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位数乘两位数范文1

一、复习引领

指名板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同时其他同学做口算练习。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你们看它来了。

生:小老鼠!

师:是的,它给大家带来一个问题想要考考大家。

演示课件: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2个班,每班发45本。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师:请同学们默读题,谁能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学生读题分析列出算式:45×12

指名板演:45×12(用竖式计算)

2.其他同学同时做口算:45×2= 145×2 =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说算理:先用2乘个位的5得10,再用2乘十位的4得80,最后把10和80加起来,所以45×2=90。

学生口述,师演示多媒体:同法叙述145×2的结果。

3.全班学生交流黑板上板演的同学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说算理时强调学生说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二、新知探索

1.创设情境:请你试一试。

师:同学们你们能试一试解决这道题吗?

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2.分析。

求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也就是求12个145是多少,用乘法145乘12或12乘145都可以。

师:同学们看这个算式,比较一下它和我们以前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因数的数位多了。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师板书课题:三位数两位数

师:同学们你会做吗?

生:可不可以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那样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呢?

生:那就先用个位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吧,这样做应该是可以的。

3.学生试用笔算求积。

师:那同学们就用自己的笔来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吧!

4.指名板演。

师:同学们这两种算法都对,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生:看来用竖式计算乘法时,一般把位数多的因数放在上面,把位数少的因数放在下面,这样算简便。

生:我们还可以再看一下题目,知道1740千米的路程,乘火车需要走12个小时。

生:也就是说,火车跑12个小时,能行驶1700多千米的路吧。

生:这节课的关键是学习使用乘法竖式,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5.练习:请你说一说下面的题该怎样做?134×12176×47

三、实践应用

1.考考你的眼力(屏幕演示改错题,学生口述,师演示)。

师:同学们,我用刚才你们总结的方法做了三道题,你们看我做得对吗?

2 3 62 5 63 2 5

×3 2 × 4 2×2 6

4 7 25 1 21 9 5 0

7 0 81 0 2 46 5

1 1 8 01 5 3 62 6 0 0

2.你喜欢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232×13 213×12 122×21

学生练习,全班交流,再述乘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解决问题(只列式,不计算)。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可滞尘多少吨?

(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可从地下吸水多少吨?

生:用124×32和124×85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四、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我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你能帮我吗?

出示1 4 5 × 2 1 3 =

生:我想先用个位的3乘145,再用十位的1乘145,接着用百位的2乘145,最后把三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应该可以。

师:太好了,你真棒!同学们你们大家说说,这样做行吗?

生:试试就知道了。

师:敢于挑战,你们太棒了!那就动手吧!

三位数乘两位数范文2

三位数乘两位数

同步测试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填空题

(共11题;共27分)

1.

(8分)

笔算.

(1)

173×46=________

(2)

930÷15=________

2.

(2分)

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小两位数的积是________.

3.

(1分)

估算.

7×199≈________

8×413≈________

4.

(2分)

估算51×113时,可以把51看作________,把113看作________,积大约是________。

5.

(2分)

填空

________

6.

(2分)

用竖式计算

________

7.

(2分)

笔算.

(1)

490×50=________

(2)

272÷17=________

8.

(2分)

四(7)班有42人,250个这样的班级大约________人.

9.

(2分)

口算下面各题.

(1)

18×5=________11×30=________70×500=________

(2)

7200÷72=________1800÷300=________6400÷40=________

10.

(2分)

计算.

24×507=________

11.

(2分)

103个46相加,积的尾数是________;积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最高位上的数是________。

二、单选题

(共1题;共2分)

12.

(2分)

16×100=(

A

.

1350

B

.

1500

C

.

1600

D

.

1250

三、判断题

(共1题;共4分)

13.

(4分)

判断对错.

四、解答题

(共6题;共35分)

14.

(5分)

新区新建一栋28层住宅楼,每层有14户,平均每户的建筑面积是102平方米,平均每户房价约68万元。

(1)

这栋住宅楼一共有多少户?

(2)

估一估,这栋住宅楼的建筑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估一估,这栋住宅楼售房总价有多少万元?

15.

(5分)

请写出用5,6,7,8,0组成的乘积最大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16.

(5分)

下面五个成语都缺一个字.请你补上所缺的字,并按要求组成算式,算出得数.

干  霄 光     上 日

二  云 十     八 千

净  外 色     下 里

17.

(10分)

育英学校138名学生参加全市小学生团体操比赛,需要统一着装,每套衣服62元.8000元钱够吗?

18.

(5分)

下面各题错在哪里?请改正:

(1)

改正:

(2)

改正:

(3)

改正:

19.

(5分)

一块果园,每行种43棵树苗,种了118行,估计一下这块果园大约种了多少棵树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11题;共27分)

1-1、

1-2、

2-1、

3-1、

4-1、

5-1、

6-1、

7-1、

7-2、

8-1、

9-1、

9-2、

10-1、

11-1、

二、单选题

(共1题;共2分)

12-1、

三、判断题

(共1题;共4分)

13-1、

四、解答题

(共6题;共35分)

14-1、

14-2、

14-3、

15-1、

16-1、

17-1、

18-1、

18-2、

三位数乘两位数范文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呈现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太空飞行的情境)

师:同学们,认识他吗?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我国已发射了许多人造地球卫星,你们认识这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吗?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东方红一号,它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

师:根据这个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揭示课题: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了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太空飞行的情境,让数学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上课伊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场”。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旧知铺垫。

(1)小结上一教学环节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8圈、10圈需要多少时间?

(2)尝试练习。

(3)讨论:为什么这样列式?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列式的意义及计算的方法进行解释,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作好充分准备。

2.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师:怎么列式?为什么?

生1:114×21。

生2:绕地球21圈,表示有21个114分,所以用乘法计算。

(2)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算式的结果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的结果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估计计算的结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对笔算结果有个大致的把握,减少笔算的错误。在准确计算之前安排估算这一个学习环节,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3)准确计算。

师:通过估算我们只知道结果的大致范围,但是要知道准确答案,还要进行笔算。

①学生独立练习;

②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笔算的方法;

③全班展示汇报,强化算理。

【设计意图】对“114×21”算法的探究,先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竖式计算的方法。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也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4)检查验算。

①将笔算的结果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②利用乘法进行验算。

【设计意图】小结并出示课题,使学生知道: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要用到笔算的方法。同时,在计算中强调用估算验算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把估算和笔算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估算对于笔算的重要性。

三、巩固提高,强化训练

1.完成课文第34页的“试一试”。先让学生估算出每一题的结果,再让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辅导,最后进行反馈。

2.课件出示课本第34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先独立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思考错误的原因,再与同桌进行讨论,并写出正确的竖式计算过程。

3.学生独立练习:甲地到乙地的火车要开2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驶142千米,从甲地到乙地一共有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针对知识的重点进行有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同时,通过让学生解决“从甲地到乙地一共有多少千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三位数乘两位数范文4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形成内力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具体的现实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爱计算的内力。例如:笔者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课始,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把201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场面播放给学生看,在看的过程中抛出问题“其中一名运动员每分钟跑245米,它12分钟能跑多少米”。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对学生来说有亲切感,既为他们开展学习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兴趣,又实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

当然,教师还要避免创设情境只为引出算式的误区,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而应该作为便于学生探索、理解算理的“辅料”。笔者听过福州台江三小郑汛老师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课。他设计以招待12名朋友在福州住一天的吃、住、玩、买纪念品等消费为情境贯穿于整节课教学。学生兴趣就很高,个个都为帮老师解决问题而充满了成就感。因此,创设贴切的生活情境为学生计算学习中“三算”合用,为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提供了保证。

二、沟通知识衔接点,巧用迁移,自主发现笔算方法

在计算教学中,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小学阶段关于整数乘法笔算的学习已进入尾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小学阶段笔算的最后一个内容,应该说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通过知识迁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是学生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激活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及解题经验。其次,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让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再次,通过激趣引探“老师还没有教过,你们怎么都会了?”让学生去探究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最后,再通过明晰算理、完整表述、即时练习、提炼方法等环节去沟通“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质的不同,构建新旧知识的完美迁移,让学生自主发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方法。在课最后总结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小学阶段的笔算学习进行一个回顾,并在回顾迁移中对多位数乘多位数笔算有一个整体感知,认识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方法就是“先分后合”。这既是思维能力的一次训练,还提高了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把握“精”“估”结合点,妙用估算验精算

在解决问题中,笔算与估算都是一种解题策略,笔算与估算之间又相互验证、相互促进。估算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搭建估算的平台,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估算,把估算与精确计算的结果适时地进行对比分析。如新课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航模198元1个,买12个,只有2000元钱够不够?你是怎么想的?学生首先进行估算,那到底够不够呢?学生感受到还是用精算比较精确。然后,组织学生将精确计算结果与先前的估算进行对比,认真分析精确计算结果是否

(上接第50页)在估算范围内,从而判断在计算过程中有没有明显的错误。又如在应用部分的“闯关活动”,通过一猜二算三交流,一步步体验估算的价值,一次次领略估算的魅力。

四、立足“三算”融合点,活用策略解决问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范文5

拓展即开拓展示。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小学低年级的计算主要为中年级的计算学习打基础,也就是说中年级的计算的算理与算法其实是在低年级算理算法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从知识的前后关系上看:整数的计算内容到中年级基本结束,学生升入高年级主要接触的是小数与分数的计算,而小数计算的方法以整数的算法为基础,因此整数计算的基础扎实了,才更有利于小数计算的学习。从学习方法上看: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知识点合理进行拓展,有利于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一、在口算教学中进行拓展

三年级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学生在理解了口算的算理,明确了算法以后,教师可将被除数的位数从三位改到多位,让学生想一想可以怎样算,为什么能这样算?如学习300÷3以后,拓展到3000÷3、30000÷3,使学生明确“被除数不管是几位数,只要末尾有零”的一类口算题的算法。学习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后,拓展到整十数乘整百数、整百数乘整百数等口算。这样学生学到的口算方法就从一道题类化为一类题。在进行以上拓展的时候并没有加重学生过多的负担,学生只要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很顺利就掌握了一类题目的计算方法,在遇到单位转化的问题,出现整百或整千数的计算时,学生也能灵活解决了。假如按照书上的计算要求不进行一点拓展,如果在计算中稍有变化,有些学生是很难迁移运用的,只要出现被除数或者乘数稍有变化,学生就会因为没有学过而不知所措。因而在口算教学中加入拓展,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思维方式的好方法。

二、在笔算教学中进行拓展

三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四年级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关于整数部分的笔算学习就全部结束。其实学生到了五年级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内容,比如计算圆周长面积的时候常常需要用到3.14这个数去乘,乘数的数位会变多,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的数位也会变多。如果在整数计算阶段进行乘数及被除数、除数位数的拓展,到了五年级,多位数乘除法的笔算方法也可以直接迁移到小数的计算中。如果在整数计算阶段不拓展,那么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碰到了多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就不能正确计算了。进行乘除法笔算教学拓展的方法也不一样。乘法从两位数乘两位数拓展到多位数乘多位数分两步走。先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进行一次拓展,从三位数扩展到多位数乘一位数,让学生通过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迁移,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就要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然后到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后拓展到多位数乘两位数,多位数数乘三位数。以上乘法笔算的拓展都不需要另外增加课时,只需在新授时加入一两道题,进行算法迁移即可。而除法的笔算拓展内容需要另立一课时,对除法的笔算法则进行全面梳理,并且重点突出跟商0有关的笔算书写格式。除法笔算的拓展也分两步走。首先是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之后进行拓展,将被除数拓展到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本次拓展不需要增加课时,只要直接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新授课时增加一道四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学生就能将算法进行迁移了。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时,这次拓展需要另立一课时,帮助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整体构建。实际上乘除法笔算的拓展不仅仅是帮五年级小数乘除法打基础,也是让学生在四年级阶段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能顺利计算。

三、在简便运算中进行拓展

四年级学习混合运算以后,学生开始学习整数计算中的简便运算,到了高年级这些简便运算从整数拓展到小数与分数中。教材编写时,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四年级上学期只要求学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下学期学习乘法分配率,整数阶段的简便运算。课本上虽然没有涉及减法与除法的性质,但是学生学习了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律,是否能避免将这些简便方法进行负迁移呢?学生遇到有些复杂的简便运算题涉及了减法与除法的性质,教师是否就题论题讲过就算了呢?到了高年级小数的简便运算的学习是否只限于加法与乘法的简便计算呢?基于这三点,我觉得学习了整数的简便运算需要拓展,而且拓展的内容较多,需要增加一些课时来帮助学生对比消化,以达到灵活运用。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加法与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后,需要增加减法的性质与除法的性质,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加法与乘法运算律,又可以避免学生将这些运算律进行负迁移;下学期主要是学习了乘法分配率以后与上学期所学习的乘法结合律要进行对比强化,让学生正确建模,达到分辨清楚的效果。

三位数乘两位数范文6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构建主义心理学与理论为基础,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图体现新课改精神。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能力。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六、课时安排

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角的度量(4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