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推敲的典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推敲的典故范文1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2、典故:贾岛推敲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
“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
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
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推敲的典故范文2
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
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
我茫然了。
“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
回答问题
1、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
答:。
2、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答:
3、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
答:。
4、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
答:。
5、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写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答:。
6、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诗。
答:。
参考答案
(一)
1、句号“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
2、善,信,顽强,进取,创造
3、“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
4、比喻比如“人生是一句话”,又如“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
推敲的典故范文3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
诗歌鉴赏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众所周知,无论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还是评价古代诗歌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必须以准确把握诗歌主旨为前提。把握了古诗的主旨,就犹如拿到了开启古诗阅读之门的金钥匙。那么,如何准确把握古诗歌主旨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点探讨:
一、抓住标题
标题往往是诗文的眼睛、核心,或概括其主要内容,或暗示其感情基调,或介绍其写作原由,或透露其主题思想。它往往能告知我们诗歌的主要内容,引导我们把握诗歌的主旨。如,陆游的《抒愤》,由标题中的“愤”可知诗人愤、悲愤、甚至是愤怒的情感;杜甫的《春夜喜雨》,由标题中的“喜”可见诗人要抒发的喜悦之情;王昌龄的《闺怨》,由标题中的“怨”可见诗人要抒发的怨愤之情。诗歌鉴赏一定要抓住标题。
二、“知人论世”
知人,就是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生平、个性、品格、思想、创作风格。论世,记事在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的时代风貌的基础上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殊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离不开他的生活经历,离不开他的情感倾向和一贯风格。所以,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情感倾向以及一贯诗风把握主题。如:生逢经历过“安史之乱”的杜甫,多借助诗歌表达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怀;一生屡遭贬谪的苏轼,多抒发逆境中的乐观豁达之情;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诗作又多抒写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三、重视注释
语文试卷中,为帮助考生理解诗歌内容,出题人往往在原诗后面附有小注,这些注释对正确理解诗歌、把握主题大有帮助。
注释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解释个别难懂的词语,这对理解诗句很有帮助;一是介绍作者情况或写作背景,这对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诗歌鉴赏的注释,往往是我们解读诗歌不可忽视的关键点,它通常是非注解不可的,其作用是解释难点词或暗示此点为解读全诗的关键。如: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夏十二,李白的朋友,排行十二诗后注释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此时的心情应该是轻松愉悦的。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好月。这样的有情有义之景更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愉悦的心情。
四、审视意象
意象就是诗歌中浸染了诗人感情的具体物象。意象是意和象的组合。象就是诗歌中的具体物象,它既包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结合,就是“意象”。大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诗中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诗歌中的意象寄托着诗人的情感。通过分析意象,把握诗歌的主旨;通过审视意象寓意,感知诗人情感。如明月这个意象,常用来表达思乡怀远之情,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杜甫的《望月》,都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审视意象,还要注意意象构成的画面色调是“冷”还是“暖”,这往往跟诗人的情感色调是一致的。古人写诗作词,常常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鉴赏诗歌时,一定要注意通过景物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色调,从而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主旨。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作者用了杨花、子规、明月这几个意象,杨花常用来表达飘零之感;子规即杜鹃,古人有杜鹃啼血之说,常用来表达伤感之情;加上明月,这一组意象合在一起,“冷”色调的画面,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牵挂之情。
五、推敲诗眼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所谓“诗眼”,就是诗歌中最能表现主旨的词或句。它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抓住诗眼,就抓住了把握诗歌主题的钥匙。“那么,古诗歌中,什么样的词句可能是诗眼呢?”
1.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词或句。这样的词句在古诗歌中很常见,如: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2.饱含哲理的词句,含蓄地揭示了主旨。如: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苏轼的《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
六、关注典故
推敲的典故范文4
1.明意象。每一个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和认识,凝聚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寓情于景,寄情于物是惯用的手法,从而在古诗词中形成了一些长用的传统意象。这些意象让读者于情景中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境,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主题的效果。了解这些传统意象有助于我们领会诗歌的主旨。例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我们知道“夕阳”往往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云”表现游子漂泊,“蓬草”象征离散。诗中“孤蓬”、“浮云”、“落日”连用,渲染出离别之时的悲凉,朋友孤身远离,诗人的失落留恋之情跃然纸上。再加上“班马”一词,“班马”意为离群的马,写离群之马嘶鸣实写离人之凄凉。这些传统的意象既描绘出了凄美的离别图,同时也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2.抠字眼。诗词是所有文学作品中语言最凝练的一种文学体裁,将丰富的情感、传情的景物等浓缩于几十个字当中,容不得闲言。为了追求新意,古代文人下足了功夫,如众所周知的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中的“敲”――一个“绿”字写活了春色,一个“敲”字道出了夜阑人静。所以,我们亦可通过抠字眼、挖深意来体味和推敲重要的字词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例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新头。”该词是李煜自述囚居,书写离愁的作品。开篇即是“无言”,人在什么情况下是“无言”?“白鸟无言定是愁”,何况人呢?单纯的情感容易说明,复杂到极至的情感总是难于说破。这种无言包含千般感受,万种滋味,因为“愁”,所以不知从何说起,不知怎样表述,于是只能给我们一个沉默的表情,一个落寂的背影。不仅是“无言”,而且是“独上西楼”,摄尽凄婉的神情。再是一个“锁”字。一个“锁”字,不仅锁住了清秋,更锁住了语言,锁住了心灵,锁住了一切美好和欢乐。所以,有人评点“‘锁’字极重,囚徒之意也。”
3.查典故。古人作诗往往用典,“用古事古论暗藏其中,若出诸己”。借古喻今,借古讽今,都是常见的手法。读这些诗,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典故,就很难理解诗意,因此查典故也是必不可少的。出题者往往会在注释中注明出处,答题是可要留心字面背后的故事。如夏完淳的《别云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是清代少年爱国志士,在这首诗中,他共用了七个典故,首联中的用典书中已注明,“泉路”一词也能读懂,仅作一例加以说明。尾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中“毅魄”指忠魂义魄,取义于屈原的《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陈子龙的《辽东杂诗》亦云:“国殇毅魄今何在?十载招魂竟不知。”作为学生,以视死如归及誓死不休的实际行动,向老师作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撼人心弦,激人奋起。
4.重修辞。诗词讲究修辞,特别是格律诗,要讲究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此外,为了在诗词中体现造诣,修辞也犹为重要。互文、比喻夸张、借代、设问等频繁运用,且往往推陈出新,追求“语不惊死不休”的境界,从而为后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这些正是我们赏析的重点内容。如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如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此词写尽“惜春”、“惜别”之意。开头两句的比喻别出心裁,反意创新。一方面写出了送行路上的风景,水柔山健,春光旖旎;一方面又满是作者款款深情。全诗虽明白如话,却又情意俱在,好一个“眉眼盈盈”。
5.用想象。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推敲的典故范文5
《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相信大部分语文教学工作者有所耳闻,若将其运用于教学上,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曾在相关刊物上看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在一节初中作文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了作文指导。这位教师在新课开始简要地总结了上次习作的情况,将上次作文中同学们的写作情况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也提出了对学生的希望。之后教师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出示作文题目《踏花归来马蹄香》。教师不再说话,给学生的思考留下了空白。待学生经过一阵思考和沉思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个题目的题眼是什么?为什么说马蹄香?香自何来?学生议论纷纷,老师索性就让学生自由议论起来。但是他们要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这个马蹄香,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在这个时候给学生讲述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原来是古代的一次乡试,考官也给考生出了这样的题目,然后让学生自己绘画,将马蹄香画出来。各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了不一样的图画,有人画出了万紫千红的花园,在花园旁画出了一批骏马。考官不满意,认为不切题。又有人画一幅背景为鲜花盛开的场所,然后一匹马上载着一个手拿鲜花的人,随着马步起伏着身体。考官还是不满意,认为离题远。当考官看到第三人的绘画作品时,他不禁击节叫好,这才是最好的作品,这幅画才是充分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寓意。说到这里,老师故意卖了个关子,让学生猜猜这个考生画了什么?同学们议论纷纷,说法很多。但是依然没人能猜出来到底画了什么。老师揭谜底。原来这个考生画了一匹马,又在马蹄子周围画了一群纷飞的蝴蝶。然后告诉学生,蝴蝶是追逐花开和花香的,用蝴蝶纷飞来预示马蹄子下面的花香。这幅画是不是妙不可言?
至此,这位教师的作文指导课圆满结束了。他的课堂教学议题是“怎样审题”,学生之所以会“惊叫起来”,是因为他妙用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故事,以至于收到了这样好的效果。试问,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笔者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上述这位教师的作文指导课采取的是启发式教学。教师不是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积极的思考,给学生预留了思考的空间,进行了教学的留白艺术处理。学生自己通过理解这个题目后确定写作思路,不怕学生不懂,不怕学生议论纷纷。只要学生能自己独立思考,提出富有个性的见解,教师就给予高度评价。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意识,思辨的能力,思维的发散。这是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学生有了说的欲望,就会有积极的行动表现。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就会激发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僧敲月下门”之遐思
“僧敲月下门”这句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与之相关的故事你我更是耳熟能详了。借此我们不妨重温一下:贾岛进京赴考,一天在驴上作了这样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虑一直没有确定下来,于是在驴上吟咏起来,并不断地作手势比划着。走着走着,恰巧遇上了当时吏部任上的京兆尹大文学家韩愈。在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将驴上作诗的经过进行了详细的陈述。韩愈骑在驴上停了好长时间,对贾岛说:“用‘敲’字更好!”这就是典故“推敲”的由来。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让我们再看几例:
推敲的典故范文6
在我国现代文学翻译史上,著名翻译家傅雷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一生翻译了40多部世界文学名著,其中大多为巴尔扎克、罗曼・罗兰、梅里美等法国文豪的作品。世界文学佳作得以在中国传播,傅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曾有人这样评价傅雷:“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
要了解这位杰出的翻译家,我们可以从几个小故事说起――
有一次,为了翻译巴尔扎克的一部作品,傅雷请一位法国的朋友买了一大批研究巴尔扎克的资料,然后没日没夜地翻阅,做了许多的笔记,甚至“睡觉都做巴尔扎克的梦”。
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使用了不少方言土语,为了翻译成中文后能保留这种原汁原味,傅雷特意买了厚达五千余页的《国语词典》,潜心研究我国的方言。
傅雷翻译出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时,读者们已经公认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译本。但是,傅雷自己始终不满意,越想越觉得对不起读者,以至于打算把第一次的译本烧掉。
一件件小事,可以折射出傅雷对待翻译的态度:一丝不苟、追求完美。
傅雷曾这样说过:“事先熟读原著,不厌求详,尤为要者。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绝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试想一下,要将一部外文的长篇巨著反复精读四五遍,那得花多少工夫啊!可他就是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为很多翻译工作者作出了表率。
有人说,屠岸先生的名字,是和惠特曼、莎士比亚、济慈等诗人的那些闪光的诗篇紧密相连的。真的一点不错!他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济慈诗选》等,都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屠岸对诗歌有着浓厚的感情,人称“诗呆子”。他走上诗歌创作和翻译之路,离不开母亲的启蒙。屠岸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很小就跟着母亲学习古诗文。如果母亲说读30遍才能罢休的话,绝不可以只读29遍就蒙混过关。在这样严格的约束下,渐渐地,屠岸竟然从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还熟练地掌握了古诗词遣词造句的方法和平仄格律,这为他以后的创作和翻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诗歌的热爱,还为屠岸赢得了“尤里卡”这个“美名”。“尤里卡”一词是古希腊语“太好啦”的意思,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澡盆里偶然发现浮力原理时,就发出了这样一句惊呼。屠岸曾有过一次与阿基米德类似的经历:
屠岸对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情有独钟。有一次,他在一家理发店理发,突然想起了一句济慈的诗,于是就在心里面默念起来。谁知道,他越念越入迷,越品越觉得这诗写得绝妙。不知不觉中,他竟然激动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连声赞叹:“好诗!好诗!”这可吓坏了正在帮他理发的理发师。不久这件事就传开了,朋友们都戏称他为“尤里卡”。
“诗呆子”“尤里卡”,这样的名号可不是凭空获得的。如果不是对诗歌达到痴迷的境界,又怎么能把其中的美妙传达出来呢?
在翻译领域,其实不光有书面作品翻译,更有一类高难度的工作,叫“口译”。口译又叫同声传译,要求翻译者必须能跟得上发言人的说话速度,准确无误地及时作出翻译。
担任过联合国纽约总部口译处中文科科长的王若瑾,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口译专家。
在外交场合担任口译,压力之大难以想象,一不小心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且,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在无形之中给口译人员增加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考验。对此,王若瑾有着难忘的经历:
一次联合国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在回应一位美国代表的发言时,用到了“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句俗语。要是在国内,这个典故可谓妇孺皆知,可是怎么才能准确地让美国人明白呢?如果译不好,说不定会让美国人满世界去找三百两银子,岂不闹笑话?如果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典故,那将是一个长长的故事,时间又不允许,这可难住了王若瑾和她的同事们。
会议结束后,王若瑾和几位译员一起推敲,终于找到了一个和“此地无银三百两”意思相近的成语,“欲盖弥彰”。从此以后,王若瑾就经常和同事们一起研究,商量怎样准确地翻译像“唇亡齿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等典故。虽然困难多多,但也充满乐趣。后来,就连其他国家的工作人员也觉得我们中国的语言太有魅力,也情不自禁地和他们一起探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