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出版社编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出版社编辑范文1
野人出版成立于2003年,是隶属于读书共和国的出版品牌。张莹莹是一位“地理人”,大学就读于台大地理相关科系,是最早加入台湾公益社会团体“荒野保护协会”(1995年创立)的成员之一,对自然生态和环保怀有深厚的感情,并在此领域有了可观的积累。因此,野人出版创立之初设定的主轴便是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关。
好运气与用心并存
与其他只做社科类自然生态环保书的出版社不同,野人出版设定在创社三到五年内不限定书本类型,只要跟自然生态有关,任何文体都被纳入出版的范围。开放式的选题方式让野人出版的出版方向更灵活,创社不到三年便有了《手斧男孩》这样在一般定义里不会被当成自然相关的作品的引进出版。
美国作家盖瑞·柏森(Gary Paulsen)的《手斧男孩》是一系列荒野求生小说,一套共5本。这是野人出版的第一套小说,在此之前,出版社的三位编辑都没有做过小说文类。正好张莹莹想尝试小说领域,通过朋友介绍,他们找到了满足“小说”和“自然生态”题材的这本书。看过样书之后,野人出版没有多作考虑,一口气5本全签下了。
很多故事也都是在签完后才发生的,张莹莹用“傻气”形容当时的行为,一是因为当他们签下书之后才发现它已经在国外出版了近二十年,是一套旧书;二是一直到快要出版,去跟书店沟通的时候,编辑们才知道这套书在书店里被归类为青少年小说(在台湾,青少年小说是最难经营的一部分);甚至,在上架之后,才知道此书的第一集在十年前被翻译成中文,由圆神出版社出版并被拍成电影上映。“圆神出版社在台湾有多厉害大家都知道,如果当时知道他们出过,我或许不敢签,至少不敢一口气签下5本。”
自2005年由野人出版引进至今,《手斧男孩》销售超过十万本。张莹莹庆幸野人第一次做小说的好运气。事实上,伴随着运气的,还有他们做书时的用心。
在对《手斧男孩》原文进行整理时,编辑特意将章节重新分割,把精彩的篇章或者具有标志性的段落独立出来,让小说情节更具节奏感和吸引力。同时,对分好的章节重新命名,达到“光看章节的标题就让人感觉很特别,有想读的欲望”的效果。另外,编辑部请来熟悉野外求生的老师,对照书的内容在每个章节中加入野外求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在书中设置了测验生存指数的进阶测试题,让读者代入角色,对比书中主角成功生存54天,以测试在同等境况下能存活几天。这些原版书没有的附带内容让读者,特别是让青少年读者有很强的参与感,书的大卖也就不足为奇了。
野人出版在“中规中矩”和“战战兢兢”的状态中走了前三年,这样的状态不算消极,却不是长久之计。所幸在2007年有了转机,用张莹莹的话来说,“2007年开始才确定出版这条路能继续走下去。”这个转机是《群》的出版。
经验的力量
《群》是野人出版的代表作,这是德国小说家法兰克·薛庆(Frank Schtzing)的环保题材小说。这部小说出版中文繁体版时分成上下两册,且不分售,自2007年出版至今销量已达13万套。然而若按过往的经验分析,《群》是“不可能大卖”的作品。除了之前倪匡的小说和《侏罗纪公园》等作品外,人们很难想到哪一本科幻作品是大卖的;其次,它很厚,堪称“大部头”,内容包含大量深奥的科普知识,并且是德文小说,作者也从未在台湾出过书。虽然这部小说在德国是年度畅销书,整年都没有下过畅销榜,但也仅限于欧陆地区,此书讯在台湾各大出版社“流浪”了一两年之久,几乎所有一线出版社都评估过,却没有人敢接。
《群》抵达张莹莹的手里,大卖的程度令其他出版社懊悔万分。“有的时候只是你能不能相信它是特例,没有其它原因。”张莹莹如此解释她的选择,“选书的经验越多,命中的几率越高,至少目前我们的经验是这样。也许有一种可能是不论用哪种条件去分析都不可能成功的作品我会放掉,但我们的选书并不应该是根据过往的经验去排除什么,因为选书的经验指的是,选得越多越会发现市场不断在改变,才不会永远用过去的经验去评断。”
类似的“特例”在此后野人出版的多数出版品中得到印证。历史小说《隋乱》在出书前的“遭遇”与《手斧男孩》一模一样,野人出版一口气签下六本,却被列为小众品类,书店不看好。直到作者出到《隋乱》第二卷,才让人们相信历史小说也是好看的。书的陆续推出,也逐渐奠定了作者在历史小说的标杆地位。此时,野人出版也渐渐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不论做任何书,重点都在于你心里有没有读者。如果真心地了解你的读者,并一心想要满足他们,就会去考虑他们发出的问题,编辑就应该虚心地去考虑怎么做才能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经验是不会被,关键在于编辑有多了解这个作品的好与不好,以及编辑是否对它有足够的热情。”
《群》出版之后,野人出版继续朝着原定的方向前进,同时他们决定不再只做自然生态这一领域的图书,而是针对社会的变化以及编辑的属性来做方向上的调整。他们迈出的第一步是亲子教养书。野人出版通过调查发现台湾读者对教养书有可观的需求量,在编辑属性上又有这方面的特长,这一块就顺势建立起来。“等于说我们把对市场的考虑和编辑的喜好两者放在天平上去权衡。我尽量去了解编辑,并尽量去了解读者还有什么样的需求,这两者是同时进行的。”
“如果我们知道这个选题在市场上有需求,但编辑对这块没有热情不想去了解,而我又强迫他去做,那必定做不好。如果市场上有需求,但我找不到适合的编辑,我可能就放弃了。社会上有各式各样的人,读者需求的书很多,如果我做不好,那就宁可不做。这其实就是我们选书的标准。”张莹莹对选题与编辑的“适配”要求很高,这是她不仅作为一个编辑,更是作为一个主事者的标准,只有真正了解了书与编辑的关系才能让二者之间互相发挥最大的效用。她明白每个编辑都有局限,但让她觉得有趣的是,那些很有局限,只擅长一两种方向的书的编辑,往往特别专心;反而是那些兴趣广泛的编辑,相对来说比较不那么专心去做。这两种编辑都有发展的长项,不同的主事者会用不同的人。张莹莹自称“杂食动物”型,兴趣广泛,这种特质的好处在于可以跟不同类型的编辑沟通,“很多领域我也许不那么熟悉,但可以作为一个读者来发言,跟对这一块熟悉的编辑沟通。”
此后野人出版的其它不同类型作品,都是依此概念发展起来。这些经营成功的类型让人误以为他们已经出版了很多这样的作品,但实际上作品并不多。以亲子教养书为例,台湾很多读者谈起野人出版都会想到亲子教养书,但其实野人出版2008年才出了第一本相关书籍,到目前为止总共才16本。不过,这16本中有10本销量是破万的,所以才给读者“野人出版了很多亲子教养书”的感觉。“每一本亲子教养书相对于上一本都有突破,这个突破我认为对读者是有意义的。但我不会认为过去的教养书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不出,反而是颠倒过来,大部分的选书都应该要问自己还有什么是可以突破的。”这种情况下,只有对以前曾经出过的此类作品了若指掌,编辑才能了解什么是新鲜的,是读者迫切需要的。张莹莹在自己和其他同仁身上看到了这样的成长。她亦坦言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比如看到不错的书但最终放手,或者先前认为有机会的书做出来却不受欢迎,“这样的几率都存在,但目前来看,这个概率是越来越精准的,不论是我还是我们的编辑,命中率都越来越高。”
未来三五年是野人出版的扩大期。所谓的扩大是指面向的延展,以及在既有面向上增加产品的种类,让编辑在所擅长的领域里面都能够崭露头角。“我的目的不过就是让编辑有更大的舞台,并希望让读者和渠道开始把野人出版当成一个平台来认识和看待。以往可能读者想到野人出版就会想到我们出过的类型,未来我希望在某一个类型上,你想到这个类型就会想到野人出版。”
出版社编辑范文2
【关键词】出版社转型;编辑;机遇;挑战
当前,我国出版社普遍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于体制改革,一方面源于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冲击。在这两个挑战面前,出版社不得不走向转型,然而面对出版社的转变,许多编辑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为了尽早适应发展要求,编辑需要及时调整心态,做出良好的应对措施去迎接出版社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出版社转型发展环境下编辑工作的机遇及挑战
(1)作者作品的自由: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出版物在短短数年间快速崛起,成为全民创作时代的重要标志。当前,网络出版物正以越来越猛烈的趋势抢占用户市场,这无疑对出版社编辑主体造成严重冲击。
(2)读者阅读内容选择的自由:一方面,网络阅读形式的各种兴起,使得快餐文化深入人心,微博、博客、社区论坛、微信等等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阅读形式,相比之下,传统阅读形式则趋于黯淡;另一方面,网络书店的兴起实现了读者购书渠道的多样性选择,对传统实体书店造成极大挤压。这两方面的存在让传统出版社逐渐失去往日魅力。
1.2编辑“技术含量”有待提高:
传统的出版社对于编辑要求过多的侧重于“写”这一方面,对于其他新技术的运用要求则基本没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图书编辑则明显表现出对新技术了解的缺失,例如不熟悉数字技术,不明白整体运营,更不接触研发团队等,编辑在这些技术方面的缺失与新时代下出版社对技术的高度依赖性出现严重矛盾,编辑人员的技术限制严重将制约出版社的发展。就图书出版而言,数字出版方式与纸质出版印刷流程完全不同,如果编辑不能对技术支持系统以及运营客户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无法进行相关产品的、推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编辑一定要抓住机遇,提高自身“技术含量”,这也是时展对编辑提出的一大任务。
1.3 增强图书营销意识:
当前,我国图书市场普遍存在内容重叠现象,当人们的阅读选择空间越来越大的同时,就越需要借助营销手段进行图书的推销。需要注意的是,出版社在进行营销策划的时候,务必重视“营销造势”,在深入了解图书内容以及各种媒体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媒体组合,重拳出击,做好图书营销工作。
2.1编辑应全面认清“出版”内涵:
不同教材当中对“出版”的解释各有不同,然而“内容”与“传播”却是各种版本中普遍强调的两点。我们在这里提到的“内涵”并不单单指向某一种教材中对该词的通俗解释,而是要求编辑深入理解“出版”内涵。就出版行业而言,其更注重“内容”的强调,即传播的是科学文化和信息,这样的解释有助于编辑更加理解出版的涵义,同时有利于业内人士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名优秀的编辑,其出版传播的不仅限于信息和作品,更肩负着一种社会责任,因此,其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会倾向于有利于公众素质提高以及文化积累的方向上。出版社作为图书内容的提供商,更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影响,筛选出优质内容感染读者,从而让这些精品内容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2.2适应新时展要求:
数字技术的日益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编辑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善于利用新技术,将新技术及时反馈给读者,从而反映到出版领域,这是编辑工作者提高自身综合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将数字技能融入出版工作中,一方面编辑要将数字技术贯穿到图书出版的整个流程中,从而提高出版社工作效益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编辑可以将数字技术最新成果介绍给更多的读者,从而让数字技术的运用施惠于更多领域。
2.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数字出版技术在发达国家运用比重逐渐上升,与传统出版社相互竞争,呈现并行态势。我国出版社未来发展趋势将逐渐倾向于数字出版,但是在数字出版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传统出版社并不会消失,而是保留其应有的市场,不同的是,传统出版社更可能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传统出版社出版的纸质产品与数字技术出版的数字产品对于读者而言具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尽管当前网络出版物抢占了许多市场份额,但是无法否认的是,纸质产品本身具有数字产品无法替代的特点。纸质阅读具有精美的质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除了获得相关信息之外,还能够收获更多的优雅与从容,让读者置身知识的海洋,与作者直接对话;此外,很多人都喜欢用笔在书本上进行标记,从而做到主次有序;纸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承载某些特定内容,例如书法、手记、插图等,另外还有手工书、拼图书等纸制品出版物;纸质读物无需担心辐射问题,并且有极大触感,特别适合小孩、老人等特殊人群使用。
2.4转变工作方式,寻求外向发展
传统的出版社部门几乎全部围绕书稿加工开展工作,而市场化的企业往往以市场为主,这就要求企业人员具有商业意识,从而实现出版社外向型发展。外向型的出版社需要策划编辑具有良好的公关意识,能够与合作单位打成一片,并且紧密合作与交流,参与图书销售中的每一个环节,同时能够对图书销售情况以及销售群体了如指掌。另外,文案编辑也不再单一的进行文字工作,而应该参与到图书印刷的环节中,对市场编辑情况有一个动态了解,从而提高图书编辑的趣味性,以吸引读者眼球。
参考文献:
出版社编辑范文3
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
每个学科都必须遵循自己特有的学科逻辑,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概念系统按照逻辑顺序加以叙述,编辑出版学专业也不例外。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提供了探索编辑出版活动规律、解释编辑出版现象的视角、方法和过程,并为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和实践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的平台,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获得系统化知识、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必须遵循编辑出版学科的学科逻辑。多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也表明,遵循学科逻辑,才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保证课程之间衔接紧密。
编辑出版学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出版产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及编辑出版职业特点,选择课程设计者认为应该掌握的思想、知识与方法,传递给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科目和进程。因此,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并不等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逻辑。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所遵循的逻辑,除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逻辑外,还应当兼顾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应当是由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应当按照这一多元逻辑体系,将知识内容分配到各个范畴中。但是,由于目前学界对编辑出版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科逻辑,以学科逻辑取代课程逻辑,将课程体系必须遵循的多元逻辑体系简单化为单一的学科逻辑,严重忽视了出版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
这种以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取代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仅按学科逻辑将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累积到课程中去的做法,对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远离真实的产业发展环境,难以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忽略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象牙塔”专业教育作用观指导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时展,严重脱离出版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此外,将课程体系限定在学科逻辑规定的领域内,不考虑编辑出版学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的功能与应用就会因此而消减,学科发展就会因为失去出版产业的滋润而失去生命力。编辑出版学学科知识只有与编辑出版职业活动相结合,适应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逻辑,才会产生意义,才更可能让学生有效地接受。不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意能力等编辑出版职业必备素质的培养,不仅难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职业归属,更无法从学理高度改变业界“编辑出版是技能而不是专业”的错误认识。②学界应当认真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尽快纠正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就是课程体系逻辑的认识和做法,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兼顾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只有如此,才能既坚持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高效性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保证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传递的高度组织性和系统性,又能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搁置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之争,有利于加强在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体系下的全国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之间的团结,使他们共同专注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违背学科逻辑
检视既往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另一方面又在编辑学学科群和出版学学科群的课程设置中违背学科逻辑。
近年来,在编辑学一般原理和图书报刊等载体编辑学研究成果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社科书籍编辑学、科技书籍编辑学、学术著作编辑学、文艺编辑学、辞书编辑学、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和英文书刊编辑学等著作相继出版,标志着编辑学学科已形成了普通编辑学、载体编辑学和载体专业编辑学三个层面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科发展日臻成熟。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建构编辑学课程群时,没有及时汲取载体专业编辑学研究成果,课程设置依然为编辑学原理、编辑出版史和载体编辑学课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为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补充来自业界鲜活的“内容编辑”的知识内容,更违背了学科逻辑,犯了常识性错误。以期刊编辑与书籍编辑为例,试想一下是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还是文学图书与科技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这种强调载体形式编辑学而忽视载体内容编辑学的后果,使学生仅仅浮光掠影地学习了编辑工作的一般流程,无法进一步掌握不同内容的编辑规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科专业越分越细,数字出版方兴未艾,载体的鸿沟已经打破,专
业内容的编辑差异大于不同载体间编辑工作的差异,编辑不仅要有驾驭不同载体编辑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备对某一专业方向内容进行深度编辑加工和信息开发的能力。仅仅学习不同载体的编辑知识,无法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编辑学课程设置中单纯强调载体编辑学,缺乏内容编辑学课程,也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出版学课程群也有类似情况,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群的逻辑结构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明确基础与应用、内核与外围的逻辑关系,导致因产业发展和出版新技术需要而仓促设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字出版技术和数字出版一般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以至于这类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明,课程之间联系不够,课程体系也不够稳定。
三、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
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按照内在的规定性运行,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复合性特点。业界普遍认为,21世纪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是掌握先进的网络数字出版技术、懂得经营管理、能够驾驭多种媒体编辑工作、能够撷取当代人类最优秀文化加以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业界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期望,不外乎包含了经营、技术和创意三个因素,其中谁是皮,谁是毛,谁是核心,谁是外围,就是编辑出版人才能力结构逻辑的关键所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是编辑出版业的使命,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应当是创意,学生最应当学习的是终身学习和创意的本领。
遗憾的是,业界尽管对复合型编辑人才有所认识,但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界面对现代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掌握的十八般武艺更是如坠云间,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没有通盘考虑,课程设置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业界面临什么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学界就开相应的课程。如此“杂拌”课程体系,难免使学生学完之后“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精”。在不断设置时髦课程的同时,忽视的恰恰是出版人才最宝贵的创意能力的培养。
四、忽视编辑职业发展逻辑
编辑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也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编辑职业发展逻辑。传统的师徒制编辑培养方法,是选择具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进入出版社,跟随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同工作,通过观察、模仿、交流,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体会编辑成长的逻辑,进而成长为合格的编辑。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则是从编辑出版实际活动中抽象出编辑出版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编辑人才。③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在传递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方面,在进行结构完善的简单问题技能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正如前面所述,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特别是在教材编写、制订教学计划等具体课程建设中,大多根据学科逻辑展开教学内容,基本不考虑编辑职业发展逻辑,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知与行割裂,即使一些实务性课程,也过分强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概念迁移,内容空泛、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不仅如此,不考虑职业发展逻辑的编辑出版学课程内容,无法完成学生职业角色的心理建构,导致他们就业后难以立即进入角色,使业界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颇有微词,这也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五、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明确课程体系的多元逻辑结构,确立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进而发挥学科逻辑、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系统作用,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学科逻辑为基础,增强专业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
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具有高度严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是一代代出版人在长期实践中对相关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总结、升华的结晶,并经历了出版实践的检验。学科逻辑传递知识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在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这是编辑出版学课程多元逻辑体系的基础。但是,与任何学科一样,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受教育者是其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学生作为未来的编辑出版人才“做什么”和“怎么做”,即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课程体系的中间结构,而能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的编辑出版人才,则是课程体系逻辑的终点与归属。因此,要转变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单一化为学科逻辑的误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应兼顾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编辑职业发展逻辑,增强学科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编辑出版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逻辑来设置课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组织和运用于未来的编辑出版实践中,使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永葆活力。
2.以出版内容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
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诸多因素,组织学术、大众文化和教育三大类别的出版活动。与此同时,出版业所承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承重任,只有在特定的载体上才能实现。因此,出版物内容编辑开发知识能力和载体复制知识能力相互交织,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关键性特征。
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创意和终身学习的本领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创意贯穿于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出版经营管理、复制传播技术,都离不开创意。虽然驾驭不同载体,进行复制传播也需要创意,但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出版内容的开发,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有各类不同内容的出版创意能力,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组织、开发各种类型的出版活动。在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当以不同内容出版创意为主线,传授不同载体开发、复制、传播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出版创意能力、能够适应全媒体出版的现代出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以出版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的思路,符合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但因为编辑出版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人类文明成果,课程开发的难度很大。笔者建议,除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应当以内容编辑学课程为纵线,以不同载体出版实务课程为横线,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编辑学和出版学课程就可以通过内容创意与载体平台开发、经营管理和营销传播创意的交汇,实现编辑出版本科教育在出版创意教育与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统一。
3.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来表达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
统一认识,破解难题,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编辑出版人才的职业发展逻辑,业界认为应当是“专业毕业生——学科专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而学界认为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普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④人才供需双方在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认识上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出版产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出版业界对编辑出版人才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无可厚非,编辑加工专业稿件、策划专业性较强的出版项目,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绝对不行的。毕业生缺乏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是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短板。但是,编辑出版本身就是一个专业,业界认为具备了一定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中通过师徒传承,掌握了编辑出版工作流程就能成为合格的专业编辑,进而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也有失偏颇。特别是将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纳入职业培训范畴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全媒体出版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既然可以在工作中学习编辑出版知识,掌握编辑出版技能,为什么不能在具体编辑出版工作过程中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成长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呢?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是统一业界和学界在编辑出版人才成长逻辑上分歧的最好办法。
根据这一思路,编辑出版专业课程建设,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出版创意教学,进一步充实内容编辑学课程,强化专业特性,另一方面应当拓展一般人文社科类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知识领域,尤其要注意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一般原理、学科研究方法的内容,努力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打通学科壁垒,优化知识结构,为学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出版社编辑范文4
【关键词】 DX中波发射机 调制编码板 应急处理
一、引言
DX型中波发射机中调制编码板的电源故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故障类型。对于DX-200中波发射机来说,调制编码板一共有七块,分别位于右、中、左三个部分,主要是通过将来自转换板的数字音频转换为二进制的控制信号,一旦这个三个部分中的调制编码板出现电源故障,就会影响发射机的发射,导致发射机断开。一般来说,要是调制编码板出现明显的故障指示,在处理故障的时候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这种明显的指示是基本不存在的,因为在LED板上出现故障指示的时候,调制编码板上基本没有明显故障指示,无法得知到底是哪块调制编码板的故障,所以,应急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文主要对常见的调制编码板B+/B-电源故障进行分析和应急处理。
二、调制编码板B+电源故障以及应急处理
1、故障现象和分析。DX-200中波发射机在播音过程中出现编码电源故障,LED板亮红灯,复位后,可以重新播音,但是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故障,对每块调制编码板进行观察,并没发现哪块调制编码板存在故障指示,这种故障现象的出现一般是调制编码板上的B+电源电压不够稳定,导致出现空白输出,而且观察调制编码板上的DS8上的绿灯时会发现,绿灯不是连续性的闪烁,而是微亮,一旦B+电源稳压模块出现不稳定的电压的时候,电压瞬间变成低电平,使得故障检测电路模块输出低电平,控制板发出关机指令,最终导致调制编码板电源故障而关机。
2、应急处理。在这种故障情况下,可以采用屏蔽故障信号的处理方法[1]。B+稳压器是一个有三种,一是未经稳压的输入端,二是基准电压,三是稳压输出端,而输出电压的大笑是取决于基准电压的,所以在运用屏蔽故障信号的处理方法时,可以在控制板中输入高电平,从而屏蔽掉某调制编码板上的电源故障检测电路模块送来的低电平故障信号。具体方法是维修人员可以从控制板上取+5伏特电平,通过短路可以产生大量电流和电压的方式来采用短路线连接到阴极,确保控制板上保持高电平,一直等到调制编码板上的DS8灯熄灭的故障显示后,直接更换B+电源稳压模板。当B+稳压器正常工作时,B+电压输出一般为+7.2伏特,可以在TP12上来测B+电压来检测其是否恢复正常,也可以观察DS8是否亮绿灯,来判断是否恢复正常。
三、调制编码板B-电源故障以及应急处理
1、故障现象和分析。DX-200中波发射机在播音过程中出现编码电源故障,LED板亮红灯,复位后,可以重新播音,但是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故障,每3-5分钟出现该故障并且关机。在出现故障时,并没有看到编码板上有故障指示,而且在各编码板上的稳压测定按钮上,B+/B-电源指示灯均显示正常,DS8绿灯亮,DS11绿灯微亮,这种故障现象表明调制编码板上的B-电源稳压模块性能不稳定,导致有段时间没有输出电压,信号没有接收到,从而出现关机故障。对于B-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双电源供电,通过输出模拟输入板发射出来的信号来控制B-驱动信号,同时这中B-驱动信号是会跟着音频和直流信号而变化的,在正逢时期,B-电压一定要是负的,在负峰时期,B-电压的数值需要下个正值靠拢,一旦稳压板出现故障即容易导致输出板输出低电平,然后传输到控制板上,控制板再发出关机的指令,从而LED板上出现红灯。
2、应急处理。调制编码板B-电源故障的基本现象与B+电源故障相类似,所以处理的方法也是一致的,都是采用屏蔽信号的处理方法,只是B-稳压器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未稳压的B+电源和未稳压的B-电源供电,并且调制的B-电压的作用是通过控制射频放大器的开启和关闭的次数来决定每个射频放大器的承载情况,所以B-电压一旦出现故障,就导致音频无法输入[2]。这就说明在进行屏蔽故障信号的时候,可以在控制板中输入高电平,从而屏蔽掉某调制编码板上的电源故障检测电路模块送来的低电平故障信号。具体方法是维修人员可以从利用短路的方法来获得大量的电压和电流,用短路线将+5伏特的电平送到控制板,确保控制板上保持高电平,使得控制板发不出关机的信号,一直等到故障的调制编码板上的DS11灯熄灭的故障显示后,直接更换B-电源稳压模板。当B-稳压器正常工作时,B-电压输出一般为-7.2伏特,可以在TP22上来测B-电压来检测其是否恢复正常,也可以观察DS11是否亮绿灯,来判断是否恢复正常。
四、结语
综上所述,DX型发射机经常出现的故障就是B+/B-电源故障,虽然故障现象一样,但是出现故障位置的调制编码板不一样,尤其是在出现故障时,每个编码板都没有显示故障指示,这就需要维修人员对故障进行排除,并且做好应急处理,保证音频的完整输出。
参 考 文 献
出版社编辑范文5
关键词:中小型大学出版社 定位 教育 人才 品牌
一、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现状和困境
大学出版社大都属于中小型的出版社,转制后进入市场运作,面临的压力来自方方面面。首先是来自大出版社或大出版集团的压力。大出版社或大出版集团在教材教辅建设上已做得大而全、细而精,几乎没有给中小型的大学出版社留下发展空间。且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控制了作者资源和稿件资源,几乎垄断了教材市场。其次是大学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打起了折扣战,教材进入“微利”时代。再次是来自民营出版企业的竞争。民营出版企业运作灵活,市场反应迅速,能够快速感知读者的阅读趋向,捕捉新的出版创意,迅速占领市场,在出版业的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最后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自身存在的发展压力。一是大学出版社虽已公司化改制,但内部运作模式还是未改制之前的,管理理念落后,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市场运作,对市场反应慢;二是编辑队伍结构不合理,缺少能策划、明市场、懂发行的营销人才。目前,从事大学出版社编辑工作的一部分是由教师转岗过来的,一部分是出版社根据图书生产方向招聘的本科生、研究生,很少有出版专业的毕业生。这样的编辑结构更适合于图书的编辑加工工作,但对市场缺少认识,更不要说策划选题了。
二、中小型大学出版社,撑住发展
在早已硝烟弥漫的图书市场中,中小型大学出版社要冷静思考,要撑住,要发展。
(一)定位,撑住
一些大的大学出版社做得很好,比如,外研社的外语图书、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图书等,都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和品牌,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中小型大学出版社要做的是理清家当,明确定位,树立品牌,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大学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组织出版高等教育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教学改革提供条件保障;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服务,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服务,出版好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用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以,中小型大学出版社首先要牢记办社宗旨,撑住自己的定位,考虑依托的大学的优势是什么、自己在哪些方面最专业化、做哪种产品是不可替代的、出版规模如何扩大、品牌建设如何出奇制胜?然后明确发展思路,研究图书市场的发展态势,探索出版领域的发展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企业化的运作模式。
(二)教育,撑住
“做足、做透”教育,大学出版社最大的资源优势是教育资源。
1.“一心一意”,主板块,撑住。这里所说的主板块即教材和教辅。教材教辅是大学出版社的主要选题资源和经济支柱,各家大学出版社拥有各自擅长专业的教材资源和大量优秀的专家学者。然而目前教材市场的竞争已白热化,且存在竞争不规范的现象,教材跟风严重,教材之间的可替换性越来越强。另外,现在高校教材的采购倾向于实行招标制度,教材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紧缩。同时,招标导致出版社不能直接向学校供书,而是越来越多地和新华书店或民营书店打交道,导致教材款回款周期加大。尽管如此,相对其他图书市场而言,教材市场的发行相对稳定,退货少,风险较小,利润上有一定的保障,所以大学出版社应充分依托大学的专业优势,突出学术意识,立足原创,“一心一意”撑住教材和教辅这一主板块。
如何做?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应转变角色,从教材的提供者转变为教育的服务者,以教材为中心,走进课堂,走近教师,走入学生中,了解教学需求,为教学展开服务,注重教材的后续建设,跟进教学的网络资源服务,提供与教学相关的课外资源,可以延伸到教学项目改革、精品课建设支持、软实验平台建设、多媒体教学开发等。同时结合数字出版,整合课件多媒体资源,提供便于学生学习和检索的数字出版内容,使自己提供的教学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生。
另外,还要依托大学的威望与学科优势,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出版品牌教材和精品教材,以扩大自身影响力,强化竞争力。
2.“三心二意”,多层次,全方位。读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大学出版社须对市场进行细分,寻找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空间。以教材教辅出版为中心,做好职业教育图书,育儿家教类图书,把教育分层分面、读者群分区,全方位做好教育图书。另外,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可向外寻求合作机会,吸收和借鉴先进的出版理念、管理经验和出版资源,借助外力发展自己。与大的民营的文化传播公司或者民营出版企业合作,策划适合教育图书市场的畅销图书。这些公司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策划优势,有成熟的发行渠道和很好的作者资源,且资金运作灵活,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三)人才,撑住
出版人才资源在出版产业化和出版市场国内外竞争中具有战略性的突出地位与作用。出版社要撑住人才,便须有一支有能力、能竞争、善经营的高素质团队。
1.策划编辑。在出版社以来稿加工为主要生产内容的阶段,文字编辑是其核心力量,然而随着出版社与市场之间实现无缝结合,出版社之间的竞争转变为选题创意的竞争,好创意、好选题是迅速占领市场最关键的因素,所以策划编辑就成为出版社的核心力量,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策划编辑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图书市场,提出选题。策划编辑工作涉及面广,包括市场调查、信息采集、选题设计、选题价值、物色作者、组织稿件、封面制作、版式设计、读者定位、市场预测、效益预算、宣传推广、发行策略、信息反馈、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的内容。策划编辑既“策划”了出版的方向,也“策划”了读者的阅读方向;既“策划”了出版社的发行和盈利,又“策划”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对于一个出版社来说,策划编辑直接关系到图书质量的优劣和市场前景,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兴衰成败。
2.网络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将出版定义为将文字、声音、图像等作品编辑加工后,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进行复制,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活动。而对出版物的定义是:精神文化成果中经过编辑、复制在一定物质载体上,通过发行而得以在社会上传播的作品。因此,现在的编辑加工面对的不仅是文字,还包括声音、图像等。这些都需掌握媒体加工、网络建设、数据库等技术的网络编辑。
目前,数字出版是全球出版业关注的焦点,出版已进入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并存的时代。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电子产品和网络的快速发展,改变着读者的阅读方式。且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留给人们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阅读不断多样化。所以块式阅读或碎片式的阅读更利于读者快速获取信息。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和数字出版技术,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应尽快转向数字出版的阵地,而这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网络编辑。
网络编辑应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主要负责出版社网站内容采编策划、网站设计和页面编辑;策划、建设反映出版社内涵的栏目,并完成栏目的每日内容更新工作;完善电子书的建设,积极与阅读终端服务商合作,提供符合读者口味的数字出版内容;利用出版社的博客、微博、轻微博与读者进行网上互动,并及时出版社的最新出版信息。所以,大学出版社要扩大自身影响力,发展数字出版,一定要撑住网络编辑。
3.发行编辑。在这里笔者用“发行编辑”一词,是因现在的出版发行人员不再是图书发货员,或图书推销员,而是要熟悉出版社各类图书的内容、目标读者群,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市场、运营市场,积极反馈市场信息,与策划编辑通力合作,策划选题、策划读者“口味”,把出版内容变成最大利润的复合型发行人才。
在非竞争领域,生产链的前端比末端重要,而在竞争领域,末端则胜于前端。发行编辑是一本图书最后的接手者,其直接面对读者,面对市场,是他们把书变成了“钱”,是他们把读者的需求变成了“内容”。如果没有好的发行编辑,出版社内部的运营链条就会断裂,再好的图书也只能躺在库房“睡大觉”。所以,大学出版社应着力培养会走路的,健步如飞的“双脚”,那就是撑住发行编辑。
4.版权编辑。我国的版权贸易,从数量和品种看,每年都在增加,版权贸易逆差明显缩小,说明版权贸易正在迅速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国家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出版社大力发展自己的很好的政策支持,出版社走出去的思路更加明确。在版权贸易中,大学出版社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其版权引进和输出的数量相对均衡,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特色和优势。做大做强版权贸易,离不开版权编辑。
那么,中小型大学出版社应撑住具有何种素质的版权编辑呢?版权编辑要有全面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应具有法律、语言等工具性的知识,还应具备市场观念,熟悉市场,具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力和把握市场动向的能力。另外,还应具备策划组织能力:能及时了解国外出版信息,做好引进图书的策划工作;能了解国外读者的阅读趋向,把适合的图书介绍到国外市场;能综合信息开发国外出版资源;能做好版权图书的信息跟踪、版权登记、后续建设等。最后还应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与沟通能力。
(四)品牌,撑住
什么是品牌?“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消费者购买的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己对某种品牌的信赖和认可。出版品牌代表着图书的内容、装帧、印刷等的高质量,代表着选题的创新,代表着虽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的无穷魅力。
出版社被推向市场后,树立品牌形象,打造精品图书,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图书产品,是自身可持续发展,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根本保障。各家出版社在专业领域、出书范围、经济实力、市场开拓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任何一家出版社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形成自己的品牌,所以,应立足服务对象、出版资源、出版特色、出版优势来确立自己的品牌,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学出版社在品牌建设方面具有优势,首先大学本身就是很好的品牌,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氛围、优秀的作者资源,所以大学出版社的品牌建设首先要撑住大学自身的优势,依靠大学创品牌。
另外,品牌创建后还要撑住,使其生命力大于人的生命力。这不仅要与时俱进地为品牌注入新的生命力,扩大其内涵,还要注意品牌的市场营销和策划。
结语
出版社编辑范文6
论文摘要对目前出版社书稿“三审制”实行的现状及实行三审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落实“三审制”的措施建议。
三审制是国家规定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笔者曾于1996年撰文,就三审制在出版社的实行情况及如何改进三审制作过分析[1]。时隔10年,三审制实行的现状又如何呢?
一、三审制实行的现状调查
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1950年以来,又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多次反复强调:“必须加强出版社的‘三审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1997年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进一步指出:“稿件交来后,要切实做好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在三审过程中,始终要注意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同时切实检查稿件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问题。”并对初、复、终三个审稿环节,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制度层面来说,这些规定体现了图书编辑工作的规律,具有可操作性。
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多种原因,在一些出版社,编辑工作制度规定和编辑工作实际操作“两张皮”的现象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编辑“三审制”疏于管理等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编辑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了图书质量,编辑“三审制”成了图书质量管理的软肋。笔者最近对数家出版社的编辑审稿情况作了个随机抽样调查,虽是管中窥豹,但也可以大致了解现阶段编辑审稿的现状:初审对书稿仔细浏览一遍的编辑占50%左右,而且其中多数是审稿与加工一起完成的,对书稿只是大致翻翻或干脆不看书稿的编辑各占25%左右;复审只有少数人浏览过稿子,大多数都是签个名了事;至于终审,可想而知,仅从一般出版社的发稿量来看,即使有“三头六臂”,终审者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上情况表明,出版社三审制实行的情况和编辑审稿工作与数年前相比,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按理说,三审制是国家规定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也有其产生的科学基础,是应当坚持的,何以会出现上述这些情形呢?对此,不少同行和专家也曾撰文作过详细、全面分析,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出书数量与编辑人手不成比例,编辑难以重负;出书节奏加快,质量意识淡化;管理制度松散,审稿意识淡薄;审稿资质认定不严,难以把好质量关;甚至有的出版社在与民营工作室的合作出版中,违反规定,擅自将本该由出版社编辑完成的书稿“三审”工作,“发包”给非出版单位的人员去做,并让没有发稿资质的人员担任责任编辑,使编辑“三审制”处于放任状态,并导致图书质量问题,等等。
二、落实“三审制”的措施建议
针对上述“三审制”实行中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如何才能将“三审制”落到实处呢?笔者结合“三审制”的规定及实行现状,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1.加强编辑人员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目前的图书质量滑坡,无论从出版实践还是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进行的图书质量检查情况来看,主要是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滑坡,更进一步来说,主要是编校质量滑坡。而在编校质量问题中,表现最突出的、出错频率最高的则是一些常识性错误、错别字、病句等。而从目前的编辑人员文化水平来看,本科毕业的占多数,博士、硕士也不乏其人;从编辑人员的职称结构来看,多数编辑人员具有中级以上的职称,副高以上职称的编辑人员也占有一定比例。这样的文化素质和职称结构,连一些常识性问题和基本的字、词、句都不懂或不知道而频频出错,除个别编辑专业知识欠缺或文字修养较差外,恐怕主要还是缺乏质量意识和责任心不强,只有编辑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质量观念增强了,审(编)质量才会有可靠保证,这也是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审制”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的出版管理制度,也是每个出版社必须认真坚持的制度,目前的关键在于一要根据出版社的实际情况,自我完善,二要对照制度严格执行。在强调责任编辑对图书质量负全责的情况下,初、复、终审要按分工、有侧重地各负其责,并突出其“学术属性”、“权力属性”和“责任属性”,并把提高编辑初审报告的质量作为加强编辑“三审制”、提高图书质量的突破口,举办图书优秀初审报告评选,从中评出一批图书优秀初审报告,并对这些优秀初审报告的责任编辑进行表彰和奖励,努力发挥其示范效应,调动广大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选题优化工作,适度控制出书规模
强调出版社加强选题优化工作和适度控制出书规模肯定是必要的,但如果出版管理部门一味要求出版社大幅削减出书品种,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现实,也不一定可行。毕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但没有适度的规模,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可观的效益。但出书数量不切实际地盲目增加,必然会带来编辑工作的超负荷运转,从而导致编辑质量滑坡。因此,在目前编辑人员编制既定的情况下,出版社要选准作者,加强选题优化工作,切实保证来稿质量。只有数量相对合理了,来稿质量提高了,工作负荷才会适度,编辑人员也才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搞好审(编)质量。
4.成立社内审读机构或建立相对稳定的社外编(审)队伍
在目前编辑人手缺乏的情况下,规模大的出版社或出版集团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建立专门的审读室,全面负责书稿的审稿工作,或将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分工,由文字编辑组成编辑、审稿队伍;规模小的出版社可以依托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或退休人员建立社外编辑、审稿队伍;等等。这样做,一则可以节省人员编制和经费,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专业书稿的编(审)质量。
5.分清责任,奖优罚劣
责任不清,奖罚不明,再好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对在编辑工作中责任感强,编辑质量高的,要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出现质量事故的,要根据事故轻重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相应地予以罚款、处分,甚至缓聘或解聘。
当然,从实际出发改进、完善现行的三审制,其出路或许还有不少。总之,正视审(编)现状,重视审(编)过程,把“三审制”落到实处,是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每个编辑人员都从我做起,从一部书稿做起,从一字一句做起,那么图书质量的提高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