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湖心亭看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1

编者按:张岱游西湖,不在暖春,不在月下。张岱看西湖,不看朝烟,不看夕岚。在“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的夜晚,张岱独步西湖,是“痴”但更是孤独之中的坚守。下面让我们共同阅读这篇客此之人,痴情之人,乃孤独中坚守之人。

客此之人,痴情之人,乃孤独中坚守之人

陈金叶

在教学中遇到名篇既兴奋又惶恐,兴奋于可以再次和学生一起分享那情那景,惶恐于通过教学不能使学生体味出文中的真味。又一次与《湖心亭看雪》相遇,这次和我一起相遇张岱的是一群零零后。带着孩子赏赏西湖的奇景不难,和孩子一起谈谈白描的写法也容易,怎样让青春活跃的他们领悟张岱的太仓稊米之感,领略张岱阅尽繁华后的坚守,在教学之前,我再次陷入了惶恐之中。

课间,一学生和我闲聊时讲到了预习《湖心亭看雪》的困惑。他不明白,为何“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也不理解舟子所说的“痴”是何意。学生的疑问一下击中了我的内心,这两个问题不就是解读文本情感的突破口吗?迷雾顿时拨开。

课堂教学中,在疏通文本之时当学生将这两个问题抛出来时,大多数学生也称此处存疑。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顺势组织了课堂讨论。在探讨第一个问题时,学生的想法各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简约说,这是张岱和两个偶遇之人对话的一部分,为了文笔的简洁,不必要交代他们的姓氏,这样更省笔墨。

二是醉酒说,张岱当时“强饮三大白”,不胜酒力,只记住了这两人的籍贯。

三是地域说,古人重视出生地,这两位也许没有告诉张岱他们的姓氏,只告诉了自己的籍贯。

当学生各执一词之时,有一位学生提出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张岱为何要写到他们“客此”呢?当学生的探讨进行到这个时候,我告诉学生张岱是绍兴人,寓居在杭州,“客此”的不仅是湖心亭邂逅之人,也有张岱本人。在湖心亭之上,萍水相逢之人,虽相见甚欢,但此后也将消失于茫茫人海,给对方留下的只是茫茫大雪之中的一串脚印。这时,相忘于江湖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张岱不记对方姓氏,只记的他们是“客此”之人,实为传递出漂泊无依的孤寂之感。

为了解决文中“痴”的内涵,我请学生查阅了古汉语词典。古汉语词典对“痴”的解释如下:1、痴呆,引申意为痴迷。2、停滞不前。结合语境学生一致认为舟子口中的“痴”为痴迷山水之意,学生认为舟子被张岱雪夜看雪的雅兴打动了。果真如此吗?我引导学生再次细读文本。

我引导学生从“喃喃”一词入手,“喃喃”可见舟子是自言自语,他说这句话不是为了夸赞张岱,完全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大雪三日之后的西湖,寒冷彻骨,夜间乘舟看雪恐怕不是寻常人之举,且张岱开篇就写到“独往湖心亭看雪”,去湖心亭的也许不是一个人,但“看雪”的只有张岱一人,一个“独”字写出了张岱决然于世外之感。湖中偶遇相谈甚欢之人尚且相忘于江湖,更何况舟子呢,看来舟子对张岱之“痴”是不解和疑惑,但在张岱听来确是自得和感慨。笔墨极为俭省的张岱将舟子的这两句话收入文中,恐怕大有深意。

在世人眼中张岱确为“痴”人,他出身仕宦家庭,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曾经说过“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这里“癖”或许就是文中所说的“痴”吧,以有“痴”“癖”“疵”,为有深情,有真气,为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为有傲世刺世的锋芒。这“痴”舟子怎能读懂?何止舟子,芸芸众生也未必能懂“客此”之人的“痴情”之举。若不是看尽了繁华之后的苍凉,若不是饱尝了国破家亡之痛,张岱也许不会有这样深刻的太仓稊米之感。

对于茫茫宇宙,谁不是“客此”之人,谁不是“两三粒”之一?惟其不愿成为随波逐流的过客,张岱选择明亡后不仕,选择落魄后隐居山林,选择隐居时寄情诗文。痴迷山水是文人的孤寂,也是中国文人真情、真气的坚守。

张岱游西湖,不在暖春,不在月下。张岱看西湖,不看朝烟,不看夕岚。在“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的夜晚,张岱独步西湖,是“痴”但更是孤独之中的坚守,这是我和学生一起领略到的《湖心亭看雪》的滋味。

公众号:曲一奏雅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2

【 关键词】绝;独;心境;更定;凌晨时分

这几年上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发现书下对“更定”一词的解释在不停的变化。人教版八年级上张岱《湖心亭看雪》2001版解释为“凌晨时分”; 2004版解释为“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2009版解释为“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上网查,“更”是古代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为两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

晚上19:00----21:00(一更)

晚上21:00----23:00(二更)

午夜23:00----1:00(三更)

凌晨1点---3点 (四更)

凌晨3点—5点 (五更)

通过对课文内容反复的研究,我觉得对“定”的理解,不论是解释为“确定”还是“完,结束”,其实意思都是相近的,对“更定”的确切理解,要根据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心境、文意等加以分析,理由如下:

一、从作者个人经历看

他是明未清初人,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拒不出仕,入山著书以终。在此历史背景下,张岱写了他的代表作《陶庵梦忆》(这是作者回忆早年生活的散文集)。而《湖心亭看雪》这篇小品文就出自本文。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浅的笔触融入到这篇描写西湖雪景的山水小品中。从这我们就能理解作者“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到“湖心亭看雪”的奇特行为了,即他是想借看雪来排遣内心的家国之忧思。

二、从作者当时的心境看

作者原来出生在富贵之家,清高孤傲是可以想见的。如今他一定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悲伤、落魄,否则,那无疑是往伤口上撒盐!他是那样聪明、博学的人,决不会那样做。那怎样才能既欣赏了美景、排遣了内心的苦闷,又不让人看到自己内心的伤痕?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为人知!于是他选择了“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之时!让空阔的天地、辽阔的雪景,模模糊糊的景色淹没自己所有的哀伤,忘记过去和现在!不让俗世的纷扰打乱他内心压抑的平静。本着这样的认识,我觉得,他到湖心亭看雪的时间应该是在晚上夜深人静之时。此时,人们已沉沉入睡,白天喧闹的、游人如织的西湖也已变得温柔、宁静,此时去赏雪,最符合作者的心境。只有此时,在白天一览无余的景物,在作者眼中才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超凡脱俗的朦胧美、纯净美!更激发作者无穷的想象力,让作者恍如梦游,如置身梦幻般的仙境,忘记人世间的一切悲愁,而又生出无限的迷恋、美好之感,融入辽阔的天地之间,忘却自身的存在。基于此,作者笔下才有“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的亦真亦幻的、天人合一的脱俗美景!如果在“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去赏雪,时间尚早,路上或许还有行人,湖上可能还有游人。更何况,杭州在历朝历代都是著名的都市,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晚上八点左右”肯定还是有人在活动。不符合“人鸟声俱绝”所表达的意境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所以我认为“更定”不能解释为“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另外,作者在“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环境下,“独往湖心亭看雪”,其中的“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个人独行于茫茫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彻悟之感。这和后文中出现的“舟中人两三粒”的说法,看似矛盾,实与他的出身和他自己文人雅士式的清高孤傲性格有关。在作者看来,荟荟众生不可为伍,如舟子,虽存在犹如不存在。正因如此,作者才选择夜深人静之时,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也不想看到别人。选择这样奇特的看雪时间,更能体现作者特立独行的性格。何况,选择夜深人静之时,也更能体现文人雅士赏景的独特之处: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应先由我这样的高雅之人来欣赏,才不负于这美景!那些俗人,只配随大流,在白天去凑热闹!只有像我这样的人才会选择合适的时间独领!由此推断,“更定”的时间不可能选在“初更以后,即晚上八点左右”。而应是在天地间只有我一个人存在的时刻!在这种时刻,这种心境、环境之下,才会有对雪景的虚实相结合的独特描绘:“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想见,作者划着一叶小船,在分不清天与地的白茫茫的世界漫游,任思绪翻飞、纵横驰骋,恍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由此景此情可以确定,“更定”指“凌晨时分”更恰当。

三、从文章内容来看

“雾凇沆砀”中的“雾凇”2009版书下注解为“水气凝成的冰花”。我从1998年《新华字典》修订本上了解到,“雾凇:寒冷天水气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通称树挂”。作者当时是在船上观察到这一切的,说明当时的天色不是很暗,加之有雪的反光,作者看到的景色才会是亦真亦幻的:作者看到了长长堤坝的一点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这是符合当时特定场景的真实描绘,可是作者是在行进的船上看岸边,看到的景物不是很清晰,只能借助想象,想象自己站在高处,雄视天下,看到了人的渺小、微弱,天地的辽阔无垠,所以才会有“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感慨,而这一切美好的想象,不可能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看到的(也就是五更:凌晨3---5点),那时怀有浅浅哀伤的作者也不可能有那样的好心境!因为对于一个满怀心事的人,最易触景伤情,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更何况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而他笔下的景是美的,心情是旷达的、幽远的,所以 “更定”指“凌晨时分”即凌晨1---3点最恰当。那时的天色不是很暗,又有雪的反光,在那样的心境、景况下,作者笔下的景才会是脱俗的、朦胧的,作者的心情也是愉悦的。

其次,从文中“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可以看出,有人比他到的更早,从“烧酒炉正沸”可以看出,那位高雅之人已来的时间很长了,而作者也是一位高雅之人,肯定去得也特别早,何况天涯遇知己,作者还和那位高雅之士“强A饮三大白而别”,作者肯定去得也很早,所以“凌晨时分”,符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当时的心境。

再次,本文写于“崇祯五年十二月”,天气寒冷,这是可以想见的,“大雪三日 ”可见雪下得大、猛,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只有在凌晨时分,人少,安静,雪美,世界在作者眼里是纯洁美丽的,此时的作者,才可以放下心灵的禁锢,释放自己,随心所欲,而又不被他人发现自己内心的悲凉、伤痛,独享人间盛景、美景!所以,根据这一特点,我认为“更定”解释为“凌晨时分”最恰当。

综上所述,依据作者所处的环境、心境、和他独特的性格特点,我认为,“更定”一词的解释“初更以后,即晚上八点左右”不太准确,而解释为“凌晨时分”比较恰当。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3

关键词: 文言文 散文 文眼

一、教学背景剖析

张岱《湖心亭看雪》是文言文散文中的佳作,其文意境美、语言美,但作为叙事性散文,其思想情感与作者情操并没有直接流露,故而学生在认知上有一定阻碍。

在理解了“文眼”意蕴所在的基础上,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何谓“文眼”?清人刘熙载的“眼乃神光所聚”就形象地表明了“文眼”的地位,全文精神核心、行文线索均是围绕“文眼”展开。以张岱《湖心亭看雪》为例,文末最后一句“莫道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一个“痴”字就是全文文眼所在。就叙事而言,张岱在三天大雪之后的清晨,去西湖湖心亭看雪,与不期而遇的另一位湖中人开怀对饮。人迹几绝之时于寒冷的时间去看雪,不为看人、无意见人,其行为不就是舟子的一个“痴”字的体现吗?就表情而言,他做出这些痴行的背后就是他心中的痴意,作为遗民,在故国破亡后,他绝仕途而流连山水,看似是对山水的痴迷,其实是心中“人世变易,江山不改”的故国之思。同样,他在文首就交代“余独往湖心亭看雪”,后面又说“舟中人两三粒”,看似前后矛盾,其实是在表达自己内心孤独、无人理解的情感,进而才有了与偶遇之人开怀畅饮的“痴”行,这就是他的“孤高”之痴。

相对于深层次的情感归纳,“文眼”是可以在文本的内容梳理这一浅层教学过程中整理出来的,但联结起了深层的情感归纳,先理清文章内容,再以文章内容归纳“文眼”,进而通过对“文眼”的剖析反推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深入,可使学生在归纳感情时有中心可循有抓手可用。

二、实际教学设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湖心亭看雪》的字词梳理、全文通读、内容归纳是基础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在该部分基础教学已完成的前提下展开,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发现“文眼”,并结合“文眼”正确把握全文思想感情。

文眼的发现方式有多种:

一是基于形式的位置定位:一般“文眼”容易出现在文首以总领全文、文章中心句贯穿通篇、文尾卒章显志抑或文首文尾前后呼应强调凸显。

二是基于句式的句型定位:议论或抒情句将情感态度明确化,常有表达作者为文目的的作用,所以“文眼”出现在这些句式中的可能性大。

三是基于内容的主旨定位:前文说到“文眼”是全文线索与中心所在,同理当然可以对全文每一部分进行归纳,再将其整合为全文中心,这便是“文眼”所在。

根据《湖心亭看雪》的文本特点,其“文眼”的发现过程可将这三种方式综合。

整体教学设计以教师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为主,注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兴趣,提高其参与度。

1.归纳内容,引导发现。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归纳全文内容,按以下两类对文中所叙进行分类:作者看景、对人态度。

2.提出问题,分类归纳。作者看景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独)对人态度是怎样的?(忽视舟子、与亭中人对饮)。

3.深入分析,自由发挥。作者“独”看景说明了他对景物的什么态度?(喜爱、欣喜等)作者对舟子与亭中人为什么有不同态度?(相似行为、共同情趣、理解)

4.回归文本,发现文眼。作者的这些态度应该如何评价?文中有没有对此的评价?(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回溯文本,印证“文眼”。张岱的行为与情感是不是痴?

在以上引导过程完成后,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文眼”是痴,此时便可以发挥“文眼”的作用,在认识“文眼”的基础上整理思想感情。

过程大致是前文的“痴”的原因总结,教师应在此时再次强调作者生平,引入作者相关文章,使学生加深明清换代之时作者的“遗民情愫”,将“痴”具体归因到作者的经历,如前文所说,无人理解方“痴”于与陌生知己的痛饮,故国破碎才“痴”于比王朝恒久、比人稳固、寄托着作者故国记忆的江山景色。

三、教学意义归纳

结合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将“文眼”作为抓手的教学方法有以下两点意义。

从情感维度与心理认知上,此教学方法着眼点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内敛给学生造成的认知困难,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具体的切入点,对于他们理解抽象情感的作用就如同一把钥匙,掌握钥匙方能直接打开与作者沟通的大门。只有以适合中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才能使他们最快地接受文本、教师所要传递的情感取向,才能激发他们的主观探寻意识,才能加深他们的理解,使他们自主地受到熏陶,达到语文教学的情感维度目的。同样用适合学生而不是适合教师的方法,才最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使教学活动更加简洁、高效。

从语文教学的技能性目的来说,在散文教学中强调“文眼”、突出“文眼”,将“文眼”作为连接内容和情感的桥梁,对于学生理解散文本质、进行散文写作非常有帮助。散文“形散意不散”的特点在其有“文眼”这样一个内嵌联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以“文眼”为线索展开全文、以“文眼”为中心构建全文,对于学生修正自己的写作,克服文章中心不突出的问题大有裨益。同时该方法的引入,对于学生自身阅读方法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升很有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复强调并不是无意义的,而恰恰是基于这一目标的潜移默化的加深。

参考文献:

[1]成艳.文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的抓手.泰州市大冯中心小学.江苏教师.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4

别致的情趣,写出作者不是凡人:何时不能赏雪,偏偏要大清早?何地不能赏雪,偏偏要在湖心亭?一个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的人物形象便屹立在读者面前了。

别致的写景角度与别致的景象,突显作者为人处世的高洁情怀。“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了景物的形与神。这是远观效果,也是一种朦胧美。你想,上下一白,隐约现出几点,又似乎在缓缓移动,不比清晰可辨之物更有魅力?!

别致的湖心亭经历,“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简直令作者震惊!——天下竟还有与自己志趣相投者?——于是素昧平生,却互视为知己,三大白一饮而尽。

那汇聚天地灵气的西湖,曾引多少游人流连往返?西湖之美,在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婀娜多姿,也在于“湖上春来似图画”的美。然而张岱则更加欣赏这隆冬时漫天飞雪的意境。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5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个高洁之人,灵魂有香气,居室亦有香气!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有所求,有所为,有所忠,方不枉此生!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莽莽红尘,出淤泥而不染者,几人?

《陆游书巢》

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dí,察看),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与书为伴,一生足矣!

《书舟中作字》

苏轼

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篙声石声荦然。回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

每一个泰然自若的人,都有颗饱经沧桑的心。

《诲学说》

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玉不琢还是玉,人不知上进,修养和学识便会有所缺失。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张岱湖心亭看雪范文6

我喜欢预谋这个词。有时候预谋得久了,就像真去过了一样。

“只要心里有雪,哪里都能看雪。”这是一个朋友说的。我说不一样的。张岱曾几度去西湖的湖心亭看雪。早年纨绔子弟时曾带仆人去看雪,那时,他着华衣、享美食,研究“兰雪茶”如何泡更有韵味。

那时他看雪有哗众取宠的姿媚,连仆人都带着华美的姿势,撑那一叶小舟去湖心亭。有的时候,孤独也有炫耀的成分。那时候,他不是一个人在凭栏听雪,他是在和雪撒娇使性而已。

二十年后,国破家亡,他衣衫褴褛再度到西湖。此时,哪里还有美婢、歌妓、鲜衣、怒马、雪灯、戏曲、麻雀……哪里还有绿衣仙雪?只有这断桥残雪,只有这凄凉的凭栏听雪。古诗说独自莫凭栏……天地的热闹散去了,只剩下他了,一个人,任听风啸。

所以,我故意要选择冬天去看西湖,故意在下雪的时候适时出现。为的是不早不晚的那份孤独,为的是断桥上残雪那悲怆而喜悦的美,也为的是没有早一步,亦没有晚一步。

天地散去了华丽的同时,必把一颗内敛慈悲的心相赠。有时候,冬天要必然的长,春天要必须的短……那过不完的冬天终于过完时,才会有春花爆开赴死一样的烈烈,才会在盛开之际忽然潸然泪下。

就像突然站在断桥边,一个人发着前世今生的呆。不想说什么,更不用说什么。语言有时多余得让人生厌,连爱情都成为多余之物时,人生是透的、亮的,也是凉的、空的。

断桥的风有些空旷的寂。吹在脸上,恰当的好。这种凉是必然的湿润,如与眼泪重逢,彼此确认,是彼此的同谋。

杭州城的好处在于它的水气和妖气,而西湖赠与了这个城市的灵魂。而断桥,给了它别有的气息和味道,断桥残雪,则是这个城市灵魂的灵魂、味道的味道。

“从北方到南方,几千公里来看一场雪,值吗?”有人问我。

“懂了就值了。”

很多年前,如张岱一样,匆匆看过一眼断桥残雪,嫌天气冷,跑着跳着就回温暖的酒店了。

如今,嫌它不够冷。可以再冷一些,可以风再大一些——只有经历过人生的种种伤害、挫折、误解、中伤,你才知道,有的时候,人生得有这些必要的逆境。就像二十年后再返西湖的张岱,西湖不是当年的西湖,张岱亦不是当年的张岱。你不是从前的你,我亦不是从前的我。

断桥,残雪。这是怎样清冷的组合?有着刀斧刻的蚀骨之感。只有这断和残相辅相成,只有雪成为它们的桥梁。这四个字,一眼看去就孤绝;这四个字,念上去就凉滑滑。

黄昏时分,我坐在断桥边吹风。这是早春,这是二月。一个72岁的老女人在断桥边唱越剧。越剧此时的婀娜都显得那样寂寥。她唱的什么,那重要吗?重要的是,和断桥残雪四个字呼应在一起,和72岁的年龄呼应在了一起。她穿了高跟鞋,蕾丝的裙子,口红涂得有些重,耳朵和手上全是金。那金有着亮烈的悲,越剧在清寒的早春唱得人心酸不已。那分明已经苍老的声音,那分明的薄凉与料峭,阵阵扑面。

天暗下来,黑下来,风吹得更烈一些了。那雪扑到脸上,哦,是有些冰凉。这孤寂无人分享。最亲密的爱人亦不能——有的时候,越是亲密,只能分享甜蜜,因为你爱,因为你怕失去。

孤寂的完美其实是一个人站在断桥上,凭栏听雪。天黑了,只能听雪。

听雪比看雪更要意境深美。好多年了,孤独持续。莲心太妖娆,莲叶太枝蔓……有谁懂它呢?越是干净的东西越是深邃,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要命。只有这雪、这风、这亲爱的断桥,在此时,在此刻,与她,相依为命。

亲人似的亲,不偏不倚的亲,不动声色的空寂,应该有些泪水吗?应该。可是,没有。就这样安静地站在断桥上,一千年前的断桥,白素贞断了心的断桥。很多故事的断桥上,以为会有很多思绪,其实没有,什么也没有。

唱一段《断桥》吧。背后好像传来声音。回过头去,却没有人。是神灵的旨意吗?——娘子,官人……你妻不是凡间女,妻本峨嵋一蛇仙。再唱:“纵然是异类我待你的深情非浅。”

如若是情爱的孤独,到底是小孤独。最深最厚的孤独便是这午夜断桥上听残雪。一个人,与天地共孤寂。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一个人在此时,就有多么地孤独。可是,这孤独是一场最美的盛宴,不要让人懂,不要慈悲。只有此时此刻,与天地缠绵在一起,醉了,或者死了,都是欣慰。

那高不可攀的孤独,张岱在国破山河在时懂得了,在万千繁华散去时知道了。重到西湖看雪时他曾经涕泪而下,感慨西湖残了破了旧了……其实是他心里的河山碎了。

就像我千里万里来到断桥边,只是为了一种物质相遇。这种物质,蓄谋太久了,潜伏太久了。它寻找着我,我寻找着它。

人海之中,光阴之漩涡中,猛然打捞出来——那一把老绿,可以暗泣,可以微笑,亦可以不动声色。可是,内心狂澜汹涌——断桥,你一定知道我心里早就是断壁残垣,一定知道我为和你一样,貌似如花春水,心如枯木难春。所以,我们一起盼望这一场雪,安静而冰凉地来,来镇压我们思念孤独的心情。

雪,你来,雪,你来!

你来便知,这长长的人生,长的是孤独,短的是欢颜。你来便知,人生最要紧的时候需要凭栏听雪、任听风啸。

上一篇古诗文手抄报

下一篇智能家电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