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范文1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8、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9、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1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1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6、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1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0、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2、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范文2
此为《诗经周南桃夭》中的诗句,却是恭贺赏赞新娘娇艳如花,全诗迭章、迭句,反复咏赞,音韵缭绕,自是于平淡中彰显气韵悠扬之感。
对桃花的印象最先却是来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于是脑海中不觉幻想那等“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的场景,依依目光中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浓缩成岸芷汀兰,水波荡漾的柔声细语里。一花一世界,花开人犹在,花落两不知,桃花簇簇,目光逐渐凝注,凝注在嗔怨东风的星眸中,郁郁青青,柳絮纷飞,怕是有人要感叹“枝上柳绵吹又少”,却又难以邂逅佳人的失意伤怀,而似是有水的地方必有小桥,这也正应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曲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江南烟雨浸湿了谁的眼眸,似是这般在“细语湿流光”的景致中静静地追浮云,逐流水,浪迹天涯的片刻洒脱。
桃花盛开,便预示着希望的契机,正如这和煦的春风一般,肆意张扬着“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的任性不羁。想来文人骚客对桃花的喜爱怕是有些痴迷,若非如此,怎见得这等清韵雅致的诗句呢?
只是在我看来,桃花终是艳过其实,虽明慧不染,终究难脱独占春艳之嫌,若得凋零,便如那黛玉一般默默拾掇埋葬,徒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遂是以桃花喻美人,便生出红颜薄命,几番凄凉。
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共群蝶春景艳,宁伴白莲夏池芳。朱颜一夕因风改,霜刀雪剑葬何方?莲花正因气质高洁,身陷泥淖而不染微尘为世人津津乐道,周敦颐的《爱莲说》云“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以彰显其花中君子的雅号。
太白亦云“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莲花因其质洁无暇的特点,便成为佛家的圣物,得到西方去,莲花朵朵开,花开无数亿,朵朵见如来,见诸佛陀、菩萨皆坐于莲台上修行本心,以求功德圆满。
染上了污泥,可以把污泥洗去,蒙上了灰尘,可以像蝉一样把外壳蜕去,超脱于尘埃之外,绝不沾染上世上的污泥浊水,永葆清清白白的身躯,即使暂时把身子弄脏,也不会使它的资质变成黑色。
菩提明心,拈花一笑,琉璃苇渡。莲花超凡出尘,明净无瑕,然芸芸众生非是圣人、佛陀,即使修行本性,恐怕也远远不及莲花那等境界,况且许多人为外物所累,已失去那等超然的心境,这般看来,莲花的节操离平凡过客有很远的距离,然而,若人人都能谨言慎行,节制欲望,遵守圣心,人人如莲也未尝不可见。
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易安一词,累得赵明诚甚是不服,传言他曾一月连作五十首词,将易安这首《醉花阴》混入其中,让其好友赏鉴,其友评鉴再三,只觉得这一句妙不可言,至此赵明诚方才心悦诚服。
黄花便是,一般有隐逸之意,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那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操令人钦佩。然却也有凄清萧索的意味,明日黄花总教人心生彷徨之感,何况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若像古人一般“须插满头归”,隐逸不出,恐怕早已被淘汰出局,所以这或许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如那“长歌怀采薇”之人,也只能心中默默祈念“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现实总是这样的残酷,容不得私情,它是将最美好的事物摔碎给你看,却由不得你抱怨牢骚,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末的悲哀,若要在方寸立锥之地展现风采,便要尽量保持自己的尊严,不断超脱自我。
四、一架幽香,自过了梅花,独占清绝
乍一看,以为非是写梅花,然仔细想来,却也正是反衬出梅花之清香雅洁。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似乎梅花总是与雪有着难解之缘,人们总是争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却是不知梅花与雪相得益彰,遂是那位梅妻鹤子的林逋先生也疾呼“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诗之四境: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夜空明,用王国维的话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且不论是有我之境,或是无我之境,单论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梅花的评价,便能判出一二。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于瑞雪中绽放,没有桃花那般争春逐艳,亦没有莲花那般接天莲叶无穷碧之娇姿,也不做一般槛菊愁烟兰泣露,只在那驿外断桥边,清高寂寞地开放,傲立风雪之中,俯视寰宇之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风雪中不曾飘零,只待春暖花开,便悄悄衰败,它的气节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争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当道德滑落,已经逐渐接近底线的时候,我们需要这等气节。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范文3
一、从古诗词中培养学生审美
古代诗歌描写自然景物或即景抒情的成份较多,此类诗词具有深蕴的意境,引导学生透过景物的美而体会其深刻的含义。如“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的雅趣,“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清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的清丽,“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的少女情怀等,一旦纳入了诗人的诗句中,无不闪烁着耀眼的光彩,透过文学的鉴赏,有助于培养起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审美者内心深处极其敏感的一根弦,拨动它就能很自然的激发起一片浓浓的情愫,对民族对故土的依恋。
二、从现代散文中培养学生审美
许多现代散文,大多即景而发,笔调流畅,景物鲜活生动,美丽怡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朱自清的散文中较多地方表露出自己对美学问题的见解,如他在《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对秦淮河水的描写就富于变化之美。天未断黑时,“秦淮河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等到灯火明时,阴沉沉的变为深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在灯月交辉的情形下,秦淮河水又“绿如陈酒”,同时秦淮河由于天黑,灯光、月色不同,水面显现出异彩,真是“一眨眼一个样,层出不穷。”在教学散文中,多引导学生分析此类活泼多变,而无板滞之感的文章,其美感而得以体现出来。
老舍《济南的冬天》里,群山环绕之形象美,无不透露出作者诗人般的笔触。而王蒙、张爱玲等的作品里,更体现出作家们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情怀。所以,通过对现代名篇散文教学,引导学生领会大自然的美景,从而培养学生观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现代诗歌培养学生审美
许多诗歌,通过描绘景物,表现出作者对生活、人生的观察和体会。行行诗歌,除了具体的景物对象,更多的是作者们思想感情深沉的流露。徐志摩《再别康桥》中,“云彩”“晚霞”“康桥”“河水”等无不寄托诗人深深的惜别之情,一行行诗里,无论从节奏美、音乐美,还是描绘的情景美,都展现给读者一幅美丽而遥远的映像,同时那一份忧郁的情绪给全诗罩上一层浓浓的感彩。除开名篇现代诗,更多的小诗中还描绘出许多清新秀丽的意象,给人以明丽空灵的境界。
四、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审美
大自然可说是一部永远看不完的美丽画册,学生的观察、掌握知识的角度等方面的能力毕竟有限, 需要我们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体会、观察、欣赏自然的美景。当然在教室里凭着自己的想象,远远没有亲自走到山间、田野、溪流、河畔观察而得的生动形象。在教学中,大胆的鼓励学生对照书本中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一次次的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会提高;在作文时鼓励学生大胆描绘,久之,则能培养学生自由的个性,以及对美的观察和热爱,从而与日俱增地去创造美。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范文4
一、摘 录 春 景
阅读是鉴赏的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一定要先让学生沐浴在春光水色的诗的王国之中,翻阅大自然这部词典,凭他们敏锐细腻的目光搜索,并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行吟一番春景。
看看同学们交上的摘录本,听听他们的交流,就是扑面而来的明媚的春光:甲同学:“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如果在晴好的日子随朱熹大人踏青,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温柔的春风,目睹百花争妍的风光;
乙同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了春天的小雨珍贵得像奶油一样,春天的小草还刚刚探出头来呢;
丙同学:“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冬去春来,似乎听到谢灵运大诗人家的园林在不觉之间传来的春鸟招人喜爱的歌声;
丁同学:“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今晚不是萤火虫提一盏灯来,却是不知趣的小飞虫来探头探脑;
戊同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先生认为春天到了,江水变暖了,这是小鸭子们最先作的勇士般的试探才感知到的……
“春到人间万物鲜”,春花春鸟,春草春虫,春风春雨,春日春夜,无处不是春,无时不是春。让学生在诗海时撷取一朵朵春的浪花,闻闻春的芬芳,吟诵有关春的诗句,人似微醉。
二、体 会 春 情
欣赏了春景,还要善于探究和体会诗人们的种种情怀。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春景是客观存在的,但诗人们写诗讲究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喻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等的手法来表达自己主观的情。带着小小的课题,不妨让同学们自个儿轻叩一位位诗人的心扉,听听春天带给诗人们的不同的感受吧!
小李同学从两首同是春雨的题材入手,他比较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和杜牧的《清明》两首诗,他说:前一首诗通过写春夜的雨来透露无限喜悦的心情,因为诗人听到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想到春雨在滋润着万物,不由满心欢喜地叫好,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后一首诗呢——清明本是个家人团聚的日子,但行人在孤身赶路,而且纷纷的雨在淅淅沥沥地下,春衫尽湿,还要冒雨趱行,心情就显得凄迷纷乱极了,简直像断了魂一样。同是春雨,然而一喜一悲,迥然不同。作为老师,可以追问一下,那是什么缘故呢?可借此点出:即使同处春天,由于诗人的处境、心情不同,感受就不一样;它可以给人喜悦,也可增添愁怀,用来衬托生离死别之苦、羁旅行客之愁。
其他同学也纷纷列举春天带来的不同思绪,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由春望所见,看到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诗人寄情于物,好像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忧国思家的感伤情怀。孟郊的《登科后》中由自己因进士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人逢喜事精神爽,诗人一朝金榜题名,心中真有说不尽的畅快,其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心花怒放的欣喜之情真是按捺不住啊。而孟浩然的《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句由潇潇春雨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隐隐表达了惜春之情。金昌绪的《春怨》中女主人公竟要打起枝上的黄莺来了,因为小黄莺吱吱喳喳的叫声把她和在辽西的那位相会的好梦给搅了。杜甫在《蜀相》中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锦官城寄托对三国时蜀相诸葛亮的哀思。
喜春悲春,伤春爱春,惜春怨春,春情绵绵。通过举例,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眼里的春天是不同的,春天一旦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那就是“我”的春天,与众不同的春天。
三、鉴 赏 春 意
春景春情春意浓。“君子之学,不仅要入乎耳,还要著(明晓)乎心。”如同品茗,这第三道茶的滋味非尝不可。古人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因而在写诗时特别讲究“言有尽意无穷”的空白艺术。准备一堂课,挑选一些以春天为背景的古诗,就炼字、语言、想象、意象等不同侧面作一番导游,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意境鉴赏,展开充分讨论:
1、古人作诗就有诗眼之说,“眼乃神光所聚”。因此,诗歌的语言,讲究一个“炼”字,一字出而境界生。在鉴赏古诗时,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非要仔细推敲一番不可。举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首让学生品评一番:“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绿”字的运用可见作者炼字所费的心血。据说他的草稿在这个字上圈改多次,先后用了“到”、“过”、“入“、“满”,最后才定为了一个“绿”字。试问:这个“绿”字妙在何处呢?通过师生交流,大家认为这个“绿”字有动态美、色彩美,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醒目的视觉形象,充满春意,写出了江南春早的景象,同时都包含了“到”、“过”、“入”、“满”等字的意思;还可再让他们评评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让学生想想这个“横”字又好在哪里呢?你想: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不多,此刻更是无人。因此连船夫都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自然无人问津。
2、要悟透诗的意境,那还必须把握意象,因为它是寄托诗人情感和表达主旨的客观物象。如王维的《鸟鸣涧》一首:“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夜山中的花落、月出、鸟鸣的意象,构成了美丽静谧的意境。老师应带着学生想象一番,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宁静色调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都惊觉起来,无怪乎苏轼高度评价王维的诗,说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了。
3、阅读鉴赏时,还要通过诗人留下的空白来驰骋想象,丰富形象,使之成为更完整更生动的意境。试看2001年上海高考题——王驾的《雨晴》一首:“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首诗就提供了读者想象的余地。诗人雨后漫步小园,看到花事已了,花光春色全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多么扫兴啊!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似乎春天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里了。古人所谓“神来之笔”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那就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写一段素描或写意文字。
竹外桃花三两枝全诗范文5
[关键词]理趣;自然之理;人生哲理;艺术之理;象征;情景交融
[作者简介]宋佳俊(1993―),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本科;黄雨芯(1994―),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本科。(江西南昌 330031)
关于“题画诗”的界定,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孔寿山先生所说:“所谓题画诗者,是诗人或画家根据绘画的内容而起兴创作的诗歌。简言之,即根据绘画所题的诗”。实则,根据诗人创作题画诗的艺术形式,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凡是以“画”为吟咏对象的诗即谓题画诗,诗人可以直接题在画上,也可以不题在画上;狭义的题画诗即专题在画卷上的诗,以画的内容为诗的主题,并且要求诗画一体,画是诗的根基,诗是画的升华,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统一体。相比之下,广义的题画诗可供参考的诗歌数量更多,也就能较为全面的展现宋代题画诗的艺术风貌。
所谓“理趣”,即“理”与“趣”,“理”是“趣”来源,“趣”是“理”的延伸,二者密不可分且有机统一。关于“理”,一方面是指“玄理”、“理学之理”以及“禅学之理”。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文学创作中的说理或议论。至于“趣”,其审美内蕴丰富多样。如清人史震林在《华阳散稿》自序中曰:“诗文之道有四:理、事、情、景而已,理有理趣,事有事趣,情有情趣,景有景趣,趣者,生气与灵机也”,由此可知,“趣”是源于诗人内在的生命力,并于读者的审美经验中获得进一步的升华。而“理趣”一说最早则见于宋人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这里所说乃古人作诗能够穷天下之精气,状事物之理,而且趣味昂然。而后,随着西方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引入,人们对“理趣”又有了新的界定。葛晓音说:“蕴含在诗歌的感性观照和形象描写之中的哲理,便可称为之为理趣”。“理趣”源自于对平常事物的形象的描绘,而后提炼出有助于启迪人生智慧的哲理。“理趣”,即说理有趣,理中含趣。宋题画诗的“理趣”即借梅、兰、竹、菊、山水,等具化形象来传达对自然、社会、人生之理,且带给人以持久的审美体验。
一、理趣之“理”
宋题画诗涵盖内容广泛,从“理”具体所表现内容诸方面,我们可以将“理”大致分为以下三类:自然之理、人生哲理和艺术之理。即“理”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艺术审美诸方面的体现。一个“理”字即已涵盖了整个世界,由外而内的探索宇宙之妙,这正是宋诗之理的魅力所在。
1.自然之理
诗人对理的表现是具体的,理将融汇于具化的事物当中。其中最基本的“理”便是自然之理,即自然运行之法入诗,如一年四季的更替,这些寻常之理入诗而诗意盎然。从题画诗来看,对自然之理的表现颇具特色,如苏轼名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是题在慧崇的《春江晚景》上。《图画宝鉴》中称惠崇“工画鹅、鸭、鹭鸶”,然其原画已失传了,唯此名篇流传至今。如果此诗只吟画作的内容,为咏而咏,就不会流传至今。此诗从画面的直观内容入手延伸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对竹子、桃花、春江、鸭、蒌蒿、芦芽等多种景物进行白描,烘托出一派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寻常之理为突破点,即最先感受到春天温暖的是鸭子,揭示了朝夕相处的事物是最容易感受到双方变化之理。读者通过诗人的描绘很容易还原画作的原貌,但是诗歌对绘画本身的意境进行了隐性的思考,既深化了审美内蕴也揭示了自然之理,增强了诗歌柔韧性与可读性。
又如牟t在《金南峰隐居图》“:身在山中不见山,却因远看更孱颜”近处却发现不了山中之美景,远处却能一览无余。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意。又如陈深《题王立章云山卷》“青山无古今,白云自朝昏”。以青山、白云自然变化规律,来写历史社会变迁之理,自然天成。
诗人并不是着意为文,却又在无形之中将这些自然之理显现出来。正如钱钟书先生所云:“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宋诗对理的体现即是如此,读时无感,而后意犹未尽。
2.人生哲理
对人生哲理的表现是宋诗理趣的重要方面,这既是“理”的表现内容,又是“趣”的审美方式。人生哲理即从社会的角度去体察人生在世所要明白的道理,在诗中显露人生态度,反映出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诗人虽是因画而题诗,却总能在平凡的事物中联想到人生哲理,并给予生动的表现。例如:黄庭坚的《题阳关图》:
人事好乖当语离,龙眠貌出断肠诗。
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
此诗题李公麟《阳关图》,究其源头可到唐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然而二者相比,其显然侧重于表现离别之思和离别之物的关系,而非一味抒情。整首诗都是以议论的笔调在论述“离别”二字,写人世之悲当以离别为最,而离别又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场景。揭示了画家笔下的离情别绪其实是现实生活的提升。诗人认为,悲伤情绪的萌发源于人们内心对离人的不舍,无关风月。生活中人们面对离别也往往寄寓山水,殊不知真正的离别感伤都只是源于人们心中的一片赤诚,离别之无可避免,也恰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从而也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又如陆游《绵州录参厅观姜楚公画鹰少陵为作诗者》:
我来访古涪之滨,不辞百冈冀一真。走马朝寻海棕馆,斫脍夜醉鲂鱼津。越王高楼亦已换,俯仰今古堪悲辛。督邮官舍最卑陋,栋挠楹腐知几春?
岿然此壁独亡恙,老槎劲翮完如新。向来劫火何自免,叱呵守护疑有神。
妖狐九尾穴中国,共置不问如越秦。天时此物合致用,下x指呼端在人。
会当原野洒毛血,坐令万里清烟尘。老眼还忧不及见,诗成肝胆空轮铩
全诗表现的“理”是万物更替,物是人非,时光流逝且一去不返。画卷一派陈遗古迹,流连这古滨之上,看尽世态沧桑。昨日之日已是不可挽留,光阴度过多少春秋也只有栋楹方才知晓。诗人通过不断更换的“越王高楼”、或加以对“官舍”几重挠腐的追问、或借“此壁”岿然来衬托时光不可逆以及历史浩瀚的变迁。时光流转,理之所至,并无苦涩与艰晦,反而以力拔山兮的气概一气呵成。将历史的残骸废墟以形象多维的方式跃然纸上,诗人在此正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社会更替的感叹,也是他对社会人生的智性思考。
题画诗吟诵的是具体的事物,却在其中挖掘出人生、社会的道理,从有形的具象上升到无形的领悟,如阎福铃先生所言“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的吟咏描绘或刻画来展示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与体悟、阐说道理而有诗趣诗味,既能给人诗美的愉悦,又能启迪人的心智”。这些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事物的直观反射,但是深入研究却可以带给人以无尽的人生启示。
3.艺术之理
宋诗的“理”还体现在艺术创作上,宋代文人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均有造诣,故常以诗歌来论艺术之法,并巧妙地将艺术之理融于诗歌之中。如吴则礼《戏嘲壁上画轴》:
寒林淡墨人争看,对面奇峰孰会心。
可是世人唯识假,只缘清静少人寻。
此诗旨在表明学画当以“师法造化”为主,讽刺了只看表面的“寒林淡墨”,忽视了绘画创作的之本乃师法造化的人。诗人最后发出“清静少人寻”的无奈之感。诗歌突出了“绘画之本”,议论作画的本质,从艺术创作角度去阐释艺术之理。又如李唐的《诗一首》中写道:
云里烟村雨里潭,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如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全诗写“画风”日下,世人爱牡丹的富贵而忽略淡雅的山水,早知此,不如当初多买胭脂画牡丹,极尽讥笑之能事。“看之容易作之难”,诗人深感作画不易,寥寥数笔,殊不知极需工夫。然画风日下,人们便已忘却绘画应有的真纯。诗人从艺术批评着眼,阐明自己对绘画的理解,也对当时不良画风提出批评。
艺术之理是宋题画诗最重要部分,他们常品赏他人画卷,题诗以回赠。故扩大了理趣的表现范围。文人在诗中表达耐人寻味的“理”,也就使得宋诗更具柔韧性,相比于唐诗的万种风情,宋诗则更刚健劲道,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唐诗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二、理趣之“趣”
诗人要在诗歌中表现一定的自然、社会、人生的道理,唐人那种以意象为肌理编织一个不泊可凑的明净诗境的写作方式,则已经不能满足宋代诗歌的写作需要。换而代之的是以时间,地点或议论为主的线性结构的说理方式。难能可贵的是,宋代诗歌虽以说理见长,却终究没有落入嚼蜡之味的枯燥深渊,反倒以“趣”为胜,且硕果累累,这主要源于宋诗创作的以下几个艺术特征。
1.巧用象征见其趣
诗人在观赏和吟咏画作时,很容易就将人格和道德等内在修养的要素与画作的具体形象相结合,从而赋予具体物象以人格力量。象征是宋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通过象征,诗人内在的审美意蕴便能通过形象的外化所显露出来,对于读者也是获得审美愉悦的主要途径。千百年来,诗人笔下上至千山万水、碧海青天,下至梅兰竹菊,芬芳桃李,都被赋予了不同的人格。如咏梅诗有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同样竹也被世人冠以君子之称,苏轼曾赞扬竹:“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这些代表着人格的意象在宋题画诗中随处可见。
如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依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
此诗是黄庭坚题苏轼与李公麟合作《竹石牧牛图》,苏轼画竹与牛,李公麟画前坡,黄庭坚认为此画颇有深意,故吟咏之。首先,“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即以禅宗中“牧牛”喻“调心”。然心性难驯,故诗人云:“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诗人又以“牛砺角”喻“修心”。最后,诗人曰,“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宁可让牛去砺石头,也不能够让牛伤了竹子,到此其意以明,竹子已非自然之竹,而是象征着高风亮节的人格品质。全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要修心但不可失节,使读者在赏画之余还能体悟做人的道理。诗人一气呵成,全诗无一丝乏味,反倒给读者带来无尽的艺术遐想。
又如,陈与义的《和张矩丞水墨梅》之一:“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旧是奴仆。”诗人以典故“无盐”起笔,以此引入对墨梅的叙写,画上之梅虽用乌黑的墨汁画成,依旧未能掩盖其高洁与雅致,明显胜过那些妖娆貌美的桃、李花。诗歌描写“墨梅”――这被赋予淡雅的形象,并突出人内在的情操与品性,不能一味贪图外在的貌美而落入浅薄俗套的深渊。
本诗通过咏赞墨梅高洁淡雅,流利畅达地言出画中之理,诗中之理,自古以来,因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圣人立象以尽意”,在题画诗中所谓的“象”是固定的,也就省去了“立象”的过程,而在宋诗的创作中,诗人往往由此及彼,借用象征之法传达“理”的内涵,生动形象,并且明净洗练,趣味盎然。
2.形象说理显其趣
“理”是形而上的范畴,而景与物属于形而下范畴,语言则是二者沟通的媒介。诗歌创作是审美的活动,是讲究审美情趣的创造,这就决定了“理”的表达需要具体的形象(景与物)来呈现。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强调:“理语不必入诗中,诗境不可出表外。”如何能不下理语,而又能使诗充满理趣呢?即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宋诗虽“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情为诗”,但宋诗在议论说理的时候也注重形象性。单纯地说理,绝无“趣”可言,缺乏形象的可感性根本无法表现诗歌的艺术特征。概念化的客体,几乎不能成为审美对象,所以审美主体也难以对其产生审美愉悦。故宋诗之所以在说理时能有趣味,其原因就是说理极富形象性,例如黄庭坚的《蚁蝶图》:
蝴蝶双飞得意,偶然毙命网中,
群蚁争收坠翼,策勋归去南柯。
全诗语意简单,内容明晰,写两只蝴蝶得意双飞,不小心毙命于网中,群蚁自认为能“坐收渔人之利”,殊不知到头来却只是“南柯一梦”。画上的蝴蝶与蚂蚁虽是平常不过之物,而在诗人的笔下却构成了戏剧式的场面,一场动态的蝶蚁图浮现读者眼帘,诙谐生动。诗人以蝴蝶和蚂蚁的遭遇反应人事之无常,涉笔成趣而发人深思,读者在阅读原诗的过程中,正如看一则趣味小故事,看到结局处,便恍然间明白了这人事之理,生动活泼,形象自然,宋诗之趣也多表现于此。
又如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二首》之一: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这首诗是晁补之收藏文与可所画竹子,请苏轼所题。苏轼同文与可是表亲关系,对文与可画作特征十分清楚。诗人借此传达了中国古代绘画中“神”(精神实质)与“意”(思想内涵)统一之理,即所谓的“传神”“写意”,不赞同纯粹客观的描摹物象,而重视主观的体悟与发现。即形象说理的确切体现,“见竹”、“见人”、“不见人”,平常之言却意味深长,其借“竹”这一具体形象说明绘画艺术讲求形神合一。宋诗形象说理的特征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王夫之曾表明:诗中之理并非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经生之理,不关诗理,犹浪之情,无当诗情。”他批评严羽“妙悟”说:“非谓无理有诗,正不得以名言之理相求耳。”王夫之所言诗理,非直白的概念化,而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是体现在形象之中的。因此,“通人于诗不言理而理自至”也正是宋诗形象说理的具体方式。
3.理中含情增其趣
宋诗以理见长前人多有论述,但同时也强调情理结合,从而进一步增添宋诗的趣味。有关情与理的关系,我国古代诗论家们颇有体悟,清人邹祗谟在论诗文情与理的差异中说:“作诗之法,情胜于理,作文之法,理胜于情。乃诗未尝不本理以纬夫情,文未尝不因情以宣乎理,情理并至,此乃诗与文所不能外也。”宋诗理趣之趣,不单单因为趣在有“理”,也在于有情,也正是二者的相互交融才能尽显其“趣”。
诗歌非排斥义理哲思,而是要做到情理的混融。如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
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
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
我鞭不妄发,视其后者而鞭之。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
寻山跨坑谷,腾}筋骨强。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
诗人想象自己放下一切世俗,卧在牛背上牧牛,“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既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之理,同时又表现了自己追求闲适生活,逍遥自在的心境。寄情于理,情理结合,通过写牧牛之事来表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本身也是一种“趣”,与此同时,诗人在叙述自然之理的同时,不忘融入自己的畅达乐观之情,理中含情增加了几分达观处事之“趣”。
又如释德洪《蒲元享画四时扇图》:
“万事浮云定何有,白鹤归来千载后。
江山长在身世忙,岁月不移舟壑走。”
江山常在,时光长流,纵使诗人不愿,但也无法挽留。人生万事如浮云,一去不返,唯江山永固,历史的沧桑感跃然纸上。融情于说理之中,情理交融。又如楼_《次韵赵子野石城钓月图》中写到“回头明月只如故,世上兴废徒纷更”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阐明时间变化之理又融入历史沧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