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鲁迅的风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鲁迅的风筝范文1
德化六中初二(6)班 张艺瑶
指导老师 林月坛
细数风雨兼程的成长旅途中,父亲与母亲对我不曾刻意,却点滴渗透在生活中的家教,深刻而不乏色彩,有如深邃夜空中的璀璨星月。
母亲的话是星。
从小学起家里人就忙碌,谁都没有空闲接送我上下学。我总是每天一个人往返于那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流连一路独好阑珊的风景。开始我从不抱怨,直到某个大雨瓢泼的雨天,焦虑忐忑地站在校园门口,看着三三两两的同学一个个被赶来送伞的笑意嫣然的父母接进干净温暖的小车,直至天色昏暗,我望眼欲穿也没能等来门口那个熟悉可爱的身影。眼里期盼的火花如熄灭的烟火一点一点地冷却,难过煎熬的心比雨还沁凉,终于裹紧单薄的衬衣失落地冲进雨里......一整个晚上,我一言不发。那天晚上,睡前母亲倚在我的身边,像知晓我心事似的柔声问道:“今天你不开心,是因为下着大雨,别的同学都有父母接送,而爸爸妈妈却没有去接你对吗?”我轻轻地垂着头,没有说话。“你要理解,我们都比较忙,”母亲的眼里流露着些许的歉意,更多的却是一种深刻的意味深长,“今后你还会遇到更多只能一个人经历的事情。你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父母,要记住,没有谁是可以靠父母的。我们给不了你什么,你想要的,就自己去争取。”我抬起头来看母亲。在那盏柔暗的橘暖色夜灯下,母亲好像全身都在散发着亮黄的光芒,一点点明亮起来,像夏夜天边的那颗星子,使我整个世界瞬时豁然开朗。
父亲的训是月。
鲁迅的风筝范文2
关键词:相同点 比较 自省 承担
鲁迅先生的《风筝》和郑振铎先生的《猫》都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虽说一个被选入以家庭、亲情为主题的单元,一个被选入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单元,但两篇文章均创作于相同的年代(1925年),从不同角度解读都同样的意蕴丰富,都表达了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文章结尾都留下了无尽的悲哀与沉痛的反思。二者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相同之处?笔者试着对两文进行了一些比较。
两篇文章都体现出两位先生对往事、小事一丝不苟,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知错必改。鲁迅先生的《风筝》写于1925年,发表于《语丝》周刊第12期,后来由作者编入《野草》。发表《风筝》前,鲁迅先生已结集出版小说集《呐喊》。郑振铎先生的《猫》同样写于1925年,发表于该年11月间出版的《文学周报》(文学研究会会刊),后来被收入作品集《家庭的故事》中。《猫》是郑先生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风筝》通过追忆“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对自己“精神的虐杀”的行径进行了深刻反思。《猫》通过写“我”凭个人好恶,偏听偏信,对遭到怀疑的第三只猫用木棒追打,致其逃离家门。两篇文章都体现出两位先生严于自省,知错必改,之所以如此的不约而同,除了两位先生人格崇高外,和他们所受的“五四”时期“科学、民主、博爱”的思想影响也有重要关系。
两文都写到了施暴者的蛮横粗暴。《风筝》中弟弟躲在小屋做风筝的秘密被发现后,便“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只翅骨,踏扁了”,“我”以摧毁小兄弟的心血为“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走出”的步态神气活现。《猫》中“我”认定第三只猫嘴里正在嚼一只芙蓉鸟的腿,“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而“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两文中的施暴者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无所顾忌,理直气壮。两位先生笔下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无疑在告诉我们,依靠自己的强势暴力进行“快意”的惩戒往往只会伤害无辜。
两文都写到了受虐者自认该罚,毫不抗争。《风筝》中的小兄弟偷偷地做风筝,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落后的观念连儿童也给支配了。小兄弟一旦被兄长发现,“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只是默默地忍受,不敢抗争,除了“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没有一句抗辩的话。《猫》中的第三只猫面对男主人无来由的棒打与驱赶,只是“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后来,无家可归的它死在了邻家的屋脊上。受虐者的逆来顺受使施暴者肆无忌惮,恣意妄为,让人读后悲从中来。由两文这一处的相同看,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虐者,都需要进步的、科学的思想来充实头脑。
两文都写到了当仁不让的自省与承担。《风筝》中有承担:“我”没有因为自己现在已到中年、时间相隔久远而自我原谅,没有因为自己先前的做法是受了传统观念的影响而自我宽恕,没有因为自己先前的动机是好的就不了了之,没有因为小兄弟的忘却就释然于怀,“我”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得沉重着”。《猫》中有承担:“我”反复诉说,“心里十分的难过”,“我”的“没有判断明白”“妄下断语”以及“暴怒”和“虐待”都变成了“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最后决绝地付诸行动――“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也许有人以为两位先生的反省有些矫情,太过小题大作,为了区区小事如此大费精神似乎大可不必。笔者以为,我们平常人缺少的正是这种深刻反省、勇于担当的精神,因此我们的精神触角才不能够长远的伸展,我们的心灵也由柔软而变得冷酷和坚硬,我们最终不能成为精神的贵族。或许,两位先生的自省意识和勇于担当的宽厚情怀使他们才能够见微知著,遗留华章烛照后人。或许,两位先生的伟大,就是由这种看似谦卑的自省而开始起步的。
参考文献
[1]孙绍振 著《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06。
[2]倪江 著《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0。
[3]熊芳芳 著《语文不过如此》.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01。
[4]刘祥 著《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看课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07。
鲁迅的风筝范文3
我们都是提在生活手中的风筝,尽管线很长,尽管线是看不见的,但它总在无形中羁绊我们的身心自由。到城外放风筝,是从围城中逃逸,把自己暂时当作断线的风筝从城市阴霾的天空逃逸。
据《红楼梦》上说,放风筝,不只是游戏,它还是“放晦气”。这很好,把心中的晦气、霉气、憋气、怨气、生气等都一股脑放出去。有一个词叫“放风”,从城里的“牢笼”出来,顺便把风也放一放。
鲁迅先生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咱不是儿童,也聊发少年狂,把一颗童心放到青山绿水之间,随白云飘悠。老先生少时曾认为放风筝“没出息”,竟然把兄弟手扎的一个蝴蝶风筝折断了,踏扁了,干了一件后来追悔为“精神虐杀”的蠢事。咱不干这种自我折磨的事,找这样的空闲把自己放出去,你到城外看看,那些逶迤的山路像不像系在我们足底的线?我们的风筝不用竹片为枝干,用我们的骨骼;不用各种彩纸,用我们的休闲衣裳。
也不管是燕子风筝、蜈蚣风筝还是蝴蝶风筝,做一只燕子或蝴蝶,总比做一个人轻松自在。人只能仰望天空,却无法飞翔,梦有时也会实现,只要你的手中有了风筝。
看风筝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变成风的一部分。这时节风筝有竹为笛更好,风吹入竹管,声如筝鸣,这是心灵的音乐,你一定要屏息谛听,那里面肯定有你的呼吸和你的心跳声。你尽可以想象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来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古代有个叫庄子的人,在梦中栩栩然变为蝴蝶,你不必做梦,拉动风筝的线,你可以摇身一变为蝴蝶、燕子或者那蠕动的蜈蚣。
鸢飞蝶舞喜翩翩,远近随心一线牵。如此时光如此地,春风送你上青天。这是你的春风,这是你的天空,你要让心灵轻轻地飞翔、飞翔。
鲁迅的风筝范文4
结合一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对实施“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试提出如下教学策略:
一、情境激发
“探究――体验”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主导设计仍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探究――体验”式学习的开端,也是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
有这样一个案例:
2003年11月28日我校进行了家长开放日活动,我被安排展示一堂公开课。我考虑再三,决定上鲁迅的《风筝》。因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鲁迅先生小时候与弟弟之间围绕风筝展开的一场冲突,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手足亲情,反映了鲁迅先生可贵的自省精神。课文所描写的内容和反映的主题学生应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易引起感情的共鸣,因此我决定将它设计为一堂“探究――体验”型阅读课。
这天,教室里坐了二十多位家长,有一位家长还进行了摄像,课堂充满了紧张的气氛。课堂教学顺利展开:
1.激趣导入
“亲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温情与和谐中有亲情,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我们来看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风筝》又将讲述一个怎样的亲情故事”。
2.整体感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思考:本文所写的亲情是指什么情?本文所写的亲情体现在温情与和谐中,还是误解和冲突中?
3.探究体验
探究一:围绕“风筝”,兄弟俩发生了一场小小的冲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兄弟俩对放风筝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读一读,说一说。
体验一:你是怎样理解兄弟俩对待风筝的不同态度的?在生活中你有类似的事例吗?
探究二:课文较为具体地叙述了“我”和弟弟冲突的过程。请仔细研读课文,然后以同桌为小组,站在哥哥或弟弟的角度,为课文设计一段对话。
体验二:两组学生上台表演,并说说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设计,并请其他学生评论。
探究三:文中为什么要用“掷”“踏”,而不用“扔”“踩”?
体验三:两个学生再次进行演示,并说说体会。
二、活动拓展
活动性是“探究――体验”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由于体验极具个体性、亲历性、创造性、情感性,因而教师应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自由创造空间。“探究――体验”常常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基础,活动往往成为体验载体。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初中生好动、求知欲旺盛、渴望亲身实践的心理特点,适时地、有目的地、有指导地安排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探究,强化体验,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发展个性。
三、问题引领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传统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多停留于内容主旨、层次结构、表达方式、人物性格、写作方法、修辞知识等;“探究――体验”式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心理特点出发,注重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探究性问题,积极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体验感悟。教师应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教学思路,并依据这条思路充分展开师生、生生之间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体验的碰撞,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探究――体验”式学习中的问题设计须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的层递性
在上述《风筝》的案例中,我设计了四个探究性问题:问题一:围绕“风筝”,兄弟俩发生了一场小小的冲突。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兄弟俩对放风筝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读一读,说一说。问题二:课文较为具体地叙述了“我”和弟弟冲突的过程。请仔细研读课文,然后以同桌为小组,站在哥哥或弟弟的角度,为课文设计一段对话。问题三:文中为什么要用“掷”“踏”,而不用“扔”“踩”?问题四:鲁迅小时候对弟弟的这一做法,你同意吗?为什么?作者称他当时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你赞同吗?改为“伤害”行吗?“问题一”从整体角度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问题二”创造性地研读文章重点,“问题三”进行细部语言探究,“问题四”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经验谈自己的看法。四个问题从整体到局部,从易到难,依次展开,学生的探究和体验也逐层深入,水到渠成。
2.问题的开放性
“就阅读而言,文本的意义不是独立自主的,也不是封闭的,而是有赖于阅读主体在体验的参与下的主体建构。文本的世界只有与学生的心灵相遇,它的意义才得以显现,而且这种意义的生成是开放的、多元的,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由于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以及知识背景,他们的体验和感悟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力争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有话可说,说出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鲁迅的风筝范文5
――题记
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人教版初中教材中选录了《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等,虽然隔时段选文有增删,但其中大部分一直保留着。在此,本人重点赏析鲁迅先生文章中的绘画美与人情美,体会那天真烂漫的童趣与善良淳朴的乡情。
一、绘画美――似一幅幅充满诗意的中国画,简淡、悠远而绵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描写,恰似一幅精致的田园童趣工笔画,百草园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成了“我”的小伙伴,和“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牧童牛背吹短笛”相比更精致、丰富。
长妈妈给我们讲的故事神秘、诡异,虽然是对现实的变形、夸张,超自然的天马行空,但对孩子们来说,有多少神秘不解,就有多少的向往。
《社戏》中的鲁庄就是一幅乡土年画,慈祥的母亲,勇敢友善的伙伴,勤劳朴实的六一公公,从这些画面中,我们似乎能听到母亲唤儿的声音,似乎能闻到河岸的青泥,能尝到罗汉豆的清香,能看到那土坯、土窑连成的村落、那袅袅的炊烟和依稀摇曳的高高低低的道旁树。
《社戏》中,当我和小伙伴们在征得大人同意之后,去赵庄看戏的沿途风景,犹如一副水墨写意,虚景与实景结合,去时似乎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松愉快,去后,赵庄看戏的场景又像一幅纪实风俗,看戏的看戏,不看戏的游逛吃喝,享受那种氛围。返回时,戏虽然不好看,但兴致不减、故事不断,想一想暗夜的蓬船上孩子们围成一圈煮罗汉豆吃罗汉豆的场景,不正像一幅油画吗?
《故乡》中,故乡的萧条正如艾略特的《荒原》,正是由于他对那份土地情感使得他在此不是“赞美”,而是“撕破后疗伤”,虽然没有毕加索《格尔尼卡》的犀利与愤慨,但知识分子的那种理性却让人觉得悲凉却不悲观,用色黄黑相间,用笔绵里藏针,整体风格雄浑悲壮。相比之下少年闰土月夜刺猹的场景又是如此的鲜活;金黄的圆月,红润稚气的脸,银色的项圈与钢叉,少年闰土的勇敢犹如勇士征战疆场的豪迈,此时的浓色重彩与后边老年闰土的j惶暗淡形成鲜明对比。
二、人情美――故乡的人和事犹如一湾浅浅清澈的溪流,滋润着、温暖着那年那月的孩子和这年这月的游子
《风筝》中,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我”的作梗与“我”的忏悔,终于让“我”在多年以后说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种直面内心的真实,不能不说是那片土地给与“我”的纯真与勇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给我们讲故事,教书先生不常用戒尺,当孩子们读书时先生也读“铁如意,指挥倜傥”,用这些以最自然最不刻意的方式教化着孩子,当然,映射到孩子心灵深处的也更多的是宽容与善良――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情,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绝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社戏》中,随母亲归省到鲁庄,小伙伴对“我”的关爱与尊重,让“我”备受优待,阿发的大度、无私与细心,双喜的勇敢、乐观、直率与成熟(不多偷阿发家的罗汉豆),桂生的勤快与头脑灵活(没豆浆,喝水;出偷豆的主意),这些热心肠的农村娃都在为了做成一件事――帮“我”高高兴兴地看一场社戏。结果,社戏不好看,倒看了一场朴素醇厚的乡土人情戏――阿发的娘没有骂人,八公公的船上少了盐巴和柴禾并没有找后账,六一公公丢了豆非但不生气,还自诩自己豆种得好,流露出了农民的自信与得意,母亲做炒饭叫孩子们吃,六一公公送豆,这些因朴素、醇厚、善良而滋养出的友善让“我”觉得“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片土地给了鲁迅先生向善的品质在《藤野先生》中也有体现,因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科学的严谨让我肃然起敬――“我良心发现,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绝的文字”。
《故乡》中,那片备受蹂躏与践踏的土地,那群遭受贫穷与守旧思想迫害的父老乡亲,在“我”的眼里,故乡虽然失去了当年的色彩与活力,成了一张灰白照,但“我”依然包容爱护他们,善待闰土的麻木,包容杨二嫂的刻薄,没有因失望而绝望,仍然把希望寄托在宏儿、水生身上……
《孔乙己》中,孔乙己给孩子们教茴香豆的茴字,给孩子们分茴香豆,这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的善良本能,也是他活在那片“受伤的土地”感受到的最后一丝快乐与温暖。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的那些画面,如一副简淡幽远的水墨,似一副绵绵不断的“清明上河图”,一首永远的歌。
鲁迅的风筝范文6
一、返本回原:从“以长者为本位”到“以孩子为本位”
鲁迅认为应该洗净“长者本位”的谬误思想,他说:“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鲁迅大声疾呼:“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然而,“长者本位”的阴影并没有随着旧制度的崩溃而寿终正寝。
案例:“空考试”
一所学校生怕学生作弊,将各班的“后进生”集中在一个考场。这些“后进生”对英语一窍不通,就胡乱地把选择题填好,填写时连试题内容也没瞧一眼。至于其他试题类型,任其“开天窗”。学校规定不得提前交卷,这些“后进生”只得空坐在考场里。“乖孩子”就趴在桌子上酣然入睡;“调皮鬼”如坐针毡,有的眉来眼去,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玩耍橡皮……“空考试”90多分钟后,铃声总算响起。“后进生”抢着交掉试卷后,犹如脱笼之鸟,冲出考场。
鲁迅说:“个体既然免不了死亡,进化又毫无止境,所以只能延续着,在这进化的路上走。”(《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又是长者的延续。只有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完成了社会的进化。因而,管理的本位显然是孩子,而不是长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太阳,管理者是行星。学校一切工作都应以学生为中心来运转。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哪怕给学校带来再多麻烦,也不能退避三舍。学校“以孩子为本位”,就不能为了方便管理,随意套住学生。案例中,“后进生”在“空考试”中白白耗费时间和精力,学校却还把他们圈在考场里。尽管由教师看管,显得整齐划一,风平浪静,但高枕无忧的背后折射出教育管理的长者本位主义。
二、顺天致性:从“注重应试”到“注重游戏”
鲁迅说:“我不幸偶而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野草・风筝》)他不胜愤懑地指出:“中国是大人用的玩具多:姨太太,鸦片枪,麻雀牌,《毛毛鱼》,科学灵乩,金刚法令,还有别的,忙个不了,没有工夫想到孩子身上去了。”(《花边文学・玩具》)鲁迅在《野草・风筝》一文中曾回忆他使用暴力不让弟弟放风筝的事,发现弟弟在偷偷做风筝“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这使得鲁迅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深感内疚、悔恨。
案例:拆毁乒乓台
某校操场上建有八张露天乒乓台,供学生活动。开始时,学生午休或放学后打球,但后来发展到痴迷,哪怕是课间几分钟也要打。只要下课铃一响,“乒乓迷”们就像骏马似的冲向乒乓台。上课铃响后,“乒乓迷”还依依不舍,上课经常迟到。学校不耐烦了,认为“乒乓迷”荒废学业,只知贪玩。为了规范学生行为,学校决定把乒乓台拆毁。从此,“乒乓迷”要么埋头写作业,要么无所事事。
鲁迅对当时的应试教育痛心疾首,他说:“校中功课,只求记忆,不须思索,修习未久,脑力顿锢。四年而后,恐如木偶人矣。”(《信・致蒋抑卮》)学校倘若注重应试,学生就会被迫在“题海战”中挣扎,身心疲惫不堪。倘若注重游戏,既可锻炼身体,又可促进智育发展。因而,学生喜欢游戏,应该尊重和宽容,决不能随意取缔。至于个别学生因痴迷而影响学业,应该通过教育疏导,而不应“一刀切”地因噎废食。好的管理是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并循循善诱地规范引导。鲁迅说:“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案例中,学校拆毁乒乓球台,对于管理者来说,是最省力的事,但暴露出管理的简单和霸道。
三、忘我施教:从“责望报偿”到“无求报恩”
鲁迅认为:“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他又说:“自然界的安排,虽不免也有缺点,但结合长幼的方法,却并无错误。他并不用‘恩’,却给与生物以一种天性,我们称他为‘爱’。”鲁迅分析道:“殊不知富翁的杏酪和穷人的豆浆,在爱情上价值同等,而其价值却正在父母当时并无求报的心思;否则变成买卖行为,虽然喝了杏酪,也不异‘人乳喂猪’,无非要猪肉肥美,在人伦道德上,丝毫没有价值了。”(《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案例:变味的感恩教育
“教师每天住宿学校,24小时陪伴你们学习,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都是为了你们能考上一所名牌学校。为了保证晚自修后不挨饿,学校给你们蒸馒头送到教室。我们的老师废寝忘食,积劳成疾,去年王老师不幸去世,昨天张老师抱病上课,摔倒在讲台旁。”朱校长在初三中考动员会上激动地说。“乌鸦尚且知道反哺,何况是中学生呢?跟我连喊三声:感谢学校,中考必胜!”朱校长振臂高呼着。台下响应者却寥寥无几。学生私下议论:“补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有什么好感恩的,还不是为了升学率!”
在钓钩上捻饵料,并不是爱鱼,而是钓住鱼;在夹子上挂肉食,并不是爱野兽,而是夹住野兽;学校无休止地补课,并不是爱学生,而是为了一己私利。学校的动机错位,学生怎么会发自内心地感恩呢!何况教育的真谛,不是施“恩”,而是施“爱”。 施“恩”,是交易,图谋学生回报;施“爱”,是奉献,期望学生发展。教师若能按规律办事,以无求报恩的心思教书育人,那么当学生成人成才时,还用得着强迫学生感恩吗?案例中,学校把对学生的关心看作是“施恩”, 责望感恩报偿,就是教育出发点偏差惹的祸。
四、浩然正气:从“兔子式教育”到“狮虎式教育”
鲁迅说:“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然而我们所施的是什么式的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则大难临头,惟有兔子似的逃跑而已。”(《南腔北调集・论“赴难”与“逃难”》) 鲁迅认为:“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今天的学生,有没有受到驯服,变得唯唯诺诺,有待大家考察。
案例:“都是学校训练好的”
“减负办”李科长刚跨入会议室,学生们就毕恭毕敬地站起来:“领导好!”李科长做报告:“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进行一次减负调研。减负工作是一项……”学生们正襟危坐地聆听着。会议将结束时,李科长问道:“在校时间超过七小时了吗?”“没有。”一位同学低垂着头说。“有没有补课现象?”“没有。”另一位同学嘴巴哆嗦着。“作业量多不多?”“不多。”又一位同学绵羊似的回答。当李科长离开时,学生们恭恭敬敬地说:“领导,再见!”会议确实开得井井有条,但学生都是俯首帖耳,毫无生气。事后几天,李科长微服私访,探明了原委:“都是学校训练好的。”
大雁教小雁飞翔,小雁就学会了飞翔;大猴教小猴爬树,小猴就学会了爬树。管理者教学生唯唯诺诺,学生就学会唯唯诺诺。唯唯诺诺的学生,阿谀奉承,随波逐流,毫无浩然正气。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里担忧地指出:对于那些“唯唯诺诺”的小孩,父母会“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不亢不卑是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尊重领导,并不等于唯命是从和低眉顺眼。案例中,学校训化学生唯唯诺诺,扭曲了学生的人格,败坏了人才,贻害了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