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做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做课件

学做课件范文1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工作过程 教学做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统一和高度融合,以实现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其主要内涵体现在“做中学”与“学中做”两个层面。

2 数控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改革必要性

多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习惯向学历教育看齐,各类职业院校在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会出现了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不知道用在哪里,如何用;到了实践的时候理论知识又忘记了,教学效果不佳。传统的教育思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要求。数控技术教学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因此必须转变传统思路,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做”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因而职业教育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是非常必要的。

3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课程体系的重构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要将要将原先陈旧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体系改革首先是知识结构内容的改革,遵循理论课程体系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增加与专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的课程。尤其是对数控机床、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Master Cam等专业核心课程应与专业紧密型合作企业进行深入讨论,共同设计。同时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区域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变化,使培养的数控技术应用人才更加符合企业人才需求,我院每年进行专业调研,并根据企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其较好地贴近了毕业生岗位的需求实际。

3.2 学习情境的设计

学习情境是教学过程方案的设计,要将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需要教师对学院条件、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我院数控专业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即每门课程拥有一名课程负责人和多名任课教师,他们成为该课程的教学团队。一起承担课程的教学设计、改革和教学。比如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这门课程,课程负责人带领团队重点要解决三个环节的内容:(1)教:设计并制定 “教学做”一体化实施的教材、教具及课件等。(2)学:设计并制定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做”一体化实习对象、设备、工具、材料等。能够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借助这些载体让师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边学边练过程中学会专业技能。(3)做:联系专业紧密型合作企业,制定要有适合“教学做”一体化实施的专业对口的实习产品,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这门课程设置的综合零件即为紧密型合作企业的真实产品。通过真实产品的加工,来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

在教学做的过程中,要制定一套“教学做”一体化相适应的考核模式,在教学中实行过程化考核。期末考核可以是校内考核,也可以是上级主管部门劳动技能鉴定专家组考核,按比例计入综合成绩。如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要求通过数控车中级工考核,而“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这门课要求通过加工中心装调与维修中级工考核。

3.3 教学方法的改进

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要想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数控专业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的已经不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我院数控专业进行课程责任人制度后,课程的教学归课程团队负责。在每周的交流学习时间里,团队常常就某课程的教法学法进行讨论,交流经验,真正将现在常用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演示法、发现法、实验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恰如其分地应用于课程合适的部分,不生搬硬套、墨守成规,而是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3.4 “双师”队伍的建设

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数控专业的教师则要求更高,由于数控机床有不同厂家的数控系统,即便同一厂家生产的系统,其版本不同编程加工、调试维修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而要求从事数控技术教学的专职教师,应该达到“双师型”标准,在操作技术水平上,至少应该达到数控高级工技术等级或技师等级,至少能熟练操作两种以上的数控机床。要达到这一目标,我院制定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和保障措施,保证数控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技能水平的提高。

4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院数控技术专业从2009年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师资建设等方面取的了长足进步。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加理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显著提高。学院为鼓励和规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详细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的教学考核制度、专业建设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等。

5 结束语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涉及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和管理等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在探索和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完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方案[J].科技信息,2008(1):198-200.

学做课件范文2

关键词:空间制作;课程建设;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8-0182-02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Course of The World University City Space

WEI Juan

(Jiangsu Polytechnic of Finance & Economics, Huai’an 223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spatial teaching content determination, teaching process and learning process, teaching space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on the world university city space manufacture "the curriculum,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world university city space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of the students provided the technical guidance and help.

Key words: space making;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teaching plan

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流行的一种辅助教学活动,网络空间教学以其先进性、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将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手段[1]。我校引进该项目两年来,学生的使用情况还不是很理想,制作一个兼顾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世界大学城空间 ,是每个想做个世界大学城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探索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和设计的学生提供一些技术的指导和支持,开设了《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这门全校公共选修课,以帮助学生实现了解空间,用好空间的目的。

《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课程建设是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开展的。对课程建设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研究:一、空间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二、《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课程建设。

1 理论研究

空间教学的主要是利用大学城空间平台组织课程的教育教学的过程[2]。并将大学城空间课程建设的思路分为上课前上课中和上课后三个部分。

1.1 空间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职业资格标准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构建空间课程的教学内容。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课程新技术的发展[3]。空间课程内容将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以学生认知的规律出发。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对空间内容进行设计。空间教学是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课程。空间课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实施空间课程整体设计。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4]。

1.2 教学过程

遵循空间课程教学规律,构建空间课程建设内容。空间课程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生认知学习的规律,构建空间课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

(1)课前,建设和完善各种教学资源。第一步,分解课程内容,建立课程的知识点库,第二步,分解真实项目,结合专业技能检查,建立课程的“技能库”,第三部,分解真实项目,建立课程的“教学案例库”,第四步,建立和录制课程重点难点视频库,第五步,根据真实项目,将“知识点库中相关的内容融入”教学案例库“,形成教案。并将内容上传至空间平台,以供学生学习。

(2)课中,以教案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组织引导。第一步,引入任务,教师进行案例演示,第二步知识点讲解。第三部,学生进行案例模仿。第四步进行课堂检测,最后进行课堂小结。

(3)课后,学生形成学习小组,使用技能库安排学生技能训练,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每一次的技能训练结果进行考评。

1.3 学习过程

在《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学习过程中,采取独立学习模式,分层次教学模式和协作式教学模式。

(1)独立学习。再进行教学之前,空间课程电子教案,课件,微课等资源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进行独立探索。独立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同学自主学习老师课前提供课堂ppt,相关的教学视频,教学资料。以便学生进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独立学习是学生需要学生主动地去学,这是教师无法代替的。学生自己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问题。

(2)分层次学习。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在准备大学城空间资源时,在每个教学资源都分不同层次的进行设置。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自己的水平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从易到难,逐渐掌握教学内容,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3)协作式学习模式。大学城空间的制作是项开放式的课程。是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课程。美化与制作网页是项费时的工作。完成一个较好的空间需要掌握较多工具。所以空间的制作与美化强调一个协作式学习模式[5]。如果有几位同学一起协作,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专长,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工具进行分工,再相互学习,开阔思维的空间。可以大大缩短制作时间,师生通过“互动交流平台”可在课内课外进行多维互动,共同解疑,共同进步。

2 《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空间课程建设

2.1 使用现状

《世界大学城空间制作》针对全院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学开设的。通过调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100个同学的大学城空间发现:有35%的同学初步美化了空间,40%的同学稍微修改了空间,25%的同学空间基本没有任何的设置,80%的学生只有在完成作业时,才会打开大学城空间,20%的学生使用不熟悉,甚至找不到更改用户名和密码的地方,也不会美化空间,不知道如果向空间上传文章和视频。而大学城空间丰富的课程资源,在线学习,留言互动等资料使用的更少。

2.2 情境设置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课程。本门课程主要以制作和设计学生的世界大学城空间为主要任务。利用dreamweaver、Photoshop、bannermaker等网页制作工具,来美化空间的能力,对文字,图像等对媒体素材进行编辑,掌握空间制作的全过程,提高同学们对空间的美感和技术水平,并能熟练的制作出有专业水准的大学城空间。以此确定学生的使用现状确定了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1)利用空间资源展开学习。人脉管理,提交作业,开展讨论,参加在线自测,在线考试,收集学习资料

(2)课程栏目设置。主要目的使同学们熟悉栏目设置,通信管理,导航设置,文章、视频管理,发表微博。等基本栏目的设置。

(3)能够使用软件快速的制作简单flash,为自己的空间制作出漂亮的flash。

(4)Photoshop软件的学习,通过这一软件的学习,了解色彩的基本理论,空间的配色方案,空间配色的方法,以及空间布局的注意点。以及按照需求处理图片,得到需要的效果。

(5)用Dreamweaver实现网页的编辑。用dreamwear实现编辑文本,插入图片,表格布局。以及将编好的网页迁移的大学城空间中。

(6)Html语言的学习,常用标签的常用属性,如body,div,img,table等,世界大学城首页代码中用得较多的标签分析。

(7)使用JavaScript设计大学城空间动态效果。JavaScript编程初步,查看世界大学城空间的JavaScript应用,体会JavaScript代码写在哪?在空间里添加JavaScript应用。

2.3 内容设置

学生的使用现状确定了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确定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对具体的每一个情境进行细化:

最后对具体的情景建立课程的知识点库,结合专业技能检查,建立课程的“技能库”,建立课程的“教学案例库”,建立和录制课程重点难点视频库,将“知识点库中相关的内容融入”教学案例库“,最终形成教案。

2.4 课程考核

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教师利用空间进行教学、考勤、布置作业并批改作业。基本要求学生的大学城空间中需要有适合的图片,flash,表格。能上传文章和视频等内容。依据学生的空间的功能和美观,空间的创新程度为主,以学生空间的文章、话题讨论。留言、等信息的给学生评价。

完成个人的大学城空间的制作。学生可以通过群组交流学习体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悦。除在课堂直接进行汇报之外,还可翻转汇报过程.学生在课余将自己汇报过程进行录像。上传至网络平台.老师和同学在观看完汇报视频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评价。教师和同学可以通过留言板进行对学习结果评价。

参考文献:

[1]周漫沈,王海妹.世界大学城――信息化空间教育教学新模式[J].科技风,2013(16).

[2]于莉.云计算辅助教学应用案例――“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网站[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1(1).

[3] 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2).

学做课件范文3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1、 创设情境,激励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如在教《庐山云雾》这篇课文时,我运用录像和电脑课件,创设出庐山云雾瞬息万变、多情多彩、奥秘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展示给学生欣赏。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对庐山云雾,这半是仙境,半是人间的美景,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又用妙乐唤起学生美的体验,设计各种巧练,品味美的意蕴。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在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庐山云雾之美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整堂课气氛活跃。朗读课文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语言积累水道渠成,达到了优化的效果。

2、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学做课件范文4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课堂;作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9-0028-02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成为教学的辅助,课堂上也多了许多新鲜元素。多媒体课件也成为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新亮点。那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呢?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适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并茂,声音、动画俱全的特点,很容易吸引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把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有情有景,有声有影,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在教授小学年级语文《风娃娃》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让“风娃娃”成为动画中的主角,让学生像看动画片一样随着“风娃娃”走进课文,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而在教授三年级语文《可贵的沉默》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说一说平时父母的付出,但学生普遍觉得没有什么可感动的。而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父母在校外接送学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配上音乐《感恩的心》,好多学生都哭了,正是多媒体课件的适当运用,触动了学生,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可见,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节课40分钟,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的适当应用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课堂上好多知识点的引入可以通过播放课件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乐于探究,参与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讲授“三角形面积”一课时,通过课件动画演示:如何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探讨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样的联系,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的参与度极高,而且学习氛围轻松愉快,教学难点一下子就变成了吸引学生的亮点。这就是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所带来的优点。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直观性,解决教学中枯燥无味的知识点

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性,可以把无声的枯燥的教学内容变成形象、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使课堂变得趣味十足。如:在教小学三年级科学《种子变成了幼苗》一课中,种子是如何变成幼苗的,如果让学生们观察实物需要很长时间与耐心,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种子变成幼苗的过程制作成动画播放出来,学生们在分秒之中就了解种子是如何变成幼苗的,形象直观,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一课中还涉及“光合作用”,对于这个知识点如果只用语言来描述,学生很难理解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绿色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光合作用“是怎么回事。可见,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可以变得生动有趣,这也是吸引学生学习的关键。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功能,打开学生们的视野

学做课件范文5

关键词: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

食品理化检验在企业实际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食品产品研发、原料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是食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质量监督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理化检验是企业检验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核心部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高水平的食品理化检验技能,以适应行业岗位发展的需求,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问题。近几年,笔者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构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在学生完成化学基础、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本课程向学生介绍食品理化检验的任务与要求、基本程序、主要方法及相关标准,培养学生掌握现代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熟悉食品相关标准,具有高水平的食品检验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一门以技能培养为主,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组按照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食品企业合作进行课程的开发,遵循如下思路进行课程的设计:

1.以食品理化检验岗位工作过程分析为基础,根据食品企业的发展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开发课程,以岗位技能性知识为主,适度够用的原理与概念为辅,主要解决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问题。

2.我国食品检验的方法、使用的仪器、结果评价已经标准化,并成为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考核标准,所以,国家食品检验工的考试大纲应成为选取课程内容的参照,并将食品检验技能鉴定纳入课程考核。

3.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不同样品的相同项目检验技术具有的相同性,应成为课程教学设计的依据。

4.企业产品的简单性和食品种类繁杂,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全面系统和高度真实所要针对解决的问题。

5.将专业综合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语言表达等职业素质的培养纳入课程教学内容。

6.根据课程技能性强的特点,采用全开放的方式进行教学。既要安排有教、学、做一体的单元项目教学训练,也要有以产品典型检验项目为主的技能综合训练,还要通过食品检验技术综合训练和顶岗实习等后续课程,集成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1.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发挥实践活动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本课程教学目标决定了本课程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检验岗位工作要求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必须熟练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技能,从而决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必须要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理论与实践互相交融,互相交叉,充分发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的主导作用。

本课程已开发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的训练项目近50项,技能训练的时间已占课程教学时间的60%以上,加上理化检验技能综合训练,本课程的总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已超过70%。

2.真实检验任务驱动,工学一致。结合广东省食品和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实际情况,参考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精心选择代表目前食品常规检验技术,又将当前食品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真实检测任务引入课程教学,使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相同,学生学习如在岗位工作、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直通,工学高度一致。

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的重心从教师移向学生,着重于学生如何“学得到,学得好”,将学生从单一的听课中释放出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做”一体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分离、将实践作为理论教学延伸的观念,突出理论与实践的互相交融,将教师的角色从“指挥”转变为“指导”,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讨实践,教与学双向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做一体化”的具体实施

本课程教学任务全部实施了“教、学、做一体”和课室、实训室一体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检验任务带到多功能实训室,边讲解边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重复进行操作训练。面向学生开放实训室,并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或企业员工培训,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从而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工作任务和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食品企业专家意见和企业发展需要,我们对食品检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了分析,选择有实用性、普遍性、代表性的食品检验任务作为教学内容,以糕点面包、乳及乳制品、调味品、啤酒及软饮料、罐头食品、粮油及其制品等典型食品为载体,以国家标准中常规的理化检验技术为重点,充分体现“学习”和“工作”的一体化。由于食品与农产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食品理化检验的应用技术、方法、标准更新快,周期短,为了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以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提高创新意识和增强竞争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注视学科前沿的发展,及时地将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引入教学。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每次课的“教、学、做一体化”方案,合理安排时间,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统筹安排教学。

2.教学组织与方法的灵活多样。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与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如:

(1)“课堂、实训室一体”的现场教学法。我们采用了操作示范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现场教学,实行“教即做,学亦做”的教学方式,具有教学直观、师生互动性强、学生学习自主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规范了学生的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

(2)项目导入、启发引导教学法。根据食品样品种类繁多,要求的检验项目各不相同,相同的检验项目有不同的检验方法,不同的样品也具有很多相同的检验项目等特点,本课程在单元操作部分主要采用“项目导入、启发引导”的方式组织教学。如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的讲解、演示和操作,在学生掌握了该操作技能之后,我们再启发学生去思考半固态食品、液态食品、含脂肪和糖类高的食品、香精、香料等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按“教师下达检验任务(项目及样品)学生制定检验方案讨论确定方案,教师总结(理论)检验准备检验操作数据处理检验报告检验总结(问题及分析)反复训练、熟练操作”的方式进行,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减压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等水分测定方法的操作技能和适用范围。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相同检验项目不同的检验方法,而且还学会了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采取启发式的方式进行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而不是停留在“在学校做过什么,工作中就只会做什么”。

(3)师生互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引起学生对检验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注意和重视,用问题讨论式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代替传统的教师主讲。例如,在进行某个检验项目的教学时,教师不做任何讲解和演示,而是由学生分组对该项目的检测方法展开讨论,找出该方法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影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由教师根据长期在食品检测部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并归纳,并指导学生完成检验项目的操作。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而且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对要注意问题的印象,实际操作时就会有的放矢。

(4)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职业情景,将课程内容置于食品企业检验岗位的真实情境中,训练全过程严格按企业检检流程进行,学生接到检验任务(待检样品)后,严格按要求进行成分分析,认真填写《食品检验原始记录表》并进行数据处理,且根据相关标准作出产品质量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最后形成完整的《产品检验报告》。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教学过程和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吻合,使学生了解了企业检验的流程和要求,掌握了对样品和相关文件信息资料的管理方法。

(5)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训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下达检验任务,学生分组进行训练。由组长负责采集样品,每个同学独立完成从成分分析检验到报告的撰写,教师主要起指导和纠偏的作用。通过这种方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责任心、独立工作的能力。

(6)仿真教学法。对一些直观性差的检验项目或操作要求较高的仪器设备的使用,采用虚拟实验或仿真软件进行教学,化抽象为形象,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完善

(1)“教、学、做一体化”强调教师教学是以“做”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课程组通过引进企业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建立了一支精通食品检验技术与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的“双师”教学团队。本课程组现有教师11人,100%的专任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其中精通食品检验技术与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的教师8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5人。

(2)“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需要有完善的实训场所作依托。我校正在建设以实践教学为主、集科技、服务于一身的校内生产型实训中心,配置了满足教学需要的检测仪器,并安装了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安排了足够工位,完成建设后可同时容纳2个教学班级的学生进行岗位操作。该中心将按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及运作,提供完全真实的食品检测环境,完全满足本课程教学的要求。另外,本课程所在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迄今已经建立了稳定、运行良好、有保障机制的校外实习基地30多个,其中包括了食品检测权威机构、科研单位、知名企业等,为本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集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运行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本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教、学、做一体化”即在“做上教、做上学”,突出了教、学、做的同步性,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尤为重要。本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定期更新,包括电子教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和任务书、单元练习题、综合测试题等内容,为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和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方便。

四、考核形式的选择与改革

考核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我们根据课程特点,将“教、学、做、考”四者有机结合,以考促学,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理论闭卷考试形式,将技能考核纳入课程考核,选择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考核形式,建立了符合课程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具体考核评价体系见表1。

五、取得的成效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使教学目标更具体化、清晰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深受学生欢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打下了扎实的食品理化检验理论基础,具有了较强的动手能力,与微生物检验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的学习融会贯通,毕业时100%获得中级以上食品检验技能等级证书,形成了较强的专业竞争力,而且适应能力强,可以在各种食品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事检验岗位的工作。实践证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及时了解行业发展新动态,及时掌握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实训场地需要配套完善,能满足教学要求;学生应该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

参考文献:

[1] 王燕.食品检验技术(理化部分)[M].北京: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2008.

[2] 范俐.谈“教学做合一”的情境教学――高职食品微生物检

验实训教学的改革[J].福建陶研,2008,(2):23-26.

[3] 陈会琼.职业教育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改革探索[J].化工职

业技术教育,2006,(4).

学做课件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思维;教学情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庞大而精确的信息储存能力越来越显示出它无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音频、动画、特效、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的数学教学变的更生动、更有趣、更迅速,突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数学,从听、视、触等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产生极大的作用,精心设计的课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制作课件的几点体会:

一、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设计课件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课件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活跃思维,拓展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中,课件设计要考虑到学生思维的这一特点。一般来说,小学生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即使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与他们的感性经验相联系,借助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根据这样的认识,在设计课件时,就要加强多媒体直观性和交互性,使小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他们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二、多种形式结合设计课件

在有关概念教学的课件设计中,宜采用多种形式,让小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记忆、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形成和掌握概念,而不是生吞活剥地灌输给他们。教材中有些概念,往往以定义、公式等形式直接呈现在小学生面前,他们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没有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设计者重新处理教材,针对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小学生在参与中理解,并从中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

如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课件设计,采用类比方式,先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统一的体积公式V=sh。再通过分析,发现圆柱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采用切割法,将圆柱经过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模拟测量圆柱体的高度与底面积,由模拟实验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恰好等于长方体的体积,继而得到圆柱体的体积为V=sh。

三、根据学生年龄,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巧妙设计课件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持久,形象思维占优势,可设计一些生动的故事情境或是小朋友喜爱的动物、卡通人物形象以动画的形式贯穿其中,吸引他们注意;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则可通过丰富的画面场景,逼真的表现效果,奇妙的自然景观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情感,引发他们的思维。

例如,设计“分数的基本认识——几分之一”这一内容的课件时,首先出现动画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遇桃园”的故事情境,馋嘴的八戒想吃桃子,师傅想考考他,依次拿出4个、2个、1个桃子让他和悟空平均分吃……学生根据画面讲述故事情节,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半个怎么写?”,引出新课内容。在巩固练习中,又设计出“中秋时节分吃月饼”,“套圈游戏”等动画,引导学生列式。这样设计把抽象枯燥的教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泼,学生乐此不疲。

四、利用课件营造教学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