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投资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投资管理范文1
摘 要 尽管每个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不同的,但源动力都是为了追求更多的收益和实现资产增值,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现在投资管理的有效实施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浅要阐述了投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对投资项目实现有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巨大助力,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投资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探讨解决这些投资管理问题的方法,提出规范化投资管理是企业投资管理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投资 控制 管理 风险
每个企业投资的目的都不同,但概况来说,企业投资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成长,为了获取利益,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在一定时期将利用价值不高的资金投入到特定的项目中去,不但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还能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有助于企业占领市场,做大做强,或有利于企业提升社会形象,提前布局战略要地。所以说,企业投资的成败,特别是重大投资,对企业今后的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投资管理是当今企业的必修课程。
一、企业投资管理概述
企业投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前的投资管理只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项目而已,只是单纯地从财务指标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现在随着我国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投资管理已上升于财务管理的范畴之外,它不但包括财务管理的内容,还包括决策管理、人员管理和营运管理等许多方面。科学的投资管理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为了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把资金投向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面,需要通过研究和分析,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投资方案,经过对投资项目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并严格监管投资项目的投入与执行,以达到投资目标,获得投资收益,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促进企业对投资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投资行为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石是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投资决策是否科学主要体现在投资方案应是为其量身定做的,企业必需在投资前做好对市场环境的研究,仔细分析投资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必须掌握投资环境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熟悉投资环境的性质与发展变化,认清投资环境各要素对投资项目的影响作用,提高不断适应投资环境的变通能力和行动能力,能随时按照投资环境的变换特质,采用适合的策略来应对。
投资决策时要重点分析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和各类型风险对投资方案的作用力,做到全面掌控企业的投资行为和执行过程,以确保投资的实施工能严格遵照投资方案的规划来执行,避免因投资管理的漏洞而带来的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的效率。
(三)促进企业规模化地发展
通过科学的投资管理可以提高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扩充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通过投资提升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也使企业获取得了较高的资本报酬率,上升到企业战略的层面,则实现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目标,取得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环境。
(四)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我国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正处于转型阶段,是产业升级的时期,也就是对企业的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不管是何种行业,只有管理水平高,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才能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留下来。投资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项目的管控措施,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投资增值,在不断探索投资项目的管理体系,完善投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持续审视自身的管理模式,出台防范与化解本企业经营风险的措施,从而加速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现阶段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战略方向不明晰,投资决策孤立于企业整体经营决策
许多企业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没有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也更谈不上自己独立的投资战略了,只是根据政府的区域或行业发展政策圈定企业的投资范围与项目。这些投资项目一般都对政策有极大依赖性,如果不能及时运用好政策或减少对政策的依赖度,一旦政策变化,随时都会面临投资损失的困境。政策调整和变化,不仅有政策规定的行业性审批的限制、还包括区域规划调整给投资企业带来的风险,另外政策选择上时间和空间的差距,以及政策执行力度的差别都是投资企业需要考虑的。
同时,企业投资的范围过多过广,把握不住重点,对投资项目的定位缺失,造成投资效率低下;或是投资目光短浅,以企业短期利润额和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充为目标,而忽略了企业的长远的发展目标,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必将导致企业的短命。
(二)企业投资决策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有效的制度约束
许多企业的投资管理制度流于表面,执行度不强。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投资决策的各部门间职权不清,企业资产项目的投资决策权利主体不明确,企业的权力机构没有对投资决策建立严密的授权审批制度,从事投资决策的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缺少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的制约等情况。这就造成很大一部分投资决策违背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存在一言堂或凭决策者个人好恶的弊端,投资决策过程中信息不透明,投资决策人、股权持有者、债权机构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出面影响投资项目的选择。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对投资做出最佳决策。
(三)投资的风险意识淡薄
投资的风险就是在未来对投资金额的回收和投资项目的增值的不确定性。在通常情况下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是成正比的。除了投入资金本身所带来的资本风险外,投资风险还包括政策风险、市场环境风险、筹资风险、运营风险、技术创新的风险等,而所有这些不同类型的风险都或多或少地决定着企业投资的成败。
一方面,当今国内众多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一般都是跟风投资,只追逐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或项目,而忽略了这些高收益项目背后所蕴藏的风险,因此形成资源浪费和投资损失。
另一方面,比较多的企业在投资前所做的可行性研究中,对风险的类型认识和分析不够全面,对影响投资结果的次要因素估计不足或根本没有涉及,造成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只看可行性报告的固有分析,凭主观意识做出投资抉择,因而使投资风险增加。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缺乏对投资风险的管控机制,对投资总额和投资周期不做明确的规定,造成因投资额的不断扩大而使投资企业背上沉重的筹资包袱,甚至把企业拖垮。或是投资资金迟迟到不了位,使投资项目无法按正常进度开展,因而错过了投资时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 缺乏对投资项目实施后的管理
目前企业大多只注重投资项目前期的可行性分析研究和对项目的资金筹措,对投资项目的事中及事后管理控制能力却很薄弱。主要体现在:
一是项目在投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变化或未知事项、容易造成超预算投资,投资总额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就可能突破原有预算,投资效益、投资回报率就达不到预期目标,如果企业再出现资金不足,那项目很可能就中途流产。
二是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审批制度不严格,造成项目资金被挪用。
三是项目投资管理人员被授予的权限不明晰,致使投资项目后期评价不到位、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质量不达标、运营管理跟不上,导致投资项目的发展方向与当初的预期越走越远,不但不能获得投资收益,还加重了投资损失的风险。
因此,投资项目后期的管控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投资的项目上马后,必须对所投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若企业不在投资后的管控上下力气,那即使前期决策再正确,项目投资的成功率也必将大打折扣。
三、加强企业投资管理的思考
(―) 确定投资战略
一个企业的投资战略应建立在其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企业投资战略的确定必须依据本企业宏观发展战略的要求,或为扩大规模占领市场,或谋求企业转型等为目标企业的投资活动就是为以后的经营行为所作的战略布局。所以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必须明确投资的目标,要有宁缺毋滥的魄力。
(二) 提高投资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建立健全一系列可行性较高的投资管理制度是企业做好投资管理的基础。
首先企业应有专门的投资部门或投资专员编制对外投资方案建议书。投资方案中应包括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是否符合公司经营发展方向。采取风险预防和控制的措施,投资项目的成本、收益情况,相应的资金筹集办法。
第二步是对筛选后的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编制评估报告。提高投资的成功率,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做好项目设计和筹措资金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工作,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要求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对项目收益和风险的测算分析,判断投资和资金回收的安全性。可行性研究的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分析评价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要做到宏观大环境与微观项目相结合、静态数据与动态调查相结合,进行系统专业的分析。
第三步是根据公司资金运营情况编制资金计划表,以确定投资资金的来源。
最后才是公司权力机构根据投资方案的材料进行决策审批。
投资方案审批通过后还应有相应的投资执行方案,其中应明确出资的时间、金额、出资方式及责任人。制定或变更投资执行方案时,也须执行审批程序。
(三) 控制企业投资风险
企业要减少投资风险,首先就是要找到控制各类风险的策略。对于因市场环境影响投资收益的市场风险,需通过对行业竞争状况及潜在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并组织实施市场营销战略,才能准确发现适合于项目产品的市场机会,从而减少市场风险的影响。
对投资项目的获利前景因国家或项目所在地区的政策变化而受到不利影响的政策风险,在我国目前这种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尤其应该引起重视。切忌贪小便宜吃大亏,不能仅仅因为政策优厚而急切上马投资项目,应认真梳理清楚投资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环境,加强与政府沟通,保证政策信息来得更快更准确后,才能做出最佳决策,获得最好的投资效益。
对不能完全收回其全部投资的资本风险,首先要注意对项目投资总额的控制,使投资成本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其次是尽量降低资金成本,对投资方而言,就是要加强投资项目筹资风险防范,不能因此而背上沉重的包袱,这就需要重点分析筹资渠道的稳定性,并严格遵循合理性、效益性、科学性的原则。尽量选择资金成本低的筹资途径,减少筹资风险。
(四)加强对投资过程的跟踪与检查
首先是建立投资专员制度。投资企业应对各投资项目配备专员跟踪管理该投资项目,投资专员应定期将项目的进展情况,如运营状况、财务状况、现金流状况等向投资方做书面汇报。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专项汇报,并提出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其次是投资安全检查制度。投资方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投资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包括对投资项目的进度执行情况、岗位配置、产品出产情况、财务状况、制度执行情况等各方面的检查。
第三是对投资损失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前期可行性分析中因出现重大差错的,或因、而造成决策失误的,或投资专员对投资项目存在的问题故意隐瞒不报的,都应追究其责任。
参考文献:
[1]刘金海.中国企业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经济研究导刊.2012(04).
投资管理范文2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成立以来的几笔高调投资市场价值遽跌,引发很多评论。其实,要评判是否投资有道,首先必须有较长的业绩历史,尤其是经过了熊市与牛市的轮回和经济周期考验的历史。而且,必须用风险尺度去衡量,并非光看纸面上的回报率。而中投从2007年9月29日成立至今,时间尚短,其成败还很难下结论。
当然,中投也不能在“长期投资”的大伞底下乘凉,更不能因为碰上了“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就否定一切,完全缴械。这个时候正是审视现实、检讨策略、调整方向的大好时机。那么,中投应该在哪些方面调整,在哪些方面坚持“既定方针”,在哪些方面改换思路呢?
投资启航
从中投披露的信息来看,中投对机构投资者这个角色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比如,中投网站上的部门设置结构图,就没有像很多其他中国金融企业一样,堂而皇之地把“党委”置于投资部门之上。这个小细节虽然不引人注目,但是代表了相当大的观念转变,值得指出来。
在投资思路方面,中投的人才招聘基本上按照建立“多种资产投资组合”(multi-asset investment portfolio)的需要,有资产战略配置方面的,有股权投资方面的,有债券投资方面的,有另类投资方面的,有现金管理方面的,等等。
中投的战略投资配置,外人无法得知。但是,从中投的所作所为来看,包括投资私人股本公司如百仕通公司、J.C.Flowers等,购买摩根士丹利等外资银行的可转优先股,以及迄今展开的一轮对外部基金管理人(主要是股权和债券等传统投资类的)的征聘和筛选,似乎很受近年来广为推崇的“耶鲁-哈佛基金会模式”的影响,也就是偏重非传统类投资。
过去的20年里,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基金会取得了惊人的年平均回报率。很多人认定,它们的成功来源于它们在非传统类投资方面的超额配置,于是纷纷效仿。2008年金融风暴袭来,不仅跟风的那些投资者损失惨重,即使是耶鲁和哈佛本身也未能幸免(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它们仍然比常常用来代表整体市场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表现要好得多),让很多人开始怀疑“耶鲁-哈佛基金会模式”的适用性。
中投的性质,和耶鲁及哈佛大学基金会倒是很接近。它们的投资周期都非常长,可以说是无限的。这就决定了它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尤其是持有流动性低的非传统类资产的能力,比一般担负固定支付责任的机构投资者(如退休基金)要强得多。中投完全可以像这两家那样去获取“流动性风险溢价”(liquidity premium)。但是,在哪个领域猎得哪些风险因素溢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不难看出,中投的投资项目几乎清一色在金融行业。这可能是这些金融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它们要么脱胎于投资银行,要么本身就是投资银行,而各大投资银行是和中国打交道最积极的,也是中国金融行业人士最熟悉的。
像中投目前这样集中在某一个行业进行投资,是投资组合设计和管理的第一大忌。当然,就中投2000亿美元总资金规模而言,这几笔投资加起来远远还没有达到失去平衡的集中程度。但是,正好遭遇市场大跌,便不免引起公众的误解。
成功稳定的投资计划,关键在于战略资产配置,建立合理投资比较基准(benchmark),科学设计投资组合,科学评估投资效益,严格控制风险。中投亦应遵循这些原则,借鉴独立投资顾问(而不是投资银行)的思维方式,结合中国财富基金的实际进行投资。
首重战略配置
战略资产配置,是所有机构投资者投资过程的开端。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各大类资产(broad asset classes)的回报和风险以及各大类资产互相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优化组合的计算方法(optimization),来建立和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及风险爱好相匹配的资产配置。历史上大类资产,指的是股票、债券和现金。最近20多年来,大类资产阵容已经扩大到传统类和非传统类。后者包括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基金、房地产、大宗商品,等等。中投的投资目标是长期性的,其投资范围应该包括传统类和非传统类。
战略资产配置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绝大部分的投资者,都把它作为投资比较基准组合(benchmark portfolio)的配置。第二,把什么样的资产纳入投资范围,本身就是一个影响到投资收益的决定。第三,战略资产配置的连带产物就是风险预算(risk budget),这给构建投资组合以及评估投资业绩设定了风险边际(risk boundary)。
中投的投资使命(investment mandate)是国外市场,所以在进行战略资产配置时,对主要资产类别的回报风险预测,虽可以从国外现成的卖方研究成果(sell-side research)出发,但是绝对不能直接使用。
中投与其他机构投资者一个质的不同,在于中国已经拥有庞大的美国国债资产,而在教科书中被等同于无风险资产的美国国债,对于中国来说绝不是无风险资产。此外,由于中美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紧密,很多行业相互依存性很高,中美市场间的相关性可能远远高于同属新兴市场“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的俄罗斯、印度或者巴西与美国市场的相关性。再者,国外的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正在增加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介入,这些非传统类投资正在不同程度地演变。所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资产配置时优化计算的参数,不能忽视。
慎设投资比较基准
投资比较基准的设立,牵涉如何评估投资团队业绩以及接受公众舆论的审视。前面已经提到,长期战略资产配置常常是投资比较基准组合的基础。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给外部基金经理人的投资比较基准是细化到投资风格的,给内部投资团队的投资比较基准是基于资产大类指数的。
举例来说,美国股权投资(US Equity)这一部分分成大盘成长、大盘价值、中盘成长、中盘价值、小盘成长和小盘价值这六个投资范畴。对被聘用的外部基金经理人来讲,他们的主要投资比较基准(primary benchmark)应该是相应的范畴指数,也就是说,大盘股投资的衡量标准,是类似于标准普尔500指数或者Russell的大盘指数,小盘股投资的衡量标准是小盘指数。
外部基金经理人的业绩,主要看他们能否在各自的专业范畴内跑赢范畴指数,不能光看他们有没有跑赢大市。例如,在2003到2008年上半年间,美国的中小盘股票的表现要好于大盘股票(小盘股指数Russell 2000的累计回报率是13.69%,大盘股指数Russell 1000则是10.68%)。很多基金经理的业绩看起来比大盘股指数要高,但是如果他们的业绩来源于小盘股领域,这个所谓“战胜大市”的业绩就要打折扣。
在债券投资方面,也是如此。2008年以前的低息低收益率环境中,债券投资经理们纷纷超重配置在“spread sectors”甚至高收益率债券(垃圾债券),以博取额外回报。他们的业绩,都比国债权重较高的雷曼兄弟整体债券指数(LB Aggregate)要好。可是等到金融风暴袭来,资金避险回流到国债,债券投资经理们损失惨重到可以与股票经理们“媲美”。所以,投资比较基准对于正确衡量业绩是十分关键的。
中投内部投资团队的业绩,主要表现在其选择外部基金经理人和构架投资组合的能力,所以,资产大类指数作为衡量标准比较恰当。比较有难度的,是为非传统类资产确立适当的投资比较基准。
非传统类投资的指数编制呈“诸侯割据”局面,多家公司均拥有自己的投资数据库,推出的指数带有各种各样的数据偏差(bias),可比性不高,在选择时需要对这些指数的编制标准和机制有充分的了解。因此,有的机构投资者开始采用“绝对回报率”(absolute return),一般是资金成本加上溢价,如LIBOR加上300个至400个基点。还有的机构投资者开始采用“支付责任比较基准”(liability benchmark),即能否满足预期支付资金量。
对中投而言,非传统类资产的地位至少应该等于传统类资产,所以挑选适当的非传统类资产指标,应该成为投资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议程。一旦确立,不能轻易改变,否则就容易引起负面反响。
多资产投资组合
以往,科学设计投资组合(portfolio construction)常常是被忽略的步骤。现代金融理论的第一堂课,就是Marko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它最深远的影响,是它对投资管理的观念的革命。
在Markowitz之前,人们对投资的评估是就单项投资而论,认为“最好+最好+最好+……=最好”。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的“nifty-fifty”――50种最绩优股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是,Markowitz发现,有些资产的市场表现相关性很强(positive correlated or negative correlated,同步或异步),有些则毫不相关(uncorrelated)。把同步相关的资产放在一起,结果会增加整体投资的波动性;把异步相关或不相关的资产放在一起,则会减少整体投资的波动性。这个发现开创了系统投资管理的时代,甚至美国的很多相关法律都相应作出改变。例如,信托责任(fiduciary duties)中的“谨慎投资人”(prudent investor)条款定义,就包括投资决定的出发点必须是在投资组合前提之下,才算是尽到了信托责任。
“多资产投资组合”逐渐成为机构投资者的必由之路。这种投资组合对管理人要求很高,因为不同资产本身的特点不一,多种资产在投资组合里相互作用,又在不断演变,管理人面临的是无数个不停移动的目标。
简单而言,科学地构建投资组合,首先要认清各类资产的风险因素以及它们相应的回报潜力。风格平衡,资本分配有效(指资本投入和单位风险产出回报的比例),是一个好的投资组合的先决条件。事实证明,风格平衡是充分分散风险因素、减少投资组合遭遇“尾端风险”(tail risk,即极端性损失事件)的最好保障。
其次要认清专业基金经理人是α型还是β型,也就是说,他们带来的价值在于他们的投资技能(skill,用α表示)还是不用什么技能就能获得的市场风险因素回报(market exposure,用β表示)。然后是决定α型和β型经理人(产品)的比例,其目标是在给出的风险预算内,获得最高α。
由于投资技能整体是有限的,投资者追逐α,必然导致获取α的代价增加,而真正拥有投资技能的经理人代价不菲,因此高效使用资本也对整体业绩造成重要影响。
例如,关于资本市场有效性(capital markets efficiency)的研究表明,美国大盘股基金经理们很少能持续战胜大市,小盘股以及外国股票基金经理们的积极管理(active management)则确实能提供α。因此,通过指数基金来获取大盘市场的β收益,把有限的资源(管理费)花在α潜力比较高的小盘市场和外国股票市场(对中投来讲就是美国以外的市场),就比较有效。
再如,综合基金(fund of funds)和单个经理人基金(single manager fund)各有利弊,前者多一层费用,但是比较适合投资者“浅尝”高风险类资产, 而后者则波动性大,但是适合配置在“中心-卫星”(Core-Satellite)结构中。
总之,构建投资组合,实施资产配置计划,需要对投资产品特点了解透彻,对投资布局考虑周到,是一项非常挑战管理人综合素质的任务。
科学评估业绩
科学评估投资业绩,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才算是完善了整个投资过程。评估投资业绩的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机构投资者的眼光,应该超越单纯的回报率,不仅要分解管理人业绩的来源(return attribution),还要分解管理人业绩背后的风险来源(risk decomposition)。当然,传统类投资和非传统类投资的业绩分析有所不同。
对于传统投资管理人的评判,主要是看他们有没有遵循投资使命,有没有“风格漂移”(style drift)以及他们的相对表现(relative performance)。常规的风险指标如波动率(standard deviation)、夏普比率(Sharpe ratio),比较适用于他们。
对于非传统类投资管理人的评判,主要是看他们有没有创造α,有没有表现出真正的投资技能。常规的风险指标,就不能全面反映他们背后真正的风险程度,需要深挖他们的其他风险层面,如偏度(skewness)、峰度(kurtosis)、可能性损失(VaR),等等。
在风险控制方面,传统投资和非传统投资管理人都要面对风险预算的约束。他们有没有逾越给出的风险边际?如果有,是偶然原因?还是管理人投资过程发生了变化导致与预期不符?一句话,评估的宗旨就是透过表面数字,了解是什么样的因素在主导业绩。
对中投而言,在技术层面上,中投的投资团队需要证明自己的投资决定没有偏离战略方向,而且创造了与风险匹配的价值。成立一年多以来,已经达到了战略配置的什么程度?投资组合中的空缺还有多少?投资决定的时间框架是否合理?有哪些量化指标可以说明中投投资团队的工作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2000亿美元资产都到位之后,还需要定期归纳(return attribution)哪些投资决定(资产配置和经理人选择两个方面)对投资组合有积极贡献,哪些有负面影响。
科学评估中投投资团队,还具有公共关系意义。在受到公众质疑之际,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缄默,而是充分披露信息。作为国家财富的看护人,中投有义务教育公众,让公众了解中投的投资哲学和过程,和公众就评估得出的问题和收获进行沟通。
这一过程,其实也可以帮助中投不断改善提高自身。例如,金融风暴过后,中投必须反思自己的投资哲学是否正确,有没有制度化的过程,在执行的过程中哪里出了偏差需要纠正,哪里是值得再接再厉的。
投资管理范文3
乙方:
现甲方与乙方本着诚信与合作签订本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涉及乙方与甲方协商后愿意接受甲方所提供的投资理财服务等具体事项。
一、甲方向乙方提供投资理财管理服务,理财产品为 (a国内期货、b国内证券、c国内基金、d黄金投资产品、e其他产品)。乙方可自主选择投资产品;在乙方认可的条件下,也可由甲方自由选择。乙方必须明白从事任何各类的投资理财都是存在风险的。
二、乙方资金经由甲方管理并进行投资,乙方自行承担投资过程中的风险。经双方协商,乙方愿意承受的风险为 (a.本金总额的10%、b.本金总额的30%、c.双方的其他约定)。
三、甲方应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勤勉尽责地制定投资计划和执行交易策略,合理利用乙方资金进行投资理财并在此过程中积极维护乙方的权益。乙方有权对投资帐户进行实时监督并要求甲方提供交易帐单。若甲方有违反双方约定或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则乙方有权要求取回本金及收益。乙方有义务配合甲方在投资理财中的必要工作。
四、该投资理财协议的期限以 (以年、月、周、日为单位或以双方约定的具体时间)计算。协议签订后,甲方与乙方 (以年、月、周、日为单位或双方约定的具体时间)进行结算。甲方与乙方约定,双方的利润分配比例定为 。结算时依据双方的约定为准。
五、在协议约定的期限内,若任何一方出现任何问题或者要对原协议进行变更,甲、乙双方都有义务及时通知另一方,并协商解决问题。若任何一方出现重大失误导致协议不能正常履行,则由该方承担一切民事责任。该协议到期后,甲、乙双方可选择终止合作或者继续合作并重新签定新的协议书。
六、甲、乙双方对协议主内容有补充的地方可以撰写具体附件作为补充协议。
七、对于乙方帐户的最终收益情况,应以此协议起始日 至 协议终止日以单位日期累计的收益总和(除去相应的手续费和税)决定。
八、在甲方、乙方履行合作协议期间,乙方在没有以任何书面通知的情况下,单方面决定撤出理财资金,从而影响到投资组合的最终收益,甲方根据《民法通则》及《合同法》有权向乙方索取其原先投入总的资金的5%作为违约金。
该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日 期: 日 期:
补充协议书
补充协议主要是对主协议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解释,并记录乙方在签定该协议时的资金状况及分配,方便甲、乙双方在协议期限内的利润分配及最终结算事宜。
乙方资金开户行/公司:
乙方帐户号码:
帐户内可取资金总额:
帐户内可用资金余额:
紧急时乙方的联系方式:
投资管理范文4
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社会保障应用而生,其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社会保障为人民群众提供最低的生命保障,特别是针对当前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利用社会保障方式可以进一步对基本保障进行完善。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社保基金即是通过立法建立起来的专项社会保障基金,为社会保障的实行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社保基金概述
社保基金又称为社会保障基金,其作为一种制度,是通过法律规定建立起来的,其在根据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用于对社会进行救助和社会保险、福利的社会消费基金,在劳动者生育、伤残及死亡等情况下社会保障基金都会给予适当的帮助。社保基金作为简化的概念,其包括几种重要的类型,即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统筹基金、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等。
在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发展过程中,以社会保险基金、全面社会保障基金和补充保障基金最为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社保基金类型。社保基金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具有共担性、强制性、转款转用性、公益性及保值增值性,同时还要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在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投资运营工作中,可以采取长期投资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增值,使其能够获取更高的收益。
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法律缺失。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管理机构还没有专营的机构来进行运作,这也导致当前在社会基金投资管理工作中,还不能科学、合理预测社保基金的投资效益,而且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也缺乏全面、科学的法律来对社保基金进行约束,这就导致社保基金投资过程中存在效率低及较高的道德风险。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需要具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执行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方面。当前由于我国债券市场规范较小,股票市场不规范,所以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则需要进一步对法律进行过关,这样才能提高社保基金的收益。
监管有待完善。在社保基金发展过程中,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监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当前社保基金还没有全部纳入到财政预算中来,也没实现统一管理,而且一些下拨的资金在监督和跟踪方面缺乏有效性和完善性。而且在当前社保基金的监管模式来看,在具体监管工作中,政府部分具有较大的权力,而且存着角色模糊的问题,政企不分,这也合监管的作用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由于行政监管不力及缺乏独立 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给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投资风险较大。当前我国投资管理人市场主要是基金管理公司为主,而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基金管理公司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违规操作问题,由于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从而导致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不断加大。另外还存在着资产和负债不匹配的问题,这都是导致投资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所以需要进一步对投资管理人的内部约束机制进行加强,有效的实现对投资风险的控制。
完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对策
加强法制建设。法律规章制度的完善使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一个基础保障,在当前我国的这一方面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得到健全,在执行力度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成效,所以从这些方面进行着手,从而把相关的法律体系得以完善,如此才能够从基础上得以保障,促使以下的工作顺利的开展,把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同时还要在政府的职责方面得到明确落实,从而更好的进行管理。
完善监管工作。从社保资金的监管方面首先就要从宏观和微观这两个重要的方面进行着手,在社保基金理事会方面要能够把这一领域的工作重点放到基金的托管人以及投资管理人的监督方面,对于资本市场进行整体上的分析,而基金的投资主体也应是监管的重点,同时在受益人权益保护方面以及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及时的披露这些方面也同样要能够收到重视,整体上进行把控,在基金的投资管理人方面自身也要做好监督,从而能够有效的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在运营管理上要做好社会监督,而想要在监督上做好就要从立法这一方面得到有效的加强,在信息的披露方面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监督环节,加强透明度才能够使得监督的效果得以呈现。
控制投资风险。社保基金投资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社保基金,由于对其具有保值增值的要求,但还避免不了会受到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冲击,所以需要把社会基金收益放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在低风险和低收益的投资情况下社保基金的安全性有了较大程度增强,但社保基金也会存在隐性贬值的隐患。所以在想确保社保基金的增值,则城朵等在当的提高高风险及高收益的投资比例。当前大量基金投资公司相继成立,以其专业的知识和投资经验来对社保基金投资进行操作,可以将高风险与知识经验在投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有效的确保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使社保基金投资风险能够得已降低。
投资管理范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造价工程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造价管理部门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被动管理,单纯编制定额发展到按市场经济变化,定期公布各种工程要素的调整系数,造价系数;介入招标评标工作以及合同管理。但是目前许多工程仍出现投资失控,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现行的工程投资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其确定往往是以定额为依据,定额单价又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虽然各地造价管理部门也通过定期一些调整系数或补差来达到与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用还不能及时提供造价管理人员所需的信息,难以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实物法预算编制,因此,这种静态、滞后的价格取定方法,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无法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
2. 现行投资控制中,占十分重要地位的合同管理还未完全规范和法制化。一方面,合同条款不够严密,实施过程中合同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不一,影响工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对合同的法律性认识不足,有法不依。如工程的支付往往就不能按合同及时支付,承包方不得不通过回扣等手段获得工程款,由此也造成了建筑行业中行贿较为严重的局面。
3. 我国现行的投资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贷款利息不断增加,原本紧缺的资金在恶性循环里运行,给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二、投资管理工作发展趋势与避免投资失控的措施
1. 加强设计阶段投资控制,提高造价管理实效
由于业主希望建筑业提供形成建筑业产品全过程的服务,因此,受聘于业主的造价顾问或咨询公司,便参与了从投资可行性研究直到竣工决算的全部工作,但在这些连续的全过程管理中,不同阶段又有轻重之分,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筑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却基本决定了几乎全部随后的费用。由此可见,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是何等的重要,在设计阶段,造价人员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协助业主按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和价值工程原理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上。
2. 动态造价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投资控制的有效工具
为了实行对项目造价的动态管理,建立一套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在使用计算机的条件下,由人机组成,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搜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由定额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造价估价系统和造价控制系统组成,利用该系统,既可以代替人工繁琐的各种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成为领导者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
3. 加强合同管理,保证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
工程承包中,对合同的管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的法律性是否完备;(2)合同是否完整;(3)风险的分摊是否合理;(4)特别重视合同条件第二部分(专用条款)的制定,因为它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第一部分进行删除、增加和修改,是执行合同的关键;
造价顾问或咨询公司作为业主在合同和造价方面的专业,在对合同条件的拟定、招标方式的选择,承包金额的协商过程中,应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切实控制投资,保证业主取得合理的最佳成本效益。在与承包商协议整个合同和商谈工程承包价时,除根据市场价格基础对承包商的总体报价的合理性作出评估外,尤须注意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承包商报价的平衡性作出评估。
与此同时,造价顾问或咨询公司也应格守公正的职业道德,防止片面依从业主意愿,故意压低承包商价格。就业主而言,一般希望工程成本低一些好,但表面的低价,往往导致偷工减料或频繁的索赔,甚至导致拖延。停工等严重事件的发生。所以合理地制定标底和评标是保证投资得以控制的重要手段。这既保证了承包商的合理利益,有益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实际上也间接地维护了业主的利益。
如前所述,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业主和承包商合同意识差,随意性大,而造价顾问或咨询公司要公平的解决合同纠纷问题,就应以严密的合同为依据,为此我国已起草和了一系列建筑法律、法规和合同示范文本,但与国际的标准合同文本,尤其是与国际通用的FIDIC合同文本相比,在合同文本的严谨性、合同主体的责权利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为此,有必要吸收国外合同条款中的合理部分,结合我国金融、保险、建筑法规,对现行的合同文本进行修订,并在法律部门的监督配合下,做到有法必依,保证合同的严肃性,为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提供法律上的保证。
投资管理范文6
关键词:投资环境;金融投资管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F2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1-0161-02
一、前言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的环境下,社会经济活动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工业产业活动的发展趋势,当前各个国家、地区都在不断推动经济环境的发展与进步,对于金融行业的投资环境,主要包括硬件、软件条件,硬件条件主要指进行投资活动所需的基础环境;软件条件指投资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金融投资作为经济环境中,比较明显的运行指标,投资环境和投资管理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相互促进,进而实现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对投资环境进行动态和简洁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阵营,对投资环境的评价要充分考虑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全面系统地构建各项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全面、完整地反映评价投资目标。由于投资环境系统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组成部分,要从各层次描述和反映投资环境系统的整体状况,在此过程的资源要得到充分应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的有效利用应坚持和谐共存、互通有无的发展原则。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对金融行业来说,投资环境对金融投资管理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从基础经济环境上看,较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能确保金融投资管理的有序进行;不断优化投资文化环境,可有效促进投资管理人员间的沟通与交流;正确的经济政策环境,可以确保投资活动的安全、稳定。其次,投资环境的评价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要遵循动态性和简洁性原则。例如,政策框架属于金融投资活动中,所享受的优惠政策及宏观的经济政策。商业机会属于金融投资活动当中的便利性,指金融投资管理中的促进及鼓励措施。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投资区域的资源循环利用与价格、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以及劳动力的可利用性等。在金融投资管理中,因为投资环境的发展是一个动太过程,所以要对其发展速度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尽量降低整合资料信息的成本,遴选和设置的指标做到高效而简洁。较好的投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也能促进金融投资的发展。从目前金融投资管理实际情况来看,构建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是确保取得良好投资效果的基础,可以促使投资人员作出较好的决策。总之,投资环境对于金融投资管理的影响较大,投资者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与掌握其影响,才可促进金融投资管理,进而确保金融投资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投资环境对金融投资管理造成的影响
(一)投资环境对金融投资风险控制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环境的区域间产业同构现象也越来越受到金融投资的重视。首先,从硬性投资环境上来看,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在当前提倡绿色环保理念的社会环境下,布局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技术、环保节能的绿色能源科技已经成为金融投资的共识。若投资环境在环保资源上的利用不当,对投资者的投资意识会造成很大影响。并且,金融投资管理与基础设施的配置条件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如果投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落后,会为金融投资行业带来一定的潜在投资风险,很多国外的资金在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后,很少会选择投资。其次,从软性环境投资环境来看,国内很多金融投资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水平及服务能力很难和国外相比,金融投资管理的服务环境与水平相对较差,且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相对落后。因此,在这种投资环境的背景之下,国内金融投资风险控制的问题较多,若没有得到及时改善,投资环境将很难发挥在金融投资管理中的有效作用。最后,在金融投资市场上,市场风险难以避免,投资者想要合理、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就需要充分了解投资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并通过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进而促进金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并正确地认识与了解投资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对投资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进而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投资风险,以实现金融企业财富最大化。
(二)投资环境对企业人才要求的影响
当前,投资环境中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社会上很多金融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比较高,对人才的需求也较多。长时间以来,社会经济体制发了较大的改变,大部分金融行业的投资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在这个持续变化的状态之下,金融企业想要较好地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就需要引进一些专业能力、投资能力较强以及综合素质较高的金融投资管理者,进一步确保金融企业的投资活动一直处于运行管理的状态,进而提升金融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与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金融投资业中,大多数投资管理者的综合能力与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办理业务的能力较差,并且对金融企业投资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这就直接导致金融企业在管理中,难以提升其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现阶段,单从国内的投资环境方面来看,因长时间受国家政策的限制以及管理制度影响,给金融企业的投资管理带来很多影响。投资环境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直接影响着金融企业的金融投资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这就需要管理者进一步优化企业的投资管理模式及人才结构的配制,构建较为完善的金融人才体系,利用高素质、高能力管理人才,较少投资环境对于金融投资管理活动多带来的影响。因此,金融企业在开展投资管理时,应更加注重投资环境对于金融投资管理产生的影响,并积极地做好投资环境的构建工作,进而满足社会经济市场对于投资管理的需求,进一步促进金融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投资环境和金融投资管理间的互相促进作用
(一)投资环境和金融投资管理应和谐发展
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促进投资管理。高科技可以为金融投资管理活动提供一个电子的交易系统,并在该系统内开展相关的投资活动,交易系统的有效投入,可以较好地改善金融投资环境。并且,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子式的金融交易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其安全性有了较大的提升,这就为金融投资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进而避免在管理人员在进行投资操作管理时,因操作风险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其次,科学、合理地规避经济市场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属于金融投资管理中的关键任务。金融行业在长时间的创新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管理风险渐渐增多,其发生的频率也愈发频繁。因此,其金融投资管理创新应该和企业的投资管理活动相互适应、相互发展。最后,金融管理创新在实际的金融投资管理过程中起到很大的活跃作用,能有效地促进整个投资环境。并且,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促进金融投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作为一项专业化非常高的职业,对金融投资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人力资源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且积极做好金融企业的人力资源培养,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与提高整个金融投资效果。
(二)优化投资环境,确保金融投资管理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投资环境所处区域的气候、地理条件、基础设施的构建等,对于投资管理的各个方面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基础投资环境会给金融投资者带来一定的视觉感受,一个较好的投资环境对于金融投资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金融投资管理需要投入相关的物质设施才可完成,而优良的物质条件,又可以衍生出较好的基础投资条件。而且任何形式的投资与管理都需依托相关的环境来支撑,投资管理也不例外,对投资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主要因金融发展需和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联系。同时金融产业的升级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商业繁荣属于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在投资管理活动中,缩短投资者对于投资时机中的反应时滞,进而改善金融行业的投资环境,进一步促进金融投资管理发展。
五、结束语
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30多年之后的今天,国家政府应该加强对投资环境建设的重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直接影响着金融投资管理,而且金融企业在投资建设中,不仅要做好投资环境硬件的建设,还要确保投资环境的软件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善与补充,以便吸引到更多外资,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作者简介:杨姝,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参考文献:
[1]王宇,郭新强,干春晖.关于金融集聚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研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系统和消息冲击的视角[J].经济学,2015,10(1):120.
[2]李延凯,韩廷春.金融环境演化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个国际经验[J].世界经济,2013,12(8):23.
[3]王硕.对金融投资体系及其金融环境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15(23):24.
[4]牛晓东.金融投资体系建设与环境评估的综合探讨[J].财经界,2014,24(20):26.