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专业

大学专业范文1

近几年大学比较热门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金融学、法学、会计、中医学等专业。大学(University/College),学名为普通高等学校,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

大学从它产生到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上溯到它的产生,它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而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过来的,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大学都是以前大学的创造性继承而不是否定。

(来源:文章屋网 )

大学专业范文2

如果想在北京发展不错的院校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当然其他艺术类和综合性大学也都会有类似专业。

南方的话中国美术学院、江南大学、厦门大学等都还不错。

还有一些建筑类大学的设计专业也是很好的选择,例如:沈阳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

因为清华难考,因此除了清华美院的设计专业。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也是很不错的北京林业大学环艺专业也算起步比较早的。江南大学的工业设计是王牌哦

(来源:文章屋网 )

大学专业范文3

1、电子商务专业:是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专业,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华侨大学非常重视,已将这个专业纳入今后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

电子商务系在课程设置上,融合现代科学管理、信息技术和商务技能为一体。建有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

2、计算机专业:是福建省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计算机专业是部级重点学科。

该专业学制3年,着力培养扎实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

(来源:文章屋网 )

大学专业范文4

日语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

1、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1941年在北京成立的一所公立语言类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大学师资力量非常雄厚,有90%以上的教师都拥有海外留学的经历。

2、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1949年在上海创办的一所公立语言类大学,也是中国成立后创办的一所外语高校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学校的日语语言文学是校级重点学科。

3、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是1964年在辽宁省大连市创办的一所公立语言类大学,大学前身是大连日语专科学校,在日语方面的教学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日语翻译人才。

4、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是位于北京市的一所中国乃至世界顶尖的公立综合类大学,在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8,凭借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严谨的学风而闻名。

5、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1911年创办于北京市的一所世界一流的公立综合类大学,大学不仅是国家985和211工程建设高校,也是中国重要的科研基地,还有着“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之美誉。

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1965年在广东省广州市创办的一所公立语言类大学,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有95%以上的教师都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在外语领域的教学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7、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1946年创办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所公立综合类大学,也是国家985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大学共有6个校区,师资力量非常雄厚,教学水平也是国内一流。

8、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始建于1919年,是位于天津市的一所公立综合类大学,大学共有3个校区,下设有26个学院,其中外国语学院中开设有英语、日语、俄语等多个语种的专业。

9、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1893年在武汉市创办的一所公立综合类大学,也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大学在1990年就设立了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在英语、俄语、法语、日语等多个专业的教学上都很有优势。

10、北京语言大学

大学专业范文5

1、口腔医学:本专业培养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硕士水平的高级口腔临床医学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能深入掌握口腔医学专业的理论,并初步具有二级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主干课程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数学、口腔预防医学等;

2、土木工程:培养能从事各类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建设项目研究、开发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有建筑制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就业于各类设计研究院、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工程咨询公司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3、经济学本专业: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强烈创新意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规划和经济管理实际工作,就业方向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 政策研究部门,体改部门及大众媒体宣传、等单位。

(来源:文章屋网 )

大学专业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 转专业 动机

一、引言

中国的高考体制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一种“一考定终生”的制度,但是一种补救措施也就是转专业制度在高校发展出来的。这些年以来,随着转专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修改,申请转专业的大学生比例呈现出大幅上涨态势。2003年复旦大学244名大学生转专业的事件首开中国高校转专业之门。为进一步探究大学生转专业动机行为,我成立了调研小组,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的227名同学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27份,回收225份,有效问卷225份,共采集有效数据225个。在收集问卷后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二、动机分析

在我接触到的很多学生中很多产生了转专业的想法,他们宁愿放弃已经学习了一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转而学习新的没有接触过的专业,其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或许是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打算。转专业的动机是多元化的,经过调查研究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选自己的专业首要考虑的就是兴趣,毋庸置疑,他们会直观地根据专业名称填报高考志愿。不过,由于信息不对称还有对要学习的专业及自身的兴趣爱好之间缺乏足够认识,因此专业选择就会带有很强的盲目性。事实上,他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根本不是很了解自己的兴趣方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学什么样的专业。这就出现了图一上的数据,只有七成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满意。三成的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自己的兴趣类型与所学专业根本不一致。这就出现了消极的学习状态,学生也会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与自觉性。对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动因调查发现只有25%左右的学生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被第一志愿录取,而高达75%的学生即使是第一志愿入取,也是听从家长和高中老师的建议报考,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是被调剂录取的。调剂录取的一部分学生极有可能会对所学专业提不起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缺乏,也就慢慢产生对专业的不满情绪。同时,我在和一些同学在沟通的时候也发现,他们在适应大学生活后,个人的兴趣、爱好偏好、个性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也会产生出与目前所学专业的不匹配性,使他们的特长与个性无法得到较好的发挥。

其次,当前大学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象牙塔。大学生也知道他们读大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谋求更好的职业。中国的大学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实施的是一种单一而狭窄的“教育模式”,也就形成了目前“专业就等于未来职业”的基本观点。从图二中可以看出,32%的大学生在选择转专业时一个主要考虑因素就是未来就业,他们会认为目前的专业对于未来的就业没有很好的帮助。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看,2015年应届毕业生已达到749万人。由于社会职位总量有限,因此,社会对大学生的供求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导致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专业就业前景成为大学生选择专业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拿江苏大学来说,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例如江苏大学的车辆专业、机械专业、医学检验专业等成为学生竞相追逐的“热门”专业,而就业前景不怎么好的一些专业,大学生敬而远之。

从图二中也可以看出,从众心态对大学生转专业的影响不小于专业就业方面的影响。从江苏大学学生入学心理测试中我们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例如过度自卑、焦虑、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缺乏自信、与同学沟通障碍,等等。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新生刚进入大学时,由于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父母和朋友都不在自己身边,一时对高校的学习氛围及集体生活方式还无法适应。在这期间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一定的失落感,学生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然而这个时候周围同学的做法或者想法就会更加容易影响学生的思维。在大一学期的时候,新生就会不断寻求高年级学生的意见和经验,这样会受到高年级学生或周围朋友的影响,看到高年级学生转专业,心理会有不平衡感,产生一定的“类比效应”。他们会产生自己的专业不是好专业的错觉,随大流提出转专业的申请要求。也有同学在经历了大学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到他们提出了转专业要求,为了以后还能够和他们在一起,也就跟着提出了一起转专业的要求。此外,一些大学生也忽视自己的学习兴趣与特点,受到新媒体舆论和一些虚假宣传的影响,片面地认为“热门”专业、“品牌”专业就是好专业,适合自己,并且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一哄而上,追逐这些好专业,对目前自己所学的专业就很不感兴趣。这个问题在我们学院也是比较突出。

三、当前大学生转专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大学生转专业的动机后,我们就会发现当前大学生转专业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从图三中可以看到,产生转专业想法的学生大多发生在大学第一学年。此时,大学生还停留在基础课的学习上,很少接触到本专业的相关课程,专业意识还没有形成。就是在这薄弱的专业意识下,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认为本专业“无用”的情绪。在这种影响下,产生专业厌倦情绪并最终有转专业意向。很多同学认为目前书本所学习到的知识太过陈旧,并且很多知识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觉得专业学习很枯燥很无聊。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倾向:首要一点的就是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就是缺乏学习自觉性。很多学生不会将专业学习与兴趣紧密结合在一起,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将专业学习与社会行业发展相结合。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学校对大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做得还是很不够,使得学生尽管意识到要将专业知识同兴趣、社会发展相结合,但缺少必要的平台进行理论结合实践。

大学生入学时在选择专业上存在很大随意性和盲从性。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所转专业了解还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也有很多是迫于家庭的要求或就业的需求,很少花时间冷静地思考自己喜欢什么专业,适合什么样的专业。对于所转专业的特点及前景知之甚少,也没有考虑如何规划和设计自己的未来,在选择专业时大都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意见与安排,很少有自己的主见。在问到对所转专业的了解程度时,近80%的同学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自己所转专业(如图四所示)。同学们之所以这么选择,主要是因为缺乏对所转专业的了解,对专业适合与否认知不足,这就产生转专业之后不适应情况。

四、结语

大学生转专业的动机与影响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动机主要有兴趣爱好和就业前景,影响因素方面有家庭因素和从众心理影响。本科生转专业已经成为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也就要求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妥善处理学生转专业的需求。

我们需要提醒学生,让他们在提出转专业申请前认真考虑未来性,可以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客观地、全面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及优势所在。学校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应该首先指导学生提前认知一下所转专业的特色,尊重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需求和自我特点,进而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全面发展。

大学生转专业仅是一个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只有真正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程墨,朱建华.新生竞相转专业高校应积极引导[N].中国教育报,2008-10-7.

[2]金顶兵.中国制度环境下本科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9).

[3]胡瑞文.高校毕业生供求形式与高等教育结构高速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8-02-15.

[4]黄伟达.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动因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3).

[5]李爱国.大学生转专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6]李明辉.当前我国大学生转专业行为浅析[J].消费导刊,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