于导入诗境,应充分运用。教《锄禾》一课时,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然后进行交流,在谈话的过程中边看边谈。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培养了观图能力,发展了思维,进行了词句教学和思想教育。学生自然而然地补出了锄禾的主语是“农民伯伯”,了解了“日当午”的意思,明白了“汗滴禾下土”的情况,懂得了劳动人民的辛苦,认识到“盘中餐”是饱含着农民伯伯的艰辛的。
又如《江雪》,可借助插图,让学生很快地搞清楚“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句意,同时借助图片将学生带入到了冰天雪地的寒江边,进入了诗中所描写的意境之中,为更好地体会诗人孤寂的心情做好了铺垫。
《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学时,引导同学观看录像,瀑布在山顶上飞流而下,水珠迸溅,水雾蒸腾,阳光一照,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深深地体会到诗句虽短,但诗人却把瀑布的气势写到了极致,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自然而然走进了诗所表达的意境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当然,课本中(京版)的插图,有的也还没有画到尽善尽美。如《登颧鹊楼》中的楼,很难看出它是三层的,《鹿柴》也不易看出当时的时间。像这种地方,在利用时应加以注意。除了书中现有的插图外,有条件的也可以自己绘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画面,这样效果当会更好。
朗读入境 朗读入境,即借助朗读想象悟情入境。这是在古诗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引导学生入境的方法。要在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诗的语言美与意境美,在这种美的熏陶下,产生发自内心的美的朗诵,让人陶醉的朗诵,学生会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
在教学王维的《鹿柴》这首诗时,要让学生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充分想象林中宁静幽暗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这短短二十个字却能描述出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边想象边朗诵,学生自然能把那份宁静、美好,在语言中体现出来。
再如在教学杨万里的《小池》时,诗中后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写了蜻蜓立在新出的荷叶尖上,使小池充满生机,妙趣横生。而学生在读诗时没有体会到其中的趣味,自然读不好。笔者让学生想象当时小蜻蜓的心情怎样?它会对小荷叶说什么?学生经过自己的想象,体会到了小蜻蜓急切与荷叶一起欢聚嬉戏的心情,抓住了“才”与“早”,再读时也就水到渠成地让人感受到了美妙的生活情趣。
音乐渲染 音乐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古诗中的意境,有时的确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在课堂上适当采用音乐,既能给学生带来美感,使之心驰神往,又能为再现意境创设氛围,为情感交流架设起一座桥梁。声情并茂的古诗朗诵配以格调一致的乐曲,能很好地再现意境,且能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音乐的选择至关重要,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更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更容易引起他们对文本、对诗人的共鸣。如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配上轻快活泼的琵琶曲,能更深切地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百花盛开、莺歌蝶舞的美丽景色。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配以哀婉悠长的古琴曲,那种旅途寂寞、悲凉萧索的心境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配以雄浑悲壮的古筝曲,“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悲凉壮美呈现分明……
在教学王维的《鹿柴》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寂静幽暗的美,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配乐,教师则提前准备了《将军令》和《空山鸟语》两首古筝曲。在让学生选择时,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空山鸟语》,并说:“这首曲子很有幽静,让人听了很美,符合诗中描写情景。”这时,再进行配乐朗读自然就毫不费力地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中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把曲子直接作为配乐出现,而是给学生辨别的机会,进一步使学生对诗的意境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自然能够“心醉其美”。古诗的学习就成了一种享受。
巧用资料 这里所说的资料,包括时代背景、风俗习惯、作者身世以及逸闻趣事等。有些古诗如果不提供一定的Y料,小学生是无法理解诗意体会诗境的。只有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才可能引领学生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诗的意境。
如《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他住所前明媚秀丽的景色,一直以来被后人当作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来诵读。其实末尾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藏有很深的含义。表面上看只是写作者看到的景色,但只有当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之后才能体会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此时,安史之乱刚刚平定,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在严武向朝廷推荐他之前,他刚刚结束流亡的生活,对朝廷虽有所望,但却又极感希望渺茫。这时,战乱之后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家乡的思念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如果没有查阅资料,对诗人情感的体会就只能停留到表面了。
又如《题临安邸》和《示儿》,不扼要介绍一下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角的史实,就无法体会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激愤之情。若不了解陆游的生平简况,也不易体会到《示儿》中所表达的那炽烈的爱国之情。《回乡偶书》一诗,不知道贺知章是“少小离家”,直到晚年才得以返回家乡,怎能体会到几十年岁月流逝,人世变迁,晚年回乡的百感交集。正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李白中途遇赦的事,在《早发白帝城》中更好地体会到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可以说,在古诗中利用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于与诗文本身无太大关系的资料则可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而且,在运用资料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资料运用的时机,使之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古诗诗境的体会。
借助想象 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丰富想象的诗歌是苍白无味的。鉴赏诗歌同样是想象的过程。借助想象,是诗歌教学最常用的进入情境的手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想象中“看到”和“听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验诗人所表达的强烈感情,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可以从诗文中的字、词、句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在头脑中一一浮现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再现逼真的情景,从而进入诗的意境,享受古诗词的艺术之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用凝练的笔墨,描绘了一组以旅客日暮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所感。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但是这种心情,学生很难理解,需要老师精心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心情。
所以在教学这一句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日暮”体会天气的寒冷、恶劣。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红彤彤的太阳,一张是惨白的太阳,让学生体会哪张图片和本诗所描绘的日暮是一致的,同学们都选择了惨白的太阳。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想象此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傍晚?就在这寒冬的傍晚,天马上就要黑了,阴沉沉的,一场暴风雪就要到来。如果你就是诗人,这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看着这样的插图,再配上北风呼啸的音效,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当时的寒冷、凄苦。最后抓“远”字想象,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作者独自一人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了,他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走了很长的时间。如果是你,那么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呢?疲惫、寒冷、饥渴、焦急这些感受已经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学生自然对作者的情感理解较深入了。
学生受阅读能力、知识面、人生体验的限制,对古诗画面的理解往往是笼统的、模糊的。为缩短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增加形象的真实感,教师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关注诗文中的人、事、物、景,把自己置身于诗所描述的语言环境中,进而在诗的意境中遨游。如《寻隐者不遇》,语言精练,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的问话也很简短。教学中,要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表演时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把寻访的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古诗中的想象不是凭空而来,必须依托文本,不要漫无目的、漫无边际,要善于帮助开拓思路,关注整体。总之,诗是想象的语言,想象是诗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诗眼锤击 “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这点石成金的灵丹,自然指古诗中的点睛之笔――诗眼。诗眼是一首诗的精神,能传神写照。教学时抓住诗眼,重锤敲击,唤起学生的想象、联想,使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
如《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把握一个“愁”字让学生品味,点出夜深人静,诗人越感凄凉的忧伤;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两个“异”字点出了寄居外乡之苦,一个“倍”字突出了节日思亲之深;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中一个“笑”字突出了诗人久离家乡的感慨,笑中浸泪;还有《泊船瓜洲》中的“绿”字,将形容词改为使动用法,春风使江南岸绿了,春风和江南岸发生了有机联系。一个绿字蕴含着江南岸无限春色。对这些重点字词的反复品味,重点敲击,也就不断地内化了诗词意境。
比较拓展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对照,更添秀色。钻石很漂亮,但它本身并不发光,在暗处与普通玻璃相差无几,在光线的照射或映衬下,才璀璨夺目,熠熠生辉……诗歌也是这样。有些诗从表面上看并不很美,通过细心品味,并与其它相关诗作对照赏读,诗性解析,才能显出更多的美妙……教学《墨梅》时,通过与其它咏梅诗的对比解读,既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能更具体地领会诗的内涵美,充分领略诗中优美的意境,并使课堂上更加诗意盎然。
诗僧齐己的《早梅》、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一些咏梅的经典之作,都可以作为与墨梅相比较阅读的资源。教学时可选择一二首,引导学生与本课所学的《墨梅》一诗对比欣赏,进行更具诗意的解读,特别是抓住每首诗的特点,品味诗中的妙处。再找出与《墨梅》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加仔细地鉴赏和体会。然后,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在《梅花三弄》那优美的古筝乐曲声中,欣赏老师的诵读,充分地领略诗中意境的美妙,加深对该诗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在诗情洋溢的氛围中,进一步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熏陶……
又如《示儿》是陆游的绝笔,诗歌蕴含沉痛悲壮、充满爱国情怀的意境。学生在了解到诗歌的大意后能较容易地把握“悲”的原因是“九州未同”,如果H仅学到这里就认为是理解了诗歌的意境,那只是浅尝辄止,学生还未能与诗人心同此理,情同此境,对“悲”的体验仅仅浮于表面。此时,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宋的疆域图,并与金兵入侵前的北宋版图进行对比,再辅以表现北宋人民安居乐业,首都汴梁一派繁荣的《清明上河图》,激发学生想象:被金兵侵占的地方是怎么样的情景?由于有了直观的感受,学生能较容易想象出国破家亡的情景,对陆游的“悲”才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时候再出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林升的《题临安邸》,前者“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与后者“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一个表现金兵统治下百姓流离失所、苦难深重,盼望回归祖国;一个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醉生梦死,不顾百姓死活。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陆游的“悲”的意境又得到了一步步的深化,陆游博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深入学生心中。
以上这些手段,既可以分别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运用。往往在一节课中,在引领学生走进诗的意境时,使用到多种方法,效果会更好。
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经过实验,可以感觉到,要引领学生更好地走入古诗的意境,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强化感受,淡化分析 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过多的解释、随意的问答、一味的串讲、文学赏析式的分析。
要融诗情、教师的情感于一体 要将学生引入古诗意境,教师就要有饱满的热情,要舍得情感投入,融诗人之情、自身之情于一体,用饱满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与诗人、教师产生共鸣。
教师语言要力求准确 教师的教学艺术最终体现在教学语言中。这就对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简练、优美,既充满诗情画意,又易于学生理解。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教学中还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来选择适当的方法,否则有可能揠苗助长,影响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古诗鹿柴范文6
一、把握作品中的“虚”“实”关系
虚实相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艺术手段,也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规律在文艺创作中的体现。在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辨析虚实,同时还要很好地体味虚与实如何相辅相成、相反相成,欣赏其高妙的艺术手法。
对于写景诗歌,教学中要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境遇于实景中发现真情。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写了诗人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沿途所见之景,有彩云、猿声、轻舟、万重山,极言从白帝城到江陵之快速。诗人写这一路上的景物只是想说明速度快吗?其实不然。当时,李白因政治上获罪被流放夜郎。乾元二年,肃宗大赦天下。消息传到时,李白正在白帝城。听到这个好消息,他随即从白帝城返回江陵。诗句中的“还”字,也说明了是先从江陵到白帝城,然后又从白帝城回江陵的。由此可知,这首看似纯写景的古诗,实则是反映了诗人因重获自由而引起的抑制不住的高兴、兴奋之情。
二、把握作品中的“远”“近”关系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山水画在空间意识上有相通之处,都是在俯仰之间出入于大自然,所以,我们不妨从欣赏书画的角度来论及古典诗歌里的“移远就近”。当我们诵读一首优美的写景古诗词时,就如同欣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一抬头先看见高远的山峰,然后层层向下,窥见深远的山谷,转向近景林下水边,最后横向平远的沙滩小鸟。随着我们的视线从上到下的流转曲折,远山与近景构成一幅平面空间画面。这种空间关系在王之涣下面的两首诗里都有体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诗人先描写天上的太阳,由太阳落山而望见远山,视线从上往下直观天地:然后再由黄河的尽头,顺着水流慢慢地拉近,直到海洋,在横向上从远到近铺展开来。纵的方面高远,横的方面宽阔,这样就开拓了一个由天到地、移远就近的无限的空间境域,显示了祖国山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开阔的胸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句诗,同样“移远就近”为读者展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只是这里的空旷带有浓厚的寂寞、荒凉,更衬托出驻守边塞的将士们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
三、把握作品中的“动”“静”关系
古典诗词作品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动”与“静”的辩证关系。诗中静与动的再现,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自然界的事物,无论山水草木,晴阴雨雪,总是有时动,有时静,不可能总是一个样子。诗歌作者用敏锐的心灵捕捉到了大自然的动静奥秘,用优美的文字表现出来,于是,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自然万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奇妙之处。
王维的田园诗中,那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终南山,白云缭绕着轻轻烟雾的山峰,那树木葱郁、泉声幽咽、连日光也染有寒意的深山古径,特别是那松间石上的清泉,春涧的鸟鸣,秋水的潺潺,都会使人心驰神往。他不仅注意色彩的浓淡,也注意音响的隐显,从各种不同的画面中,传达出各种不同的音响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诗写傍晚时分森林里极为幽寂的自然状态。首二句,深山幽谷,森林苍郁,只闻人语响,不见有人行,这是静中寓动,以动写静。后二句说,林深杳冥,夕阳的余晖返照在青苔上,倏忽逝去,又是寂静的空山了,这是动中寓静,以动写静,寓显出其静来。又如下面这首诗: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三衢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