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文手抄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文手抄报范文1
关键词:古诗文的积累;运用;提高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
学校的读书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校园里,随处可见同学们不是在品名著,就是在赏诗词,课间还不时谈论着三国水浒中的人物,看着他们高涨的读书热情,做老师的当然是最欣慰的。在他们积累语言的同时,也是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背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不也领悟到"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道理吗?记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也可以感受到志士仁人那种先公后私、忧国忧民的情怀吗?诵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能不受到诗人那种热爱母亲的深情的感染熏陶吗?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少年儿童珍贵的精神营养品。她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得入情入理,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浅薄。积累古诗词可以让孩子们继承中华文化遗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积累古诗词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体会情感,提高欣赏能力。
古诗词的积累一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重要载体,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 二是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古典诗文里面有很多我们文化思想的精髓,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内涵,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却思想单纯、生活单调,正缺少这种文化底蕴, 从诗文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用古诗文的精华来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使民族文化世世代代都能散发浓郁的芬芳。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但在现实的教材中,古诗学习内容还是非常之少,每学期只有2-3首的内容安排,古诗教学时间也有限。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的积累以及如何积累显得异常重要。
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积累、运用古诗文的能力,我们不仅需要紧抓语文课堂教学,还要以多种形式进行积累,更要以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运用古诗文。我校以校读书节活动为契机,从以下方面强化古诗词积累:
一、以多种形式进行积累
(1)“古诗考级”是读书节的传统活动,一到十二级的级别设置考虑到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一到八级是普及型,九到十二级是提高型,不仅让学生直面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从量上得到了积累。
(2)一周诵、背一首诗 ,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的时间,把“课前一首歌”和“课前一首诗”相结合。
(3)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校利用一切机会创设情境引入古诗,楼梯间、走廊内、校园墙壁上,到处是经典的古诗词,让学生自见情趣,见花赏花,见月赏月。
二、以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表现、运用古诗文
(1)“现场画诗”学生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形象地将诗意、寓意或主题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相映成趣,使古诗更有生命力和普及性。
(2)用“一诗一画”的形式编辑自己的“古诗集”。每年的读书节都有展示活动,把学生的积累展示出来供大家学习。
(3)以古诗词积累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累古诗词的积极性,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内容丰富,每一张手抄报都反映了同学们对古诗词的热爱,积累了文化底蕴。
(4)勤于动笔,摘抄是积累的重要手段;背诵是学生积累的良好办法。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古诗文积累也是如此,积累的多了,熟了才能生巧。例如,谈到友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出现在了同学们的文章里;写到春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然跃上纸面。
古诗文手抄报范文2
关键词:教学研究;古诗文诵读;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43-01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诵读古诗文经典的关键是动之以趣、晓之以情、践之以行。
一、课堂上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
1、自主式。有些古诗词的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和明白古诗词意思,我就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练习读、独立思考、小组或同桌互相交流,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之初,先带领学生朗读一些喜闻乐见,脍炙人口,而且大部分都是孩子幼儿时期读过的。如:《咏鹅》、《悯农》、《静夜思》等,使学生感到学习古诗并不很难,以免产生学习古诗的畏难情绪。
2、诵读式。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一些新接触的小诗文,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理解诗句,先让学生自由而大声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把诗句的字音读准,读到琅琅上口,例如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我采用“三读”的阅读方法,一是读通。读通就是准确认读,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畅;二是读懂。读懂就是通过自学讨论了解大意;三是读好。读好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带着感情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古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诵读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一方面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另一方面会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古诗文内在的情感产生共鸣。
3、直观式。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对于直观的事物学生既容易理解也容易记住。所以在学习有一定难度的古诗文时,可以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古诗词由于时空跨度大,意蕴深沉,语言又精炼含蓄,这些都能给学生读懂诗文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古诗词教学我较重视创造直观。直观的手段有:形象的板书、挂图、实物、录音、录像及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在教学李白的《夜宿山寺》时,我就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种幽深、神秘的情境――和学生一起乘坐时间飞船,穿过时空隧道,似乎我们进入到久远的唐朝,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我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很快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引发了他们学的内驱力。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我创设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了李白诗的豪放飘逸的风格,陶醉于清新明快的意境中。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
(一)开展诗文游戏。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学习积累古诗文融入游戏活动中,不仅极大地调动起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积累了古诗文。经常进行的有:①古诗文接龙。即先出示要求,例如,背诵唐代诗人写的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文,或是背诵送别诗,或是出示诗人的名字,要求学生背诵他的诗等等,学生按要求接背。②对诗。一个学生背诵一首诗中的一句,指名另一人接着背诵出这首诗,背出者胜一步,可接着自己出一句,让其他学生继续背。③古诗、成语配对。很多古诗诗句涵义与成语涵义一致,让学生将诗句与成语配对,看谁配得多。
(二)“古诗文创新活动”初步尝试。我班开展了“据诗作画”的动手做创新体验活动。如:古诗文中有很多像《暮江吟》、《江畔独步寻花》、《望天门山》、《山居秋暝》等写景名篇,我和美术老师就组织“为古诗文配画”的活动,并举办了“庆六一古诗文配画”特色画展。另外,还举行手抄报比赛。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在孩子们的精心设计下诞生。
(三)举办“古诗文诵读夏令营”。暑假时间较长,孩子们的闲暇时间相对集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举办“古诗文夏令营”,以参观家乡名胜古迹,游览祖国壮丽河山,来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背诵复习古诗文。面对飞奔直泻,气势磅礴的石人山珍珠潭瀑布时,孩子们脱口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面对水域辽阔,波光粼粼,供家乡平顶山市几十万人口用水的平西湖时,学生们满怀激情地吟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离开妈妈几天后,学生们想家了,有些学生就情不自禁、深情地背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样的活动,学生既诵读了古诗文,还陶冶了情操,一举多得。
三、创设古诗文诵读氛围,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
古诗文手抄报范文3
关键词: 古诗文 语文素养 提高方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不少的名家大师都曾论证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能使人聪慧,能使人视野开阔,尤其是多读古今贤文、经典名著,对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有积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根基,而古诗文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瑰宝。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乎与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相似。几千年来,“四书五经”及后来的唐诗宋词等被国人奉为经典,成为读书人必读的书。
小学生正处在黄金记忆阶段,记忆能力好,多诵读古诗文,弘扬古诗文,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极其重要的。笔者曾到佛山参加一个古诗文研讨会,其中佛山市教研中心的语文教研员说到对小时候背诵的《岳阳楼记》至今还过目不忘,这都是得益于小时候经常诵读。由此可见,小时候多读古诗文会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他现场朗诵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等段落,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2]和“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3]。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课堂内外,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将古诗文融入其中,设计生动的诵读课堂和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扎实开展古诗文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古诗文在小学语中的呈现。古诗文贯穿在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科书里,渗透在教科书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使学生感到古诗文这中华传统文化无处不在,随着语文改革的推进,不断受到古诗文的浸染熏陶。在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呈现方式,主要有这几种。(1)专题。如,“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国的古典名著”、“轻叩诗歌的大门”等。(2)识字课。如,三字经、对子歌、谚语、歇后语等。(3)课文。这是教科书的主体,如,古代诗词、古代寓言、古典名著、神话传说等。(4)“语文园地”和“回顾·拓展”。其中在“日积月累”这一栏目,有古诗词名句、楹联、谜语、谚语、歇后语。(5)“综合性学习”。如《孔子拜师》《开天地》等。
2.“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不仅反映了学习的方法,还反映了学习内容的广泛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以开放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古诗文,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语文教材里的古诗文,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古诗文的特点是: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这些都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和学习。在古诗教学中,我的教学环节一般是:一知诗(词、文)人,明题意;二是知诗句,明诗意;三是想意境,悟诗情。在教学方法中,以诵读为主。通过诵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古诗文的意思,在诵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讲授诗词教学中,我按照上述的环节让学生先进行诵读,然后分小组共同理解诗句含义,探究诗词人的思想感情;再进行全班交流分享,充分给予他们机会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进行讲解指导,让他们对古诗的理解更加透彻。如《绝句》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4]这句诗,开始时学生还是较难理解的,主要是诗句跨越的时间太长了,但通过教师的讲解,他们较快掌握这句诗的含义。古诗文中的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虽是较难读和理解,但通过示范和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学生在多诵读的基础上较快理解了文言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学弈》这则小古文中教学中,开始时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毕竟小学生接触文言文还不多,但通过多读多讲之后,教师对较难理解的语句都能理解了。如“思援弓缴而射之”[5]这句,刚开始时,学生根本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老师的讲解和诵读之后,他们都理解了。古诗文就是通过多读多诵多背,在诵读中提高了学生的的诵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3.编写《香洲四小学生阅读之星成长评价手册》,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为把这校本教材编好,我组织了相关教师对入选手册的古诗文进行筛选和审定,最后我们把《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的75首古诗收录进去,另外我们还筛选了25首古诗文作为补充。这些古诗文,我们要求学生能诵能背,并由家长和老师进行评价,在早读和午读时学生都可以进行读背。利用早读时间多读多背,以此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二、举办精彩纷呈古诗文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使古诗文活动开展得更好,我按学校的教学安排举办精彩纷呈古诗文系列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建立班级古诗文图书角。在班级图书角现在图书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把在家中已看过的古诗文,按自愿的原则,捐献给班级,以便学生看到更多的古诗文书籍。即一种思想加上另一种思想,大于两种思想。每人都捐献一本书,全班每人就能多看几十本书。使学生从小就浸润在古诗文的传统文化中,既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2.选编“小古文诵读100篇”作为早读教材。通过开展“读一读,赛一赛,讲一讲”等方式,加强早读早背,熟读背诵加以积累,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底色。这些小古文都是有趣生动富有深刻含义的名篇,有成语故事,有寓言、有童话等,其中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狐狸和乌鸦等。学生在读到《鸦狐》这篇小古文时,都觉得很有启发意义,其原因一是狐狸很会恭维,二乌鸦很蠢,不动脑筋就相信狐狸的鬼话。整个故事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一个深刻的道理:甜言须防是饵。甜言蜜语会使人麻痹,容易上当,最终酿成大错。乌鸦上当受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多读小古文100篇,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是非曲直辨别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3.固定阅读时段。在每周的阅读课中,我都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且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成长。我通常让学生自由阅读、阅读交流、阅读汇报等。在读书方法与规律上作具体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对古诗文进行粗读与精读,使他们读起书来更有方法,效果更好。
4.设置古诗文课间铃。学校本学期设置古诗文课间铃,使学生在课间时间在学校哪个角落都充分感受到古诗文的文化氛围,如《满江红》、《清明》等。在这潜移默化的古诗文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
5.开展古诗文手抄报和古诗词作家卡片比赛。从学生交上来的古诗文手抄报和古诗词作家卡片比赛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古诗文和古诗词作家卡片图文并茂,字体清晰有笔锋,如学生张璐璐所做的古诗词作家卡有李白、白居易、欧阳修和韩愈,生动传神,对人物作品特点解析到位,评委们都觉得做得很好。这样的比赛,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编审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6.举办古诗文征文比赛。在征文比赛中,学生积极参与,参赛征文质量高,很多学生的作品通过日常学习古诗文的生动例子说明从小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性。在学校评比后,我还选送了一些参加区级评比,很多的征文同样也在区级获奖。
7.举办诗歌原创大赛和诗歌硬笔书法大赛。诗歌原创大赛,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古诗文之后,自己也写几首诗,要求学生写出来的诗不一定很好,但都要原创。对于写得好的诗歌,我还请音乐老师把诗谱成歌曲,让学生用我歌唱我诗,从而激发学生写诗歌的兴趣。而诗歌硬笔书法比赛,主要是锻炼学生书写规范字的能力,在写字中学生进一步深化了对古诗词的理解。
8.开展以“诵读经典古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如在“元旦”、“六一”联欢会上,学生表演了相声、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形式多样,将平时的读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景化,让师生用心灵感悟经典、美文的魅力。高年级的同学进行课本剧表演。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理解、整合,再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无疑是再创作,从而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古诗文的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古诗内容丰富,丰厚博大,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古诗文,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J].教育部制订,2001,7.
[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J].教育部制订,2012,1.
古诗文手抄报范文4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诵读内容:
《溪居》等7篇古诗文
《论语》《大学》《老子》中精选片段
《山海经》中神话故事
四、教学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五、教学措施
1、每天利用午间活动时间、集会、路队诵读形成常规,选自觉诵读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每周两节阅读课时间,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诗经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可在教室中张贴一些学生的古诗文书法作品;在黑板的一角开辟“每周一诗”且定期更换;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凡此种种,旨在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班级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随时受到传统诗文的熏陶和感染……
4、不进行严格的考核。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激励争优。
5、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评价卡分别由“教师、家长、小组、自评”四部分组成,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6、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五、教学评价
古诗文手抄报范文5
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是近年来学校开展课外读书活动的一大亮点。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我校开展了“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中华诗文的诵读活动,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渐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学生的高远智慧、优秀品格和爱国情操。
近两年,我一直处在语文教学的低年级学段。低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知识储备量少,但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圈,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理解能力。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强,认知欲望也比较强烈。因此,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的训练十分重要。
然而,古诗文诵读的状况在农村小学不容乐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学习古诗文没有多大兴趣,由于古诗理解相对较难,大多数学生对古诗产生了“望而生畏”的心理,甚至有的教师认知也很片面,部分教师的古诗文教学也只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特别是低年级,古诗文浅显,考试所占比例也较少,更是被教师、学生所忽略了。古诗文是高度浓缩的精华,语言十分润泽,想象空间更是无比广阔。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就要从低年级抓起,让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能“出口成章”。因此,农村小学低年级古诗文诵读十分必要。
一、b读方式的多样化
1.营造课前诵读的良好氛围。每节语文课课前3~5分钟的时间,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古诗文,并且营造一个轻松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毫无诵读压力的状态下进行诵读,从而对古诗文产生浓厚兴趣。诵读篇目由浅入深,由易入难,逐渐深入,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水平。
2.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师生共同探讨。学生自谈对古诗文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加强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的诵读情况和诵读理解水平。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更要具备一双发现亮点的眼睛,对学生的闪光处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不足之处适当给出指导。让学生在这种合作交流的气氛中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爱读古诗文,愿意思考古诗文,体会到古诗文诵读的快乐。
3.家校紧密联系,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诵读中来。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指望孩子能学得更多,学得更好,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很多家长自身知识水平不够,无法帮助孩子解疑释惑,也缺乏耐心。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宣传诵读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低年级阶段是诵读的黄金时光,督促孩子,帮助孩子养成爱读诗、多读诗的好习惯。
4.举办古诗文诵读的活动,快乐诵读。利用竞赛、绘画、手抄报、抄录等简单的方式增加诵读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到古诗文诵读中来。改变古诗文诵读的枯燥性,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奖励机制十分有效。教师在表扬的语言上,也可以充分利用已学过的古诗句正面引导,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到快乐的无穷。
二、让诵读延伸
学生诵读古诗文对于积累语文基本常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古诗文诵读走入低年级语文课堂,校园里时时传来朗朗的诵读声,对学生的思想情操、文学造诣都很有益。
1.古诗文诵读有益于引起人的心智活动。例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话很容易引起农村孩子的共鸣,许多农村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对于父母的思念,父母临走前的依依不舍正如诗句所写。
2.古诗文诵读有益于班级环境的布置,形成班级凝聚力。为了让学生在班级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喜欢上诵读,我十分重视班级的布置,让班级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黑板上专门留了一块“每周一诗”版块,动员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古诗文书放到班级图书角,学生也可以自己抄写喜欢的古诗贴在班级“比一比”专栏。在古诗文诵读中,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在诵读氛围中形成班级特色,学生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3.陶冶学生的情操。班里设有“每周一诗”版块,根据低年级水平推荐了相关篇目。并且结合传统节日、时令等定好篇目,例如清明前后推荐了《寒食》《清明》等相关篇目,让学生在古诗的诵读中不仅增加了古诗的储备,也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典故,并且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4.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高语文素养。低年级孩子的阅读能力有限,拿到短文片段不知所云是何。农村的孩子,课外阅读书相对又比较少,古诗文诵读的开展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平常的口语交际中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三、拓展古诗文诵读空间
1.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诗情画意。例如,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带领着学生到田野、山坡寻找诗的足迹。金黄的油菜花间有几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学生自然会想起“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看见河边的垂柳吐出新芽,也会联想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学古诗,编故事。根据故事内容,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编故事。例如《游子吟》,学生自编自创,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不仅有利于学生古诗文诵读,对低年级学生说话也是很好的练习。
古诗文手抄报范文6
我国古典诗文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心性形式、审美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是我们民族母语的精美之本,是我们民族文字运用的典范。让学生诵读大量的古诗文,既可以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又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启迪智慧,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 搞好古诗文教学不仅使终身受益,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说是利在当今、功在千秋。因此不能把它看作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不管学校组织与否、检查与否,都应该扎扎实实坚持下去。国家总督学柳斌早些年就讲过,素质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激励和帮助完成大纲推荐的背诵任务,并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那么如何才能搞好古诗文的诵读教学呢?
一、扫除生字语音障碍是诵读前提
古典诗文由于时代久远和语言的发展变化,再有学生的识字数量局限,其中难免会有生僻字或者异读字(如古音异读、破音异读、通假异读等),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照注解和查找工具书,读准这些字音,扫除语音障碍,在此基础上进行通篇诵读。很难说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频繁出现语音错误是成功的诵读,它只能遗笑大方,影响学生对文意的正确理解,其效果自不待言。
二、理解语意读准句读是诵读的基础
古诗文由于语言习惯的差异、语法功能的不同,它表现在词语形式、句式特点上跟现代汉语往往有较大差异。不注意或者说不理解这些特点肯定会出现诵读错误。如“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中 的“形成”就 不 能理解为现在的一个合成词,否则连读必误;正确的读法应是在“形”和 “成”之间来个停顿,因为“形”前面有定语“鼎足”,所以 “形”应为“形势”之意,是名词。理解了这些,就读准了句读,为整个诵读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这些主要表现在古文的诵读上,古诗词则不容易出现这样的麻烦。
三、注意虚词,把握语气,找准韵脚,理解层次,读出节奏是诵读的关键
诵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在诵读时通过对诗文语言的把握,读出诗文内在的韵味含义思想情感,增强语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句间虚词、句末语气词。如在诵读“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而歌》)时,我们仔细玩味“之”“而”这两个虚词,可以品读出作者抒发的那种怀才不遇的悠远而深长、慷慨而悲凉充斥天地的伤感思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节“梦游”的主体部分,开始两句承上启下过渡,接下几组句子中的“溪、啼、梯、鸡”押韵;接着两句也是过渡句,下面四小句中“泉、巅、烟”又押韵 ,再下面连续三组句子中“摧、开、台”为一个韵部,结尾两组句子中的“下、麻”也是同一个韵部。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这一节划整为零分为作者梦游的四个层次,内容上正好是作者梦游天姥山的全过程。在诵读时就可以读出诗段内在层次和节奏,品味出作者憎恶黑暗现实、追求美好理想思想感情,易记易背,反过来促进对整体诗文的理解和品味。
另外五言诗的大体以“二、二、一”为主体的节奏和七言诗的大体以“二、二、二、一”为主体的节奏(其它类型都是结合诗句在此基础上的变化)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诵读诗文。了解古代跟诗文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也有利于我们对诗文的理解诵读,诵读理解。
四、良好的诵读习惯是诗文诵读教学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很显然,诗文诵读不能仅仅靠知道诗文诵读的几点内在的规律和方法就万事大吉,更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那就是在了解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有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的良好诵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